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紀念禮品 » 二龍特產

二龍特產

發布時間: 2023-02-08 04:24:12

1、淮安土特產有哪些?

淮安有哪些特產?拜託各位大神
1、淮安茶饊 2、欽工肉圓 3、漣水雞糕 4、盱眙龍蝦 5、博里、黃集羊肉 6、老候野鴨 7、蘇粵乳鴿 8、趙集粉絲 9、洪澤老鵝 10、楚州浦菜 以上都是有精美包裝,可以帶走的噢

希望採納
江蘇淮安有什麼特產?
平橋豆腐

淮安茶饊

洪澤朱壩小魚鍋貼

文樓湯包

蒲菜

長魚宴席

欽工肉圓

曹家小刀面盱眙十三香龍蝦

震豐圓餛飩

朱橋燴甲魚

漣水雞糕

高溝捆蹄

老侯系列野味

凌橋大米

蘇粵乳鴿

碼頭牛羊肉湯
淮安有什麼特產?
一、文樓湯包

文樓湯包由淮安古鎮文樓而得名。文樓興辦之初,開清茶館,賣小點,經營漲蛋、盧肉、煮干絲等,味滿楚城。後來,由店東陳海仙的武樓酵面串湯包改製成水調面湯包,皮面筱薄,點火就著;包內餡心以肉皮、雞丁、肉塊、蟹黃、蝦米、竹筍、香料、紹興酒等十二種配料混合而成,先加溫成液體,後冷卻凝固。把冷凍後的餡心納入包內,入籠而蒸,出籠湯包中的餡心成液體,用手撮入碟內,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香菜,上席後,食用時以餐具點孔,用嘴吸入,湯鮮美可口,弛明京都,流傳百載。

現在每年中秋時節,當螃蟹上市,則蟹黃湯包便開始供應,文樓美名在外,顧客爭購品嘗,令文樓應不暇接,門庭若市。

二、鼓樓茶饊

淮安茶饊是淮安土特產之一,是用上白精面,拉出象麻線一樣的細面絲繞成四寸多長、一寸多寬的套環,環環相連,呈梳狀、菊花形等網壯圖案,放入麻油鍋中泡炸而成,質地酥脆,味道香美。相傳淮安茶饊於清朝晚期就生產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清代咸豐五年(1885年),鎮淮樓旁的茶饊名師岳文廣,改進了茶饊製法,生產出文明中外的鼓樓茶饊,亦稱岳家茶饊。宣統元年(1909年),參加江蘇省物品展覽會,獲得 獎勵。1930年又參加國際巴拿馬比賽會,獲得銀質獎章。在北京食品會上獲得優質獎。

茶饊製作,分開條、搓條、盤炸等幾道工序。

三、平橋豆腐

平橋豆腐因淮安平橋鎮而得名,平橋豆腐如何燴制呢?

首先,選擇鹽鹵點漿的精細豆腐放在冷水鍋里煮十分鍾左右,把黃花水煮掉。然後取出略微壓一壓,除去水份,再把它切成瓜子大小的碎片,越薄越好,浸放在水中。如八人一桌,用一斤半豆腐就夠了。

燴制時,用一斤左右的雞湯或肉湯,加三錢豬油及適量蔥、生薑,若加鯽魚腦、蟹黃等更好,煮沸之後,就將豆腐片和一兩多熟肉丁或蝦米、七錢醬油一起放進肉湯內。燒開之後用三錢豆粉勾湯,加少許味精拌勻便可上桌食用了。如能加一點麻油、胡椒粉之類,則其味就更美了。

四、淮城蒲菜

蒲菜是淮安的特產。這種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筍之味。這種菜是淮安城裡僅有的土特產,生長在淮城的勺湖、月湖,如移植到郊外或江南、兩廣,蒲葉在水中的部分如一根纖細的玉管,把這潔白肥嫩的蒲根莖,放入雞湯或肉湯內,外加佐料燴制。如跟豬肉一起燴制則更好。這種菜味鮮爽口,營養豐富,為淮安佳餚。現在進過人們不斷實踐、改進,精心烹調,已能做出清蒸蒲菜、葷燴蒲菜等數種名菜。

五、長魚宴席

淮安河塘盛產長魚,長魚又稱鱔魚。用長魚作菜擺宴席,名叫「長魚宴」。根據淮安府志記載:「淮安長魚,肉嫩性純。俗名『策桿青』」。進過淮安歷代廚師精心研製,形成了傳統名菜「長魚宴」。高明的廚師能用長魚作主菜擺宴席,每天一席,連續三天,做出一百零八樣,形式各異,味道不同,鮮而可口。傳統長魚菜譜每席八大碗、八小碗、十六碟子、四個點心。

