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雲南什麼節日可以選老婆

雲南什麼節日可以選老婆

發布時間: 2023-06-10 04:54:31

1、雲南都有那些特別的節日

雲南特別的節日有火把節、虎節、插花節、密枝節、賽衣節、牟定三月會、潑水節、關門節、送龍節、開門青姑娘節、石寶山歌會、繞三靈、梨花會、栽秧會、本主會等。

1、火把節

火把節是雲南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2、插花節

插花節是頗具特色的彝族傳統節日,以雲南省大姚縣政府舉辦的節慶活動尤為隆重盛大,每年農歷二月初八,當地彝族群眾把從山中採回馬櫻花等鮮花,插在房門、農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

3、傣族潑水節

潑水節也叫浴佛節,它有數百年的歷史,節日期間,傣族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而婦女們則各挑一擔清水為佛像洗塵,求佛靈保佑,之後,人們就開蛤相互潑水,表示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沖走疾病和災難,換來美好幸福的生活。

4、西雙版納拉祜族擴節

西雙版納拉祜族擴節是西雙版納拉祜族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節期與漢族的春節相同,因此人們把拉祜擴節稱為拉祜族的春節。節日期間,殺豬、宰雞、吃年飯、盪鞦韆、打陀螺,拉祜族的人們會聚到一起,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5、傣族粽包節

傣族民間節日。流行於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區。夏歷五月初五日舉行。節日里,未婚青年男女身著盛裝,在村邊樹下圍成一圈唱情歌。然後,小夥子把粽包擲給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雙雙到附近僻靜處談情說愛,至日落西天時才離去。

2、雲南的著名節日的名稱

雲南著名節日

潑水節:
傣族的傳統節日。於傣歷六月(清明節前後)舉行。
傣歷以六月為歲首,也是傣歷新年。源於小乘佛教用水為佛洗塵,故又稱浴佛節。相傳這是為紀念一位戰勝魔王的姑娘而舉行的節日。傳說有一個魔王作惡多端,人民十分痛恨。一位姑娘被魔王搶去為妻,她立志為民除害,於是,乘魔王熟睡,拔下魔王頭發,將魔王腦袋勒下。但魔王的頭顱仍會作崇,用火燒則四處起火,丟到河裡則河水滾沸泛濫成災,埋到地里則臭氣四溢。於是,魔王的12個妻子便輪流把魔王的頭抱在自己身上,每天用水沖洗一次魔王的頭。傣族人民為了感謝這12個妻子,在每年的傣歷新年時以潑水表示紀念,以示沖洗身上的污穢,以後逐漸演變成俗
潑水節一般為三四天,開始的這一天送舊,最後一天迎新。此節西雙版納州傣族稱"尚罕",德宏州傣族稱"尚鏈",意為周轉、轉移,指太陽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又開始了新的一年。節日清晨,人們要採摘鮮花到佛寺供奉,在寺中堆沙造塔,聽佛爺念經;中午挑來清水為佛像洗塵。禮畢擁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互相潑水以示祝福。清水象徵吉祥,可消災除病,故大家互相潑水。此外,人們還在瀾滄江上進行劃龍舟比賽,各村賽還要放高升和開展群眾性歌舞活動。龍舟比賽時,兩岸擠滿觀眾,鑼鼓齊鳴,歡笑聲、吶喊聲匯成一片。高升是傣族人民自製的煙花焰火。用一根幾米長的竹子,中間掏空,填滿火葯,置於高架上,點燃引線,將竹筒推入高空,空中閃現的煙花花團錦簇,光彩奪目,夜間放高升更顯壯觀。青年男女則用象腳鼓和鋩鑼伴奏起舞,進行丟包游戲,談情說愛,選擇配偶,更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所氛。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等國也有此習俗。

刀桿節:
僳僳族傳統節日。僳僳語稱"阿堂得"。在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盛行於雲南、福貢等地區。屆時,男女老少身穿民族盛裝,聚集在刀桿廣場。廣場上豎立著兩根20多米長的粗木桿,把36或72把鋒利長刀,刀口朝上綁在木桿上,形成一字形梯狀,凡有三或六的地方,兩刀交叉成X字形,刀桿頂端掛著小紅旗和鞭炮。爬刀桿者多為青壯年,他們身穿紅布衣服,頭纏紅布,赤足。
爬桿在燃燒著的熊熊烈火和回盪四方的鋩鑼聲中開始,小夥子們在人們的歡呼聲中赤足跳進火堆,在火堆中跳來跳去,稱為下"火海"、打"火滾"。他們還將燒紅的鐵鏈在手上傳來傳去,稱為"拉火鏈";雙手將火焰捧往臉上壓,稱為"洗火臉"。歌舞完畢,事先訓練過的小夥子赤腳躍上刀桿,踩著利刀,雙手攀扶刀口,一級一級向上爬去,爬至頂端點燃鞭炮,將小旗子拋向歡呼的人群後又一級級下到地上。人們紛紛上前敬獻美酒。青年們對歌談情,開展社交活動。相傳此節始於明代,兵部尚書王驥帶兵到雲南僳僳族居住地區收復外族侵佔的土地,組織僳僳族同胞練武自衛。後王驥遭到請便陷,於二月初八被害。僳僳族同胞為發揚勇敢頑強的抗敵精神,以象徵上刀山下火海的爬刀桿活動來鼓舞勇敢精神,隨之形成固定節日。現代這一活動已成為僳僳族的傳統體育活動。

