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名小吃
1、寧波有什麼好吃的呢?
特產象山海鮮奉化芋艿頭、奉化水蜜桃、奉化千層餅、奉化尚田草莓、慈溪餘姚楊梅、三北豆酥糖、寧波草席寧波十大名菜:冰糖甲魚、苔菜拖黃魚、腐皮包黃魚、網油包鵝肝、鍋燒河鰻、黃魚海參、寧(甬)式鱔魚、火踵全雞、苔菜小方塊、雪菜大黃魚特色餐館張記臘汁肉夾饃。 地址:海曙公園路117號,鼓樓北大門口。 肉夾饃、涼皮。
森鴨面。 西河街,新美心對面。 燒鴨面,腸血面。
味一早餐。 新芝路過永豐西路口往北。 小籠包中包鍋貼,餛飩面,麻油蒸餛飩。
倉橋頭面結店。 鎮明路倉橋頭菜場對面。 面結,寬面。
樂味餛飩面。 百丈路小綿羊正對面,銀殿賓館的斜對面。 蝦仁餛飩,乾菜餛飩。
關中面鋪。 鼓樓尚書街呼童街十字路口。 油潑扯麵,麻辣牛肉麵,麻什。
奉化牛肉館。 高塘路上雅戈爾專賣店邊。 牛雜面。
溫州飯團。 孔浦菜場附近。 內有鹹菜,榨菜,肉鬆,梅乾菜,油條等。
忘憂亭。 南鎮安街,鎮安小學後門。 雞脖子,雞翅膀,黑磚塊,裡脊肉,燒仙草。
伊莎貝拉甜品屋。 孝聞街100-12號。 天鵝泡芙、小喇叭、藍莓蛋糕。
寧芙麵包房。 新興大酒店後門附近87261321。 泡芙。
富浩飯店。 解放南路久久天橋旁。 牛排、芋艿小排羹、青菜白蟹湯。
郭巨海鮮飯店1。 繁景花園的大雅久對面,福利院旁邊。 海鮮、青菜芋艿。
郭巨海鮮飯店2。 孝聞街口靠近包玉剛圖書館。 炒嘰蛄、米魚骨醬。
雲賓飯店。 范江岸路翠柏路的交叉口。 蘿卜排骨湯、蟹糊、雞爪豆瓣醬。
春鶴飯店。 孝聞街與西河街岔口。 炒蘇蟹,旁元蟹,白蟹土豆羹,小梅魚。
良友飯店。 興寧橋下,外經貿大廈對面。 梅子肉,油爆蝦,寧式鱔蝴。
好兄弟海鮮。 中山西路老西苑花鳥市場。 大腸煲,虎頭魚。
老寧波飯店。 江東王隘路228號。 鹽烤蟹腳,鐵板魷魚,烤雜魚,旁元蟹。
老太婆飯店。 朱雀小區,最大的十字路口左拐。 餅子蒸蛋、芋艿排骨。
梅山漁村。 朱雀小區。 乾菜烤蟹腳,油煎米饅頭,雜魚,蒸排骨,烤鯽魚。
東錢湖水上餐廳。 原東錢湖賓館下去。 本地雞、臭冬瓜、鯽魚干、紅燒魚頭。
東苑食府。 市府後門。 蔥烤河鯽魚、甜紅薯、蒸鰻筒、豬油蒸塊。
岱山碼頭飯店。 白沙路海運大廈旁。 椒鹽蝦蛄、紅燒網潮、踏扁土豆。
四海香川菜館。 久久天橋下。 手抓羊排、水煮牛蛙、桑拿牛肉、蘿卜干臘肉。
水樂園。 甬港南路李惠利中學邊。 番茄排骨鍋仔,水煮魚,蜂窩玉米,涼粉。
新派川菜館。 中山西路原花鳥市場前。 酸菜魚,涼拌青瓜,桑拿牛蛙。
劉家香辣館。 百丈路,靈橋下一、二百米處。 金牌鴨脖子,醋椒牛肉托水餃。
巴渝小棧。 江東新錢櫃隔壁。 香辣小龍蝦、水煮魚、豆花魚。
麻辣印象。 城隍廟KFC旁。 香辣兔頭、麻婆豆腐、水煮泥鰍。
灣仔手抓鹵龍蝦。 鄞奉路417號海曙交警大隊站。 手抓鹵龍蝦、孜然牛肉。
漢德居盱眙龍蝦。 鼓樓步行街到底左轉。 龍蝦60/80/110,桑拿牛肉,醬骨頭。
水先生食館。 世紀廣場石頭屋邊87301757。 辣酒肥柳煲,茄汁牛腩煲
近聚里自助火鍋。 翠柏一里站附近。 羊肉串,鹵鴨掌。38/位(包括酒水)
大餡水餃。 百丈路,靈橋東路站下。 伊面飄香雞,大拉皮兒,玉米酸菜水餃。
清湯鵝, 驚駕路,游泳館附近。 鹵鵝爪,鵝肉,鵝肝。
斑竹溪味館。 石鍥雅戈爾小學對面。 溪魚,角麂,雞,薺菜炒年糕。
江西人家。 鎮明路鎮明小學那裡。 江西炒粉絲、干鍋群菌煲、臘肉、豆腐乳。
楚雲天鄂菜館。 靈橋西。 藕湯、武昌魚、三鮮魚糕、炒大腸、杜婆雞。
千一米線。 鎮明路和柳汀路交叉口。 過橋米線。
樂口福粵菜館。 百丈路東,華嚴街斜對面。 鮮式蛤子、百絲蒸蝦、鹵水拼盤。
一茶一坐。 樂購麥當勞旁。 芒果雪酪、紅豆冰、叉燒酥、抹茶奶茶。
激旨面館。 天一廣場天主教堂邊。 日本拉麵、石鍋拌飯。
小紅牛燒烤。 鎮明路金撙咖啡旁邊。 五花肉、紅薯、石鍋拌飯。
鄉村牛仔燒烤屋。 曙光路曙光影院對面。 粥,牛肉,雞翅。
麗灣韓國料理。 東海菜場靠民安路對面。 石鍋拌飯,牛尾湯,土豆餅。
金魚國際餐廳。 天一銀太二樓。 鴨舌,蟹餅,火焰蛋糕、春卷、印度洋蔥圈。
琴橋浪漫咖啡。 拉芳舍旁邊。 咖啡,鐵板套餐。
韓國料理。 廣濟街老晶都好時光婚紗攝影隔壁。 石鍋拌飯,烤五花肉。
迪萊咖啡。 寧波日報社5樓。 咖啡西點。
豪尚豪牛排館。 鼓樓呼童街66號,正對中心農貿市場。 牛排,套餐。
百世德咖啡。 槐樹路,潮湧軒附近。 荷葉田雞飯,珍珠奶茶。
萊點水果吧。 曙光電影院對面。 推薦那裡的西米系列和黑雨系列。
香草戀人館。 鼓樓紅蜻蜓專賣店正樓上87242643。 手工巧克力。
E見如故海鮮吧。 鼓樓皇子和米線的弄堂進後左拐。 姜蔥螃蟹,椒鹽帶魚。
小粥仙。 四眼契街新河明珠大門口。 韭菜鮮肉餅、扁豆鮮肉餅、粟米餃、粥。
海味世家。 民安路曙光中學對面。 蟹糊、蟹腳、咸蟹蒸叉魚、烏賊蛋蒸白蟹。
外婆橋贛菜館。 鎮明路殷記旁87170217。 蜜制小龍蝦、酸菜魚、水煮肉片。
嵊泗小海鮮。 江東南路周宿渡水產市場。 和尚蟹鉗、琵琶蝦、刀魚、鸚鵡魚。
高麗苑。 驚駕路美食一條街上87791677。 鐵板章魚、石鍋拌飯、烤肉。
黃胖飯店。 江東南路周宿渡水產市場。 各類海鮮
樂陶陶湖南風味館。 迎鳳街21號87317730。 干鍋。
星巴克咖啡外灘店。 外灘江邊。 法式蘇芙蕾,利口提拉米蘇,冰焦糖瑪其朵。
元泰居海鮮砂鍋粥。 旁興寧橋左轉,江東新世紀旁。 鐵板牛柳,海鮮沙鍋粥。
龍鳳山莊。 月湖馬衙街邊,石浦邊上。 寧波菜,豬油雜豆腐。
江南春飯店。 德龍一直下去,近華茂。 海鮮,「五穀雜糧」。
海味世家。 江東曙光中學對面。 小海鮮。
錦官驛。 天一廣場。 錦官沸騰魚,菜根老壇子,江石滾肥牛,龍井桑拿蝦。
綠柳居素菜館。 鼓樓一和湯包樓上。 羅漢觀齋、素腰花、佛跳牆、烤紅腸。
皆大歡喜。 中山東路東方商業大廈。 米湯海鮮雜,迷宗椒鹽鴨頭.
頤和茶館。 外灘。 蛋炒飯、烤鵪鶉蛋、醉雞爪、甜點水果。58/位起。
醉美。 箕艚街曙光路中山東路口。 鮑汁蝦仁炒飯、糯米鳳鵝、木瓜雪蛤。
鬥牛士。 外灘。 牛排、甜點。星期1-5下午1-4點特價牛排套餐 39、 49/份。
勝雅客。 世紀廣場2樓。 西湖牛肉羹 茶樹菇牛柳,鐵板海鮮豆腐
新倍司。 甬港南路。 酸菜螺片 青龍過江 玉蝴蝶。 老實巷36號。 竹香鴨 冰凍苦瓜
紅樹林會所。 日月星城樓下。 頂翅撈飯,八寶魚頭,蟹粉珍珠羹,小牛柳排。
拉芳舍茶餐廳。 琴橋邊錦地水岸下。 田雞煲,烤鰻,烤鯽魚,鮑魚飯,玉米烙。
檀宮。 琴橋邊,錦地水岸下面。 碳燒台塑牛排,美極雞翅。
水玲瓏。 鎮明路光大銀行附近。 金牌龍蟬、雪鉿水果羹、手撥筍、咖喱青蟹煲。
富邦大酒店。南站。種類繁多的自助餐。獅城兄弟新加坡餐館。 萁漕街上,凱利大酒店對面。 海南雞飯、奶茶。缸鴨狗。蠻多的石浦大酒店。百丈東路1118號向陽漁港。 彩虹南路236號
向陽漁港下屬「豪食匯」。天一廣場(朝葯行街面的,天一數碼廣場正西面)/萬達廣場(鄞州區鍾公廟街道四明西路999號萬達廣場5號門入口處)。國際美食餐廳,網羅了數百餘種全球美食,匯聚了義大利、法國、日本、韓國、東南亞、巴西、港澳台等各地風味,世界品牌甜品哈根達斯、頂級海鮮刺生無限量供應,全品種自助餐。
城市桃花概念菜館。海曙區鎮明路260號
2、去滄州旅遊的話,都有哪些特產名吃?
那真是太多了,好吃的不得了,作為滄州人的我必須得回答一下,看看大家有沒有同感:
1、羊腸湯
這真的是我楊角風的最愛,每次回老家必吃的早餐,配上香噴噴的五香燒餅,最美味也不過如此!
地點的選擇也非常重要,要選老湯煮的,裡面放羊頭等熬制而成,配上佐料,天下美味不過如此,在南方很少能看到賣羊腸湯的!
2、火鍋雞
這絕對是滄州的代表小吃之一,如果你去滄州了沒有吃過火鍋雞,真的是太可惜了!火鍋雞必須用肉雞,這樣的雞肉特多,吃起來非常過癮,小料中必須配上滄州產甜醋,甜醋哦,可以當飲料喝的醋!這也是我每次回家必吃菜餚。
3、豆腐腦(老豆腐)
這絕對是天下美味,我去過那麼多地方,再也吃不到滄州的豆腐腦的味道!
在南方豆腐腦要不放白糖,要不直接倒生抽,實在沒有啥味道!而我們老家的豆腐腦特別好吃,必須吃街口的,一個羊頭熬一鍋湯,喝起來膻味十足,喝這個必須配著油條吃,油條也得選好,配合榨菜,可以說是最佳搭檔。
4、驢肉火燒
如果去滄州沒有吃驢肉火燒,你真的是白來一場!
這東西必須趁熱吃,咬一口酥嫩可口,要知道民間傳言: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龍肉可是玉皇大帝級別吃的哦!每次想給其他朋友帶點來吃,怎奈帶過來以後也失去了剛出鍋的味道!所以到滄州玩,必須得吃上一次驢肉火燒!
5、紅燒鐵獅子頭
這個其實並沒有多麼好吃,只不過很早以前有一部電視劇叫《神醫喜來樂》裡面的名吃就是紅燒鐵獅子頭,賽西施親手做的!
也就是精挑上好瘦肉,剁碎,做成大肉丸子,吃起來香啊,想體驗喜來樂的最愛,可以來滄州吃鐵獅子頭!
6、笑口常開
金絲小棗加白糖,大家恐怕都知道滄州的金絲小棗好吃,配上白糖,吃起來就像初戀的味道。
7、羅圈燒餅
這就叫羅圈燒餅,每次去買都要排很長時間的隊,五香的,脆脆的,烤的工藝也非常講究,必須是土灶,全方位烘烤!非常好吃,離開了家鄉在南方再也沒吃到過這么好吃的燒餅!
