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特色小吃
1、濰坊特產有:濰城火燒、朝天鍋、東方琵琶鴨、青州蜜桃、濰城燒餅、高密剪紙、核雕等。
2、濰城火燒是山東濰坊的一種有名的傳統小吃,濰坊火燒吃起來脆口,越嚼越香,皮酥,瓤有異香而不膩。朝天鍋是用雞肉、驢肉煨湯、以煮豬下貨為主,經過傳統的製作方法所製作出來的朝天鍋肉肥而不膩,清湯淡而不渾濁。
2、濰坊有什麼名吃?
濰坊小吃主要有臨朐全羊宴、杠子頭火燒、景芝金絲面、諸城辣絲子、朝天鍋、雞鴨和樂、城隍廟火燒、景芝三頁餅、綠豆糕、箱中藏寶、芝畔燒肉、小炒肉、馬宋餅等。
1、濰坊朝天鍋
此宴用雞肉、驢肉煨湯,以煮全豬為主,有豬頭、肝、肺、心、肚、腸,再配以甜面醬、醋、醬袖、疙瘩鹹菜條、胡椒粉、蔥,姜、八角、桂皮、鹽、香菜、香油、青蘿條等十幾種調料和冷盤。
2、臨朐全羊宴
用當地山羊,做成鍋燒羊肉、宮爆羊肉、溜羊茸、醬羊排、燒羊頭、扒羊蹄、燜羊腿、燴天花、鹵羊肝、炒腰花等。重頭菜要數「全羊湯」,酸、辣、麻、香,清素不膻。上菜的順序為:先上糖、鹽、醬、醋、大蔥、胡椒面,再依次上冷盤、拼盤、熱菜。
3、濰坊和樂
「和樂」是一種古老的麵食,賈思勰和蒲松齡都曾描述過。濰坊和樂用麵粉加澱粉製成,長且韌,不易斷,鄉間多以此祝壽。出鍋後,配上雞鴨肉鹵和「憨肉」一同吃。
4、火燒
火燒品種很多。單是面火燒就有若干種,如砍火燒、簸箕火燒、梭火燒等。較為出名有特色的有杠子頭火燒、脂烙酥火燒。杠子頭火燒,因做火燒的面很硬,手揉不動,需用木杠翻壓,故名。其形圓、個頭大,每個約250克,邊厚里薄,中間隆起。
5、三頁餅
安丘景芝鎮的一種特殊面餅。300年前隨著景芝酒的興盛,客商日多,為調眾口,擀餅工藝漸進,逐漸形成了三頁擀在一起,每頁薄如紙,軟如綢,焦柔相濟,清香可口,一抖即成三頁的三頁餅。
3、濰坊特色菜
1、芝泮燒肉
芝泮燒肉是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景芝鎮(原臨浯鎮)芝泮村(芝畔村)獨有的著名小吃。
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景芝鎮(原臨浯鎮)芝泮村(芝畔村)素以製作燒肉馳名。相傳始於明朝中期,採用明朝宮廷膳食秘方,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2、馬宋餅
馬宋餅是源於山東省昌樂縣馬宋(現為營丘鎮)一道傳統麵食,故稱之為馬宋餅。至於起源於何時,由於歷時年代久遠,故無從考究。
相傳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的昌樂馬宋,是清朝初期魯東南士子進京趕考的必經之地。古時進京趕考之人多以步行,經過長途跋涉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才以到達目的地。由於馬宋餅便於攜帶、存放時間長、耐消化之優點因此深受各方舉人的喜愛。
3、雞鴨和樂
雞鴨和樂是山東濰坊特色傳統名吃,據說起源於山西、陝西,後經北京傳至濰坊,由歷史上的「河漏」演變而來。濰坊人對此作了改進,用小麥代替蕎麥面,並配以雞鴨肉、「憨肉」和小調料的鹵子,用期諧音取名「和樂」,因鹵子以雞鴨為主,遂名「雞鴨和樂」。
4、芥末雞
芥末雞是山東濰坊地區的一道傳統名菜,用雞和芥末等調味品調制的一種涼拌菜。
5、濰坊肉火燒
濰坊肉火燒是山東濰坊的傳統名小吃,濰坊肉火燒是外地人的叫法,濰坊本地人都叫老濰縣肉火燒, 主要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出名。
4、濰坊有什麼特色美食
濰坊特色美食有:清油盤絲餅、春餅、鍋貼、灌湯包、雞絲餛飩等。
1、清油盤絲餅
清油盤絲餅是以抻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精細麵食品。製作時把面抻至極細,細如銀絲,達千餘根,再盤成圓餅形,放油中半煎半烙使之變熟。然後,提起中間把餅拉散,散放盤中,撒上青紅絲、白糖即成。盤絲餅外焦里嫩,金絲均勻,味甜爽口,是宴席上的佳品點心。
2、春餅
春餅是麵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春餅在製作方法上仍沿用了古代的烙制或蒸制,大小可視個人的喜好,大的可如團扇,小的可如荷甲。
3、鍋貼
