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紀念禮品 » 額敏特產

額敏特產

發布時間: 2023-01-24 14:59:07

1、蒙古包怎麼寫作文

1. 寫蒙古包的作文

蒙古包,蒙舌語稱「蒙古勒格日」,意為蒙古房子。

在遼闊的三北邊陲,從西部阿爾泰的雪峰,到東部興安嶺的綠林。從北部的貝加爾湖到南部的萬里長城。

都曾經是北方游牧民族縱馬征戰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適合這種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所以有時也把蒙古民族稱為「氈帳之民」,蒙古包或稱穹廬、氈帳。

《史記·匈奴列傳》中有「匈奴父子乃同穹廬而卧」的記載。隋·唐道衡在詠王昭君的樂府詩中,亦有「皮裘氈帳亦開顏」的句子。

清《黑龍江外記》:「『穹廬』國語(即滿語)曰『蒙古博』,俗讀『博』為『包」』。漢語即是音譯,又是意譯。

1、早期的蒙古包有兩種。一種是載於車上可以移動的蒙古包。

另一種是能夠拆卸、直接搭在草地上的蒙古包。載於車上的蒙古包大小不一,小的載在車上,一頭牛或一匹馬就能拉走,而大的則需多頭牲畜拉載。

蒙古人在尋找適合自己生活居室的時候,經過千百年來的摸索,終於在窩棚的基礎上形成了適用於四季游牧搬遷和抵禦北方高原寒冷氣候的住宅,找到了蒙古包這種能夠經受大自然考驗的居住形式。 2、蒙古包的特點 (1)適合自然環境 蒙古包以圓形為總風格,無棱無角,呈流線形。

包頂為拱形,其承受力最強,包身近似圓柱形,上下形成一個強固的整體。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風雪,不會使蒙古包陷於滅頂之災。

搭蓋堅固的蒙古包,可以經受冬春的十級大風,由於包頂是圓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時候,把蒙古包的頂氈蓋上,它就形成了一個球狀封閉體。因此它還能經得住草原上的大雨。

連續幾天幾夜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卻安然無恙,再大的雨也不會漏進包里。 蒙古包冬暖夏涼。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三九的嚴寒,會凍裂三歲牛的犄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的蒙古包,沒聽說凍壞一個人的,因為其一,包里有火,牧區有的是牛羊糞,只要火一生起來,立刻熱浪撲面。

其二,冬天氈包外面加厚,裡面又綁一層氈子,隔風性能較好。其三,睡覺的時候,把家裡燒暖,把套瑙蓋上,門堵嚴,蓋上羊皮被、皮袍,怎麼會冷呢?其四,還可以在包里盤座暖炕,從外面燒火。

如果包內熱的厲害,還可以通過頂氈調解;在驕陽似火的夏天,在視野遼闊的高地搭上氈包,人坐其中飲酒唱歌,真是花香襲人,涼風撲面,奶油飄香,不啻仙宮帝闕。因為蒙古包形似球體,以白色為主色調,有較好的反光作用。

其背面可以開天窗,還可以把圍氈邊撩起來,使其八面來風,如坐涼亭。尤其適合製做奶食品,因為不會酸得過勁。

現在有的蒙古包已不住人,夏天專門用來做奶食品。 (2)適應游牧生涯 搭蓋迅速:搭蓋蒙古包不必嚴格擇址,只要周圍水草好就行。

蒙古包是一種組合房屋,各個部件都是單獨的,搭蓋時不用很多人參加,二人足可。到一個新地方以後,把它們從車上卸下來,只需生著火熬好奶茶的時間,一座蒙古包就搭起來了。

熬茶時還是野炊,到了 喝茶的時候,已經坐在蒙古包里了。 拆卸容易:拆卸蒙古包,比搭蓋還容易許多。

兩個人拆卸只需十幾分鍾。圍繩、帶子都是活扣,很容易解開。

帶子一解開,氈子和架木就自動分離。哈那、烏尼、套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很快就可以拆卸開並折疊起來。

裝載搬遷輕便:蒙古包以木、氈為基本材料,不用金屬、磚、瓦、水泥等,同時又是由各部件組裝而成,所拆卸的任何一件都不重,一個女人就可以舉起來放到車上。 維修方便:蒙古包所用的材料無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哪個部件壞了、舊了就可以把它換掉。蒙古包可以擴大,也可以縮小。

不過在心理和習慣上,蒙古人不喜歡縮小。有「與其縮小氈房,不如縮小肚子」之說。

3、蒙古包的組成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覆蓋物)、繩帶三大部分組成。 (1)架木 蒙古包的整體框架是木質結構,由套瑙、烏尼、哈那、門組成。

套瑙為架木的首腦,是蒙古包的天窗,套瑙的大小決定烏尼的長短、數量。套瑙為圓拱形,如撐開的傘,一般由三個規格有序的圓形木環和四個弧形木樑組合而成,最大的圓木環外側,鑿有方形插口。

烏尼通譯為椽子,是連接套瑙和哈那的木桿,木桿長約為套瑙直徑的1.5倍,上端較細,下端較粗。上端插入套瑙環形木的方口,下端穿有孔眼,與哈那的孔眼一致,用繩與哈那連接。

