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紀念禮品 » 上海哪裡的小吃最好吃

上海哪裡的小吃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2-05 20:32:55

1、上海的好吃的地方

上海好吃的地方有:上海城隍廟小吃街、雲南南路美食街、上海黃河路美食街、上海吳江路、淮海路美食街。

1、上海城隍廟小吃街

上海城隍廟小吃街與豫園毗鄰,位於方浜中路,東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舊校場路。與南京夫子廟小吃、蘇州玄妙觀小吃、長沙火宮殿小吃合稱為中國四大小吃街,上海城隍廟小吃街是長海著名的小吃美食街,城隍廟小吃形成於清末民初,地處上海舊城商業中心。

經營各種上海風味小吃:綠波廊的特色點心、松月樓的素菜包、桂花廳的鴿蛋圓子、松雲樓的八寶飯、南翔小籠、寧波湯團和酒釀圓子等,是上海豫園商城內經營面積較大、供應品種較豐富、接待消費人數較多的風味特色小吃餐廳。

2、雲南南路美食街

雲南南路美食街位於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南起金陵東路,北迄延安東路,全長250米。原名「大世界美食街」,1998年更名為「雲南南路美食街」。1999年上海市首次市級商業特色街評選中雲南南路美食街被命名為首批(10條)上海商業專業特色街之一。

這里匯聚了小紹興白斬雞、小金陵鹽水鴨、鮮得來排骨年糕為代表的30個中華名小吃、上海特色小吃於一街。同時上海、淮揚、廣幫、京幫、杭幫、川幫、清真、西北等各地風味菜點使美食街形成融十大幫別名特菜點、時令菜點於一體的餐飲格局。

3、上海黃河路美食街

上海黃河路美食街坐落於上海黃浦區的西北部、人民廣場北隅。黃河路美食街美食總結起來,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海派」,二是「弄堂美食」。從南京路拐進,高大密集的餐館門牌在向你頻頻招手,入夜森林般的霓虹店招把這條小街渲染得五光十色。

這里體現的是上海弄堂美食的一大特色,黃河路孕育著很多上海灘的老牌美食,海派兩字用在黃河路再合適不過。這里大多為上海菜、海鮮樓,黃河路也包括川菜、湘菜、貴州菜,口味已經過改良,很受上海本地人的歡迎。

4、上海吳江路

吳江路是上海一條人車分流、呈雙層步行街的立體休閑街。位於地鐵二號線的南京西路站的出口處,是平行於南京西路的一條小馬路,全長不過200餘米。經改造已成為時尚的食街,沿途有造型獨特別致的流動售貨車和可移動的花壇、樹木等。

這里集地鐵交通、購物休閑、旅遊觀光和廣場文化為一體,是上海受人矚目的一條特色休閑街。也是一條具有歐式風味的小吃街,是上海人氣較旺的小吃一條街。

5、淮海路美食街

淮海路美食街位於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區域,是上海比較繁華的商業街之一,也是上海一條老字型大小比較聚集的美食街,「老字型大小」一條街,這里藏著最純粹的上海味道,滿載著阿拉上海寧兒時的記憶。

老大昌的冰糕、長春食品商店的大紅腸、上海熟菜「四大金剛」榜首的光明邨大酒家、哈爾濱食品廠的杏仁排、全國土特產食品商場的蝦籽帶魚、紅房子西菜館,這些承載著上海人童年美味的老字型大小,在淮海中路的集結「變臉」後卷土重來。

2、上海比較有名的小吃街在哪裡?

1、四川北路附近算是有名小吃街,價位較低。
2、南京西路人民廣場商圈各種吃的,來福士地下一層就夠你吃一陣子了。價位略高。
3、虹口區的話虹口龍之夢可以選擇,B2小吃不少,樓上各種大店小店都還有。價位中偏高。
4、五角場商圈也有還算多的吃的。價位有高有低。
5、淮海路上也有很多吃的,鮮肉月餅經常排長隊。
6、人多的城隍廟也是好吃的不少,不過不少都是為遊客提供的。比如南翔小籠包咯。
7、陸家嘴也算吃貨集中營吧,國金,金茂都有很多小吃和大餐的。價位偏高。
8、田子坊,蠻小資的地方,價位偏高。

3、上海有什麼好吃的美食街

1、老城隍廟旅遊區
上海城隍廟小吃位居全國四大小吃群之一(南京夫子廟小吃、蘇州玄妙觀小吃、長沙火宮殿小吃),是上海小吃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隍廟小吃形成於清末民初,地處上海舊城商業中心。老城隍廟的小吃有著悠久歷史,據說可以追溯到明朝。五香豆、南翔饅頭等已是眾人皆知的名品這里,一些同樣飛檐翹瓦的老飯店、老茶樓,點心店等都形成了自己獨立的品牌和特色,成為代表上海乃至中國的飲食風味。各地的、各個時代的小吃會聚一堂:血糯米羹、糟田螺、粉絲雞血油豆腐湯、炸臭豆腐乾等家家叫賣得很歡,使這里更加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吃王國。

