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年貨節
1、電商扶貧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電商扶貧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商扶貧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精準扶貧工作的積極作用,推動了農村產業發展。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電商扶貧工作總結,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查看。
XXXX年,為推動我縣電商扶貧工作取得實效,按照xx省商務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下發的《關於做好XXXX年全省電商扶貧專項行動有關工作的通知》(湘商電〔XXXX〕X號)及《關於開展XXXX年全省電商扶貧專項行動績效考核工作的通知》(湘商電〔XXX〕XX號)文件要求,xx縣商糧局對照任務清單,周密安排部署,強化工作責任,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積極作用,促進脫貧對象增加收入,認真落實全縣電商扶貧專項行動工作,全部完成了績效考核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電商產業發展概況
xx縣地處湘中腹地,隸屬XX市。總面積1596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合並後有486個行政村,37個居委會,全縣總人口92萬,並村後的建檔立卡貧困村106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2107人。
近年來,我縣通過示範創建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推動全縣產業發展模式、經營方式發生深刻變革,帶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集聚轉移及電商扶貧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逐步形成電子商務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格局。目前擁有國家級電商示範企業1家,省級電商示範企業2家,獲批xx省電子商務企業23家,已建好一個佔地1.5萬多平方米,集商品貿易、物流配送、實訓模擬等多功能、多業態為一體的縣級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園,引進農村淘寶、郵政、供銷、隨手購等電商平台企業40多家,1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淘寶·特色館,1個縣級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孵化企業網商320個,個人網商3000個,共建設鎮、村電商服務站點380個,帶動電子商務及其相關的信息、交易、支付、物流、展覽、培訓、傳播等產業,實際開展電子商務培訓萬餘人次,行政村寬頻覆蓋率95.92%,使用率達75%,年網銷額突破15億元。同時我縣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大特色拳頭產品小型農機、竹膠板等融入「互聯網+」的力度,通過電商跨境貿易做到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促進本地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和縣域經濟飛速發展。新華網、光明網、人民網、鳳凰網、新浪網、中國新聞網、xx日報、新xx網、紅網、XX日報等主流媒體和xx網、掌上xx、xx信息網等本地新自媒體竟相報導xx縣電商進農村示範工作情況和電商發展模式和做法,得到上級部門及社會各界的肯定與好評。
二、電商扶貧工作情況