哈那是以柳木條用皮繩縫編成菱形網眼的網片。將若干哈那連結,形成一個圓形柵框,就是蒙古包的牆壁。

蒙古包的大小,一般由哈那的多少而定。普通蒙古包,多為四、五、六個哈那,也有八、十個哈那的大蒙古包。

哈那有三個神奇的特性:其一是它的伸縮性,高低 大小可以相對調節,不像套瑙、烏尼那樣尺寸固定。其二是它有巨大的支撐力。

哈那頭均勻地承受了烏尼傳來的重力以後,通過網眼分散和均攤下來,傳到哈那腿上。這就是為什麼指頭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壓力的奧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觀。製做哈那的木頭一 般用紅柳,輕而不折,打釘眼不裂,受潮不變形,粗細一樣,高矮相等,網眼大小一致。

這樣做成的氈包不僅符合力學要求,外形也勻稱美觀。 門,蒙古語稱作「哈拉嘎」。

由門框、門檻和門楣組成,門框與哈那高度相等,門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門不能太高,一般高約三尺五。

2. 描寫蒙古包的作文

美麗的大草原

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住著蒙古包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是用馬奶招待客人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是穿著大袍、腰帶、靴子呢?

傳說在仕爾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聳入雲的納德山。山頂終年積雪,雲霧彌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如鏡,人們都說這是天神的隱居的地方。一天,一位年輕的獵人在山頂湖岸忽然發現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戲,那婀娜的身姿,動人的笑語,使獵人驚羨不已。他悄悄拿來一副套馬的皮挎索隱身窺伺。仙女們盡情的追逐戲耍,絲毫不覺。獵人飛來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其他人驚慌躲入雲端。獵人向仙女求愛,仙女答應了。不久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便成刀綽羅斯家族的祖先。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現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

蒙古族的傳統民族白節、祭敖包、那達慕、魯班節、燃燈節等。在節日上都有各種不同的習俗。例如:那達慕大會時,會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播放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人民喜愛的盛會。燃燈節: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五,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現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額敏縣多數蒙古族已不過燃燈節;烏蘇縣蒙古族在燃燈節的一天多不燃燈,代之以各種娛樂形式。白節是蒙古族最重要的節日,相當於我們的春節,亦「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扒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蒙古族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衣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

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 穹廬」、「氈帳」或「氈房」等。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織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可大功告成。白白的蒙古包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彷彿綻放的一朵朵白蓮花。蒙古包最大的優點是拆裝容易,室內使用面積很大,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用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蒙古族語屬阿爾泰語系,分布於蒙古國和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蒙古國境內的蒙古語屬喀爾喀方言,使用人口約180萬。現代蒙古語的主要特點:母音豐富而輔音較少語音結合比較自由,音節種類較多。絕大部分輔音既可以出現在音節首,也可以出現在音節末。蒙古國於20世紀40年代採用基里爾字母為基礎的新蒙為文,從上到下連寫,從左到右移行。

蒙古族藝術分為民歌、樂器、曲藝三大類。而名人有忽必烈、明安圖、孝庄皇太後等。特產主要是羊肉、羊奶、馬奶。

美麗的草原,我們的家。

3. 寫蒙古包特點的作文300字

蒙古包(Mongolian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納20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蒙古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便可以開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古等游牧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厘米、長23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 ,幾塊連接,圍成圓形 ,長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蒙古包最小的直徑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數百人 。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動式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僅在游牧區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薩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稱的「格爾斯」。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就開始使用蒙古包。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究竟是何時開始使用的,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蒙古包成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數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終年趕年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頭雙峰駱駝馱著,運到下一個落腳點,再重新搭起賬篷。

4. 蒙古包 作文 要自己寫的

蒙古包飯店為了吸引顧客把蒙古包請到了店堂里,我有幸在蒙古包里美美的吃了一回,現在想來還記憶猶新。

蒙古包可真美呀!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蒙古人住蒙古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蒙古包大約有4米多高,它看起來很小,但實際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幾乎所有的蒙古包外表都呈圓形,鼓鼓囊囊的穿著一件華麗的「衣服」,衣服上嵌著一扇別致的小門,腦袋上頂著一扇神奇的小窗。

進入到蒙古包的裡面才發覺蒙古包並不是圓形的,准確的說是在圓形的身體上戴了個「高帽子」。「高帽子」是由36根木椽子搭成的,形態像一把張開的大花傘,在傘頂上還頂了個木製大轉盤,轉盤上飾以美麗的民族圖案花紋。

蒙古包的內圍帶也呈圓形,象一條箍攔腰系在蒙古包的身上,用手摸一摸是用絨布做的,上面非但綉了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景,而且還在下面掛了一圈用流蘇做的鑲邊,五彩繽紛令人感到濃濃的民族氣息。更令人驚奇的是那個靠近地面的圍氈,它是用竹席編織圍成的,這樣夏天掀開通風,冬天放下來保暖,充分體現了草原人民適應自然環境的智慧和創造。

蒙古包的內層氈是用很柔軟的獸皮製成的,一來可以防止雨水和風沙的侵入,二來可以起到透氣和保暖的作用。蒙古人民非常熱愛生活,這一點可以從牆上掛的鹿角看出,喻意豐收、美滿。

對了,蒙古包內還光線充足、空氣清新呢!看著身穿民族服裝的服務員進進出出,更使我彷彿置身在神密的大草原中了。蒙古包可真美啊!我要將蒙古包的美麗大聲的告訴我的同學們,讓大家一起來分享。