鍋貼屬於煎烙餡類的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可口。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細長餃子形狀,但天津鍋貼類似褡褳火燒。
4、灌湯包
灌湯包,是一種漢族特色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麵粉、溫水、豬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
5、雞絲餛飩
雞絲餛飩是山東省的一道特色小吃,屬於魯菜系,其湯鮮餡嫩,皮薄滑潤,與油旋同食,風味尤佳。面團要揉勻餳透,面條擀得要細,肉餡要朝一個方向攪打上漿,蝦仁要切碎,不要整炒。油熱時再下入蔥花爆鍋,否則味道不香,蔥油味不濃。
5、濰坊三大名吃
如下:
1、濰坊肉火燒:
濰都肉火燒是山東濰坊傳統小吃。當地人稱老濰縣肉火燒,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出名和好吃。當地製作火燒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資治通鑒》中記載東漢人趙歧流落北海(即濰坊)以賣餅為生。
2、朝天鍋:
朝天鍋是山東濰坊地區傳統名吃,屬魯菜系。特色是以烙餅卷肉,食用時不需要鍋具。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民間早市,流傳下來。濰坊朝天鍋經過不斷改進於1997年分別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2013年朝天鍋製作技藝入選山東省級非遺名錄。2014年山東十七地市地市代表菜評選活動朝天鍋代言濰坊菜。
3、昌樂馬宋餅:
馬宋餅是源於山東省昌樂縣馬宋(現為營丘鎮)一道傳統麵食,故稱之為馬宋餅。至於起源於何時,由於歷時年代久遠,故無從考究。相傳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的昌樂馬宋,是清朝初期魯東南士子進京趕考的必經之地。古時進京趕考之人多以步行,經過長途跋涉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才以到達目的地。由於馬宋餅便於攜帶、存放時間長、耐消化之優點因此深受各方舉人的喜愛。
6、山東濰坊當地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1、紅扒羊頭
紅扒羊頭又名麒麟頂,是全羊宴中的第一道菜。臨朐全羊宴為傳統名吃,從創立至今,經過幾代烹飪工作者的精心鑽研,已經發展到了一百多個菜種,風格各異,口味獨特,又極有食療作用。
2、雞鴨和樂
山東濰坊特色傳統名吃,據說起源於山西、陝西,後經北京傳至濰坊,由歷史上的「河漏」演變而來。「河漏」是用 蕎麥面在密鑿細孔的河漏床上壓出的面條,本是農家日常食品。濰坊人對此作了改進,用小麥代替蕎麥面,並配以雞鴨肉、「憨肉」和小調料的鹵子,用期諧音取名「和樂」,因鹵子以雞鴨為主,遂名「雞鴨和樂」。
3、濰城火燒
濰城火燒是山東濰坊的一種有名的傳統小吃。其特點是面硬、烤烙熟透而無糊斑,吃起來脆口,越嚼越香。皮酥,瓤有異香而不膩。
濰城的火燒品種很多。單是面火燒就有若干種,如砍火燒、簸箕火燒、梭火燒等。較為出名有特色的有杠子頭火燒、脂烙酥火燒。杠子頭火燒,因做火燒的面很硬,手揉不動,需用木杠翻壓,故名。其形圓、個頭大,每個約250克,邊厚里薄,中間隆起。
4、濰城燒餅
濰城燒餅是山東濰城的傳統名點,由小麥和芝麻為原料製作而成. 「濰城燒餅品種很多,如酥燒餅、小片燒餅、羊肉燒餅、花椒肉燒餅、脂烙酥燒餅等,風味各異。
5、馬宋餅
馬宋餅是源於山東省昌樂縣馬宋(現為營丘鎮)一道傳統麵食,故稱之為馬宋餅。至於起源於何時,由於歷時年代久遠,故無從考究。相傳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的昌樂馬宋,是清朝初期魯東南士子進京趕考的必經之地。古時進京趕考之人多以步行,經過長途跋涉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才以到達目的地。由於馬宋餅便於攜帶、存放時間長、耐消化之優點因此深受各方舉人的喜愛。
7、濰坊特色美食有哪些?
