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裕小吃
1、上海外灘附近有什麼特色的小吃
城隍廟一條街
上海城隍廟一條街與豫園毗鄰,又稱老城隍廟,位於方浜中路,東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舊校場路。經營各種上海風味小吃:綠波廊的特色點心、松月樓的素菜包、桂花廳的鴿蛋圓子、松雲樓的八寶飯、南翔小籠、寧波湯團和酒釀圓子等,可稱得上是小吃王國了。
推薦:
1.百年老店梨膏糖
2.萬有全腌臘行——臘腸,臘肉
天香樓的小吃點——海棠糕,梅花糕,糖葫蘆 老松盛——「豫園八絕」,雞鴨血湯,麵筋百葉湯、蟹粉小籠、縐紗小餛飩、赤豆糖粥、鮮肉鍋貼、面衣餅
3.春風松月樓——享有「海上凈素第一家「的美譽。經營凈素特色面點、菜餚,香菇麵筋面
4.上海五香豆商店——城隍廟奶油五香豆
5.南翔饅頭店——蟹粉小籠,鮮肉小籠,野菜小籠,菌菇小籠
6.寧波湯團店——寧波湯團,蟹粉湯團,棗香湯團,豆沙湯團
7.松運樓——上海菜、上海點心,老城隍廟小吃,粵港特色美食,八寶鴨,蝦籽大烏參,乳汁扣肉
交通:乘坐11、66、126、926路公交均可到達。
雲南南路美食街
雲南南路美食街地處市中心,北起延安東路,南至金陵東路,是上海人下館子去的最多的地方。曾有人戲言:「步入雲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這里有長安餃子樓、金陵酒家、三和樓菜館、老正興菜館等,可以品嘗到美味的北京烤鴨、小金陵鹽水鴨、「鮮得來」排骨年糕、「小紹興」的白斬雞、「南翔」的小籠包、天津狗不理包子、新梅居的熱氣羊肉、「老四川」火鍋、「新疆烤羊肉」等。
交通:公交220、127、503、126路均可到達。
黃河路美食街
黃河路美食街從南京路拐進,你就已經進入了一條生猛實惠的餐飲超市。這里體現的是上海弄堂美食的一大特色,這里大多為上海菜、海鮮樓,偶爾也可見到水煮魚、串燒之類的字眼。
交通:地鐵1、2號線、136路、210路均可達到。
乍浦路美食街
位於蘇州河北,緊鄰市級商業街四川北路。這里以新潮的餐館酒樓為主,以粵式菜餚和生猛海鮮為特色,是滬上中產階層宴請、聚會的首選。
交通:公交13、19、63、100路等都可到達。
七寶老街
位於新街青年路旁,這里的美食讓人眼花繚亂:各種鹵味、各色方糕、臭豆腐、湯圓、白切羊肉、七寶糟肉、拆蹄等。
交通:在上海體育館的旅遊集散中心有專車前往,也可以在乘坐公交91、92路。
吳江路小吃街
位於上海電視台(南京西路)旁邊的一條小路上,內有、烤魚、鐵板燒、「小揚生煎」、重慶燒雞公、牛肉餅、特色的章魚小丸子、碳烤雞翅、涼皮、臭豆腐、肉夾膜等。
交通:有37路、地鐵2號線等交通可以到達。
仙霞路美食街
作為一條老牌而口碑悠久的美食街,仙霞路的魅力依然為眾多食客津津樂道。台菜、日本料理、韓國料理、東南亞風味,仙霞路上不單種類齊全,有些品牌連鎖菜館最初就是在仙霞路創的業。仙霞路上還有著年輕人和戀人們喜歡的情調,茶坊、酒吧,玩具吧,那裡有情調,價格也可以接受。
交通:公交71、121、54、88、127等可以到達。
2、上海有哪些著名的小吃?有什麼推薦嗎?