5. 寫蒙古包特點的作文300字

蒙古民居 在那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中,星羅棋布的點綴著數以千計的蒙古包,就像草原中的一個個大蘑菇,生長在藍色的天空下。

蒙古人都以游牧生活為主,住所不定.所以為了生活方便,便創造了一種可以移動式住宅-----蒙古包。蒙古包利於拆裝,裝好一個蒙古包只需要20多分鍾就行了,十分方便。

拆後搬遷也很方便,只需兩峰駱駝或一輛牛拉的小推車裝就行了。 蒙古包結構簡單,裝起來十分容易。

只需在地上畫個圈,再在圈上立上幾根支柱,再在傍邊圍上厚厚的羊毛氈就能住了。最小的蒙古包可以住20個人,最大的蒙古包甚至有600多平方米。

蒙古包雖然結構簡單,但十分堅固,能經得起幾級的大風,別的房屋都倒了,它卻依然安然無恙。蒙古人熱情好客,當有客人來時,他們必會出門迎接。

還會端上香噴噴的奶茶和手抓羊肉來熱情招待你。他們還能歌善舞,有時還會用唱歌的形式來勸說你喝酒。

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一大特點,假如我能去參觀一下它是多麼好啊。

6. 蒙古包的作文

遼闊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帳篷們蒙古包

蒙古包蒙古族牧民居住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氈包或氈帳隨著畜牧業經濟發展和牧民生活改善穹廬或氈帳逐漸被蒙古包代替

蒙古游牧人民族傳統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已出現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60毫米左右用條木編圍砌蓋;游牧區多游動式游動式又分拆卸和拆卸兩種前者牲畜馱運者牛車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普通蒙古包頂高10-15尺圍牆高約50尺左右包門朝南或東南開包內四大結構:哈(即蒙古包圍牆支架)、天窗(蒙語套腦)、椽子和門蒙古包哈多少區分大小通常分4、6、8、10和12哈12哈蒙古包草原罕見面積達600多平方米遠看同座城堡過去幾十此大蒙古包聚起十分壯觀

蒙古包許多蒙古人日常居住地大多數蒙古人終年趕著們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牧場蒙古包打點成行裝由幾只駱駝運落腳點再起帳篷現開始搭了蒙古包架設簡單般搭建水草適宜地方根據蒙古包大小先畫畫圈便開始按照圈大小搭建蒙古包搭好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地毯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7. 描寫蒙古包作文400字

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住著蒙古包呢?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是用馬奶招待客人呢?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是穿著大袍、腰帶、靴子呢?傳說在仕爾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聳入雲的納德山。

山頂終年積雪,雲霧彌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如鏡,人們都說這是天神的隱居的地方。一天,一位年輕的獵人在山頂湖岸忽然發現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戲,那婀娜的身姿,動人的笑語,使獵人驚羨不已。

他悄悄拿來一副套馬的皮挎索隱身窺伺。仙女們盡情的追逐戲耍,絲毫不覺。

獵人飛來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其他人驚慌躲入雲端。獵人向仙女求愛,仙女答應了。

不久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便成刀綽羅斯家族的祖先。蒙古族自稱「蒙古」。

「蒙古」這一名稱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

現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

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

8. 描寫蒙古包的作文600字左右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氈包」或「氈帳」。據《黑韃事略》記載:「穹廬有二樣:燕京之制,用柳木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開門,上如傘骨,頂開一竅,謂之天窗,皆以氈為衣,馬上可載。草地之制,以柳木組定成硬圈,徑用氈撻定,不可卷舒,車上載行。」隨著畜牧業經濟的發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廬或氈帳逐漸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圓形尖頂,頂上和四周以一至兩層厚氈覆蓋。普通蒙古包,頂高10-15尺,圍牆高約50尺左右,包門朝南或東南開。包內四大結構為:哈那(即蒙古包圍牆支架)、天窗(蒙語「套腦」)、椽子和門。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區分大小,通常分為4個、6個、8個、10個和12個哈那。12個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見的,面積可達600多平方米,遠看如同一座城堡。過去幾十個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壯觀。

蒙古包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6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圍砌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運輸。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這就是那有特點的蒙古包!

9. 關於蒙古包的作文

美麗的大草原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住著蒙古包呢?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是用馬奶招待客人呢?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是穿著大袍、腰帶、靴子呢?傳說在仕爾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聳入雲的納德山。

山頂終年積雪,雲霧彌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如鏡,人們都說這是天神的隱居的地方。一天,一位年輕的獵人在山頂湖岸忽然發現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戲,那婀娜的身姿,動人的笑語,使獵人驚羨不已。

他悄悄拿來一副套馬的皮挎索隱身窺伺。仙女們盡情的追逐戲耍,絲毫不覺。

獵人飛來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其他人驚慌躲入雲端。獵人向仙女求愛,仙女答應了。

不久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便成刀綽羅斯家族的祖先。蒙古族自稱「蒙古」。

「蒙古」這一名稱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

現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

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蒙古族的傳統民族白節、祭敖包、那達慕、魯班節、燃燈節等。

在節日上都有各種不同的習俗。例如:那達慕大會時,會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

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播放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人民喜愛的盛會。燃燈節: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五,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

