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紀念禮品 » 昌寧小吃圖

昌寧小吃圖

發布時間: 2022-12-11 01:47:41

1、保山昌寧園中園有什麼廠

保山昌寧園中園只有一個廠,在地圖上可以查詢到,名字叫保山市隆陽區興盛紅磚廠,位於雲南省保山市工貿園區昌寧園中園。所以保山昌寧園中園只有一個廠。

2、昌寧縣旅遊景點

導語:昌寧縣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位於雲南省西部,於1933年由保山永昌、順寧鳳慶析置設縣,取兩地名後一字為縣名。下面是我為你准備的昌寧縣旅遊景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1、北廟湖 AA

北廟湖區最高海拔1912.1米,最低海拔1705米,平均氣溫15.7℃,年降水量1067.2毫米,壩址以上河源長15公里,控制經流面積11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經流量6800萬立米。 北廟湖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8平方公里,林面3.2平方公里。北廟湖以灌溉為主,兼防洪、發電、水產養、旅遊等綜合效益,現灌溉面積14萬畝,防洪保護耕地5萬畝,排澇2萬畝,年發電量約500-700千瓦小時。 北廟湖是保山具有吸引力的風景旅遊區,登上大壩,可覽湖光山色,浩淼波光;回首可一眼看到遼闊的保山壩。湖的四周廣植雲南松、思茅松、果松,建有茶園、葡萄園、果園、花圃園,種茶花、杜鵑、蘭花、月季、荷花等各類花卉近百個品種;水庫下面栽有大量垂柳、並修建了人工湖、沙灘、旅遊池,湖上有快艇、遊船,大壩旁有風味小吃,歌舞文化娛樂等服務,是保山較大的休閑度假、觀光游樂的地方。

2、昌寧雞飛溫泉 AA

雞飛溫泉舊稱「石溜溫泉」,距昌寧縣城34公里,距《順寧府志》記載,唐宋時曾有仙人浴於此。這里三山鼎立。兩谷相通,奇峰錢疊,怪石崢嶸,如塔、如獸、如筍、如蛙、如鍾…姿態各異。 整個景點的奇石異峰有十二屬相二十四景觀。其中著名的公塔母塔最為神秘奇異,公塔由兩巨石相疊而成,形象魁偉,如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母塔玲瓏俊秀,塔身有泉水凝結的絲網紋絡,如少女披法出浴,被稱為「天下第一自然偶塔」。溫泉之蒸熏,猶如仙境。大小石鍋懸於數米高的岩石頂端,鍋內水沸如湯,常年不固;仙人洞洞束腰闊,池中如掌寬,一石將池水一分為二,一熱泉如沸,一寒泉洌膚,十分奇妙。 大自然給予雞飛以特別的恩寵,以其鬼斧神工之筆,把雞飛雕飾得象一 座瑰麗迷人的宮殿。這里奇峰千疊,萬山 崢嶸;泉自石罅0,清光碧溜,沸如春溫。

3、昌寧勐統壩芒糯寨

素有昌寧「糧倉」之稱的勐統壩,在它的西北部有一個百十戶人家的小村叫芒糯寨,它背靠青山,面臨勐統河,翠竹成林,林木茂盛。村角河邊的小土坎上挺拔著一株飽經風霜的古榕樹,它已經歷了近二百年的風霜雪雨的洗禮滌盪,已是一株極罕見的蒼蒼古樹,樹胸直徑長達2.1米,樹高20米以上,聞名於茶鄉大地的勐統白鷺群奇觀,就以它為大本營。白鷺們在這里繁衍生息,過著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生活,為富饒美麗的勐統壩憑添出一方鮮活亮麗的風景。清晨,當東方露出魚肚白時,白鷺們就起床從大榕樹飛向廣闊的田野巡邏覓食。它們有的成群結隊,有的三三兩兩,飛遍勐統壩的每一個角落,精心呵護、看守著千頃良田,為禾苗清除著各種昆蟲。那展翅飛翔在藍天中的身姿啊,是多麼優雅怡人。它們捕食害蟲,既養活了自己,又看護了莊稼,成為當地百姓最親密的朋友。當你漫步在田間,隨處都會看到油綠的.秧苗間點綴著點點白色,那就是可愛的小精靈——白鷺。