八大碗:1、龍鳳呈祥 5、長魚魚圓

2、叉燒長魚 6、雜 素 魚

3、烏龍搶蛋 7、米 粉 魚

4、高麗長魚 8、大燒馬鞍橋

八小碗:1、燴 壯 元 5、鈴鐺魚

2、鍋貼長魚 6、一聲雷

3、銀絲長魚 7、龍鳳川

4、二龍搶珠 8、長魚羹

十六碟子:1、白炒長魚片 9、熗虎尾

2、軟兜長魚 10、溜長魚

3、子蓋長魚 11、桂花魚

4、長 魚 丁 12、長魚圓

5、長 魚 干 13、炸脆魚

6、月 宮 魚 14、長魚絲

7、長魚吐絲 15、熗班腸

8、熗胡椒魚 16、蝴蝶魚

四個點心:1、燒賣 3、銀絲炒

2、酥合子 4、長魚三翻餅

六、欽工肉圓、曹家小刀面

欽工肉圓的製作,已有千......
淮安有什麼特產。在什麼地方有賣。
平橋豆腐,

淮安茶饊, v

洪澤朱壩小魚鍋貼,

文樓處包,

蒲菜, v

長魚宴席,

欽工肉圓、 v

曹家小刀面,

盱眙十三香龍蝦,

震豐圓餛飩,

朱橋燴甲魚,

漣水雞糕, v

高溝捆蹄, v

老侯系列野味,v

凌橋大米,

蘇粵乳鴿, v

碼頭牛羊肉湯

後面打v的都有包裝好的賣或者本身就攜帶方便
淮安有什麼好帶走的土特產
哈哈!楚州的茶饊、漣水的高溝捆蹄、漣水的雞糕!平橋豆腐好吃,可是不能帶!對了,還有今世緣酒啊!
江蘇淮安有哪些特產可以帶走送人的?家裡人很挑剔有沒人知道比較好的方便帶的特產?淮安沒有說幾個江蘇的
在淮安念書4年,特產捆蹄、各種乾麵點,超市都有賣的,散裝禮盒裝都有的,市中心樂天馬特超市有個區域專門是賣禮品包裝的特產,說實話,純屬個人口味啊,這些特產我是不感興趣。
淮安的特產,不要食物
扯淡。淮揚菜不要吃的還有什麼?我就淮安人,除了吃的特產我一個想不出來。淮安起家靠的是大運河和黃河靠的是鹽業,除了吃的其他手工藝品一概不做。也沒什麼特色礦產木材的。
到哪買淮安特產
淮安特產基本都是吃的!能買帶走的不多,河下古鎮的淮安茶饊(只有到河下古鎮買比較正宗),高溝捆蹄(很多店都有),漣水雲錦(不知道哪有賣的)!還有就是各種酒!要是送人的話還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一般的話還是茶饊!
淮安楚州有哪些特產
平橋豆腐,

淮安茶饊,

洪澤朱壩小魚鍋貼,

文樓湯包,

蒲菜,

長魚宴席,

欽工肉圓、

曹家小刀面,

盱眙十三香龍蝦,

震豐圓餛飩,

朱橋燴甲魚,

漣水雞糕,

高溝捆蹄,

老侯系列野味,

凌橋大米,

2、洛陽特產都有什麼

洛寧竹簾 · 洛陽櫻桃 · 孟津梨 · 趙炳炎銅哨 · 楊林探鏟 · 王麻子剪刀 · 張豁子廚刀 · 洛綉 · 洛陽杜康酒 · 仿古青銅器 · 洛陽宮燈 · 洛陽唐三彩 · 牡丹燕菜

3、請問陝西有哪些帶「龍」字的特產和地名

龍口市 [魯]煙台市
龍山區 [吉]遼源市
龍山縣 [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龍川縣 [粵]河源市
龍門縣 [粵]惠州市
龍馬潭區 [川]瀘州市
龍安區 [豫]安陽市
龍井市 [吉]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龍鳳區 [黑]大慶市
龍華區 [瓊]海口市
龍文區 [閩]漳州市
龍州縣 [桂]崇左市
龍江縣 [黑]齊齊哈爾市
龍崗區 [粵]深圳市
龍沙區 [黑]齊齊哈爾市
龍里縣 [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龍岩市 [閩]
龍亭區 [豫]開封市
龍南縣 [贛]贛州市
龍城區 [遼]朝陽市
龍泉市 [浙]麗水市
龍泉驛區 [川]成都市
龍勝各族自治縣 [桂]桂林市
龍海市 [閩]漳州市
龍陵縣 [雲]保山市
龍港區 [遼]葫蘆島市
龍游縣 [浙]衢州市
龍湖區 [粵]汕頭市
龍灣區 [浙]溫州市
龍潭區 [吉]吉林市