這就是滄州的特產,離開了滄州再也吃不到這種味道,其他的什麼涼皮啊、肉夾饃啊、燒烤啊、雞排啊等等都是全國各地能吃到,也就不叫特色了!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都在我這里,已經五萬小夥伴加入了,喜歡就關注吧!
去滄州旅遊的話,都有哪些特產名吃?
驢肉火燒
金絲小棗
滄州火鍋雞
泊頭鴨梨
獻王酒
滄州,位於河北省,地處東南,東臨渤海,背靠天津,與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提起滄州,大家都會想起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紀曉嵐。滄州的武術也是十分著名,素有武術之鄉。滄州有東光鐵佛寺和吳橋雜技大世界2個4A級景區。
在滄州,美麗的風景有的是,吃的更是數不勝數,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主要著名小吃。
1.滄州羊腸湯
又叫羊雜、羊腸子,因為滄州轄區內的孟村回族自治縣是一個以回族為主的縣,故以牛羊肉為主。羊腸湯是滄州的早點小吃,每每光顧的大多數是男性。其色澤光亮,湯味鮮美,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來滄州品嘗羊腸湯,可不必擔心有膻味,反而有著一股獨特的清香。
2.滄州獅子頭
獅子頭,看名字就知道這個小吃有多霸道,不僅名字霸道,味道更是一絕。滄州重要代表之一就是鎮海吼鐵獅子,獅子頭名稱就這樣而來。其外焦里嫩,香味撲鼻,美味可口,可清蒸。
3.河間驢肉火燒
滄州的河間驢肉更是肉質紅嫩,口感十分勁道。豬肉不膩,羊肉不膻。俗語中的「天上龍肉,地下驢肉」真的不是亂說的。驢肉有著美顏大補的功效,功效不僅如此。品嘗驢肉火燒,驢肉香氣裝滿口,人間美味就不過於此
4.滄州冬菜
滄州冬菜素以香甜咸辣四味著稱,風味別具一格,堪稱四時最佳蔬菜。滄州冬菜是當地用優質大白菜配上各種調料配置而成,色澤金黃,氣味芬芳,脆嫩爽口。
游在河北滄州,不僅能夠感受中華武術的氣魄,還能夠品嘗各種特色小吃。滄州還有泊頭鴨梨、青縣羊角脆、河間熏肉等。大家來到滄州可盡情的品嘗。
還有一種滄州燒餅,就是兩層皮,中間空的那種,裡面有糖稀,薄薄脆脆,可以當點心吃的。有很多年沒吃過了,還有滄州鹽山縣的羊腸湯,每次路過趕著點去吃。多少年了,現在想起來都流口水,別的地兒做的咋都沒那個味,好懷念啊。
還有就是食為天賽西施做的鐵獅子頭,那味道更是好吃的不得了,做夢都想去吃,滄州的鐵鍋小魚玉米餅子,滄州老席八大碗可以品嘗一下,我在於集吃過敲邦子擔挑賣豆腐腦的,拿碗盛上白豆腐放點蔥花香油,好吃.不過多年了都忘了味道了。
頭幾天去河間市,路邊有一個鐵皮桶做的烤爐,不用油烤出來的帶紙嘛的燒餅真是好吃啊,還有河北地區人們愛吃的缸爐燒餅,味道也是非常的不錯,再就是一笑堂鐵獅子頭也是相當的不錯,有機會的話可以來滄州玩,順便嘗嘗當地的 美食 。
我給推薦一下滄州舊城地方名吃,除眾所知道那些外,推薦一下
獨有的特色的
1.茅萵餡水餃,2.地皮餡盒子。這兩種食材只有舊城內產。其實是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菌類,在潮濕的環境下茅草根下生長的類似小蘑菇似的植物,色微黃,地皮略白,產量不高,營養豐富,口感滑嫩。一個家庭婦女到地里撿拾小半天夠四口人美美的吃一頓的。
近年舊城有的飯店,已推出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獨有的特色小吃。
滄州舊城,不光有鐵獅子,還有這獨特的地方風味。歡迎大家前來觀光品嘗。
其實滄州的 美食 還是很多的,經常去河北參加學習,也去過多次滄州,下面針對滄州的 美食 給大家做一下推薦:
1、驢肉火燒:滄州河間驢肉火燒,在整個滄州都很出名,將鹵好的驢肉加上湯汁加進酥脆的火燒裡面,一口咬下去,外皮香而酥脆,里肉入口即化,吃起來回味無窮;
2、獅子頭:滄州獅子頭是將豬肉切成丁然後加入雞蛋蔥等配料做成的丸子,一口獅子頭下去鮮汁亂噴,完完全全把你的嘴巴給征服了;
3、炸老虎:將面片炸到8、9分熟的時候,將面片的一端撕開一個小口,然後把雞蛋小口倒入面片,然後再放油鍋里炸熟,輕輕咬上一口,外酥里嫩,雞蛋滑滑的,面片脆脆的很受大家的喜愛;
4、奇美香腸:奇美香腸用料考究,製作精細,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用羊腸製成腸衣,原料主要為瘦豬肉,再按比例加入肉寇、草寇、子寇、肉桂、砂仁、桂皮、廣料、香油、鮮姜、食鹽等十多種佐料,又加入味精,調制而成;
5、羊腸子:是滄州的一大特色,是很多滄州人早上比較喜歡的早點,早上起來,人們在路邊一群人圍著一口熱氣騰騰的一大鍋羊腸子,每個人都端著一萬湯,上面漂著紅紅辣椒再加上翠綠的香菜葉讓人垂涎三尺;
6、冬菜:它是中國名特產之一,多用於湯料或炒食風味鮮美,它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具有開胃健腦的作用,風味鮮美。
以上是給大家推薦的滄州的6道比較有特色的 美食 ,大家去滄州 旅遊 或者出差的時候可以找找嘗嘗,味道很是不錯。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 美食 !
3、廈門旅遊和小吃
最值得去什麼地方,每個人的概念不同,我能做的只有把資料給你,下面搜集的是廈門很有名的小吃匯集,個人認為都是精華,裡面更包含了具體的地理位置.
如果實在想選的話,就選中山路片區的,因為是市中心,最地道.另外,要選你沒吃過的,沙茶麵和土筍凍應該是不得不吃的.其他的就看你自己了.
一,中山路片區
1、中山路的肉棕
2、九市的鹵面
3、大同鴨肉粥
4、烏糖的沙茶麵(民族路醬油廠)
5、定安對面廣州小食里的叉燒褒仔
6、 銀行中心五樓及國際銀行四樓的日式咖喱—-雅子,咖喱的口味剎是純正
7、輪渡地下通道的「快可立」珍珠奶茶
8、中山路來雅六樓冰吧的紅豆牛奶冰,十元好大一盤
9、中山路「天利和」木瓜牛奶。
10、鷺江賓館的晚茶
11、幸福路「小眼鏡」排擋,專做醬油水。記得要下午6點以前去,不然不是沒位子就是沒料了
12、 在輪渡「春天」的拐角處的台灣小吃店:棺材板–台灣的名小吃
13、 吃正宗的蝦面只要在吳再添往輪渡方向走第一個小巷子左傳就是了。推薦蝦面、豬腳面
14、九市(定安夜市,路口,第一個巷口)的麻糍應該也是鼓浪嶼葉氏麻糍
15、銀行中心附近有家海鮮大排擋,名字一時想不起來了,不過這家做的絲丁魚餅,涼拌騾肚,涼拌騾腸實在是極品
16、局口街從中山路這邊走過的第一個賣春卷也很棒
17、民立小學對面的「月華「的沙茶麵和肉棕,特別時沙茶麵,現在還是由80歲的月華阿婆親自配料。
18、鎮邦路有條很小的巷子,里頭有戶人家做點沙茶麵、燉罐的小生意,豬心罐、烏雞罐、番鴨罐都加了不知道什麼葯材,口味絕對勝過「寶貴」之流。
19、西門的土筍凍
二、湖濱東西南北
1、 濱北的「寶貴」八寶飯(燉罐特別好)(濱北轉盤附近,加油站的正對面)
2、四里的沙茶麵
3、福聯的自助茶
4、 市府大道邊巷子里的阿發醬油水-新鮮好吃又便宜只是在路邊環境不是很好
5、湖濱舊貨市場對面的好再來川菜館
6、湖明路瀟湘湘菜館
7、湖濱南老知青的纖絲驢肉
8、白鷺洲大酒店的雞軟骨、還有種海苔加著怎麼去做的對蝦
9、歡樂園的鴉片魚頭還有那小菜里的雞爪
10、亞珠餐廳的白灼章魚和芡實煲,亞珠的-小鮑撈飯
11、福滿樓的多寶魚、鯊魚骨湯、黃金炒飯…
12、濱南路北方人獨一處的烤養小腿,味道很正哦
13、柄豆乾:在胡濱四里菜市場的南段除了柄豆乾之外還可以柄魚、蝦等等
14、廈門六中的牛肉更,現已經遷到阿朱餐廳隔壁
15、濱北挨近市政府處的巴西烤肉(近二十種肉)
16、濱北中行後頭的客家菜(怎麼也記不得店名)
17、振業大廈對面的西安小吃:涼皮很好
18、百味鮮的-水煮桂花魚
三、禾祥東西路
1、糊塗火鍋的青椒雞(繁榮廣場)
2、好好啃大骨頭是在湖濱南建行紅樓邊上的路口進去
3、逍遙津徽菜(國貿廣場和匯禾新城之間)
4、魚樵耕讀里頭的鋦飯
5、小城故事附近的山裡人家閩北菜館的大田螺
6、奔馬飲食店的醬排套餐,8元/份,可以和無錫醬排相比美
7、禾祥路上海湯包的湯包配剁骨肉湯
8、和祥東二娃的水煮活魚
9、禾祥東奔馬對面的客家菜
10、金永福的醬海螺肉、蟹虎串燒;
四、文灶
1、鑫安賓館後面的榮記深海魚(魚皮熬粥20元/份,註:深海魚油很有營養)
2、榮記深海魚一旁的牛慶牛肉,里頭的牛肉和溪魚都相當不錯
五、蓮花
1、蓮花二村:市場附近的韓國料理,地道又便宜。
2、蓮花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壟上人家蘭州菜館,羊羔肉和丁丁炒麵
3、烤肉:位於蓮岳里科技幼兒園邊。晚上7:00以後才營業。他的烤雞翅和豆乾
4、甜點以莎諾西餐廳(圓山酒樓一樓)做得最好,尤以「提拿米酥」為我至愛。
5、蓮花廣場附近煎蟹一條街上有個客家飯店,燉的大筍很好吃
6、蓮花廈融賓館後面的西域食府的大盤雞
7、蓮花盈翠一條街里有一家賣咖喱雞飯,是一個印泥老華僑開的,做的很地道,而且咖喱都是從印泥帶回來的或者用帶回來的原料自己加工的,可惜現在老人去世了,總感覺咖喱的味道越來越象超市買的。
8、蓮花西新疆食府的饢
9、寶龍上海餐館的油炸冰淇淋
10、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不二齋面館:豆花,面,燒餅,醬牛肉
11、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一家最小的、最不起眼的東北菜館很好吃
12、香江花園一樓的內蒙食府:怪味羊腿
13、蓮花二村的東北飯館『大森林』的醬骨架非常的可口.旁邊的朝鮮冷麵館的冷麵很正宗
14、蓮花M當勞後的小二豆腐,小二魚片,石頭鍋等好多特色菜
15、蓮花公園菲律賓領事館斜對面72-73號的阿桂紅燒牛肉麵不錯,去吃的多是大模 大樣直奔目標的回頭客,
六、湖裡
1、湖裡:水上樂園附近廣東客家菜館
2、湖裡活魚街靠建行路口的冬粉鴨店的鹽水鴨很好吃,雖然和南京鹽水鴨已經完全不同,味道還是可以的,推薦愛啃鴨頭的嘗試。
3、湖裡菜市場的阿強鹵面
4、湖裡芙蓉苑一條街上有很多好吃的。
七、蓮前
1、金雞亭附近的遵義羊肉粉
2、金尚禹洲花園里有龍岩的清湯粉和牛肉丸
3、金雞亭裡面,去雲頂岩的路邊有家東北菜比較正宗。
4、永定駐廈辦上面的龍岩特色菜
八、江頭、蓮岳、松柏
1、銀鷺,(同安人開的,象沙縣小吃店一樣普通。吃的卻大都很高級,熬魚翅的沙鍋就是街邊賣的,幾元一個的土鍋。又大又土。經常去都滿座。結帳—別人結的–常常是1、2千元。不過倒也貨真價實)。
2、彩虹花園對面停車場里」渝園」川菜館的水煮活魚
3、京閩酒店南側民居的一樓咸稀飯:純屬閩南口味,稀飯是一粒一粒的,不像粥那麼粘湯頭的味道很好,飯粒有嚼勁。
4、嶼後北里車站後的小巷子里的鹵面
5、冬粉鴨: 京閩酒店對面的阿亮大排擋。正宗的石碼五香
6、牛肉湯: 在松柏扁食嫂和妙香麵食的中間
7、梅菜扣肉:松柏天香閣館子的菜。「南乳空心菜」和「椒鹽絲丁魚
8、長青路路口的診所南側台灣肉圓,推薦他的肉圓、簡餐和肉羹湯
9、廣州茶點: 長升酒店酒店一樓
10、長青路和湖濱北路交叉口在湖濱北路上有家灌口鹵味的,雞爪很好
11、思文長青電器城對面有家新疆的天山飯店,不錯的。
12、京閩中心邊上的西安小吃:羊肉泡饃
13\ 國貿斜對面,玉凌閣。很好吃的杭州菜
九、鼓浪嶼
1、龍頭魚丸湯
2、黃金香肉鬆
3、麻糍(新華書店)
十、廈大
1、廈大建行旁邊斜坡下去的第一家(不是川菜第一家),做的都是閩南人常吃的家常菜餚,尤其是那道紅燒豆腐。
2、廈大陶然居的田螺,還有無數好吃的川菜
3 廈大藝術學院外面有家朝鮮餐廳,冷麵、拌飯、雞塊、牛肉都很好
十一、島外
1、海滄鎮政府正對面的一家餐廳的土筍湯(小杯裝)和虎獅(螃蟹的一種)還有河豚
2、杏林高浦大排擋,非常大。海鮮很多。
補充:
1 蓮坂可補充一處:國貿斜對面,玉凌閣。很好吃的杭州菜。
2 假日海景義大利餐廳的PIZZA,中餐廳的鮑魚撈飯。
3 金永福的好菜還有:紅燒豆腐鹵、梅蠟鱔球
4 海滄鎮政府正對面的一家餐廳的土筍湯(小杯裝)和虎獅(螃蟹的一種)
5 蓮花M當勞後的小二豆腐,小二魚片,石頭鍋等好多特色菜,味道都不錯
4、鎮海要開美食節??