4、昌寧龍潭寺

龍潭寺原稱龍王廟,又稱龍洞。相傳這龍潭非常奇特,遠古時代,這兒只是涓涓細流,旱年則滴水不流,生活在這里的居民們每逢旱年飲水極難,更難談引水灌溉。因為缺水,糧食有時幾乎顆粒無收,人們只能過著食不裹腹,衣不敝體的苦日子。有一年,又值大旱,眼望著禾苗將要枯死,人們成群結隊來這進香求水,他們插上香,合掌當胸,真誠地跪在地上閉目祈禱。不多時,好似有水流的聲音,求水的人們睜眼一看,果真有兩股清泉奔流而出,善良的人們得救了,他們歡呼著,跳躍著。自此這兒再沒鬧過水荒,兩股泉水從方圓一米大小的洞口噴涌而出,長流不息,久而久之,形成了今日的龍潭。人們認為是有龍護佑,於是建龍潭寺。「望山聽泉」亭從250多平方米大的池塘中央拔地而起,高7米,由大小不等的20根柱子支撐,亭稅具有濃厚的古藝術,風格,蛟龍抱柱,雕花刻草,磚銅瓦瓴,氣宇軒昂。

3、昌寧13街在哪裡

11月8日十三街電話是,十三街地址是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幸福橫路77,此外您還可以查看十三街的地圖、公交和附近熱門地點。

4、保山昌寧晚上哪裡好玩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龍陵縣勐糯鎮燒烤一條街在五光十色的彩燈照耀下,熱鬧起來了,攬客聲、談笑聲、猜拳行令聲交織鳴唱,攪活一方天籟。晚上來這里吃燒烤、唱KTV、跳廣場舞,流光溢彩的晚間消費把勐糯「夜經濟」點亮、催熱。

晚上吃:傣味燒烤人如織

香氣四溢的泡露達、醇香的潑水粑粑,誘人食慾的火焙牛乾巴,清香的傣家小缸糯米酒……各式各樣的傣家特色風味小吃擺滿了餐桌,炭火熊熊,烤台上鮮魚、雞翔、洋芋香氣裊裊,讓人唾津潛溢。「先上兩盤撒達鹵和泡露達,再來幾份烤鮮魚、牛乾巴和3斤紫糯米酒,今晚咱一醉方休……」在滿園香燒烤店,客人王先生高興地說:「我們就愛吃勐糯的傣味燒烤,現在是白天沒空就晚上來。以前這里是條『草皮街』,沒有路燈,晚上漆黑一片,現在店鋪毗連,霓虹閃爍,成了名副其實的『不夜城』,真是為晚間遊玩的客人大大提供了方便。」


勐糯鎮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依託域內內蘊深厚的新石器原始遺存文化、民族民間文化、抗戰文化和移民文化,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在集鎮建起了綠色生態餐飲(燒烤)一條街,著力培植「夜經濟」,對30多家餐飲店(攤)進行裝飾改造綠化亮化美化,安裝夜景裝飾燈,對集鎮內幾個文化設施和毗鄰集鎮的勐糯仙人洞、大海濕地、海頭千畝荷花、大寨傣村等幾個景區(點)進行了維修改造,使遊客「白天有景點轉,晚上有地方看」,留住鄉愁,留住了客人。


滿園香業主石潤芹坦言:晚上賺,夜間開張成習慣。晚上生意最好,到園里吃燒烤的客人很多,凌晨一、二點鍾都打不了烊,傣味燒烤、冰鎮啤酒、飲料、傣家小缸紫糯米酒、熱帶水果都好賣。許多客人都是沖著傣家美味來的,吃飽喝足了到露天「樂吧」里一展歌喉,或到文化廣場跳上幾段舞,心情好著呢!據介紹:由於交通條件的改善,吸引了平達、碧寨、木城等鄉鎮和施甸酒房、鎮康南傘等地的不少有車族,自駕車到勐糯享受夜生活,火了一方經濟。

晚上看:精彩表演不間斷

每天晚上8點後,勐糯社區長虹寨農民文藝演出隊隊長李連美就會招呼隊員們帶上行頭到文體廣場開始屬於自己的夜生活。此時,勐糯鎮文體廣場已是燈火通明,如同白晝,居民們把露天舞台圍得水泄不通。