火把節:
火把節在古代被稱為"星回節"。對節日的說法,各民族有不同的解釋。彝族主要是為除蟲害、慶豐收。
火把節由來傳說不一:一說天神與地神斗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說出自《南詔野史》及師范《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並吞另五詔,將會五詔於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閉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傳統節日。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歷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
武定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或賽馬、鬥牛、摔跤。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石林風景區匯集了數萬人甚至十萬人的中外遊客。人們手持火把,飲酒載歌載舞,舉行篝火晚會,石林成了"不夜天",到處被火照耀得明亮通經。圍在篝火邊的彝族男青年吹起笛子,撥動著大三弦,邊奏邊舞,姑娘們隨著快樂悠揚的民族樂曲拍手起舞,強烈歡快的節奏使遊客們也興高彩烈的加入到跳舞的行列,常常一跳便是通霄達旦。
「火把節」也是白族的一個盛大節日,每年夏歷六月二十五日舉行。它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預祝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活動。當晚,每家門前都豎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紅綠紙旗,書寫一些吉祥語句。村民們則高舉火把在田間遊行一周,捕滅蟲害。此外還有「繞三靈」、「耍海會」等,屆時舉行劃船,放生和其它的文藝活動。

目腦縱歌:
景頗族盛大傳統節日。"目腦縱歌"為景頗語音譯,意為"大夥跳舞"。節日時間多在農歷正月十五後的9天內,選雙日舉行。原是祭祀景頗族天神"木代"舉行的儀式。設有目腦廣場,中央豎立目腦柱4根,柱高約20米。柱兩側畫有圖案:右側畫蕨菜,為團結向前的標志;左側畫若干四方形,塗上不同顏色,表示景頗族祖先的遷徙路線。中間兩柱間高高懸掛交叉著的兩把長刀,象徵景頗族驍勇剛毅的性格。下端有一塊橫板,把四根目腦柱聯在一起,橫板繪有太陽、月亮、馬、龍、兔、虎、牛、豬、狗、雞、糧食、農具等圖案。緊靠目腦柱有兩座表示放眼展望未來的高台。圍繞高台的木樁上掛有各種民族樂器,如大鋩鑼、大皮鼓等。
人們身著節日盛裝匯集到廣場。先是禮樂齊奏,笙管、大鼓、鋩鑼金聲玉振,後是一列景頗婦女出場。她們頭頂禮物花籃,籃里裝有雞蛋、糯米、米酒。這時禮炮齊鳴,姑娘們為老人和賓客敬酒致禮。緊接著在樂鼓的伴奏下,男子手持長刀,女子拿花扇或彩帕,列隊尾隨"腦雙"(領舞者)之後,有序地起舞歡跳。"腦雙"由老人擔任,頭戴孔雀羽帽,手揮長刀,走在隊伍前頭,率舞隊走出各種有象徵意義的圖形。人們互相贈物敬酒,跟隨起舞,通宵達旦。

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街期。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蒼山中和峰之麓,中和溪畔的曠野舉行。
傳說南詔時,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觀音聖母"到大理傳經說法,眾信徒沐浴齋戒,到佛寺禮拜誦經。相沿成習,漸漸演變成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貿易集市和民族盛會。

明清時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貿易。它不僅是個交換場所,還是表演各種舞蹈和賽馬、競技的園地。
三月街人群如潮,客商雲集、賽馬、射箭、唱大本曲,跳霸王鞭,熱鬧異常。正如電影《五朵金花》歌中所唱:"一年一度三月街,四方八面有人來,各族人民齊歡唱,賽馬唱歌做買賣。"。已發展成滇西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繁榮的物資交流和民族體育文藝大會,對加強各民族團結、促進民族間的經濟交流,起了積極的作用。近年,海內外及各省市均聞風而來,最盛時達20萬人之眾。

扎勒特:
哈尼族傳統盛大節日。"扎勒特"是哈尼語音譯,又稱"大年"。時值農歷十月,又稱十月年,在農歷十月第一個屬龍日舉行,至屬猴日結束,歷時5天。哈尼族信奉原始宗教,扎勒特節主要是祭獻天神和祖先。節日期間活動內容有:
①節日當天各家要在天井裡殺一隻紅毛公雞,就地煮食,表示祭天。家中成員都要吃一塊雞肉,已出嫁的姑娘不能吃。
②各家早晚要將一些酒菜放在路邊,表示祭祖。
③送3個飯團和一些熟肉給宗族中輩分最高的老人,表示不忘宗親族人。
④從節日的第三天起,村民於下午自備酒菜聚於祭師家門外,由祭司主持,跳鋩鼓舞,請歌手演唱民間傳統長詩。祭畢,每家酒菜擺在村寨街心,共同飲宴,共同祝福,共同娛樂,故又稱"街心宴"。節日期間,青年男女可隨意交往,談情說愛,心情娛樂。每家要殺雞和豬、舂糯米粑粑、者湯圓敬神祭祖,象徵人類繁衍,五穀六畜興旺。