湖南省 茈江的 神龍島 .香港的九龍 .山東的龍渠溝 .杭州 黃龍洞 . 湖南 漵蒲的龍譚 .湖南 張家界 龍山 .湖南省 沅陵 龍口井

龍的地名
北京帶龍的地名很多,粗略的統計一下,就有二百多個。無論城區,還是郊區、縣,不分山地還是平原,幾乎哪個區縣都有龍地名。
在北京龍地名中,有的是街巷胡同,如龍頭井街、二龍路、上龍巷、龍家胡同等。有的是村鎮聚落名,如青龍橋鎮、龍灣屯、龍門庄、龍背村等。有的是山名,如龍山、九龍山、蟠龍山、龍骨山等。有的是水名,如大龍河、龍潭湖、白龍潭、龍眼泉等。有的是風景名勝名,如龍慶峽、龍門澗、白龍潭、黑龍潭等。還有的原是寺廟宮觀而演變成地名,如龍王廟、龍泉寺、回龍觀等。這些帶龍字的地名,真是形形色色多種多樣。類似這些龍地名,還只是正被使用的今地名。另有一些龍地名已被廢棄或更改變成歷史地名,例如龍慶州便是一個。當時今延慶縣在遼金時名縉山縣。因元仁宗誕生於縣內香水園,所以元仁宗即位後,便將縉山縣升格為州,因為過去的皇帝被視為「真龍天子」,皇帝的出生和登基當然都是喜慶之事,所以將縉山縣名改為龍慶州了。明朝初年,龍慶州被廢除,到永樂年間重新在這片土地上設州置縣時,便將州名改為隆慶州了。即把「真龍天子」的「龍」改為「興隆」的隆,因為在明朝統治者的眼裡,元代帝王決不能是龍,雖然只改了一個字,讀音也一樣,但意義卻完全不同了。到明朝隆慶年間,為避明穆宗年號之諱才將隆慶州改為延慶。元朝的龍慶州這個龍地名雖已變成歷史地名,但是它的美名,今又復活,又成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的佳名,這就是龍慶峽。
如果大家稍加留心,就會發現北京的一些龍地名可以組成一條地名龍。在已消失的龍地名中就有一處地名叫「一條龍」,那是現在崇文區的山澗口街。雖然一條龍不復存在,但許多的龍地名中還可組成今天的一條龍。北京現有龍地名中哪些可以組成一條龍呢?
首先是龍頭。大興縣禮賢鄉有個村莊,相傳是明朝建立的,名字就叫「龍頭」,這個村名是怎麼來的呢?原來這個庄的北面有一道沙崗,是歷史上永定河泛濫淤積而成的。這道沙崗高四、五米,佔地十餘畝,橫卧如龍,人稱「龍身」。後來在沙崗前建了一座廟,廟前有兩個泉,如同龍眼。由這個廟演變成村莊,就取了「龍頭」這個名字。另外,西城區有一條西北東南向的斜街,名字就叫龍頭井街。據說這條街原來有一眼水井,叫「人頭井」,井的附近有座古廟,香火不太旺盛。清朝時有一年大旱,滴水如金,但人頭井的水卻一直很旺。有一天有人來井上提水,見井裡有一個龍頭在晃動著,好像正在吐水,消息傳開,人們爭相觀看,於是人頭井便改名為龍頭井。原來的古廟也改為祭祀龍王的廟,香火大盛。其實,井中哪有什麼龍頭,而是廟殿上的鴟吻倒映在井水裡,形成龍頭而已。有的同志根據出土墓誌進行研究,認為龍頭井這個地名是由龍道鄉演變來的。龍道鄉是唐代幽州城北郊的一個地名。唐幽州城大致位於今廣安門一帶。龍道、龍頭,讀音相近,所以說龍頭井是由龍道鄉演變來的,還是較為可信的。這樣說來,龍頭井這個地名的歷史就悠久了。
龍頭上有龍嘴、龍眼、龍角、龍須。在北京的龍地名中,除了不見龍角以外,還真有龍眼、龍嘴、龍須的地名呢!昌平縣高崖口鄉小碾村有一常年吐著甜水的泉就叫龍眼泉。門頭溝區大峪南不遠有一個水庫,名字叫龍口水庫,口即嘴也。崇文區有名的龍須溝,從天壇以北、以東,向東南流出北京城外。這條龍須溝很可能是古代高梁河下游故道。大概因為北京城是明清兩代的都城,是自命為「真龍天子」的皇帝生活居住的地方,因此這條河道也就有了龍須溝的美名。解放前,這是一條污物漂流、蚊蠅孳生的臭水溝。解放以後,立即進行徹底整治,變成一條清水溝,人民藝術家老舍以此溝的變化為題材,寫下了著名的《龍須溝》劇本,後拍成電影。雖然現在的龍須溝改造成地下暗河,但位於其上和兩側新建的街道和居住區卻仍沿用它的名字命名,如龍須溝路、龍須溝北里等等。