2、雲南南路美食街
雲南南路美食街位於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南起金陵東路,北迄延安東路,全長250米。它創建於1991年9月第一屆黃浦旅遊節籌辦之際,原名「大世界美食街」,1992年改名「上海美食街」,1998年9月更名為「雲南南路美食街」。雲南南路美食街有「步入雲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的美譽。雲南南路各種小吃和老字型大小都有,推薦阿寶炸豬排、大壺春生煎和燕雲樓的烤鴨。

3、七寶老街
七寶老街位於上海市閔行區七寶古鎮的新街青年路傍,漢起形成,到宋初發展、明清繁盛,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七寶古鎮同屬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鎮,風景如畫,典型的城中之鎮,又是離市區最近的古鎮。街分為南北兩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為主,北大街以旅遊工藝品、古玩、字畫為主。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所謂千年看七寶,用在飲食上,也是恰如其分的老街湯團、白切羊肉、海棠糕、醬豬肘、醬蹄髈、脆皮素鴨、叫化雞、七寶方糕、鹽焗鵪鶉蛋、臭豆腐,每去一次,回味一周。

4、黃河路美食休閑街
黃河路的位置很好,距離人民廣場和外灘很近。黃河路總結起來,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海派」,二是「弄堂美食」。「海」指的就是上海,「弄堂」則是因為黃河路實在是算不得一條很寬的路。黃河路在我看來,頗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逛完上海的外灘和南京路,來這里吃一些上海菜、海鮮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關於上海有什麼好吃的美食街,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969e51618067982.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4、上海哪裡的小吃最正宗最好吃?

興義萬峰林景區內的炒飯
興義的蛋炒飯很特別,米飯會裹上玉米後再炒,吃起來的口感和味道特別像鹹蛋黃,非常香,算是當地的特色美食。

在萬峰林景區的將軍峰旁邊有好幾家炒飯店,我去的那家叫建平蛋炒飯,老闆和老闆娘都很好,第一天晚上去的有點晚,老闆已經准備收攤了,聽說我們是特地過去的,就開了爐子給我們做了一份炒飯,感激不敬。

淮安的蒜蓉小龍蝦
盱眙的小龍蝦一直很有名,所以去淮安的時候一定要去吃一次。我當時沒有去盱眙,而是在淮安市區里找了一家小店,味道也很不錯。

雖然盱眙的十三香龍蝦最出名,但我覺得蒜香的更好吃。蒜蓉又香又濃郁,回味的時候甜甜的,好吃得停不下來。
那邊的小龍蝦店還可以快遞到其他城市。回到上海之後,我還點過幾次,隔天到。當然味道與店裡新鮮出爐的比稍遜一籌,勝在比上海其他地方的龍蝦美味,而且性價比高。

無錫的小籠包和拌餛飩
我喜歡吃甜食,所以很愛吃無錫的小籠包。
無錫小籠包偏甜,與鎮江香醋是絕配,蘸著香醋一起吃會提升小籠包的鮮味,還可以解膩。無錫的拌餛飩也很驚艷,拌料也是微微甜的鮮醬油,如果你也喜歡甜食,應該也會愛上這碗拌餛飩的。餛飩的餡兒推薦香菜餛飩,就一個字——香。
無錫小籠包我吃過好幾家,比如熙盛源、勤德興、錫籠記,味道都不錯。一般找當地的老字型大小或者老店就OK。

5、上海小吃街有哪些 上海10大最值得一去的小吃美食街

1、雲南南路美食街:雲南南路美食街是上海小吃街美食街排名中最老牌的一條美食街,全長250米,裡面各種小吃和老字型大小名吃應有盡有,絕對讓你一飽口福。

2、黃河路美食街:黃河路美食街在全國范圍內都很有名氣,這條美食街主要以家常菜為主,很多川菜、湘菜、貴州菜都是根據上海人的口味改良過的,因此十分受受上海本地人的喜歡。

3、吳江路美食街:吳江路美食街是人氣最旺的一條小吃街,幾乎每家商鋪都會排起長龍,這里大多都是來到上海旅遊的遊客。

4、淮海路美食街:淮海路是全上海公認的最美最時尚,也是最有強調的一條街,這里集合了各大時尚品牌,眾多娛樂名店和酒店服務,是購物美食一體化的街區。

5、乍浦路美食街:乍浦路是上海最早的美食街之一,曾經在上海的地位和新天地一樣高,這里能讓上海人花少的錢吃到較好的環境,吃到美味的小吃和家常菜。

6、上海老城隍廟小吃廣場:上海城隍廟小吃是上海小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豫園商城內經營面積最大也是品種最豐富的一個小吃廣場,這里有眾多風味特色小吃餐廳。

