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紀念禮品 » 啟仁小吃

啟仁小吃

發布時間: 2023-01-07 18:33:00

1、貴州十大名吃有哪些?

貴州十大名吃有:花溪牛肉粉、腸旺面、貞豐糯米飯、絲娃娃、米豆腐、水城烙鍋、遵義豆花面、織金蕎涼粉、酸湯砂鍋粉、戀愛豆腐果。

第一名是花溪牛肉粉。花溪牛肉粉貴州的一道特色名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牛肉、酸蓮花白、蕪荽等。由多種名貴中草葯精心嚴格製作,做出的牛肉粉與眾不同,湯鮮味美,肉香。吃過的人贊不絕口。

第二名是腸旺面。腸旺面又稱腸益面,是貴州極負盛名的一種漢族風味麵食,主要原料是豬大腸、新鮮的豬血旺和擀制的鴨蛋面條。在貴州眾多的小吃中,以色、香、味「三絕」而著稱,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湯鮮的風味和口感,以及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的特點。

第三名是貞豐糯米飯。貞豐糯米飯,主要原料繫上等糯米,製作時,先將糯米用冷水泡透,經兩次燜蒸,熟豬油炒好裝鐵鍋內,文火保溫待用。精選瘦肉,放入特製的香料腌上數日後,用油炸至半干。上碗時,切肉成薄片蓋糯米飯上食用。貞豐糯米飯,米香肉酥,油而不膩,色彩美觀,味濃爽口,堪稱獨特的傳統美食。

第四名是絲娃娃。絲娃娃(別名素春卷)在貴陽是一種常見的地方傳統小吃之一。而此菜素菜脆嫩,酸辣爽口,開胃健脾。用大米麵粉烙成的薄餅,薄薄如紙卻有—只手掌那麼大。再捲入蘿卜絲、折耳根(魚香菜)、海帶絲、炸黃豆、脆哨、糊辣椒等。又名素春卷。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這蘸水就是絲娃娃的精髓。

第五名米豆腐。貴州比較有名的米豆腐有思南米豆腐,印江米豆腐,江口米豆腐,貴陽米豆腐等。在印江縣木黃鎮和江口縣區府巷內能夠找到正宗的米豆腐。

第六名水城烙鍋。水城烙鍋以前是用瓦片和腌窖食物的瓷器土壇片架在火上烙熟,後逐漸改製成了中間凸狀的黑砂烙鍋,這種帶沿的中間高邊沿低的烙鍋,可以讓多餘的油脂自動流向鍋邊,且隨時都可以將它往原料上面澆,烙食的原料在野味野菜的基礎上,增加了特色豆腐和臭豆腐,並且在吃的時候要蘸五香辣椒面味碟。

第七名遵義豆花面。遵義豆花面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是遵義人的一種獨創。面條上蓋著一團雪白的豆花,面條浸在豆漿之中。另加辣椒水一碟,辣椒水有講究,有素、葷兩種,素椒配有五種保密的佐料,葷椒還配有瘦肉丁、雞肉丁、花生米、豆腐皮、金鉤等,其味鮮美,將豆花與面挑入辣椒碟中吃。

第八命織金蕎涼粉。蕎涼粉用蕎麥粉加入適量的明礬水調和而成。加入適量的酸蘿卜,折耳根等調味品涼拌吃。口味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涼降火。

第九名酸湯砂鍋粉。酸湯砂鍋粉是地地道道的貴州菜,口味上雖然偏酸,但是吃起來非常的爽。酸湯在砂鍋里煮著米線,加上各種配菜。

第十名戀愛豆腐果。它由切成長方形小塊的白豆腐,經適量鹼水發酵後,放在有眼鐵片上烤制並填料而成的。吃時外脆內嫩、咸辣爽滑,滿口噴香,不失為一種享受。而且其價廉物美、攜帶方便、節省時間,是風靡貴州的大眾小吃。

2、老北京都有哪些小吃?

京味兒小吃——灌腸、豆汁兒

京味兒小吃有百餘種,由於種種原因,流傳至今雖已剩寥寥,而被人稱之為
「沒啥營養」的炸灌腸以及味如「餿泔水」的豆汁兒卻久盛而不衰,尤為老北京
人鍾愛。為此我們走訪了四家經營京味小吃、菜品的餐廳,對這兩種京味兒小吃
的佼佼者進行了探查。

