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紀念禮品 » 西瓜醬是哪裡的特產

西瓜醬是哪裡的特產

發布時間: 2023-02-08 22:00:30

1、新蔡縣有什麼特產

特產:十三香,小磨香油,泌陽花菇,汝南松花蛋,汝南的風干兔肉,泌陽的驢肉,上蔡塔橋的豬蹄,駐馬店的胡辣湯,正陽的饅頭、掛面還有醋。如果送禮的話,可以買十三香和花菇的高級禮品盒,農業大省下的城市,一般的特產都比較貼近生活

老鱉一特醋老鱉一特醋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的特產。老鱉一特醋濃香醇厚、回味悠長、鮮味突出、微甜不澀、久存不腐、愈陳愈香,深受中原廣大地區人民的喜愛。 老鱉一特醋的圖片 新蔡民間釀醋歷史悠久,最著名的是產
新蔡山羊新蔡山羊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的特產。新蔡山羊,體型較小,肉質細嫩,膻體小,不肥膩,易消化,蛋白質含量豐富,營養價值較高,是人們喜愛的一種好肉質。 新蔡山羊的圖片 新蔡縣是我國重要的山羊生產基
水上漂醬菜水上漂醬菜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河塢鄉的特產。水上漂醬菜具有防病、抗菌、強身、健體之功效,故有「開壇香十里」之美稱,是佐餐、烹飪的首選佳品。水上漂醬菜以西瓜醬豆、甜脆蒜瓣為主打產品。 水上漂醬菜
頓崗大米頓崗大米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頓崗鄉的特產。頓崗大米的共同特點是晶瑩透亮,無堊白,外觀品質好;食用品質更佳,口感綿軟、香甜,尤其是水晶三號粳米是米中極品。 頓崗大米的圖片 頓崗鄉屬於沿河鄉鎮之
棠村三粉棠村三粉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棠村鎮的特產。棠村三粉歷史悠久,所產的粉皮、粉條系列產品質地細膩、晶瑩透亮、久煮不糊、味道鮮美、口感好、營養高,屬綠色食品,注冊了「谷河」牌商標。

2、駐馬店有開鍋的么

1、汝南雞肉丸子

汝南雞肉丸子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的特產。雞肉丸子是汝南有名的歷史小吃,其特點是油而不膩、光澤如玉、食之雞味濃厚、松軟可口,老幼皆宜。

雞肉丸子是汝南有名的歷史小吃。走進汝南縣城,幾家小吃店一口滾開的大鍋里漂著一個個雞蛋大小的丸子,這就是汝南的特色名吃--雞肉丸子。這一傳統歷史小吃以其獨特的風味深受人們喜愛,讓人百吃不厭,有很多遊客都是慕名前往汝南一飽口福。

據了解,汝南雞肉丸子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汝南夜市上一種很有名的歷史小吃,2008年入選首屆天中名吃錄。雞肉丸子製作方法簡單,它是以一些紅薯粉和雞肉為主要原料,將雞肉切成小方塊,放入一些鹽,把雞肉裹進紅薯粉里,然後用手團成雞蛋大小的面團,在八成熱的油中煎炸而成。每次吃的時候,用溫水浸泡發開,然後把雞肉丸子放入滾開的雞湯鍋里,煮一會兒盛出,再加點香菜末,香油,味精即可食用,口味鮮美、營養豐富,令人垂涎欲滴,深受市民的喜愛。其特點是油而不膩、光澤如玉、食之雞味濃厚、松軟可口,是老幼皆宜的小吃。

如今,隨著人們對吃的講究,雞肉丸子的製作不斷改良發展,雞肉丸子的湯里又出現了人們喜愛的鹵制簿豆腐皮、羊腦、雞腸等搭配食品,使古老的風味小吃更具有特色。

2、西平咸豆腐腦

西平咸豆腐腦是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的特色小吃。西平咸豆腐腦,塊兒不大不小、不嫩不老,鹹淡可口,色香味美,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在西平縣有一種小吃,備受市民喜愛,那就是至今仍風頭不減的街頭小吃「咸豆腐腦」。西平咸豆腐腦歷史悠久,在清朝就已成為當地負有盛名的小吃,集市、廟會上均有銷售。

