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棱特產
1、磨刀石鎮特產有什麼?
磨刀石鎮位於牡丹江市,東鄰穆棱市,距301國道1公里,南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牡丹峰接壤,濱綏鐵路橫貫東西,交通四通八達,全鎮總行政區面積483平方公里,總人口3萬人,耕地面積6萬畝。
磨刀石鎮境內盛產蘑菇、蕨菜、木耳等山產品和人參、平貝等中葯材,有豐富的木材、草碳、火山岩、石英石、礦泉水、沸石等資源。
磨刀石鎮盛產大豆、玉米、白瓜籽、西香瓜、曬煙、各種水果十餘種,果樹種植面積3.2萬畝,年產各類水果5萬噸。
2、穆棱河的主要支流
雙寧溝河,發源於老爺嶺東坡,全長28.8公里,源頭高程海拔740米,向南流5公里下降到595米,與南溝,西溝流來的兩條小河匯合後折向東北,流到雙寧林場,水流直奔正東,注入團結水庫。河流入庫之前有北部流來的黃芪溝匯入,黃芪溝河長9.8公里,發源於蛤蟆山南山腳,兩岸多峽谷、溪流湍急,有林區公路通向溝里。
東鹼場溝河(可干山河),源頭大豬圈南溝749高地,河長21公里,在共和鄉西北注入穆棱河。河道在東升村附近進入共和盆地,在沖積扇上引出兩條水渠,為共和盆地種植水稻提供充足水源。
牛心河,發源於老一場北溝,源頭高程730米,全長22.7公里,沿河有許多小溪匯入,以牛心林場北溝為大,流域山區森林茂密,多以紅松為主,牛心山經營所建在河口附近,對過采區撫育更新。
荒草溝(舊名老松溝),是穆棱河右岸較大的支流。發源縣界的窩集嶺,全長56.2公里,上遊河流兩側有6條小溪注入,到8號壩河寬已達8米,水深0.7米。距源頭45公里處東面有東楊木河匯入,東楊木河長22.5公里,由9條支流匯集而成。其中有5條支流發源於東寧邊界的太平嶺山脈西坡。各河兩側的山嶺,遍布森林,60年代運材公路未修築前,河上築有14座水壩和水閘,利用河水流送木材。荒草溝河過迎門砬子河流穿行在峽谷中,河道有5處大拐彎,出峽谷後河寬達12米,水深0.9米,在小三岔注入穆棱河。
泉眼河,發源在泉眼河上溝老二段,源頭高程720米,流長29.5公里,上游流經漫崗區,流域面積廣,在雞房子以下河道展寬,河兩岸多辟為耕地。在泉眼村南注入穆棱河。
大石頭河,是穆棱河左側大支流,全長73.5公里,發源於牡,穆邊界大架子峰南坡,源頭高程海拔1050米,最上游向南流、坡降甚大,離源頭8公里河水下降300米,落差為4%。過三新山林場折向東然後轉向東北。河流左側有樺樹河子,蓮河、大西北岔、西北岔、小石頭河;右側有徐小鋪河匯入。大石頭河流域是穆棱林業局重要林業區,山區遍布紅白松和楊樺樹,過去沿河多處築壩水運木材,現水運已廢改用汽車運輸,沿大石頭河築有運材公路,通往共和鄉,和平林場。大石頭河在三岔屯以南注入穆棱河,小石頭河也在此匯入大石頭河,故稱三岔盆地,平原面積有10多平方公里,地勢開闊、灌溉便利,農事活動發展較早,清末漸有居民,民國時代曾設區,建置早於穆棱鎮,現在於三岔沖積扇上分布有三岔屯,明新村,河南村。
北林子河,河長22.6公里,發源於代馬溝西北。北林子河由西向東經代馬溝、新房子、北林子、大橋子在穆棱鎮河北村注入穆棱河。濱綏鐵路由代馬溝一直沿北林子河左岸通到穆棱鎮。
紅眼哈河,發源於東部邊界的太平嶺山脈西坡,全長28.2公里,自源頭流向西北,一直沿山地峽谷穿行,哈綏公路沿紅眼哈溝通過,紅眼哈溝下遊河谷寬敞,溝口長8公里,溝寬河曲土質肥沃是縣內開發較早地區之一。
柳毛河,在興源鎮以西,發源於林口邊界肯特阿嶺的黑王嶺南坡,全長23.6公里,從源頭柳毛河經營所河水自西北流向東南,然後向東繼而流向東北,中間有猴石溝河匯入,下游落差較小,兩岸分布著一些沼澤地,流域內土地肥沃,農牧業發達。
砍椽河,發源於肯特阿嶺東坡,全長24.6公里。上游由砍椽溝經營所,在過采區營林,中游有文革期間建立的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舊址養蜂場、畜牧場,下遊河水落差小河谷寬,在沖積扇上有砍椽村。