我縣堅持把發展電子商務擺在重要位置,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嚴格按上級部門對電商扶貧專項行動工作的考核要求,細化電商扶貧工作規劃(包括時間表、路線圖、責任書),逐步提升農村產品商品化、標准化、規模化水平,帶動本地特色農產品產供銷和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抓緊實施各項電商扶貧工作,今年實現「農產品進城」交易額9646萬元,「工業品下鄉」交易額2.98億元。幫助貧困村網銷農產品654萬元,幫助貧困戶網銷農產品531萬元。
(一)精準對接扶貧對象,加快網銷農產品整合與開發
1.以全縣10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為重點對象,積極組織開展貧困村電商服務點和扶貧示範網店建設,嚴格按上級文件要求,新建26個貧困村村級電商服務站和xx個扶貧示範網店,新建扶貧服務站點及網店功能完善,縣級電商服務中心為站點提供完善的運營保障,具備農產品收集上行功能,物流快捷方便,「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交易額均較好,呈增長趨勢。至11月底,新建服務站點下行年總交易額達300多萬元,上行年總交易額達30多萬元;扶貧示範網店年交易總額達xx0多萬元,進一步活躍貧困地區的農村消費市場,有效帶動本地經濟加快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青樹坪鎮歸古村陳富貴、花門鎮石龍村趙向民、井字鎮長灣村胡岳杯等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系統培訓後成功開辦扶貧網店,年純收入突破8000元,成功摘掉貧困戶的帽子。
2.積極組織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飛騰公司、湘滇公司等電商平台和企業採集標准化農特產品、非標准化農產品和鄉村旅遊資源信息,建立商品信息庫,同時加強農特產品網貨監管,制定生產加工標准近10個,整合開發適合辣醬、淮山、豆豉、干筍、豆皮、紅薯粉、鹽辣椒、霉豆腐、荷結皮、土豆片、小魚仔、木瓜絲等網銷農特產品20個以上;加強農特產品網貨監管,制定生產加工標准10多個;注冊「家湘寶」、「靈妹幾」、「辣外婆」、「水封壇」等本地農產品商標,SC認證10多個,並均進行了產品包裝設計。督促指導燈塔米業、江園辣醬等農產品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與電商企業合作,擴大安全優質農產品生產規模,按標准種植、生產、加工、包裝,促進農產品商品化和網上銷售,培育建立生產基地和小作坊式加工廠10多個,為貧困村提供技術、信息、網上購銷等服務,加速實現永豐辣醬、青樹淮山、豆豉、蛋白桑、中葯材(艾葉)等特色農產品的標准化、品牌化、規模化。
3、積極開展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縣人民政府與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著手建立農產品電子商務質量認證和溯源體系,已給xx湘軍永豐辣醬有限公司等10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定製300多萬枚個性化防偽標識碼,通過農產品溯源系統將農產品從原料采購到農產品的採收、到消費者購買等一系列生產、流通過程的信息記錄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監管雲平台資料庫,生產企業把二維碼標簽貼到產品上,實現了企業信息全流程展示,並將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監管信息與檢測報告以二維碼的形式提供給消費者掃碼查詢。整個系統穩定可靠,設備運行正常,企業反響良好,同時為xx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提供了及時有效的信息支撐和科學有力的決策依據。
(二)拓寬網路銷售渠道,促進農產品進城網上交易
