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產趕集網
1、你們那兒的農村趕大集嗎?有什麼特色?
趕得,我們這里的趕集稱之為趕街(gai),縣城每月逢五逢十的日子趕,趕集主要集中在一個山貨交易市場里,在縣城西部,所以叫西門市場。
趕街的當天。從早到晚,人群熙熙攘攘,非常的熱鬧,現在交通便利,縣城周邊山寨里的村民們都來此賣土特產和農產品,價格便宜,貨物都很新鮮,只要我們當地有的農產品都可以在此買到。
除此之外,我們縣城外的鄉鎮也有趕集的習慣,有的地方每月逢三逢八的趕,有的逢四逢九的趕,還有的地方則逢一逢六的趕。
反正,每個鄉鎮趕集的日子都很少相同,都是錯開時間趕集,以確保「跑街」商販能在不同的地方交易各種商品,以供當地村民的需求,同時帶動地方經濟。
趕集也是一種文化,也有當地的文化特色,是能傳播鄉村文化和美食特色的特定產所。就拿我們當地來說,一提起辣椒,瓜子,繩子,人們就知道這什麼地方的特產,如果要買這些東西,就會到我們當地一個叫甸中的小鎮去賣。因為這些東西在我們這里,這個地方的最好,也是最有名的。
比如說你想吃比較生態,味道香濃的牛肉湯鍋,那你得去大西,富良棚這些地方去吃。這些地方趕大集的日子,街上都有賣湯鍋的。牛是現宰的,新鮮,都是來自高山草場自然放養的黃牛肉,不喂飼料的那種。
再比如說你想賣大米,你得去小街鎮,你想賣紅糖,你得去大龍潭。這些地方出產的農產品都是很正宗,質量非常好的東西。不過,現在在縣城裡,你不去哪些地方,也可以買到,因為跑街的商販他們每個趕集的日子,都到各地跑,我們不出遠門,也可以買到。
而我們縣城裡最有特色的趕集,就是吃上一台晌午飯,到西門市場吃燒豆腐酒,豆腐酒其實就是吃燒烤出來的臭豆腐,就著酒喝上兩小口。
在這里,有許多家賣燒豆腐的小吃攤,說是吃燒豆腐,但是吃的東西挺多的。來趕集的人們聞到香味後,都會繞到這里來吃上一點東西。要麼吃上一碗米線,或者烤上幾點豆腐,可以說是我們當地趕集的一大特色。
在平時,若不是趕大集的日子,這豆腐酒可吃不到的哦!我相信,不只是我們這里,在中國每個有趕集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他們當地的一些特色,只是我們沒有親臨,不知道罷了。
2、如何在趕集網上查看我發布信息的瀏覽量
武昌魚(WuchangFish),俗稱團頭魴、縮項鯿。據《武昌縣志》載:魴,即鯿魚,又稱縮項鯿,產樊口者甲天下。是處水勢迴旋,深潭無底,漁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較勝別地。」同時,以「鱗白而腹內無黑膜者真。」
中文學名: 武昌魚 別稱: 團頭魴、縮項鯿 目: 屬鯉形目 科: 鯉科 亞科: ?亞科 屬: 魴屬 分布區域: 原產於長江中游一帶通江的湖泊現已推廣到全國各地養殖 英文名: Bluntnose black bream
目錄
簡介歷史名號由來特徵文人墨客的題詠特色生活習性綜述食性生長繁殖養殖魚苗繁殖苗種培育成魚飼養釣法營養及價值做法營養分析營養價值製作指導其他相關備注品牌保護食療價值 簡介 武昌魚,屬鯉形目,鯉科,?亞科,魴屬。俗稱:團頭鯿,平胸鯿。英文名:Bluntnose black bream , Wuchangfish ,包頭交友網 三鮮豆皮, Bluntsnout bream 。又名團頭魴,肉質嫩滑,味道鮮美,是我國主要淡水養殖魚類之一。原產於長江中游一帶通江的湖泊現已推廣到全國各地養殖。
武昌魚
