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一號是印度什麼節日
1、印度主要節日
印度主要團陸節日有:共和國日、獨立日、灑紅節燈節、元旦。
1、共和國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印度議會通過了印度共和國憲法,印度建立共和國。
2、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取得獨立。
3、灑紅節(Holi),每年塌肢頃公歷3、4月間,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該節日正處於印度冬去春來、春季收獲季節,因此也被稱為春節。
4、燈節(Diwali),在公歷10月、11月間,是印度教徒最大的節日,全國慶祝3天。
5、元旦(New Year),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6、普什卡駱駝節:普什卡博覽會或飢敬普什卡嘉美拉是一年一度的為期五天的駱駝和畜牧展,在印度拉賈斯坦邦普什卡鎮舉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駱駝交易會之一,除了買賣牲畜之外,它已成為重要的旅遊景點,其亮點已成為諸如「matka pod」,「最長的胡須」和「新娘比賽」等競賽。
2、八月三十一號是什麼日子
八月三十一號是馬來西亞國慶日。
8月31日是馬來西亞的國慶日。每到這一天,馬來西亞全國上下都將舉行各具特色的遊行慶祝活動,而官方的國慶大遊行則由大馬各州每年輪流舉行。
馬來西亞人民通過歡慶遊行表達著內心的喜悅與自豪,遊行的隊伍中不僅有步伐矯健的士兵,造型新穎的花車,更有由身著馬來西亞各民族盛裝的兄弟姐妹組成的五彩「長河」。盛大的歡慶遊行和各項表演將國慶的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馬來西亞的風俗
1、見面禮
傳統上,馬來人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後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並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無阻。
2、進餐
馬來人忌食豬肉、飲酒。在馬來餐廳,餐桌上通常有個水壺,其用途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餐前及餐後洗手是馬來人餐桌上的禮節。
3、印度的主要節日有哪些
主要的全國性節日有:
·元旦 1月1日
·國慶節 1月26日
·獨立紀念日 8月15日
·甘地逝世紀念日 1月30日
·宗教性節日
·印度教燈節 10月-11月
·印度教十勝節 9月-10月
·印度教除十節 5月-6月
·伊斯蘭教開齋節 2月
·伊斯蘭教古爾邦節 4月
·基督教復活節 4月
·基督教聖誕節 12月25日
·錫克教那納克誕辰節 11月
·耆那教摩訶毗羅節 每逢15年一度的3月舉行
像印度文化色彩斑斕一樣,印度的節日也是五花八門。
一年有365天,印度人有366天是在過節
印度的節假日名目繁多,但各地情況不一。
有全國性的,也有地區性的,有政治性,也有民俗性的,但更多的是宗教性的,富有民族色彩。
4、印度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印度的傳統節日:
1,元旦 公歷1月1日,這是世界性節日,因而印度也不例外。新年伊始,各家各戶都要喜慶一番。只是印度人在形式上似乎又加上了一點本國特色,那就是在相互拜年時,要在親朋好友的額頭正中點上紅點,以示吉祥。
2,國慶節 公歷1月26日。1929年,印度歷史最悠久的政黨國大黨在其年會上通過決定,規定1930年1月26日為獨立節。此後,這一節日每年都過。
3,甘地紀念日 公歷1月30日。1948年1月30日,印度獨立運動的偉大領袖、當代印度國父甘地遇刺身亡。此後,這一天便成了人們參拜甘地陵墓、紀念他偉大人格的日子。
4,薩拉斯瓦蒂節 一般在公歷1月到2月間,是印度教節日。在此期間,印度教徒要紀念知識女神薩拉斯瓦蒂。
5,開齋節 公歷2月前後,是穆斯林節日。這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穆斯林開齋節沒什麼兩樣,開齋節前,穆斯林要封齋一月,白天不得進食,到了開齋節,穆斯林們到清真寺禮拜,爾後宰牲擺宴,歡欣慶祝。
6,豐收節 也叫「龐格爾節」,在公歷3月中左右,盛行於南印度。節日期間,家家戶戶要打掃清除,人們要穿戴一新,燒做甜牛奶米粥敬奉太陽神,爾後全家分食。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團聚。人們還要舉行敬牛儀式,給牛洗澡,染牛角,好食以待牛,牽牛遊行或舉辦賽牛會等。
7, 復活節 公歷3月2重日至4月25日間,是基督教節日。基督教徒要到教堂做禮拜,慶祝耶穌復活。
8,除十節 公歷5、6月間,是印度教節日。該節源於古代對河川女神的祭祀。印度教徒認為,節日期間到恆河等聖河沐浴,可消除身、口、意三方面的十種罪惡。
9,獨立節 公歷8月15日。紀念1947年8月15日印度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正式宣布國家獨立。
10, 燈節 公歷11、12月間,是印度教節日,也是印度最隆重的節日。
5、印度節日有哪些?