京華食苑
位置:龍潭路1號

特色:傳統的京味兒小吃品種齊全,還包括江米梨等一些近乎失傳的小吃品
種,店內常有正宗的魯菜名廚在此獻藝,不定期推出各式傳統魯菜。

四合院式的京華食苑背依秀美的龍潭湖。這里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銅壺、百年
的古樹,環境十分優雅。店內經營各種京味兒小吃,其中灌腸是加過紅曲水的,
色粉紅,切成薄薄的小圓片兒,湯油煎制而成。入口焦、嚼勁足,蒜汁調和得粘
稠濃香。

食苑內的豆汁兒數得上第一,汁濃而稠,長時間放置無水漿分離。這里不僅
豆汁兒味道正宗,且配合喝豆汁兒的食品最齊全:焦圈、馬蹄餅。鹹菜香辣,佐
之豆汁兒,十分開胃。

建議:小餐廳內的餐桌太小,應改換大一些的,營業時間應再延長一些。

四合軒食街
位置:建國門外大街京倫飯店內四層

特色:不僅經營傳統的京味兒小吃,還不定期地推出各地風味兒食品。就餐
環境優雅,極具民族特色。

能在四星級的飯店開設京味兒小吃街,四合軒是京城的獨一家。食街內古樸、
別致的京式裝修,讓食客備感清新。這里的京味兒小吃品種雖不齊全,但也不算
少。只是沒有豆汁兒,讓人感到有些遺憾。如果說沒吃過豆汁兒的人算不上真正
的北京人,那麼京味兒小吃街沒有豆汁兒似乎多多少少失去了些京味兒。好在這
里的食客大多數不會點上一碗怪味兒的豆汁兒。這里的灌腸,片兒切得極薄,上
桌時,蒜汁也入盤內,製作得精細,但總體的味道有些不夠正宗。

小吃街內不僅經營正宗的京味兒小吃,也還不定期地推出各地風味兒食品,
如麻辣燙(川味兒)、拉麵、灰豆(蘭州風味兒)等。不論從環境,還是服務,
四合軒都是沒的說。小吃的綜合口味也很好,只是少了些如街頭吃小吃般的正宗
味道。

建議:有些小吃做得過於精細,失去了本味兒,可以粗放一些,如這里的麻
辣燙就很地道。京味兒小吃的品種可以再增多一些。

大紅燈籠涮鍋村鼓樓分店
位置:鼓樓小吃街街南第一家店

特色:專營各式京味兒小吃,片兒湯、糊餅、疙瘩湯、蘿卜皮、砂鍋吊子等。

在這家小吃店吃過多次,很難與涮鍋村相聯系。來此吃飯的大多是老北京的
街巷人,專程來吃各式京味兒小吃的。雖然餐廳不大,但這里經營的如炸醬面、
疙瘩湯等京味兒食品味道卻十分正宗。這里的爆肚很嫩,到這兒吃飯少不了點上
一大盤爆肚。而其灌腸製作得也極好,湯油煎制,兩色焦香,內里嫩軟。美中不
足的是蒜汁兒中的大蒜是切碎的,而非搗爛成泥,因此汁兒顯得有些清淡,入味
不足。這里的豆汁兒極好,濃而稠,無分離狀,入口酸,餿腐味兒在口中回味異
香,喝起來十分過癮。

只是餐館位於胡同內,愛喝啤酒的客人方便起來就困難些了。

建議:如今店內經營的多為人們常見的京味兒小吃,應再多開發一些新鮮的
小吃品種。有些京味兒小吃應製作得再精細一些,如疙瘩湯內的疙瘩少一些大的
麵疙瘩。

壇根院食坊
位置:地壇東門外北側

特色:傳統的老北京式服務,餐廳門口有拉洋車的,就餐時間有精彩曲藝、
文藝、雜耍表演,主營傳統的老北京家常菜。

真正京腔、京韻老北京味兒的舊式服務如今並不多見,而壇根院食坊便是其
中一家。這里門口迎賓、送客的六旬老大爺熱情的服務讓客人為之嘆服。

食坊內經營的京菜大多屬老北京的家常菜以及舊日京城街巷上常見的食品,
也有如鮑魚、魚翅等高檔菜品。這里的京味兒小吃品種也不少,如香椿豆、棗窩
頭、燜酥魚、豆汁兒、焦圈等。新近推出的灌腸,色灰黑略發白,湯油炸制,兩
面焦黃、脆香,內軟可口。燜酥魚酥爛咸香略帶醋香,製作得十分講究。豆汁兒
味正,佐食豆汁兒的鹹菜口味最佳,只是豆汁兒加水略多,久放有分離狀。羊油
炒的麻豆腐如奶般滑嫩細膩,佐之的辣椒油香辣開胃。

