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什麼特色小吃
1、山西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1、山西麵食。有句話說的好,「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麵食可以說是名揚天下。山西麵食品種多樣,麵食原料多樣,如:小麥粉、高粱面、豆面、蕎面、莜麵等,形式多樣,如:刀削麵、拉麵、貓耳朵、面片兒、圪培面、推窩窩、灌腸等,簡直是一面百樣、一面百味。麵食在山西按照製作工藝來講,可分為蒸制麵食、煮制麵食、烹制麵食三大類。
2、長治羊湯。長治壺關羊湯一大特點是講究嘗全羊,即一碗湯中要有七八個羊肉餃子、三五個羊肉丸子、幾塊燉肉、血條、脂油與頭、蹄、口條及胃、腸、心、肝、肺、腰等內臟切成的條條或塊塊,除羊的皮毛之外,應有盡有,連羊骨髓也熬在老湯中,難怪它能大補元氣了,讓人聞其香而思其味。
3、山西碗托。碗托有白面碗托,也有蕎面碗托,食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選擇,而碗托的吃飯也多種多樣,可以涼拌,食用時有一種涼爽、清香、光滑可口的感受。也可以熱炒,將炒瓢內入入熟豬油,加入蔥蒜後,將切成條狀的碗倒入,加山葯蛋絲或豆芽菜,再加大料水、醬油、醋等調味品。炒熟後香味四溢,誘人饞涎欲滴。
4、大同兔頭。初到大同的朋友,可不要被這道特色美食的外表嚇蒙,如拳頭大小的兔子頭,一鍋一鍋的出現在大同大街小巷的餐館之中。兔頭的味道有醬香,有麻辣,滋味那叫一個足,吃著那叫一個過癮。
2、山西有什麼特色小吃?
山西每個市都有著其獨特的小吃,這種小吃,已經是一種在當地的飲食文化,絕非只是在三餐之間填飽肚子,追求不餓肚子的層次。特色小吃就地取材,通常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
太原小吃「頭腦」,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發明,為葯膳食品,對人體有滋補作用。太原小吃「頭腦」又名「八珍湯」,是由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葯、黃酒、酒糟、羊尾油配製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因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來吃頭腦,也叫「趕頭腦」,需要掛燈籠照明,所以經營頭腦的飯店門前都掛一盞紙燈籠作標志。
清徐灌腸
灌腸是山西著名的漢族小吃,屬於晉菜。起源於山西省離省會龍城太原市30公里,以「醋都、葡鄉」著稱的清徐縣境內,清徐灌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口感爽滑、營養豐富、工藝精湛、老少皆宜,灌腸主要經粗糧精做而成,本身含有大量粗植物纖維和對人體有益的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特別對「三高」、肥胖等人群百利無一害,是現代都市白領和愛美女性追捧的素食精華
靈丘苦蕎涼粉
苦蕎面涼粉是靈丘獨特的傳統美味小吃,以它獨特的地方風味久負盛名,譽滿晉北。其製作方法並不難,一般農家都會製作,民間叫「出涼粉」。苦蕎涼粉呈黃綠色,吃起來筋叨、滑潤、爽口、略苦,別具風味,一年四季都可食之。
應縣涼粉
應縣涼粉是用馬鈴薯澱粉製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小食。每到夏日,涼粉攤尤多,街頭巷尾比比皆是。應縣涼粉不僅上市數量多,而且風味獨特,其特點:一是含水量較多(澱粉與水的重量比在一比十左右),到出售前,一直浸泡在涼水裡。二是加工精細。三是調味精美。咸鹽、醬油、辣椒、醋、香油、味精、芥末、蔥等佐料齊備,各味俱全。再佐以豆腐乾細絲。色、香、味俱佳。
大同縣苦菜
苦菜的吃法很多。「三月三,苦菜芽往出鑽」轍苦菜芽拔回後,不用下鍋煮,洗凈後可以直接調了吃.苦菜芽鮮嫩,帶著一點淡淡的澀,不過人們吃的正是這個鮮,這個原汁原味。苦菜長到一紮高時,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挑的人也多了。沸水裡焯一會兒,撈上後切碎就可以調著吃了。調苦菜色澤油綠,味道鮮美,肉質嫩脆,很多人都喜歡吃。
廣靈驢肉
廣靈的五香驢肉,以廣靈特產的畫眉驢肉為原料,經煮熟醬制而成。在煮肉的湯鍋中加有鹽、味精、醬油、冰等調料,燒開後再加入陳皮、草果等香料和滋補中葯,因此,廣靈五香驢肉不僅風味獨特,味道純正,而且有很好的營養和保健作用。
左雲豆面餄餎
豆面餄餎":把和硬再"扎"軟,揉光的有蒿籽豆面,分成適量的長條面劑子,放入餄餎床子眼內,壓入湯鍋中,成粉絲狀,熟後撈出,澆上"稍子"或用醬、醋等調食之,它是人們辦喜事"鋪床日"、過壽日、過會待客等的慣用飯食。
太谷餅
太谷餅的生產歷史悠久,在清末時已行銷京、津、西安、蘭州、包頭、張家口等地。太谷餅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以其香、酥、綿、軟而聞名全國,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太谷餅為「晉商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那首清脆悠揚的「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更是讓太谷餅的美名傳遍天下。
3、山西傳統名吃有哪些?
一、刀削麵
刀削麵排在山西十大名吃第一位的位置實至名歸,它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特色是面條本身的製作方法:將麵粉和成團塊狀,左手舉面團,右手拿弧形刀,再將面一片一片地削到開水鍋內,出來的面條不像正常面條一樣細長軟,而是中厚邊薄,形似柳葉,十分有勁道。
二、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當地民間宴席的必備菜餚,相傳在古時還是當地進貢的貢品,歷代宮廷將它視為珍品。食材主要以豬肉、土豆、澱粉為主,肉香撲鼻,同時又克服了肉類食品高脂肪、高膽固醇等弊病。
三、豆面餄餎
豆面餄餎是山西人民辦喜事、過壽、待客慣用的吃食,自古就有「聞香下馬、知味停車」的說法,湯清味美可傳千里,還具有開胃、清火、強腎健脾、緩解便秘等功效。
四、過油肉
過油肉是山西十大名吃中最著名的傳統菜餚,過油肉在全國多個地方都有,但山西的過油肉加入了山西本地人的口味習慣,具有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味道鮮咸,口感嫩軟,加上山西的醋一起吃堪稱一絕。
五、平遙牛肉
平遙牛肉加工的手工技藝全面繼承了'老字型大小'的傳統。在加工工具上僅憑'五個一',即一塊肉、一撮鹽、一隻缸、一口鍋,不加色素,其色紅潤,不用作料,綿香可口。在加工工序上,從一頭牛的篩選到出肉,概括為五個字,即相、屠、腌、鹵、修五大工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