現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額敏縣多數蒙古族已不過燃燈節;烏蘇縣蒙古族在燃燈節的一天多不燃燈,代之以各種娛樂形式。白節是蒙古族最重要的節日,相當於我們的春節,亦「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扒肉,也要包餃子、烙餅。

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蒙古族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

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衣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

「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 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

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織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可大功告成。白白的蒙古包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彷彿綻放的一朵朵白蓮花。

蒙古包最大的優點是拆裝容易,室內使用面積很大,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用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蒙古族語屬阿爾泰語系,分布於蒙古國和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蒙古國境內的蒙古語屬喀爾喀方言,使用人口約180萬。

現代蒙古語的主要特點:母音豐富而輔音較少語音結合比較自由,音節種類較多。絕大部分輔音既可以出現在音節首,也可以出現在音節末。

蒙古國於20世紀40年代採用基里爾字母為基礎的新蒙為文,從上到下連寫,從左到右移行。蒙古族藝術分為民歌、樂器、曲藝三大類。

而名人有忽必烈、明安圖、孝庄皇太後等。特產主要是羊肉、羊奶、馬奶。

美麗的草原,我們的家。

2、阿拉湖的特產

阿拉湖是大橋魚。每年初春,冰雪消融,額敏河水暴漲,阿拉湖中的魚類便頂游到額敏河索餌育肥,並於5月下旬在額敏河裡產卵。巴什拜大橋沿岸,水面較寬,水勢較緩,人們大多愛在此拉網捕魚,故此所獲之魚也被稱為大橋魚。據說,在額敏河下游阿拉湖入口處,建起了一道道的攔魚柵,用來阻擋魚類從阿拉湖向上游逆游。因此便出現了 「 鯉魚跳龍門 」 的勝景。即:每年逆游而上的大魚在攔魚柵前形成了數百米的長隊,竟相撞閘,呈現 「 鯉魚跳龍門 」 的奇觀。在流水的轟鳴聲中,一群群魚兒急流勇進,直撞柵欄。一條條大魚爭先恐後地甩尾騰空,飛出水面達1米多高,鰭翼舒展,鱗光閃閃,千姿百態,落水後仍不灰心,再騰躍而起,此起彼落,循環往復。真可謂:白天,濺起的浪花映現出陣陣彩虹;晚上, 不時地有大鯉魚飛躍過柵欄。為此,裕民人稱大橋魚為「愛國魚」。大橋魚以鯉魚居多,也最為珍貴。野生鯉魚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為宴席佳餚。據內行人言:大橋鯉魚具有和脾養肺,平肝補心,滋陰養陽之功能。

3、用蒙語寫作文

1. 用蒙語寫作文

綿延起伏的大興安嶺,如婀娜多情的少女一路逶迤走來,在素有「千年古城 ,百年府縣」美譽的洮南,與浩瀚遼闊的科爾沁草原相約。

深情的依偎相守,孕育出了風物怡人的昂岱山。北望興安嶺,南瞰科爾沁,昂岱山矗立在藍天碧草間,靜靜的見證著亘古的戀情。

走進昂岱山風景區,你既能觸摸到峰巒起伏的曲線,又能采擷到碧水盈波的平靜。蒼隼盤旋的老鷹窩,儀態萬千的石林奇境,同根連心的六姐妹樹,肅穆庄嚴的群昌烈士陵園,靜水微瀾的群昌水庫,風景區五朵奇葩,在這片熱土上,將自然風光,歷史傳奇,現實人文完美的融合。

她會象磁石般深深吸引你,令你流連往返,醉情於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之中,心湖激盪起的漣漪,鎖住了自己的相思,永遠也不願走出。 昂岱山,位於古城洮南那金鎮境內,屬大興安嶺余脈,海拔480、4米,山中飛禽走獸甚多,「昂岱」蒙語意為「獵物」,故此得名,為「獵物山」之意。

據古城洮南地方史料記載,光緒年間,每逢狩獵時節,科爾沁右翼前旗薩克圖郡王常率王公貴胄親臨於此,策馬揚鞭,彎弓拈箭,巡山狩獵。現如今,山間依舊是山兔騰躍,錦雞穿梭。

其山南坡,舒緩平坦,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因蒼鷹盤旋,築巢育雛,故得名「老鷹窩」。春暖花開時節,萬物復甦,滿坡的野山杏朵朵怒放,紅如火,粉似霞,白如雪,含香吐蕊,馨香馥郁,沁心人肺。

碧草連天,幾十種山野小花點綴其間,猶如巧手織就的壁毯,絹秀斑斕。蜂舞蝶飛,百鳥啁啾。

立身其間,即便「春意去匆匆」,依舊」遊人喜自留」。 尋著山間野徑,信步於風草綠樹之間,登上昂岱山最高峰。

山巔之上,山風掠過,鬢發生寒。極目四顧,昂岱山景區全貌盡收眼底。

石林奇景就位於主峰之上。石林中奇石嶙峋,儀態萬千,或如玉女梳妝,或如壯漢擎天,或如叢樹蔽日,或如飛鳥掠翅……形神俱備,惟 妙惟肖,各領 *** 。

放飛想像的翅膀,飛翔在嘆為觀止的奇景之間,你會由衷的贊嘆自然的奇思妙想,造化的鬼斧神工。 「同根同心長相守,一枝一葉總關情」。

親臨六姐妹樹前,手撫枝椏,繁枝茂葉打碎陽光,斑斑點點,在地面浮動跳躍。同根姐妹永結同心,攜手支撐一片藍天。

傳說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承載情思的載體,六姐妹樹訴說的人間真情,一定會有一段驚世駭俗的美麗傳說,為後世傳頌。 昂岱山腳下,蒼松翠柏掩映著一座肅穆庄嚴的陵 園??群昌烈士陵園,革命烈士閻群昌頭枕青山,長眠於此,靜靜守望著這片樂土。