酥油花燈節:
藏族傳統盛會。藏語稱"美多卻傑",流行藏區。於藏歷正月十五(農歷三月)舉行。亦稱"正月十五花燈會"。相傳黃教始祖宗喀巴曾向拉薩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像獻酥油花及大量供燈、酥油燈等,此即後世酥油燈會的由來,在燈節期間,寺院有"跳神"等文藝活動,演員二三十人戴面具,身穿綉袍,在大喇叭、嗩吶、牛皮鼓、鑼、鼓等器樂伴奏下邊歌邊舞。夜晚各寺院張燈結綵,懸掛各式花燈,主要街道搭起陳列酥油花的架子。酥油花用酥油配以各種鮮艷顏色捏制而成,有花果鳥獸、牛馬牲畜、樓台殿閣,極為精巧。雲南迪慶歸化寺、東竹林寺等,均同藏區各大寺一樣懸掛燈花,規模可觀,十分熱鬧。

洗牛腳:
納西族和布朗族的農事風俗。活動內容和時間不同。納西族每年進行兩次活動,一般在農歷六月初十至三十和九月初十至三十這兩個時間段中分別選出一天舉行。節日當天以村為單位聚餐,並將勞累了的耕牛洗刷干凈,喂麥餅12個,青草1捆,牛角上還要掛上一串餅子,表示慰勞耕牛。布朗族洗牛腳主要流行於雲南施甸,於端午節前夕,由村老和頭人將紅紙裹著香柱插在各戶廳堂前,次日牽一頭羊,遍走各戶門前,用柳樹枝掃一下門庭,以祝主人清吉平安。主人用一瓢冷水潑於村老和頭人身上,表示洗去牛腳跡。中午,村老將羊牽到村外大樹下宰殺,每戶帶米一碗,煮羊肉稀飯,集體共餐,祈求全村人畜平安。

月亮節:
拉祜族農事節日。拉祜語音"哈巴",意為月亮。在農歷八月十五舉行。原為祭獻月亮,歡慶豐收。祭禮在晚上月出時舉行。各家挑選最好瓜果作為祭品,用篾桌擺設,抬到祭山神的地方祭獻月亮。在月光下,全寨男女老少圍著篾桌跳蘆笙舞,歡度節日。
在信仰小乘佛教的地方,祭月亮加入了賧佛內容,地點改在寨內奘房。由佛爺在奘房掛上一幅繪有月亮圖案的白布,在白布下方設供桌、香爐、蠟台等佛事用具。天黑前,人們帶著鮮黃瓜、芭蕉、菠蘿等供品供佛,點香燃燭、燒紙錢,佛爺念經祈禱。賧佛後,便到寨內活動。老人齊聚喝酒烤茶;年輕人雲集歌場跳蘆笙擺舞、賽唱傳統歌謠,能唱出本民族的歷史淵源者就獲得歌手稱號。

3、雲南有哪些節日

1.苗族: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⒈農事活動節慶;⒉物質交流節慶;⒊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⒋祭祀性節慶;⒌紀念性、慶賀性節慶.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漢籍稱為三月三街節).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漢籍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後來為紀念苗族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羋姓),亦稱屈原節、歌師節.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漢籍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夏至日,陰旦? 冢 ?個午日為七巧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願、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 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2.彝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彝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夏歷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
3.傣族:
(1)"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公歷四月中旬.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潑水、丟沙包、賽龍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歡等節日.
(2)"關門節"傣語叫"進窪",意為佛祖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9月15日(農歷7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3個月.
(3)"開門節",亦稱"出窪",傣語為"豪瓦薩",我國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地區,源於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類似於中原佛教的解復.時間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
4.壯族: 壯族是多節日的民族,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其中,春節、"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壯族最重要的節日.
5.納西族主要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火把節、"正月農具會"(棒棒會)、"三月龍王廟會"、"七月騾馬會"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均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春節是最大的傳統節日.
6.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7.土族人民的重要節日有,農歷正月十四日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威遠鎮擂台會,三月三、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十三、二十九"少年"會,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台會、丹麻戲會和"納頓"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和唱"花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此外,與漢民族一樣,也過春節、端午節等.
8.怒族: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貢山怒族群眾都要歡度盛大的傳統節日鮮花節(又稱"仙女節").節日這天一早,怒族群眾穿上節日盛裝,帶上早已准備好的祭品和野餐所需的各種食物,手捧一束束鮮花,前往村寨附近的溶洞去祭祀、朝拜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仙女"阿茸,並舉行聚餐和各種娛樂活動.人們邊吃邊喝,邊唱邊跳,整個山谷都沉浸在古樸而隆重的節日氣氛中.
9.畲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歷的三月三、農歷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歷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10.侗族的節日以春節、祭牛神(農歷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節(農歷七月間)較為普遍.有些地區還有在十月或十一月過侗年.由於民族之間的交往,侗族還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