7、仙霞路:仙霞路是老上海人都知道的老牌美食街,這里台灣菜、日本料理、韓國料理、東南亞料理等等各國風味美食應有盡有。

8、肇周路:肇周路雲集了很多上海的「網紅美食」,這里有隨自己心情出攤的長腳面線,有老上海僅此一家的耳光餛飩,是吃夜市最好的去吃。

9、天鑰橋路:天鑰橋路是資深吃貨們最喜歡的聚餐地點,這條路全長不過一千多米,卻雲集了大大小小的餐飲店。

10、昌里路:昌里路是很多上海浦東區的市民最喜歡的去的一條美食街,這里的消費水平足夠平民,到上海世博園旅遊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

6、上海美食小吃排行榜前十名

上海美食小吃排行榜前十名:小紹興雞粥、小籠包、生煎、蔥油餅、蟹殼黃、海棠糕、擂沙圓、排骨年糕、五香熏魚、白斬雞。

1、小紹興雞粥

小紹興雞粥作為最地道的上海小吃,創辦於1947年,因為創辦人和主要的操作師傅都是紹興人,所以就取名「小紹興雞粥店」。煮好的雞粥黃中帶綠,雞肉色白光亮,令人賞心悅目,口感鮮香入味,雞肉細嫩爽口,越吃越香。

2、小籠包

小籠包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吃口便會愛上它!特別是剛出爐的小籠,一個個雪白晶瑩,小巧玲瓏,形似寶塔,輕輕咬一口,湯汁在舌尖縈繞,令人回味無窮。

3、生煎

正宗的上海生煎饅頭,有著雪白松軟的麵皮,堅實飽滿的餡料,香氣馥郁的湯汁,焦香酥脆的底板。只需一口,就能讓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與包容。

4、蔥油餅

剛出鍋的蔥油餅,圓圓的,金黃略帶點瓷器底圈那種火石紅的顏色。正宗的上海蔥油餅,撒滿綠色的蔥花,還夾雜著如同水晶的豬油,蔥香味馥郁,輕輕咬一口,首先是滿嘴的酥脆,其次是濃郁的蔥香,只需一次你就會愛上它,且無法自拔。

5、蟹殼黃

這是上海本地的一種特色小吃,因為形狀和蟹殼很像,所以被叫做蟹殼黃。剛出鍋的蟹殼黃,酥軟松香,是茶客們的最愛。外地人到了上海,一定要去嘗嘗,真的很不錯。

6、海棠糕

海棠糕創制於清代,因為糕點形似海棠花而得名,將調好的麵糊放到特製的模具中烤制,外層是麵粉皮,裡面是豆沙餡,香甜可口。

7、擂沙圓

北有驢打滾,南有擂沙圓。擂沙圓作為上海最傳統的小吃,可與北京的驢打滾齊名。據說擂沙圓起源於清朝末年,上海城內有一位開湯圓店的雷姓老太太,為了便於顧客把煮熟的湯圓帶回家,便把煮好的湯圓放在赤豆粉中攪拌,使其粘勻豆粉,不管熱吃還是涼吃都可以,故得名「雷沙圓」。

8、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在上海是十分受大家喜愛並且經濟的小吃,它用蔥末香油等佐料將豬大排腌制過後放入油鍋炸制,隨後再加入兩塊小巧玲瓏的年糕。出鍋的大排看上去色澤金黃,聞上去肉香味油香味和年糕的清香顯得相得益彰,吃起來焦酥可口。

9、五香熏魚

五香熏魚用數十斤的大草魚製作而成,將草魚片成塊狀放入油鍋炸制,等到出鍋再放入事先調制好的鹵汁中燉煮。待它冷卻之後看上去色澤暗紅,十分誘人,夾上一塊魚肉放入口中,霎時五香味、魚鮮味便充滿口腔,令人無法自拔。

10、白斬雞

白斬雞使用三黃雞製作而成,正因為在烹調的時候不加調味料白水煮制,故名白斬雞。出鍋的白斬雞看上去金黃誘人,待它冷卻再佐以醬油香醋沾著吃,口感上雞肉肥而不膩,鮮嫩可口,味道上也是咸甜適中,十分鮮美。

7、上海好吃的小吃都在哪些地方呢?