矗立的紀念碑,直指雲天。 輕啟歷史長卷扉頁,我們閱讀了一位英雄用自己生命的巨掾大筆書寫了對這片土地的無限忠誠。

2. 用蒙語寫作文

綿延起伏的大興安嶺,如婀娜多情的少女一路逶迤走來,在素有「千年古城 ,百年府縣」美譽的洮南,與浩瀚遼闊的科爾沁草原相約。

深情的依偎相守,孕育出了風物怡人的昂岱山。北望興安嶺,南瞰科爾沁,昂岱山矗立在藍天碧草間,靜靜的見證著亘古的戀情。

走進昂岱山風景區,你既能觸摸到峰巒起伏的曲線,又能采擷到碧水盈波的平靜。蒼隼盤旋的老鷹窩,儀態萬千的石林奇境,同根連心的六姐妹樹,肅穆庄嚴的群昌烈士陵園,靜水微瀾的群昌水庫,風景區五朵奇葩,在這片熱土上,將自然風光,歷史傳奇,現實人文完美的融合。

她會象磁石般深深吸引你,令你流連往返,醉情於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之中,心湖激盪起的漣漪,鎖住了自己的相思,永遠也不願走出。 昂岱山,位於古城洮南那金鎮境內,屬大興安嶺余脈,海拔480、4米,山中飛禽走獸甚多,「昂岱」蒙語意為「獵物」,故此得名,為「獵物山」之意。

據古城洮南地方史料記載,光緒年間,每逢狩獵時節,科爾沁右翼前旗薩克圖郡王常率王公貴胄親臨於此,策馬揚鞭,彎弓拈箭,巡山狩獵。現如今,山間依舊是山兔騰躍,錦雞穿梭。

其山南坡,舒緩平坦,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因蒼鷹盤旋,築巢育雛,故得名「老鷹窩」。春暖花開時節,萬物復甦,滿坡的野山杏朵朵怒放,紅如火,粉似霞,白如雪,含香吐蕊,馨香馥郁,沁心人肺。

碧草連天,幾十種山野小花點綴其間,猶如巧手織就的壁毯,絹秀斑斕。蜂舞蝶飛,百鳥啁啾。

立身其間,即便「春意去匆匆」,依舊」遊人喜自留」。 尋著山間野徑,信步於風草綠樹之間,登上昂岱山最高峰。

山巔之上,山風掠過,鬢發生寒。極目四顧,昂岱山景區全貌盡收眼底。

石林奇景就位於主峰之上。石林中奇石嶙峋,儀態萬千,或如玉女梳妝,或如壯漢擎天,或如叢樹蔽日,或如飛鳥掠翅……形神俱備,惟 妙惟肖,各領 *** 。

放飛想像的翅膀,飛翔在嘆為觀止的奇景之間,你會由衷的贊嘆自然的奇思妙想,造化的鬼斧神工。 「同根同心長相守,一枝一葉總關情」。

親臨六姐妹樹前,手撫枝椏,繁枝茂葉打碎陽光,斑斑點點,在地面浮動跳躍。同根姐妹永結同心,攜手支撐一片藍天。

傳說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承載情思的載體,六姐妹樹訴說的人間真情,一定會有一段驚世駭俗的美麗傳說,為後世傳頌。 昂岱山腳下,蒼松翠柏掩映著一座肅穆庄嚴的陵 園??群昌烈士陵園,革命烈士閻群昌頭枕青山,長眠於此,靜靜守望著這片樂土。

矗立的紀念碑,直指雲天。 輕啟歷史長卷扉頁,我們閱讀了一位英雄用自己生命的巨掾大筆書寫了對這片土地的無限忠誠。

3. 蒙語的作文

嗨,大家好,在我家鄉阿右旗里有一些蒙古人。今天就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介紹。

蒙古是一種有特色的民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骨鳥字母創造出來的,十四世紀初,經蒙古學著卻吉·翰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而成的規范化的拼音文字——蒙古文

蒙古族善於歌舞,民國分長短調兩種。頭飾、長袍、腰帶和靴子為其服飾4個主要的部分,婦女們頭上的裝飾大多是用瑪瑙、珍珠、金銀製成的。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白節、祭敖包、那達慕等。

蒙古過去是狩獵與游牧民族,直到十三世紀,仍然有「圍獵」的習俗。現在的蒙古族仍長期騎射。放牧的習慣已由逐水草而居發展到定居放牧。有冬營地和夏營地,按季節移場放牧。

蒙古包是蒙古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最大的特點是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