扣合溝,上游的東勝村以上呈扇形分布,南、西、北3個方向有頭2、3、4道溝,3道溝是扣合溝主流。發源在肯特阿嶺東坡,源頭海拔575米,全長23.4公里。東勝村在4條支流的匯合處,有4平方公里的山間小盆地。偽滿叫山本組,後改成光復屯。是森林採伐作業區,現建有扣河溝經營所。東勝村以下河流向東南,溝趟狹窄,10公里長溝沒有居民村屯。河流至參園屯,右側有小扣合溝匯入。由此到溝口5公里河段河谷豁開,沖積扇上有下屯基、上屯基、西溝屯、東興村、新豐村等村屯散落。
俞來哈河(舊稱朝陽川),也叫大林子河,呈雞爪形狀分布在穆棱河東側,主流俞來哈河發源在興源鄉東大崗,全長19.2公里,由南向北流,東面有湖北溝,枯榆樹林場在各條溝的山坡建有大面積人工林,溝里在荒火茬村、朝陽村,溝口有三里屯。
馬橋河,發源於太平嶺西坡,源頭海拔540米,流長41.3公里,上游叫西南溝沿溝由西南流向東北,支流有狐狸迷河匯入,到紅房子河谷展寬。流水折向東北,右側有六里地河、下溝河、北小河匯入,六里地河發源於老黑山,民國以前叫三棵頂子溝,是著名的森林採伐區,曾建森林鐵路二十多公里,至今路基清楚可見。北小河長23公里,上游叫八家子河。馬橋河下遊河谷寬闊,土地肥沃,河水穿過城雞入穆棱鐵路橋後注河,河口通常寬14米,深0.9米,濱綏鐵路由下城子經馬橋河到紅房子路段長21公里,沿馬橋河谷通行。
清河,發源於北大崗大架子,由南向北流經新城,清河林場,清河村,中山村在八面通鎮北注入穆棱河。全長21公里,支流有太和溝,中游有清河水庫,清河左岸有牡——八公路通往縣城八面通,本世紀初通往密山的大道經由此,稱清河為清茶館。
雷峰岐河,發源於林口邊界牛旗山,全長54.8公里,上游大碾子溝,右側支流有小碾子溝、二站溝、頭道溝、二道溝、南馱子溝、新興南溝;左側有嗄拉溝、北馱子溝、雷峰西溝,在普興村北注入穆棱河。雷峰岐河流域的砂金儲量極為豐富,採金已有幾十年歷史,流域內還有煤礦和蛇紋岩礦,八柳公路沿河谷通過,下游地勢開闊,灌溉便利,農業發達,沿河多辟為水田,廢金坑已成泡澤可人工養魚。山區土特產豐富,以產人參、木耳、元蘑著稱。
百草溝,發源於肯特阿嶺龍爪山,全長34.5公里,自西向東在福來村北注入穆棱河。支流有石門溝、棒槌溝、海龍溝、金山溝,石門溝長14公里,是百草溝的主流,百草溝流域黃金、煤炭、石墨、大理岩等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八面通去林口公路經由百草溝,基本沿1945年修建的鐵路路基通過,百草溝河谷寬闊、土地肥沃,溝口沖積扇上稻田連片。
亮子河,在穆棱河右側,全長70.2公里,上游有兩大支流,南亮子河(主流)56.6公里,發源在東寧邊界白石砬子,源頭海拔910米;北亮子河長41.4公里,發源於干飯盆溝里,源頭820米。南亮子河從源頭向南流到馬橋河林場老黑山經營所折向西北,經太安、光明、高峰、四方、福祿在平盛大橋南與東來的北亮子河相匯。北亮子河由源頭向北流,經風月橋林場、福生、純盛,折向西經成德與南流匯合,從此折向西北經平盛村、康樂村穿過城雞鐵路注入穆棱河。兩流上游是林區,南流高峰村以下稻田連片,北流山谷較寬耕地面積大,村落比比皆是,河灘漫崗多旱田,河流兩岸遍布水田。廣太村南羊草溝河上建有廣太水庫。 牤牛河,發源於麻山區小雲山,流經麻山鄉、蘭嶺鄉,於滴道鎮西南匯入穆棱河。河長63公里,流域面積879平方公里,年逕流量1.47億立方米。 牤牛河上游龍山村南的龍山水庫,總庫容589萬立方米,占市區8座水庫總庫容的8.59%,僅低於團山子水庫總庫容,居第二位。
滴道河,發源於雞西市轄雞東縣興農鄉,流經滴道區團山子村、雞場村、河東村,於滴道鎮東南注入穆棱河。河長43公里,流域面積689平方公里,年逕流量1.26億立方米。流經市區河長15公里。
黃泥河子,發源於恆山區民主鄉楊木匣溝,河長41.5公里,流域面積321平方公里,年逕流量0.41億立方米。河流以西南—東北方向流經民主鄉、紅旗鄉又逐漸轉向東南進入雞東縣境內注入穆棱河。 半截河,發源於向陽鄉松樹頂子和雙葉山之間,全長27.6公里,至明德朝鮮族鄉五星村東北流入穆棱河。流域面積107平方公里。
