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海鮮小吃
1、墨西哥烹飪用的主要原料
1. 墨西哥城辣椒:墨西哥菜以辣為主,內地居民常以龜、蛇、斑鳩、松鼠、石雞入菜、家常蔬菜要數炒仙人掌、仙人球最富特色.
2. 墨西哥龍舌蘭酒: 龍舌蘭對於墨西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墨西哥特產甚豐,玉米、仙人掌、辣椒和海鮮等都是墨西哥的代表性食品,豐富優質的食材加上精心獨到的製法,是墨西哥菜系鮮明風格的奧秘所在。
墨西哥菜色澤鮮艷,第一眼起便能刺激食慾。酸、辣是以濃重口味著稱的墨西哥菜不可或缺的特色味道。墨西哥菜中的酸味多以檸檬汁、蕃茄和酸乳酪等按不同比例調配而成,用料天然。墨西哥辣椒種類眾多,吃法也是花樣百出,甚至連吃水果時也要加上辣椒佐味,成為墨西哥特有的飲食趣聞。不過不吃辣椒的人也不用擔心,因為加入辣醬一般是墨西哥菜的最後一道工序,只要根據自己情況提前說明即可。
墨西哥人稱自己為「玉米人」,他們對玉米的嗜愛由此可見一斑。玉米餅(Tortilla)是墨西哥最多見的主食,用玉米粉或玉米和小麥粉混合製作,甚至還有加入辣椒或菠菜等原料製成的不同顏色和口味的玉米餅。玉米餅可與不同的餡料和醬料搭配,製成不同風味的墨西哥特色美食,如塔可(Tacos)、軟塔可(Soft-Tacos)、法吉它(Fajitas)、手卷(Burritos)、安其拉達(Enchiladas)、托斯塔達(Tostadas)、酥餅(Quesadillas)和炸玉米片等。開胃小點玉米片食用時,要搭配以蕃茄、檸檬汁、辣椒及洋蔥等新鮮蔬菜混制而成的莎莎(Salsa)醬和香菜等,是墨西哥酸辣口味的地道體現。
墨西哥食品通常要搭配多種醬料享用,值得一提的是據說按17世紀的異域配方製作的鱷梨醬(Cuacamole),這種褐色的調味醬是以牛油果加上100多種原料混制而成的。墨西哥盛產仙人掌,種類達1000多種,其中食用類仙人掌是墨西哥的日常蔬菜,有100多種烹調方式。豆類是墨西哥飲食的另一大主角,墨西哥的豆泥(Refried Beans)以油和食鹽調味,是墨西哥的特色主食。
要品嘗純粹的墨西哥風味,龍舌蘭酒(Tequila)是滿足味覺的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龍舌蘭酒口感香辣,回甘微甜,最適合與墨西哥菜一同享用。墨西哥人生性開朗樂觀,不拘禮節,品嘗墨西哥菜大可放開懷抱,暢飲一番,Tequila之外,「荒漠柔情」(Sangria)和「科羅娜啤酒」(Corona)也是不錯的選擇。
2、墨西哥,法國,希臘,巴西各地的特產食品是什麼?
墨西哥除了龍舌蘭酒,還有辣椒,仙人掌
法國紅酒最有名,要買回一些。國內的都不正宗。當然還有香水。
希臘好像是橄欖和他們的原生橄欖油吧,不是很清楚了。
巴西有名的產品也非常多
特產推介一:瓜拉那
特產簡介
瓜拉那是馬亞遜地區特產的一種野莓,內含咖啡因、維生素,以及豐富的生物鹼、單寧酸、蛋白質等。所製成的飲料風味獨特,也是一種健康飲料。
----------------------------------------------------------------------------
特產推介二:咖 啡
特產簡介
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但巴西原本不產咖啡,咖啡原產於阿拉伯,18世紀時傳入歐洲,廣受歡迎。後來法人特意將咖啡樹苗,船運到法屬蓋亞那,最後才傳入巴西,最後竟在巴西發揚光大。
----------------------------------------------------------------------------
特產推介三:果 汁
特產簡介
巴西盛產熱帶水果,有些是根本沒見過的。在街上就可以買到各式果汁,新鮮純果汁喝來真是消暑解渴。巴西人常在果汁里加上牛奶,很符合中國人的口味。
----------------------------------------------------------------------------
特產推介四:馬黛茶
特產簡介
馬黛茶是當地印地安人的飲料,茶內含咖啡鹼,具有提神醒腦、幫助消化、消暑解熱的功效。根據醫學研究顯示,馬黛茶里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是非常好的健康飲料。
----------------------------------------------------------------------------
特產推介五:卡沙薩酒
特產簡介
卡沙薩酒(Cachaca)是巴西的國酒,其釀造有500多年的歷史,年產量13億升,是世界五大名酒之一。其種類很多,有白色的、金黃色的陳年酒,有大型酒廠生產的,也有家庭釀制的。巴西全國共有4000多個品牌的卡沙薩酒。
----------------------------------------------------------------------------
特產推介六:蘑 菇
特產簡介
姬松茸又名為巴西磨菇,是一種食葯兼用的大型腐生真菌,因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可口、具有杏仁香味,集美食、美容、醫療、保健作用於一體。具有抗癌、抗凝血、降血脂和安神等特效。
----------------------------------------------------------------------------
特產推介七:蜂 膠
特產簡介
來自亞馬遜河的聖品,巴西原裝天然蜂膠,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寶 ,上帝贈與人類的恩惠。強化機體免疫力,抗菌解毒,消除炎症。
----------------------------------------------------------------------------
特產推介八:黑 豆
特產簡介
黑豆在巴西人眼中簡直就是生命,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為什麼呢?因為巴西盛產大量的黑豆——個大味香,黑豆對人體非常有好處,多吃有益新陳代謝並且營養豐富。
----------------------------------------------------------------------------
特產推介九:蝴蝶標本
特產簡介
巴西有大片的熱帶雨林——亞馬遜,他簡直就是地球的肺部。因為它的特殊地理環境,亞馬遜中有許多珍奇的物種,蝴蝶就是其中之一。當中有成千上萬科學家都還沒有命名的蝴蝶,其中有的煞是美麗。
----------------------------------------------------------------------------
特產推介十:寶 石
特產簡介
假如你到集市上走走會有人向你兜售大量的寶石,樣式很好看,質地不錯,主要是價錢不貴還可以砍價,可以做手信送人。
嘿嘿,巴西這個我在網上找的,見諒。不過我覺得說得很不錯才拿過來的
3、墨西哥和南美食物有什麼區別?