合著「跳起不怕腳踏皮」熱烈歡快的旋律,隊員們舞之、蹈之。「他們的節目土得掉渣兒,但親切真實,讓人打心眼裡愛看。」觀眾這樣點贊廣場演出。廣場一隅,一字兒鋪排開的露天飲食攤檔人頭攢動,叫賣聲、侃價聲不絕於耳。

在勐糯鎮,10多個「泥腿桿劇團(隊)」鬧活了鄉村夜生活。白天種地或打工或經營工貿業的鄉村文藝隊員們,一到晚上,都帶著演出道具匯集到廣場上開展演出活動。演員們不施粉黛,不著華服,用歌聲和舞步演繹著山村的幸福樂章。


大寨社區傣族村民赧文仙和許多青年人一樣,每日勞作後,都會到村裡的閱覽室看書,累了就看看村民打球、排劇,赧文仙告訴記者,家門前的精神樂園讓農家的生活不再單調。過去大寨村(社區)文化體育設施很簡陋,只有一個「草皮歌場」,文化室存書僅300多冊。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村民「求樂、求知、求技」的願望顯得更加強烈。每當遇到文化下鄉活動,鄉親們都會這么說:「希望你們多來大寨村。現在我們的文化廣場建好了,而且距鎮文體中心才千餘米,到哪裡活動很方便。村裡組織了自己的文體隊伍,把舞台搭在村民家門口,村裡能人自己寫自己編,自編自演的節目更貼近咱們自已的生活,深得群眾喜愛。」


大寨民族文化廣場已經有幾十人在盡情地踏歌,隨著舞曲的變換,跳起了交誼舞、探戈、倫巴,記者不由自主地融入踏歌的行列中,合著歡快的節拍跳起來,感受著山寨歌場大家樂的意韻。圍觀的幾位上了年紀的老倌老奶感到特別興奮。他們說,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我們也像城裡人一樣看到這樣熱鬧的廣場跳舞場面,犁田耙地的農夫敲起了鑼鼓,圍著鍋台轉的農婦舞起了水袖;白天有球打,晚上有戲看,這日子跟城裡人差不多。

晚上玩:農家「藝術沙龍」學技藝

夜生活缺乏,難於讓遊客留住腳步,也留不住消費。如何讓來勐糯過夜的遊客多起來?勐糯鎮發揮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依託剪紙、刺綉、染織、篾編四大文化板塊,擦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名片。

位於怒江峽谷之中的勐糯,與施甸、鎮康、永德一衣帶水、隔江相望,構成了「一山觀五縣(江中山,龍陵、施甸、昌寧、永德、鎮康)獨特的自然景觀。優越的區位和交通優勢,使勐糯成為通向保山、臨滄、德宏以及緬甸的邊境區域中心與「水陸碼頭」。目前,集鎮面積已正2.3平方里,集鎮人口8600餘人。


勐糯鎮著力培植文化產業,扶持10餘名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建起了剪紙、刺綉、染織、民族樂器製作、根雕、篾編等家庭生產作坊10多個,將作品在作坊里展賣。這些農家藝術沙龍吸引了一大批泥腿桿藝術愛好者前來拜師學藝,放飛了一隻只藝術之鳥。遊客可親手製作根雕,學習剪紙、篾編、織錦等,過把工匠「癮」,極大地豐富了遊客晚間遊玩。勐糯有織機100多台,能工巧匠200餘名,她們用機梭編織著憧憬,美化著生活,一米傣錦售價80元左右,一個筒帕(挎包)30元上下,是走俏市場的旅遊商品。傣族女藝人楊新芬染織的傣錦和筒帕,飾花綴紋活潑素雅,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產品遠銷緬、泰、台港澳等國家和地區。不少遊客慕名到楊新芬的作坊里體驗織女的樂趣,機柕聲里尋找漸行漸遠的歷史回聲。
被尊為勐糯傣族剪紙藝術「掌門人」的陳安定的作坊里,一方竹榻、一張木桌,案幾上整齊有序地擺放著彩紙、筆硯、刀剪、鎮尺等工具,牆壁上貼滿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充盈著濃濃的藝術氛圍。出自陳安定之手的剪紙作品不僅在本地流傳,還走向周邊縣市和緬甸。部分精品還被到勐糯采風旅遊的省內外藝術愛好者收藏。年近古稀的陳安定說,到了旅遊旺季,有不少遊客到我的作坊里參觀,有買我的作品的,也有即興剪紙的,不求賺大錢,圖個熱鬧。

5、保山到昌寧自駕要開幾個小時

從保山到昌寧大概2個小時左右。詳見下圖:

安全出行,注意安全,安全到達就是最快的選擇。

希望可以幫助你!