上海好吃的一般都在昌里路,乍浦路,黃河路,雲南南路美食街,天玥橋路。上海市非常有名的旅遊城市,很多人都喜歡在假期的時候去上海旅遊,看一看大城市的繁華。外出旅遊的時候,不僅要欣賞沿途的美景,更重要的是要品嘗當地的美食小吃,但是現在很多地區因為發展旅遊業,很多小吃價格不僅非常的貴,而且味道也差強人意,所以大家想要去上海旅遊的時候找到好吃的小吃,那麼就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

在浦東路附近有一條昌里路,昌里路小吃街在浦東區還是比較著名的,基本上一條街從頭到尾都是琳琅滿目的小吃,而且價格也非常的便宜,特別適合學生和上班族。其次就是黃河路了,黃河路和南京路距離還是比較近的,所以如果大家剛從外灘回來的話,就可以去黃河路買一些小吃到酒店裡吃。我覺得黃河路的大富豪,月星蘇州羊肉館和國際飯店的蝴蝶酥都是非常好吃的,所以也推薦給大家。

上海一家非常有歷史感的小吃街叫做乍浦路,上海第一家發電廠,中國的第一家電影院,以及中國第一組美術專科學校都是在乍浦路上的,所以在乍浦路上有很多的小吃攤和餐館。乍浦路比較有名的美食和餐館有王朝大酒店,丁香飯店和希望小學堂。如果住在市中心黃浦區的話,那麼建議大家去雲南南路美食街。雲南南路的美食街小吃也是比較便宜的,所以大家可以去雲南南路美食街嘗一下非常著名的阿寶炸豬排。

上海的美食還是很多的,上海菜一般都是比較濃油赤醬的,所以對於很多不愛吃辣,但是口味又比較重的人來說也是比較友好的。而且上海很多本幫菜都是略微有些發甜的,如果大家喜歡吃甜的話一定會非常喜歡上海菜的。

8、上海有什麼好吃的

導語:准備去上海旅行的朋友,除了看出行攻略,還得看美食攻略,對於上海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我特地研究了一番,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上海最具有特色的一些小吃。

上海有什麼好吃的

從10年開始,開始看《淘最上海》這個節目,應該是從第一期一直看到現在,每期都會介紹很多美食,看得多了很多地方也就很熟悉了。

那些大的館子就不多說了。小吃什麼的才是愛~之前有一個上海38種小吃的匯總。按照這些小吃來整理些店好了~小吃廣場什麼的就算了...(一般一家店裡會涉及到不同種類小吃,不過真正好吃的人應該會去找每種小吃最好吃的地方吧~)

上海最特色的38種小吃:





1. 小籠

和鼎泰豐的小籠還是有區別的...個人還是不喜鼎泰豐的,沒有好吃到哪裡去還很貴。

南翔小籠,顧名思義,嘉定區南翔鎮是源頭,不過一般也不會有專門跑那邊去的。市區內比較好的有:南翔饅頭店(豫園店)、佳家湯包(黃河路店)、富春小籠(愚園路店)、萬壽齋等。

2. 餛飩

老上海的話,柴爿餛飩挺受歡迎的, 柴爿餛飩意思就是那種流動的餛飩攤。

街上很多吉祥餛飩、福建千里香餛飩...不要去這些店裡吃...