秘魯美食是迄今為止最好的。
實際上,我認為它比墨西哥的要好,但是秘魯及其美食之所以不如墨西哥的美食聞名的原因是美國。
美國喜歡使墨西哥在全國范圍內廣受歡迎,在教科書中介紹墨西哥的歷史不是很悠久,在各地都有墨西哥餐館,等等。
眾所周知,墨西哥以下幾乎每個國家都不太受歡迎,例如瓜地馬拉進入中美洲,然後是哥倫比亞到南美。在美國,墨西哥之下的國家幾乎被忽略了很多,這就是為什麼像秘魯這樣的更好的國家被忽略得多的原因。
但是在多樣性,歷史和總體上優秀的美食方面,肯定會去秘魯。
秘魯在其他國家如此受歡迎,以至於日本,中國,義大利,法國甚至非洲國家都喜歡將秘魯當地食材與其他國家的美食融合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有中國融合派的Arroz Chaufa和Chifa,日本融合派的Nikkei,義大利融合派的綠色義大利面等等。
秘魯仍然以美食著稱,盡管該國被很多人忽視,尤其是在美國媒體上。這讓我想起,如果秘魯和墨西哥換位,秘魯將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國家之一。
秘魯的美食因其美味而變得更好。
老實說,我品嘗了很多墨西哥美食,但這對我來說並不特別,因為在美國幾乎到處都有一家墨西哥餐館。
更不用說秘魯的肥胖率比墨西哥低,當地的有機種植的食物要多得多。墨西哥在一個國家的肥胖率上排名很高,而秘魯則在中部地區居高不下。
秘魯美食比墨西哥美食要好得多,足以讓外國美食家與秘魯爭相製作真正的美味佳餚。
秘魯甚至不需要外國來烹飪美食,因為秘魯的莫什文明把這道菜叫做「 Ceviche」,這是秘魯現在的國家菜象徵,主要是海鮮菜,其中包括石灰,甘薯,安第斯玉米,馬鈴薯和Cancha,再加上這些,您將獲得秘魯著名菜。
秘魯海岸也有很多自己的菜。秘魯的不同地區有不同風格的美食,就秘魯海岸而言,我們還有Ceviche,Lomo Saltado,Anticuchos,Papa a La Huancaina等。
安第斯山脈還有其土產菜餚和食物,例如土豆,豚鼠和其他印加風格的當地美食。您可以在庫斯科和秘魯其他安第斯地區等地方找到印加風格的本土食品。
亞馬遜也有自己的亞馬遜原生食品,主要是伊基托斯自然地區的異國亞馬遜魚類,也許還有臭蟲,還有其他大型亞馬遜魚類。
秘魯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國家,尤其是在美食方面,遠勝於墨西哥。
4、所謂的墨西哥中餐,一般有哪些飲食內容?
要想了解墨西哥飲食內容,就要先知道墨西哥歷史文化。
墨西哥合眾國,位於北美洲,北部與美國接壤,東南與瓜地馬拉與貝里斯相鄰,西部是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亞灣,東部是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首都為墨西哥城。 墨西哥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7:4。從左至右由綠、白、紅三個平行相等豎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繪有墨西哥國徽,圖案內容來自關於墨西哥歷史傳說。綠色象徵獨立和希望,白色象徵和平與宗教信仰,紅色象徵國家統一。
雄鷹。墨西哥人將“雄鷹”視為祖國象徵,墨西哥國徽圖案為一隻嘴裡叼著蛇雄鷹佇立在仙人掌上,它國旗中間有一雄鷹,它硬幣上也是雄鷹標志。
墨西哥人吃“許願葡萄”迎新年世界各地人們以各自獨特風俗習慣辭舊迎新。在墨西哥,人們是吃著“許願葡萄”喜迎新年。葡萄是每一個墨西哥家庭年末必備食物。辭舊迎新鍾聲每響一下,人們吃下一粒“許願葡萄”,一共要吃12粒,每吃一粒許下一個心願,求“平安”“幸福”“健康”和“財富”,祈禱新一年從年初至歲末每個月都吉祥如意。
墨西哥美食有哪些,龍舌蘭酒 、墨西哥西餐 、玉米餅 、香辣牛扒 、食蟲國 、數百年來,玉米一直是墨西哥食品中主角。而以玉米為原料製成玉米餅也是墨西哥最基本、也最有特色食品。就是一張用玉米煎制薄餅,吃時候,顧客可根據自己喜好加入碳烤雞肉條或是牛肉醬,然後再加入蕃茄、生菜絲、玉米餅起司等等配料,看上去顏色格外豐富,就好似一件藝術品一般。包好以後,放入嘴中一咬,外面脆生生,而裡面卻有香、辣、酸、甜各味俱全,剛柔相濟、多味混雜,真叫人“愛不釋口”。
5、墨西哥牛油果怎麼吃好吃的
牛油果三文魚壽司
味道真的很美妙。
紫菜皮,米飯(最好是短米,有黏性),壽司醋,牛油果(Avocado),
三文魚(Salmon),青椒,胡蘿卜,其他材料按個人喜愛自增。
做法,先把米飯煮好,用壽司醋加入,攪拌,放涼。
牛油果去皮,切片,三文魚去皮,切條
青椒和胡蘿卜(生的),切絲。備用。
然後就是按照包壽司的方法把材料放在裡面,卷實。切片,最後呢?!