最簡單的紅燒排骨做法:
好排骨,切塊,油放在鍋里燒熱,下肉炒干水分,加海天老抽少許上色,再加海天生抽,不加鹽,然後加好一點的料酒,炒干水分,加水,淹沒肉,燒開,然後用沙鍋或鐵鍋用很小的火(保持水似開非開的狀態),燒1—2小時,你覺得爛了就行,大火收干水,不要太干,加胡椒,少許味精,放一點點糖,加一點香蔥段
紅燒排骨的做法
原料:
排骨, 姜, 蔥, 香料(八角、 茴香、山奈、 桂皮、草果、丁香、香葉), 花椒(少許), 鹽, 味精, 白糖, 料酒, 醬油(老抽)
做法:
1、排骨宰成4厘米的段放入沸水中除去血水撈起洗凈待用. 姜切片, 蔥洗凈去頭拴成一結(3根左右)
2、鍋內倒油, 待油還是冷的時候同時放入白糖(要多, 大概一份糖, 2.5或3份油), 小火慢慢把糖炒化. 待糖水開始變成棕紅色, 且開始冒棕紅色的泡沫時, 馬上把排骨倒入鍋中炒勻, 接著放入薑片, 花椒和香料, 炒出香味後倒入少許料酒和醬油上色, 摻入清水, 加入鹽和蔥結, 大火燒開後轉至小火慢慢燒至排骨粑軟, 然後夾去鍋里的蔥和大塊頭的香料, 大火收汁, 待湯汁變濃時, 加入味精起鍋即成.
3、先准備帶點點肥的排骨(我覺得全瘦的沒這好吃),想吃多少就准備多少,可叫賣肉師傅替你剁好;
4、排骨加水加適量鹽煮至八成熟,時間充足的話可用電飯堡煮;
5、撈出排骨(湯備用),瀝干後放入油鍋(不要太多油了,因為炸排骨還會出油的)翻炒,先倒入黃酒炒出酒香,再加醬油炒出醬香,然後往鍋里澆湯,一次不要澆太多,再炒,多澆炒幾次,最後一次炒至汁半干時,
注意事項:
1、黃酒醬油可多放些,上色。醬油一定要後一點放,而且不要炒太久,因為容易糊鍋子,一定不能放味精;
2、一定要多翻炒,這樣排骨的色澤才會均勻好看;
3、這種做法的特點就是步驟簡單,又入味。還有,多出來的湯還可以煮小菜,而且撒點蔥花就可以直接喝了,真是一舉多得呀。
原料:
排骨, 姜, 蔥, 香料(八角, 茴香, 山奈, 桂皮, 草果, 丁香, 香葉), 花椒(少許), 鹽, 味精, 白糖, 料酒, 醬油(老抽)
做法:
排骨宰成4厘米的段放入沸水中除去血水撈起洗凈待用. 姜切片, 蔥洗凈去頭拴成一結(3根左右)
做法: 鍋內倒油, 待油還是冷的時候同時放入白糖(要多, 大概一份糖, 2.5或3份油), 小火慢慢把糖炒化. 待糖水開始變成棕紅色, 且開始冒棕紅色的泡沫時, 馬上把排骨倒入鍋中炒勻, 接著放入薑片, 花椒和香料, 炒出香味後倒入少許料酒和醬油上色, 摻入清水, 加入鹽和蔥結, 大火燒開後轉至小火慢慢燒至排骨粑軟, 然後夾去鍋里的蔥和大塊頭的香料, 大火收汁, 待湯汁變濃時, 加入味精起鍋即成.
用高壓鍋照樣可以搞定的,又不是燉牛肉是吧,燉牛肉也可以不用,加點茶葉就搞定了。
我是新來的哈,,大家好哈!
先用水去掉血水,在放油,然後先把排骨炒炒,,再放入豆瓣醬,花椒,香料等等作料,你想加什麼都可以,,多炒炒,別省這點時間,時間久些,加了水,才不會沒味。以前我就是不知道多炒炒。。
炒個10來分鍾後,就加水,你自己估摸著加,再加點雞精啊,味精啊什麼的燉,別放醋哈,,不然不好吃了
你是吃紅燒,又不是糖醋呀。
我說的是川味的哈,,加不加辣椒,你自己看著辦哈/
豆瓣我用的是四川陴縣的,最好吃的!
原來做排骨一直是氽水,炒,用煲小火燉的方法,是吃壇上哪位DX教的不記得了(抱歉抱歉).前幾天從從別人那裡學了另一種做法:氽水,燉,炒的步驟,昨天試了一下還不錯,比較香.
做法如下:
1、排骨N克(N大小看你的情況),下水氽一下(老套路了,不多說)。
2、另弄一個煲,放水燒開,水量要能沒過排骨,可適當多一些,因要撇去一些浮沫。
3、氽好的排骨直接放入燒開水的煲里,撇去浮沫,放入蔥段、薑片、蒜、花椒、八角、桂皮(少放,一點就夠)、適量老酒,小火燉吧,具體燉多久由個人喜好去掌握,有人喜歡硬一點,有人喜歡軟一點(別太爛了,太爛了後面一炒就成肉末了),我一般燉一個多小時,中間加點鹽。湯不要燉干,最後要留一小碗湯。
4、准備炒勺,少放點油(南北方的豬不同,南方可多放一點,北方可少放一點),直接從煲里撈出排骨炒,炒到湯干(排骨撈起來時肯定要帶點湯的)時,噴點醋,一定要湯基本上干時再放醋,讓醋在勺成霧狀,如此時有湯,醋溶解在湯里,成酸排骨了,蓋上蓋子幾秒,打開蓋子讓醋揮發,加點醬油,糖(不喜歡可不放),炒幾下,把煲里剩下的一小碗湯放入(根據平時做菜的經驗和前面放鹽和醬油的多少決定是否放點鹽),翻幾下蓋上蓋子燜一會兒,剩少量湯時加點雞精,胡椒粉出鍋即可。
首先是器具:大鐵鍋一口,鋁制蒸鍋一門,鋁盆一頂,陶瓷淺底大海碗一隻,大碟子一面,搗罐一付,木製案板和擀麵棍一套。(注意所列器具不可替代)
然後是備料:上等排骨二斤,優質大米二兩,蔥姜蒜花椒大料適量,醬油鹽黃酒胡椒粉點到為止。(作料普通即可)
工藝流程:頭天先將大米洗凈並用蓋布包好涼干備用;用文火將鐵鍋燒熱(干鍋),將花椒大料倒入翻炒至清香溢出進搗罐搗碎(此為自製五香粉);將洗凈的排骨,切細的蔥姜蒜,適量的醬油鹽黃酒胡椒粉倒入鋁盆攪拌均勻備用。
當日,用文火將鐵鍋燒熱(干鍋),將晾乾的大米在案板上用擀麵棍碾碎倒入鍋中翻炒直到米粉成金黃色為止,倒入大海碗;將腌好的排骨(摘凈排骨表面的作料碎末)在米粉上方碼好;在碗中注入少許清水上蒸鍋;武火燒至鍋開,文火蒸三個小時。出鍋後將碗扣於碟上,功德圓滿。
特色:滑而不膩,潤而不燥,入口清香,回味悠長。
關鍵點:需要耐心和愛心,所謂慢工出細活。
先將排骨切塊,油鍋燒熱,放入排骨翻炒,等顏色變白後,加入鹽、黃酒、醬油、白糖、花椒、姜、蔥段、大料、干辣椒(兩個)小火翻炒入味,待鍋入湯汁快乾時,加入冷水(幾乎沒過排骨)燒開後,加蓋小火煨一小時加入味精即可。偶為了節約用氣,一般是用高壓鍋壓半小時,但水就要少放一些
糖醋排骨
滬菜
滬菜
豬排骨25O克,番茄醬少許,白糖25克,醋2O克,料酒1O克,鹽3克,油1OOO克。
①將排骨洗凈,用料酒、鹽腌一下。②鍋上火,放油燒至六成熱,下入排骨炸至呈金黃色撈出;③另坐鍋底油,放入白糖、番茄醬、醋、鹽,攪勻成糖醋汁,再把炸好的排骨放入,翻炒至均勻掛上湯汁即可。
加糖兩小匙,加鹽少許(醬油也可),番茄醬掛色用,不宜太多,要用陳醋,並且出鍋之前再加,才會有香味。
糖醋排骨
浙江菜
外金黃鬆脆,里嫩鮮。酸甜微咸。
主料 生麵筋160克,水發木耳26克,凈科筍(玉蘭片)220克,青、紅柿子各22克。調料 香油600克(實耗110克)白湯40克,干澱粉110克,濕澱粉10克,白糖80克,醋油80克,醋30克,薑末1克。
(1)把麵筋壓成0.5厘米厚的薄片,再切成3厘米寬的長條。然後把一雙竹筷子並在一起,將麵筋條由上而下均勻地纏在上面,不讓它鬆散。纏完後放置5~6分鍾,讓它充分粘牢固,再連筷子一起放入開水鍋中,在文火上煮30分鍾左右,撈出放在涼水中,慢慢地抽出筷子。 (2)把麵筋再切成1.3厘米寬的段,放在碗中加入醬油拌均勻,再稍微擠一下,蘸勻干澱粉。 (3)把冬筍在開水中煮熟,切成長3厘米、寬1厘注、厚0.5厘米的小條,削成豬肋骨形狀,一條一條地嵌入麵筋段內,使兩頭露出一點,形似排骨。 (4)將青、紅柿子椒去籽和筋,洗干凈;木了耳擇洗干凈,一同切成細絲。 (5)把木耳絲放在碗中,加入白湯、白糖、醬油(2克)、醋、濕澱粉等調成芡汁。 (6) 炒勺內倒入香油,在旺火上燒到7~8成熱,下入「排骨」,炸成醬黃色,倒入漏勺中瀝油。 (7) 炒勺再回到旺火上,放入香油(30克),燒到5~6成熱下入青、紅柿椒絲、薑末,煸炒幾下,烹入芡汁攪拌均勻,接著放入炸好的「排骨」,顛翻幾下,滴下香油適量即成。
糖醋排骨
浙江菜
紅黃油亮,形似排骨,外焦內嫩,甜酸鮮香,常吃不膩,養身保健。
主料 生麵筋160克,水發木耳26克,凈科筍(玉蘭片)220克,青、紅柿子各22克。調料 香油600克(實耗110克)白湯40克,干澱粉110克,濕澱粉10克,白糖80克,醋油80克,醋30克,薑末1克。
(1) 把麵筋壓成0.5厘米厚的薄片,再切成3厘米寬的長條。然後把一雙竹筷子並在一起,將麵筋條由上而下均勻地纏在上面,不讓它鬆散。纏完後放置5~6分鍾,讓它充分粘牢固,再連筷子一起放入開水鍋中,在文火上煮30分鍾左右,撈出放在涼水中,慢慢地抽出筷子。 (2) 把麵筋再切成1.3厘米寬的段,放在碗中加入醬油拌均勻,再稍微擠一下,蘸勻干澱粉。 (3)把冬筍在開水中煮熟,切成長3厘米、寬1厘注、厚0.5厘米的小條,削成豬肋骨形狀,一條一條地嵌入麵筋段內,使兩頭露出一點,形似排骨。(4) 將青、紅柿子椒去籽和筋,洗干凈;木了耳擇洗干凈,一同切成細絲。 (5) 把木耳絲放在碗中,加入白湯、白糖、醬油(2克)、醋、濕澱粉等調成芡汁。 (6) 炒勺內倒入香油,在旺火上燒到7~8成熱,下入「排骨」,炸成醬黃色,倒入漏勺中瀝油。 (7) 炒勺再回到旺火上,放入香油(30克),燒到5~6成熱下入青、紅柿椒絲、薑末,煸炒幾下,烹入芡汁攪拌均勻,接著放入炸好的「排骨」,顛翻幾下,滴下香油適量即成。
·四川糖醋排骨
是四川一道很有名的冷盤,用的是炸收的烹飪方法,屬於糖醋味型,琥珀油亮,干香滋潤,甜酸醇厚,是一款極好的下酒菜或是開胃菜。
先去市場買來排骨適量,(我們做糖醋排骨的時候一次做的很多,一是喜歡吃,二是做的多省事,三是這菜屬於量大質更優的品種。)讓老闆幫你剁成小段,免得自己回家麻煩,而且傷刀。再准備一些姜蔥、花椒、鹽、糖、醋等調味品。
鍋內燒水,放排骨下鍋煮,加姜蔥、花椒、料酒,燒開後打去浮沫,繼續改用中小火煮至排骨上的肉能脫骨就可以撈出來瀝干水分了(飯店一般不用煮,而是飛水後蒸,這樣肉味更濃,但是要有條件--用蒸籠長時間蒸)
然後鍋置火上,放油燒到七成熱(油麵開始冒青煙),下排骨炸至棕紅撈出。把油倒出,鍋洗凈,然後加湯並用鹽、糖調味(略有咸甜味),糖色調色(用白糖加油炒至棕紅加水製成,如果不會,可以加醬油(不過發黑)或是可樂),放入排骨,用中小火燒至湯汁快乾時,加醋翻炒至收汁亮油,淋入少許香油翻勻就可以其鍋了。
這時候千萬要忍住,不要還沒涼就悉數掃盪干凈,那麼涼後更美味的糖醋排骨就不復存在了。此外,你也可以在起鍋後撒上少許白芝麻裝盤。
·糖醋排骨
原料:
剁塊的排骨(放入冰箱內凍約1小時,易剁碎),糖,醋,醬油,芝麻適量
製作方法:
第一步:炒鍋內放入水,燒開,倒入排骨氽一遍,目的是去血沫。夾出排骨。
第二步:重新在炒鍋內放入兩小碗水,倒入排骨,加入糖,醋,醬 油,用中火燒開,呈沸騰狀態,之間需翻炒,一直把水燒干,現油。倒入芝麻炒香。即可裝
順便選一種酒可以了
5、寧波美食有哪些?