肇周路上有家耳光餛飩,風評不錯。

還有就是原來開在靜安別墅的小餛飩店,後來轉移陣地到威海路的弄堂小餛飩。

古徽州餛飩、夢花街餛飩、三林塘餛飩等也都評價不錯。

3. 生煎

小楊生煎開的到處都是...我最早吃生煎也是吃的這一家

另外吃過的有虹口的飛龍生煎、乍浦路的金彪王生煎等。

感覺雖然飛龍生煎店面有點破,但口味好像更符合我的喜好。

據說雲南南路上的大壺春也不錯。

4. 鍋貼

其實不是太搞得清楚某些鍋貼和煎餃的區別...不過好吃就行了~

吃過一家浦東的汪師傅鍋貼,感覺肉餡挺實在的,湯汁也很鮮。

各種美食節目介紹過的:虹口的胖阿姨鍋貼(上海有不少阿姨美食~)、伊斯蘭餐廳的牛肉鍋貼,肇周路的宏玉坊、連鎖的大王鍋貼、包旺鍋貼等。

5. 豬油菜飯

這個是一直聽說文廟的菜飯很有名。就在文廟路上。

現在人氣頗高的趙小姐不等位(長樂路、太倉路、龍之夢店)的豬油菜飯,人氣也是很旺的,招牌菜之一。

6. 粢飯糕

在吃這個之前,我的感覺是應該不錯,咸香咸香的,而且炸出來的應該很脆。

不過看了製作過程之後...喜愛程度就下降了...因為真是全油的鍋里炸出來的TAT

香還是挺香的,不過比起這個我還是更願意吃別的當早餐TAT

我吃的是廣西北路的極品粢飯糕。

據說很多上海人的記憶就是小時候去上學,在弄堂門口的攤上買一塊剛炸出來的粢飯糕。光看著這個描述就覺得挺美好的~

7. 油墩子

這個小吃我是在召稼樓古鎮吃的,江阿姨油墩子,小有名氣的一家。

做的是蘿卜絲油墩子(江南一帶的不少點心喜歡放蘿卜絲),料很足,看上去挺干凈的,不像街邊的攤位臟亂。

也是在油鍋里炸出來的,應該比較合小孩子喜歡吃油炸食物的口味吧。

嘗一點就好,吃多了就覺得油膩了。

8. 冷麵

這個不是朝鮮冷麵那種...也不是川味的那種涼面。

上海人有自己喜歡的本地做法的冷麵,夏天的時候吃冷麵、冷餛飩,是很多人的最愛。

做法自然裡面是要放芝麻醬、花生醬這種東西的,面條也是一般的蒸面,不是朝鮮冷麵那種蕎麥面。

做出來的感覺其實就是涼的拌面。王家沙、美新點心店、鴻瑞興等店夏天的時候賣,上面提到的萬壽齋、富春小籠等等店也有。

9. 爛糊面

其實就是把面煮的爛爛的,有一定糊狀的面。一般在家裡也可以做。

這個的話,就是鴻瑞興做的比較好了,萬體那家店是鴻瑞興最有名的一家。

10. 蔥油拌面

海派麵食的經典之作,是將煮熟的面條放上蔥油一起伴著吃。第一次吃還不太習慣這個味道,不過後來越吃越覺得香!

這個一般的小吃店也都有,上面提到的弄堂小餛飩、萬壽齋、鴻瑞興等等地方都有。

然後上海有很多面館,基本上都有這道面。

11. 兩面黃

這個並不是很為人所知的小吃,也是種麵食。說實話我也還沒吃過TAT

將面條兩面都炸成金黃色,然後從鍋里撈出來後放在盤子上,再澆上澆頭、鹵汁。工序上就不太好做。所以做這道小吃的也就是一些老字型大小小吃店和一些本幫菜館。

南京西路王家沙,南京東路的沈大成有做,不過就不知道味道吃不吃得慣了。

12. 蟹殼黃

這個除了上海,在黃山我倒吃到了更多。就是小的燒餅,做的扁平,裡面有甜的或者鹹的餡,看上去像蟹殼。

老字型大小里還是可以買到的,延平路的吳苑餅家是代錶店家。

13. 老虎腳爪

又是一個瀕臨滅絕的美食...看節目里介紹製作起來很麻煩,所以現在還做這個的店應該也就個位數吧。長相像腳爪所以得名。

七寶古鎮里有做這個的,然後田子坊有家店,再有就是東江陰路的一家放心無鋁油條店(原來是新天地那邊好又來搬過來的,很多阿姨媽媽都從老遠的地方跑來買)

14. 燒麥

燒麥還是要吃下沙的!裡面的糯米、筍丁、肉粒還真是挺實在的。還有豆沙、紫薯的燒麥。

我是在召稼樓古鎮里吃的,可以去那裡試試。市內也有下沙燒麥的幾個分店,大連路、定西路、北京西路等等。

15. 麻球

這個很多地方都吃,也就不多介紹了,很多早餐店可以吃到。

不過上次去上海見識到比較奇特的...就是薺菜麻球...普通的麻球裡面餡是薺菜的。不得不佩服上海人對薺菜的愛。

這家店叫福得德海派人文餐廳,位於本幫菜一條街進賢路上。

16. 崇明糕

顧名思義,是崇明島的特產。最正宗的應該是要去崇明島去吃的,島上有家陸記據說不錯。

在市區想吃的話,去專門做崇明菜的館子即可。比較有名的是魚羊老鎮之崇明味道。

17. 肉絲湯年糕

目前上海灘吃年糕比較多的是排骨年糕、毛蟹年糕,還有就是韓國年糕...

這種吃法還真很少見了,據說豐裕生煎里還有。

18. 春卷

在上海貌似比較多的是黃魚春卷,吃一口,那個脆脆的皮,那個湯汁,那個嫩嫩的魚肉,一點腥味都沒有,好嗲的!