水曲柳河,發源於綜合鄉南山東北側,全長20公里,經綜合鄉柳河村、向陽鄉曲河村、明德朝鮮族鄉立新村、曙光村流入穆棱河。流域面積134.1平方公里。
哈達河,發源於興農鄉尖山北側,全長48公里,下游為哈達與新華鄉的界河,至新華村流入穆棱河,流域面積542.7平方公里。 在密山縣境內注入穆棱河較大的支流有裴德里河、鍋盔河、太平溝、塔頭河、慶仙溝、解放溝、柳毛河等大、小7條支流,交織成天然的水利網,為密山縣提供了豐富的水利資源。
裴德里河,發源於密山縣境內大砬山,流入青年水庫,份i調節後,又向東流,經由裴德鎮、興凱鄉到楊崗匯入穆棱河。總長139公里,流域面積為1863.9平方公里。北部山區年徑流深為150毫米,年平均徑流量為28034萬立米。保證率30%時的徑流量為1.49億立米,裴德里河的主要支流有金沙河、小裴德里河、永勝溝、蘑菇溝、東勝溝、紅嶺溝、興凱溝、偏臉河、東發溝等。
金沙河,發源於密山與寶清縣交界的大砬子山南麓山谷間,流入青年水庫。
小裴德里河,發源於煤窯西山北麓向東流經青年、平安村北注入青年水庫。
偏臉河,發源於大禿山北溝,向西南流經青梅山林場東側再折向東南流經完達山農場水利隊東側住入裴德里河。
鍋盔河,發源於鍋盔砬子北煤窯西山,河流圍繞鍋盔砬山向西南流,經三道嶺子林場向東流,經過雞密鐵路,富密乾渠匯入到穆棱河。總長98.8公里,流域面積61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深為130毫米,年平均徑流量為8034萬立米。流入鍋盔河的較大支流有刁龍河、馬橋河、勤農溝等。
刁龍河,發源於瑤營山西倫,向南流經刁龍河屯注入鍋盔河排干。
馬橋河,發源於勤農北山,向南注入鍋盔河排干。
塔頭湖河,發源於密山縣黑台鎮的干大煙溝,向東流,流經二龍山向南流,經過雞密鐵路,富密千渠,進入塔頭湖總排干,到連珠山鄉永新村西南匯入穆棱河。總長為53公里,流域面積為25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深為120毫米。
柳毛河,是穆棱河中下游右岸的一級支流,發碑於蜂蜜山的北坡,由西向東流入柳毛水庫繼,過水庫續向東流,在857農場一分場東北匯入穆棱河。總長32公里,平均寬8米,流域面積175平方公里,年徑流深120毫米。 穆棱市境內有河西灌區(萬畝)位於穆棱河左岸及其支流雷峰河兩岸,渠首在「25里」(以城雞線鐵路25公里標處命名)鐵路橋下河左岸,利用老河身作輸水渠,至河西鄉向陽村南建堆面混凝土護面攔河壩。有兩孔進水閘,1978年竣工。國家投資62萬元,設計灌溉面積21300畝。但配套工程尚未達到標准,目前適用灌溉12000畝。
雞西市在穆棱河流域建萬畝灌區3處,是水田灌溉重要引水工程。1985年,引水工程有效灌溉面積2334公頃,佔全市有效灌溉面積5968.6公頃的39.1%。
城子河灌區,位於市中心區北部,東至雞東縣東豐村,西至城子河煤礦鐵路橋,東西長13公里;南至穆棱河,北靠城子河區,南北寬2公里。灌區內有自然村7個,耕地2460公頃。1985年,區內有效灌溉面積1001公頃,其中水田990.3公頃。實灌面積1047公頃,其中水田1020公頃(超效益),總投資38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8萬元,群眾自籌10萬元。城子河灌區是在淪陷時期開發的基礎上逐步興建而成的。1950年,在城子河礦鐵路橋上游250米處,將原2處渠首合並1處。1952年,又在灌區開挖排水乾渠長3600米,擴大水田面積266公頃。1953年春汛,攔河壩南岸被沖造成缺口長130米,1954年春修復,渠首上游建有3處副壩。渠首用水乾渠位於公路南側,由於路北採石場傾棄大量泥土和碎石,每年需要投入大量工時清淤。在攔河壩上游也由於路北採石場傾棄的泥土和碎石,使河床抬高1.5米,致使河道有南移的趨勢,渠首攔河壩逐漸失去截水作用。1984年8月—1985年10月,在渠首建電力提水站1處,設計灌溉面積1447公頃,其中菜田面積647公頃。灌區用水乾渠護坡採用水泥砂漿砌石長1500米,排水支渠45條,新建和改建構造物232座。1985年,構造物基本建成。