製作西平豆腐腦兒的主料為黃豆、芝麻葉或乾菜及豆漿,輔料有鹽、辣椒、蔥、姜、大茴、芝麻醬、芹菜、麵粉等。製作流程是先把黃豆用溫水浸泡松軟,再磨漿過濾成豆漿。豆漿煮沸後,用醋來點即成,然後放芝麻葉,拌麵糊後將部分輔料下鍋,煮熟即可食用。西平咸豆腐腦,塊兒不大不小、不嫩不老,鹹淡可口,色香味美,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較有名氣的是縣城北街崔家西平咸豆腐腦。崔家自民國30年(1941)年開始製作傳統的西平咸豆腐腦。經多年實踐,摸索出一套獨特的製作技術。他家的西平咸豆腐腦,塊兒不大不小、不嫩不老,鹹淡可口,色香味美。

據當地人講,為了吃到地道、正宗的西平咸豆腐腦,經常有外地人早上開車到西平喝碗咸豆腐腦,再開車回去,這種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也道出了人們對它的喜愛。

3、水上漂醬菜

水上漂醬菜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河塢鄉的特產。水上漂醬菜具有防病、抗菌、強身、健體之功效,故有「開壇香十里」之美稱,是佐餐、烹飪的首選佳品。水上漂醬菜以西瓜醬豆、甜脆蒜瓣為主打產品。

新蔡水上漂醬菜源於清朝中興時期,是在船上製作,採取獨特工藝,利用充足的陽光、清新的空氣,行駛在江、河、湖、泊之上。銷往江淮各大港口,故得名——水上漂。河南「老字型大小」——新蔡水上漂醬菜水上漂醬菜具有防病、抗菌、強身、健體之功效,故有「開壇香十里」之美稱,是佐餐、烹飪的首選佳品。

水上漂醬菜源於清朝中興時期,古老的汝河在新蔡縣河塢鄉劃了一個美麗的弧線,緩緩向東流去,水上漂醬菜正是借著汝河通向江淮,其醬菜也是在船上製作,採取獨特工藝,利用充足的陽光、清新的空氣,行駛在江、河、湖、泊之上。銷往江淮各大港口,故得名——水上漂。現其傳人聶中林任新蔡縣水上漂醬菜廠廠長,水上漂醬菜廠位於新蔡縣河塢鄉河塢水電站的月牙島上,該島左邊是大閘入水口,右邊是水電站月河,四面環水,只有一個出口與外界相通,故進出均是「水上漂」。

1996年,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技術研究,企業產品正式注冊了「水上漂醬菜」商標。水上漂醬菜製作工藝先進、配方科學、風味獨特,產品以天然植物為原料,採用祖傳的工藝,河南「老字型大小」——新蔡水上漂醬菜加工配製而成,有防病、抗菌、強身、健體之功效,故有「開壇香十里」之美稱,是佐餐、烹飪的首選佳品。據聶中林介紹,水上漂醬菜以西瓜醬豆、甜脆蒜瓣為主打產品,兼營臘肉、腌雞、腌魚、腌菜等。

該廠於2006年被新蔡縣工商局納入「品牌富農」重點幫扶企業。其「水上漂」注冊商標被駐馬店市工商局登錄黃淮經濟協作區商標保護網以擴大宣傳和保護。如今水上漂醬菜廠積極發展訂單農業走「公司+基地+農戶」經營道路,2007年發展蔬菜訂單種植3500畝。