1、濰城燒餅是山東濰城的傳統名點,由小麥和芝麻為原料製作而成。「濰城燒餅品種很多,如酥燒餅、小片燒餅、羊肉燒餅、花椒肉燒餅、脂烙酥燒餅等,風味各異。
3、朝天鍋是山東濰坊地區傳統名吃,屬魯菜系。特色是以烙餅卷肉,食用時不需要鍋具。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民間早市,流傳下來。
4、濰縣蘿卜,山東省濰坊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06年09月0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濰縣蘿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5、濰城火燒是山東濰坊的一種有名的傳統小吃。其特點是面硬、烤烙熟透而無糊斑,吃起來脆口,越嚼越香。皮酥,瓤有異香而不膩。
8、山東的濰坊市,有什麼特色的小吃?
山東濰坊特色小吃主要有:臨朐全羊宴、杠子頭火燒、景芝金絲面、諸城辣絲子、朝天鍋、雞鴨和樂、城隍廟火燒、景芝三頁餅、綠豆糕、箱中藏寶、芝畔燒肉、小炒肉、馬宋餅、濰坊傳統肉火燒等。
9、濰坊特色美食
濰坊特色美食:朝天鍋、雞鴨和樂、馬宋餅、濰坊肉火燒、濰坊燒餅。
1、朝天鍋
朝天鍋是山東濰坊地區傳統名吃,這個食物的名字和它的形態沒有任何關系,熱乎乎的餅,捲起各種高湯里燉的豬內臟,特別是豬大腸,撈出來用春餅卷著吃,再配一碗煮內臟的湯,湯里放滿了蔥花香菜,拿辣椒和胡椒一調,呼嚕嚕地喝一口湯,咬一口餅卷,美味極了。
2、雞鴨和樂
說起濰坊的特色美食,那這碗熱氣騰騰的雞鴨和樂一定是榜上有名,和樂實質是一種更加粗的面條,最早從陝西傳入,後來由濰坊人改良用小麥代替蕎麥面,把雞肉和鴨肉都歸整到大碗中,撒上香菜和香椿沫,再在旁邊加上蛋皮等,最後再淋上熬煮過的雞湯,那叫一個鮮香四溢。
3、馬宋餅
山東濰坊有個馬宋鎮,馬宋鎮的馬宋餅挺好吃,薄而韌性,大餅卷一切,吃起來挺筋道,不幹澀,不油膩,口感相當好,深受人們的喜愛。
4、濰坊肉火燒
濰坊肉火燒是山東省濰坊市的一種特色小吃,也就是俗話說的餡餅,有肉的、菜的、純面的,剛打出來的最好吃,鼓鼓囊囊的,外面的皮烤的脆里帶著軟,而且這個時候火候正正好好,裡面的肉也很香,咬到最後會有油冒出來,但一點也不膩!
5、濰坊燒餅
濰坊燒餅是濰坊的傳統小吃,挺常見的,不過很多老闆都有自己的做法,咬上一口,面香和肉香開始在口中泛濫開來,一個字,香,雖然同是肉餅,但這肉燒餅,跟肉火燒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工藝製成的。
10、濰坊有哪些經典小吃?
濰坊有經典小吃有:
1、雞鴨和樂
相傳是為了合家歡樂,全家和睦二做的一道菜,現在已成為特色美食,和樂條柔韌有勁,肉香、湯醇,別有風味。
2、濰坊城隍廟肉火燒
濰坊肉火燒歷史悠久,以肉鮮、皮脆、味美著稱。濰坊本地的「火燒」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餡餅」
3、濰坊朝天鍋
相傳是清朝一屠戶發明,因為當時鍋子是露天的,就取了個簡單響亮的名字做「朝天鍋」。
4、臨朐全羊宴
臨朐全羊宴已有200年的歷史,雖然濰坊處處可見羊肉館,但是臨朐的全羊宴最為正宗。而且做法多,數量廣,吃法鮮。是全家共享的美食。
5、景芝金絲面
金絲面是山東安丘漢族傳統名吃,始於景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與三頁餅堪稱景芝白案佳品的孿生姊妹,為販酒客商常用食品。金絲面色黃絲細,猶如金絲,軟硬適度,清香可口。
6、壽光虎頭雞
虎頭雞胡源於北魏時期賈思勰的家宴菜系。好客的壽光人招待賓朋、喜慶宴會講究「九大碗」,上菜的順序為:「一雞、二魚、三冷盤、四喜丸子端上來??」,取其諧音為:一吉、二餘、三良材??一雞為首道菜,即指先上虎頭雞,入席後吃其肉,喝雞湯,壓壓涼氣,暖暖胃,然後開席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