龍頭長在龍身上,北京的龍地名中,與龍身有關的就是龍背村、龍骨山。龍背村位於海淀區的西北部,西依金山,因山勢頗似龍背,村名由此而得。龍骨山是中外馳名的一座山,在房山區周口店西。因山上盛產中葯龍骨而得名。這些龍骨是怎麼來的呢?大家都知道,大約在五、六十萬年前,在這座小山上的天然洞穴里,居住著一種原始人類,這就是「北京人」、在距今大約十萬年前,這里又有新洞人生活。在距今約18000年前,山頂洞人也生活在這座山頂部的洞穴里。北京人、新洞人、山頂洞人都是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他們死了以後屍骨存留在洞穴中變為化石。同時,他們捕殺的大量的動物骨骼也在洞穴中堆積起來,變成化石。由於古人缺乏必要的科學知識,將這些化石誤認為龍骨遺骸。它是一種名貴的葯材。因為從北京人到山頂洞人,在山上的洞穴中生活居住的時間很長,有幾十萬年之久,因此這座山上出產的龍骨就很多,人們就稱這座山為龍骨山。從本世紀二十年代首次發現北京人的頭蓋骨化石之後,龍骨山便中外馳名。因為它是北京人、新洞人、山頂洞人的故鄉,是研究古人類和古脊椎動物的科學基地。
大家都知道龍有四隻龍爪。但北京的龍地名中,只有兩個與龍爪有關,一個是宣武區的龍爪槐胡同,在陶然亭公園西邊,一個是朝陽區的龍爪樹,在小紅門北,這兩個龍地名的由來,顯然與樹形有關,也就是說,龍爪槐胡同曾生長著形似龍爪的槐樹,而龍爪樹村生長的是什麼樹,單從地名上看不出來,想必也應該是槐樹。因為倒垂槐的樹形的確像龍爪。
既然北京的龍地名中有龍頭、龍口、龍眼、龍須、龍骨、龍背、龍爪,這不正是一條地名龍嗎?
說到這里,大家或許很自然地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北京的龍地名這么多呢?這還得從「龍」字的含義中去找答案。
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奇動物,生活在大海、江河或深淵巨潭中,能興雲作雨,造福人類,所以人們都崇拜它,迷信它。哪裡有深潭碧水,人們就稱之為「龍潭」。哪裡有旺盛的泉水人們就視為「龍泉」。哪裡有深澗峽谷之出口處,人們就命名為「龍門」。哪裡經常發生河水泛濫,人們就在附近修建龍王廟,祈求龍王爺攘災保佑。這是北京龍地名多的一個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龍神氣,也就成為封建皇帝的象徵。過去皇帝自稱為「真龍天子」,皇帝的後代稱作「龍子龍孫」。因此,與封建皇帝有關的一些地物也往往以「龍」字來命名。例如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園林,園內昆明湖中的小島就叫龍王廟。昆明湖東邊的水閘稱為二龍閘。昆明湖西北的拱形橋就叫做青龍橋。又如明十三陵大宮門外兩側有兩座小山,如同哼哈二將守衛著陵區東南大門,這東西兩座小山就被命名為鳳山、龍山。南苑是明清兩代的皇家苑囿,是專供皇帝打獵游樂的地方,所以發源於苑內或附近的南北兩條河,就分別命名為龍河和鳳河。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因為北京自遼代建為陪都以後,金元明清四朝都建都於此,所以北京的龍地名就比其它地方更多、更集中。
上面談到的這些龍的地名,可以組成一條「地名龍」。這條龍雖然長得畸形,有兩個龍頭,兩條龍須,一隻龍眼,一條龍背,一架龍骨,兩只龍爪,但它卻本領非凡,神通廣大,它的本領和神通也都是由龍地名顯現出來的。首先它能變幻許多顏色,是一條變色龍。有時為白色,卧居密雲縣白龍潭內。有時為黑色,潛藏於密雲黑龍潭中。有時為黃色,在石景山區的黃龍潭中,興風作浪。有時青色,在石景山區青龍潭內聚雲化雨。有時又變為紅色,在延慶縣有紅龍潭。有時還變為金色,故平谷縣有金龍殿。盡管北京的地名龍顏色多變,但還是以黑白兩色為主。因此,北京的白龍潭、黑龍潭也頗有名氣。白龍潭已選定為北京的新十六景之一。在這里就不多費口舌了,著重向大家介紹一下黑龍潭吧!黑龍潭位於密雲縣石城子鄉西北,這里是一條長四公里的峽谷,原名叫古樓峪,據傳說,古時候白龍和黑龍是一對兄弟,都住在白龍潭內。長大分家時,性格憨厚的哥哥黑龍主動把白龍潭這個好地方讓給弟弟白龍,隻身來到古樓峪。那時古樓峪沒有滴水寸草,荒山禿嶺,黑龍便沒白沒黑地挑水栽草。大西山上的雲蒙老祖見這小夥子又憨厚又勤勞,就送他一條銀帶,十八顆寶珠,這銀帶就是古樓峪河,雖然只有二十里長,但落差八百多米,一路上迭水成十多個深潭,就像是一串寶珠。黑龍潭是其中的一顆。這里有著名一景叫「龍劈石」,是兩塊各有一間房大的巨石,中間是齊刷刷的一條長4米、寬70厘米的天然渠道。這兩塊巨石本是一整塊石頭,只因有一年發大水,黑龍乘水下山,被這塊巨石擋住了去路,憤怒的黑龍藉助閃電的威力,揚爪一劈,地動山搖,將其一分為二,形成一大奇景。