武昌魚產於鄂城和武昌縣境內的梁子湖。該湖湖面遼闊,直通長江,江水可倒灌。由此使湖水水質好、餌料豐富,便於武昌魚的生長繁殖。 武昌魚屬鯿魚的一種,又名團頭魴。體形呈扁平狀,重一市斤左右或二、三市斤,肉質嫩白,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屬名貴淡水魚菜。又因為現代有毛澤東「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詞句,使武昌魚更為聞名遐邇。歷史 武昌魚(WuchangFish),俗稱團頭魴、縮項鯿。據《武昌縣志》載:魴,即鯿魚,又稱縮項鯿,產樊口者甲天下。是處水勢迴旋,深潭無底,漁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武昌魚圖片集(14張),余亦較勝別地。」同時,以「鱗白而腹內無黑膜者真。」 鄂城(今鄂州市)古稱武昌,其西南有個六十萬畝水面的湖泊,名梁子湖。梁子湖草豐魚美。它的通江處為樊口。這里水勢迴旋,並有大小迴流之分。「在樊口者曰大回,在釣台下者曰小回」(《武昌縣志》)。唐代的元結有歌曰:「樊口欲東流,大江欲北來,樊口當其南,此中為大回。回中魚好游,回中多約勾。漫欲作漁人,終焉得所水。」歌中所說的:「回中魚」,即是武昌魚。由此可知,武昌魚喜歡生活在迴流之中。名號由來 凌空武昌魚得名於三國。東吳甘露元年(公元二六五年),末帝孫皓欲再度從建業(南京)遷都武昌。左丞相陸凱上疏勸阻,疏中引用了「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這兩句「單謠」。於是武昌魚便始有其名。不過當日所說的武昌魚,可能不是專指樊口鯿魚,但在武昌所產的魚中以樊口蝙魚為上,故後來就將其美名歸於武昌。歷代名流學者都有贊賞,它的名聲也越來越著。 一九六五年武漢市飲食公司邀請名廚師在武昌大中華酒樓正式定名武昌魚為地方味菜餚,
武昌魚
並繼承和發揚了歷代名廚師烹調技藝,以湖北的土特產為配料,適當配以名貴海味產品,製造出多種不同的味型,色彩絢麗,味鮮汁濃,清蒸、紅燒、油燜、花釀,干煸均美,尤以清蒸為佳。特徵 體背部青灰色,兩側銀灰色,體側每個鱗片基部灰黑,邊緣黑色素稀少,使整個體側呈現出一行行紫黑色條紋,腹部銀白,各鰭條灰黑色。 團頭魴體背部青灰色,兩側銀灰色,腹部銀白;體側鱗片基部灰白色,邊緣灰黑色,包頭企業網,形成灰白相間的條紋。體側扁而高,呈菱形。頭較小,頭後背部急劇隆起。眶上骨小而薄,呈三角形。口小,前位,口裂廣弧形。上下頜角質不發達。背鰭具硬刺,刺短於頭長;胸鰭較短,達到或僅達腹鰭基部,雄魚第一根胸鰭條肥厚,略呈波浪形彎曲;臀鰭基部長,具27~32枚分枝鰭條。腹棱完全,尾柄短而高。鰾3室,中室最大,後室小。 在天然水域中,團頭魴多見於湖泊,較適於靜水性生活,為中、下層魚類、冬季喜在深水處越冬。其食性為草食性魚類,魚種及成魚以苦草、輪葉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為食,也喜歡吃陸生禾本科植物和菜葉,還能攝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動物,因此食性較廣。在水草較豐茂的條件下,團頭魴生長較快,一般1冬齡體重可達200克,2冬齡能長到500克以上。最大個體可達3~5千克。它具有性情溫順,易起捕,適應性強,疾病少等優點。文人墨客的題詠 北周庚信詩:「還思建業水,終憶武昌魚」(《奉和就豐殿下言志》十首之一)。 唐代岑參詩:「秋
武昌魚 凌空
來倍憶武昌魚,夢魂只在巴陵道」(《送費子歸武昌》)。 宋代蘇軾詩:「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初到黃州》)。 宋代范成大詩:「卻笑鱸江垂釣手,武昌魚好便淹留」(《鄂州南樓詩》)。 元代馬祖常詩:「攜幼歸來拜丘陵,南遊莫忘武昌魚」(《送宋顯示夫南歸》)。 明代何景明詩:「此去且隨彭蠡雁,何須不食武昌魚」(《送衛進士推武昌》)。 明代汪玄錫還將其詩句題刻於壁間:「莫道武昌魚好食,乾坤難了此生愁」; 清代梁鼎芬因喜食武昌魚,曾將其收房名為「食魚齋」; 一九五八年毛澤東同志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佳句一出,武昌魚更是聲著華廈,名揚五洲了。