一、灑紅節
灑紅節,也叫「胡里節」、「色彩節」,是印度傳統節日,也是印度傳統新年(新印度歷新年於春分日)。灑紅節源於印度的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在每年2、3月間舉行,慶祝時間的長短不一。
在節日期間,人們互相拋灑用花朵製成的紅粉,投擲水球,迎接春天的到來。
二、排燈節
排燈節,又稱萬燈節、印度燈節或者屠妖節(印地語:दिवाली、Diwali、梵文:दीपावली、Dīpāvali、馬拉地語:दिवाळी、泰米爾文:தீபாவளி、泰盧固語:దీపావళి、烏爾都文:دیوالی),是印度教、錫克教和耆那教「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
於每年10月或11月中舉行,一些佛教信徒也慶祝這個節日。由於其影響力蓋過其它節日,故往往會被新馬一帶的華人社會誤解成印度人的新年節日。
三、十勝節
十勝節是印度宗教節日。每年9、10月舉行,持續10天。按照印度傳統,9月份有15天祭祖日,其後的第十天即為十勝節。該節是為慶祝羅摩戰勝十首魔王羅波那而設的節日。
節日期間,人們歡聚一堂喜慶羅摩戰勝「十首魔王」羅波那。在「十勝節」期間,前9天到處都在舉辦歌頌羅摩事跡的盛會。大街上常能看到樂隊在前面開道、善男信女簇擁的演藝隊伍,間或還能碰上滿載演員、披紅掛綠的牛車和象車。
無論步行的演藝隊伍,還是盛裝的牛車象車,都是邊行進邊演戲,一直演到最後一天戰勝「十首魔王」羅波那為止。
四、印度豐收節
印度豐收節又稱龐格爾節,正日子是1月14日,這一天也是泰米爾月。也被叫做「Surya Pongal」。
龐格爾節的正日子是1月14日,家家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煮甜牛奶米粥。早上日出之時,泰米爾人家家戶戶在門前支起火爐,將陶罐中的牛奶煮沸,當牛奶沸騰並溢出罐子的時候,大人孩子們一起高呼「'Pongal-o-Pongal」,並將新年的第一季稻米和糖撒入罐中。
五、聖線節
「聖線節」,是印度教傳統的節日。印度教徒在「聖線節」更換佩戴在身上的「聖線」,並到聖湖、聖河中沐浴,以祈求祛病、免驚、消災和平安。
尼泊爾男子在加德滿都「聖河」中沐浴後佩戴「聖線」
聖線節,亦有稱為扎護身繩節、兄弟姐妹節,是印度歷法五月(沙羅伐拿月,約在公歷7、8月間)之中的第二大節日活動。在該月十五日,即月圓之日)舉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灑紅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排燈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十勝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豐收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兄妹節
6、印度的節日有哪些?
重要節日:
1、共和國日(Republic Day):1月26日。
2、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8月15日。
3、灑紅節(Holi):每年公歷3月、4月間,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該節日正處於印度春季收獲季節的作物即將開鐮收割,冬去春來之際,因此也被稱為春節。
4、燈節(Divali):在公歷10月、11月間,是印度教徒最大的節日,全國慶祝3天。
簡況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創立了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達到鼎盛,把佛教定為國教。
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形成中央集權大國,統治200多年。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
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
1600年英國開始入侵印度。
1757年印度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
1947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度獨立。
1950年1月26日,印度憲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國,同時仍為英聯邦成員。
以上內容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印度國家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