在新蔡縣水上漂醬菜廠,筆者看到廠內擁有大型瓮缸100餘口,木船池30餘只。「這些都是西瓜河南「老字型大小」——新蔡水上漂醬菜醬豆、甜脆蒜瓣的加工設備。」聶中林說。西瓜醬是精選東北大豆而曬制的,甜脆蒜瓣是挑選不老不嫩的山東大蒜腌制而成的,產品都是純手工製作,不加任何防腐劑。西瓜醬豆久貯後開壇,香氣特別濃郁,故有「開壇十里香」之譽。甜脆蒜瓣甜脆可口,略有酸感,能開胃健脾、佐餐解酒、增加食慾。如今隨著水上漂醬菜名聲的再次叫響,產品俏銷香港、台灣、上海、浙江等地。

4、馬家羊肉水餃

馬家羊肉水餃是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的特色小吃。馬家羊肉水餃在傳統羊肉水餃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皮薄餡鮮、營養豐富,純手工製作。

馬家羊肉水餃系京都飯店總經理馬鷹的二姑在祖傳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口味而挖掘而成。其原料有精羊肉、姜、味精、馬家香料、蔥、雞蛋、麵粉、小磨香油、雞湯。

馬家羊肉水餃的製作方法:

1、將羊肉剁成碎薄、加入調料、朝著一個方向攪拌,加入雞湯,至肉餡上勁。

2、麵粉加水,活成面團,下成30個小面團,擀成麵皮包入肉餡,擠捏成餃,水煮後,外帶香菜醋汁上桌。

馬家羊肉水餃的特點:麵皮筋香、肉滑嫩,造型飽滿,允稱。

該店位於駐馬店市驛城區大京都飯店。北距嵖岈山風景區35公里,西距銅山風景區60公里、南距薄山湖風景區30公里、東距天中山文化生態園,南海禪寺40公里、距南北旅遊集散地武漢、鄭州分別為300公里、200公里。

5、馬家灌湯包

馬家灌湯包是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的特色小吃。馬家灌湯包是京都飯店總經理馬鷹的曾祖父馬文德對祖傳灌湯包工藝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而成的,以其用料考究、製作精湛、具有皮薄餡多的特點。

該店位於駐馬店市驛城區大京都飯店。北距嵖岈山風景區35公里,西距銅山風景區60公里、南距薄山湖風景區30公里、東距天中山文化生態園,南海禪寺40公里、距南北旅遊集散地武漢、鄭州分別為300公里、200公里。

馬家灌湯包的主要原料有羊肉、姜、鹽、味精、馬家香料、麵粉、鮮湯、小磨香油。

馬家灌湯包的製作方法:

1、將羊肉剁成碎沫、加入調料,朝著一個方向攪拌至肉餡上緊。

2、麵粉加水、鹽、活成面團,下成15個小面團。擀成麵皮包入肉餡捏成25褶以上。上籠蒸熟即可。

馬家灌湯包的特點:麵皮筋香,肉嫩滑。

6、汝南馬蹄饊子

汝南馬蹄饊子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的特產。馬蹄饊子系用清油細面炸制而成,條細色黃,味道醇正,干吃焦酥,看而不膩,熬湯耐煮,柔而不泡,食用方便,易消化,且經濟實惠。

汝南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至今仍然保留著許多傳統習俗和特產美食的製作方法。例如汝南有名的土特產小吃,馬蹄形饊子,就是過去過寒食節時必備的節日食品。古時寒食節禁火,要以寒食寄哀思,寒食節這一天不能吃熱飯熱菜,聰明的汝南人就以清油細面炸製成條細色黃,形似馬蹄的食品用來代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汝南馬蹄形饊子味道純正,干吃焦酥,香而不膩,熬湯耐煮,柔而不散,食用方便,易消化,耐久存且經濟實惠。由於汝南盛產優質的芝麻、小麥,與其他地區的饊子比較,汝南饊子最大的特點是用香油炸饊子,不僅味道好,而且盤條時,面性柔,易於拉長,故條細。汝南馬蹄形饊子雖為油品,但易於消化,是老弱、小孩、產婦的補品,又是親朋好友交往的禮品,由於經濟實惠,還可以作為主食食用。

7、西園胡辣湯

西園胡辣湯是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的特色小吃。西園胡辣湯為西園賓館製作的特色小吃,具有搪塞紅玉、開鍋醇郁、入口鮮香,胡辣宜人等特色。