1、大力開展網銷「一縣一品」活動。我縣積極通過知名電商平台、各種新聞媒體將地方農特產品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加大農產品入駐阿里、京東等大平台力度,新開農產品線上店鋪20多家,開展網銷「一縣一品」的宣傳推廣營銷活動,塑造網銷品牌,取得了顯著成效。上半年,我縣20多類本地農產品成功入駐阿里巴巴「特色中國·xx館」,年網銷額達200多萬元;9月22日,我縣江園辣醬食品有限公司「侯府家」牌永豐辣醬成功入駐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淘鄉甜」官方旗艦店,使我縣這一百年老字型大小在大型電商平台一炮打響,網上日均銷售100多單,雙「11」當日銷售20xx多單。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為xx威龍食品公司、xx湘春醬菜園、xx省白馬食品公司等3家生產企業提供包括淘寶代運營、微商代運營、阿里巴巴誠信通代運營在內的全網營銷推廣活動,每天至少有100單以上的本地農產品發往全國各地。電商服務中心和我縣貧困村甘棠鎮祠堂灣村合作開展電商精準扶貧,使該村的紅薯片和中葯材花粉蜜在短短幾天就網銷一空,線上眾籌獼猴桃取得成功,8月底就全部預訂完畢。與洋潭農業合作社線上線下合作推廣無花果,所產無花果銷售90%,剩下10%則製成乾果銷售一空。我縣連財種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農商通86077平台積極開展「一縣一品+扶貧農小店」上線推廣工作,通過「政府引導+平台落地+大眾參與」的合作機制,在全縣xx個鄉鎮開展專項培訓,確保項目參與人員掌握業務技能,流程,標准,使得項目有效高效落地,選取20多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開設「扶貧小店」,銷售貧困村、貧困戶產品,並聚合全縣電商力量幫扶推廣,銷售,真正使得「電商扶貧小店」為貧困村帶銷路創效益,實現電商精準扶貧助農。
2、利用第三方電商平台銷售農產品。今年以來,我縣大力開展微(電)商扶貧培訓和團隊建設工作,由縣商糧局、人社局和各鄉鎮、經開新區負責協調指導,通過電商企業帶動農民通過利用微信平台等自媒體進行銷售,以銷帶產從而逐步帶動縣域農產品的規模化和商品化。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微商銷售團隊F2C工廠」的模式,通過微信平台直接到消費者手中的模式形成產銷一體,帶動家鄉農特產經濟發展。湘滇電商、飛騰電商等有一定規模的電商企業在全縣15個鄉鎮和經開新區進行農特微商培訓及團隊建設,全年共培訓微商人員1200多人(其中參訓貧困戶200多人),共涉及50多個貧困村,開設個人實名微店或網店1200多個,培育出農特微商村級負責人200多人。如石牛鄉樹山村羅改鄉、沙塘鄉沙塘村賀登峰等貧困對象在電商企業的精心培育和指導下開辦個人實名微店,成功蛻變為一位名副其實的農產品銷售「微商達人」,月均純收入1000元以上,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其次是引導電商企業及微商團隊通過對接廣州、深圳、江蘇、北京、長沙等各地xx同鄉商會,在老鄉們的推動下更好的推廣xx縣域特色農產品。同時與各大湘菜館合作,從而實現線上線下的互惠互利、和諧共生,通過這種產銷一體式的產業融合,為消費者帶來更直接真實的體驗。
三是利用線上線下結合銷售農產品。我縣以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依託電商公共服務中心、七品網、郵樂購、供銷e家、淘寶·xx特色館、湘中優選等本地電商企業,入駐xx實體商超和電商公共服務平台的「電商扶貧特產專區」,採取產品預售、認養、眾籌、社群等多種模式進行「精準扶貧」,取得了良好收效,在各大「電商扶貧特產專區」農產品銷售額共達1200多萬元。我們還積極組織電商企業參加食餐會、農博會、網購節等各類農特產品展會,今年元月,縣商糧局組織電商協會會員單位50多家企業舉辦了「首屆電商扶貧年貨節」;3月,縣商糧局組織20多家電商企業參加了鎖石鎮油菜花文化旅遊節暨電商精準扶貧展銷會,組織全縣電商企業開展電商扶貧「春風行動」農民工招募大會;4月,組織近10家企業參加了「20xx義烏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8月,組織20多家企業參加了的荷葉荷花文化旅遊節暨電商扶貧產品展銷會;9月14日-17日,組織10多家企業參加在長沙舉辦的「國際餐飲食品博覽會」;9月27日-29日,組織30家企業參加在婁底舉行的「第八屆湘博會」;11月9日-15日,組織農產品加工生產企業及電商企業共40多家參加在青樹坪鎮舉辦的'「xx(湘中)農產品博覽會暨電商扶貧論壇」;11月17-24日,組織5家企業參加在長沙舉辦的20xx中國中部(xx)農業博覽會,開設「電商扶貧特產專區」,通過各類展會的傳播和線上線下結合,共幫助貧困地區銷售特色產品1000多萬元,並結合「互聯網+特色農產品+特色旅遊」的電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強化扶貧工作機制,完善電商扶貧落地體系建設