北京的地名龍不僅是一條變幻顏色的龍,還是一條變形龍。有時它倦遊歸來,靜卧不動,而成卧龍,門頭溝區永定鄉有卧龍崗村。當地傳說:村西南的山岡是一條石龍的頭,龍尾在戒台寺,龍頭緊傍永定河,活象石龍伸頭到永定河中喝水,人們便稱這山岡為卧龍崗,村則以山岡得名。有時它又十分活躍,騰飛升空,故東城區南池子大街路西有飛龍橋胡同,該胡同以橋得名,原來附近有一座明代修建的石橋叫飛虹橋,清代改名為飛龍橋。橋是用漢白玉築成,造形優美,獨具匠心,橋欄上雕有獅、龍、蛙、魚、蝦、海獸等,並刻有水波紋飾圖案。橋南北兩頭有飛虹牌坊,東西兩側有天光亭、雲影亭;橋北有假山,山下有秀洞,山上建有乾運殿,殿兩旁有凌虛亭、御風亭等等,真像一幅山水畫佳作。可惜這優美的景觀,今天無法看到了,只有這飛龍橋胡同給人以無限遐想。有時它又蟠蜷一團,化作石景山區的蟠龍山。如今山上層林密布,鬱郁蔥蔥,山下蘊藏著豐富的磨石、頁岩等資源,著名的法海寺就隱處在蟠龍山東南山腰。寺中明代壁畫是罕見的藝術珍品,已列入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的地名龍具有分身的法術,少則一分為二,多則一分為九。一分為二時變成二龍閘、二龍路、二龍崗等地名。二龍閘在頤和園東牆下,是昆明湖的兩個出水閘口,因雕有兩個龍頭,故名二龍閘,附近的村莊也就叫二龍閘村。二龍路在西城區中部,據傳明末清初時,今太平橋以東,辟才胡同以南,大木倉以北都是水坑窪地,清朝中期陸續修建房屋,其中有鄭王府和王爺佛堂。因而水坑逐漸縮小,俗稱二龍坑。民國時填坑修路,遂名二龍路。一分為九化為九龍山。九龍山在門頭溝,它屬太行山山脈,山嶺兩側各有四條山脊蜿蜒而去,猶如八條巨龍相背而卧。而另一條「龍」則順山嶺而下,直伸到永定河邊。九龍山下儲藏著豐富的煤層。1962年,國家在這里建立了九龍山林場,現已發展到近萬畝林區。另外在朝陽區左安門外化工路西口,另有一座九龍山,據《宸垣識略》記載:「九龍山在南頂永勝橋北岸,乾隆間疏浚涼水河之土堆成。自西至東約長三里,高二、三丈不等。委蜿起伏宛如游龍。環植桃柳萬株。」這座九龍山則是人工堆積而成的。現已不存在了。
北京的地名龍還有鑿石劈山之神功,為人們創造了優美的風景區,龍慶峽、龍門澗就是兩個例子。先說龍慶峽吧,到過延慶縣龍慶峽的同志可以領略到被人們譽為北京的「小灕江」的風光。龍慶峽水庫高聳的大壩相連著兩座山,其寬有四五十米,大壩猶如一把白色的巨鎖把龍鎖住了。登上大壩俯瞰北面,墨綠色的水面倒影著山巒和白雲。東西的兩座山,峭壁直立,象刀切似的,足有幾十丈高,「龍慶峽」可能由此峽而得名。當你劃船而渡,大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水似飄羅帶,曲曲彎彎,山不轉水轉,彷彿永無盡頭,每轉一山就是一景。那千姿百態的山和石,有的像出鞘的劍,有的像舉起的大錘,有的像昂首的虎,有的像扭著頭的象……因此人們根據它們的形狀取名為「震山如來」、「雞冠子山」、「金缸山」等等。龍門澗位於門頭溝區清水鄉燕家台西北側。有長江三峽之峻拔,桂林山水之秀美,又有匡廬之飛瀑,黃山之疊泉。因此人們以「燕京小三峽」、「京西小桂林」、「大自然中的山水盆景」等贊語贊美龍門澗。百聽不如一見,還是待你游龍門澗時,再觀看那裡的風光吧。
為什麼北京的地名龍有這么大的神通呢!因為它有一件法寶,藏在房山區的一個山溝里,這條山溝就是龍寶峪。
北京的「地名龍」還是一個戀愛能手呢!它曾與老虎相戀,昌平縣龍虎台就是他們談情說愛的地方。大概因為老虎太兇猛,龍終於拋棄了它,又選擇了鳳。龍鳳這對情侶幾乎形影不離,他們時而在明十三陵約會,故十三陵東山口外有龍山、鳳山。時而又在大興縣的田野里賓士,故大興縣有龍河、鳳河。經過熱戀之後,它們又結成夫妻,在宣武區法源寺附近的「龍鳳里」安了家,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