吃!!
牛油果義大利芝士雪糕
材料:
牛油果1個
義大利芝士Mascarpone cheese125g
鮮忌廉125ml
蛋2隻
糖粉3湯匙
做法 :
1. 將蛋黃和蛋白分開;
2. 牛油果去皮去核,用攪拌機攪成茸;
3. 蛋黃加入2湯匙糖粉,用打蛋器打發至平滑;
4. 加入義大利芝士繼續打發至黏稠,加入牛油果醬,拌勻;
5. 鮮忌廉加入1湯匙糖粉,打發至企身,邊翻攪邊拌入牛油果芝士醬內;
6. 放入雪櫃,冷藏至半凝固,用叉攪拌,令雪糕內充滿空氣;
7. 蛋白用打蛋器打發至企身,拌入雪糕內,放入雪櫃凍椒內冷藏至半凝固狀態,重復用叉翻攪2-3次。
牛油果墨西哥醬
這是節日餐前小吃的第二款,這個Guacamole醬是來自墨西哥的,主要成分是牛油果。它的吃法是用蔬菜(像黃瓜、胡蘿卜、西芹)或是玉米鍋巴蘸著吃,感覺很像中國東北的大豐收蘸醬菜。好吃極了!
材料:牛油果1個、紅皮洋蔥1個、西紅柿1個、檸檬汁5小勺、蒜1瓣、酸奶油、沙拉醬(Mayonnaise)
調料:鹽、胡椒粉、辣椒粉、香菜粉(Coriander)、孜然粉(Cumin)、小香蔥(Chives)
做法:
先把牛油果去皮去核碾碎,再把紅皮洋蔥、西紅柿切碎,放在一起攪拌。接下來把兩大勺酸奶油、1大勺沙拉醬、5小勺檸檬汁、1小勺孜然粉、1小勺香菜粉、1大勺小香蔥,少許鹽、胡椒粉和辣椒粉倒進去,攪均勻,盛在一個漂亮的碗里,完成了!
簡單吧!味道卻不差!
你可以把黃瓜、胡蘿卜、西芹切成細條,插在一個玻璃容器里,像是插花一樣,再把玉米鍋巴放在一個顏色鮮亮的盤子里,與牛油果墨西哥醬擺在一起。非常有藝術感的一個搭配。同時,又是一個很健康的組合。
芝士海鮮牛油果
主 料:
牛油果1個,蝦肉、帶子、石斑魚肉各180克,洋蔥粒、白草菇粒共1/4杯,淡奶、椰汁、牛油各適量,芝士粉適量。
做 法:
1、 牛油
果縱切開兩半去核,挖出果肉剁成蓉,果殼留用,蝦肉加少許油用攪拌機研碎起膠,帶子、魚肉切成粒。
2、 蝦膠、帶子粒、魚肉粒、洋蔥粒、白草菇粒同拌勻,加入淡奶、椰汁、牛油再拌勻,最後拌合牛油果蓉成餡料。
3、 將餡料釀入牛油果殼內,撒上芝士粉,放入熱烤爐中烤約10分鍾即可。
春色無限牛油果沙律
主 料:
牛油果2個,板豆腐1塊,中蝦約350克,番茄1個,西芹粒2湯匙,沙律醬3湯匙。
配 料:
調味料:鹽、糖各1/4茶匙,胡椒粉適量。
做 法:
1、 牛油果用水沖凈,抹乾,剖開兩半,取出果核,將果肉挖出,切粗粒,保留果殼作盛器。
2、 豆腐切粒,放入滾水中燙兩分鍾,瀝干水分,番茄去皮除籽,切粒,蝦連殼洗凈,挑去腸,焯熟,去殼。
3、 將各材料同放大碗中,加入西芹粒、調味粒、沙律醬拌勻,放入牛油果殼內便成。
備 註:
番茄洗凈,在頂部輕切十字,放入滾水中浸片刻,番茄皮便很容易除去。
我做的涼拌雙色牛油果也不錯
左邊一半是用卡夫的低脂Miracle Whip拌的,大家隨便到洋人超市選一種salad dressing,自己喜歡就好。右邊是拌的醬油芥末。小豬比較喜歡醬油芥末的,我嘛,都喜歡,呵呵
牛油果西柚火腿色拉
這款擺車輪狀的色拉,是以西柚塊及牛油果片重疊而成,配以用蜜糖及罌粟子調制的醬汁,再以西柚皮絲點綴。巴馬火腿跟略為苦澀的紫花南芥混合,帶來一種宜人的特別香味。
原料:
4個西柚; 125克巴馬火腿薄片;175克紫花南芥;2個牛油果;罌粟子油醋汁;1/2個小洋蔥;3湯匙陳醋;1湯匙蜜糖;1/2茶匙芥末粉;1/4茶匙姜粉;少許鹽、胡椒;150毫升植物油;1湯匙罌粟子。
事前准備:
西柚的片塊及皮絲,可於食用前一天預備好,加蓋放入電冰箱內。你可於一天前調制醬汁, 在食用前的30分鍾內才組成色拉。在牛油果上淋一些西柚汁,可防止變色。
心得:粉紅的西柚能與綠色的牛油果及紫花南芥形成最強烈的顏色對比。