6、疊水河瀑布的主要景區

當地人士多用「龍洞垂簾」、「久雨不停」來概括它的特點。據《騰沖縣志》載:「民國元年松園王姓設織機欲借水力,鑿其石,石內現太極圖,識沸騰。時邑人張文光為協都督,捐款建石橋。名日『太極橋』」。此橋以江中大石為墩,上建一小巧玲球之石亭,斗狀蓋頂,內頂鐫「太極圖」,亭外石匾鐫刻「觀瀑」二字,故稱石亭叫「觀瀑亭」。崇禎己卯(1639)年四月十六日,徐霞客來游,記道:「其水從左峽中透空平墜而下;崖深十餘丈,三面環壁。水分三派飛騰:中闊丈五;左駢崖齊涌者,闊四尺;右嵌崖分趨者,闊尺五。蓋中如簾,左如布,右如柱,勢極雄壯。」「從西崖繞南崖,平對而立,飛沫倒卷,屑玉騰珠,遙灑人衣面,白日間真如雨花雪片。」對此景色,前人有詩雲:「非煙非雨望浸浸,電走雷轟勢撼山。 疑是銀河新缺口,玉龍挾浪落入問。」
疊水河西岸,有寺雄踞峰巔,名為龍光台。為三峰的中峰。明嘉靖六年,知府嚴時泰到此觀瀑,見風景壯美,令人代木建亭子上,題回「龍光」。嘉靖十年,郡人吳津有《龍光亭記》述其始末。萬曆年間愛國名將鄧子龍擴建,一時名土詩人,題詠不絕,亭因瀑作,瀑以亭傳,名播四方,遠近皆聞。清雍正時增修,至同治間毀於兵火。今存建築,為民國十一年郡人劉楚湘等重建。
從太極橋前,沿中峰而上,過電站,至山門。大門正面為黎元洪題額「龍光台」三字,
疊水河瀑布楷書,並有小識。背面為著名書法家吳昌碩題的篆書「龍光台」三字,古樸挺秀,為書中佳品。過山門,石徑三曲,至現瀑台。台為半圓形,前有石柱憑藉,中有巨松垂蓋,下有石桌石凳可以小憩。歷代騷人墨客,常在此憑欄觀瀑,飲酒賦詩。有的描繪眼前景物:「半空雷撼下飛泉,撞破寒潭一洞天。神雨神風生絕壑,飛花飛雪滿晴田。」(劉晉康《疊水河觀瀑》)有的結合時代風雲,邊境形勢:「日收雨氣千山霽,風送無聲萬壑摧。洗甲金沙流中冷,諸夷和是將星來。」(鄧子龍《龍光台次近溪韻》)有的觸景抒懷,傾吐胸中的抱負:「得志應為蒼生雨,遊仙合住白雲鄉。蚊龍不是地中物,鼓盪風雷隘入荒。」(李岑《龍光台》)
過觀瀑台,達主寺。這是一座中式庭院,兩側走廊壁端嵌有石刻12方。書有關龍光台的詩文,如:《楊慰化洞垂帝》、劉晉康《疊水河瀑布》、王昶《大盈江觀瀑記》、陳宗器《龍光亭賦》、吳昌碩《登龍光台觀大盈江瀑布歌》等等。疊水河雖遠近聞名,但近年來擴修水電站,分水較多,使疊水河流量減少,瀑布減色。春季,瀑面寬約5米,水豐季節,可達8至10米。
疊水河西岸,有寺雄踞峰巔,名為龍光名,為三峰的中峰。從太極橋前沿中峰而上,過電站,至山門。大門正面為北洋軍閥政府總統黎元洪題額龍光台三字,楷書,並有小識。背面為著名書法家吳昌碩書寫的篆書龍光台三字,古樸挺秀,為書中佳品。過山門,石徑三曲,至觀瀑台。台為半圓形,前有石欄憑借,中有巨松垂蓋,下有石桌石凳可以小憩。歷代騷人墨客、文人雅士,常在此憑欄觀瀑飲酒賦詩,並留下了不少詩詞歌賦。過觀瀑台,來到主寺,為中式庭院,兩側走廊壁端嵌有石刻12方,均是有關龍光台的詩文。 古饌今筵「五滴水」
集漢家與邊地各少數民族烹調之長的永昌三滴水,是舊時保山食文化的代表。所謂滴
五滴水
水,即取滴水映日之意,一滴水就是一個佳餚系列。不過,三滴水雖名聲顯赫,但確曾有幸飽此口福的保山人卻十分有限,因為能掌此勺的廚師乃風毛麟角,而尋常人等也是消費不起的。90年代初,有人對只聞其名而不知其味的三滴水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在廣訪名廚、深入挖掘的基礎上,整理創制了洋洋可觀的五滴水並開店饗客--
滴水之一為冷盤系列十色,其中松篙熏肉為地道的永昌傳統風味食品,奇香撲鼻;滴水之二為永昌名萊系列十色,是從明代至民國五六百年間各族民間佳看中篩選出來的,其中有經改進的火燒肉及明末詩僧擔當在金雞村首創的口袋豆腐等;滴水之三為果蔬系列十色,如核桃肉卷、掛霜荸薺等;滴水之四為丸子系列十色,如百合丸子、藕粉丸子、土豆丸子等;滴水之五為風味小吃系列十色,主食有永昌烙餅、騰沖大救駕及佛門豆湯,菜餚有昌寧油雞樅、施甸水豆鼓、下村豆粉等。
五滴水薈邊地數十味美食於一席,雅俗共賞,遂成一時美談 香椿
香椿是騰沖的山蔬特產。新上市時,為肉類的數倍價。
香椿
香椿性喜高寒,成片生長於騰沖馬站鄉的雲華片區和曲石的秧草塘、長嶺山等地,主要於春季採摘。
香椿的吃法很多,鮮吃以炒瘦肉、煎雞蛋為主,亦可與刺五茄尖、椿頭菜同入滾水略煮,撈起放入涼開水裡,以鹽巴辣椒浸泡二三日取食, 其味更為鮮嫩爽口,且有清火瀉滯的功效。
若把香椿放入滾水裡略煮,撈起盛人簸箕晾笆,放置陽光下曝曬至六七成干,然後以燒酒、鹽巴拌勻,入陶壇內密封腌制,則可保持很長時間,一年四季皆可取食,其香味十分特殊。 氣候: 保山地處低緯高原,由於地形地貌復雜,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共有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7種氣候類型。保山氣候的特點是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年均氣溫為14-17℃;降水充沛、干濕季分明。
最佳旅遊時間:四季氣候宜人。 交通
到達騰沖縣城後,可步行前往。 門票:10元

