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賣特產
1、硒砂瓜有說是西海固特產,有說是中衛特產,正宗產地到底在哪裡?
西瓜,相傳由西域傳入內地,故稱西瓜。據《五代史》記載:「胡嶠人契丹,食西瓜,以牛糞覆棚而種,瓜大如斗,味甜如蜜。」我國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引胡嶠《陷虜記》中記載:「入平川始食西瓜,土人方,契丹(遼)破回紇(我國古代一個部落族,公元788年分三支西遷,胡嶠征戰的一支即今新疆維吾爾族),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由此可見,五代前西瓜已傳入我國新疆。
據有關史料所記,西瓜原產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四千年前,古埃及人始種。後從地中海傳入北歐,又進入中東、印度等地,約在公元五世紀南北朝時,中亞「絲綢之路」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公元十世紀五代時再由新疆傳入內地。
硒砂瓜
那麼壓砂西瓜又是咋來的呢?清末民初,甘肅靖邊地區,瓜農曾試種過壓砂西瓜,雖試種成功,但因天旱少雨,瓜苗難以成活,事倍功半,末能推廣。民國十八年,甘肅曾遭遇百年大旱。靖邊農民魏延孝、魏延悌兄弟二人逃荒落戶到中寧養馬灣子。為生計,魏家兄弟在養馬灣子山地開荒,學著先輩經驗種植棉花和西瓜。因瓜苗生長在覆蓋著砂礫石地表面,有一定的保墒和隔熱保溫能力,瓜苗開花結果,終獲成功。
砂礫石地
「苦死老子,吃死兒子,餓死孫子。」這是壓砂瓜農的經驗總結。壓砂瓜在原地種植,最多隻能種兩年(主要是地力貧脊)。因此,魏家兄弟將壓砂西瓜種植,逐年移植到邊遠山地,最後移種到離養馬灣子約十幾公里的二道溝一帶。壓砂西瓜皮薄瓤沙,味甜可口,人人愛吃,產銷兩旺。當時瓜販子爭先恐後,驢馱車拉,將瓜運到縣城及邊遠地區銷售。有的將西瓜用羊皮垡子順黃河放下,銷售到吳忠、靈武、銀川或磴口、包頭一帶。從此,鳴沙二道溝壓砂西瓜遠近聞名。
解放後,在大集體時,鳴沙、白馬沿山一帶的生產隊,廣開山荒,種植糜谷或壓砂瓜,以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土地實行承包經營後,仍然有許多農民在山上壓砂種瓜,規模越來越大,其經濟收入也非常可觀。特別是近年來,政府把壓砂瓜作為一種產業,加大了科研和投資力度。經對壓砂西瓜進行科學測試分析,壓砂西瓜富含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特別富含硒元素(含量過0.0056mg/kg),因此將壓砂西瓜定名為硒砂瓜。
近年,硒砂瓜作為中衛地區特色農副產品,獲得了政府大力支持。每年夏季西瓜上市時,天南海北的瓜販來到中衛,將這甘甜的西瓜運到全國百姓家中。
評比中的硒砂瓜
最後,以一首在當地流傳日久的《硒瓜情歌》作為結尾:
曾經走天涯,也曾忘了她; 幼時拌油餅,手捧大西瓜; 小嘴嘟嘟噠,滿臉都是Y; 傾心追明月,轉身已長大! 如今望天涯,依稀記得她; 情長路更長,西施比西瓜; 浮雲意遊子,快來嘗口瓜; 中衛硒砂瓜,叫你更想她! 自在走天涯,夢回故里呀; 詢詢好西瓜,致富也當家; 爽脆哪個味,夢里吃著啦; 大哥吃一口,叫你忘了家! 硒瓜走天涯,這里夢里嗎; 醉酒又當歌,胡馬也服它; 勸君多采拮,勿忘香山瓜; 天下獨一味,吃了更想家!
