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鄉名小吃
1、邯鄲有什麼獨有的特產沒?大神們幫幫忙
尤以涉縣花椒、核桃、柿子,磁縣大米、臨漳冬果、雞澤辣椒著名。 彭城陶瓷:已有1400年歷史,素負盛名,為全國十大陶瓷生產基地之一。產於彭城鎮。 邯鄲日用瓷:產於彭城鎮磁州窯。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稱。該瓷質地優良,製作精緻,形式典雅,絢麗多姿,如象牙瓷,色調素雅,質地細膩,光潤柔和,造型新穎,美觀實用,色彩分明,美玉青花瓷,釉面光潤,潔凈細膩,白中透翠,有質如玉、明如鏡、聲如磬之譽。 邯鄲粉皮:產於永年、雞澤兩縣。系以當地特產明綠豆為原料加工製成。呈半透明圓片狀,直徑40厘米,其薄如紙,潔白光亮,質地滑爽,韌而耐嚼,清香利口,品味純正。可熱食、冷拌或制湯,最為夏令佐酒佳品。明綠豆粒大,色綠,適於加工成粉皮、粉絲、涼粉。 武安市 武安山羊。 活水鄉:活水熏醋。 上焦寺鄉:土陶器。 邯鄲縣 永年縣 大蒜。 南沿村鎮:大蒜。 曲周縣 紅棗、枸杞。 曲面:其條細如絲,色澤淡黃,煮熟後具有果子露香味,入口柔滑,咀嚼筋韌。質疏散不粘連,耐貯存,便攜帶。為高蛋白營養食品,極宜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患者及年老體弱者食用。清末,曾充直隸貢品進獻宮廷。 南里岳鄉:紅棗、辣椒、枸杞。 館陶縣 魏縣 盛產鴨梨。 成安縣 大名縣 大名杏:傳統品種有20多種,特點各異。一串鈴果肉黃白質細,纖維少,果汁多,味微酸,有香氣。紅杏果肉深黃色,極甜有香氣,離核,品質最上。牛犢杏果肉青黃色,皮厚肉細,離核,汁少味酸,適宜加工。水白杏皮薄肉細,離核,果汁多,味甜微酸,品質較好,但不耐儲存,宜鮮食。 大名核桃紋烏棗:系以當地特產團棗為原料,經加工熏烤而成,色澤烏亮,且有核桃紋,故名。自古盛產團棗,其個大肉厚,核小,色澤紫紅,適宜加工干品。成品呈卵圓形,烏黑光亮,肉質柔韌,味香甜,耐貯存,不易變質。 胡家灣黃瓜:產於胡家灣村,其每個葉腋花序多結3枚,因別稱「葉里仨」。產品色澤翠綠,粗細均勻,皮薄肉嫩,周身帶刺,清脆可口。該瓜早於明萬曆年間自山東汶漳縣引種而來,距今已達400餘年。 大名五百居香腸:創始人王湘雲原籍山東濟南,清道光年間遷居大名府設店,產銷香腸,因大名、濟南兩地相距500里,故取店名為「五百居」。成品色澤純正,腸條飽滿,粗細均勻,肥瘦適宜,甜咸兼具,香味醇厚,軟滑利口,食之不膩,且耐久存。 西付集鄉:「王小樓甜瓜」。 涉縣 涉縣花椒、核桃、柿子,譽為「涉縣三珍」。花椒產量全國第一,核桃、柿子居全省首位。 涉縣牛心柿子:因外形酷似牛心而得名。色澤多淺紅或金黃色,皮薄,汁蜜甜,10月中旬成熟。早在明、清時期即種植,並為貢品。現以索卜、偏城、石門、城關、溫村等鄉為集中產區。 王小樓甜瓜:以原產地為王小樓村而得名。瓜型美觀,皮薄肉厚,香甜味美,酥脆可口。傳統品種有20餘種。以黃金墜、牛角蜜、老來少、小荒瓜種植面積較大,集中產於王小樓、魏小樓村,曾作為貢品進獻清宮,白玉瓜、黃金墜皆為皇家命名。 涉縣核桃:產於索卜、偏城、扁店、城關、河南店、石門、於庄、安巨、運城、溫村等10個鄉。品種有綿核桃和夾皮核桃兩種。綿核桃橢圓或圓形,淺棕色,皮薄且脆,持核桃數個於掌中,用勁一攥,皮即破碎,核仁完整脫出,形如人腦狀,乳白色,口感香、甜、脆。夾皮核桃個頭略小,皮較厚,核內有夾皮,取仁較難。但含油量高於綿核桃,香味醇厚,宜榨油。 西戌鎮:符山柿子,久負盛名。 雞澤縣 特產辣椒 雞澤鎮:辣椒。 風正鄉:辣椒。 邱縣 香城固鄉:馬蘭柳編,暢銷國內外。 廣平縣 大蔥、辣椒、鴨梨、蘋果。 肥鄉縣 翟固鄉:紅棗。 臨漳縣 冬果、大麥。 磁縣 磁縣大米。 磁州水石盆景:產於北來村鄉,上水石藏量較多,盆景工藝精湛,暢銷國內外
採納哦
2、邯鄲有什麼特產
1、涉縣核桃
涉縣核桃,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涉縣是中國重點核桃產區縣之一,全縣境內分布的百年以上核桃大樹有10萬株。2004年,涉縣被評為「中國核桃之鄉」。2007年,涉縣核桃入選「2008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
2、涉縣花椒
涉縣花椒,河北省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花椒是涉縣的傳統優勢產業,已有七百多年的栽培歷史,是全國花椒重點產區縣之一。
3、大名小磨香油
大名小磨香油,河北省大名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大名小磨香油以芝麻為原料,用石質小磨和獨特的傳統技藝加工而成,歷史悠久、綠色環保,色澤棗紅、晶瑩透亮,以醇厚柔和、濃郁持久、品味純正。
4、魏縣鴨梨
魏縣鴨梨,河北省邯鄲市魏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魏縣適宜的土壤氣候條件,孕育了魏縣鴨梨獨特的品質,以個大皮薄、色艷肉細、核小渣少、酸甜適宜、果型端正而享譽海內外。
5、武安小米
武安小米,河北省邯鄲武安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10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武安小米」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3、邯鄲特產有哪些土特產?