食坊內邀請了眾多曲藝界名人,上演的節目令滿堂喝彩,十分熱鬧。如果真
想體驗一下老北京的古樸民情,壇根院應為主選之地。

建議:京菜味道大多濃厚、油膩,應多推出一些口味清淡的菜品。

老北京的爆肚兒[轉帖]
所有北京小吃里頭,最讓人上癮的當屬爆肚兒和豆汁兒。

爆肚兒可是中國飲食中「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代表,一個羊肚子可分為食信兒、肚板兒(又分陰陽面,去了皮稱「板芯兒」)、肚領兒(又分為「大梁」和「銀錠扣」,去了皮稱「肚仁兒」)、葫蘆、大草芽兒、散丹、蘑菇、蘑菇頭兒等部位,區區數斤的一個肚子被分為十幾個部位,分爆分食,算是天下獨有了吧。

「入湯頃刻便微溫,作料齊全酒一樽」,白酒是爆肚兒的好搭檔,就著白酒,吃上盤脆嫩的散丹、蘑菇頭兒或是牛羊肚仁兒,那是至高的享受,當然這幾樣也夠價兒;手頭不寬綽也沒關系,羊肚板兒最便宜,當然也不太好嚼,只能「囫圇下咽果生吞」了。

早先,爆肚兒就是爆羊肚兒,沒牛的,據爆肚王老爺子跟我講,水爆牛百葉是從他父親王福奎那兒開始興的,而水爆牛肚仁兒是王金良受油爆肚仁兒啟發,改油爆為水爆,遂流傳開來。

爆肚兒的質量高低取決於選料、洗料、刀切、水爆、調作料等諸多方面。百葉是黑的,即可判斷是糟牛的,肚子上的「草芽子」發黃,證明吃的是青草,食料不同肚子的品質也就不同。洗肚子既要快又要凈,還得用涼水;部位不同,刀法亦不同;水爆時間精確至秒;調作料要精當,否則功虧一簣。

舊京是以爆羊肚為主,如今反了過來,以牛貨居多,主要是羊肚子嬌嫩,稍經存放及冷凍便不易保鮮,且各部位受火程度不同,較難把握,而牛百葉便於存放,對廚師的要求也不高,於是京城爆肚館紛紛上馬,真個是「蘿卜快了不洗泥」,手藝高低暫且不表,更有甚者竟用熟肚絲下鍋蒙騙顧客。

3、中國古代美食小吃有哪些?

1、擂茶:是一種漢族特色食品,主要流傳於湖南常德、益陽等地,起於漢、盛於明清。
2、餃子宴:是陝西西安地區漢族傳統名小吃,正式出現於唐朝初年,是以餃子為主的宴席。
3、千張:是浙江湖州傳統的漢族名點,用純精肉、開洋、干貝等作餡,豆製品千張作皮包成。
4、福州肉燕:又稱太平燕、扁肉燕,因形狀似燕而得名。是福建福州著名的漢族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
5、閩浙贛芋餃:是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傳統的漢族麵食。
6、醪糟: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小吃。
7、社飯:就是在社日時吃的飯。
8、桂花糕:出現在明朝末年,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的漢族美味糕點。
9、蟹黃湯包:是江蘇傳統小吃,其特色是皮薄如紙,吹彈即破。
10、灌湯包:漢族特色小吃,是中國的傳統食品,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

4、青州古城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1、隆盛糕點 2、蜜三刀 3、桃酥壽桃 4、衡王府香雞 5、東關醬牛肉 6、東關杠子頭火燒

青州古城是一個充滿了活力的古代小鎮,這里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也是上古九州之一,堪稱文化的核心區域,現在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那麼青州古城有哪些好吃的美食和特產呢?

1、隆盛糕點

最開始的門店位置在東門里路南第2家,一共擁有南方和北方3個院落,店鋪最開始是在清朝道光年間的萬隆先生首創的,以他的名字隆然後加上一個盛字組成,青州當地的地方誌對於隆盛有過詳細的記載和說明,青州西門旁邊的一處建於咸豐年間的石碑上記載了隆盛的字型大小,然後在民國時期,傳人脫奉臣另闢蹊徑,將祖業的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名聲享譽周邊地區,改革開放之後,脫老先生年邁之身重新開啟了店鋪的生意,創建了隆盛糕點廠,開放了新品種一共有三十多種。現在的隆盛糕點獲得了極盛一時,成為當地極具特色的小吃。

2、蜜三刀

使用精緻麵粉以及砂糖和花生油、芝麻等食材製作而成,外觀色澤亮麗,就像珠寶一樣熠熠生輝,口感清脆可口,給人一種美味的涼颼颼的感覺。

蜜三刀桃酥

外觀呈現金黃之色,爽脆可口,給人一種非常清爽的口感,芝麻糊的香味格外引人注目,給大家帶來無限美好的遐想空間,使用開水煮泡味道別有一番風味,食材為砂糖、精製麵粉、鮮雞蛋、花生油、芝麻等。