寧波美食特產簡介 x0dx0ax0dx0a寧波不僅山清水秀,還自古以「四香」(米香、魚香、書香、墨香)傳揚天下,物產極為豐富。主要特產可分為海鮮、海乾產品、特色食品,時令果品,傳統工藝品,服裝等幾大類。 海 鮮 、 干 海 產 品 寧波地處長江入東海口,海岸線縱長,是鹹水、淡水交匯的地方,水中微生物極為豐富,因此海鮮味道特別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寧波是中國盛產海鮮的主要區域之一,黃魚、帶魚、墨魚、石斑魚、香魚、彈塗魚、海鰻、梭子蟹、海蝦、蚶子、蟶子、牡蠣、泥螺、貢干、海蟄、海帶、苔菜等各類海鮮一應俱全。干海產品中數黃魚鯗、明府鯗、紅膏熗蟹、醉泥螺、蝦干、對蝦干、蝦皮、新風鰻鯗、海蟄頭、海帶、苔菜、烤魚片等最有名,寧波人很喜歡以此特產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 x0dx0ax0dx0a寧波湯團。原名元宵,據考證寧波湯團始於宋元時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它用當地盛產的一級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細膩純凈的綿白糖、黑芝麻和優質豬板油製成餡,具有香、甜、鮮、滑、糯的特點,咬開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鮮爽可口,令人稱絕,因而享譽海內外。寧波民間每逢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要吃寧波湯團,以示歡樂、團圓、吉祥之意。一些海外僑胞每逢佳節,總愛吃碗湯團以寄託思鄉之情。自1982年起,寧波湯團已成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個點心品種。1997年入選為中華名點小吃。 x0dx0ax0dx0a寧波有外出經商的傳統,隨著越來越多的寧波人到各地開店做生意,也把寧波湯團這種食品傳到各地,開起寧波湯團店來。現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安慶等地不少城市都開有寧波湯團店。寧波對外開放後,還把寧波湯團速凍出口。 x0dx0ax0dx0a水磨粉。亦稱湯團粉,選用優質糯米製成,清香、滑爽,不僅是製作寧波湯團的主料,而且可製作元宵、麻團等各種糯米粉復製品,以及替代澱粉,作為冷飲製品中的凝聚劑。 x0dx0ax0dx0a溪口千層餅。是寧波特色食品。在溪口製作千層餅已有100多年歷史,它外形四方,內分27層,層次分明,金黃透綠,香酥鬆脆,甜中帶咸,咸里帶鮮,風味獨特,食後令人口齒留香,百食不厭。溪口千層餅多次獲得國家和省級名特產品獎,成為中外遊客品嘗和饋贈親友的旅遊食品,特別是背井離鄉的海外遊子,都喜歡托回鄉的親友帶些回去,以慰思鄉之念。千層餅除暢銷浙東一帶外,還遠銷日本、東南亞國家和港、澳、台地區。 x0dx0ax0dx0a三北豆酥糖。是寧波傳統名特糕點,名揚江浙地區和海外。三北豆酥糖已有很悠久的製作歷史,在100多年前始產於餘姚陸埠鎮。豆酥糖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成分,並且能長久保持香、甜、酥、松的特點。現在,餘姚的陸埠鎮、慈溪的周巷鎮沈師橋和寧波升陽泰旅遊食品廠為主要產地和生產企業。 x0dx0ax0dx0a三北藕絲糖。與三北豆酥糖齊名,是寧波的土特食品,曾作為貢品充入御食。三北藕絲糖產自慈溪,在柱狀外面,粘有黑芝麻或白芝麻,鬆脆香甜,風味獨特。 x0dx0ax0dx0a奉化芋艿頭(羅漢聖果)。「跑過三關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人們以吃過奉化芋艿頭引以為自豪,可見這芋艿頭非同尋常。奉化芋艿頭盛產於奉化蕭王廟鎮和溪口鎮,果大富含澱粉,香糯可口,可當零食,又可當點心,也可做「仔 x0dx0a狗(羊)芋艿煲」、「排骨芋艿煲」、「海鮮芋艿煲」等,成為一道特色菜餚。 x0dx0ax0dx0a茶葉。寧波有天台山、四明山脈綿境內,近海傍湖,雨水充沛,高山上常年雲霧繚繞,故茶葉品質優良,有「望府銀毫」、「寧海第一尖」、「望海茶」、「瀑布仙茗」、「四明龍尖」、「沁綠」、「東海龍舌」、「四明十二雷」等優良品牌。寧波茶葉以穀雨前採制的最好,大部分採制時間在清明前後,它以色澤嫩綠、滋味鮮醇、甘洌生津、清香持久曾名揚國際茶博會。 x0dx0ax0dx0a羊尾筍干。奉化三大土特產名產之一,與水蜜桃、芋艿頭齊名。由當地盛產的龍須竹筍加工而成,因其形如羊筍,被稱作「羊尾筍干」,肉色清白透黃,鮮美可口,營養豐富,並具有消暑開胃之功效。可用於烤肉、白切或煮湯。 x0dx0ax0dx0a精製榨菜。榨菜盛產於餘姚、鎮海一帶,質地脆嫩,色澤鮮艷,加工後香味獨特,咸辣適度,味鮮爽口。餘姚「美福」牌和鎮海「銅錢橋」牌、「雲」牌榨菜,除遠銷國內20多個省市以及美國、日本、港澳等國家和地區外,還作為旅遊食品精製成小包裝榨菜,供應中外遊客。清沁湯。統稱萬年青菜乾或菜蕻干,傳統特產。冬油菜在二、三月間,其菜蕻大量萌發時,取其頂端三、四節嫩尖為原料,放入沸水中煮泡二、三分鍾,當三分熟七分生時,再晾乾。由於特殊的加工工藝,鮮菜中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多未受損,所以它的色、香、味俱佳,誘人食慾。一般的習慣是做成一道很好的湯料。過去,多為家庭加工,作自己食用或饋贈外地親友。如今,浙江海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卡依之」綠色食品中,清沁湯就是其中一個產品,供應寧波、杭州、上海等城市和海外許多國家。也深受旅遊者的喜愛和作為饋送的佳品。 x0dx0ax0dx0a年糕。傳統糧食復製品,已有數百年生產歷史。寧波一帶民間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諺。寧波年糕以優質晚糯米為主要原料,潔白如玉、柔軟滑糯,久煮不糊,進口不粘。寧波慈城鎮、餘姚三七市鎮現為寧波主要年糕生產基地,「塔牌「年糕還遠銷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和港澳地區。 x0dx0ax0dx0a邱隘鹹菜。寧波特產,盛產於寧波鄞州區邱隘鎮,是聞名遐邇的「鹹菜之鄉」。用雪裡蕻菜腌制,色澤黃亮,有香、嫩、鮮、微酸的特點,能生津開胃。既能生食,也可做配料。寧波民間有句俗話,叫「三天不吃鹹菜湯,腳骨有點酸汪汪」,可見鹹菜的作用。邱隘鹹菜加工已有近百年歷史,創出許多名牌產品,如「大利」牌雪菜,採用真空包裝和先進的保鮮貯存技術,使其暢銷國內外。 x0dx0ax0dx0a奉化水蜜桃。浙江省名特產,盛產於奉化市,已有近百年栽培歷史。奉化水蜜桃色澤鮮艷,肉厚皮薄,芳香甜美,被譽為「瓊漿玉露」、「瑤池珍品」。主要品種有黃玉露、玉露桃、玉露蟠桃等,每年六月下旬到八月鮮桃應市。桃果不僅是令人喜愛的時令水果,含有脂肪、蛋白質、無機鹽、糖、纖維素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還能增加人體膽汁分泌,促進腸胃蠕動和治療便秘等功效。桃仁還可入葯。 x0dx0a楊梅。優質名果,與閩廣荔枝齊名,早在漢朝(公元前206年—220年)已列為貢品,盛產於餘姚、慈溪兩市。主要品種有白種、紅種、粉紅種、烏種四類,以餘姚三七市鎮、丈亭鎮和慈溪橫河鎮的烏種中荸薺種楊梅為上品,果大核小,汁濃味甜。楊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葡萄糖、檸檬酸、蘋果酸、乳酸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份,並具有一定的葯理作用。《本草綱目》中稱其「可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憒惡氣」。加工成酒楊梅,還可以解疲勞、散暑氣、驅風濕。餘姚生產的「大地」牌酒楊梅和象山的「永成」牌干紅楊梅酒在市場上十分暢銷。餘姚、慈溪兩市還以楊梅為媒,在每年的六月底楊梅上市之際,舉辦楊梅節,開展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活動。 x0dx0ax0dx0a天草(柑桔)。產於象山、寧海,品質優良,具有形美、色艷、汁多、香醇、味濃、耐貯運等特點,一般在十月分開始上市。象山縣「大象山」牌天草還被列為寧波旅遊推薦商品。 x0dx0ax0dx0a草莓。由於獨特的氣候,寧波的奉化、慈溪、餘姚等地盛產草莓。尤其在奉化尚田鎮運用精湛的栽培技術,大面積大棚草莓鮮紅光亮、果肉質細、汁多香郁、品質特佳,身手消費者的喜愛。「奉冠」牌尚田草莓還被列為寧波旅遊推薦商品。 x0dx0ax0dx0a金桔。又名金柑,水果中的佳品,已有300多年栽培歷史。寧波北侖柴橋、三山一帶由於地處浙東沿海,氣候溫暖濕潤,山地土壤呈酸性,非常適宜於金桔生長。主要以金彈、羅紋、金棗、金豆等,其中以金彈為最優,口味甜、酸、苦、辣、麻俱全,稱為「五味果」。金桔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維生素C、蛋白質、糖、鈣、鎂、鐵、磷等多種營養成份,並具開胃順氣,消食化痰的卓著功效。 x0dx0ax0dx0a「吊紅」(柿子)。每年入秋後,開始逐漸成熟,由青轉變成紅色,懸吊在樹上極為美觀,故寧波一帶稱其為「吊紅」。盛產於餘姚大嵐鎮(柿林村),「柿林」牌吊紅個大、質軟、味甜,除生食外,還加工成柿餅進入市場。 x0dx0ax0dx0a蜜梨。又稱黃花梨,盛產於慈溪周巷鎮、庵東鎮。蜜梨不同於一般梨子,果大,水分特別充足,營養極為豐富。因蜜梨開花結果時非常漂亮,因此兩鎮的大片梨園還成為人民喜愛的旅遊目的地。 x0dx0ax0dx0a獼猴桃。果中珍品,國外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因其藤攀緣在岩石和樹林上,俗稱藤梨。寧海山多溪多,氣候濕潤,非常適宜於獼猴桃的自然生長。據調查,全縣有獼猴桃資源近萬畝。獼猴桃不但果肉細嫩,清香多汁,酸甜適口,而且含有糖、脂肪、蛋白質和磷、鉀、鈣、鎂等礦物質,維生素含量尤高,其營養價值比柑桔、蘋果高數倍至數十倍,有滋補強身,清熱利尿之功能,對胃癌、食道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x0dx0ax0dx0a竹製(編)工藝品。寧波盛產竹子,從事竹製、竹編工藝品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鄞州愛中鄉還譽為「竹編之鄉」,產品以造型精巧,編織細致,實用與觀賞價值兼備而蜚聲中外,作為寧波外貿出口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寧波士林工藝品有限公司繼承了寧波傳統工藝中的精華,運用先進大規模的生產工藝,更使產品給人以想像、美感和樂趣,其代表產品「士林」工藝筷,定位於綠色環保,製作精緻,並飾以「全家福」、「連年有餘」、「歲歲如意」等吉祥語,被國家外交部指定為外交禮品。