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小吃店
1、高密的絕味小吃有哪些
成都特色小吃介紹
1.陳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型大小》老牌名店。 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爾,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徑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2.毛血旺
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古鎮水碼頭有一姓王的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賤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於是當街起賣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放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別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里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3.夫妻肺片
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相傳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牛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於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為區別一般肺片攤店,人們稱他們為"夫妻肺片"。設店經營後,在用料上更為講究,以牛肉、心、舌、肚、頭皮等取代最初單一的肺,質量日益提高。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風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4.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氣, 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頭少,不加兔頭,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鮮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還有五香鹵兔、紅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還經營紅油雞塊、蒜泥白肉、涼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種冷盤。
5.老隍城鍋魁
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經營的鍋魁品味多樣,風味獨特,雞片鍋魁、牛肉鍋魁、蒸肉鍋魁、肺片鍋魁、素菜鍋魁都是其特色品種,另外,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的牛尾湯也很有特色。雖然老隍城經營的是傳統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紙,清清爽爽,頗為時尚。
6.擔擔面
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麵粉擀製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擔擔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麵,一格燉雞或燉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面,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面特色最濃。
7.龍抄手
創始於本世紀40年代,當時春熙路"濃花茶社"的張光武等幾位伙計商量合資開一個抄手店,取店名時就諧"濃"字音,也取"龍鳳呈祥"之意,定名為"龍抄手"。龍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麵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擀製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龍抄手的原湯是用雞、鴨和豬身上幾個部位肉,經猛燉慢煨而成。原湯又白、又濃、又香。
8.鍾水餃
創始人鍾少白,原店名叫"協森茂",1931年開始掛出了"荔枝巷鍾水餃"的招牌。鍾水餃與北方水餃的主要區別是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製的紅油,微甜帶咸,兼有辛辣,風味獨特。鍾水餃具有皮薄(10個水餃才50克)、料精(上等麵粉、剔筋去皮的精選豬肉)、餡嫩(全靠加工時掌握好溫度、水分,肉餡細嫩化渣)、味鮮(全靠輔料和紅油、原湯)的特色。
9.韓包子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玉隆園麵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鮮美而在成都站穩了腳跟。韓玉隆辭世後,其子韓文華接替經營,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實踐,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在成都飲食行道一炮打響,名聲不脛而走。後來韓文華乾脆專營包子,並將其店名更換為"韓包子",生意越做越紅火。從解放前至今,韓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國,一直享有經久不衰的聲譽。
10.川北涼粉
清朝末年創立於南充。創始人謝天祿在南充渡口搭棚賣涼粉,其涼粉細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濃,逐漸賣出了名氣,謝家便世代相傳專賣涼粉,後正式辦起川北涼粉店。現已流傳全省,成為著名小吃。(
2、高密有什麼小吃求大神幫助
大和烤鴨 范家全羊 城隍廟肉火燒 茴香大包 美華的大炒乳鴿,徐家莊菜市場的米粉蒸肉、狀元府的爐包、林家爐包、御府驢肉,范家羊肉、澤堂烤羊腿、孫家燒肉,楊家點心,河崖饅頭,長豐熟食,孫家燒肉和豬蹄,在開發區還有一家專做佛跳牆的,味道也很牛勁。象燴火燒,煎土豆片,瓢子餅,合餅,是十分不錯的高密特色小吃。
3、青島最地道的小吃街在哪裡?
