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火把節和望果節是什麼民族的節日

火把節和望果節是什麼民族的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6-13 09:00:32

1、各個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的刀桿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燈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拉祜族的月亮節、苗族的花山節等等。

由於一些少數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出現相同的重大節日,如:古爾邦節 等。

蒙古族:蒙古族的年節,那達慕,馬奶節,祭敖包等。
朝鮮族: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

傣族: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壯族:三月三歌會(祭龍節), 過小年(男人節又稱喊魂節),隴端(壯語,趕田壩之意)節,春節,陀螺節,花朝節 ,吃立節,螞拐節(青蛙節)等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厚南節,節日里,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春節又稱盍司節;仙女節,祭穀神等

塔塔爾族:古爾邦節,「肉孜節」開齋節,聖紀節等

回族: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滿族:節日與漢族相近,燈節,添倉節,鎖龍,蟲王節等

黎族:大多都用農歷,節日與漢族相同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納西族也有火把節。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獨龍族:傳統節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

藏族:轉山會,採花節,藏族稱新年為洛薩,薩噶達瓦節,女兒節,望果節,雪頓節,吉祥天母節

侗族:大多要過春節,時間也是正月初一。

傈僳族: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傳統的刀桿節

毛南族:春節放鳥飛、端午找草葯。毛南族也過端午節,還有南瓜節、重陽節。

俄羅斯族: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歷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紀念耶穌降生。

鄂倫春族:主要節日篝火節。

維吾爾族: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

瑤族:盤王節、達努節等。耍歌堂節曬衣節、乾巴節、月半節、祝著節等。

佤族:和漢族一樣過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

仡佬族: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

鄂溫克族:農歷新年為主要節日。祭火神,米闊魯節等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等。

白族:人民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 、拜日望等

畲族:主要過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節。

土族:傳統的節日春節、端陽節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日和廟會有舊歷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錫伯族:春節、端午節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節和西遷節

德昂族:有關門節和開門節,進窪(關門節),潑水節

彝族:年節,跳公節、插花節、火把節及二月八年節等。

土家族:以趕年,土牛毛,大王節。

達斡爾族:春節、中秋節等,大致與漢族的傳統節日相同。

阿昌族: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保安族:民族傳統節日也都是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

珞巴族:昂德林節

哈尼族:扎勒特,黃飯節,矻扎扎節,耶苦扎

拉祜族:統一的節日有五個,即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八月月圓節

仫佬族:幾乎每1個月都有節日。有春節、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大過年」、「大十五節」、「供岩洞」、「轉山會」、「嘗新節」等

基諾族:創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

布依族:查白歌節,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哈薩克族: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和納吾魯孜節

水族:端節

羌族:羌歷新年,羌語稱「日羌節」

塔吉克族: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巴羅提節,亦稱燈節等

京族:唱哈節

巴羅提節

2、各民族節日有哪些?

1、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

2、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習俗: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3、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4、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歷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5、壯族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6、僳僳族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節春,習俗:沐浴、交友。

7、回族

開齋節:回歷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8、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9、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10、瑤族

盤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11、普米族

轉山會: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12、高山族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3、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春節,是仡佬族最大的節日。農歷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牛王節」,是仡佬族民間特有的節日。

14、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歷,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3、花炮節、望果節、開齋節、火把節、潑水節分別是什麼民族的節日?

花炮節 侗族
望果節 藏族
開齋節 伊斯蘭教(主要是回族)
火把節 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
潑水節 傣族

4、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我國共有55個主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節日。其中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舊歷新年,還有祖魯節、麥爾節、祭敖包、打鬃節、那達慕、馬奶節等。傣族的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壯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三月三歌會,男人節,隴端節,陀螺節,花朝節,吃立節,螞拐節。東鄉族、回族、塔塔族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三大宗教節日。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怒族主要節日有「吉佳姆」、祭穀神節。
滿族有六月六的「蟲王節」,八月添倉節。納西族有火把節、撒拉族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藏族有沐佛節、採花節、藏歷元旦、薩噶達瓦節、女兒節、望果節、雪頓節、白來日追節。傈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維吾爾族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庫爾班節和諾魯孜節。瑤族主要有盤王節、達努節等。佤族有插種節、新米節。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等。
白族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錫伯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是抹黑節和西遷節。德昂族有關門節和開門節,彝族有有跳公節、插花節、火把節及二月八年節等。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仫佬族有牛生日、祭真武等。水族有「端節」。羌族的祭山會最為著名,京族的「唱哈節」具有獨特的民族形式。