寧波當地更喜歡將「士林」工藝筷作為對外友好交往和親友間饋贈的禮品。作為寧波旅遊推薦商品在2002年首屆中國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中榮獲銀獎,獲浙江省金獎。 x0dx0ax0dx0a越窯青瓷。我國著名瓷器。早在1700年前的魏晉時代,產品作為貢品,還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國。從唐代開始,上林湖窯成為越窯的代表,大批瓷器由寧波港出口東南亞各國,甚至遠銷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等,成為寧波「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出口產品,馳名海外。越窯青瓷白如羊脂,光潔如玉,釉色晶瑩潤澈,外觀秀麗,十分精緻,被譽為「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寧波明州越窯青瓷有限公司設計生產的「並蒂蓮」對碗、「青瓷鑲嵌方鶴紋梅瓶」等產品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分別榮獲2002年中國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銀獎和優秀獎,及浙江省銀獎和金獎。現被各級政府和其他部門廣為採納的饋贈禮品。 x0dx0ax0dx0a象山竹根雕。從明、清時期開始,當地藝人充分利用豐富的竹資源和竹根自然形狀,雕刻成各種人物、佛像、動物等,形象古樸生動。近年來,象山竹根雕工藝發展很快,產品銷往日本、東南亞各國和香港地區。寧波宏達根雕有限公司的「漁蔞」竹根雕還獲2002年中國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優秀獎。 x0dx0ax0dx0a骨木鑲嵌。寧波傳統工藝品的精華,已有1000多年歷史。清乾隆年間,寧波骨木鑲嵌的製作技藝與揚州螺鈿嵌、廣州象牙嵌並駕齊驅,鼎足而三。寧波骨木鑲嵌採用螺鈿、象牙、中骨、黃楊木和彩石等多種材料,精心製作成花鳥、風景、仕女等裝飾花樣,嵌於紅木、花梨木等硬木坯上,經過精打細磨,用中國大漆髹漆而成,製作成高檔傳統傢具、建築裝飾品、屏風和筆筒、筆架、鎮紙、茶葉罐、首飾盒等工藝品,其中一些優秀作品曾獲中國工藝品百花獎、香港藝術博覽會創作設計金杯獎、新加坡亞洲太平洋地區傢具博覽會創作獎。寧波紫林文房作坊創作的紫檀木筆筒、名片座、鎮紙三件套文具,還獲2002年中國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銀獎。 x0dx0ax0dx0a翻簧竹刻。寧波傳統工藝,已有100 多年歷史。用大毛竹劈去青皮,通過分層開剝,翻出竹簧、再經造型、彩繪、細刻、油漆等加工而成各種工藝品。品種達100多個,如鏡箱、提藍、花瓶、動物完具、大型屏風等。刻有人物、山水、花鳥、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刻的作品,既有中國傳統的白描,又有篆刻古樸蒼勁的風味,融觀賞與實用於一體,深受國內外歡迎。 x0dx0ax0dx0a泥金彩漆。寧波的漆器工藝歷史悠久。距今已有7000年歷史的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一隻塗有朱紅漆的木碗,便是佐證。寧波泥金彩漆以中國生漆為主要原料,漆器以木胎為主,也有竹片、竹編為胎。製作分為浮花、平花、沉花三大類。產品主要有屏風、鼓凳、茶幾、果盆、電視機櫃、書櫥、寫字台等,是寧波市主要出口工藝品之一。 x0dx0ax0dx0a朱金木雕。又稱漆金木雕,寧波著名傳統工藝。其構圖飽滿,內容多是喜慶吉事、民間傳說,畫面多彩,形成獨特的地方風格。用朱金木雕形式製成的屏風、箱櫃、古代人物、佛像、動物、彩燈等遠銷歐、美、亞許多國家。 x0dx0ax0dx0a寧波草席。又稱「明席「、「甬席」,俗稱「滑子」,是寧波著名特產,以寧波西鄉鄞州黃古林最負盛名。產品具有草細、根白、色清、光滑挺直、草芯富有彈性、吸汗(吸水)力強等特點,睡在席上特別涼爽舒適。草席分兩大類:以麻為徑的稱硬席,用白麻為徑的為上品,把水倒在席上久經不漏;以紗為徑的稱軟席。席子一般可使用二三十年,在國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現在根據市場需要,還開發了沙發席、汽車坐墊席、組合折疊等新產品。
6、去滄州旅遊的話,都有哪些特產名吃?
那真是太多了,好吃的不得了,作為滄州人的我必須得回答一下,看看大家有沒有同感:
1、羊腸湯
這真的是我楊角風的最愛,每次回老家必吃的早餐,配上香噴噴的五香燒餅,最美味也不過如此!
地點的選擇也非常重要,要選老湯煮的,裡面放羊頭等熬制而成,配上佐料,天下美味不過如此,在南方很少能看到賣羊腸湯的!
2、火鍋雞
這絕對是滄州的代表小吃之一,如果你去滄州了沒有吃過火鍋雞,真的是太可惜了!火鍋雞必須用肉雞,這樣的雞肉特多,吃起來非常過癮,小料中必須配上滄州產甜醋,甜醋哦,可以當飲料喝的醋!這也是我每次回家必吃菜餚。
3、豆腐腦(老豆腐)
這絕對是天下美味,我去過那麼多地方,再也吃不到滄州的豆腐腦的味道!
在南方豆腐腦要不放白糖,要不直接倒生抽,實在沒有啥味道!而我們老家的豆腐腦特別好吃,必須吃街口的,一個羊頭熬一鍋湯,喝起來膻味十足,喝這個必須配著油條吃,油條也得選好,配合榨菜,可以說是最佳搭檔。
4、驢肉火燒
如果去滄州沒有吃驢肉火燒,你真的是白來一場!
這東西必須趁熱吃,咬一口酥嫩可口,要知道民間傳言: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龍肉可是玉皇大帝級別吃的哦!每次想給其他朋友帶點來吃,怎奈帶過來以後也失去了剛出鍋的味道!所以到滄州玩,必須得吃上一次驢肉火燒!
5、紅燒鐵獅子頭
這個其實並沒有多麼好吃,只不過很早以前有一部電視劇叫《神醫喜來樂》裡面的名吃就是紅燒鐵獅子頭,賽西施親手做的!
也就是精挑上好瘦肉,剁碎,做成大肉丸子,吃起來香啊,想體驗喜來樂的最愛,可以來滄州吃鐵獅子頭!
6、笑口常開
金絲小棗加白糖,大家恐怕都知道滄州的金絲小棗好吃,配上白糖,吃起來就像初戀的味道。
7、羅圈燒餅
這就叫羅圈燒餅,每次去買都要排很長時間的隊,五香的,脆脆的,烤的工藝也非常講究,必須是土灶,全方位烘烤!非常好吃,離開了家鄉在南方再也沒吃到過這么好吃的燒餅!
這就是滄州的特產,離開了滄州再也吃不到這種味道,其他的什麼涼皮啊、肉夾饃啊、燒烤啊、雞排啊等等都是全國各地能吃到,也就不叫特色了!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都在我這里,已經五萬小夥伴加入了,喜歡就關注吧!
去滄州旅遊的話,都有哪些特產名吃?
驢肉火燒
金絲小棗
滄州火鍋雞
泊頭鴨梨
獻王酒
滄州,位於河北省,地處東南,東臨渤海,背靠天津,與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提起滄州,大家都會想起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紀曉嵐。滄州的武術也是十分著名,素有武術之鄉。滄州有東光鐵佛寺和吳橋雜技大世界2個4A級景區。
在滄州,美麗的風景有的是,吃的更是數不勝數,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主要著名小吃。
1.滄州羊腸湯
又叫羊雜、羊腸子,因為滄州轄區內的孟村回族自治縣是一個以回族為主的縣,故以牛羊肉為主。羊腸湯是滄州的早點小吃,每每光顧的大多數是男性。其色澤光亮,湯味鮮美,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來滄州品嘗羊腸湯,可不必擔心有膻味,反而有著一股獨特的清香。
2.滄州獅子頭
獅子頭,看名字就知道這個小吃有多霸道,不僅名字霸道,味道更是一絕。滄州重要代表之一就是鎮海吼鐵獅子,獅子頭名稱就這樣而來。其外焦里嫩,香味撲鼻,美味可口,可清蒸。
3.河間驢肉火燒
滄州的河間驢肉更是肉質紅嫩,口感十分勁道。豬肉不膩,羊肉不膻。俗語中的「天上龍肉,地下驢肉」真的不是亂說的。驢肉有著美顏大補的功效,功效不僅如此。品嘗驢肉火燒,驢肉香氣裝滿口,人間美味就不過於此
4.滄州冬菜
滄州冬菜素以香甜咸辣四味著稱,風味別具一格,堪稱四時最佳蔬菜。滄州冬菜是當地用優質大白菜配上各種調料配置而成,色澤金黃,氣味芬芳,脆嫩爽口。
游在河北滄州,不僅能夠感受中華武術的氣魄,還能夠品嘗各種特色小吃。滄州還有泊頭鴨梨、青縣羊角脆、河間熏肉等。大家來到滄州可盡情的品嘗。
還有一種滄州燒餅,就是兩層皮,中間空的那種,裡面有糖稀,薄薄脆脆,可以當點心吃的。有很多年沒吃過了,還有滄州鹽山縣的羊腸湯,每次路過趕著點去吃。多少年了,現在想起來都流口水,別的地兒做的咋都沒那個味,好懷念啊。
還有就是食為天賽西施做的鐵獅子頭,那味道更是好吃的不得了,做夢都想去吃,滄州的鐵鍋小魚玉米餅子,滄州老席八大碗可以品嘗一下,我在於集吃過敲邦子擔挑賣豆腐腦的,拿碗盛上白豆腐放點蔥花香油,好吃.不過多年了都忘了味道了。
頭幾天去河間市,路邊有一個鐵皮桶做的烤爐,不用油烤出來的帶紙嘛的燒餅真是好吃啊,還有河北地區人們愛吃的缸爐燒餅,味道也是非常的不錯,再就是一笑堂鐵獅子頭也是相當的不錯,有機會的話可以來滄州玩,順便嘗嘗當地的 美食 。
滄州十大名吃。
第一,羊腸湯
第二,驢肉火燒
第三,羊骨頭
第四,火鍋雞
第五,梭子蟹
第六,香腸
第七,連鎮燒雞
第八,炸老虎
第九,冬菜
第十,茄子餅
其實滄州的 美食 還是很多的,經常去河北參加學習,也去過多次滄州,下面針對滄州的 美食 給大家做一下推薦:
1、驢肉火燒:滄州河間驢肉火燒,在整個滄州都很出名,將鹵好的驢肉加上湯汁加進酥脆的火燒裡面,一口咬下去,外皮香而酥脆,里肉入口即化,吃起來回味無窮;
2、獅子頭:滄州獅子頭是將豬肉切成丁然後加入雞蛋蔥等配料做成的丸子,一口獅子頭下去鮮汁亂噴,完完全全把你的嘴巴給征服了;
3、炸老虎:將面片炸到8、9分熟的時候,將面片的一端撕開一個小口,然後把雞蛋小口倒入面片,然後再放油鍋里炸熟,輕輕咬上一口,外酥里嫩,雞蛋滑滑的,面片脆脆的很受大家的喜愛;
4、奇美香腸:奇美香腸用料考究,製作精細,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用羊腸製成腸衣,原料主要為瘦豬肉,再按比例加入肉寇、草寇、子寇、肉桂、砂仁、桂皮、廣料、香油、鮮姜、食鹽等十多種佐料,又加入味精,調制而成;
5、羊腸子:是滄州的一大特色,是很多滄州人早上比較喜歡的早點,早上起來,人們在路邊一群人圍著一口熱氣騰騰的一大鍋羊腸子,每個人都端著一萬湯,上面漂著紅紅辣椒再加上翠綠的香菜葉讓人垂涎三尺;
6、冬菜:它是中國名特產之一,多用於湯料或炒食風味鮮美,它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具有開胃健腦的作用,風味鮮美。
以上是給大家推薦的滄州的6道比較有特色的 美食 ,大家去滄州 旅遊 或者出差的時候可以找找嘗嘗,味道很是不錯。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 美食 !