調制罌粟子油醋汁:
1.用擦碎器將1/2個洋蔥擦成碎絲放入碗中。
將陳醋、蜜糖、芥末粉、姜粉、鹽及胡椒加入洋蔥內攪拌,隨後逐 漸加入攪拌,直至油醋汁濃稠呈乳狀。
2.加入罌粟子,將它與油醋汁攪勻,試味。
准備色拉用料:
用削皮刨刨出1/2個西柚的外皮,用廚師刀將西柚皮切成細絲。
燒沸1/2鍋水,加入西柚皮,以慢火煮2分鍾,濾干水分後待用。
切去西柚的頂及底部,沿著西柚身切去外皮、裡面的白皮及瓣膜。
切西柚塊時,將1個碗放在下面,用廚師刀沿著每片西柚瓣塊兩邊的筋切下, 將西柚肉取出放在碗內。
將餘下的西柚肉取出,像翻書一般將西柚的筋膜向後撥,並清除肉內所有的 核。完成後將碗蓋好,放入電冰箱內冷藏。
將巴馬火腿(Parma ham,一種生食的義大利薰火腿)橫切成寬2.5厘米的條狀,切去肥脂或外邊。
分開紫花南芥的葉子,並將它們浸在一盆冷水中約15~30分鍾,用大量的冷 水清洗葉子,隔去水後,放在色拉濾干器或以茶巾將水吸干。
將每個牛油果打直切開,用雙手將牛油果的兩半擰轉數次,令它們分開。
用廚師刀切入果核中將它扯出(也可用匙羹將它挖出)。
將牛油果切成4份,用廚師刀剝去外皮,然後切成塊狀。
在牛油果面上塗些西柚汁,可防止變色。
組成色拉:
輕輕攪拌罌粟子油醋汁,將1/3的醬汁跟紫花南芥葉攪拌,試味。將菜葉分別鋪在4隻碟子上,在上面把牛油果片及西柚塊擺成旋轉車輪狀。然後將火腿塊捲成筒狀放在色拉的中央。
用匙羹將罌粟子油醋汁淋在每份色拉上上桌供食淋上西柚汁即可食用。
牛油果檸檬配蔥香大蝦
主料:
牛油果、大蝦、土豆、黃瓜、芹菜頭
輔料
白煮蛋片、飛魚籽
調料:
鹽、白鬍椒粉、蛋黃醬、檸檬汁、千島醬
操作:
1、煮熟的土豆加蛋黃醬一起攪拌;
2、牛油果切開,擠出果肉,加入檸檬汁、鹽搗碎;
3、黃瓜片擺盤,用模子修出圓形;
4、拌好的土豆倒入模子中間,壓實;
5、煮熟的大蝦加蛋黃醬攪拌,倒入模中;
6、牛油果泥抹在大蝦上面,去除模子;
7、最上面放上一片雞蛋,點綴上飛魚籽,淋上千島醬和橄欖油即可。
牛油果豬排
煎豬排經常都會遇到將豬排煎得太乾的問題,用牛油果煎豬排,可以保留豬排的汁液,同時令豬排變得更松軟。
材料:金鑼無骨豬排(切成一吋厚)4片、加州牛油果(去皮切粒)1.5個、蒜頭2個、紅辣椒少許、清雞湯3至4杯、醬油1湯匙。
做法:
1、將一個牛油果搓成果蓉,餘下半個備用。
2、將紅辣椒切粒、蒜頭切末。
3、燒熱一湯匙油,用中火炒蒜末、辣椒約一分鍾,加入雞湯、醬油,轉細火煮三分鍾,再將牛油果蓉逐漸加入鍋中,邊煮邊攪動,再煮五分鍾至汁液濃稠,加入少量鹽與胡椒調味。
4、豬排灑上少量鹽,放入平底鍋煎至兩面金黃色,肉熟後放在溫熱的碟上,牛油果醬汁用小火加熱,淋在豬排上即可。
牛油果番茄湯
上星期JUSCO看到鱷梨減價,原來13元一個的賣到7元,一時貪心,揀了2個回去。在冰箱里放了一個星期,眼看著它從青色轉為褐色,看來再不吃就離垃圾筒不遠了。在網上搜了幾個做法,選了一個最簡單的:牛油果番茄湯。
材料:牛油果、番茄、西芹、洋蔥,香葉1片(我用的是檸檬葉),牛肉清湯1升
做法:洋蔥切絲,用2湯匙牛油炒香;西芹切粒,下鍋一起炒;番茄去皮去籽切粒(一般西餐中都是把番茄籽去掉的,我覺得好浪費啊為什麼要去掉呢?……所以每次都留著),和洋蔥、西芹一起翻炒,然後倒入牛肉清湯,大火煮開,轉小火煮20分鍾。
此時處理牛油果:去皮去核切丁。牛油果的外殼看起來很堅硬,其實很好剝的,用刀子切開,然後用勺子挖出果肉切丁。
湯煮好後用食物攪拌機打成茸,再煮幾分鍾,放入牛油果粒,加適量鹽和胡椒粉調味。
味道有點像羅宋湯,酸酸的,混合了洋蔥和牛油的香味,配上柔滑的牛油果,很不錯的一道異國風味
6、拉丁美洲喜歡吃蛋糕嗎?