1、按照電商扶貧績效考核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在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中已落實電商扶貧資金184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34萬元,統籌融合資金150萬元),專項用於電商扶貧服務體系和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同時我縣進一步強化電商扶貧工作機制,安排人員定期督促各電商扶貧項目開工建設,確保項目如期保質保量實施到位。
2、大力加強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及村級電商扶貧服務體系建設。一年來,我縣強化電商服務體系建設,在為當地農特產品上行功能完善,為貧困戶代購生產生活資料,疊加金融和助農取款服務,工業品下鄉物流整合,以及完善便民政務、農技和就業服務等方面取得突破,實際運營狀況良好,成效十分顯著。全縣利用各大電商平台實現產品下行年銷售額達2億多元。一是充分發揮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專業團隊在開展品牌注冊、統一包裝、網路推廣運營等服務等方面的實戰經驗,提高地方農產品標准化、品牌化的水平。通過開展代運營和運營自有區域性B2B2C電商平台,開發推廣湘中農商和「自郵幫」物流眾包平台,支持微商及「實體店+電商」的商家和個人在平台開店,通過一段時間運營逐漸實現良性循環,推動農特產品進入輕松大流通時代,解決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物流配送難題。同時積極組織參加相關農特產品展會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為推廣xx農特產品和助推xx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二是指導督促村淘、郵政、隨手購、惠民供銷、廠家網、農村科技合作社、86077等電商平台企業進一步規范全縣300多個村級網點形象,統一設計、製作,做到形象規范、美觀。增加為貧困戶代購生產資料、代辦繳費購票等本地生活服務功能,疊加與商業銀行合作金融和助農取款服務,收集當地特色農產品信息並通過網上銷售,加快工業品下鄉物流整合,完善服務網點代買代賣交易台賬和特色產品網路銷售記錄。三是要求各電商平台加大了對村級服務站點負責人的培訓力度,調高其服務水平與工作能力。進一步完善村級服務網點的物流台賬和便民政務,以及民俗產品、農技和就業服務,基本做到每天有登記,月月有小結。組織電商企業挖掘整理農特產品,加強品牌培育、商標注冊、產品包裝等增值服務的功能。
3、進一步加強電商扶貧支撐體系建設,今年在加快培育更多的xx本土電商人才,落實xx縣提高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的創新創業能力,通過電子商務創業帶動和促進再就業,同時開展網上電商普及培訓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全縣建立了以xx縣創客職業培訓學校為主導的電商基礎培訓機構,對各級政府、企業、農民、創業青年等各類人員實行公開免費電商培訓。重點對接貧困村和貧困戶開展電商產業扶貧專項培訓,全縣累計共培訓萬餘人次(其中貧困戶數達300多人),其中電商專業技能培訓30多期,共1200餘人(受訓人員同時又參加了網上免費及後續跟蹤培訓);同時通過「xx惠農學堂、農村淘寶合夥人QQ群、xx縣電商協會互動QQ群」在網上免費開展電商培訓,通過「一直播」APP針對已經培訓過的種養殖大戶、農特微商從業人員進行手機直播培訓,主要是各類農業電商平台的注冊、美工、數據分析、售後服務、在線咨詢等五類課程。重點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掌握利用電子商務平台開展業務,確保每個貧困村有1個以上電子商務應用人才或信息員。截止至XXXX年XX月底,全縣申報和認定省級電商企業累計達23家,當地電商企業直接認領幫扶貧困戶xx00多人,安排貧困戶就業用工300多人。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勁揚帆正當時。我縣立足電商扶貧實際,主動作為,進一步推進電商進農村示範工作,確保各項電商扶貧政策措施執行到位,助力電商精準扶貧作出了積極貢獻。