我給推薦一下滄州舊城地方名吃,除眾所知道那些外,推薦一下
獨有的特色的
1.茅萵餡水餃,2.地皮餡盒子。這兩種食材只有舊城內產。其實是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菌類,在潮濕的環境下茅草根下生長的類似小蘑菇似的植物,色微黃,地皮略白,產量不高,營養豐富,口感滑嫩。一個家庭婦女到地里撿拾小半天夠四口人美美的吃一頓的。
近年舊城有的飯店,已推出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獨有的特色小吃。
滄州舊城,不光有鐵獅子,還有這獨特的地方風味。歡迎大家前來觀光品嘗。
滄州特產名吃
1、羊腸湯
滄州羊腸湯屬於河北菜系,是滄州的傳統小吃,過去叫做羊腸子、羊雜。滄州羊腸湯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羊腸湯味道濃香,鹹淡適宜,入口爛熟香嫩,油而不膩,鮮而不膻,爽滑可口。
2、驢肉火燒
「天上龍肉,地下驢肉」,河間驢肉火燒是滄州的傳統名吃,驢肉肉質紅嫩、口感勁道,比牛肉的纖維要細,口感更好,沒有豬肉的肥膩,也沒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說驢肉是走獸肉的上品的確不為過。
3、連鎮燒餅
連鎮燒餅是滄州的傳統名點,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連鎮燒餅,連鎮燒餅色澤金黃、外焦里嫩、香酥可口、經濟實惠而深受廣大消費者贊譽,是一道家喻戶曉的 美食
4、炸老虎
炸老虎是有名的早餐麵食,大致是將面片炸到8、9分熟的時候,將面片的一端撕開一個小口,然後把雞蛋小口倒入面片,然後再放油鍋里炸熟,外酥里嫩
5、火鍋雞
起源於河北省滄州市,發明不久便風靡全城,在滄州走幾步就有一家火鍋雞店,火爆程度非其他火鍋可以媲美,滄州普通家庭幾乎都會製作,是親朋聚會時不可或缺的一道菜餚
看了大家給介紹了包括羊腸湯、火鍋雞等著名的地方特色,我給大家再推薦三個好吃的東西吧。
第一個:牛雜碎
位於滄州北大寺北門,擁有多年 歷史 的老店,一碗牛雜碎以前是50,現在不知道是多少錢了,烙餅隨便吃。這一份量很大,一般女生一個人吃不了一碗。
特別說明:該店非常火爆,雖然這個價格和滄州的工資水平不相符,但就餐高峰需要排隊。
第二個:五龍燜餅
在滄州只要提到燜餅,幾乎所有的計程車司機都會告訴你五龍燜餅,已經開了多年的一個小店,以前就是樓底下臨時搭建的一個鐵皮房,現在有自己的門店了。
第三個:羊排
這個羊排是煮的羊肋骨,好多家飯店都有這個菜,我以前經常去的那家忘記在哪條街上了,也忘記叫什麼名了,這家冬天就在屋裡生個爐子,門頭也不太顯眼,在運河西,一個門口朝東的店面
滄州的金絲小棗,雖然沒以前風光了,但作為當地的特產還是不錯的,賣相不如新疆棗漂亮,但要是熬粥煲湯,還是金絲小棗比較好,經過長時間熬煮,金絲小棗還是很甜,但新疆棗就已經沒了味道,再有就是羊腸湯了,羊腸湯屬於漢民小吃,不是清真的,清真的是羊雜湯,區別在於羊腸湯相對來說嘌呤低一些,基本都是當天的新熬制的湯或者時間不長,但羊雜湯基本就是骨頭熬制的都是老湯,時間久,奶白色,口感更好,但嘌呤更高,偶爾吃可以,不然身體真受不了,痛風的感覺很是酸爽,還有孟村的清燉牛肉也不錯,東光的小燉肉,河間的驢肉火燒,還有煎麵腸這道菜,當時剛到滄州時,第一次吃,那個菜量超級大,還便宜,現在雖然沒有那麼大菜量了,但味道還是保持著,蝦醬,冬菜,作為一個臨海城市,各種海鮮也是當地的特產,4-5月和9-10月是吃海鮮的好季節,經濟實惠,不用擔心被宰,各個路口都有賣海鮮的,批發市場也有,價格都很實惠,對比周邊沿海城市海鮮價格就知道了,差點忘了,還有黃驊的冬棗,每年9月左右上市,皮薄,果肉脆甜水份大,不過如果不經常吃,外地人是分辨不出來的,經常是山東的冬棗先上市,然後滄縣的冬棗冒充黃驊的冬棗,滄縣的冬棗果肉比較粗糙,沒有熟人幫你分辨,還真是不好買到真貨
7、寧波有什麼特產小吃?
去過一次朋友打著基本吃遍了
有豬油湯團、蛋花圓子、酒釀圓子、白糖方糕、多肉小籠、八寶甜羹、鮮肉餛飩、蝦肉餛飩、雪菜大包、素包等上百個品種,並形成了以豬油湯團為首的包括龍鳳金團、豆沙八寶飯、豬油洋酥糖、鮮肉小籠包子、燒賣、水晶油包、鮮肉餛飩、三絲宴面、三沙圓子十大名點 菜餚類有苔菜拖黃魚、網油包鵝肝、海瓜子、鹵汁田螺、樓茂記香乾、烤泥鰍、絲粉面結、牛肉粉絲、五香豆腐、三北鹽炒豆等 寧式蛋糕、月餅、桃酥、酥餅、綠豆糕、白糖細糕、桂花軟糖、冰片糕、苔生片等。其中慈溪豆酥糖、溪口千層餅、三北藕絲糖、鎮海金橘餅已成了馳名中外的名牌。
8、廈門特色小吃
廈門風味小吃
廈門的風味小吃久負盛名,發展至今已有200餘種,其中尤以鹹食的燒肉粽、魚丸湯、蝦面、薄餅、芋包、蚝仔煎、韭菜盒、土筍凍、沙茶麵、油蔥米果、炒條;甜食的花生湯、圓仔湯、貢糖夾餅、炸麻花、栗米炸、炸棗、炸蒜、麵茶等最為長盛不衰。而且,不少具有傳統特色的小吃名點,逐漸演進為精緻、小型、高檔、多樣化的菜餚而躍上正規宴席,登上雅之堂。
1、蚝仔煎
蚝仔煎為廈門最具風味的傳統大眾化名點。它以鮮牡蠣為主料,摻入適量的地瓜粉,再加入已切成小丁節的鮮蒜或韭菜及少許的鹽,倒入熱油鍋煎炒而成。其味鮮甘美,糯芳香,富有營養。若再加上一點沙茶、辣醬等佐料,或加蛋在一起煎制,味道更為可口,滋味更香。
2、油蔥火果
油蔥火果以其柔韌細膩,鮮甜爽口,芳香美味而深受人們喜愛。其製作先要磨、拌好米漿,然後配好絨料,有豬腿肉絲、蔥白、荸薺,再加一研碎的扁魚、蝦攴、五香粉、白糖、地瓜粉、食鹽等等,而後再將已拌勻的米漿倒入碗里,並灑下蔥油和調勻的鴨蛋液,如果是加料的還可另加入蝦米、熟栗子、香茹等料。該點也可進行蒸炊,吃時,調上沙茶、辣醬、蒜泥、桔汁等。
3、薄餅
薄餅又稱春餅。其餅皮薄而柔韌,鮮美可口,油而不膩。每逢「清明節」、「三月節」、「春節」等節日,許多地方都有吃薄餅習俗。烹制薄餅菜的方法是:將適量的各種葷素菜料煎炒燜熟後,調入適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鍋里要經常保持一定的湯汁和熱度,吃時才有風味。卷薄餅時,若在薄餅皮里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等,卷後乘熱吃更有滋味。如果把卷好的薄餅油炸就成為「炸春卷」,另有一番滋味。
4、韭菜盒
韭菜盒是廈門、閩南和台灣民間的傳統佳點。廈門的韭菜盒早負盛名。其主要原料為瘦肉、豆乾、韭菜、紅蘿卜、葛薯等,昀要切成碎丁,做工考究,講究開頭與火候。製作成的韭菜盒呈螺旋狀,表皮層層酥脆,內餡鮮美,吃起來香脆可口。
5、蝦肉面
蝦肉面以蝦為主料,具有味道香醇鮮美可口之特色。舊時較有名的是開設在思明北路的「章記」蝦麵店和賴厝埕的蝦麵店。烹制蝦面關鍵在於蝦湯的調制,要將蝦洗凈,剝掉蝦頭、蝦殼;然後搗碎,反復洗出蝦汁,濾渣後,將蝦汁面倒入炸蔥頭油的鍋里滾沸成蝦湯,再和之以豬骨湯,即成色澤赤紅、味道鮮美的蝦面湯。
6、燒肉粽
廈門的燒肉粽在港台及東南亞一帶頗有名氣,其中以「好清香「的燒肉粽最為聞名。其製法五關:第一關是選料要精,第二關是精工細作,第三關要掌握好火候,第四關是配好蘸料,第五關燒好的肉粽要隨時保持熱度,只有熱吃才有香味撲鼻之感。
7、炸五香
炸五香既是小酌佳點,亦是佐餐食品下酒好菜。其味香酥可口,製作較為簡便,不少家庭逢年過節都有自行製作炸五香的習慣,在各大餐廳、酒樓或街頭小攤也隨處可見。製作炸五香,首先要將豬肉切成條狀或塊狀,青蔥白切片,荸薺或薺薯等剁成米粒丁,鴨蛋攪成蛋液,同適量的五香粉、白糖、味精、食鹽等混合拌勻,再加上地瓜粉做成內料,然後用豆皮包裹成條狀,在介面處抹點麵粉粘住,然後下次油鍋炸至呈赤黃色即成。
8、土筍凍
土筍凍是用海產的「筍」(廈門人叫「土蚯」)加工烹制的凍品,具有鮮嫩清脆、晶瑩剔透、涼喉爽口等特點,成為風味獨特的名點。吃時要蘸點芥辣椒醬、芝麻醬、烏醋、蒜絨、調味醬油等調味料方有味道。
9、炒麵線
炒麵線為廈門早期的「全福樓」和「雙全酒家」幾位老廚師鑽研創新的廈門風味佳餚,它的烹制方法是:把面線放入七成熟的油鍋炸至金赤黃色,撈上等用,還得將炸好的面線放入七成熟的油鍋炸至金赤黃色,撈上待用,在下鍋同配料和炒之前,還是將炸好的面線放入開水鍋里過氽一下去咸方可。
二、列入中華名小吃的廈門風味小吃
1、廈門黃則和花生湯
黃則和花生湯店系以廈門飲食服務公司小點名師黃則和命名。此店始創於1951年,至今已有48年歷史,不僅在廈門家喻戶曉,而且享譽海內外。
黃則和花生湯取料精細,泡發考究,燒煮時間及火候恰到好處。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無缺、清香酥爛、入口即化、湯甜而不膩的特色,曾獲1986年福建省小點比賽「金獎」殊榮。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解放初期和近期先後兩次到過廈門,都特地光臨品嘗花生湯,對黃則和花生湯的美味大加贊賞,給予高度的評價。
2、廈門好清香燒肉粽
廈門「好清香」座落於廈門市大元路32號,舊稱「賴厝埕」,1940年王朝基先生創辦,以經營饒有風味的「燒肉粽,」、「芋包」等小吃馳名中外。
廈門好清香大酒樓數十次應邀於日本、新加坡、菲律賓、香港及省內外的大賓館、酒店舉辦廈門風味美食節;多次在全國烹飪大賽上榮摘金、銀、銅、名優獎,成為風格獨具的「中華老字型大小」。
廈門「好清香燒肉粽」,50多年來,以「三精」取勝(精選、精配、精製),不斷至美,以味濃鮮香、油而不膩、糯軟爽口,芳香撲鼻,別有一番風味,贏得市民和海內外僑胞由衷厚愛,以致有「不到好清香,枉費鷺島行」之贊語。
3、廈門吳再添沙茶豬肉面
廈門吳再添小吃店座落於廈門市大同49號,以本市擅長烹制廈門風味小吃名師吳再添姓名為店名。小吃薈萃廈門名點風味小吃於一爐,有其富有濃郁獨特的鄉土風味而蜚聲海內外。
廈門「吳再添沙茶豬肉面」是閩南地區備受喜愛的名品小吃。閩南氣候溫和,四季如春,不論春廈夏秋冬食用沙茶豬肉面均適中。這道小吃特點是肉鮮嫩脆,面條柔潤爽滑,湯甘甜、香辣,增人食慾。
廈門風味小吃
風味佳餚
廈門的風味小吃款式繁多,鄉土味濃,價格便宜,主要有土筍凍、海蠣煎、面線糊、炒麵線、 薄餅、燒肉粽、花生湯、韭菜盒、炸五香、油蔥果、 沙茶麵、蝦面、東粉鴨、海蟹糯米粥、芋包、圓子湯、炸棗、糯米炸、貢糖夾餅等等,真是應有盡有。
而同安大封蹄膀和海鮮風味四季火鍋等風味佳餚, 更是讓人吃得香,喝得美,盡興而來,滿意而歸。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943.jpg[/img]
海蠣煎
其主要原料是牡蠣,也稱之為海蠣子。
廈門出產的牡蠣,是僧帽牡蠣,體積小,殼成長形或三角形。取出的肉,肉白鰓黑,每隻1-2厘米,肉粒均勻。其味道鮮美,臨食時,可配上芥辣醬或辣椒醬、芫荽,甚為可口。
面線糊
面線又稱線面,是廈門著名特產,用上等麵粉製成,質地潔白纖細。而面線糊,便是用線面煮成的糊,但講究糊而不亂。面線糊,主要是依靠湯的滋味,以蝦、牡蠣、海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製成面線糊,風味極佳。除海鮮外,還常加入鴨血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入面線糊中煮燉,再配上油條、炸蔥花、胡椒末作為調味,吃起來更為濃烈可口。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513.jpg[/img]
春卷
又叫春餅,廈門人叫薄餅。吃法尤為簡便,即用麵皮包著各種菜餚食用,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有吃薄餅的習俗,特別是清明節期間更為普遍。廈門薄餅,頗負盛名,作料主要是筍、豌豆、豆芽、豆乾、蛋絲、魚、蝦仁、肉丁、海蠣及紅蘿卜等。豆乾切絲,越細越好,用油炸過能吸收其中魚、蝦、肉類的津液,使薄餅皮不致被餡的湯弄濕搞破,吃起來脆嫩甘美,醇甜可口,營養豐富。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724.jpg[/img]
花生湯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961.jpg[/img]
韭菜盒
廈門花生湯用料簡單,煮法卻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開水浸泡後去膜,加水置砂鍋內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續熬至花生仁爛透為止。然後食用時可配佐甜咸點心,如油條、炸棗、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119.jpg[/img]
燒肉粽
粽子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少品種,有咸粽、豆粽、甜粽、肉粽等,獨數廈門肉粽最有名。廈門肉粽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富有引人品嘗的吸引力。肉粽要趁熱吃,否則味道大減,因此稱燒肉粽,名符其實。多以香菇、蝦米、栗子、豬肉、糯米為原料,包好後的粽子要等開水煮沸時鮮粽才下鍋烹燒,吃時配上沙茶醬、蒜蓉、紅辣醬、調味醬油、芫荽等,真是美味可口。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276.jpg[/img]
油蔥果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6822.jpg[/img]
海蟹糯米粥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831.jpg[/img]
蝦面