雞蛋糕

食物的外觀看起來非常飽滿,和西方的蛋糕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味道入口更加獨特,一股中國特有的香醇感油然而生,這種古樸厚重的味道令人難忘,看似粘稠,實則入口即化。

綠豆糕

和傳統的綠豆糕看起來有點不一樣,外觀更加平整和諧,色澤金黃,布局縝密,給人一種清爽解饞的視覺沖擊,讓你的味蕾得到最大的刺激和滿足。

燕窩酥

外觀看起來類似燕窩,但是確實米粉精緻的糕點,吃起來格外清脆爽口,使用了精緻的明粉和豆沙以及花生等。

千層酥

層層可見,看起來格外有大格局的層次感,味道別有一番風趣,讓你的神經都緊綳,美美的吃一口絕對是不能釋手的精品之作。

3、桃酥壽桃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月餅,之作手法極具功力的體現,需要在控制食材的比例和加溫的火候,成品口味極其清香美味。

4、衡王府香雞

明朝的衡王府專門用來宴請公候將相的主要菜餚,後感軟糯清香,滑嫩柔滑,製作方式還是比價復雜的,需要挑選一隻喂養了1年的公雞,然後根據遺留下來的秘方,添加枸杞子、黨參、杜仲、補骨脂、砂仁等名貴中草葯才,通過獨特的烹飪手法製作而成,味道極佳,功能十足,哪那都補。

5、東關醬牛肉

青州當地匯聚了不少回族同胞,大家選擇上好的牛肉經過獨特的製作手法製作而成,不同品種和不用做法的牛肉口感不一樣。

6、東關杠子頭火燒

青州當地的回族同胞自古就是美食家,使用精緻的麵粉食物,這種面非常硬,需要使用木杠用力壓,然後形成這種食物,每一個東關杠子頭火燒都呈圓形,體型非常大,邊緣部位非常薄,中間鼓起來,

5、火宮殿八大傳統小吃是什麼?

火宮殿八大傳統小吃是臭豆腐、紅燒豬腳、肉絲饊子、三角豆腐、龍脂豬血、姊妹團子、荷蘭粉、八寶果飯。

1、臭豆腐

清同治年間至今,火宮殿臭豆腐置根於長沙已近200年。其臭豆腐鹵水配方及嚴格的工藝流程仍沿襲姜氏祖傳,歷經代代傳承,始終保持著火宮殿臭豆腐原汁原味的本色。

這工藝傳承讓臭豆腐口感飽滿,味道誘人,素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軟如絨的特點,也因此受到了夜宵食客們的追捧,幾乎桌桌必有一份火宮殿臭豆腐。

2、姊妹團子。

清末民初,火宮殿附近的銅鋪街有一銅匠叫江立仁。每逢農歷夏至,江立仁用糯米粉做成糖肉兩種口味的夏至坨(即糯米團子),比一般的夏至坨更好吃,很受鄰里稱贊。江育有兩女兒,姐姐江秀美、妹妹江秀英,長大後在火宮殿開了家團子店。

她倆選用上等糯米磨成濕粉,分別包入由鮮肉、香菇、芝麻仁、白糖組成餡料,做成一咸一甜的糯米團子。

兩姊妹不僅美麗聰慧,且心靈手巧,做起團子有如玩雜耍,讓人眼花繚亂,引起很多人圍觀和品嘗,生意火紅。日子一久,人們不經意把倆姊妹做的糯米團子叫成「姊妹團子」,流傳至今,成為著名湘風小吃,並在火宮殿的夜市上大受食客的歡迎。

3、龍脂豬血

同治年間,火宮殿內賣豬血的攤擔有幾家,但只有胡家麻油豬血攤生意最好。胡家一代接一代在火宮殿經營麻油豬血,從收取血漿、上火燙血、入碗調味共6道工序,各道工序都有其嚴格操作規程。豬血入碗調味時佐以小磨麻油、蔥花即可食用。其特點,鮮香爽口,有如龍脂鳳肝之細嫩。

4、紅煨蹄花

清末,火宮殿大門邊有一家沈姓賣紅燒豬腳的攤主,生意尚好。上世紀30年代,沈家後人娶了個漂亮能乾的媳婦,繼承婆家祖業,把紅燒豬腳做的色澤紅潤、糯爛鮮香。因媳婦姓鄧,家中排行第六,人們都稱她為「鄧六摩登」。