柳毛灌區,新中國成立後,在淪陷時期開發的基礎上改建而成。位於今柳毛鄉中心村,南起柳毛村,北至青龍山,南北長11公里;東至柳毛鄉境內的城雞鐵路,西至穆棱河,東西寬2.5公里。灌區總面積27.5平方公里。區內有12個自然村,耕地2473公頂。1959年,新開挖3600米長用水支渠,旱田改水田234公頃。1985年,有效灌溉面積1140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033公頃;實灌面積1020公頃,其中水田面積980公頃。渠首攔河壩,淪陷時期在穆棱河支流每年用木樁、草袋建臨時性攔河壩。1952年,改建為柳石壩。1963年冬—1964年春,在穆棱河幹流上建1座柳石壩,當年汛期被洪水沖毀。同年冬和1965年春在被沖毀的攔河壩上游1.5公里處,新建1座木籠堆石壩。當年,因改建的攔河壩至木籠堆石壩舊址一帶柳樹被砍光,發生3處水沖溝,使新壩基受到洪水威脅。1980—1984年,國家投資65萬元,用水泥砂漿砌石加固攔河壩。同時,新建2孔排沙閘和3孔進水閘,新開用水乾渠800米和排水乾渠250米,均用水泥砂漿砌石護坡。並加固攔河壩兩側護岸和消力池,減輕洪水威脅。灌區內還存在有灌無排,用水乾渠上的構造物尚需改建和增建等工程。
梨樹灌區,1970年,渠首攔河壩建在穆棱河幹流上,壩的迎水面為木籠堆石壩,背水面為柳石壩。開挖用水乾渠4公里,用水支渠3條共2,5公里,灌區內建有構造物93座,設計灌溉面積770公頃。1985年,實灌面積133公頃,其中水田面積67公頃,遠沒有達到設計灌溉面積要求。灌區攔河壩工程質量差,渠系不配套,缺少田間工程,灌溉時在用水乾渠上隨意挖口放水,破壞了水渠系統,水田面積逐年減少。 穆棱市境內
偽滿康德元年(1934年)興源鎮、八面通修築城牆代替防洪堤;偽滿康德2年(1935年)穆棱鎮南街東山根修築打靶場,將余料堆積穆棱河岸,(高1米,長700米)構成堤防雛型。偽滿康德7年(1940年)和康德10年(1943年)逐年加固形成堤防。新中國成立後,逐年培育延長。1976年後,修築了農田堤和穆棱百里長堤。
穆棱鎮堤防,始於偽滿時期。1957年加高為3.5米,(頂寬2米,底寬16米)延長2公里。1966年增建堤坡、堤腳防護工程,至1973年建成漿砌石堤腳4.91公里,漿砌石護岸4910米;干砌石護坡4710米。總土石方量為15萬立方米。用工29萬工日,國家投資53.8萬元。保護3.5萬人。
此外,有河南農田堤防,位於河南村東北,1976年興建,設計3.5公里,完成3公里,保護農田1500畝;黎明農田堤防,位於穆棱河東岸。1970年興建,全長3.4公里,保護農田2.800畝。
八面通鎮堤防。是城牆變化形成。全長1540延長米,頂寬1米,底寬3米,堤高2米,有涵洞2座。
糧台堤防,原稱伊林堤防,位於穆棱河西岸。是城牆變化形成。1976年重新選定堤線,以西山頭繞過糧台山直插柳毛河口,設計標准為50年一遇。堤防設計總長為1980延長米,已完成1500米,堤中有八穆公路一段(頂寬8米)其餘頂寬3米。保護興源鎮6400人,農田2000畝。
河東農田堤防,1974年,由河東灌區渠首興建,全長350延長米,干砌石護坡,堆石堤防。1976年,將堆石改為土堤,長度5公里,迎水護坡岸各700米,保護農田3500畝。
新豐堤防,位於穆棱東岸,1976年興建,堤長3900延長米,保護農田5000畝。
雞西縣堤防
1942年,偽雞寧縣公署強派勞工從城子河鐵路至左家街穆棱河南岸修築堤壩。堤高不足1米,寬近2米,堤段長2.5公里,保護雞寧街不受洪水災害。1943年8月,穆棱河河水泛濫,堤壩全部沖毀。洪水最大流量2800立方米/秒,梁家街、豐安廂受災嚴重,全縣淹死32人,沖倒房屋600餘間。
1957年,市人委第一次市長辦公會議作出從解凍期到汛期前在穆棱河南岸臨近雞冠區一側築護城堤6公里的決定,動員各行各業投入「防洪保城」大會戰。各廠礦、企業、機關等單位按照分擔的任務積極搶修,在汛期到來前修築從新發大隊(左家街)到礦棱河出口處的堤壩,有效地防止當年8月23日穆棱河河水泛濫對雞冠區的危害。