4、淮安有什麼好吃的特產?

平橋豆腐,
淮安茶饊, v
洪澤朱壩小魚鍋貼,
文樓湯包,
蒲菜, v
長魚宴席,
欽工肉圓、 v
曹家小刀面,
盱眙十三香龍蝦,
震豐圓餛飩,
朱橋燴甲魚,
漣水雞糕, v
高溝捆蹄, v
老侯系列野味,v
凌橋大米,
蘇粵乳鴿, v
碼頭牛羊肉湯
後面打v的都有包裝好的賣或者本身就攜帶方便

5、河南都有哪些特產

1、桶子雞:是開封特產名菜,以其色澤鮮黃,咸香嫩脆,肥而不膩,越嚼越香幾大特點而出名。其主料是雞,主要烹飪工藝是煮。老母雞的補益之功效更高,許多久病、瘦弱之人用來補身,尤其是畏寒風重,虛不受補者,老母雞不但能補氣補血,還可祛風。
2、洛陽宮燈是一種特色傳統工藝品,元宵佳節常見的裝飾品。品種繁多,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羅漢燈等等。尤以紅紗燈最為有名。
3、洛陽唐三彩:唐三彩是中國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屬於唐代生產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4、洛陽牡丹餅:洛陽牡丹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名點,屬於豫菜系。相傳與武則天有關,以豆類為主料製作糕點,酥鬆綿軟。具有促進人體代謝,降低膽固醇及防止細胞老化功能。
5、大京棗:是開封市的特色傳統名食,素負盛名。屬於春節過年的必備食品。大京棗古稱「蓼花」,它以優質糯米、糖粉、飴糖、植物油等為主要原料,經過制坯、油炸、透漿、拌糖粉幾道工序製成。

6、淮安有什麼特產,好吃的東西

你好,淮安特產有:平橋豆腐, 淮安茶饊, 洪澤朱壩小魚鍋貼, 文樓湯包, 蒲菜, 長魚宴席, 欽工肉圓、 曹家小刀面, 盱眙十三香龍蝦, 凌橋大米, 安東蘿卜干有的就是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鯉魚蘿卜湯、淮安湯包等,望采

7、六月去二龍山好玩嗎?

山門

二龍山的山門,門招上書有前省長陳雷同志的呂室"二龍山"。陳雷同志曾多次來這里視察,並且留下了很多即興詩詞,"望斷雲天望玲瓏,輕舟一去水波興。兩岸青巒留不住,何人不惜故鄉情。"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荷槽競秀

荷花池,一朵朵傲然怒放的行花多麼嬌艷嫵媚,醉人的荷香讓您躲都躲不掉,"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下妖",這不也是我們做人應有的品格嗎?水中的鴛鴦成雙結對,悠閑自得。很多年輕人都選擇這個時期結婚,幾乎每周都有新婚情侶到這兒拍照錄像,留作紀念,這可能也喻意著新人相親相愛如戲水鴛鴦,同心永結,白頭到老吧。
駝鳥園

駝鳥是鳥類中最大的鳥,它們本來生活在沙漠中,隨著二龍山開發建設的不斷深入,廣大遊客建駝鳥園的呼聲愈來愈高,於是我們引進了這個項目。看那些憨態可均的傢伙們多麼乖巧可愛,或翩翩

起舞,或嬉戲玩耍。大家可以騎上它,感受一下人與鳥、與大自然的融合,這種樂趣是在鋼筋水泥的都市找不到的。駝鳥具有先天的兔疫力,百病不侵。大駝鳥的體重可達一噸,而且肉鮮味美,營養價值高,駝鳥毛是高級裝飾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駝鳥蛋非常珍貴,每一顆蛋都孕育著新的生命。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它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每一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共建我們美好的家園。
長龍卧波

就是二龍山水庫的千米長堤。雄偉壯觀的堤壩每天都在迎送著川流不息的遊客,曾經有詩吟詠她:"一從而山卧蒼龍,二龍湖水平地生,三山五嶺皆人畫,四圃漁帆唱晚鳳"。
二龍戲珠

二龍山,由二龍戲珠而得名。大龍山、小龍山由西北向東南相井而立,山勢起伏如巨龍騰雲駕霧,搖頭擺尾奔向水中的珍珠島。這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信,很久以前的渤海國屬下有個高州國,國王年愈古稀才生得一女,公主出生時,口含一矚珍珠,於是取名珍珠。珍珠18歲時,長得異常美麗,佩上胸前那顆珍珠,更加光彩照人。但國玉卻悶悶不樂,擔心江山沒有傳人。這一年,天下文旱,民不聊生。原來,自此向東400公里有個人龍山,因火山 爆發產生一妖怪,能口吐烈火,無人能敵,它得知珍珠公主非常美麗,便想娶作壓寨夫人。國王深知其惡行,堅決反對,並派出很多文臣武將,均無法制服火龍山妖。於是國王降旨:能降服山妖者,願將公主許配,井傳以江山。消息傳出,不知有多少勇敢男兒喪命於火龍山下,山妖更加狂妄,並下了最後通諜。就在國王和大臣們愁腸百結的時候,來了一對英俊少年,一個挺槍,一個挎箭,發誓要鏟除妖魔,