特色 現在武昌魚已移到全國各地飼養。武昌魚究竟有什麼特色呢?作為鯿魚來主,它和長春鯿、三角魴體形相似,但習性不同。長春蝙、三角魴以雜食米,武昌魚則以草食為主。它最愛吃苦草和輪葉黑藻,而梁子湖區及樊口港邊的苦草和輪葉黑藻極豐盛。在形態和生理上,武昌魚頭圓、背厚、肉細,兩側呈菱形,口較寬,背鰭短,尾柄高,兩側各有十四根肋骨,比其它鯿多一根。生活習性綜述 分布於長江中、下游附屬中型湖泊。比較適於靜水性生活。平時棲息於底質為淤泥、並生長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區的中、下層中。幼魚主要以枝角類和甲殼動物為食;成魚攝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輪葉黑藻為主,還食少量浮游動物。食性 團頭魴為草食性魚類,攝食能力和強度均低於草魚。魚種及成魚以苦草、輪葉黑藻、
武昌魚
眼子菜等水生維管束植物為主要食料,也喜歡吃陸生禾本科植物和菜葉,還能攝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動物,因此食性范圍較廣。一般從4月開始攝食,一直延續到11月,在6~10月攝食量最大。生長 團頭魴屬於中型魚類,生長速度較快,以1~2齡生長最快。在水草較豐盛的條件下,一般當年魚體重可達100~200克;二齡魚體重可達300~500克,以後生長速度逐漸減慢,最大個體可達3~5千克。繁殖 一般2~3齡達性成熟,最小性成熟年齡為2齡。一般性成熟的雌性個體重450克;雄魚體重400克。產卵期為5~6月,多在夜間產卵。產卵最適水溫為20~29℃,對水流要求不嚴格。卵具有微黏性(黏著力比鯉、鯽魚的卵差一些,附著力弱,容易脫落),淡黃色,黏附於水草或其他物體上,因此其產卵場多在淺水多草的地方。 4月開始大量攝食,6-10月為肥育期,攝食強度最大,冬季11月起停食。2齡可達性成熟,5-6月間,成魚集群於流水場所進行繁殖;產卵場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流水,有茂密的水草,底質為軟泥多沙,水深1.0-1.5米,水溫20-28℃。懷卵量一般為3.7-10.3萬粒。受精卵在水溫為25℃時,經兩晝夜可孵化。冬季集群在深水處的泥坑中越冬。養殖魚苗繁殖 團頭魴2~3齡可達性成熟,繁殖季節比鯉、鯽魚稍遲,比家魚稍早。長江中下游地區多在4月底至6月初,即水溫在20~29℃的時節為產卵期,包頭分類信息。在湖泊中,於水生植物繁盛的場所產卵,受精卵具粘性,附在水草或其他物體上發育。池塘培育的團頭魴親魚,在繁殖季節,如有微流水或其他條件刺激,能造成不集中的自然產卵。所以每年開春後,就要將雌雄親魚分開培育,屆時人工催情,集中成批繁殖,生產魚苗。 人工繁殖魚苗,可採取自然產卵或人工催產方法。用於繁殖的親魚最好在池塘中經過一年培育,也可以直接從天然水體中捕起選擇。團頭魴的雌雄鑒別比較容易,從魚種階段開始,雌魚胸鰭的第一根鰭條薄而平直,雄魚的厚則呈「波浪」形彎曲。性成熟後,雄魚胸鰭的前數根鰭條的背面,尾柄
武昌魚
的背、腹側緣都有密集的「珠星」,用手摸有粗糙感,腹部較小,輕壓後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魚僅眼眶骨及背部有少量「珠星」,腹部膨大而柔軟。繁殖時可選擇成熟好的親魚,按計劃配組並入產卵池,或先用激素進行人工催產,讓其自然產卵授精。由於團頭魴魚卵為粘性,可使卵附著在人工設置的等魚巢上,然後在靜水中孵化。也可以採用人工采卵授精,然後將受精卵脫粘,再進行流水式人工孵化。其繁殖過程和操作方法基本與鯉魚相同。苗種培育 團頭魴魚苗細小嬌嫩,操作時要細致小心。