拉丁美洲美食在新加坡原是較小眾的菜系,但隨著國人旅遊閱歷提升,舌尖也更願冒險嘗新,以該區域菜系為主題的餐館,在新加坡也越開越多。
我們請來主掌墨西哥、秘魯、阿根廷餐館的三名主廚,和大家分享這些國家的美食特點,探討他們如何將招牌小吃引進新加坡,和本地饕客共享拉丁美洲的美味。
墨西哥美食:鬣蜥也入菜
在Super Loco Customs House掌廚的瓊斯(Jason Jones)是澳大利亞人,美食旅程的足跡遍布歐美、印度、非洲等地,卻對墨西哥美食情有獨鍾,於是和旅美同鄉在墨爾本創辦人氣墨西哥餐館Mamasita。兩年前,他加入Loco餐飲品牌,也將拿手的墨西哥菜引進新加坡,推出在當地游歷時嘗到的街頭小吃風味。
Super Loco總廚瓊斯原籍澳大利亞,但對墨西哥菜情有獨鍾。
瓊斯在他主掌的Super Loco Customs House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如果要形容墨西哥菜,他會用「清酸」「香辣」「燦爛」等字眼。
他說:「墨西哥美食充滿異國情調,食材也和他國大異其趣,仙人掌、鬣蜥,各種奇異菌菇皆可入菜;不同品種的辣椒也帶來豐富的香辣刺激。」
瓊斯以胭脂樹仔(Anatto seeds)為例,這種籽粒最初用在布料染色、繪畫調色,但墨西哥人發現它的葯用價值後,讓它走入美食,成為重要的腌漬粉;瓊斯就用它來為烤肉調味。
瓊斯熱心專研墨西哥美食,經常到當地取經。新加坡賓客或許對墨西哥卷餅(Tacos)、玉米(Nachos)和墨西哥餡餅(Quesadillas)等經典菜有一定的熟悉度。瓊斯印象最深的,是平民化的街頭小吃,也是他最想和新加坡人分享的。
瓊斯認為,最具代表性的墨西哥小吃,是玉蜀黍面團Tamale。它以玉蜀黍麵粉製作,餡料有咸有甜,包裹在玉蜀黍皮內蒸熟,搭配薩爾薩紅辣醬或青辣醬蘸來吃,是墨西哥人快速解決一餐的小點。
雖然這道菜在Super Loco嘗不到,但餐館有另一道國民小吃Elote,主材料為玉蜀黍,燒烤過後,刷上蛋黃醬,用口感類似巴馬乾酪的墨西哥乳酪碎包裹,然後撒下辣椒粉和青檸汁。
瓊斯說:「首次品嘗時,第一個感覺是,這么奇特組合的調味竟然能夠那麼融合對味。每個地區的製作方式都不同,我在餐館製作這道菜時,就在蛋黃醬中加入干紅辣椒(Chipotle),讓它更有辣勁。」
墨西哥國民小吃Elote:玉蜀黍燒烤後,用蛋黃醬、墨西哥乳酪、辣椒粉和青檸汁調味。
墨西哥美食中最傳統的是毛利(Mole)醬,用辣椒、巧格力、水果、香料磨製成,當地人都淋在肉類上吃。瓊斯的餐館也用超過20種食材自製毛利醬,這種醬料口味濃郁,有厚重味道,未必能讓大部分本地客接受。與其用來當主菜醬汁,瓊斯用它來當面餅和香蕉薯片的蘸醬,以更小分量讓賓客探索墨西哥原味。
秘魯菜系:源於印加古文化
在新加坡旅居十年的秘魯廚師查維斯(Daniel Chavez)認定,拉丁美洲菜餚大致已經能夠為新加坡人接受,上個月在武吉士一帶開設首家秘魯腌魚館子Tono Cevicheria,除了秘魯國民美食的腌魚(Ceviche),也送上其他秘魯經典菜。
秘魯廚師查維斯在新加坡開創Tono腌魚小館。
查維斯認為,秘魯菜系源於印加古文化。這一文化受到西班牙、非洲、義大利、中國、日本移民的熏陶,多元飲食文化融會貫通,形成自成一格的菜系。
腌魚使用青檸、洋蔥、辣椒腌制,和秘魯名酒Pisco Sour是絕配。(Tono Cevicheria提供)
他說:「走入尋常秘魯人家廚房,打開冰箱,同時能找到印度小茴香、義大利帕馬乳酪、華人的醬青、日本的味醂(mirin)。雖然是各族熟悉的食材和調味料,但烹煮出來的,是只有在秘魯才找得到的菜餚。」
在秘魯餐飲文化中,腌魚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越來越多新加坡人前往拉丁美洲旅遊後,開始認識這道菜。查維斯引述自己的經歷說,三年前主掌西班牙餐館OLA時,賓客獲知他來自秘魯,懇請他即興調制菜單上沒有的腌魚,一旁其他客人看到後,紛紛點同一道菜,搞得他手忙腳亂,使他萌生創辦腌魚小館的念頭。
查維斯說:「在秘魯,人們只在早餐和午餐食用腌魚,他們相信生魚等到夜晚就腐壞了。我卻要打破這種觀念,一日三餐都能在Tono享用新鮮的腌魚。」
在秘魯,漁夫將新鮮捕獲的海鮮和生魚切片,使用青檸、洋蔥、辣椒腌制,過程中各種食材交接融合後產生的乳白汁液,為海鮮提味,當地人稱之為「猛虎之奶」(Le Leche de Tigre),據說也有催情作用。搭配一杯由酸柑汁、蛋白和安哥斯圖娜苦酒調配成的秘魯名酒Pisco Sour,就是經典的拉丁美洲餐飲體驗。
Tono的菜單上,有四道風格各異的腌魚;查維斯也推出辣椒脆豬腩、香辣烤肉串、辣椒煙熏炸海鮮拼盤等經典秘魯菜。他特別介紹的橄欖章魚(Pulpo al Olivo)則是一道日式秘魯菜。他說,秘魯有一個獨特餐飲文化,人們在民宅中經營餐館生意,客人入門,主人就拿私房菜來招待。70年代,一名日本婦女以生滾章魚片配搭黑橄欖蛋黃醬,成了家家館子爭相仿效的日式秘魯菜。
他說:「在Tono,我們不玩創意,而是老老實實地呈現外地人最想嘗的道地秘魯味道。」
橄欖章魚是一道日式秘魯菜。
阿根廷菜餚:注重濃墨重彩