西園賓館位於駐馬店市解放路中段。西園胡辣湯是以牛骨、牛肋條、海帶、花生米、黃花菜、木耳、麵筋、粉條為原料,經過烹煮、調味、勾芡等工藝製作而成,具有搪塞紅玉、開鍋醇郁、入口鮮香,胡辣宜人等特色,2002年8月15日獲「駐馬店胡辣湯大賽」金獎。2003年在第二界「天中名小吃」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天中名小吃」。

8、棠村三粉

棠村鎮歷來有種植紅薯、加工粉面、粉條、粉皮的傳統技術,棠村「三粉」中的粉條質地細膩、晶瑩透亮、久煮不糊、味道鮮美、口感好、營養高。 該鎮立足做大做強「三粉」產業,強力實施品牌戰略,籌資1000多萬元建成了谷河薯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生產的高、中、低檔優質粉面、粉條、粉皮已走出新蔡,俏銷華中、華東各地,遠銷韓國、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9、芝麻巧果

原料:中筋麵粉200克、板豆腐80克(板豆腐取中間嫩的部分,硬皮不要)、雞蛋40克、糖50克、鹽1/4小勺、黑、白芝麻各1大勺。

做法:1、所有材料混合均勻,蓋濕布醒30分鍾;2、把面團擀成盡量薄的面片,越薄炸好後越脆。如果案板較小可以把面團分成幾塊分別擀開;3、把麵皮分割成適當大小的長方條狀,在麵皮中間劃一道,將一端的麵皮從中間穿過切口拉出來成為麻花狀,也可以將麵皮兩兩重疊一並拉出,這樣炸出來的巧果就是雙層的;4、中火燒熱鍋中的油,等到鍋中的油燒至6成熱時,把面片一一下入,中火慢慢炸至金黃,並且表面有氣泡鼓起時,撈出瀝干油分,放涼食用。

注意:1、炸好的巧果不要馬上食用,小心會燙傷嘴巴,等到涼透後吃口感會更加香脆。2、密封裝罐的話也要等到完全涼透之後,這樣才不會容易回軟。

10、潘記燴面

潘記燴面自一九八三年首創以來,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在驛城獨樹一幟。潘記燴面視信譽和質量為生命,碗碗面都一絲不苟,精心製作。

湯料中配有多種名貴滋補中葯材(大茴、花椒、胡椒等),使燴面香味醇正,營養豐富,具有麵筋、肉爛、湯醇、味美的獨家特色。

3、你的家鄉有哪些特產和「醬」有關?

我們山東和醬還是很有淵源的。早幾年舌尖上的中國就記錄了我們菏澤的西瓜醬的製作過程。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其實在山東地區,每年農家都會自製一壇或者兩壇醬菜。可以供家裡食用一年。山東人最愛用黃豆製作醬菜,西瓜醬就是用發酵好的黃豆,和西瓜皮製作而成的。農家基本上每家都有兩個醬菜壇。在外打工的年前人,也喜歡把家鄉的醬菜,家鄉的味道帶出去,減少思想之情。山東濟寧的孫玉堂醬菜在國內也很有名,開了很多分店,我認為玉堂醬菜最好的吃的就是醬黃瓜和八寶菜了,味道很棒。謝謝大家,可以看看我的視頻回答。

回答,看視頻回答

問:你的家鄉有哪些特產與"醬"有關?
回答:我的家鄉在四川,四川的特產葫豆、 豌豆,小麥 、大豆是製作豆瓣醬,麥芽醬,以及醬油的原料。

一到盛夏,稻穀抽穗的時節,幾乎家家都要掩制豆辨醬,四川人人會做。
在川菜系列裡,幾乎每一道菜,無論葷腥素,雞魚肉湯,無醬無味 ,都與醬有關。
四川啤縣豆瓣醬,很有特色,享譽中外。

你好,我是每天致力於推薦世界各地 美食 的 美食 領域創作者,很開心可以解答你的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喜歡並且能夠幫助到你!