1941年鄧在火宮殿坪內開了一家「鄧春香」小店,主營紅燒豬腳。從此,鄧春香的紅燒豬腳紅極長沙城,店內每天高朋滿座,應接不暇。1956年公私合營後,鄧師傅帶了幾個徒弟,把這門技藝傳承下來並保持到今天。

5、肉絲饊子

饊子這種小吃,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在長沙一代盛行的傳聞,是廣大勞動人民在勞動中所創造出來的。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農夫出去幹活忘記帶午餐了,正准備回去做午飯的時候,突然想起自己懷中還有昨天沒吃完的油炸面條子,於是就把油炸面條子拿出來用山泉水泡著吃。

想不到這樣一吃,居然美味可口,清香無比。於是農夫就深受啟發,第二天把炸面條子做成彎曲狀然後纏在手臂上簡單方便,這就是民間傳的饊子的由來。

6、贛州有什麼特色小吃?

贛州特色來小吃有三杯雞、米粉魚、自贛南小炒魚、魚餅、荷包胙等。

1、三杯雞

三杯雞是江西省地方傳統名菜,相傳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因烹制時不放湯水,僅用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故得名。這道菜通常選用三黃雞等食材製作,成菜後,肉香味濃,甜中帶咸,咸中帶鮮,口感柔韌,咀嚼感強。

2、米粉魚

米粉魚色澤金黃,清香濃郁,肉質嫩滑,味鮮辣,無腥味。歷史悠久,早在土地革命時期,陳奇涵同志曾以此菜和其它四小菜招待毛澤東主席,毛主席稱其為「四星望月」,流傳至今。

3、贛南小炒魚

贛南小炒魚屬贛菜系贛南客家菜一支,為江西贛州的一道特色菜,其主料為草魚。贛南小炒魚具有色澤金黃、味鮮嫩滑、略帶醋香的特點。

4、魚餅

魚餅是一道中華傳統名菜,歷來以浙江溫州魚餅、江西贛州魚餅和廣東順德魚餅最為有名。順德均安魚餅肉質鮮嫩、鮮而不腥。

5、荷包胙

荷包胙具有荷葉的清香、豬肉的濃香、糯米的幽香,還有幾味作料的烈香,吃起來油而不膩,香能飽肚,飯菜合一。

7、舌尖上的廣東,尋覓潮汕十大特色小吃,大家知道哪些?

<

8、濟南特產小吃能帶走的

1、糖酥煎餅



糖酥煎餅是山東濟南的漢族特色小吃,薄如紙;淡黃色;酥脆爽口。是在普通的小米糊中添加白糖和香精,即可增加風味,又可防止煎餅回生變硬。
濟南糖酥煎餅主要原料為小米。由於放入的香料不同,味道各異,有花生、栗子、菠蘿、香蕉、薄荷、玫瑰等不同味道。
2、玉皇廟豆腐皮



玉皇廟豆腐皮,是商河地區特色傳統名產。把黃豆打漿、燒胚、過濾、點漿、舀皮,一鍋豆腐皮就得舀70多張,接著是壓水、扯皮、煮皮,這一連串的工序都是在40℃的高溫下進行的過濾、結膜、撈膜、晾乾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尤以玉皇廟鎮呂常西村的豆腐皮為佳。
3、胡庄玫瑰花球



胡庄玫瑰花球是以平陰玫瑰為主原料,加入平陰阿膠、芝麻、蜂蜜等,經過細胞破壁技術,融合「胡庄花球」的工藝,做成的球狀食品,形似巧克力,是濟南平陰當地的一道地方名吃。
4、黃家烤肉



黃家烤肉系濟南名吃,起源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年歷史,以整豬烤制、皮黃、酥脆爽口、肥而不膩、久放長存而聞名。
傳說早在元朝,章丘市黃家灣有一個姓黃的人在朝中做武官,因打了敗仗被貶回原籍。其隨從中有一蒙古人經常點燃樹枝烤羊肉吃,鮮美的味道吸引了很多人。
黃家因此受到啟發,也經常烤肉吃,不過,因為此地世代養豬,主要是烤豬肉吃,而且是將豬肉割成塊烤。到明朝末年,終於發展到用特製的爐子烤整豬和以烤肉謀生。因此,自明朝迄今,黃家烤肉已有300多年歷史了。
5、草包包子



草包包子為山東省濟南市的傳統名吃,始創於20世紀30年代。因創始人張文漢先生憨厚淳樸的綽號「草包」而得名。精緻皮薄味美多汁,迄今已開發出以豬肉灌湯包為首的十餘種風味。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