和秘魯相似,阿根廷在歷史中經歷來自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和北歐的移民浪潮,海納百川,形成美食大熔爐的特色。
新派阿根廷餐館Bochinche主廚兼創辦人雅凱(Diego Jacquet)形容阿根廷菜餚的風味特色時說,這個菜系注重濃墨重彩的味道,在義大利和西班牙菜系的基礎上進行變化,入嘴能感受其爆發性。由於阿根廷盛產牛肉,因此這也是阿根廷菜餚的主軸。
新派阿根廷餐館Bochinche主廚兼創辦人雅凱(右)。(Bochinche提供)
他說:「阿根廷人愛吃牛肉,對它物盡其用,從內臟、腎臟、牛肚、牛心、喉嚨,各個部位都能走進阿根廷菜餚。」
除了牛肉,嗜甜的阿根廷人也超愛Dulce de Leche,這是牛乳提煉出來的超濃奶漿,無論是雪糕、蛋糕或是甜點等,阿根廷人都喜歡淋上大量奶漿搭配。此外,乳酪也是阿根廷人三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料方面,小茴香、牛至和辣椒則是阿根廷菜餚中常用的香料。
雅凱說:「燒烤是阿根廷最常見的烹調方式。和歐美不同的是,我們使用無蓋烤架,採用炭火時,烤架不同部位有不同溫度,來烤制不同食材。」
對他而言,阿根廷最經典的三道菜是阿根廷乳酪(Provoleta)、牛肉餡餅(Empanada)和一塊上佳的肋眼牛排。
阿根廷乳酪、牛肉餡餅和上佳肋眼牛扒最能代表阿根廷經典風味。(林澤銳攝影)
雅凱說,第一道菜是使用阿根廷出產的波羅伏洛乳酪(Provolone Cheese)製作,但要進口當地乳酪非常昂貴,因此餐館是用來自義大利的版本。
牛肉餡餅是阿根廷最家常的小吃,使用最少的食材,烹成最簡單的味道。雅凱在Bochinche製作的餡餅,使用傳統食譜,手作面團以牛肉丁和洋蔥為餡料,偶爾也使用其他肉類。
肋眼牛扒在炭架上烘烤後,和Chimichurri佐醬送上,醬料以香料、辣椒、醋和橄欖油調配,是伴佐烤肉經典的阿根廷醬料。
為了重造阿根廷的餐飲體驗,雅凱在Bochinche推出小碟共享菜單,讓賓客以小分量,品嘗更多種他們或許不太熟悉的菜餚,飲料單上的葡萄酒也全來自阿根廷。
雅凱說:「新加坡人挺愛嘗新,但我還是希望本地客下次光臨時,可以多點些牛肉以外的阿根廷特色菜,讓我們能更深入分享來自家鄉的美食文化。」
7、中國與墨西哥或是阿根廷在飲食上的區別,我需要詳細一點的
西班牙
西班牙有許多聞名於世的事物:鬥牛,橄欖樹,畢加索,弗拉門科氏歌。噢?還有,大蒜的氣息飄滿全國。毫無疑問,西班牙最有名的菜就是「帕拉」,這是一鍋溢滿了番紅花,大米,蝦,蛤蚌,雞和一種辛辣的西班牙臘腸以及青豆的美餐。「帕拉」一詞源自西班牙加仄羅尼亞語中的「煎鍋」一詞,這道菜通常用一隻鐵煮鍋,吃的時候象家庭宴會一樣,有點象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的什錦菜餚。
下面去看一看西班牙餐桌上的更多美味:
加里西亞燉湯:一整鍋土豆,綠甘藍,白豆和肉或火腿燉制而成,它最受西班牙海邊的加里西亞人的歡迎。西班牙綠湯:用一大鍋土豆,白豆,青菜和臘腸燉得很稠的湯。肉餡餅:由發酵的麵皮包著肉,菠菜,香腸,魷魚,蝦和蔬菜做成的餡,製成。果餡餅:最流行的甜點,一種奶油蛋糕,芳香宜人。西班牙涼湯:用蔬菜,番茄,醋和少許辣椒做成的一種夏季涼湯,又被子稱作「液體沙拉」。有時還在湯上面加些黃瓜片等,做為裝飾。
加里西亞湯用料:橄欖油1湯匙;洋蔥1個,切碎;水4杯;白土豆丁2杯;大蒜2-3瓣,拍碎;中等大蘿卜2個,去皮切丁;食鹽1/2茶匙;胡椒粉1/2茶匙;碎蘿卜青或芥末青1/2茶匙;白雲豆1罐(15盎司),控水;切碎的鮮荷蘭芹1/4杯
製法:坐鍋熱油,放入洋蔥和大蒜,炒4分鍾,加水,土豆,蘿卜和干用料。中火燒20-25分鍾,偶爾翻動。放入蘿卜丁,雲豆和荷蘭芹,再燒5分鍾。關火燜10分鍾。要想使湯更稠一些,可以用勺背在鍋壁上把土豆擠碎。出鍋裝碗配脆麵包食用即可。
色拉烤魷魚用料:鮮魷魚1磅,清理干凈;橄欖油1/2杯;大蒜6-8瓣,拍碎;切碎的鮮歐芹2-3湯匙;檸檬汁(從1個檸檬中擠出);黑胡椒粉1/2茶匙;食鹽1/2茶匙;紅葉或青葉萵苣1頭,洗凈;番茄2個,去核切碎;紅洋蔥1個,切長條;黃瓜1個,切片;酸辣沙司1/2杯
製法:把油,蒜,歐芹,檸檬汁和調味料放入碗中調勻。再放入魷魚,然後一起置於冰箱2-3小時。把萵苣,番茄,洋蔥,黃瓜和酸辣沙司拌成色拉。烤爐預熱,碳火燒旺,烤架塗油。將魷魚從腌汁中取出,放在烤架上,每面烤5-7分鍾,直至烤實熟透。取下烤好的魷魚,放在色拉上即可食用。
西班牙菜餚具有獨特的風味,它融合了地中海和東方烹飪的精華,你完全可以通過這些菜中濃郁的橄欖油味和噴香的蒜茸味識別西班牙菜。最具有代表性的西班牙名點"派勒"就體現了這種特點:以橄欖油炒魚類、貝類、蔬菜類,再和米飯一起煮熟。
在西班牙,午餐是一天中的主餐,西班牙人午休時間較長,人們通常都回家吃午飯。
最具有代表性的西班牙名菜PAELLE聞名於世:先用橄欖油把魚類、貝類、蔬菜類炒過,再和米一起煮,等到米粒煮到松軟為止,其風味絕佳 ,令人垂涎。 西班牙餐桌上的主角,有鱈魚、蝦、牡蠣等等等等,此外還有火腿、蝸牛、雞、鴨、肉排。一些營養豐富的蔬菜、水果、粗糧也是西班人飲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還有各式各樣精緻美味的小甜點,去了那兒,一定要抵制住誘惑噢。