1.小海燕:就在河北路拐角,那裡的水煮蝦和三魚宴很不錯,吃過的人都贊不決口。
2. 天意居:大學路東方飯店附近,一邊做火鍋,一邊做炒菜。雖然做川菜,口味非常適合北方人,強烈推薦夫妻肺片。
3. 即墨半山腰上一家店:海鮮和山貨很有名,位子非常不好訂,很多人從星期一就開始預訂周末的位子了。
4.雙興餐廳:在廣州路上,可乘2路,5路火車站下車,過了華聯直走,第二個路口就是,在原廣電局旁邊。那裡的雞架味道絕對好吃,不信可以親自去嘗嘗。不過他的店可不大啊。
5. 冰激凌火鍋:在費縣路上有一家做的不錯,可以乘2路,305路,301路車在西鎮下車,馬路對面就是。價格一般是在30元左右。沒去試過,聽朋友介紹的。大家可以去試試。
6. 小倩倩餛飩:在江西路海信音箱總匯對面。最好吃的是雞絲餛飩了,那裡的小菜也不錯。好象是最近在雲霄路開了個分店。
7. 東北熏肉大餅:在諾瑪特南面的路上,張正麻辣燙旁邊那裡。
8. 大大水餃:那裡的素餃子好吃。就在台東利群後門對面的那條街上,有個很大的招牌。
9. 島城一湯:這個不用說大家都應該知道在那裡了吧,就是洮南路上那家島城一湯了。
10. 劈柴院壇子肉:在台東得吉利旁邊。
11. 奶油烤玉米:白天在威海路網上游網吧門口賣,到了晚上在得吉利門口賣,2元一個,奶香濃郁,非常好吃。
12. 金城罐湯包:即墨路小商品批發市場正門對面的大樓梯左邊,老字型大小了,而且味道不錯,價格也瞞合適的。
13. 日日興牛排王:利群後門往東走,過了馬蘭拉麵就看到了,那可不是西餐廳啊,那裡的牛排飯超級好吃,還實惠,便宜。
烤脆骨:半夜2點出沒在佳世客附近,除了烤脆骨還有烤燒餅也很好吃。
14. 肉夾饃:到青大找個人打聽一下,哪的肉夾饃好吃,肯定會有人伸出手來指向麥島菜市場,說:找母子二人。
15. 香酥蛹子:南山維客超市旁邊,3塊錢一斤,親眼有人看見有人一下買了15塊錢的,每天就沒見客人段過。
16.粘玉米:江西路海信超市東邊,居民樓口上,報攤旁邊,一個小姑娘支個小攤,一個1—1.5。
17. 花溪牛肉粉:店名叫喜來客花溪牛肉粉,在萍鄉路12號,乘224在水清溝下車即可。想吃的話要早去佔位哦。
18. 展家羊肉館:那裡的烤羊排很好吃。在內蒙古路30號,可乘24、5路到長途站,西走200米就看到院子了的木門了。
19. 吉祥快餐:到那可一定要嘗嘗烤魷魚和烤魚爪,在杭州路上,5路車四方小學站下車,旁邊就是。
20. 吉雲餛飩:在台東南山百盛側門,那裡不光餛飩好吃,烤肉的味道也瞞不錯,特別是烤雞心和烤大腸。
21. 快可立休閑餐廳:在台東三路81號,那裡的罐罐面可算是味道好極了,品種也很多。
22. 夏家香酥雞柳:在人和路52號,萬達購物廣場北側路口處,去的時候可要自備紙巾啊。
23. 眾和饞嘴小籠包:在人和路1號,台東11路總站,往後走兩步就是,多種口味的小籠包。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要屬木耳肉丸小籠包。
24. 海粵酒家:在人和路2號,那裡的沙鍋麻辣燙特別好吃,不過他的店面不起眼,一定要好好找呦。
25. 開口笑水餃:在芙蓉路125號,11路總站下車往後走,他們家的餃子可獲得過國家專利啊。
26. 大老李湯圓:天津路20號,做2路,5路在大沽路下車就是。那的桂花年糕和酒釀也不錯。
27. 馬家拉麵:在高密路28號,東方貿易大廈後面,那裡的肉夾饃和羊肉泡饃也很不錯。
28. 九龍飯店:大沽路6號紡織商廈那邊。那裡的辣大腸和紅燒魚可好吃了,我最喜歡吃那裡的辣大腸了,絕了。
29. 3號門:基隆路市場附近,沒有店名,據說因為門牌號是3,去的人多了,稱之為3號門,極小,只有六七張桌子,炒小雞、燉羊排味道很不錯。
30. 八大關裡面無名飯店:在八大關一個院子里,從第三海水浴場順著路口往北走,在第二個路口附近。問一下那裡的工作人員,就應該差不多了。那裡的腱子肉拌黃瓜好吃。
