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古鎮小吃
1、合肥特色美食小吃
合肥特色美食小吃三河米餃。
在安徽合肥三河古鎮,最出名的小吃叫作米餃。已有近百年製作歷史,在近代因太平天國起義而美名遠揚。也是小編我小時候念念不忘的味道,每到冬至家家戶戶都會包起米餃,用秈米粉製作的餃子,脆脆的表皮,混合多種口味的餡,一口下去又鮮又甜。肥西老母雞湯是安徽合肥的特色名菜。不僅滋補,而且怎麼吃都不膩!值得一提的是肥西老母雞湯是病人難得的補品,深受各醫院的歡迎。180天純正的土雞與農夫山泉水的搭配,香氣撲鼻的雞湯誕生,鮮美可口,雞肉肉質細膩,湯汁鮮美,喝上一口猶如童年時外婆燉的雞湯,沁人心脾。
2、合肥有什麼特色小吃好吃呢?
合肥十大特色小吃——四大名點
即麻餅、烘糕、寸金、白切,是合肥傳統特產。
麻餅形如月餅,表面金黃,香氣襲人。烘糕用的是比較厚一點的方片糕,經過烘烤,外面焦黃,入口鬆脆綿甜。而寸金糖是類似於小棒子一般的小吃,其特點在於入口香脆,裡面的面糖極其甜蜜;寸金還含有「珍惜時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意義。白切是用糖稀與白芝麻混合,攪拌均勻了,入鍋烘炒到將要熟透,出鍋用快刀切割成很薄的兩寸見方的薄片。白切入口甜香,又有芝麻的香味。
盡管如今四大名點已不太適宜年輕人的口味,但不少合肥家庭里還是少不了這一待客之禮。在各大超市都有賣,價格便宜,盒裝散裝均有,可即時品嘗,亦可做手信帶回家。
合肥十大特色小吃——老母雞湯
「肥東到肥西,買只老母雞」,合肥肥西老母雞全國聞名。燉煨的老母雞是當地的「本雞」也就是土雞,選料隔年麻黃雞,小火久燉,精華都融在了濃湯里,湯醇味厚。有機會可到肥西老母雞基地品嘗,從市中心自駕前往約40分鍾,不枉此行。雞湯被端上桌後揭蓋,清香四溢,再配上最新鮮的蔬菜,原滋原味的體驗最唯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補充蛋白質,選擇老母雞是對的,但喝雞湯的同時也要吃雞肉,這樣才易吸收營養。
合肥十大特色小吃——廬州烤鴨
廬州烤鴨原系宮廷御膳美食,明時流入豪門至民間。該產品選料嚴謹,加工考究,香氣濃郁、皮酥肉嫩、鹹淡適宜、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膾炙人口。 1987年分別榮獲安徽省和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1983年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合肥十大特色小吃——包公魚
包公魚原名「紅酥包河鯽魚」。包河所產鯽魚背烏,人稱「包公魚」。1958年毛澤東主席視察安徽時,名廚梁玉剛為毛主席做了紅酥包河鯽魚這道菜,深得贊賞。這道菜是冷盤,魚經醋等調味和小火長時間燒燜,骨酥肉嫩,回味無窮。
合肥十大特色小吃——李鴻章大雜燴
李鴻章大雜燴是合肥名菜。 相傳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期間,曾宴請美國賓客,因中國菜可口美味,深受歡迎。李即命廚師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廚師只好將所剩海鮮等余料混合下鍋,燒好上桌,外賓嘗後贊不絕口,並詢問菜名,李用合肥話說:「雜碎」(即雜燴諧音)。此後,「大雜燴」便在美國傳開
合肥十大特色小吃——曹操雞
曹操雞又稱「逍遙雞」。合肥名菜。相傳曹操屯兵廬州逍遙津,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卧床不起,治療過程中,廚師按醫生囑咐在雞內添加中葯.烹製成葯膳雞,曹操食後病情日趨好轉,並常要吃這種雞,這道菜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曹操雞」。其皮黃骨酥,肉白細嫩,有別於燒雞、扒雞。