上海,也稱魔都。歷史上的上海是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是中國最早接觸外界的地方。隨著時代的發展,上海又慢慢成為東南亞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貿易城市之一。到了上海,我們不但能感受老城廂里原汁原味的老弄堂;探知外灘沿岸百年歷史的歐式建築,觸摸陸家嘴各式各樣的摩天大樓,走進城隍廟間承載記憶的中華園林;還可以吃種類繁多的各式小吃。
上海的美食歷史悠久,光是耳熟能詳的百年老字型大小就數不勝數,例如像沈大成,像小楊生煎、南翔小籠、德行面館、上海第一食品商店等眾多網紅美食店,都是到上海必須要去嘗一下的。
生煎——上海名氣最大的小吃之一
別小這看小小的生煎包,上海生煎發展到今天可是已有近百年歷史了,生煎包不但好吃而且價格親民,頗受百姓喜愛。看這生煎底部被煎的金黃金黃的,上面撒一些芝麻、香蔥,聞起來香香的,咬一口滿嘴流湯,趁熱吃的時候千萬要小心燙嘴襖。上海最著名的生煎包鋪子就要數小楊生煎了,小楊生煎在上海有很多分店。買幾個生煎包,再來上一碗油豆腐粉絲湯,更是一種幸福滿滿的味道。
上海小籠包
上海小籠包要數南翔小籠包是最有名氣,南翔小籠包作為上海南翔鎮的傳統名點,名望享譽國內外。人們只為吃上一口湯汁濃郁,皮薄肉嫩,新鮮熱乎的南翔小籠包,每天店鋪前都會排起長長的隊。另外除了南翔小籠,上海的鼎泰豐、萬壽齋、佳家湯包、王家沙這些地方也都能吃到美味的湯包。
蟹殼黃——一種類似於麻糕的風味小吃
蟹殼黃我尤其愛吃。蟹殼黃是用油酥酵面作坯,裡面加上不同的餡,外面裹著一層芝麻。我特別喜歡吃殼,咬一口皮酥香脆,我想正是它圓圓的金黃色像蟹殼一樣而得名的。蟹殼黃有甜有咸,鹹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豆沙、玫瑰、棗泥等等。我感覺蟹殼黃要數靜安寺附近的那家吳苑餅家最為有名。
鮮肉月餅——江浙滬一帶的特色小吃
鮮肉月餅沒有普通月餅膩人,而且不是僅僅在中秋節才有,一年四季都有賣的。鮮肉月餅外皮酥脆,一層一層,裡面的肉餡鮮嫩無比,吃鮮肉月餅一定要買剛出爐的趁熱吃,咬下去滿嘴鮮美的湯汁,吃起來有一種生煎包與老婆餅的完美結合感。上海鮮肉月餅要數老大房和光明村大酒家的最為有名。
上海糕團——條頭糕、青團赤豆糕是最具代表的
要說最有名糕團店當然是百年老字型大小王家沙、沈大成,無論什麼時候這些店門前永遠都是排著長隊的。條頭糕是由糯米粉做成長條狀,上面撒上桂花末,我特別喜歡它的清香和糯軟。杏花樓還有獨到的鹹蛋黃肉鬆口味的青團,鹹蛋黃和肉鬆打散混合在一起,口感沙糯,已經成為了受人們喜愛的網紅青團。
排骨年糕——上海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
上海的排骨年糕並不是用排骨炒年糕,而是在一整塊炸豬排下面由年糕來墊底。排骨色澤金黃,肉汁感十足。而年糕更是甜辣軟糯,十分可口。上海最有名的排骨年糕應該是老字型大小國營店鮮得來,他家的排骨年糕,在很多上海人的童年裡,都有著無比幸福的記憶。
白斬雞——又稱三黃油雞,是上海地區傳統名菜
上海的白斬雞起源於清朝末年,要說最有名氣的當數上海小紹興酒家的「白斬雞」,聞名全國。一般吃白斬雞時加上一盤蝦子醬油,可以保留雞肉最原始的味道。白斬雞雖說滿大街都能吃到,但是說到起源最早、味道最正宗的那還得是小紹興。上海小紹興酒家的白斬雞和南翔小籠一樣,幾乎是每一個來上海旅遊的人必吃的美食。
我啰啰嗦嗦地說了這么多上海小吃,希望能夠對想了解上海美食的你有所幫助。
3、求生煎的做法!為什麼叫生煎?是上海的小吃?