2、寧夏特產有哪些土特產零食
寧夏特產有:寧夏枸杞、靈武長棗、中寧枸杞、鹽池二毛皮、太西煤等。
1、寧夏枸杞
寧夏枸杞,寧夏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枸杞,別名枸杞果、白疙針、旁米布如。屬茄科。果實、根皮及嫩葉可入中葯。主要分布在寧夏,內蒙古、新疆等地。
2、靈武長棗
靈武長棗,寧夏靈武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靈武長棗是經過多年自然篩選出來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特色棗產品,果實長橢圓形,色艷、肉厚、脆甜適口、汁液多,平均單果重18.1克,最大單果重達40克。
3、中寧枸杞
中寧枸杞,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中寧縣區域地形地貌是清水河沖積平原淤灌土和黃河沖積平原淤灌土,適宜種植枸杞。
4、鹽池二毛皮
鹽池二毛皮,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灘羊在鹽池縣有著悠久的養殖歷史,至今鹽池縣仍以以灘羊為主的畜牧業為主。
5、太西煤
太西煤產自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汝箕溝礦區,因開采地地處太原以西,故為此名。太西煤有三低(低磷、低灰、低硫)和六高(高發熱量、高塊煤率、高比電阻、高化學活性、高精煤回收率和高機械強度)的特點,以出口為主,是寧夏五寶之一。
3、寧夏中衛美食有什麼
1、中衛扁豆子面
「不到長城你非好漢吶,沒吃扁豆子面你真遺憾」,扁豆子面是中衛地區特有的傳統佳餚,屬於湯飯的一種。
2、中衛炒拉條
在中衛,炒拉條更為獨道,放入適度韭菜、辣椒面和老陳醋等,使之口味酸辣可口、香氣四溢,是中衛美食當中的一大特色。
3、蒿子面
蒿子面是中寧縣民間特色風味小吃,已經流傳了360多年。蒿子面清爽可口,餘味悠長,具有健胃、清熱的功效,製作工藝獨特,用料考究,還蘊含「寄託情思」「祈福安康」等意義。
4、涼拌沙蔥
沙蔥生長在砂壤戈壁中,在中衛,除了夏秋兩季能品嘗到涼拌沙蔥外,冬日還可吃到腌制的沙蔥。沙蔥是大西北的特產,生長於海拔較高的戈壁和沙漠邊緣地帶,採回沖洗後,盆中沉澱些許細沙,味道微辣,故稱沙蔥。沙蔥可做多種佳餚,涼拌後味道鮮美,可佐餐下酒。
5、羊雜碎水面
中衛入冬後,老羊塌膘,有趁膘宰殺的習慣。這時羊雜碎多,價格便宜,但洗滌加工較繁雜,因此有專門的作坊,在街面上擺攤出售。羊雜碎水面是冬季味美可口的早餐,邊吃邊佐以土釀黃酒,既能耐飽,又增體熱。
4、中衛市有什麼特產?
1、海原馬鈴薯
海原馬鈴薯,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版。海原縣馬鈴薯悠權久的種植歷史和栽培經驗,加之當地優越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為馬鈴薯產業發展提供了資源優勢和潛在比較竟爭優勢。海原馬鈴薯以薯塊整齊、澱粉含量高而著稱。
2、海原小茴香
海原小茴香,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海原小茴香是常用的調料,是燒魚燉肉、製作鹵制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因其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
3、中寧枸杞
中寧枸杞,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中寧縣區域地形地貌是清水河沖積平原淤灌土和黃河沖積平原淤灌土,適宜種植枸杞。中寧枸杞本名寧安枸杞,因其原產地在中寧縣寧安堡一帶而得名。
4、中寧圓棗
中寧圓棗,產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圓棗又名「小圓棗」、「螞蟻棗」,是傳統果品,以棗園鄉所產量大質優最為著名。中寧圓棗適應性強、抗旱、抗寒,耐監鹼、結果早、產量高而穩。
5、中寧硒砂瓜
中寧硒砂瓜,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中寧硒砂瓜個大皮後,果實為橢圓形,果皮濃綠色條帶。
5、青海省寧夏市中衛縣有那些特產
寧夏最有名的地方特產,首推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二毛皮、發菜五種,因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白、黑,所以又稱「五寶」。
發菜:諧音「發財」,產於同心、中寧、海原一帶荒漠、半荒漠地區,體細長,色黑亮。新鮮發菜呈藍綠色或褐色,喜慶筵宴必不可少。
甘草:又名甜草,在中葯界有「十(個中葯)方(中)九(個要用甘)草」之說。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抗癌、補脾、益氣等功能。
枸杞:寧夏枸杞以皮薄、肉厚、籽少馳名中外。其不僅含鐵、磷、鈣,且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常服能潤肺清肝、滋腎、祛風、明目、強筋骨。
賀蘭石:產於賀蘭山,質地細密、剛柔相宜、紫綠相間。用其雕刻的賀蘭硯,具有發墨、存墨、不幹不臭、護毫等特點,雅趣天成。
灘羊裘皮:寧夏特產毛皮,以產自銀川平原黃河兩岸水草豐美的灘地而得名。俗稱「二毛皮」,毛長2寸,毛穗潔白,質地細潤,輕柔暖和,古有「干金裘」之稱,是國家傳統名牌出口商品。
地椒子 沙棘 苦蕎 銀川-賀蘭石 寧夏地毯 西夏貢米 香酥雞 銀川灘羊牌提花毛毯 鴿子魚 吳忠-黃酒 吳忠-沙棘 灘羊二毛皮 甜瓜 香水梨 百合干 丁香肘子 賀蘭石 燴羊雜碎 青銅峽柳編 清蒸羊羔肉 石咀山「迎春壺 胡麻 寧夏發菜 寧夏甘草 寧夏枸杞 糖醋黃河鯉魚 燕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