合肥十大特色小吃——泥鰍掛面
合肥人吃泥鰍成為安徽一絕,而泥鰍掛面更是徽菜的代表,為本地一道美味的「土菜」。泥鰍不僅肉質鮮美,且營養豐富,其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老少皆宜。泥鰍掛面偏辣口,辣得入味,泥鰍夠滑嫩,在夏天吃上這么一碗面,既解饞又爽口。在一般飯館就能吃到。
合肥十大特色小吃——臭鱖魚
徽州臭鱖魚,是徽式風味名菜的代表菜品。其統稱「桶鮮魚」,又俗稱「腌鮮魚」。所謂「腌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此菜歷經 200 多年歷史,至今還有如此影響力,關鍵在於它的特殊性,烹制前腌制後的鱖魚聞起來臭,烹制後的鱖魚吃起來香。既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肉質又醇厚入味,同時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
合肥十大特色小吃——三河米餃
以秈米粉製成餃皮,豬五花肉及調料製成餡心,成餃後油炸而成。色澤金黃,外皮微酥脆、餡心味鮮美。已有近百年製作歷史。
合肥十大特色小吃——吳山貢鵝
為合肥長豐縣盛產,該品種鵝原系朝廷貢品,其肉質較普通鵝細嫩味美。其鹵制方法獨特,傳說秘方傳自吳王夫人的後代,迄今已逾百年。
3、都說三河古鎮變味了,商業化了,還是想去看看,你知道哪些三河古鎮的美食?
有人說,是三河古鎮成就了肥西縣,就因為三河古鎮,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安徽有一個縣名字叫作肥西。也有人說是肥西限制了三河古鎮的發展,如果三河古鎮在蘇州或者上海,將會發展的更好。其實我認為,三河古鎮因為在肥西,才是現在的三河古鎮,如果換了一個地方,三河古鎮的發展並不一定會比現在好,三河古鎮與肥西縣是一個共同體,誰也離不開誰。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古鎮商業化趨勢越來越嚴重,三河古鎮也不能免俗,商業化氛圍越來越嚴重,已經不是以前的那種世外桃源的感覺。這是一種時代發展的趨勢,人類本就是逐利的,這是避免不了的。我們應該本著一種平常心,把這里當成一處旅遊景點,逛一逛,讓自己心情放鬆,換來精神的愉悅就行了。
即使再怎麼商業化,三河古鎮還是有許多去遊玩的理由,美食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到了三河古鎮遊玩,有些美食小吃是不容錯過的,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三河古鎮有哪些美食小吃是必須品嘗一下。
1、三河米餃
在眾多的三河美食小吃裡面,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一道小吃就是三河米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到了三河,沒有不吃米餃的。三河米餃以秈米粉製成餃皮,用五花肉等及調料製成餡,成餃後油炸而成,色澤金黃,外皮微酥脆、餡味鮮美。
2、三河茶干
茶干是三河古鎮地方名產,現在的三河茶干是在原三河傳統醬乾的基礎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獨特的三河小吃配料精製而成的,非常受遊客的青睞,不但自己吃,還會買上一些帶回家與親朋好友分享。三河茶干形薄如紙、色彩純正、口感細膩、香味悠長,越嚼越有味,吃了還想吃。
3、三河蝦糊
三河蝦糊是三河古鎮的傳統名菜,也是一道知名度較高的三河傳統小吃,深受遊客的歡迎。剛出鍋的蝦糊呈暗黃色的,亮橙橙的相當誘人。一般吃蝦糊得得用勺子,舀上一勺送進嘴裡的感覺讓人終身難忘,那味道很是讓人留戀。
4、三河小炒