我是雲南昭通人,在雲南昭通的特產就是昭通醬

我在 《昭通 美食 |刻在骨子裡讓人懷戀的味道》 裡面詳細介紹個昭通的特產和各色 美食 ,如果小夥伴感興趣可以去我的主頁看看。

昭通醬為雲南昭通一帶 歷史 悠久的地方傳統名產,堪稱雲南省的「醬類之冠」。色澤棕紅,鮮艷油潤,醬香濃郁,酯香宜人,味鮮醇厚,麻辣咸香,入口回甜。

作者:漿果可可

公眾號:遠方食客

專注於推薦世界各地的 美食 與美景,有趣有料有生活,找到你的味蕾和遠方!

醬菜是以新鮮的蔬菜,經食鹽腌漬成鹹菜坯,再用壓榨或用清水浸泡以降低成度的方法,將鹹菜坯中的多餘鹽水(鹽分)拔出,使成菜坯的鹽度降低,然後再用不同的醬(黃醬、甜面醬等)或醬油進行醬制,使醬中的糖分、氨基酸、芳香氣等滲入到鹹菜坯中,成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開胃增食、容易保存的醬菜。每個地區醬菜風格不同,品類,味道都不同。

我們家鄉得醬菜有;醬紅蘿卜、醬乳黃瓜、醬瓜、醬花生米、醬粉、醬八寶菜、醬甘露、紅薯泥、醬荊芥、醬韭花、醬萵筍、醬辣椒、西瓜豆醬、甜面醬、香辣牛肉醬等真空軟包裝系列醬菜。

不知道小夥伴有沒有流口水,說到此處,本人已經情不自禁得流口水了,回憶起家鄉得味道,一醬在手,萬菜解決!

我的家鄉在河南。與「醬」有關的特產是「西瓜醬」。這是一種地方特色食物。主要由黃豆、西瓜醬、辣椒做成。選擇夏天陽光最好的事件製作,把黃豆先進行發酵,上面出現細細的菌絲最好,但是要剔除掉壞的豆子。把西瓜瓤、黃豆、辣椒、鹽、白酒、花生米按照比例調配,然後用保鮮膜封閉放在太陽下暴曬一周左右,基本就做好了。過程中,如果一直都是晴天,味道是最好,黃豆的菌絲會和其他的成本產生獨特的化學反應,形成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西瓜醬,我們部分地區又叫醬豆。吃的時候,可以直接吃,但是最好的口感,是選擇蔥白、辣椒在熱油中爆香,把醬爆炒一下,這時候選擇熱騰騰剛出鍋的饅頭夾著吃,味道是最好。滿滿都是兒時的回憶。

若是要講與「醬」有關的特產物事,我們貴州黃菓樹的少數民族和大部份地區,也是愛加工出「醬「來食飲,優其是四五十年前般老老人。「醬」是一種很美味的佐料食品,很逗人吃,加工工系麻煩得很,現很少有人做了。

「醬」是用紅麥(小麥)煮熟通過發酵後曬干,用石磨磨成粉沫,用很於凈的溫開水攪拌面成,放於陽光底下暴曬數十日個太陽。在曬的過程中要經常注意不要被雨淋著,被雨淋著就意味報廢了,因為很容易愛生蛆,生了蛆,人就怕吃了。

我地和醬有著各種關聯的加工枝藝很多,比如霉豆腐,干豆鼓,水豆鼓,豆鼓粑,釀造酒類,醬油,醋,糍粑糖等等這些都要經過發酵過程,所以都和「醬」有關的。

我的家鄉在江蘇溧陽,說地名也許你不大清楚,我說 旅遊 景區天目湖你就認識了,他是我市一個景點,名氣還是有點大的。再說一個有特色的一號公路,公路中央有紅黃綠三條線,連接全市的鄉村公路將農村每個農村景點和農庄串成一線,給出遊的人們提供一條龍的衣食住行。要說特產可就多了,天目湖魚頭,南山竹筍,烏米飯,水白芹,扎肝,白茶等,都是美味的特產。這些特產吃起來都是滿滿的幸福味道,歡迎大家有空來溧陽感受一下。

