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過的小吃
1、00後沒吃過哪些正在逐漸消失的民間小吃?
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美食大國,美食的種類也隨著時間的流轉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知不覺就有些食物消失了,記得小時候經常吃的一些認為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現在已經吃不到了。
其實很多的時候並不是食物的本身吸引著我們,而是關於食物的那段時光,童年是人這一生最難忘記的時光,而伴隨著童年的食物,更是讓大家能記住一輩子,但是每個年齡段的童年美食都是不一樣的,可能現在的00後悔覺得漢堡包,炸雞可樂伴隨著長大。
但是80後和90後還有往前說的70後,他們的童年美食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時間流逝,曾經我們認為是最好吃的食物,現在有一些已經吃不到了,甚至00後都沒有見過,今天就給大家盤點正在消失的中國民間的6種小吃,看看你有沒有吃過見過,如果全都吃過,說明你真的是老了。
第一種:康樂果
記得小時候經常有開著拖拉機然後放著大喇叭在村裡叫賣,賣的就是康樂果,現在已經很少能看見了,估計00後的小孩也不知道這是什麼人,那個時候這種東西是孩子們最愛吃的東西,拿著玉米就看著玉米從機器上面的一個小口進去,就會出來空心的玉米棒,然後就卷啊卷啊形成一個大團,抱回家掰著一塊一塊的吃,真過癮。
第二種:蝦片
記得小時候過年的時候最喜歡吃的就是蝦片,現在這種東西雖說還有賣的,但是已經很少有人買了,因為吃的東西太多了,這種東西已經算不得是能上得了檯面的東西了,但是在以前不管是過年還是誰家婚嫁,都能吃上美味的蝦片。
第三種:豌豆餅
這個東西可以說是70後的回憶了,米漿或者是花生、豌豆製成的豌豆餅,酥脆香甜,特別好吃,咬一口嘎嘣脆,是老人小孩的主要零食,那個時候能吃上豌豆餅都是讓人羨慕的。
第四種:血糕
這是河南一帶的特色小吃,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能看見了,00後肯定是沒有見過的,這是用豬血和蕎麥面製成的一種食物,因為製作的方法比較復雜,所以現在幾乎沒有人再製作血糕了,所以就很少能看見了。
第五種:糖不甩
糖蘸在上面怎麼也甩不掉,這是廣東的一種特色小吃,主要就是一種帶著糖的糯米丸子,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能看見這種東西了,即使能看見,做法也跟原來的不一樣了。
第六種:油墩子
這也是南方的一種民間小吃,俗話叫做油炸粑粑,金黃酥脆,可惜現在已經看不見這種東西了,吃過的應該都是父母輩的人了。
2、你都吃過哪些多數人沒見過甚至沒有吃過的美食?
一、炒蠶蛹在很多人眼中,蠶寶寶呆萌可愛,也有很多孩子喜歡在家養上幾只蠶寶寶。蠶寶寶生長到一定時期便開始結繭而形成蠶蛹,他日破繭成「蛾」。在我國養蠶地區,流行著這樣一種美食,那就是炒蠶蛹。把蠶蛹清洗干凈,晾乾水分,入熱油中炸至酥脆,然後加入干紅辣椒、蔥姜等爆鍋增香,下入蠶蛹,簡單調味後旺火速炒成菜。雖然蠶蛹是一種高蛋白食材,而且蠶寶寶只吃桑葉,是一種特別干凈的蟲子;但是,這也讓很多人不敢輕易嘗試。不過,這種炒蠶蛹卻是很多老酒客特別喜歡的下酒菜,一小碟炒蠶蛹,再燙上一壺老酒,便是一下午的美好時光。
在江浙地區流行著一種地方特色美食,那就是「醉蝦」,可能很多沒有吃過醉蝦的人感覺詫異,蝦不是一種很好的美味食材嗎?怎麼還成了不敢輕易嘗試了呢!鮮美的河蝦的確鮮美,只是這種「醉蝦」是醉過的「活蝦生吃」,這是很多外地人不敢輕易嘗試這種美食的根本原因。醉蝦必須選用鮮活的小河蝦,處理干凈,倒入曲酒把蝦醉上,這讓人們想起了一個詞,那就是「醉生夢死」。然後把冰過的醉蝦蘸食調配好的味汁,可能在很多當地人眼中,這是絕妙滋味的美食,但是很多外地人可不敢輕易嘗試
如果讓人們回答什麼是最臭的食物,估計很多人一下子會想起臭豆腐、臭莧菜梗。錯、錯、錯!那是因為你沒有品嘗過鯡魚罐頭。這種來自於瑞典的特色美食,被人們公認為是世界上最臭的食物,把處理好的鯡魚裝入罐頭中,任其自由發酵,形成奇臭偏酸的瑞典美食。但是,這種鯡魚罐頭實在太臭了,讓世界各地的人們不敢輕易嘗試。
一聽到鹵百里香,給人的第一感覺可能是一種再鮮香不過的美食,要不叫這么美好的名字嗎。可不能被這種食物的表象給蒙蔽了,如果知道這種鹵百里香是什麼食材做的,估計很多吃進去的人會吐出來。鹵百里香用的食材是雞屁尖,又稱為雞臀尖、雞尖,還有兩個特別文雅氣息的名字,叫作百里香、鳳尾。在民間也一直流傳著「寧舍金山,不舍雞尖」的說法。因為雞屁尖含有大量的淋巴組織及腺體,強烈建議人們盡量不要食用這種食物。
3、我賭五毛錢,這些美食你都沒吃過,中國有哪些「失傳」的名菜?