1965年春,市人委又一次動員全市各方面力量,加固已建城堤,在原堤上增高1米,坡度1:1.5米,同時向東續建2.5公里新堤。8月,雞西市遇到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特大洪水,洪水最大流量4250立方米/秒。雞冠區護城堤中段(礦務局水源地)180米堤腳被沖刷脫坡,東段(雞西小學房後約400米)洪水漫頂30厘米,經組織數千人連續3晝夜的搶修,保住城堤,減輕水害造成的損失。
1975年7月,續建西起新發大隊,東止雞西市造紙廠,全長11.2公里的護城堤。1978—1980年,3次對護城堤險要地段(市醬菜廠以東)用石砌或水泥護坡7.9公里。並設涵閘8座。1983年春,對已建11.2公里護城堤再次普遍加高0.5米,坡度平均達到1:1.8,基本達到國家對護城堤防標準的要求。1985年底,防洪堤總長14公里。 穆棱河發源於穆棱林區並橫穿整個穆棱林區,逆流而上可以欣賞到無限的自然風光。林業局在穆棱河的源頭建有以秀麗的自然景觀而著稱的四個林場。河的上游有可與鏡泊湖相媲美的六峰湖水電站,沿河兩岸的天然紅松原始森林內生長著近千種野生植物,棲息著無數的珍禽異獸。國家級六峰山森林公園,東北紅豆杉自然保護區就座落在施業區內。作為全國開發最早的國有林區之一,穆棱林業局施業區內,不僅有得天獨厚的原始森林自然景觀和六峰湖等人文景觀,還有豐富的野生植物(花卉)資源、野生動資源、千變萬化的地質地貌、山脈、河流、森林、草地、冰雪、風土人情等,構成了一條如畫的風景線。
長白山系太平嶺與老爺嶺之間為穆棱河谷地,多熔岩地貌,它是由第三紀中期和第四紀初期噴發的玄武岩熔岩復蓋廣大地面,經長期流水切割而形成大面積的熔岩台地和孤丘,有許多呈平頂方山狀,本地稱為平崗。
穆棱河在雞冠山以上為上游,絕大部分地區山嶺重疊,谷深河窄,坡陡流急,是穆棱河流域的暴雨中心,也是洪水源地。由於暴雨集中,地表侵蝕嚴重。穆棱站多年平均侵蝕模數為年35.8噸/平方公里,大於下游近1倍。近年來由於森林的採伐及山坡毀林開荒,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逐年增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年來,穆棱河床已抬高80-100厘米。本區的水土保護工作迫在眉睫。穆棱河屬山區性河流,河道總落差699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3.5億立方米,摺合徑流量為133.5毫米,水能資源較豐富,理論蘊藏量為10.9萬千瓦,尚待開發利用。
穆棱河中游,在黑龍江省密山市是個有著文化底蘊很的城市,有著豐富物產資源優勢,有歷史文明。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濕地之一,美麗富饒的興凱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泊。北大荒發源地,王振將軍率領359旅開辟此地。北大荒紀念館就坐落在密山市。密山地域遼闊,幅員7843平方公里,屬三江平原第二區,北部為完達山脈,南部為長白山脈,中部為穆棱河沖積平原,地貌特徵為「三山二水五分田」。烏蘇里江一級支流--穆棱河貫穿全市。境內有全省最大的人工水庫--青年水庫和全國最大的國界湖--興凱湖。秀山碧水的青年水庫與博大神奇的興凱湖一南一北相映成趣,各展神姿,是理想的旅遊勝地。興凱湖的大白魚和美麗秀蝦更是聞名遐邇。
穆棱河下游,在虎林市,位於中國的東北邊陲,坐落在黑龍江省東部的完達山南麓,屬三江平原的穆棱河—興凱湖平原區。 上游源頭區的穆棱市,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乾燥短暫,多年平均降雨量為53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洪水多發生在6月末和7、8月份。