雖然被稱為三河小炒,但這道菜在整個合肥都比較流行,幾乎家家都會做,是最家常的下飯菜和下酒菜。三河小炒又稱為七色小炒,是用不同的七種食材炒制而成,顏色絢麗,營養均衡,是很可口的一道家常小炒。
5、馬蹄酥
馬蹄酥也是三河古鎮的名點,在古鎮的大街小巷都能買到。馬蹄酥採用精白小麥麵粉、綿白糖、大豆油等原材料製作,沿用傳統式烘爐烘製,色呈金黃色,外形美觀,質地松軟,油潤酥脆,吃起來非常可口。
6、三河土菜
三河古鎮除了各種小吃和特產外,最吸引人的當屬古鎮的各種土菜。在三河古鎮,想吃土菜很容易,大街上隨處可見土菜館,選一家土菜館子,品一品正宗的三河土菜,這也是到三河遊玩其中的一種樂趣所在。
以上6種三河古鎮的美食都是在賞景之餘必嘗的,因為這些就是三河古鎮的味道。三河古鎮的好吃的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4、三河古鎮有什麼特產
三河古鎮有米餃、牛皮糖、酥糖、麥芽糖、茶干、米酒等特產。
1,米餃
米餃,又叫炒米粑、米粉粑。是江南特色小吃,江西著名小吃,九江著名小吃。發源於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一帶。
2,牛皮糖
牛皮糖是江蘇揚州傳統名點之一,號稱揚州一絕。牛皮糖口味香甜,外層芝麻均勻,切面棕色光亮,呈半透明狀,富有彈性,味香,細嚼不粘牙,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牛皮糖以白砂糖、白芝麻、澱粉、花生等為原料。
3,酥糖
酥糖是中華特色傳統名點之一,是春節應時糕點,有著悠久的生產歷史。酥糖由屑子和麥芽糖骨子組成,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麵粉、棉白糖、熟純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麥芽糖骨子是麥芽糖釀制而成。
4,麥芽糖
麥芽糖,由含澱粉酶的麥芽作用於澱粉而製得,用作營養劑,也供配製培養基用。也是一種中國傳統懷舊小食。麥芽糖是一個化學名詞,屬雙糖(二糖)類。
5,米酒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中國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傳統的特產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釀在北方一般稱它為「米酒」或「甜酒」。
5、三河古鎮小吃
三河小炒
更可謂遐邇聞名的地方風味。每一家飯庄的三河小炒都有不同的配料和特色,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必須有七種材料,分別呈不同顏色。因此,三河小炒也稱為七彩小炒。
汪丫魚燒豆腐
是徽菜中的一道名菜,雖不是三河所獨有,卻是百味園的招牌菜,以三河的水豆腐做主料,味道與眾不同。汪丫魚是長江水域特有的淡水魚,無鱗,生有獨特魚刺,廣東人也叫它黃骨魚。百味園燒汪丫魚,用的佐料全部是粉質,因此菜品上桌後,只見豆腐和魚,不見任何配料。魚湯油重色紅,味微辣略酸,魚和豆腐鮮嫩滑溜,入口便下肚,讓人贊不絕口。
三河的米粉排骨
也很出名,是取上好的排骨切成一寸見方,裹以三河特有的米粉面,在太陽下暴曬風干,吃時上籠蒸制。由於排骨只能曬上一天,必須要有好陽光照射,其肉質的原味才不盡失,這道菜並不是時時可見。而我們來得湊巧,飽了口福。當主人家端上桌時,一陣香氣四溢,讓人不覺食慾大增。撿一塊入口,只覺肉質有韌性,味微咸,而米粉香甜,別是一番滋味。
毛圓湯。
只見綠葉漂浮,豆腐細嫩,肉圓散漫,非常清爽。入口時稍覺淡,問主人家,才知道這是一道醒酒湯。三河菜屬徽菜,味偏咸,而這最後一道湯便是什麼調料也不放,只取材質本身的純味。對我們這般只為嘗菜之人,似無太大作用。但對於那些舉杯交斛之人,便是正好的味道。聽到如此解說,不禁莞爾一笑,有此心為客人,又豈愁不高朋滿座?