魚苗下塘時,水質不宜太肥,出塘計數時不宜過於密集擁擠。魚苗養成春片魚種,常採用分級飼養法。 魚苗孵出2~3天後,才逐漸脫離魚巢自由活動,並開始攝食小型浮游動物。因此當魚苗下池後,要每天適量施肥。脫粘孵化的魚苗,畝放12~15萬尾為宜。當魚苗開口攝食時,最好先喂1~2次熟蛋黃,再喂幾天黃豆漿,以後依水質肥瘦和魚苗生長情況而決定施肥量。經15~20天飼養,魚苗可長到2~3厘米,這時再分池飼養。 第二次分池疏養,畝放4~5萬尾火片魚種,培育以施肥培養浮游生物為主,同時可隔日投喂豆餅漿,還要加喂些瓢莎、小浮萍等植物飼料。經一個月左右時間,可養成4~5厘米規格的夏花,成活率可達80%左右。 由夏花養成冬片魚種,即第三級飼養。其方法與培育草魚基本相同。池水的透明度一般保持在30厘米左右。放養密度一般每畝5000~7000尾,再搭配養10~20%的鰱、鱅和青魚夏花。也可以在主養鰱、鱅魚種池內搭配放養10~20%的團頭魴。下塘初期,喂瓢莎、小浮萍和豆餅漿等,以後喂紫背浮萍、輪葉黑藻或切碎的新鮮旱草等。入冬時,一般可長到12~15厘米,成活率可達90%以上。第二年養成魚。成魚飼養 養殖方式有池塘主養或混養,有在水草較豐茂的湖庫水面粗養,有利用網箱進行集約式養殖。 主養團頭魴,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畝可放冬片魚種600~800尾,配養鰱、鱅魚種200~300尾,飼養一年團頭魴個體可達500克左右。它的生長速度在三齡以前較快。以後逐漸減慢。團頭魴的食性和草魚相似,所以能經濟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餌料資源,同時也能攝食人工飼料,促進成魚的生長。武漢市試驗池塘主養團頭魴,效果很好,其方法為:畝放尾重40克的團頭魴越冬魚種1220尾,配養尾重50克的白鰱魚種200尾,尾重60克花鰱魚種30尾,還適當放些高背鯽魚種,使用「正大」083號飼料,餌料素數為1.8,投喂時用手撒均勻。平時注意水質管理,防止水質變壞和泛塘,晝夜池水中溶氧不低於2毫克/升。年終獲得每畝500千克的產量,其中團頭魴350千克,平均尾重為0.35千克。釣法 武昌魚屬小型魚類,在池塘養殖中,一般不超過1公斤,而四、五百克的更多。釣者釣到也很滿意。因此垂釣用具一般可與釣鯽魚的用具相同。 武昌魚是中下層魚,一般採取底釣,有時條件適合,也可採取半浮釣。它屬雜食性魚類,葷素皆吃,而且貪吃嘴饞,喜結隊搶食,特別喜歡酒糟味。因此可用酒糟與玉米面合在一起,捏成蘋果大小的球體數個,撒入水中做誘餌,而以蒸熟的玉米面和以酒糟做釣餌,常有很好的收獲。蚯蚓、紅蟲、小蝦、桑葚、紅薯也很受它的歡迎。在養殖塘內則用化散的顆粒餌料與熟玉米面和在一起做釣餌最佳。 釣鯿魚方法很多,各地常因自己的條件不同,有自己的獨特釣法。一般來說,有以下一些釣法: 1、手竿底釣:與鯽魚釣法基本相同。特別在養魚塘內最為適合。但它吃食不
釣魚
如鯽魚穩當,常是浮漂忽然托起,或很快黑瓢,必須及時提竿。如用蚯蚓、小蝦做釣餌,應不時牽動,引起魚的注意。2、長竿短線釣草縫:雜草多的水域,可用長竿短線選能下鉤的草縫垂釣。先用酒泡過的小米打窩,稍後將掛有釣餌的魚鉤(應用單夠)順草縫垂入窩中,手持長竿等待,浮漂一有動作根據情況及時提竿。有點類似釣鯽魚的戳拱。 3、桑葚釣法:在南方常在水畔重有桑樹,夏秋季節桑葚由紅變為紫黑熟透時常有落入水中,這成為魚類的好餌料,鯿魚、草魚等即爭先搶食,人們常利用此機會,將桑葚做釣餌,模仿樹上掉下的桑葚將鉤投入水中,進行垂釣(如鉤入水不似樹上掉下,魚兒常不上當)。但注意因在樹下垂釣,線要短,一旦上鉤才便於提上來。 4、半浮掉:在草叢處或長有水花生的池塘,常可採用半浮釣,特別南方冬季水不結冰,在草叢、水花生縫隙中下鉤,釣半浮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這是選用的餌料一般以整條紅色蚯蚓為宜。 