為民造福。此二人家自西南500公里外的長壽山,山上有一白眉老主,已經139歲,18年前他收養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大龍和小龍,並傳授武功,如今兄弟倆已長大成人,習得一身好武功,大龍的箭法百發百中,小龍的槍術變幻無窮。這一天,白眉老主將二人叫到跟 前,說500公里外的高州國國難當頭,只有你二人才能平息。兄弟倆跨上白龍馬宜奔高州國,國王見來了一對英姿勃發的少年,立即御駕親征,珍珠公主也隨隊前往。兄弟倆人輪番上陣,英勇頑強,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元光,仍不能鏟除山妖。最後,大龍和小龍兵合一處,使出看家本領,全力奮戰,終於將山妖除掉,於是,舉國慶賀,席間,大龍和小龍都不承認是自己殺死山妖,國王便讓兄弟二人比武助興,勝者與珍珠成婚,繼承王位。二人比了三天三夜也斑分勝負, 最後,雙雙累死。珍珠公主悲痛萬分,也一頭撞死。原來,大龍和小龍乃玉皇太帝身邊的一對天犬,受命下凡除妖,現返回天庭,並非累死;珍珠是王母媲娘身邊的玉免,也已回天。他們的軀體埋在這里,呈三角形,三座墳與日月同長,變成了今天的大龍山、小龍山和珍珠島。電視片《二龍山紀游》的主題歌中唱得好:雲霞飄舞二龍山,湖水映藍天。水中寶島亭亭立,二龍戲珠千古傳。當年女渦補青天,失落珍珠降人間……,歌中唱出了二龍山的美麗富饒,更唱出了二龍 山的千古幽恩和時代的變遷。
龍湖奇觀

二龍山有四大奇觀,遠近聞名,她們是:雨後的"寶島飛虹"、盪舟的"湖面飛魚"、清晨的"龍湖朝暉"及傍晚的"龍山漁火"。若能一一感受這回大奇觀,實在是不虛此行,幸運之至。"寶島飛虹"所為壯觀,"湖面飛魚"目不暇接,"龍湖朝暉"金光萬道,"龍山漁火"與"玲瓏夕照"相映成趣,古人曾贊美她:"憑欄遠眺望翠徽,落霞高與鳥爭飛,不知夕陽增顏色,疑是昆崗玉放輝"乘船游湖,不失為一大快事,湖風習習,浪花飛濺,不時有一米多長的大鰱魚躍出永面,從船頭、船尾飛過,魚多對此起彼伏,讓人眼花繚亂。這時,您可要注意了,一不小心,就會有一條迷途的大魚落人您的懷申,這是天公賜物,龍湖施禮,您則威力最幸運的人。
風味街

這里,是農家風味小吃一條街,上色上吞的風味食品,如烀上豆、烀茄子、烀玉米;烤地瓜、活上豆、烤肉串、烤玉米、烤魚片,還有名目繁多的黑米粥、綠豆粥、大餷粥、小米粥、高粱米粥,以及各式各樣的大餅子、涼糕、打糕、切糕等,看了讓您垂涎欲滴。您還可以品嘗二龍山賓館隆重推出的以二龍烀魚為主料的全魚宴,集燜、炸、烤、煮、燉、腌、煨、生殺籌多種手段做成的魚味佳餚堪稱一絕。本地特產的二龍湖啤灑和龍泉酒風味獨特,回味綿長。二龍山風景區的接待和服務設施日益完善,這里有三墾級賓館一家,二墾級和一墾級賓館各兩家,還有日式別墅群、泰國汽車房、俄式木殼楞房和十幾家度假村、療養院,日接待倉宿能力達5000人,年接待中外遊客120萬人。
水上樂園

如詩如畫二龍山風景區以真山真水著稱。一湖碧水,三面環水,山環水洗,水秀山明。水上樂園辟有淺水和深水游泳場,有各類船隻供大家遊玩。這里有乘風破浪的快艇。有驚險刺激的摩托艇,有古色古味的鳥蓬船、舢板船,還有新潮漂亮的動物船、情侶船。盪舟湖上,輕松自在,一掃您往目的辛勞,這時候,把心憎放飛,讓思想升華,您會感到天永相連,水天一色,真正與大自然對接、融匯在一起了。
滑道

是一項新奇、刺激的游戲--乘坐不銹鋼滑道。大家可滑過冰道、雪道,乘坐這里的不銹鋼滑道。乘坐這里的不銹鋼滑道別有激情,從望龍山頂沿883米長的S型滑道一路滑下,那種靈魂與肉體分離的強烈感覺讓人元不歡呼雀躍,狂喜不已。值得一提的是,患有心臟病和高血壓的人,以及兒童和老年人可要加倍小心了。
銀峰插翠

玩過滑道,我們乘索道上行1050米,便可到達二龍山的最高峰--白石峰。白石峰海拔308公尺,屬張廣才嶺余脈。到達峰頂,大家會感覺豁然開朗,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二龍湖如一面明鏡,將座座青峰倒映水中,珍珠島似出水蕪蓉,亭亭玉立於萬頃碧波之中,真是美不勝收。
二龍山滑雪場

哈爾濱二龍山
二龍山滑雪場距哈爾濱市50公里,有高速公路和一級柏油公路相通,行車40分鍾即可到達。二龍山龍珠滑雪場有8條雪道和兩座大型初級滑雪場,能同時容納2000人滑雪。為中國規模最大、設施最全的兩大雪場之一。
龍珠滑雪場最高點位於二龍山的主峰白石峰上,由山下的纜車直到峰頂,從纜車俯視,一路上只見白雪遮住了突兀的岩石,蒙蓋了疊嶂起伏的樹林,使得原本險峻的山峰平添了幾分溫柔。冬季綠白分明、動靜相宜。綠的是松濤,白的是積雪,動的是英姿颯爽的滑雪者,靜的是綿綿起伏巍巍的群山。