廈門的特色風味小吃
廈門的風味小吃款式繁多,鄉土味濃,價格便宜,主要有土筍凍、海蠣煎、面線糊、炒麵線、 薄餅、燒肉粽、花生湯、韭菜盒、炸五香、油蔥果、 沙茶麵、蝦面、東粉鴨、海蟹糯米粥、芋包、圓子湯、炸棗、糯米炸、貢糖夾餅等等,真是應有盡有。
而同安大封蹄膀和海鮮風味四季火鍋等風味佳餚, 更是讓人吃得香,喝得美,盡興而來,滿意而歸。
土筍凍
這是一種由海產加工而成的凍品。土筍能夠成凍,是因為它含有膠質。它是環節動物,學名星蟲,身長二、三寸,有內臟,還有心臟器官。經過熬煮,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凍。閩南各地海濱盛產土筍凍,廈門和海滄出產的尤為肥美,壓破洗凈製作成凍後,其肉清脆、味美甘鮮。晶潤的土筍凍,配上好醬油、香醋、甜醬、辣椒醬、芥辣、蒜蓉、海蜇等;還可有芫荽、白蘿卜絲、辣椒絲、番茄片,則成色香味俱佳,現在已成為大小宴會的重要冷盤之一。
海蠣煎
其主要原料是牡蠣,也稱之為海蠣子。
廈門出產的牡蠣,是僧帽牡蠣,體積小,殼成長形或三角形。取出的肉,肉白鰓黑,每隻1-2厘米,肉粒均勻。其味道鮮美,臨食時,可配上芥辣醬或辣椒醬、芫荽,甚為可口。
面線糊
面線又稱線面,是廈門著名特產,用上等麵粉製成,質地潔白纖細。而面線糊,便是用線面煮成的糊,但講究糊而不亂。面線糊,主要是依靠湯的滋味,以蝦、牡蠣、海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製成面線糊,風味極佳。除海鮮外,還常加入鴨血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入面線糊中煮燉,再配上油條、炸蔥花、胡椒末作為調味,吃起來更為濃烈可口。
春卷
又叫春餅,廈門人叫薄餅。吃法尤為簡便,即用麵皮包著各種菜餚食用,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有吃薄餅的習俗,特別是清明節期間更為普遍。廈門薄餅,頗負盛名,作料主要是筍、豌豆、豆芽、豆乾、蛋絲、魚、蝦仁、肉丁、海蠣及紅蘿卜等。豆乾切絲,越細越好,用油炸過能吸收其中魚、蝦、肉類的津液,使薄餅皮不致被餡的湯弄濕搞破,吃起來脆嫩甘美,醇甜可口,營養豐富。
花生湯
廈門花生湯用料簡單,煮法卻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開水浸泡後去膜,加水置砂鍋內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續熬至花生仁爛透為止。然後食用時可配佐甜咸點心,如油條、炸棗、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炸五香
將瘦豬肉配上青蔥、扁魚、荸薺、薯粉、鴨蛋、味精、上等醬油、白糖和五香粉,攪拌均勻,用豆皮包成卷,入油鍋炸熟,切成小塊;吃時要配上沙茶辣、紅辣醬、芥辣、蘿卜酸、芫荽、甜醬等佐料,味道可謂鮮美無比。
韭菜盒
用麵粉拌豬油做皮,選用豬腿肉、蝦仁、扁魚、荸薺、韭菜、紅蘿卜、冬筍、豆乾等混合起來做餡,包成一個個圓餅形,邊用手做成波浪狀,然後放入熱油炸,出鍋後趁熱吃,更是芳香撲鼻,酥脆鮮美。
燒肉粽
粽子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少品種,有咸粽、豆粽、甜粽、肉粽等,獨數廈門肉粽最有名。廈門肉粽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富有引人品嘗的吸引力。肉粽要趁熱吃,否則味道大減,因此稱燒肉粽,名符其實。多以香菇、蝦米、栗子、豬肉、糯米為原料,包好後的粽子要等開水煮沸時鮮粽才下鍋烹燒,吃時配上沙茶醬、蒜蓉、紅辣醬、調味醬油、芫荽等,真是美味可口。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http://bbs.177enjoy.com/printpage.asp?BoardID=3&ID=736
廈門小吃
小吃是廈門食俗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不僅由於廈門小吃體現了廈門人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其品種的豐富多樣,全國罕見;也不僅由於廈門小吃的風味獨特,令人難忘;更因為對廈門人來說,小吃既可是點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沒有一個廈門人不吃小吃,它已經深深溶於廈門人飲食習俗之中,成為一種偏好,一種習慣,一種民風。對於廈門人來說,那深夜街巷裡叫的"燒肉粽",那馬路邊騎樓下點著"臭十"(乙炔)燈的煎豆子,便是刻骨銘心的故鄉印象。可以說,不了解廈門的小吃,就不僅無法了解廈門的食俗,也無法了解廈門人。
據廈門民俗學會近年的調查,目前廈門的小吃大約有200多種,製作售賣小吃的攤點、酒樓、餐廳僅在島內就有2600多家,許多黃昏之後才出現的流動攤販尚不計算在內。這么龐大的數目,只能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最負盛名的攤點、酒樓簡略介紹了。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廈門小吃有;土筍凍、燒肉粽、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棗、章魚、油蔥餜、鹵豆千、鹵鴨、蚝仔粥、面線糊、炸棗、捆蹄、夾餅、糖蔥餅、薄餅、沙茶麵、魚丸、蚝仔煎、麻籽、貢魷魚、"翻煎"豆乾、鯊肉、加滋螺、花螺、芋餜炸、蚝仔炸、馬蹄酥、炒餜條、麵茶、蝦面、燒豆花、花生楊、炒麵線、豆包仔餜等等。
土筍凍是用生長於海邊灘塗的一種名叫"土蚯"的無脊椎軟體小動物加工製作的,晶瑩剔透,柔韌嫩脆,鮮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種佐料,更別具風味。據說,製作上筍凍的"黑土蚯",全國只有廈門、海滄、安海一帶沿海灘塗才有,而以廈門百穀港出產的品質最佳。可惜圍海造地,芫當已不再成港,現在的土筍凍只有靠高浦、海滄、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也是極為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
蚝仔煎則是選黑耳白肚(黑白對比越強烈,說明越新鮮)的"珠蚝",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攤入油鍋,兩面煎透。講究一點,還要在入鍋後,再攤上攪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鍋後,撒點胡椒,放數葉芫荽,吃時再蘸上芥辣、辣醬、香酷,簡直連舌頭都會一起吞下去。
蝦面的主料是蝦和面,然而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湯。先把蝦去殼水熟,撈起蝦仁,再用這湯熬蝦殼,熬了第一遍後,把蝦殼過濾出來,搗碎,摻上冰糖再熬。然後和上熬過的豬骨頭湯,撒上蔥花、蒜末,方才成為蝦面湯頭。食時,將面攪熟。撈置碗中,放上幾只承熟的蝦仁和幾片豬肉,加上一小匙蔥頭油及些許蒜泥,再舀進熬好的蝦湯,撒上胡椒,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
糖蔥餅,過去有許多小販挑著擔沿街走巷叫賣,現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製的約五六厘米直徑的小春餅皮,包上一小段專門煉制的油蔥糖和酸蘿卜、蔥、蒜、辣醬、莽辣。入口後,甜、酸、辛、辣、咸五味俱全,食慾大振。
沙茶麵可算是當今廈門最普遍的小吃了,無論鬧市或深巷,幾乎無處不有。沙茶麵的妙處,也是在湯頭。好的沙茶麵湯,是用豬的大骨湯加上沙茶辣醬、花生醬等熬成的,又鮮又辣,別具口味。
芋泥、芋棗、芋包,則是把檳榔芋頭蒸熟,搗成泥,然後包肉、筍等,用蒸籠蒸過,即成芋包。什麼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棗,再油炸,即成芋棗。若是加糖,油炒,則成芋泥。芋泥起鍋後,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煙,但內里卻是十分燙,不知底細,就要吃虧。也有咸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蘋泥包上各種菜,整碟或整碗蒸熟,邊上再撒些油炸過的酥脆可口的青菜葉絲,吃起來十分可口。
蚝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於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爛。主要喝稀飯湯。
傳統中,一種小吃總是和最受歡迎的某一攤點的店名或主人名字連在一起,如黃則和的花生湯,"好清香"的燒肉棕,"碰記"和"真好味"的魚丸場,"章記"的蝦面,關隘內治姐的美人薄餅,思明北路程阿樹的蚝仔煎,二舍廟陳漢益的炸五香,泰山口吳唇的韭菜盒,打錫箔巷葉棟梁和笛仔仙陳金水的土筍凍,福茂街口何金釵的沙茶麵,海關邊王奕然的油蔥餜,思明北路貓車的貢魷魚,賴厝埕蔡淑貞的芋包,十六崎腳陳玲的麻嵫等等。
歲月流逝,數十年前的這些老字型大小能留存至今的已經不多。但後起之秀,層出不窮。尤其是80年代以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潮。
一種潮流是將大眾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樓為代表。像"九龍盤",借成套餐具為媒介,將九種小吃組成一道風味梅花拼盤,構思相當奇巧。同時將芋包、肉粽、油蔥餜、夾餅等小吃小型化精緻化,使人們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嘗多種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廈門街頭巷尾可見的風味小吃,但又較那些小攤點工料精緻,風味更佳。
另一潮流則是將小吃"家常化"。像芋棗、鹵鴨、五香、鹵豆乾、咸餜等等,各菜市場都有許多攤點,專賣給顧客帶回家做家常飯菜。
無論是小吃的"宴席化"或"家常化",都表明廈門人對小吃的喜愛是何等深切。相信廈門的小吃還會再發展,發展得更豐富多彩,更令人難忘。
廈門第一風味小吃「土筍凍」
只要你到廈門,廈門人肯定會向你推薦「土筍凍」,因為大家都把它列為廈門第一風味小吃。雖然州、漳州等沿海一帶也都把「土筍凍」列為當地的特色小吃,但要說正宗還是數廈門海滄的「土筍凍」了,海滄有三寶,其中一寶就是「土筍凍」。
「土筍凍」是個什麼東西,竟讓閩南人如此酷愛?這土筍原是野生於沿海江河入海處鹹淡水交匯的灘塗上,學名叫做「星蟲」的一種環節軟體動物。它含有膠質,身長二、三寸,其外形粗陋,顏色黑褐,粗者如食指,細者似稻莖,約有拇指長短,還拖著一條長有一二寸,細如火柴梗、伸縮自如的「尾巴」。「土筍凍」就是用它加工而成的凍品。
土筍被從沙子里逮出,先放養一天,以吐清雜物,然後下鍋熬煮,因為這東西像豬皮一樣具有高度的膠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鍋粘粘糊糊,盛出來後裝在小碗中,待其自然冷卻之後,就凝固成一小碗「土筍凍」了。它們個個顏色白潤晶瑩剔透,其肉清,味美甘鮮,清香軟嫩,滑溜爽口。配上好醬油、北醋、甜醬、辣醬、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蘿卜絲、辣椒絲、番茄片等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風味小吃了。
土筍的吃法也是很多的,除了製成「土筍凍」外,還可以炒食、煮湯,也可以跟洋參、瘦肉等一起煲來做葯膳,有補腎壯陽的功效。
做「土筍凍」其實也很簡單,先把土筍泡在水裡,讓它吐出肚裡的泥漿,再鋪在石板上碾壓破肚,洗去肚裡殘余的泥漿雜質,然後加水在鍋里猛火旺燒,只需滾沸兩三分鍾就成。經過泡、壓、煮三道工序,最後,便是舀起倒入事先備好的模具中冷卻成型。
從前到了大熱天,「土筍凍」不好凍結,現在有了冰箱,大熱天也可以做,一年四季都有「土筍凍」吃。直徑一寸多、厚約半寸的「土筍凍」成品,批發價一個賣幾角錢,堪稱價廉味美。
閩南人有一首用閩南語唱的名叫《哇,土筍凍》的歌曲,歌中唱道:「土筍凍呀土筍凍,最最好吃真正港(正宗),天腳(底)下,籠(全)都真稀罕,獨獨咱家鄉出這項。」「酸醋芥末芫荽香,雞鴨魚肉阮(我)都無稀罕,特別愛咱家鄉土筍凍,哇,哇,想做土筍凍。」
土筍凍的製作
主料(制20塊)新鮮海土筍500克,精鹽10克。
輔料香醋4克,醬油6克,蒜泥10克,姜絲3克。
製法
1、用石槌不斷碾磨海土筍,滾出全部內臟雜物。把土筍放入清水中,將其體內的泥土漂洗干凈,呈白亮時撈起。
2、鍋置火上,把750克的水和海土筍一起倒入鍋中,放入鹽,熬至沸熟,膠質深出後連湯舀起,分裝在小瓷碗中,靜放在露天過夜,自然冷卻凝成固體物(夏天要放入冰箱才會凝結)。
3、用竹簽挑出,配以陳香醋、醬油、蒜泥、姜絲等佐料,即可上席。特點:晶瑩透明,鮮嫩脆滑,清熱補脾潤肺。
http://www.xm315.com/info/eat.jsp廈門小吃、廈門風味、廈門美食(餐廳)
9、廣州有什麼特色小吃和好玩的
寶華路:陳添記艇仔粥、魚皮,在十五甫。
寶華麵店,我個人覺得價格好貴。豬手面和牛三星不錯
順記冰室,芒果雪糕和椰子雪糕是一個老師傅親手磨出來的。得過獎
強記雞粥,我反而覺得一般般
恆寶廣場旁邊的(多寶路)有一間潮州魚蛋粉面的,很多人吃。看真正的潮州人怎樣評價啦