5、海竿釣遠:在大水面養殖場,有時魚集中在距岸邊較遠處,可用甩竿垂釣。方法與一般海竿釣法大體相同,只是鯿魚常吃食動作小,竿尖不易被拉動,如果掛鈴也常常擺動很小,不易判斷,因此應集中精力,發現輕點即應做好准備,一旦魚線下走或回線及時提竿。營養及價值 魴魚的近緣種,即武昌魚。性能應用與魴魚相同。鯉科動物三角魴的肉。魴魚又稱鯿魚、平胸鯿,法羅魚。分布於我國黑龍江、長江、珠江、錢塘江、閩江等河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梁子湖等湖泊中。獲得後,去鰓、鱗、內臟,洗凈鮮用。 性味甘微溫。李時珍說:「魴魚……腹內有肪,味最腴美。」《食療本草》說:「作羹食,宜人。功與鯽同。」 作用 武昌魚性溫,味甘; 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 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團頭魴肉質細嫩、腴美,脂肪豐富,勝於長春鯿和三角魴。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20.8克,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0.9克,熱量229千卡,鈣155毫克,磷195毫克,鐵2.2毫克,堪稱上等魚類。做法 武昌魚是馳名中外的水產,盛產於武昌縣和鄂州市共管的梁子湖中,封建社會時是貢品,現在是席上珍饈。烹制方法多種多樣,十分講究,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清蒸武昌魚,製作最佳的菜館是武昌大中華酒樓。這家酒樓由安徽人集資,創辦於1933年,以擅長烹任武昌魚著稱。由於清蒸的方法最具代表性,通常以武昌魚作為清蒸武昌魚的品名。他們一般用一公斤左右的鮮活樊口魴魚作主料,輔以火腿、香菇、冬筍、雞湯等十多種配料調料,上籠清蒸,嚴格控制火候,使之恰到好處。蒸好後再在魚上綴上紅、綠、黃各色菜絲,使之色彩艷麗,香味撲鼻,魚肉細嫩,湯質鮮美。除清蒸外,他們還運用油燜、紅燒、花釀等法創制三十多種魚饌。 清蒸武昌魚 原料:鮮團頭魴一尾(約重兩斤),熟火腿半兩,凈冬筍一兩,豬油一兩半,味精三分,精鹽半錢,蔥結一錢半,水發香菇一兩,雞油二錢,雞湯三兩,料酒二錢,胡椒粉二分,薑末一錢
清蒸武昌魚
半。 製法:將魚去鱗、鰓、內臟,洗凈,魚身兩面劃幾個花,撒上精鹽,盛入盤中。 香菇去蒂洗凈,和熟火腿切成薄片,互相間隔在魚面上。冬筍切成柏葉形的薄片,鑲在魚的兩邊,加蔥,姜(拍松)和紹酒。 鍋置在旺火上,下清水燒沸,將魚蒸十分鍾,蒸至魚眼突出時出籠。揀出姜塊、蔥結。炒鍋置在旺火上,下豬油燒熱,泌入蒸魚的原汁,下雞湯燒沸,加入味精、雞油起鍋,澆在魚面上,撒上胡椒粉,即成。 此菜在白色的全魚上面綴以紅、黃、褐綠的各種配料,五彩繽紛。魚肉肥美細膩,湯汁鮮濃清香,保持原汁原味。 紅燒武昌魚 原料:鮮團頭魴一尾(約重二斤),水發玉蘭片一兩,芝麻油一兩,白糖一錢,料酒三錢,蔥花一錢,包頭房產網,熟豬油一兩,味精半錢,濕澱粉六錢,醬油一兩,薑末二錢。 製法:將魚去鱗、鰓、內臟,洗凈,在魚身上劃斜十字刀紋五個。玉蘭各類武昌魚菜餚(20張)片切成薄片。 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燒熱,把魚下鍋兩面煎黃,加入料酒、薑末、醬油、精鹽、蔥段、玉蘭片、清水等,一起烹調,待湯汁燒沸後,移鍋置中火上燒十分鍾,再端鍋置旺火上繼續燒三分鍾,直到湯汁稠濃,即將魚起鍋盛入盤內。將原汁置旺火上,下味精、白糖,用濕澱粉勾芡,放入熟豬油,起鍋澆在魚面上即可。 此菜色澤金黃,脂肪肥厚,肉質細糯,油潤爽滑,味道異常鮮美。 