8、二月二龍抬頭吃啥 二月二龍抬頭應該吃什麼

1、餃子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2、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3、春餅

立春之日講究吃春餅,而過二月二同樣講究吃春餅,立春吃春餅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餅則叫做咬「龍鱗」,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餅的習俗源於清代,餅內捲入醬肘子、豬頭肉、樟茶鴨等肉食以及韭菜、蘿卜、豆芽等蔬菜。

4、驢打滾

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在農歷二月二買「驢打滾」品嘗。黃豆粉面裹豆沙餡兒的驢打滾外形圓潤,有「財源滾滾」的吉祥含義。

5、面旗子

農歷二月二,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麵旗子的傳統習俗。所謂面旗子,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長、寬3-2厘米。將干後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熱炒制就成炒麵旗。

6、面條

北方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須面」討個好彩頭。龍須面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如發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而得名。相傳明代御膳房裡有位廚師,在立春當日,做了一種細如發絲的面條,宛如龍須,皇帝胃口大開,龍顏大悅,贊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二月二食龍須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7、爆米花

當年武則天當上了皇帝,此事惹惱了玉皇大帝,玉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有條黃龍卻違背了旨意。玉帝得知後,把它打下凡間,壓在舍利塔下,玉帝說如果想回到天庭除非「金豆開花」。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天,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突然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就家家戶戶崩爆玉米花,並在院子里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

8、炒豆子

二月二在西北,甘肅岷縣等地有吃炒豆子的習慣,表示每年春天的開始,岷縣的二月二會,前來浪會的人們買大黃梨拿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廟會又稱「黃梨會」。

9、豬頭

農歷二月初二是老百姓的傳統節日,有「龍抬頭,吃豬頭」的習慣。人們紛紛購買豬頭肉,希望新年有個好兆頭。

10、蔥餅

有些地方二月二吃的餅叫「龍鱗餅」,而呂梁地區這天吃煎餅或蔥油烙餅,稱為「揭龍皮」。太原地區這天除吃烙餅外,還有吃水餃,叫做「吃龍耳」,也有人用餅卷上合菜吃,意謂合龍頭。晉南這天則一定要吃麻花、饊子,謂之「啃龍骨」。

11、炒麵

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北鄉一帶,每逢農歷二月初二,到了中午開飯的時間,家家戶戶都吃炒麵條。炒麵條是將面條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與肉絲、油豆腐絲、春筍絲、青菜等混合在一起炒。因炒熟的面條外形像蟲,寓意大家合力把蟲炒熟並全吃掉了。

12、撐腰糕

江浙滬地區在二月二這天保留著吃「撐腰糕」的習俗,有把腰撐住的寓意,意思是吃了糕,當年裡就不會腰酸背痛了。

13、芥菜飯

二月二這天有吃芥菜飯的習俗。當地方言里有一句合轍押韻的俗語,意思是這天吃了芥菜飯,一年都不會得皮膚病,這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芥菜里富含的維生素和葉綠素有益於皮膚。

14、螺螄粉

二月二,柳州當地人都會吃上一碗螺螄粉(平時也會吃),因為螺螄粉放上辣椒油紅紅的,寓意日子紅紅火火,而且配料有花生、酸筍、腐竹等,代表日子過得有料豐富多彩。

15、太平米餅

梧州特產小吃,二月二吃太平米餅,寓意家人平平安安、團團圓圓,米餅以香甜受到眾多人喜愛,一般用花生、芝麻、瓜子仁、水晶肉做成,傳統風味,口口留香!

9、洛陽特產有哪些?

1、孟津梨

孟津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洛陽名產,栽培歷史千餘年,自古即為貢品。因它味甜汁多,細脆無渣,形圓色紅,故又稱為「洛陽金桔」。



清代時,孟津梨已有夏梨、伏梨、平梨、雪梨、五香梨、秋落白、馬蹄黃等7個品種,現在已增至30多個品種。

2、偃師銀條

偃師銀條,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偃師銀條因其晶瑩透亮、潔白如玉、條長筆直、無絲無筋,因宛如銀條而得名,銀條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纖維素、氨基酸,做成菜後,清新淡雅、口味獨特。銀條是偃師的標志性特產,又被稱為「世界奇菜」。



3、孟津西瓜

孟津西瓜,河南省孟津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孟津西瓜以皮薄瓤沙含糖量高口感綿潤而聞名。送庄村在蔬菜基地種植精品西瓜100多畝,採用有機肥施肥和深井水灌溉,養殖奶羊40多頭,在西瓜生長過程中噴灑羊奶,既殺菌又增加營養成分。



4、洛陽剪紙

剪紙是一種洛陽市的漢族傳統裝飾藝術。早在漢、唐時期,當地婦女即有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花鳥貼鬢角為飾的風尚。後來逐步發展,在節日中用有色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貼在窗戶上作為裝飾。



5、洛陽宮燈

洛陽宮燈是一種特色傳統工藝品,元宵佳節常見的裝飾品。品種繁多,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羅漢燈等等。尤以紅紗燈最為有名。



其造型優美,宜書宜畫,撐合自如,易於保存,既可用於喜慶飾品,點綴昇平,又可作藝術宣傳,表彰新風。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