西班牙菜之所以受到歡迎,除了口味不一般以外,西班牙餐館對就餐環境的精心布置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些餐館總是能營造出一種溫暖而隨和的氛圍,充滿家庭氣氛的桌布、賞心悅目的鮮花、恰當好處的擺設,在這樣的餐館中,即使只是坐著,也是一種享受吧。
特色菜: 馬德里肉湯
馬德里肉湯是馬德里最有代表性的菜餚,這是一種將豌豆、土豆、胡蘿卜、芹菜或者捲心菜混在一起,放上牛肉、豬肉或者其他雜肉一起長時間燜煮,燜到菜和肉不分彼此,成為粘稠的肉湯為止,據說十分美味。
這道菜燒制起來較為方便,只需將所有的菜都扔進鍋里就是了,也是"懶人食品"之一種。
特色菜: 蔬菜冷湯
蔬菜冷湯是安達魯西亞地區極受歡迎的夏令菜,在炎炎夏日裡食用具有消暑作用。
具體做法是將西紅柿、黃瓜、洋蔥、大蒜頭等受人歡迎的蔬菜放進粉碎機里打成糊狀,根據自身喜好,還可加上一把菜末,再澆上一些橄欖油、撒上一些胡椒粉就好了。怎麼樣,看上去挺開胃的吧。
特色菜: 香腸煮豆子
香腸煮豆子是巴塞羅那獨特的地方菜,是用當地特有的一種小白豆和香腸一起做成的美食(如圖)。先將白豆煮爛,加上各種佐料,再配以烤熟的香腸。這道菜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很有營養。
去西班牙還值得一試的有:海鮮飯、蒜椒炒鰻、烤乳豬、鐵板蝦、JEREZ飯前酒及MANZANILLA些力甜酒
另:
馬德里的美食和餐廳
特產: 利比利亞火腿
利比利亞火腿是西班牙人引以為豪的特產,它的味道咸鮮合一,入口後令人唇齒生香,是許多班牙菜餚中不可或缺的配料。
正宗的利比利亞火腿製作起來很不簡單,它的原料是一種專門飼養的小豬,這種小豬皮黑肉紅,只吃一種當地產的果子。小豬只長到兩歲時就被宰殺,這樣是為了保證肉質的細嫩,加上一些秘制的調料,再將腿風干,美味的火腿就製成了。
特產: 葡萄酒
由於地理和氣候條件適宜,西班牙盛產葡萄,葡萄酒不僅僅是法國的特產,西班牙同樣也出產上好的葡萄酒。質素可媲美法國出品,但價錢當然便宜很多。加泰隆尼亞是西班牙葡萄酒的主要產區之一,其中以香尼德斯、克斯特斯德爾薩葛雷、阿雷亞和貝雷拉塔這些地方出產的酒最出類撥萃,這些釀酒區有"酒窖"的美稱。其他如安達魯西亞、阿拉貢、東海岸等地區也都出產品質甘醇、口感細膩的上等好酒。機會到西班牙,記緊要入貨。而這間像超級市場般的葡萄酒店,款式極齊全,以接近批發價錢出售,而店員的葡萄酒知識豐富,跟他們聊天,有如上了寶貴的一課。
一「露」二「長」
記得有人這樣說過:從某種意義上講,吃什麼和怎樣吃會決定一個民族的性格。西班牙人的吃可歸納為一「露」二「長」。
露,就是在露天里擺下吃喝的場子和檯面。星級酒店、餐館、酒吧、小吃店,還有我們熟悉的「哈根達斯」冰激淋,全有室外的天地。條件好點的擁有露天的陽台,大多安營紮寨在臨街的店外及路邊的人行道上。在地中海馬略卡島的帕爾馬。有的飯店就建在海邊崖頂上,坐在高高的太陽台上,臨海憑風,沐浴在一天的星斗里;不遠外,披著一身輝煌燈火的游輪正向島緩緩駛來。吃在露天,置向天地之間,與自然融為一體,可生文人墨客之風雅,也得平民百姓之快活。
再說二長。這二長之一是吃喝時間長。吃喝時間長倒不是在吃什麼流水席,實在吃的是流水的時間。有一天晚上到酒店外的小呼店,坐在露天的位子里啃起了三明治。對面有位先生面前放著一瓶已經喝了1/3的可樂;一個多小時之後,我們吃飽起身,可那先生的可樂還有1/3沒有下肚。回來一學,有人補充道:有回進店時見到一位老兄的盤中有一個比薩餅,過了三小時離店,見他還是比薩餅一個。沒人說他誇張,但很服帖西班牙人的這份性情。
這二長之二則是店家的營業時間長。西班牙人上下午的上班時間都比我們的晚,他們大多一天吃兩餐。餐飲業的午間營業要到下午四點,晚餐要從傍晚六七點到翌日凌晨兩點左右。
巴塞羅納的美食
塞維利亞的美食
格拉納達的美食
網友食記:西班牙大餐,好吃也累人
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
中國是文明是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吾存於世,吃喝二十餘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現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望大家見教: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第三,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葯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經形成,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而且反對顛倒季節,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當然也反對食用反季節食品,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與當代人的意識正相反,有些吃反季節食品是為了擺闊。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西晉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這種意識殘留到現代的大約僅有節日食俗了(中醫中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視)。