我們湖南最有特色的一道菜就是辣椒醬。還有,

我們這里最出名的估計就是醬菜了,有朋友從外地來,都會帶上幾盒回去,醬廠也從過去的小廠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大公司了,各種醬菜禮盒也都紛紛出爐。不是自誇啊,的確很好吃的,而且特別實在,不像有的牌子是醬多肉少,我們這里的肉醬好多肉的,像我最愛吃的雞肉醬,吃到最後醬都沒了還有好多雞肉。拍了幾張,大家看看啊

雞肉醬,我的最愛,一點已不油膩

牛肉醬,我也喜歡,肉質特好

青椒蝦子醬

還有豬肉醬、蝦子醬、麻油辣醬等等

 

我是陽光微關注,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的家鄉在陝西,陝西的特產非常多,岐山臊子面、擀麵皮、胡辣湯、羊肉泡饃、楊凌蘸水面、饃夾一切(肉夾饃、臊子加饃、麵皮夾饃、菜加饃、花干加饃、雞蛋加饃、一切加饃~~~~~),哈哈。我覺得與「醬」有關是岐山臊子肉,屬於一道硬菜,因其存放時間長,食用方便,味道濃郁,深受陝西特別是關中一帶人的喜愛。岐山臊子肉不僅可以用於臊子面,還可以做臊子加饃,非常方面,而且美味。

下面詳細介紹一下岐山臊子肉及臊子肉加饃的家常做法。

岐山臊子肉的做法:

1、豬肉焯水:把豬肉洗干凈,切成大塊,涼水下鍋、加入蔥結和生薑,小火燒開,開鍋後關火,把肉塊撈出來沖洗干凈備用,這一步主要是為了去除腥味。

2、豬肉切片:把肥、瘦肉分開,切片備用

3、炒制:起鍋燒油,油熱後在鍋里轉一下,讓鍋里都沾上油,開小火,先把肥肉倒入鍋中煸炒,不停翻炒,讓肥肉充分出油,煸炒至肥肉變的有些透亮,倒入瘦肉,加入薑末,繼續翻炒,這個過程全程小火,需要不停翻炒,防止粘鍋。這一步需要45分鍾左右。

4、加調料:觀察肉片明顯變小,變色,出油較多時,加入五香粉、醋、鹽,繼續小火翻炒,這一步需要20分鍾左右,

5、加辣椒粉:肉熟後,均勻撒上辣椒粉,可以看到肉裡面油把辣椒粉一點點浸透,這個過程需要10分鍾左右。

6、出鍋:最後翻炒均勻後,就可以出鍋了,臊子肉一般裝在搪瓷盆裡面,趁熱裝盆後,肉裡面的油會把肉封住,待冷卻後,蓋上蓋子放在陰涼處保存,至少半年不會壞。

臊子肉的吃法:

1、做臊子面:做好的臊子肉直接加在臊子面的湯里,臊子肉遇熱融化後,臊子面的湯馬上變的油汪汪的,看著都要流口水了。哈哈

2、臊子加饃:取一些肉臊子放在碗里熱一下,用熱饅頭或者熱燒餅一加,無與倫比的美味,而且非常方便。

貼心提示:

1、炒制時全程小火,一定要有耐心,火太大會把肉炒的發干發硬。

2、醋要比平時做飯放的多一點,醋出頭臊子才香,當然不喜歡酸的朋友可以按自己減量加,醋加入後,一定要翻炒20多分鍾,讓醋裡面的水分充分的蒸發掉。

3、加入辣椒粉後,不要翻動,讓油把辣椒面浸透,臊子肉的顏色會更加紅亮。

4、臊子肉出鍋裝盆後,沒有冷卻之前切記不可蓋蓋子,否則會有水蒸氣,徹底冷卻後加蓋保存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