5、開齋節,望果節,火把節分別是哪個民族

開齋節回族節日。
望果節藏族節日。
火把節彝族節日。

6、我國各個少數民族特有的節日有哪些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錫伯族抹黑節;彝族的「火把節」;瑤族達努節;藏族望果節。

1、瑤族達努節

達努節是馬山、都安、巴馬、平果、隆安、大化等地自稱「布努」的瑤族傳統節日。又名二九節、祖娘節、祝著節、瑤年。

打努節最重要的活動是打銅鼓、跳銅鼓舞。銅鼓分為兩種:公銅鼓;母銅鼓。銅鼓表演需要五人出場。兩人打銅鼓,一人打銅鑼,一人敲皮鼓,一人舞竹帽。鑼聲先響,接著銅鼓、皮鼓有節奏地敲響。銅鼓有十二套傳統的打法,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現耕作、狩獵等與自然搏鬥的場景。

其動作粗獷有力,舞姿優美大方。舞竹帽者,穿插在上述四位鑼鼓手之間,不時作出幽默可笑的動作,逗得觀眾捧腹大笑。鼓點鏗鏘,舞姿純朴,風格粗獷剽悍。表演者雖談不上有多少藝術感覺,但在勞動中演練出的舞步,清新剛健,舞者配合默契和諧,不時博得觀眾的喝彩。最佳的舞者還能得到「鼓王」之美譽。

2、錫伯族抹黑節

抹黑節是居住在新疆的錫伯族人民一個饒有風趣的傳統節日。錫伯族農歷正月十六,過「抹黑節」。

人們清晨早早起來,年輕人就成群結隊,手裡拿著准備好的浸了清油、沾上鍋底煙的「庫肚苦」(布或氈片),挨家挨戶走,只要一遇上人,不分男女,捉住就往臉上抹。那些還沒起床的人,也會被人掀開了被子,抹個一團漆黑。

錫伯族普遍尊敬老人。這一天如果遇見老人,必須先請安後下跪,在得到老人的允許後才能半跪著給老人抹一點點黑,或者由老人自己抹。

按風俗,誰在這一天里不往臉上抹黑,這一年他就會不吉利。據民間的傳說,抹黑節的用意是請求五穀之神免除莊稼的黑穗病,保證大豐收。

3、彝族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火把節多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

2014年7月18日至7月27日,雲南民族村將舉辦為期十天的「天下火把節——最牛民族村」為主題的原生態火把節狂歡活動,市民不用長途跋涉就能感受到原生態的彝族風情,參與到精彩紛呈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節慶活動中。

4、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亦稱「那雅爾(Nair)」,「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的「那達慕」大會,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蒙語的意思是娛樂或游戲。「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刺激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

賽馬也是大會上重要的活動之一。比賽開始,騎手們一字排開,個個扎著彩色腰帶,頭纏彩巾,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賽馬的起點和終點插著各種鮮艷的彩旗,只等號角長鳴,騎手們便紛紛飛身上鞍,揚鞭策馬,一時紅巾飛舞,如箭矢齊發。前五名到達終點者,成為草原上最受人贊譽的健兒。射箭、摔跤等比賽也吸引著眾多牧民。

5、藏族望果節

望果節,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節日,流行於西藏自治區的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時間在每年藏歷七、八月間,具體日期隨各地農事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青稞黃熟以後、開鐮收割的前兩三天舉行。所以,望果節的日程都以鄉為單位,根據當地的農作物成熟情況由鄉民集體議定。

相傳早在公元5世紀末,藏王布德貢堅為確保糧食豐收向雍仲本教佛祖請教。佛祖施旨,讓農民繞田轉圈,由手捧香爐、高舉幡桿的人作前導,由高舉纏繞哈達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領路,領著持青稞穗或麥穗的本村鄉民繞地頭數圈後,把各種谷穗插在糧倉和神龕上,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然後吃豐盛的野餐。節日一過,緊張的秋收勞作也就正式開始了。歡度祈盼豐收的望果節,是辛勞了大半年後藏區農耕者們的最大喜悅。藏語「望果節」中的「望」,意為田地,果為「轉圓圈」,「望果節」即:圍繞豐收田野的歌舞。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