一般本幫菜館都有做這個。我在一家連鎖店,吃面的,叫家有好面的店吃的,這家店也算是快開遍大上海了...(除了黃魚春卷這家的黃魚面也還ok)

19. 八寶飯

這個小時候在家裡外公也會做給我吃,過年過節的時候喜歡弄,好像南方吃這個的地方不少。甜甜的,裡面放了那麼多種豆子啊、果脯啊,吃起來很帶勁。

老字型大小裡面做這個的挺多的,像王家沙沈大成之類的,每逢過年過節都會有很多人買好大一塊八寶飯帶回去。買回去直接蒸一下,一大家子就可以一起吃了。

在陸家浜路那邊有家糯勿糯,節目介紹過不少次,網上風評也不錯。

20. 豆漿(咸漿)

作為一個認為豆漿只能是甜的人...是接受不了咸漿的存在的...近幾年才知道有這種食物的存在,並且江浙滬一帶好像還挺喜歡咸漿的...OMG接受無能

空的瓷碗里,事先放好撕碎的小油條、小蝦皮、紫菜片、榨菜末,要有幾粒小蔥,還要有一定比例的醬油和醋。最後滴上幾滴辣油。

在看美食節目一段時間後,還知道了上海有不少夜市賣豆漿油條的,也是發現了新世界...代表估計就是霍山路上的那家霍山公園夜市豆漿油條了...有興趣可以去試試。

21. 豆腐花

在廣東待過幾年所以我一直以來都是吃甜的豆腐花的,就像現在大陸開了些台灣豆花店裡的那些一樣,算甜品了。不過後來慢慢知道了咸豆腐花的存在...

豆腐花和咸漿里要加的那些東西差不多,區別就是豆腐花要更塊狀一點,不是豆漿那樣的液體。

一般上海早餐店都有做這個,推薦一家曹楊路上的實惠點心店吧,很老牌的吃早餐的地方了。上海人喜歡吃的早餐品種這邊基本都涵蓋了。

22. 水撲蛋

不愛雞蛋的我現在還沒嘗試過這個...據說就是:將水燒熱後,打蛋進入沸水中,成型後盛起來放入酒釀和糖。在家應該也可以自己做嗯...

23. 龍蝦片

這是小時候大愛的蝦片TAT多年後再次吃到是在海底撈等位的時候送的零食...也是醉了...

24. 鍋巴

這個平時吃的零食也挺多了於是乎沒有慾望去吃...

25. 排骨年糕

這個我很喜歡!!!在第三次去上海的時候吃到的,那是一個大雨天,上海剛剛入梅,我跟老爹倆人冒著大雨找到了雲南南路上的鮮得來,我點的排骨年糕他吃的小餛飩。

看名字其實會想成排骨和年糕炒在一起,不是的!是一塊炸好的大排,下面有一塊年糕,然後淋上了醬油,看著就很有食慾~

雖然有人嫌棄鮮得來的味道還有服務什麼的,不過我感覺還是值得一去的,一定要去雲南南路那家。另一家比較有名的老字型大小是北萬新。

26. 油豆腐線粉湯

其實就是油豆腐粉絲湯...一碗湯裡面放著油豆腐還有粉絲。

一般在吃生煎的時候,一兩生煎,一碗油豆腐粉絲湯,是很多人的標配。小楊生煎就可以吃到。

27. 雞鴨血湯

一提到南京很多人會想到鴨血粉絲湯...上海人也很愛吃這個小吃。

和上面那個湯一樣,這個也是很多人吃生煎的時候要配著喝的,小楊生煎也有這道小吃。

順帶提到鴨血粉絲湯,回味鴨血粉絲湯、妯娌鴨血粉絲湯都是開的到處都是的連鎖店。

28. 千張包

其實就是拿豆製品當做皮,裡麵包上肉、菜的餡料。一般吃的話都是千張包粉絲湯這樣一起吃的。所以生煎店裡大多也有這個可以吃。

29. 雞粥

這個就得提到兩家老字型大小了,小紹興,振鼎雞。小紹興的話就在雲南南路上,振鼎雞去福州路的那家不錯。

雞粥、雞湯面、白斬雞,想嘗試的話去這兩家還是可以的。

雞粥就是用老母雞的湯熬出來的粥,挺暖胃的。(對鹹粥無愛的就不做評價了...)

30. 酒釀圓子

好吃!從小對酒釀有種深深的愛,然後發現上海人也很喜歡酒釀。全國各地叫法不一樣,但差不多都一個東西,酒釀、醪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等等...

