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年貨大會
1、襄陽的春節有哪些風俗
襄陽春節的風俗有:年夜飯、祭灶、拜歲、掃塵、辦年貨。
1、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歲末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
2、祭灶
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如《釋名》中說:「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3、拜歲
拜歲,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上古紀元星名。而且太歲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
4、掃塵
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5、辦年貨
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采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2、襄陽春節所有的傳統習俗
當地原住居民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客籍居民二十四過小年。
臘月二十三,還有掃塵的習俗,打掃室內外垃圾穢氣,洗涮用具、餐飲食具。
有送「灶王爺上天」,吃「灶餅」、「灶糖」的習俗。
臘月三十上午稱作「叫花子」集,人們只做半天營生。忙著貼春聯、掛燈籠、廳堂內布置年畫,呈現過年的氛圍。下午,男的祭祖上墳。家庭主婦准備豐盛的「團年宴」。
晚上,全家吃「團年飯」。通宵不眠,謂之「守夜」、「守歲」。半夜子時,放鞭炮禮花,喜迎新的一年到來。正月初一,稱「大年初一」。
天剛亮,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未婚晚輩「壓歲錢」。早餐吃過餃子,依次給家族、鄰里、親朋好友拜年。正月初二,女婿帶年禮給岳父母拜年。其次,是給姑父母、舅父母拜年。拜年活動,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據《盤古王表》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上古時期以此年頭歲尾舉行祭神祭祖活動。
在童話傳說中,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爆炸聲,而且在大年初一出沒;所以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便有了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等活動春節習俗。
參考資料:春節習俗—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