中上游的密山市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1℃,1月平均氣溫-18℃,7月平均氣溫21℃,年平均降水量522毫米,無霜期為149天。
下游的虎林市地處三江平原的穆棱河--興凱湖低平原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三江平原溫和濕潤氣候區。 穆棱河是黑龍江省第五大河流,也是注入烏蘇里江的主要河流。穆棱河流域不但是中華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開拓者,更有其域內的新開流遺址形成的新開流文化。
穆棱河的源頭。圍繞穆棱河源頭的探源活動,雞西已經掀起穆棱河文化探索研究多年,不但找到了源頭、立碑,確定了她的地理位置在長白山脈的老爺嶺的窩集嶺(即吉林省和黑龍江省交界的穆棱市的交界處)。此地是小說《林海雪原》的發生地,也是當年抗聯的活動地。
以新開流遺址為代表的穆棱河流域的古城堡、古墓群遺址。穆棱河流域就是滿清入主中原以後所說的龍脈、龍興禁地的標志。
穆棱河流域梨樹鎮路礦所第一個黨支部和穆棱礦陳慕華故居、中國能源泰斗孫越崎設計建設的穆棱礦二井。梨樹鎮所成立的黨支部是1927年7月成立的,其時間之早可以和中原內地的黨的活動相同步。雞西市梨樹區建有博物館。
穆棱河流域的滴道礦史館。這里曾是日本埋葬中國勞工白骨如山的萬人坑,也是日本侵華罪惡暴行的實物展。
東北局領導陳雲視察恆山礦、陳郁建立礦工幹部學校和文工團、李立三驅逐白俄接收滴道礦以及林彪、陳雲調運麻山礦軍火的手令等等身影和足跡都是紅色文化旅遊亮點,至於雞西礦區、軍工二三廠、火葯發射廠舊址等等是紅色文化旅遊的秀色亮點。
雞東縣向陽鎮紅星村(當年的半截河居仁村]土改工作團所在地)。吳亮平、陳伯村、李爾重、譚雲鶴等領導曾在這里總結出被東北局肯定的指導全東安、全省、全東北的土改工作經驗,發表在東安日報、合江日報、東北日報上。這個舊址曾經有當年的土改工作團長、老水電部長陳伯村以及其女兒陳娟等人的先後回訪。
密山老航校、北大荒書法長廊、以及興凱湖檔壁鎮國際交通線、密山三五九旅紀念碑(當年林彪題字是「英名永在」的碑文)、蘇聯紅軍解放紀念碑、北大荒開發紀念碑等等東安地委、東北局等領導和將軍的足跡。
穆棱河流經的興凱湖畔有王震將軍開發北大荒紀念碑和展覽館、以及《紅燈記》原型、原創、原作所在地。這里是王震將軍和十萬官兵開發北大荒的陣地,也是他們創建豐功偉績的里程碑。這里是北大荒精神的發源地。
穆棱河入烏蘇里江江口處有虎頭要塞和珍寶島。這里有抗聯的足跡、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地,有日本侵華佔領東北時修下的地下要塞和1945年蘇聯紅軍解放東北紀念碑。
肅慎文化之鄉。雞西繼被命名為「肅慎文化之鄉」之後,又喜獲「基尼斯大世界中國之最」的穆棱河廣場防浪牆文化長廊』榮譽稱號。隨著穆棱河綜合治理改造項目工程進展、穆棱河公園、穆棱河廣場竣工、長達兩公里的穆棱河防浪牆文化長廊被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國]上海總部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榮膺『最長的浮雕防浪牆---穆棱河文化長廊中國之最』。至此,穆棱河廣場的主題雕塑、百米百人銅雕群塑和穆棱河防浪牆千米文化長廊形成雞西的紅色文化歷史長篇畫卷。
3、牡丹江的特產是什麼
在牡丹江可吃到地道的東北農家飯和朝鮮族特色美食,如涮羊肉、魚宴、筋餅、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朝鮮冷麵、朝鮮烤肉、狗肉湯、狗肉全席等,還有各種特色山珍野味,如榛蘑、鹿肉等。 特色菜:白肉血腸 東北燉菜 鏡泊湖風味魚宴 鏡泊鯉魚絲 鏡泊湖炸紅尾魚
4、黑龍江牡丹江有什麼特產
猴頭蘑、野生元蘑 、野生榛蘑、響水大米、黑木耳、穆棱曬煙、穆棱雙孢菇、穆棱大豆、松茸、刺五加茶、山野菜、山參、雪蛤、鹿茸、湖鯽、羽毛畫、百里飄香蘋果梨、灘頭魚.