以前都是吃醪糟湯圓,那種湯圓都是有餡的,很大個的'。

酒釀圓子是沒餡的,就是糯米小團子。

這個上海很多店都有賣,無論大飯店還是小吃店,大眾點評一家去吃吧,都差不多~

這里順帶提一下湯圓,上海這邊叫湯團。

七寶古鎮的湯團店很有名,味道也很好,我有一次七點多就趕到七寶那邊吃的,交通很方便,七寶地鐵站下來就是。現在好像是3元一隻了,漲價了...有芝麻、豆沙、棗泥、花生、板栗、紫薯的甜味的,也有鮮肉、薺菜的鹹味的。

31. 海棠糕

挺甜的一種餅。就是外面的麵皮很酥脆,裡面是滾燙的豆沙,剛出爐的時候燙嘴。店面里一般都有提醒小心燙嘴。

城隍廟有個店做的不錯,春風松月樓下面的窗口就能買。(城隍廟還是能吃到點真美食的,並不是一無是處)

古鎮里一般都有這個,七寶古鎮、召稼樓古鎮、新場古鎮等等。

32. 烘山芋(就是烤紅薯...估計承載著很多上海人小時候的回憶,放學了餓了在路上買個烘山芋吃著)

33-36 糕團系列

上海人很喜歡吃糕團,每年到了清明最著名的就是青團,到了重陽節要吃重陽糕等等。還有很多其他品種的。

雖然很多人嫌棄南京東路上的沈大成,但我不得不說這里的糕團還是不錯的,品種多,味道也不錯,就在南京東路上,不用進沈大成那個店,就在門口的外賣窗口,每天都會有好多人擠在窗口那裡買這樣那樣的糕點。我每次去上海都會在這里買團子吃。

還有家店叫虹口糕團廠,總店在四川北路上。最有名的是年糕團,就是年糕里放根油條,再放點其他料,比如芝麻、肉鬆之類的。吃一個這個絕對飽飽的了。其他品種的糕團也都有。

37,高橋松餅,最正宗的在浦東的高橋鎮,不嫌遠的話可以奔過去試試。

至於38任何一家超市裡都會有的特產,不用非在城隍廟的某個特產店買。

*蔥油餅:

曾經我吃的蔥油餅都是那種一塊一塊三角形的餅,來上海之後吃的是一整個的圓餅子,然後裡面蔥花真心挺實在的,味道很香,油也比較大。

不知道現在怎樣了,前幾年有家很火的蔥油餅店,茂名南路附近的阿大蔥油餅,這家店創下了我排隊買吃的的紀錄...七點10分趕到,七點50終於買到了...

整家店只有阿大這一位大叔在做蔥油餅,一次就出鍋20隻,來買的都是附近的爺叔、阿姨媽媽,一買就是好多...所以排隊的時間很長,一般上班族應該是沒耐心等的...

不過在等的過程中聽著前後的爺叔、阿姨媽媽用上海話東拉西扯的,也別有一番感覺~

*鮮肉月餅

雖然本人不太喜歡...不過真的是上海人的大愛,還是要提到一下的。

不光是在中秋,其他時候上海人都很喜歡吃這個。

蘇式月餅是酥皮的,跟廣式很大不同。裡面放的是肉餡,還是那種有汁水的,所以是要新鮮出爐就馬上吃的。我吃過一次,但是感覺就是...這不就是縮小版的餡餅么...沒有領悟到真諦...

泰康食品、光明邨、王家沙、真老大房等等老字型大小的,總是會有很多排隊買的。尤其是光明邨...那隊伍簡直了,隔好遠都能看到隊伍...

最近在日月光有一家瞞著爹海派中式名點,裡面做出來的鮮肉月餅、蟹殼黃等也挺受歡迎的~

*粢飯團

上海人早餐的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粢飯。

粢飯團要屬南陽路粢飯團最為出名了,在南陽路和西康路的路口處。

這是血糯米包的,裡面有碎油條、肉鬆、肉醬、鹵蛋,很香~

一定要早點去,到10點就沒有了。

*上海人愛吃的西式點心 (這里的人真挺愛吃甜食的...)

——蝴蝶酥(一定是國際飯店西餅屋的)奶香味十足,要早點去,這里也容易排隊。

——杏仁排、核桃排、腰果排、西番尼等(哈爾濱食品廠)

——奶油小方(紅寶石)上海人也很愛吃奶油!

*面

在盧灣,有四大面館:復興路大腸面 思南路阿娘面 肇周路長腳面 麗園路縮頭面(香閣麗面館)

除此之外還有味香齋的麻醬面,老半齋的刀魚面,德興館的燜蹄面等等。

上海人比較喜歡的面有黃魚面、大腸面、豬肝面、腰花面、青菜肉絲面、大排面、鱔絲面等等。

上次去上海吃了一次辣肉面,覺得還不錯吧。這個面應該算很普通的,很多面館都有這個面。

除了湯面,還有不少拌面,比如八寶辣醬拌面。

9、上海十大必吃美食

上海十大必吃美食有:咸豆漿、豬油菜飯、雞鴨血湯、油墩子、擂沙圓、條頭糕、粢飯糕、崇明糕、梨膏糖、鮮肉月餅。

1、咸豆漿

寬口淺底的藍邊大碗里,都是實實在在的食料。一勺醬油一勺醋,一撮榨菜一撮蔥,最為講究的上海人,還會再擱點紫菜蝦皮。豆漿燒得滾燙香氣濃郁,功夫好的老師傅,舀上一大勺,乳白的熱豆漿如同瀑布般下落,傾入碗中,瞬間起花。