4. 蒙語的作文

嗨,大家好,在我家鄉阿右旗里有一些蒙古人。

今天就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介紹。蒙古是一種有特色的民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蒙古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骨鳥字母創造出來的,十四世紀初,經蒙古學著卻吉·翰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而成的規范化的拼音文字——蒙古文蒙古族善於歌舞,民國分長短調兩種。頭飾、長袍、腰帶和靴子為其服飾4個主要的部分,婦女們頭上的裝飾大多是用瑪瑙、珍珠、金銀製成的。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白節、祭敖包、那達慕等。蒙古過去是狩獵與游牧民族,直到十三世紀,仍然有「圍獵」的習俗。

現在的蒙古族仍長期騎射。放牧的習慣已由逐水草而居發展到定居放牧。

有冬營地和夏營地,按季節移場放牧。蒙古包是蒙古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最大的特點是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

5. 急尋一篇蒙語作文 寫人的

綿延起伏的大興安嶺,如婀娜多情的少女一路逶迤走來,在素有「千年古城 ,百年府縣」美譽的洮南,與浩瀚遼闊的科爾沁草原相約。

深情的依偎相守,孕育出了風物怡人的昂岱山。北望興安嶺,南瞰科爾沁,昂岱山矗立在藍天碧草間,靜靜的見證著亘古的戀情。

走進昂岱山風景區,你既能觸摸到峰巒起伏的曲線,又能采擷到碧水盈波的平靜。蒼隼盤旋的老鷹窩,儀態萬千的石林奇境,同根連心的六姐妹樹,肅穆庄嚴的群昌烈士陵園,靜水微瀾的群昌水庫,風景區五朵奇葩,在這片熱土上,將自然風光,歷史傳奇,現實人文完美的融合。

她會象磁石般深深吸引你,令你流連往返,醉情於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之中,心湖激盪起的漣漪,鎖住了自己的相思,永遠也不願走出。 昂岱山,位於古城洮南那金鎮境內,屬大興安嶺余脈,海拔480、4米,山中飛禽走獸甚多,「昂岱」蒙語意為「獵物」,故此得名,為「獵物山」之意。

據古城洮南地方史料記載,光緒年間,每逢狩獵時節,科爾沁右翼前旗薩克圖郡王常率王公貴胄親臨於此,策馬揚鞭,彎弓拈箭,巡山狩獵。現如今,山間依舊是山兔騰躍,錦雞穿梭。

其山南坡,舒緩平坦,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因蒼鷹盤旋,築巢育雛,故得名「老鷹窩」。春暖花開時節,萬物復甦,滿坡的野山杏朵朵怒放,紅如火,粉似霞,白如雪,含香吐蕊,馨香馥郁,沁心人肺。

碧草連天,幾十種山野小花點綴其間,猶如巧手織就的壁毯,絹秀斑斕。蜂舞蝶飛,百鳥啁啾。

立身其間,即便「春意去匆匆」,依舊」遊人喜自留」。 尋著山間野徑,信步於風草綠樹之間,登上昂岱山最高峰。

山巔之上,山風掠過,鬢發生寒。極目四顧,昂岱山景區全貌盡收眼底。

石林奇景就位於主峰之上。石林中奇石嶙峋,儀態萬千,或如玉女梳妝,或如壯漢擎天,或如叢樹蔽日,或如飛鳥掠翅……形神俱備,惟 妙惟肖,各領 *** 。

放飛想像的翅膀,飛翔在嘆為觀止的奇景之間,你會由衷的贊嘆自然的奇思妙想,造化的鬼斧神工。 「同根同心長相守,一枝一葉總關情」。

親臨六姐妹樹前,手撫枝椏,繁枝茂葉打碎陽光,斑斑點點,在地面浮動跳躍。同根姐妹永結同心,攜手支撐一片藍天。

傳說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承載情思的載體,六姐妹樹訴說的人間真情,一定會有一段驚世駭俗的美麗傳說,為後世傳頌。 昂岱山腳下,蒼松翠柏掩映著一座肅穆庄嚴的陵 園??群昌烈士陵園,革命烈士閻群昌頭枕青山,長眠於此,靜靜守望著這片樂土。

矗立的紀念碑,直指雲天。 輕啟歷史長卷扉頁,我們閱讀了一位英雄用自己生命的巨掾大筆書寫了對這片土地的無限忠誠。

6. 寫童年的蒙語作文

我們學校小動物園里的母鴨子一囗氣孵出了九隻了活潑可愛的小鴨子,這本來是一個喜訊,可是在一天之內這條喜訊變成了一個悲劇,童年的悲傷作文.這九隻生龍活虎的小鴨子吸引了許多前來觀看的同學們.瞧!小鴨子絨絨的毛,小小的腦袋和一對又園又小的翅膀多惹人喜愛呀!可是這九隻小鴨子在一天之內就死去了五隻.這五隻小鴨子的死讓我感到悲傷和氣憤.我為什麼氣憤,因為五隻小鴨子並不是自然死的,而是被學校一些可恨的「殺生者」給害死的.我去看小鴨子的時候,還有五隻小鴨子在窩里「嘎嘎嘎」地叫著.有一隻小鴨子是在我眼皮底下去世了,我真恨自已沒有把這只可憐的小鴨子救活.事情是這樣的:在我看小鴨子的時候,發現一隻小鴨子特別地虛弱,於是好心的黃校長親自去檢查小鴨子,她發現小鴨子有一隻腿受傷了,便要紅領巾監察崗帶小鴨子到醫務室上葯,小學六年級作文《童年的悲傷作文》.在去上葯的路上,小鴨子好像就已經在生死邊緣上掙扎了.我便要紅領巾監察崗跑快一點.到了醫務室,同學們正要給小鴨子上葯時,小鴨子便死去了.就在要給它上葯的一瞬間,它安詳地閉上了雙眼.同學們傷心地把這只小鴨子帶回了小動物園,輕輕地把它放進了垃圾筒.這只小鴨子可能已經到了天堂,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可我仍感到非常傷心,非常地痛恨那些讓一些無辜的小生命死去的人,我想對那些人說:「你們太殘忍了,你們難道不知道小鴨子像你們一樣也是有生命的嗎?我希望你們經過這一場悲劇以後明白,無論什麼動物都是有生命的,請你們關愛每一個生命!」。