8、墨西哥菜怎麼樣
?墨西哥菜以口味濃厚、色彩絢麗的為特色,數十款色澤對比鮮明的冷盤已然讓Q妹感受炫目重彩的墨西哥美食文化。墨西哥芥末腌番茄、牛肉絲沙拉、酸奶青瓜...皆用墨西哥辣椒、番茄、仙人掌等特有食材搭配而成。用檸檬汁腌制的魷魚圈和蝦仁,再加入鱷梨醬調味的「海鮮沙拉」;在剖開的墨西哥辣椒或青椒里填滿芝士及新鮮番茄的「灌辣椒配芝士「;切碎的洋蔥、番茄、辣椒拌入切丁的乳酪,令人垂涎的「墨西哥風味沙拉」,各種醬料各種滋味,滿滿都是南加勒比海的新鮮味道。加盟墨西哥菜,就是一項致富好項目。多提亞面餅號稱為墨西哥國粹,得益於開封菜的墨西哥雞肉卷廣泛傳播,今天終於得以見真顏。用玉米粉加小麥粉製成的薄餅,略厚的餅皮中間夾入了香菇與融化的芝士片,搭配用辣椒、紅番茄和多種天然調味料精製而成的「薩薩醬」,餅皮綿軟辣醬特色鮮明,讓人慾罷不能。富有創造力的你也可自由加料,在松軟的多提亞面餅里夾入豬肉或者雞肉以及炒洋蔥,裹入辣茄醬,輕咬一口,就已經嘗到了墨西哥的味道。墨西哥玉米片:稱「玉米」為墨西哥美食之魂一點不誇張,最讓Q妹難忘的莫過於墨西哥傳統香脆烤玉米片了。炸得金黃的玉米片香脆可口,堪稱經典開胃菜。搭配經典鱷梨汁,玉米片的脆融合醬汁的香讓人慾罷不能。口重的朋友還可選擇墨西哥辣椒醬,讓一片簡單的玉米片瞬間有了不一樣的靈魂。墨西哥菜的奧秘在於最充分的體現了食材的本味,而與各種醬料搭配皆相得益彰。在這里不妨發揮一點想像力,以色取食,自由搭配,盡情享受美食的樂趣吧。了解更多餐飲美食請點擊>>
9、西班牙和墨西哥食物有什麼區別?
最大的區別是墨西哥普遍使用玉米產品(玉米面團/咖喱,玉米餅,玉米粉蒸肉,波佐爾玉米粥,飲料等)和辣椒。西班牙食物使用的食物少(或不多)。部分原因是大多數辣椒原產於墨西哥(玉米也是如此),因此種類繁多。
西班牙也傾向於更自由地使用香料(如藏紅花),而在墨西哥,墨西哥的水果和蔬菜種類繁多。例如在墨西哥,常見的是吃仙人掌葉(稱為胭脂仙人掌)和仙人掌果,而在西班牙並不常見。同樣,epazote是墨西哥而不是西班牙產的一種草葯,一種叫做huitlacoche的松露菌在墨西哥很常見,但在西班牙卻不常見。
盡管在墨西哥使用橄欖油,但其使用程度與西班牙不同。在墨西哥,菜籽油,玉米油和豬肉脂肪更為常見。同樣,墨西哥的葡萄酒消費量不如西班牙,法國或義大利那麼多。
兩國都消耗大量的小麥麵包,甜點和糕點,如油條,果餡餅,肉餡卷餅,蛋黃醬等。兩國在相似的菜餚(玉米餅和其他食品)中都大量食用豬肉,牛肉,羊肉,山羊,雞肉和海鮮。除了玉米基產品)。墨西哥有一個「 Caldo de res」或「 Cocido de Res」(燉牛肉)版本,帶有玉米芯,捲心菜,土豆,胡蘿卜,南瓜和佛手瓜(一種墨西哥蔬菜),而西班牙版本沒有玉米或佛手瓜,相反。墨西哥人可能有五花肉Charros(肉豆)和五花肉,去皮的煮熟的西紅柿以及腌制的墨西哥胡椒胡椒,而西班牙人則有「 fabadas」(豆加肉)。
兩國食用無花果,石榴,棗,檸檬,橙子,蘋果等水果。食用蠶豆,小扁豆,鷹嘴豆/鷹嘴豆等。兩國食用各種堅果。西班牙的海鮮飯不多,而西班牙的海鮮飯則多。西班牙冷盤湯冷番茄湯在西班牙而不是墨西哥很常見。墨西哥有「 Coctel de camarones」(蝦雞尾酒),而不是番茄汁,鱷梨,洋蔥,香菜,檸檬汁和辣醬。
西班牙小吃(Tapas)獨特地是西班牙文,盡管墨西哥也有類似的概念叫「 antojitos」,盡管很少見到一家專門提供西班牙小吃吧的餐廳。西班牙的西班牙小吃和小菜也是世界美食之都之一-西班牙北部,尤其是聖塞瓦斯蒂安附近的一種生活方式。
火腿-墨西哥人不喜歡火腿,墨西哥也沒有西班牙優質。西班牙的火腿是一種宗教,在墨西哥,這只是超市冰箱中發現的另一種農產品。
西班牙的香腸和乳酪品種也比墨西哥豐富(類似於法國和義大利),但是墨西哥還是各種香腸和乳酪以及其他乳製品的大量消費者,這些殖民地時期通常是西班牙的文化起源。西班牙人傾向於使用無需烹飪即可食用的干腌香腸,而在墨西哥,需要烹制的新鮮生香腸則更為常見(我更喜歡後者,因為它與新鮮大蒜,胡椒粉等混合在一起。 -它給人的味道很咸,在腌製版中卻沒有。但是,在這兩個國家都可以找到這兩個國家,在一個國家中,另一個國家中另一個國家更為常見。我在一個殖民地時代的墨西哥小鎮三明治店裡買了我有史以來最好的香腸,這個三明治店的一家人世代相傳。他們飼養自己的豬,並以老式方式製作香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