2、年貨節是幾月幾號
2020年天貓年貨節從2日天貓年貨節預熱開始,到6日正式開售。
為拉近與消費者的溝通路徑,天貓聯合時下最風靡短視頻APP抖音、快手等,先後發起了#喜提2020頭運#開運挑戰賽、#買啥年貨我說了算#國民年貨種草挑戰賽,針對年貨對應的不同新年場景,挑選具有爆款心智、限量售賣、創新包裝和利益點的國民爆款貨品融入挑戰賽之中進行爆款種草。
(2)扶貧年貨節擴展資料
從「鼠年手機殼」到「本命年紅內褲」,90後的年貨幾乎都離不開紅色。天貓數據顯示,在90後的新年妝容中,紅棕色和番茄色唇膏成為當紅色號,最流行的新年妝容則是閃亮的「神仙落淚」妝。年貨節期間,一款碎鑽閃光睫毛膏成為「爆款」,有超過20%被90後買走。化妝品也取代了「新衣服」的地位,成為新的年貨消費趨勢。
最強帶貨王李佳琦在90後心目中的地位則超越了明星,成為購物首選,在最受90後歡迎的年貨商品中,有40%在名字中帶上了「李佳琦」的名字。彩妝也取代了新衣服,成為00後最重要的年貨之一。00後的新年妝容「可鹽可甜」,自帶氣場的「牛血色」和「人間水蜜桃」成為最熱銷的口紅色號。
3、新春走基層:一副別樣對聯,述說脫貧時光
由從未把旅遊和自己村裡聯繫到一起,到如今爭先恐後從農民轉型為旅遊業從業者;由居於腦山單一種植過著貧困的日子,到從零起步發展旅遊摘掉貧困帽子、加快增收致富——打開思路、打開山門,青海這個村走過脫貧攻堅時光,成了遠近有名的鄉村游振興村。2月3日,農歷臘月十八,離春節僅12天,年味濃了青海村村寨寨。
深冬的早晨氣溫逼近零下20攝氏度,山村公路「蓋」上了一層被來往車輛壓得瓷實的陳雪。由於雪路難行,從西寧驅車40多公里到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山鄉牙合村,平常北線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記者驅車竟走走停停用了約三個小時。
「鄉村茅屋金板炕古道熱腸,酸菜粉條狗澆尿回味無窮」,橫批「山上人家」。在村民鄭國賢家門口,10歲的兒子鄭有星,很順溜地向來往遊客背著他家大門上的對聯,臉上洋溢著滿滿的自豪。
走進鄭國賢的農家院,一派忙活的場景:客廳、陽光走廊、卧室里都坐滿了客人,鄭國賢正在給客人端菜,媳婦馬子梅在廚房炒著酸菜粉條,母親周統蘭正在燒火……一家人的臉上喜氣洋洋。
這天是牙合村首屆年貨節,很多城裡人來村裡采購年貨,鄭國賢的農家院也忙活起來。
兩年前還在外打工的鄭國賢,如今已是「紅太陽農家院」的老闆。說起轉變,鄭國賢說,以前覺得村子太偏僻了,在家也掙不上錢。後來村裡發展鄉村旅遊,我才看到了方向和目標。
鄭國賢是個有志氣、有想法的人,他認為在外打工就像打游擊戰,沒有定點,把村子產業干起來才是一個長遠的方向。如今,國家對旅遊扶貧非常重視,而且村子裡的「綠色」土貨很受城裡人喜愛。與其在外居無定所,不如在家門口闖一闖。
「一個人富不叫富,大家都致富了才算富。」有了這個思想,鄭國賢在經營自己家農家樂時,不忘帶動村裡人一起致富。「客人在我家吃完飯,我會推薦村裡的土特產,像酸菜、粉條、土雞、八眉豬、菜籽油等,很多客人都喜歡帶,這樣其他村民也能受益。」
說起去年農家院的經營情況,鄭國賢笑呵呵地說,尤其4月中旬到10月中旬,我家門口的小轎車天天爆滿,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待10-12桌,人少的時候也有2-3桌,一年掙了四五萬元錢。
在鄭國賢家門口賣酸奶的魏林太說,夏天那時候我在這賣酸奶,我拎的兩筐子酸奶半小時就都賣完了,在家門口就把零花錢掙上了。
一副對聯濃縮了一段幸福歷程,無疑也「貼」出了扶貧新氣象和勵志脫貧致富新動力。
跟隨鄭有星「小導游」的步伐,我們移步來到牙合村年貨市場。
剛剛宰殺的八眉豬肉,包裝精美的洋芋粉條,還有酸菜、菜籽油、土雞、焜鍋、饊子等當地土貨,琳琅滿目地呈現在遊客的眼前,大家順著展台駐足觀看,爭相購買,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村民馬貴斌當天特意宰殺了兩頭八眉豬,在年貨節現場,不到3小時,兩頭八眉豬只剩下半頭,他笑呵呵地告訴記者:「村裡的人氣越來越旺,又舉辦年貨節,讓我們不出門就能賺到錢。」
交談中,我們得知,今年54歲的馬貴斌也在去年底加入到農家院的大軍。他說,「過去沒資金、沒技術、沒項目、沒辦法,日子越過越窮。現在黨的政策這么好,政府下這么大的力幫助我們,我們自己也得努努勁才行。」
借旅遊扶貧的東風,村民馬子安也找到了「來錢的路子」。他說,現在村裡有了名氣,很多城裡人都在我這訂購洋芋粉條。我每隔三四天都會到西寧送貨,一個月下來也有2000-3000元的收入。而且我家媳婦還開辦了「三姐農家院」,一年也能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