31. 海爾路上無名店:很不好找,最好能開車去。就在海爾路北村東側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裡,沒有名字,看到哪很不協調地停著車就往哪兒奔去。呵呵。據說賣用泥蒙山羊肉做的全羊湯,還有山雞蛋炒韭菜,蘑菇等地方特色,慕名而去的人能把店給塞滿了。
32. 河西村裡無名店:在長沙路和與308國道交界處河西村西側,也很不好找。吃沙鍋雞就行了,雞肉和十多種中葯一起熬制十幾個小時,等老闆端上來的時候,這雞肉已經是入口即爛的了。
33. 姍姍小吃店:遼陽西路附近,家世界後面,一共就六個菜:辣炒小公雞、燒青魚、鹵水豬下貨、肉炒芹菜、大頭菜炒肉,還有帶嘎渣的饅頭。
34. 旭光小吃:延安二路「紅唇族」再往北,馬路對面。店不大,老闆挺拽的,聽說有「有藝術家的風范」。那裡的辣大腸,燒刀魚,酸辣湯,螞蟻上樹好吃。
35. 阿蘭餐廳:龍山地下商城靠公園的那個門,往上走大約50米路邊的一家小飯店,老闆是青島啤酒場的一名員工,所以那裡的特色就是啤酒,員工內部酒,非常好喝,2元一瓶,限量供應;另一個特色是阿蘭板面,長條形的,很有咬頭;還有燉蘿卜絲蝦皮,魚香肉絲等都好吃。
36. 福樂家:網上有很多關於尋找那個有老太太掌勺,擅做鐵鍋鯰魚的店究竟在哪裡的爭論。告訴你吧,就在江西路和香港中路交界的地方,全名叫做「福樂家」。
37. 狗肉館:登州路啤酒廠對面有家狗肉館,冬天一定要去。
38.煎餅果子:在劉家峽路靠近貴州路的第一個攤位,面很多,雞蛋很大,果子放4個,很脆,很多人從東部過來專門為了買煎餅果子吃。
39. 烤雞脖:晚上10點以後出沒在麥島路到香港中路拐彎處,「掌門人」是一個老爺子,一到那時侯就搭個棚子,棚子正對著一家韓國料理,結果外面棚子里的人比店裡的人還多。
40. 紅燜鯰魚:西鎮西康路劉金秋家常菜館,紅燜鯰魚--島城一絕
41. 輪渡對面西鎮臭豆腐,臭的可以,香的流口水
備註:
台東:主要分布在台東三路,和台東八路附近,來青島旅遊者,可乘車到威海路或者台東八路下車,有各種小吃和地方特色菜。川菜館休閑吧,各種烤肉,水果吧等
雲霄路美食街:位於雲霄路,來青島者可乘各路車到25中或者家樂福站下車,步行五分鍾可到,有各種海鮮菜館,火鍋,小吃,烤柔,各色餃子館,外國特色餐廳以及戀歌房,
閩江路美食街:位於閩江路,(與雲霄路臨近)有各色咖啡館,餛飩店,粥店,山東菜館,潮州菜館。
啤酒街:位於登州路附近,可乘車到達台東後步行過去,這里有自釀的新鮮啤酒,和各色啤酒,小吃,
麥島小吃街:乘各路車到麥島下車即到
海雲庵小吃街:這里有每年一次的糖秋會,集各地特色小吃於一地
中山路:燒烤和酒吧較多
佳世客步行街:位於香港中路,各種酒吧,迪廳,戀歌房,外國美食較多,各種料理(價格偏高)
4、高密正宗蒸肉是哪一家?
在享有"綠竹之鄉"美譽的豫西洛寧,有一種獨特吃食,遠傳至洛陽、西安、甘肅等地。據說,日本侵略中國,兵至洛寧,還把這一吃食帶到了日本。蒸肉,洛寧百姓逢年過節之日必吃的一大美食。吃蒸肉,是這里的民俗,或者說洛寧蒸肉是這里民間小吃的上品。老人生日吃蒸肉,大年初一吃蒸肉,來了嘉賓吃蒸肉。
可以說從古到今,從人們記事起,或者說從舊中國到新中國,再到改革開放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從上到下,或者說從貧困農村老百姓的莊稼小院,到縣委、縣政府招待所里的豪華酒席上,只要來了客人,特別是尊貴的遠客,當地人都會給你奉上洛寧蒸肉,然後馬上就會給你細講它的妙處和來歷。接著你會發現,一旦開吃,不管你客人覺得口感如何,他們洛寧人自己立馬吃得津津有味。
蒸肉就是帶有肥瘦的肋條豬肉,洗凈剃去肋骨,切成寸長片薄的肉塊,用香油、鹽、寸長的蔥、調料拌好,把粉條洗凈,熱水燜軟,加香油、調料攪拌好,然後兩者放一塊雙手摻勻,拌上玉谷面,當然白面也可;肋骨同肉一樣拌好放在有麵皮的篦子上蒸三四十分鍾揭籠即可食用,味香撲鼻。肥肉拌上粉條,饃皮,吃起來便不那麼膩;瘦肉由於清蒸,更有透透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