7. 用蒙文寫關於體育活動的作文

「叮鈴鈴」一陣清脆的上課 *** 傳入我們的耳朵,這節課是體育課,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如飛似的奔向操場。

集合完隊形以後,體育老師讓我們分散自由活動,我們一下子歡呼起來,樹上的小鳥也跟著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好像也為我們歡呼呢!同學們有的跳繩,有的踢毽子,還有的在打球……我左思右想,玩什麼好呢?我眼珠一轉,終於有了一個好主意:做游戲。

游戲的規則是:先在沙土邊挖一個小坑,再准備點小石塊,每人五個,站在離小坑十米遠的地方,把這五個小石頭扔進小坑裡,看誰扔得多,誰就是勝利者。

同學們紛紛來報名參加,一會兒,就聚集了很多人,簡直是人山人海.我們分了兩個隊,我們隊是「寫作才子」的我做隊長,另一隊是「體育健將」的魏志鵬領頭,平時我們倆人都各有特長,在班裡也算是牛皮大王,互不服氣,今天同學們都想讓我們大戰一場,看誰是真正的「牛」。

8. 寫蒙古族作文400字寫什麼好

美麗的大草原

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住著蒙古包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是用馬奶招待客人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是穿著大袍、腰帶、靴子呢?

傳說在仕爾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聳入雲的納德山。山頂終年積雪,雲霧彌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如鏡,人們都說這是天神的隱居的地方。一天,一位年輕的獵人在山頂湖岸忽然發現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戲,那婀娜的身姿,動人的笑語,使獵人驚羨不已。他悄悄拿來一副套馬的皮挎索隱身窺伺。仙女們盡情的追逐戲耍,絲毫不覺。獵人飛來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其他人驚慌躲入雲端。獵人向仙女求愛,仙女答應了。不久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便成刀綽羅斯家族的祖先。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現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

蒙古族的傳統民族白節、祭敖包、那達慕、魯班節、燃燈節等。在節日上都有各種不同的習俗。例如:那達慕大會時,會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播放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人民喜愛的盛會。燃燈節: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五,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現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額敏縣多數蒙古族已不過燃燈節;烏蘇縣蒙古族在燃燈節的一天多不燃燈,代之以各種娛樂形式。白節是蒙古族最重要的節日,相當於我們的春節,亦「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扒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蒙古族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衣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

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 穹廬」、「氈帳」或「氈房」等。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織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可大功告成。白白的蒙古包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彷彿綻放的一朵朵白蓮花。蒙古包最大的優點是拆裝容易,室內使用面積很大,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用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蒙古族語屬阿爾泰語系,分布於蒙古國和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蒙古國境內的蒙古語屬喀爾喀方言,使用人口約180萬。現代蒙古語的主要特點:母音豐富而輔音較少語音結合比較自由,音節種類較多。絕大部分輔音既可以出現在音節首,也可以出現在音節末。蒙古國於20世紀40年代採用基里爾字母為基礎的新蒙為文,從上到下連寫,從左到右移行。

蒙古族藝術分為民歌、樂器、曲藝三大類。而名人有忽必烈、明安圖、孝庄皇太後等。特產主要是羊肉、羊奶、馬奶。

美麗的草原,我們的家。

9. 蒙文描寫動物的作文

花狗從小就跟父親上山追野雞、野兔什麼的,所以練就了一身爬山的好本領,有一次在山中出現了一群野山羊,父親和我背著槍帶著花狗出發了,可一天快過去了,我們父子仍然一無所獲,突然花狗汪、汪、汪地大叫起來,父親過去一看滿有把握地說花狗你好好聞一聞這野羊的腳印,我相信你一定能抓住它,去吧花狗聽完便消失在樹林。

過了十分鍾左右,花狗又叫了起來,我們追進樹林跑了一會兒,只見一隻成年野山羊和花狗正在搏鬥,那野山羊真是老骨頭,它總是向我們沖來,我和爸爸被逼得步步後退,要知道狗一般是忠實的,只要人退出林子,它總要跟著人一起退出林子,但花狗也很聰明它看父親不開槍。

知道父親在考驗它,所以花狗總是跟在羊的後面咬它的 *** ,當野山羊把頭轉向花狗時,花狗一跳用鋒利的牙齒咬住野羊的喉嚨,只見野羊晃了晃咚的一聲跌倒在地,但它仍拚命地掙扎,花狗一咬就不張嘴,直到野羊不能再動彈了為止,我們父子倆高興地把野山羊背起來向家裡走去,花狗得意洋洋地輕輕吠。