村民李萬有以前在西寧賣粉條,得知自己村裡發展旅遊紅起來後,也回鄉利用牙合村澱粉含量高、「很沙」、很知名的「65」洋芋資源,開始做粉條、賣粉條。用他的話說,「在家門口賣粉條就能把一個小工的錢掙下了。」從2016年牙合村鄉村旅遊發展起來,兩年光陰,李萬有每個冬天就地加工銷售粉條「進財」都有兩三萬元。
在村裡走訪中,記者還發現,永旺農家院、東方紅農家院、紅彤彤農家院、幸福農家院、夕陽紅農家院、喜慶農家院……每一個農家院的名字,無不充滿喜慶、充滿希望地訴說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據牙合村旅遊經營協會副主席魏永鴻介紹,2016年、2017年牙合村迎來遊客16萬人次,如今村裡開辦農家院已從2016年的9家增加至25家,家庭賓館10家,粉條加工2家,散養土雞2家,小食品攤點2家,茶園3家。
一串串填補空白的數字,一串串上升的數字,於無聲處最真實地反映著牙合村幸福指數的飄揚。
4、聽說這次阿里巴巴的電商扶貧還和年貨節有聯動?
年貨節,算了。都是天貓的,小買家都沒得參加。你篩選一下。都是天貓商家。
5、呼和浩特市有直播賣衣服的嗎
有的
1月20日,「豐收喜慶年貨節優選好貨上京東」呼和浩特電商直播年貨節暨原產地直發活動正式啟動。
為豐富呼和浩特市年貨市場,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加快本土品牌電商培育,1月20日至2月4日,「豐收喜慶年貨節·優選好貨上京東」呼和浩特電商直播年貨節將在呼和浩特市舉辦。此次網上年貨節是呼和浩特市貫徹落實商務部關於「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通知精神,按照自治區商務廳、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關於「穩增長、擴內需、促消費、惠民生」要求,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業態的又一次嘗試。
鑒於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實際,本次年貨節採取「電商+直播」模式,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為廣大農特產品企業和消費者搭建一個線上年貨交易平台,輕輕鬆鬆優選特產好貨。年貨節整合、優選了本地特色優質農副產品及扶貧產品,商品種類琳琅滿目,涵蓋米面糧油、乳製品、生鮮製品、休閑食品等品類。牧民達西、郭大才、小房子等網紅達人每天在「京東中國特產·呼和浩特館」直播間、京東直播「京源助農」賬號輪番推介特產好貨,消費者可觀看直播,選購商品領取優惠券,參與滿減促銷,立享全網最低價,直播間下單更享優惠。
6、貴陽年貨節在哪裡舉辦?
貴陽國際年貨節將在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
為打造爽爽貴陽·消費天堂城市消費品牌,提升貴陽品牌影響力和輻射力,1月11日四方財富2020中國,貴陽國際年貨節將在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盛大開幕。此次年貨節將以年貨爽購 助力脫貧 消費升級 時尚過年為主題,從1月11日持續開展至1月20日,。
貴州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開發促進會、貴州省小微企業商會等相關單位聯合主辦,是貴陽市商務局、貴陽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貴陽市各區(市、縣)相關部門支持舉辦的「2019年貴陽市跨年歡樂購」重大促銷活動之一。
年貨節的具體舉辦場館
年貨節將在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的1號館、2號館、3號館、登錄大廳及北廣場舉行,展場面積約6萬平方米,是2020年貴州省新春促銷規模最大的年貨節促銷活動。1號館為國際國內特色館,將設置境外農產品展區、省外農產品展區、各市(州)特色產品展區。
2號館為時尚潮流新車館,將設置時尚潮流新車展區,重點展示展銷品牌汽車、汽車配件、汽車服務產品等。3號館為優質年貨促銷館,將設置特色年貨一條街展區、生鮮促銷區、深度貧困縣扶貧農產品專區等。北廣場將設置「扶貧促銷,惠民生鮮」專區、特色美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