7、傣族的風俗習慣資料要短一點

傣族家庭與婚姻在歷史上的鮮明特點是等級內婚。土司之間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盛行一夫多妻。廣大農民實行父權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員為父母與未婚子女。

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動相當自由,可以自由戀愛。流行招贅上門的習俗。傣族舉行婚禮時,都要有隆重的「拴線」儀式,由老人用潔白的棉線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把兩人的靈魂拴在一起,並祝福新婚夫婦相敬如賓,白頭偕老。通行土葬,但具有明顯的階級差別,貴族與貧民的葬地是嚴格分開的。

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男子文身的習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驅邪護身、裝飾身體。男孩到11歲左右,即請人文身。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

傣族主食以大米為主。德宏地區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愛吃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傣族著名的香竹飯又稱竹筒飯,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鍾後,用火烘烤而成的。

傣族也食昆蟲。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選春季江水裡岩石上的苔蘚,以深綠色為佳,撈取後撕成薄片曬干,用竹篾穿起來待用。

傣族有食花習俗。經常採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鵑、黃飯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冷盤花、刺桐花、金雀花、雞蛋花、苦刺花、彎根花、盤藤花和一種傣語稱為「莫謝」的花等,大約30多種。生、鮮、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點。酒為傣族人民所嗜愛,一般都是自家釀制,度數不高,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

干欄式建築是傣族居住的特點。傣家竹樓室內用籬笆將房屋分成兩半,內室較小,是卧室,禁止外人入內;外室較寬敞,靠里部分為堂屋,是接待客人的地方,靠外部分設有火塘,是取暖、做飯的地方。