2、豬油菜飯

從充滿煙火氣息嘈雜的菜場買回的鹹肉切成一片片肥瘦皆宜的肉片,唯有這樣濃縮了時間精華的鹹肉片才能恰恰好地吊出菜飯的鮮香。新鮮翠綠的青菜切碎炒的油光發亮,和米飯攪拌在一起,加入一點點的豬油,和飯一起烘熟。最簡單卻又最美味的香氣撲面而來。

3、雞鴨血湯

城隍廟匯集了上海許多地道的小吃,雞鴨血湯恰恰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20世紀早期一個叫許福泉的小販首創,他使用一個俗稱「鐵牛」的深腹鑄鐵鍋燒湯,中間用鋁皮隔開,一半燙血,另一半用雞頭雞腳吊湯。有客人光顧時,就從盛器里撥些許雞心、肝、肫、腸和雞卵,最後再澆上一勺血湯,撒上一把蔥花,淋幾滴雞油。鮮嫩、滑爽的口感加之實惠的價格,一直受到老上海人的青睞。

4、油墩子

作為老上海街頭的小吃,油墩子的身影現在已經不多見了。唯有在老巷子或者景區才能聞到這股熟悉的味道。

經驗老道的師傅用勺子舀一勺稀薄的麵糊糊澆進圓槽形的鐵容器里,放上細細切好的蘿卜絲,再仔細澆上一層麵糊,放進油鍋里炸。出鍋的油墩子擱在油鍋上端的鐵絲網里「滋溜溜」地瀝著油,這香味早已遠遠傳開。

5、擂沙圓

選取崇明縣大紅袍赤豆浸泡兩小時後,入鍋加清水煮酥,裝入潔凈口袋內,紮好口擠干水分,入烘箱中烤乾燥,取出磨成細沙、曬干成紫紅色的粉。每一個步驟都用心至深。

然後,把包有鮮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餡心的糯米湯團煮熟,瀝干水分,在紫紅色的豆沙粉里淺淺滾一遭,便成了如今有名的擂沙圓。這種湯團,既有糯米的清香又有赤豆的香甜,冷熱皆宜。

6、條頭糕

條頭糕,上海人鍾愛的甜點之一。從外皮到內陷,都花了足夠的功夫去裝點。外皮用細磨的糯米粉糅合而成,口感軟糯香甜,紅豆沙是傳承歷史最久最為經典的內陷兒,上面再撒上些許秋天曬乾的桂花末,不止是味覺,視覺也得到了百分百的滿足。

7、粢飯糕

洗凈的大米和糯米一比二混合放入清水中浸泡吸收一個晚上,放入電飯煲中烹飪熟軟散發出稻香之後,稍等冷卻,再撒入翠綠的蔥花和透明的鹽粒,慢慢攪拌均勻。

然後將其實實地壓入涮好一層油的保鮮盒,放入冰箱里冷凍半小時後取出,切成四四方方厚薄1.5cm的薄片。最後再放入油鍋中炸到金黃撈出瀝油,保留著大米糯米原始的香氣,蔥花和鹽粒淡淡的調味穿插其中,與舌尖相遇觸動味覺!

8、崇明糕

崇明糕是上海崇明地區傳統特色糕點之一,特色風味小吃。有松糕和硬糕兩種。松糕一般吃冷的;硬糕一般都是熱過了以後再吃,有時候是蒸熱,亦可放些酒釀做成酒釀糕絲湯。講究選料,配比合理,甜度適中,果肉適量,蒸煮科學,清香鬆口,糯而不粘,暢銷島內外。

9、梨膏糖

梨膏糖的歷史也是有1300年之久,這門手藝的生命力至今依舊旺盛,因為其美味的每一瞬間無一不是用心創造的。從煎液、濃縮、到劃切、包裝,每一道工序都繁復瑣碎,每一次料都優質淳樸。

10、鮮肉月餅

鮮肉月餅的酥皮是其一大特色,但外皮製作可是一道需要考驗功夫的環節。如同所有傳承匠心的上海美食一樣,五芳齋對於鮮肉月餅的製作也如同一位鑽石的打磨將一般精益求精。餅皮要先用水油麵團包裹油酥面團,經反復折疊擀壓,讓酥皮層數在10層以上,如此一來外皮才能酥脆有韌。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