1、二毛燒雞原名珍積成燒雞,是河北省邯鄲市的傳統名菜,中華老字型大小之一,屬於冀菜系。此菜被載入國家級史冊《辭海》「八大地方風味美食」大名「二五八」之首,邯鄲十大名小吃。是大名縣傳統的名貴食品,長期以來遠近聞名,享有盛譽。
2、馬頭天福酥魚是馳名中原的河北省傳統名吃,早在魏晉時期即被列為貢品。魏晉名廚李德和他的弟子總結前人的經驗,反復研製,終成此品。
3、臨漳臨英扒兔,五香脫骨,味道鮮美,口感純正,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特色。兔肉製品擁有高蛋白、高賴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等特色。遠銷德、意、日、韓、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深受客戶的青睞,在邯鄲美食林及各大食品超市均可購得。
4、臨洺關牌驢肉香腸又稱驢灌腸,是具有河北邯鄲特色風味的傳統小吃。源於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歷史。營養豐富,鮮美可口,回味悠長。
5、大名五百居香腸源是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的有名小吃,邯鄲市八大地方風味美食之一。此菜起源於道光元年。
成品色澤純正,腸條飽滿,粗細均勻,肥瘦適宜,香味醇厚,甜咸兼具,軟滑利口,食之不膩,且耐久存。
4、河北邯鄲有什麼特色
邯鄲的十大特色小吃:
大名二毛燒雞。創業於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第一代開業人王德興諢號「二毛」,故俗稱「二毛燒雞」。現已傳於第七代傳人王書林。大街上有很多二毛燒雞店,而且在一簍油的各個飯店都可以吃到。
馬頭天福酥魚。早在魏晉時期即被列為貢品。魏晉名廚李德和他的弟子總結前人的經驗,反復研製而成。是家庭小吃和招待賓朋、饋贈親友的佳品。在一簍油飯店也可以吃到.邯鄲的酥魚我還是比較喜歡永年的,味道非常好。
臨漳臨英扒兔。是由名師主理,優選生長五六個月的健活獺兔,精心加工而成。
臨洺關牌驢肉香腸。源於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歷史。又稱「驢灌腸」。
大名五百居香腸。創業於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原籍山東濟南府的王湘雲來大名謀生,在城內開設了以香腸、熟肉為業的店鋪,因大名距濟南約500里,故取名「五百居」。由於其香腸味道鮮美,成為當時官府佐餐和宴會上不可或缺的上等食品,行銷省府、道衙中。
津津樂老槐樹燒餅。是邯鄲市飲食總公司經營了半個世紀的風味食品,因經營場地旁有一棵老槐樹而得其名。
大名郭八火燒。創業人郭致忠,大名縣西大韓道村人。曾在北京(原叫順天府)學藝,清光緒二十一年,回到大名,在縣城經營火燒。因他從順天府學藝而來,堂號首取「天」字,並希望買賣興隆,故立店鋪「天興火燒鋪」。因郭致忠小名叫「郭八」,當地人便稱他經營的火燒鋪叫做「郭八火燒鋪」了。後來郭致忠將手藝傳給兒子郭瑞。目前,「郭八火燒」的經營者是其第四代傳人郭衛東。
津津樂菊花包。由天津正宗狗不理傳人第三代高煥章、第五代高淵親傳技藝。在邯鄲市津津樂酒家落戶已50年,2001年獲河北省烹飪大賽風味品種比賽銀獎。
一簍油水餃。是邯鄲趙國風味小吃。相傳創制人王一香早年與父親在趙國南門外開一肉包子店鋪。有一天,趙國大將廉頗「武靈叢台點兵」路過南門外時,很遠就聞到了肉包子香味。當廉頗購買包子時,包子已賣完了。廉頗說:「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一香說:「那是生的,還得蒸。」廉頗說:「那得幾個時辰?」王一香說:「不到1個時辰。」廉頗一聽心急了,就將案板上的包子統統扔到了開水鍋里,不一會兒,包子全漂了起來。吃了煮熟的水包後,廉頗連聲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從此,王一香將包子鋪改為「一口油」水包館,生意更加紅火。後在北宋年間改為「一簍油」,流傳至今。
武安拉麵。特點柔潤、滑爽,是近年來新興的小吃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