中國有一些美食我們都沒有吃過,而且有一些快要失傳的名菜,他們分別是宋樓火燒,鐵鍋蛋,青魚禿肺,江南百花雞。光是從菜的名字上來看,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因為不會像麻婆豆腐魚和魚香肉絲那樣的有名,所以大家不會記住他長什麼模樣,更別說吃過了,其實在中國飲食文化可以說是有人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民以食為天,每天都要吃飯,所以就製作出了很多的美食,但是也有一些名菜隨著文化的流通和交流慢慢的就消失了,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盤點一下這些名菜到底是什麼個樣子。快要失傳的名菜,第一個要講的就是宋樓火燒。這個名彩出自清代同治年間,是當地的一種很有名的小吃,也就是說它能夠疊成層,宋樓火燒他出名就在於做這個食物的師傅手藝一定要好,因為它可以保存三年而不會變質,但是呢,很多的師傅一天天老去,這們做菜的記憶也就隨之消失了,也就意味著這道名菜也會從我們的歷史中失傳。
快要失傳的名菜,第二個要講的就是鐵鍋,但一聽到這個名字大家都非常覺得別扭,感覺跟雞蛋有關系,其實做這道菜是非常有講究的,烹飪一定要用鐵鍋,因為鐵鍋能夠保證在製作這道食物的時候傳熱性要好。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做這道菜的師傅越來越少了,感覺就要失傳了。
快要失傳的名菜,還有就是青魚禿肺以及江南百花雞,這兩道名菜可是硬菜。雖然名字上面沒有什麼新穎的,但是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比如說青魚禿肺要選的是大青魚,而且這種魚也在慢慢的減少,再加上百花雞的做法工序更是難上加難,這兩道菜也面臨著失傳的風險。
4、正在消失的民間小吃,你知道幾種呢?
第一種:麥芽糖
有一些地方將其稱之為叮叮糖,是一種非常傳統的小吃。賣家挑著一扁擔麥芽糖走街串巷的賣,並且還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所以小孩子們只要聽到這個聲音,就知道賣糖的來了。口感很甜很綿軟,深受小孩子的喜愛,但是現在的確不多見了,近幾年一直沒有在市面上找到過。
第二種:饊子
可能不少人吃過但是一直不知道叫什麼,圖片上這種就是饊子,小時候經常吃。現在在市場上基本上沒有賣的了,但是還有不少人會做,在特殊節日的時候全家一起吃。這種饊子是放在油鍋里炸出來的,香酥可口,味道很不錯,每次都要一根根地吃。不過現在基本上也很少能吃到了。
第三種:老式爆米花
以前的爆米花跟現在的爆米花,可不是一種做法,現在的00後應該都沒有吃過老式的爆米花,甚至見都沒見過。老式的爆米花,是裝在一個鐵罐子里慢慢加熱,只要聽到“砰”的一聲巨響,就說明爆好了,這個時候裝到塑料袋裡開吃,別提有多滿足了。不過現在都說這種機器爆出來的爆米花不是很健康,所以在市場上也基本看不到這種了。
第四種:竹筒糕
不知道大家那邊是怎麼稱呼這種東西的?我們這邊稱之為竹筒糕,也有好多地方將其稱為竹筒飯。把大米、黑米等東西放在竹筒裡面加熱,吃的時候把竹筒拆掉,然後裹上一層白糖,香甜的口感讓人食慾大增,深受小孩子的喜愛。
小時候經常可以看到大爺大媽在賣,現在也不見了。
第五種:江米條
江米條在小時候是非常常見的,小超市裡賣的都是一袋一袋的,買回去之後能吃一整天。香香脆脆的口感,上面還有一些白糖,香甜可口,咬一口嘎嘣脆,大人孩子都喜歡。
現在倒是不常見到了,雖然好吃,但是因為沒什麼吸引力,逐漸被一些西式甜點、新興小吃替代了。
5、雲南有什麼小吃,沒吃過都不算來過雲南的?