5、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1在觀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看到炊煙在空中飄來飄去,想問陣陣炊煙你要去哪裡。二十年的異鄉生活,讓我無時無刻在想念家鄉,恨不得現在就立刻飛回去。
汽車已經踏上了家鄉的小路。啊,家鄉的水,家鄉的花草,家鄉的房屋,雖然沒有之前那樣樸素,但是還是那麼親切,溫馨。好久沒有見到這些了!
哇!靖茹家的院子好可愛呀。薇薇姐姐家的房子什麼時候變得這么豪華了。咦?這……這是我的新家嗎,好漂亮呀!我都有點不記得了!
車開到山上,我驚訝的叫起來:「哇!這家老工廠還在呀,想到以前,我和朋友上山打工,後來累了,就到房子里頭泡茶來喝。哎!美好的回憶都過去了!」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新家,奶奶像是幾千年沒見到我了,說:「大闊,孩子和孫子都回來了!」爺爺出來了,看到我很疲憊,就叫奶奶拿東西給我吃。我便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他們看我吃得香就笑了。爸爸說晚上出去吃,哥哥就大聲說,好好!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了。
家鄉我回來了,雖然不知道下次離家是什麼時候,但是我依然愛著家鄉!
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2我的家鄉在浙江的一個小縣城,他叫作青田。雖然我不是出生在這的,但是我卻對他產生了濃厚的感情,這不算上山清水秀,但是他卻有整個中國最好的土特產—楊梅。
我五歲來到這座美麗的縣城時,還未見到楊梅。在某一天,爸爸帶著我去青田時,路過了幾個賣楊梅小店。爸爸看見了,馬上踩了急剎,下了車。我又摸了摸腦袋,竟撞出了一個大包。下車後,我看見爸爸買了一些楊梅。看著爸爸津津有味地吃著這看似帶毛的果實,心想:這毛毛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想完,隨手抓了一個,放到嘴邊,我又咽了一口唾沫,輕輕的咬了一口,雖然我只咬了一口,但是那是我吃的第一個楊梅的香味,我又急切又激動的問爸爸:爸爸,這是什麼啊?真好吃。
這叫楊梅。
楊梅嗎?我高興地說,真好聽的名字。
爸爸告訴我,楊梅不僅好吃,他還可以泡成楊梅酒,喝了可以對身體有益。在某天,父母親眼看了一篇新聞,說是吃楊梅對人無益,反之,壞處多多。後來,父親再也沒有給我過楊梅。
這座美麗的小縣城,雖然他不是浙江最美麗的,但是我愛他,更愛童年時的楊梅。
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3我的家鄉在劍閣,那裡的山好,巍峨雄壯。那裡的水好,清澈見底,宛如一面面明亮的鏡子。那裡的人也好,樂於助人,友好相待。
家鄉的四季都是美的!
春天到來了,每一天都是溫暖的,春風習習,百花盛開。粉紅的桃花,宛如害羞的小姑娘,紅著臉蛋;潔白的梨花,猶如白衣仙子,亭亭玉立;金燦燦的油菜花,好像一匹匹金色的段子,鋪滿了田野;綠油油的麥苗,給田野穿上了綠色新裝……
夏天到來了,烈日炎炎,太陽烘烤著大地。池塘里的荷花,美麗芬芳,青蛙站在荷葉上「瓜瓜」的唱著歌,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一陣陣微風吹來,荷花隨風舞動,宛如仙女在跳舞……
秋天到來了,是豐收的季節,沉甸甸的果實在樹上舞動著。好像在說:「農民伯伯快來接我呀!我想「回家」啦!」農民伯伯滿懷笑容地采著果實。一陣陣風吹過,金燦燦的穀子隨風舞動著,好像在歡慶豐收…
冬天到來了,寒風凜凜!冬是一個純潔的季節。冬天的到來讓大地穿上了一件潔白的大衣。冬天,雪花飄飄,人們都出來打雪仗,堆雪人。雖然冬是冷的,但是在家鄉人的眼裡,冬卻是快樂溫暖的!
家鄉的四季都是美得,我愛家鄉——劍閣!