饅頭在北方是指沒有餡的實心饅頭,而包子是指有餡的饅頭。而在南方,沒有這種區別,所有的都叫饅頭。菜餡的叫菜饅頭,肉餡的叫肉饅頭,豆沙的叫豆沙饅頭。而生煎饅頭,則是把肉餡的小饅頭放在大的平底鍋里煎,把饅頭封口的一面煎成黃黃脆脆的底。用來做生煎饅頭的都是發面,所以饅頭皮吃起來鬆鬆軟軟的,而底上又是焦脆的,再加上灑在饅頭上的香蔥和芝麻的味道,哎,真是沒得說了。還有,饅頭的餡通常會拌入肉皮凍,高溫煎熟後,皮凍化了,吃的時候一咬下去,滿嘴香,好吃極了。上海可以說是生煎饅頭的發源地了,幾乎所有的小吃店都有生煎饅頭賣,就連街邊的早點攤也不會少了這一種早點。
上海有幾家生煎做得特別好的小店,再次推薦給大家,歡迎大家有空到上海來品嘗。
1.豐裕生煎:豐裕生煎是一件連鎖的點心店,在上海有很多家分店。豐裕的生煎一兩2.5元,雖然他的味道沒有是么十分特別的地方,但是味道比較純正,質量也比較有保障,所以很受大眾歡迎。
2.飛龍生煎:飛龍生煎總店位於四川路,現在在南京路也有了一間分店。飛龍的蝦肉生煎很好吃,有蝦仁在裡面,但價格也要貴一點。
3.神州豆漿:神州豆漿是家點心店,以他的生煎最為出名,也最有特色。除在淮海路的熱鬧地段,價錢當然要貴一些。不過,神州的生煎是個頭最大的一種生煎,比起其它的生煎它的做法也很特別。別家是用大的平鍋來煎,一鍋能做5斤左右。而神州是用小的平底鍋做的,就是家用的那種,生煎有特別大,所以一鍋只能煎20個左右。還有,神州的生煎,皮特別松軟,底又是特別的鬆脆,而且還帶有甜味。雖然比起別價,神州的生煎皮是厚了一點,但是因為它的皮特別好吃,所以即使只吃皮,也會覺得很美味。神州的生煎是一元一個。貴是貴了點,可卻是我最愛的一家。
4.小吳生煎:聽說是在吳江路上,開店的小吳原來是在食堂做的,下崗後憑著自己的手藝做生煎做出了名,每天門庭若市,買生煎都要排很久的隊,但還是有這么多人慕名來吃。可惜筆者沒去吃過,沒法做太多地介紹給大家。
生煎包子是一種南味小吃,另有風味,具體做法為:用發好的面加鹼揉勻,50克面下4個劑子,擀成皮後包入鮮肉餡,捏好放入餅鐺內(鐺內事先抹上一層油),用中小火煎制,注意隨時轉動餅鐺,使包子均勻受熱。煎至包子底部剛上黃色時,要在鐺的中間部位淋些水,緊接著蓋好鍋蓋,稍燜一會,待包子燜熱,底部呈現金黃色時,再淋
一些油稍煎一下,即可出鍋。
4、上海有什麼名小吃
生煎饅頭。現在小楊生煎、豐裕生煎都是很有名的。
小餛飩,一般是鮮肉的,皮薄如紙。比較講究的是三鮮小餛飩。所謂三鮮就是在湯里放蛋絲、蝦皮、紫菜這三種材料,一般當早飯吃,很鮮。
雙檔單檔。「雙檔」是由兩個百頁包、兩個油麵筋塞肉、一碗粉絲所組成的,類似於湯的一種食物。如果是一個百頁包、一個油麵筋塞肉、一碗粉絲所組成的就叫「單檔」。
排骨年糕,一般是一塊大排骨和兩條長長的年糕,年糕有的店炸有的不炸。上面會澆濃稠的深紅色醬料,貌似是醬油和糖混合的,帶點甜甜的好吃極了。以前我常在「喬家柵」吃,不過好像是「鮮得來」的比較有名。沒吃過,哈哈~
雞粥以前也常當早飯吃,挺鮮的。小紹興的最有名,去的話還可以吃雞血湯、雞湯面和白切雞等。
糕團也很有特色,條頭糕啊薄荷糕之類的。最有名的糕團店是沈大成。
城隍廟是品嘗上海小吃的好地方。來上海的人都要去哪兒嘗嘗南翔小籠。那裡還有蟹殼黃、湯包、梨糖膏。老虎腳爪(現在找不太到了,就是做成爪子狀的餅)、梅花糕、海棠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