油燜武昌魚 原料:鮮團頭魴一尾(約重一斤),肥膘豬肉一兩,豬油一兩半,白糖半兩,醬油一兩,精鹽半錢,薑末三錢,水發玉蘭片一兩,味精半錢,料酒三錢,紅辣椒半兩,小蔥半兩,芝麻油二斤(約耗一兩)。 製法:將魚去鱗、鰓、內臟,洗凈。 在魚身上兩面劃斜十字紋數個。用醬油半兩塗抹魚身,腌漬五分鍾。肥膘豬肉、紅辣椒、小蔥、玉蘭片,都切成一寸長的粗絲。 炒鍋置旺火上,下麻油燒至八成熟,將魚下鍋,兩面炸成淡黃色時撈出。原炒鍋倒去余油後置旺火上,放入肥膘豬肉、紅辣椒、小蔥、玉蘭片,炒二分鍾,至蔥散發出香味時,再將魚下鍋,加入料酒,薑末、醬油(半兩)、白糖、味精、精鹽、清水(八兩)、燜燒三分鍾。 待魚汁漸濃,即移鍋置微火上,加蓋燜八分鍾,再置旺火上,下豬油繼續燜二分鍾,起鍋盛入盤即可。 此菜黃色有光澤,皮酥滑,肉肥嫩,汁稠濃,味鮮美,咸甜中略帶辣味。營養分析 武昌魚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 相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武昌魚
1. 適宜貧血,體虛,營養不良,不思飲食之人食用; 2. 凡患有慢性痢疾之人忌食。營養價值 經化驗分析,武昌魚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水分61克,蛋白質20.8克,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0.9克,熱量229千卡,灰分15克,鈣155毫克,磷195毫克,鐵2.2毫克,核黃素(維生素B12)0.08毫克,包頭發信息,尼克酸(菸酸)1.8毫克。醫學界人士認為:經常食用團頭魴,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疾病。製作指導 武昌魚適合紅燒、清蒸;小魚適宜製作酥魚。 巧去魚腥味: 1. 將魚去鱗剖腹洗凈後,放入盆中倒一些黃酒,就能除區魚的腥味,並能使魚滋味鮮美; 2. 鮮魚剖開洗凈,在牛奶中泡一會兒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鮮味; 3. 吃過魚後,口裡有味時,嚼上三五片茶葉,立刻口氣清新。 食療作用 武昌魚性溫,味甘; 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 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其他相關 唐.孟詵:患疳痢者不得食。 《食療本草》:魴魚,凋胃氣,利五臟,和芥子醬食之,能助肺氣,去胃風,消谷。作鮚食之,助脾氣,令人能食,作羹膳食宜人,功與鯽同。備注 切魚方法: 魚肉質細,纖維短,極易破碎,切魚時應將魚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順著魚刺,切起來更干凈利落;魚的表皮有一層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來不太容易,若在切魚時,
武昌魚
將手放在鹽水中浸泡一會兒,切起來就不會打滑了。品牌保護 「鄂州武昌魚」、「WuchangFish In Ezhou」圖形標志在國家商標局注冊成功。原產地證明商標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核准注冊。同年武昌魚網也被鄂州市成功注冊,使武昌魚有了雙重的護身符。食療價值 魴魚的近緣種,即武昌魚。性能應用與魴魚相同。 附:魴魚 鯉科動物三角魴的肉。魴魚又稱鯿魚、平胸鯿,法羅魚。分布於我國黑龍江、長江、珠江、錢塘江、閩江等河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梁子湖等湖泊中。