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茯苓
1、為什麼說吃北京茯苓餅就跟吃紙似的?
茯苓餅又名茯苓夾餅,是老北京的一種地方傳統名點,屬於滋補性葯膳。且此餅當推稻香春最佳。製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麵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珍美甘香,風味獨特。茯苓餅也是北京市出產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因皮薄如紙,且顏色雪白,很像中葯里的雲茯苓片,故稱為「茯苓餅」。是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
現今北京的茯苓餅,就是繼承了由清宮御膳房流傳下來的傳統製法,並經在用料和加工上不斷改進而製作出來的。那每張極薄的餅皮,宛如餡料的包裝紙,且餅皮外表的模印圖案清晰,精美別致,更富有藝術性。因而,以其質佳味美,馳名全國。
北京特產茯苓夾餅,原是清朝末年的宮廷食品。後來,這種茯苓夾心餅傳入民間,成為深受人們歡迎的京華風味小吃。但是,解放前只是東安市場的一些小攤販經營,數量很少。解放後,政府統一管理,使許多風味食品得到了恢復發展。
有六十多年歷史的著名南味食品店稻香春,專門把北京的茯苓夾餅作為本店的重點自產自銷品種之一。這家商店生產的夾餅選料考究,作工精細。用高級澱粉烙制的外皮,其薄如紙,其白似雪 ,夾心則精選多種果仁,輔以桂花、蜂蜜、白糖和純正雲貴茯苓粉,甜香味美,入口即化,清爽適口。且價格低廉,可作經常食用的保健食品。目前,北京已有多處生產茯苓夾餅,以稻香春產品為佳。
2、茯苓粉怎麼吃做法有哪些
茯苓餅又名茯苓夾餅,是北京市出產的一種滋補性漢族傳統名點。因皮薄如紙,且顏色雪白,很象中葯里的雲茯苓片,故稱為“茯苓餅”。下面是有茯苓粉的做法,歡迎參閱。
做茯苓餅的調料
材料:茯苓15克,麵粉200克,發酵粉3克,泡打粉3克,白糖20克,各種乾果適量,清水200克。
做法:
1、茯苓打成粉,和麵粉、泡打粉、糖混合後過篩。
2、發酵粉和清水混合後靜置10分鍾左右,倒入1中,攪拌成比較稠的麵糊。
3、將麵糊放於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這種天氣40分鍾左右就夠了。
4、取一個大點的容器,底部及四周抹油,將發酵好的麵糊倒入,上面撒些乾果,蒸鍋里水開了以後蒸25分鍾即可。
茯苓餅的常見做法茯苓餅的做法一
1、准備好茯苓粉,小米粉。可以買磨好的,也可以自己炒熟後,磨成粉。
2、加入雞蛋,蜂蜜,橄欖油,揉成團
3、分割成分量相同的小份,這樣可以保證烤時同時熟。
4、將小面團放入月餅模中,擠壓成型,放在烤盤上,烤盤底部要鋪高溫油布。
5、烤箱預熱,180度,20分鍾左右
6、取出,放涼後即可食用。
茯苓餅的做法二
1、將麵粉雞蛋茯苓粉蘇打放在一起加適量的涼白開水,邊倒水邊攪拌,成糊狀就可以了。
2、先將蛋糕機預熱,裡面刷上油然後倒入調好的糊,蓋上蓋大約烘焙5--6分鍾,如果怕不熟就不要馬上打開蓋,再燜2--3分鍾。
3、淺淺的黃色,蓬鬆的茯苓餅就完成了。
4、把它切一下擺在盤子里就更美了,看著都有食慾。
茯苓餅的做法三
原料:精白麵粉1.25公斤澱粉5公斤 /其中餡料:綿白糖18.75公斤核桃18.75公斤蜂蜜9.25公斤桂花1.25公斤專用工具:特製茯苓餅烘模一副,即兩塊圓形鐵片,一端有絞鏈相連,另一端裝有鉗柄,模直徑為13厘米,模內刻有凹形花紋。
製作方法
1、制餅皮:將麵粉與澱粉調成糊,稠度比豆漿稍濃點。同時將烘模放在爐上燒熱,裡面抹點油,用匙勺入麵糊少許,馬上將模具合攏數秒鍾,將麵糊壓成薄圓片,然後開啟模具,取出已烘熟的餅皮。
2、制餡:將蜂蜜與砂糖放在鍋里熬溶,並使其蒸發一些水分,增加粘度,然後將切細的核桃仁及桂花放入糖中拌勻即成。
3、成型:取餡40克放在已攤平的餅皮上,在餡料上再覆蓋一張皮子即成。成品皮薄如紙,且以餡為主。
猜你喜歡:
1. 茯苓的功效與食用方法
2. 茯苓餅家常的好吃做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