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湯圓的節日有什麼講究
1、吃湯圓是什麼節日?
吃湯圓是元宵節。
據民間風俗史書上記載,元宵始於隋朝末年,相傳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煬帝揚廣為粉飾太平,炫耀民富國強,下令在洛陽城裡搭起座座高台戲棚,調來全國各路高手戲班,從十五之夜開始,夜夜花燈高招,歌舞昇平,弦歌不絕。一時間,看燈的,聽戲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的個洛陽城沸沸騰騰起來。
據說,這時有個小吃店鋪的老闆別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餡做成團子,然後一煮,又飽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歡迎。因為古時稱正月十五為上元節,稱夜晚為宵,所以元宵由此得名。
湯圓文化
吃湯圓是漢族人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陳志歲《湯圓》詩雲:「年年冬至家家煮,一歲潛添曉得無」甬地俗語雲:「寧波家家搗米做湯圓,知足常樂又一天。」
胡秉言也有詩曰:「香澤糯米做湯圓,沸水飄銀富貴咸。入口綿甜滑潤爽,闔家歡樂醉天年。」「寧波湯圓」是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節慶時間吃湯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故至湯圓又叫「浮元子」。
正月十五元宵節,「寧波湯圓」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湯圓」,又稱元宵;「湯圓」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料,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2、為什麼正月十五要吃湯圓?湯圓象徵著什麼?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來歷: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裡面有「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的詩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湯圓的象徵:
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里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煮元宵:
1、先把水燒開,然後放下冰凍的湯圓然後改小火,不要讓水沸騰起來為宜。
2、如因見水沸騰起來了適當的加點涼水下去,輕輕的推動湯圓不要用力攪動,用力攪動湯圓就會破的,煮到湯圓浮在水面上就可以吃了。
3、冰凍湯圓從冰箱取出後不會很快融化,如果湯圓上有冰層,建議先適當化一下,否則煮出來的湯圓口感不好。
4、最好用不銹鋼鍋具,先接適當的水放在火上加熱,等到水將沸的時候把湯圓順鍋邊慢慢滑下,然後用湯匙順著鍋邊慢慢攪拌,不要推到湯圓,因為可能會把湯圓推破。
3、正日十五吃湯圓是什麼習俗?
是元宵節的習俗。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當時明州(現為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傳承與發展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這首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詞》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慣,並且當時已有以出售元宵著稱的字型大小。
正月十五元宵節將至。元宵也稱燈節。在中國,從唐朝遺留下來燈節觀燈的習慣一直在民間流傳著。
元宵佳節,北京的飲食、糕點鋪,甚至連馬路兩邊都設攤兜售元宵,家家戶戶在正月十五這天都吃碗熱氣騰騰的元宵,人們是多麼留戀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風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