傣族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關門節,傣語「毫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歷7月中旬)。開門節,傣語稱「翁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歷10月中旬)。傣歷年即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歷4月中旬),約在農歷清明後十日舉行,它象徵著「最美好的日子」,節期一般是3天。

傣族文學主要是敘事詩。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長篇敘事詩。傣族有傳統的傣戲。傣族舞蹈種類繁多。西雙版納傣族稱舞蹈為「凡」。傣族民間樂器有嘎臘薩、玎、篳、多洛、象腳鼓、鋩、排鋩和傣鑔等。傣族的特色樂器葫蘆絲是舌簧樂器。武術,西雙版納傣語叫「芬整」,德宏一帶叫「戛拳」。過去,傣族男子到了十四、五歲,一般都要學會幾套武術動作,作為防身、御敵、防野獸之用。

傣錦多是單色面,用緯線起花,對花紋的組織非常嚴謹。傣族是製作和使用黑陶最多的民族。西雙版納、普洱鎮遠等地是黑陶的主產地。雲南傣族地區的剪紙,一般多用於刺綉樣稿以及裝飾門楣、燈彩、旗幡和供品等。題材多是幾何形紋和花草鳥獸。傣文書法是以傣文字體為表觀內容,以最初時的火炭筆、白泥巴筆以及後來的「列占」(鐵錐筆)、蕨筆、鋼筆和毛筆為表現工具的一種線條造型藝術。

傣族的醫學也很發達。傣醫理論認為,自然界存在風、土、水、火「四塔」,而人體同樣由風(氣)、水(血)、火、土「四塔」構成。

宗教方面,邊疆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屬於小乘佛教,同時保留著原始鬼神崇拜的殘余。內地傣族崇拜「龍神」、「龍樹」,有宗教職業者「波勐」和「師娘」,代人占卜治病。在景谷等地區,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

此外,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語稱「丟拉曼」,也稱「披曼」,是保護神,每年要祭祀兩次,栽秧前為祈求豐收,秋收後為謝恩,要集體殺牛或豬一頭,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共食。

(7)昌寧小吃圖擴展資料

為廢除傣族社會的封建制度,黨和政府根據傣族地區的具體情況,領導傣族人民進行民主改革運動,同時在傣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至今共成立了2個自治州、7個自治縣,具體如下: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立、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還成立了一批民族鄉,包括楚雄州永仁縣萬馬傣族鄉、永興傣族鄉,武定縣東坡傣族鄉、保山市隆陽區潞江傣族鄉、芒寬彝族傣族鄉,昌寧縣灣甸傣族鄉、紅河州紅河縣勐龍傣族鄉、臨滄市雲縣糯灑彝族傣族鄉、普洱市翠雲區龍潭彝族傣族鄉等。

8、中國建築氣候區劃圖,昌寧縣屬於什麼區

昌寧縣位於雲南省西部,於1933年由保山永昌、順寧鳳慶析置設縣,取兩地名後一字為縣名,屬保山市。地勢自西北向東南由高漸低,形成山壩南北縱列高山壩谷相間的地貌狀態,最高海拔2875.9米,最低海拔608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有低熱、溫熱、溫涼、高寒4個氣候帶。境內年平均氣溫14.9℃,極端最高氣溫40.4℃,極端最低氣溫-6℃。年平均降雨1259毫米,無霜期253天,有右甸河、枯柯河、勐統河、更戛河、大田壩河、漭水河等八大水系。保山市隆陽區東南。[1]
雲南省昌寧縣是一個年輕的多民族山區農業縣,地處滇西大理、臨滄、保山三地結合部,屬保山地區,山區面積97.05%。昌寧縣絕大部分地區適宜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生長。東部及中部約70%的溫涼山區、半山區適宜種植茶葉、嫁接核桃。南部及西部20%的低熱、溫熱河谷區適宜發展甘蔗、種植西瓜、香蕉、芒果等亞熱帶水果。全縣林地面積為總面積的71.4%。森林覆蓋率為39.42%。境內居住著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8%。

9、雲南保山有什麼景點?

雲南保山的景點有:太保公園、火山公園、和順古鎮(和順僑鄉)、騰沖熱海、霽虹橋等。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