獲得後,去鰓、鱗、內臟,洗凈鮮用。 性味甘微溫。李時珍說:「魴魚……腹內有肪,味最腴美。」《食療本草》說:「作羹食,宜人。功與鯽同。」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開放分類: 美食,魚,特產,鄂州,wuchangfish 「武昌魚」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百度詞典): 1.a blunt-snout bream 我來完善 「武昌魚」相關詞條:
3、武岡趕場時間表麻煩告知
市長直播帶貨 武岡土特產2.5小時銷265萬多元
2020-06-08 09:34 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5日訊(記者 張佳偉 通訊員 夏建敏 肖鳴學 郭佩麒)「老鐵們,盤它,買它……」6月3日晚,武岡市長唐克儉在該市舉辦的「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大型直播帶貨節活動中,變成帶貨主播。全場直播人氣接近2000萬,2.5個小時累計接到武岡土特產、農產品訂單3.7萬多個,總銷售額265萬多元,上架庫存全部賣光。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地方農產品滯銷。為此,武岡市聯合湖南搜空集團,經過半個多月籌備,策劃舉辦了此次直播活動。當晚的直播活動在荷塘村「都梁記憶館」舉行,唐克儉與擁有420多萬粉絲的虎牙網紅主播集夢會長以及虎牙湖南官方主播萌萌三人同台直播,推介武岡鹵菜、銅鵝、米花、空餅等產品,唐克儉還現場烹飪了一道法新豆腐,配上黃茅「富硒香米」飯,香氣四溢。
當晚在虎牙直播「小黃車」里上架的武岡土特產引發搶購潮,其中金福元以前實體店幾個月才能賣完的貨,這次幾分鍾賣光,鄉鄉嘴上架的幾千份「厚豆乾」在幾分鍾內被一搶而光,多次補貨……
當晚的直播活動除了設置市長主會場直播間外,多個本土企業在淘寶、京東、抖音等開通的分會場直播間同步直播。主會場直播結束後,唐克儉還「趕場」到各個企業直播間「探店」,與線上觀眾互動,為企業「拉生意」。
據了解,目前武岡市正在舉辦鄉鎮「三農主播大賽」,由各鄉(鎮)長帶隊,在鄉鎮選拔4名有潛力的農民主播,與鄉(鎮)長一起組成「1+4三農網紅主播參賽團」參加比賽,致力打造武岡「網紅」直播基地,助力農特產品銷售。
4、家裡人想開個特產店 怎麼找貨源啊
估計是做食品吧。
先看看店鋪周邊有沒有類似的,確定自己大概賣什麼。
然後去淘寶查查什麼賣得好,盡量不要賣周轉期長,單品價格高的(比如東北的中高端人參等)。然後去當地考察一下,去當地的批發市場。東北的去沈陽的五愛,內蒙的去呼和浩特的食全食美。都是當地最大的綜合類批發市場,然後找信得過的商家談,主要是價格和結算方式還有貨運啥的。
這邊搞定店面,裝修,進貨試試;發現不妙就分析,決定收手還是換品類;
囑咐一句!!!千萬注意,網上查和現實考察一定都要做。
5、陝西農產品特產有哪些
陝西土特產有西安涼皮、鎮安大板栗、洛南核桃、臨潼石榴、石子餅、洋縣黑米、洛南核桃、眉縣獼猴桃、大紅袍花椒、洋縣黑米、蒲城酥梨、臨潼火晶柿子、隴縣核桃。
西安涼皮
陝西土特產 陝西特產都有什麼
西安涼皮是陝西的著名小吃,味道酸、辣、爽口、涼香,皮子勁道,很適合夏天吃。 涼皮的製作方法講究,也被叫做「釀皮子」,麵皮選料精良,工藝嚴謹,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聞名,涼爽可口。 是關中西府的重要名吃。
鎮安大板栗
陝西土特產 陝西特產都有什麼
鎮安大板栗是陝西土特產,主要產於鎮安縣,一般3至4年就有掛果,7至8年果苞滿枝,10至15年進入盛果期。鎮安大板栗一般八至九月成熟,果實外殼滿刺青苞,成熟後青苞炸裂,果扁圓,棕褐色,殼嘴有柔毛,貼果實處有膜皮,果肉呈乳黃色,甘美可口,老幼皆宜。