另外潮州粉面對面還有開記甜品,湯圓是一大特色
近第十甫路那裡有湯圓王
十甫路:南信雙皮奶
珠璣路對著的西關名食家(十甫路郵局斜對面),集中了歐成記雲吞面等3家小 吃。
十甫名都下面的琳琳牛雜,很好吃。據說老闆發了達而且分店越開越多了
蓮香樓每逢不知道星期幾,有蛋散賣(不是過年吃的那種哦)。甜甜膩膩的,軟軟的
陶陶居點心部賣的綠茶奶撻,好滑好香
下九路:皇上皇臘腸
荔灣廣場4樓西關人家,集中了許多西關名小吃,不過要BOOK 位哦
上九路:上九東有銀記拉腸,豉油皇牛腸拿過獎的。不過現在已經越來越不好吃了。賣的只是名氣
另外介紹一下附近的小吃店,希望大家都能找著哦:
1)珠璣路轉彎有間賣豬腸粉的,牛腩和豬腸都挺不錯的。沿著和平路一齊走,有一間賣竹升面的(一根大竹壓那些面,吃起來就比較爽)
2)長壽 東路的堅記麵店,3塊只有一小碟,我覺得好貴啊,不過好吃嘛,沒辦法啦。可以經從上九路經由光復西路走過去。
3)長壽西路的成達美食。其實它的腸粉也是拿過獎的。我最喜歡吃鮮蝦腸和牛腩腸。上雜粥也不錯
4)沿著長壽西路一直走,來到大笪地,然後向右轉,一直走向華貴路。走吃華貴路轉右手看見了伍湛記粥店,最出名的是及第粥
還有同福東路的芬芳甜品店,糖不甩、錦鹵雲吞、布丁
惠福西路有專賣花生糖、核桃糖等的,城市特搜都報道過
廣州可以玩的景點
爬山休閑
1、越秀公園: 越秀公園
位於廣州解放北路。越秀山以西漢時南越王趙佗曾在山上建「朝漢台」而得名。,建過觀音閣,又名觀音山。著名古跡鎮海樓,又名五層樓,樓分五層,高28米,登樓遠眺,羊城美景盡收眼底。園內還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牆、四方炮台、中山紀念碑、孫中山讀書治事處碑、伍廷芳墓、明紹武君臣冢、海員亭、五羊石像、五羊傳說雕塑像群、球形水塔、電視塔等。
2、白雲山風景名勝區: 位於廣州市北部,距市區約17公里,是九連山脈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稱。白雲山全山面積28平方公里,其最高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是廣州市最高峰。
3、雲台花園 雲台花園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白雲山入口處,位於白雲山風景區南面的三台嶺游覽區內,它南臨廣園路,東接白雲索道,1995年9月建成開放。因背依白雲山的雲台嶺、園中又遍植中外四季名貴花卉而得名,是白雲山風景區新景點之一,也是是我國大型的以各種觀賞花木造景為主的園林式花園,享有「花城明珠」的美譽。
4、蓮花山 蓮花山是廣東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番禺市東部珠江口獅子河畔。蓮花山由48座紅色砂岩低山組成,海拔最高為108米,佔地2.54平方公里,是國內僅見的"人工丹霞"奇跡。它與湖北大冶古銅礦遺址並稱為我國兩大古礦場,於2001年被國務院評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蓮花山上還有始建於明朝萬曆(公元1612年)年間的蓮花塔和始建於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間的蓮花城等古跡,均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番禺寶墨園 番禺寶墨園位於廣州市番禺沙灣鎮紫坭村,初建於清末,佔地五畝,毀於20世紀50年代。1995年重建,歷時6載,擴至100餘畝,是一所集清宮文化、嶺南古建築、嶺南園林藝術、珠三角水鄉特色於一體的園藝藝術公園。
6、華南植物園 華南植物園游覽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龍洞天源路1190號,佔地面積333公頃,建於1929年,是我國歷史最久、種類最多、面積最大的南亞熱帶植物園。現與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植物園建立有學術及種苗交換關系,引種有國內外熱帶、亞熱帶植物11000多種,被譽為永不落幕的「萬國奇樹博覽會」,有「中國南方綠寶石」之稱。
7、珠江夜遊 珠江夜遊是由來已久,極具特色的游樂目,「花城明珠」號豪華游輪已正式啟航,該船長38米,寬11米,3層高。首層內設高級咖啡廳和舞池;上層為觀光和餐飲大廳,可同時容納200人就餐;三層為全敞開式觀光平台,可容納250名遊客,船上安裝了兩個「空中玫瑰」激光探照燈,加上遊船上的璀璨燈飾,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水上明珠,不僅為珠江增色,而且令遊客盡情觀賞上邊所敘述的美麗夜景,領略「珠水夜韻」的真實韻味。
博物館、歷史遺址、烈士墓園景點
1、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宏偉、壯麗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築。整座建築面積約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後左右四個宮殿式重檐歇山抱廈建築組成,就像四層卷疊的龍脊,組成一個整體,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攢尖式屋頂。重檐歇山頂的中央,高懸著一磨大石柱,拱托著彩繪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圖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細。那五盞巨大的長方形掛重穗嵌玻璃把中山紀念堂點綴的異常美麗,輝煌。
2、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 位於市區北面的白雲山南麓,面積16萬平方米,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在州起義戰役中犧牲的烈士而建的。 1911年4月27日,同盟會在廣州舉行起義,起義失敗後同盟會會員潘過微冒著生命危險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遺骸收殮安葬於紅花崗,後將此地改名為「黃花崗」,黃花即菊花,象徵節烈。 黃花崗墓園始建於1912年,孫中山書「浩氣長存」四字鐫於墓坊。烈士墓構築在崗陵之上,紀功坊峙立墓後。墓道兩旁蒼松翠柏,烘托出滿園黃花輝映碧血的庄嚴肅穆氣氛。園內還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橋等。 建國後政府在墓園外築起圍牆,1961年這里被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廣州發動了廣州起義,後失敗,死難烈士多人,又有多人被反動派逮捕後英勇就義,都埋於此。為紀念革命先烈,1954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在此興建了大型陵園,1957年落成。大門石壁上刻周總理題寫的「廣州公社起義烈士陵園」,氣魄雄偉。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和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4、鎮海樓(廣州博物館) 鎮海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該樓又名「望海樓」,因當時珠海河道甚寬,故將「望江」變為「望樓」。又因樓高5層,把北城牆擴展到越秀山上,同時在山上修築了一座五層樓以壯觀瞻。鎮海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現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是1928年重修時由木構架改建成。1929年成為廣州市市立博物館。1950年改名廣州博物館,分朝代陳列廣州城2000多年發展的文物史料。
5、南海神廟 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對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遺址,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至今已有1414年歷史。它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惟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也是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於廣州的重要見證。 南海神廟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深五進,中軸線上由南而北分別有牌坊、頭門、儀門、禮亭、大殿、後殿,兩側有廊廡、西南小崗上有浴日亭。現存建築多為清代結構。
6、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1924 年,在國共兩黨首度攜手合作、國民革命風起雲涌之際,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視「教育為神聖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在廣州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 —— 國立廣東大學(今天的中山大學)和黃埔軍校。建校時的正式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史稱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軍訓練軍官,然後國民政府北伐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1946年之後中國國民黨移交軍隊於國家後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到現在。
7、陳家祠
陳家祠
陳家祠為廣東省陳氏的合族祠堂,又稱陳氏書院。陳家祠建於清光緒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年),由黎巨林設計。整座建築坐向南, 佔地1.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為6400平方米。為三進五間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築組成。陳家祠以其巧奪天工的裝飾藝術著稱,它薈萃了嶺南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鑄鐵"著稱, 號稱"百粵冠祠"。
8、 西漢南越王墓 西漢南越墓博物館是廣州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見證者。它是以南越王墓為中心建造的一座新型遺址博物館,是中國政府依據《威尼斯憲章》採取的保護文物,利用文物的一個成功範例。它以保存完好的古墓原址,內涵豐富的漢代文物,典雅氣派的建築而聞名於世。
游樂場景點
1、長隆歡樂世界 長隆歡樂世界是長隆集團世界級旅遊王國中一顆新的明珠,位於中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長隆旅遊度假區的中心位置,是集乘騎游樂、特技劇場、巡遊表演、生態休閑、特色餐飲、主題商店、綜合服務於一體,具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水平的超大型世界頂尖主題游樂園。
2、長隆水上樂園 長隆水上樂園是全球最大、最先進、最安全、水上游樂項目最多的水上樂園。榮獲了由世界主題公園和景區協會頒發各項大獎。這些獎是中國的主題公園首次在國際最高端的游樂協會評選上得到的大獎,標志著長隆水上樂園的國際領先地位。
動物園景點
1、廣州動物園: 廣州動物園(GuangZhou Zoo)位於先烈中路東段,興建於1958年,總面積為43.3萬平方米,飼養和展出國內外數百種動物,是目前我國三大動物園之一。是全國有名的動物園之一,園內樹木蔥蘢,花繁草茂,生機盎然,所有動物籠舍排列有序,掩映於紅花綠葉之中,具有南方園林特色。每年吸引近400萬遊人。
2、香江野生動物世界
廣州香江野生動物世界以大規模野生動物種群放養和自駕車觀賞為特色,集動、植物的保護、研究、養殖、旅遊觀賞、科普教育為一體。被譽為中國最具國際水準的國家級野生動物園,是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主題公園。園內擁有華南地區亞熱帶雨林大面積原始生態;擁有13隻澳洲樹熊(考拉)、10隻中國大熊貓、宏都拉斯食蟻獸等世界各國國寶在內的460餘種20,000餘只珍奇動物;擁有全國首創的自駕車看動物模式;擁有全世界表演陣容最強大的白虎表演等五大動物表演秀。2007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廣州唯一國家級5A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