一、 過橋米線
雲南十分出名的小吃之一,各種價位都有。
湯底使用大量骨頭熬制而成湯,和米線一起,再搭配雞蛋,鵪鶉蛋,蔥花,雞肉,等各色小菜,只需把這些冷盤放進熱湯里一燙,就可以吃了。味道鮮美無比,不吃過橋米線來雲南可惜啦。
二、 餌塊
餌塊很多人可能沒聽過,這是屬於雲南獨有的美食,雲南的餌塊用糯米製作,吃起來香甜可口。糯嘰嘰的。可以根據不同的口味添加酸甜辣醬,或者煮炒烤炸,吃法挺多。味道很好。
三、 鮮花餅
鮮花餅,雲南的鮮花餅和別處可不一樣,味道清香,回味無窮。鮮花餅用鮮花製作而成。在昆明有很多出名的鮮花餅店,可以網路購買,也可以實地購買,推薦大家無論是來了昆明還是不在昆明都可以購買了嘗嘗哦。
四、 殺豬飯
雲南的殺豬飯用現殺的新鮮豬肉來做,招待客人,大家來了雲南可以在年關的時候過來嘗嘗,雲南人民非常熱情,不需要費用,邀請你一起吃殺豬飯。
美麗的好客的雲南每年會吸引很多人來到這里旅行遊玩,如果來到雲南旅遊的話,當地有很多的特色美食,不能錯過的美食就是扎耳根干豆腐,在當地來說真的非常的受歡迎,奶奶說,在雲南的各大菜市場和學校門口就可以買得到,
大部分都是一個小三兒在推著一輛自行車裡面背著個烤箱,烤箱裡面是有炭火的豆腐,這上面烤熟之後,再把攪拌好的庶根放在豆腐里,庶根這個辣辣的豆腐嫩嫩的味道,真的非常的美味,一般來說現在根本吃不到了,如果想吃的話,還是要在大街上碰一碰運氣,雲南的美食真的數不勝,先給大家介紹幾個,等大家到了雲南再來親自品嘗遊玩。
6、有哪些美食是你小時候沒有吃過的?
酸辣土豆絲
食材:
土豆2個,食鹽適量,醬油 1勺,醋3勺,雞精適量,蔥少許,花椒少許,干辣椒8個,香油少許。
做法:
1、土豆洗凈, 先在底部切一刀,修理平整後,平放在菜板上,先切成片,後切絲。准備一盆清水,將土豆絲放入浸泡一會,然後用清水沖洗,瀝干。
2、鍋中入油加熱,放入花椒,待聞到花椒香味時(不要把花椒炸糊),關火,揀出花椒不用。
3、尖椒絲、花椒少許、干紅辣椒8顆、蔥花少許。4、再次打開火,待油 溫7成熱時,放入干紅辣椒,聞到辣味後放入蔥花爆香,再倒入土豆絲煸炒2分鍾。隨後依次調入醋、醬油、糖和鹽大火炒1分鍾後,加入青椒絲繼續炒約1分鍾即可。
燒茄子
食材:
茄子500克、花生油500克(實耗40克)、醬油25克、味精2克、精鹽3克,水澱粉10克、蔥、姜蒜各少許。
做法:
1.將茄子去皮、洗凈、切成3厘米厚的塊,每塊的一面每隔0.3厘米的刀紋,剞滿為止,改切成3厘米寬的條,斜刀片成1厘米厚的抹刀片、放在室外晾曬1小時待用。
2.將醬油、味精、精鹽、蔥、姜、蒜末,水澱粉、清水100克對成芡汁。
3.將炒鍋置於旺火上,放入油,燒至七入成熱時放入茄子片干炸,要勤用手勺翻動,炸至麵皮焦時撈出、控凈油。4.鍋內油倒出、留少許底油、再回火上燒熱,放入蒜片煎黃、待出香味,倒入芡汁和茄片同燒、攪拌均勻、汁芡一稠即成。
家常豆腐
食材:
豆腐(700克)豬肉(肥瘦)(100克),青蒜(50克),豬油(煉制)(100克)料酒(25克) 鹽(7克)豆瓣辣醬(50克)味精(2克)香油(15克)。
做法:
1、豆腐改成5厘米寬的對角的三角形,1厘米厚的片,用平盤裝上,撒上鹽腌一下,潷去水分。
2、 豬肉剁成末,大蒜切成2厘米的段。
3、 豆瓣辣醬要剁碎,將豬油燒沸後下入豆腐,待兩面都煎黃後就取出。
4、 另外,再將油燒沸,下入豬肉末炒熟,烹料酒,加入豆瓣辣醬炒香。5、 再加入豆腐、鹽、味精和湯,燜入味,收干汁,放入大蒜和香油,裝入盤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