洛南核桃
陝西土特產 陝西特產都有什麼
洛南特產的核桃特色鮮明,個大、果仁飽滿、皮薄、質優,頗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洛南縣素稱「核桃之鄉」的美譽,核桃的栽培歷史已經有上千年,核桃產量高,果實飽滿,口感油香,具有補氣養血、補腎固精、溫肺潤腸的作用。
臨潼石榴
陝西土特產 陝西特產都有什麼
臨潼石榴是陝西地區的知名特產,臨潼石榴共有十七個品種,可分甜、酸兩個品種群,甜石榴中有「臨潼凈皮甜」、「臨潼天紅蛋」、「臨潼魯峪蛋」三個大品種;酸石榴中有「大紅酸」和「魯峪酸」兩個大品種,素以色澤艷麗,果大皮薄,汁多味甜而聞名
6、貴州特產有哪些可帶走的特產零食
貴州可帶走的特產零食:
1、老乾媽辣椒醬
老乾媽辣椒醬製作的原材料為瘦裡脊肉、辣椒碎、花椒等。老乾媽(陶華碧)牌油制辣椒是貴州地區傳統風味食品之一。
2、青岩玫瑰糖
青岩玫瑰糖是貴陽市的地方傳統名點。鮮香酥脆,味道回味無窮。青岩玫瑰糖問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1874年青岩街上平正寬家首創的。
3、刺梨乾
貴州人將刺梨乾製成果脯,味道酸甜可口,讓它成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零食,也可以用它泡水喝。
4、波波糖
來貴州必買的土特產之一,它又脆又香,酥酥的口感讓人吃了還想吃,是貴州人茶餘飯後必備的甜點,饋贈親朋好友的最佳選擇。
5、威寧蕎酥
威寧蕎酥是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生產民間小吃名點。這種糕點以其原料獨特和製作歷史悠久,而享譽全國。威寧蕎酥香酥鬆散,味道鮮甜,口感清爽。
7、土家族有什麼特產
1,湘西臘肉
湘西臘肉,口味原味,味美可口而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生活在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幾乎人人都會做臘肉。這是一道別有風味的佳餚。每年冬臘月,是做臘肉的季節。
這一段日子裡,東村西寨都不時傳來豬的嚎叫聲,大家都把喂養一年半截的大肥豬全部殺掉,除留下一部分肉過年時吃以外,其他全部做成臘肉,以備來年之用。
2,蒿菜粑
蒿菜粑,又叫粉粑、清明粑、綿菜粑,是黔東和湖南湘西自治州百姓喜愛的一種食品,也是祭祀祖宗的一種常備佳品。清明時節,家家都要做上幾碗米的粑,既供先人歆享,又可為今人品嘗。
3,湘西椪柑
湘西椪柑,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2008年0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湘西椪柑」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4,土家族織錦
中國湖南、湖北、四川、貴州毗鄰地區土家族生產的傳統手工織錦。簡稱土家錦。土家族稱西蘭卡普。因品種以鋪蓋(被面)為主,故又稱打花鋪蓋。
5,土家背簍
土家背簍為龍山縣土家民族竹製手工藝,其編制精巧,造型美觀而享譽省內外,並最具民族特色,上下沿口和中腰綴以黑、紅、綠彩篾、上大下小,小巧玲瓏,色彩鮮艷,尤以小背簍最為出名。
8、跪求大家給我幾個免費推廣自己公司的網站!
既然你是做土特產的 你可以去阿里巴巴 慧聰網 等這種商業的網站上面發帖子 但是不要加網址 可以留下你的聯系方式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