還有一次父親領著我到山中打獵,突然一個獾洞出現在我們眼前,父親讓我帶著花狗留在洞口,然後父親撿了些稻草來到了一個洞口,將稻草塞進了獾洞然後點起了火,獾受不了濃烈的煙火便從我這里竄出來,我為了得到父親的誇獎便撿起樹枝沖向獾,可獾也不是好對付的,它看了看我,大概覺得對付我沒有什麼問題,就一邊吼叫著一邊向我逼來。

我的心突突直跳,正當我束手無策的時候,花狗猛撲過來,一口咬住了獾的尾巴,把它死死地拉祝獾疼得亂跳亂叫,一下子把花狗遠遠地甩在一邊,花狗毫不畏懼地爬起來再次撲上去,又向獾的腹部咬去,這時只見勇敢的花狗一下子就把獾撲倒用鋼牙咬破了獾的肚子,將腸子拉出,獾疼得要命,就用鋒利如刀的爪子拚命地還擊。

結果把花狗的鼻子抓破了,當兩只動物再次撕打起來時,父親趕到了,他沖著獾的腦袋狠狠地打了一槍,獾不動了花狗也趴下了,用舌頭舔著鼻子,它像往常一樣站起來,擺出了一副勝利者的姿。

後來地方上不讓養狗了,爸爸想了好幾天,最後將花狗送進了護林隊。讓它為祖國的林業做出貢獻。

我現在雖然失去了這么一個好朋友,但是我仍然想念著它。

4、額敏縣出產什麼水果

特產 紅花籽油 具體瀋水果是不清楚的

植物資源
自然植被比較豐富,河灘中主要生長有蘆葦、芨芨、蒲草等,山澗深谷各陰坡面長有土爾條、野玫瑰、山楂、枸杞子、薔薇、白梭梭、紅柳、刺鈴鐺、灰毛柳等灌木,經濟用材林有山楊、柳、樺樹等。吾爾喀夏爾山北部森林覆蓋率達15%,其中喀拉也木勒林區面積為2.802萬畝。2009年,額敏縣縣境內有喬木68種,柳樹、楊樹、榆樹、白臘樹為主要樹種。[6]
動物資源
額敏的山區野生動物種類繁多,2009年時已查明的野生動物有200餘種。其中獸類有30餘種。被國家列為一級和二級保護動物的有雪豹、賽加羚、黃羊、馬鹿、棕熊(狗熊)、雪兔、盤羊、石貂、猞猁(山貓)等。此外還有赤狐、白鼬、狗獾、野豬、旱獺、黃鼠、銀鼠、水鼠,刺蝟等。禽類約有40餘種。其中被國家列為一、二級保護動物的有白鸛、黑鸛、金雕、玉帶海雕、大鴇、大天鵝、黑琴雞、黑腹沙雞、蓑羽鶴。此外,還有黃鴨、麻鴨、綠頭鴨、大雁、蒼鷺、山雞、石雞、山雀鳩、杜鵑、喜鵲、布穀鳥、啄木鳥、鵓鴣、貓頭鷹、燕子、百靈鳥、地鴉、麻雀、烏鴉、鐵甲兵、小魚鷹等。兩棲爬行類有蟾蜍、蜥蜴、蛇、湖蛙等。[6]

5、寫一寫額敏縣的特產黑加侖

黑加侖,原名:黑茶藨子,別名:茶藨子、旱葡萄、黑豆、黑果茶藨、哈日一哈達,拉丁文名:Ribes nigrum L. 虎耳草科、茶藨子屬落葉直立灌木,小枝暗灰色或灰褐色,無毛,皮通常不裂,幼枝褐色或棕褐色,具疏密不等的短柔毛,被黃色腺體,無刺;芽長卵圓形或橢圓形,果實富含多種維生素、糖類和有機酸等,尤其維生素C含量較高,主要供製作果醬、果酒及飲料等。

黑加侖(blackcurrant),又名黑穗醋栗、黑豆果。為灌木,株高1m左右,果實為黑色漿
黑加侖干
果。世界主產區在歐洲北部,主要生產國和地區是波蘭、俄聯邦、德國、捷克共和國、英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等。1998年世界總產量達601519噸。我國的黑加侖主要種植區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等地。在歐洲,黑加侖一直是果汁生產的重要原料之一。此外它也用於生產果醬、果子凍、利口酒、乳製品和果酒的風味劑或著色劑等。
黑加侖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磷、鎂、鉀、鈣、花青素、酚類物質。已經知道的黑加侖的保健功效包括預防痛風、貧血、水腫、關節炎、風濕病、口腔和咽喉疾病、咳嗽等。

6、請問有誰知道?新疆有個額眉縣的地方嗎?

應該是額敏縣吧,它屬於塔城地區。
一下是額敏縣的介紹
額敏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准噶爾盆地西北邊緣,塔額盆地東北部,額敏河上游地帶。西與塔城市為鄰,南接托里縣境,東臨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北同哈薩克共和國接壤。有漢、哈薩克、維吾爾、回、蒙古等民族。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三面環山,向西開口,北有塔爾巴哈台山,東南有齊吾爾喀葉爾山,中部有額敏河沖積平原。屬額敏河水系。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冷暖波動大,夏季熱而短促,秋季降溫迅速,冬季寒冷漫長,乾燥,年均氣溫5.6℃,年均降水271毫米。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