6、三河古鎮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三河古鎮有什麼好玩的如下:
1、劉同興隆庄為明清時期一家著名的商家,主要經營米、布、鹽等。整座劉同興隆庄為五進八廂三十二間房屋。臨街是一幢二層木樓,二進為走馬轉心樓,後三進都是平房。第三進是敞廳,用於接待來客;四進是香屋,用於祭祀祖先;五進是居住宿舍,建築面積約有700平方米。
2、董寅初紀念館集中展示董寅初先生不平凡的生平。主要分為六個展廳:一廳人傑地靈,二廳家世淵源,三廳書香一脈,四廳抗日救國,五廳實業救國,六廳代代領導結情深。
3、董寅初紀念館,大夫第為明清時期文職官員的私宅。其陳列了展示明清傢具及建築構件。主要有五部尚書(工部、刑部、戶部、兵部、吏部)朱鳳標題寫的《大夫第》匾額,明代櫻木整面方桌、紫檀木、花梨木圈椅、楠木櫃子、金絲楠木拔步床、清早期祖容畫像等。
7、安徽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1、淮南牛肉湯是安徽省淮南市的一道特色小吃,屬於徽菜系;該菜品是蘇北豫魯皖一帶家喻戶曉的名小吃。
2、黃山燒餅又名皇印燒餅、救駕燒餅、蟹殼黃燒餅,是安徽省黃山市的一種特色傳統小吃。剛出爐的黃山燒餅色澤金黃,吃起來酥脆爽口,油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
3、三河米餃是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三河古鎮的一種傳統的名小吃。其餃皮由秈米粉製成,用五花肉等及調料製成餡,包成餃子形狀後油炸而成。其外形色澤金黃,餡味鮮美,外皮微酥脆,口感值得回味。
4、格拉條,也叫格拉麵,是安徽省阜陽地區特色傳統小吃。是阜陽特有的一種食物,頗受當地人的喜愛,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
5、太和板面也稱為安徽板面,是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的一種特色小吃。此菜品因在製作時,邊摔邊拉,板面由此而得名。
8、安徽有哪些特色小吃美食?有推薦的嗎?
經常出去旅遊的一些朋友很可能會發現,安徽省的南北地域文化的習俗差異會比較大,這樣就形成了很多地域的飲食習慣和地方的美食不同,但是不管怎樣安徽的特色小吃美食是非常多的,比如說安徽的太和板面,宿州的蕭縣卷麵皮,蚌埠的燒餅加裡脊還有合肥的三盒餃子,說到這里小編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如果有時間的朋友們可以去安徽嘗一嘗這些特色美食。
1、三河米餃。三河米餃是安徽三河古鎮的一種比較傳統的名小吃,是以秈米粉 製作而成的餃子皮,然後用五花肉等等的調料製成餃子餡包成餃子之後,通過油炸而成的三合,米角的色澤是金黃色外皮比較酥脆,餡兒的味道非常的鮮美。
2、徽州毛豆腐。徽州毛豆腐是徽州地區傳統的一道名菜,是一種表面上長有一寸左右白色茸毛的霉製品,通常主要做法是將豆腐切成塊狀,然後進行發酵,使豆腐的表面長出一寸左右的白毛,然後用油煎成兩面金黃再進行紅燒,味道特別的香。
二、安徽南北文化差異有什麼不同?
1、方言不同。在安徽的皖南和皖北以及皖中的方言都是不相通的,比如說我們身邊如果有操著一口中原官話的夥伴有可能是安徽人,但是如果說著吳儂軟語的人也很有可能是安徽人,所以說一個安徽淮北人和一個安徽黃山的人,就只能用普通話來進行交流。
2、口味不同。皖南地區的人通常吃的是傳統煨菜,他們擅長燒燉煮等等,而且重色重油重火攻那邊的招牌菜通常有臭鱖魚,火腿燉甲魚,蜂窩豆腐等等。而皖北吃的菜確實是咸鮮微辣,並且擅長炸、燜、熘,平時還喜歡配一些辣椒以及香料來增香,一般是以阜陽,淮北,宿州和蚌埠地區的風味為主。而皖中卻屬於江淮地區這邊人的口味兒,基本上是偏淮揚菜,而淮揚菜通常講究的是刀工,而且做工也特別的清晰,口感上比較平和,而且清鮮偏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