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4有一段時間,我老媽一坐上汽車,就會下意識地看一下右側,如果剛好有個人影閃過,老媽就會嚇一跳。後來老爸給老媽換了一輛汽車,這輛汽車的副駕駛座的車門如果不開鎖是打不開的。我問了老爸才知道,原來老媽如一隻驚弓之鳥,是緣於她一次被搶的經歷。那天老媽坐上車剛起動,右邊的車門被一個陌生的男人迅速打開,搶了媽媽的包就逃走了,老媽就是這樣被嚇怕了,很長一段時間,老媽都不敢開車上班。
我隔壁的外婆家,因為去寧海小住了兩個月,回來之後發現家裡已經被小偷翻得亂七八糟了,隔壁外婆也因此一個人不敢獨自上樓。
慈溪是我們的家鄉,她景色宜人,物產豐富,我愛我的家鄉。我心中的平安慈溪,就是能夠讓我的媽媽安心開車,開心上班,讓隔壁的外婆能獨自一人上樓。在我的家鄉沒有偷盜,沒有搶奪,只要安康,只有祥和。古時候的唐朝就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安寧,希望我的家鄉能擁有這份寧靜與平安。
我要用我自己的.力量,為平安慈溪做一份貢獻。雖然我不能像警察叔叔一樣除暴安良,但是我會在我上學、放學的時候靠右行走,看紅綠燈指示走路,不會給交通添堵。
慈溪是我的家鄉,我愛她,就像愛我的媽媽一樣,祝福我的家鄉永遠平安!
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5汽車開過課一座座豪華而熱鬧的城市,在一個平凡而安靜、依山繞水的小村旁停了下來。啊!美麗的家鄉,我回來了!在你的懷抱中我度過了難忘而又快樂的每一天。
每當夜晚,天山都會閃爍著一顆顆美麗的繁星。那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在天上眨著眼睛。怎能不讓年幼時的我追著爺爺要他摘「金子」呢?
我怎麼可能忘記那條終年潺潺環繞著村莊的小溪呢?踏上那一條小那路,就會聽見「嘩啦啦,嘩啦啦」的聲音陣陣傳來,那可是我家鄉獨一無二的「高級音樂箱」唱的歌。夏天裡,小溪里總會傳出孩子們歡樂地笑聲,那是調皮的我們穿著短褲在打水仗呢!
每到周末,一座座的小山上都會傳出孩子們歡樂的笑聲。呀!原來是我們成群結隊的在上山採摘野草莓呢,摘下一粒粒小果子放入溪中洗洗,放入嘴裡嘗嘗,酸酸的、甜甜的,真可口!
每當我們放學都會在家邊那綠油油的草地上打幾個滾,躺在軟軟的草地上嬉戲。那草地比得上美麗,真像柔軟的大地毯!
家鄉的沒太多太多了,寫也寫不盡。我的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我愛你——美麗的家鄉!」
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6在我可愛的家鄉——潮州。那裡山清水秀,花紅柳綠,但是,比風景更令人神往的,還是家鄉的特產甘爽清香橄欖。
陽春三月,一顆顆橄欖樹悠閑自在的張開它那張大嘴巴,貪婪地吮吸著春姑娘送來的雨露。橄欖樹枝幹又高大又粗壯,像威武無比的將軍,那一片片青翠欲滴的葉子則仍在微風的伴舞下歡笑著、搖晃著。
初夏,橄欖樹顯得更加枝繁葉茂了,就像一把巨大無比的傘。這時候,橄欖樹上就會結滿了黃豆般大小的橄欖。漸漸地,果實越來越大,形狀也變得橢圓橢圓的,說的細一點就是和梭子一樣:兩頭尖,中間大。一次,因為我太高興了,便摘了幾個未成熟的青橄欖來吃,老天,沒想到平日中那麼好吃的橄欖在這個時候卻是這樣的苦,這樣的澀,簡直比黃連還苦,我差點都張不開嘴了,我連忙把橄欖吐了出來,從此再也不吃未成熟的橄欖了。
去年秋天,媽媽從商場里買回來一袋橄欖,我拿起一個綠中帶黃的橄欖放進嘴裡輕輕地嚼了起來,啊,盡管橄欖的汁水沒有甜味,可卻是那樣的甘,那樣的香。在嘗嘗橄欖的果肉,啊,雖然果肉不多,可是組成的香氣卻充滿了整個嘴巴,整個喉嚨。叫人越吃越愛吃。
我愛我的家鄉,但更愛家鄉的特產橄欖。
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7我的家鄉在黑龍江省穆棱市,那裡有一條美麗的河流,穆棱河。它是黑龍江支流烏蘇里江,左岸最大支流,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發源於黑龍江省穆棱市老爺嶺山脈東坡穆棱窩集嶺。
我愛穆棱河,愛它悠然的流水,淺綠的水色,如娟的波光,一條河流,像一束絲絨似的在楊光下燦然閃爍,在兩岸赤楊和柳樹之間,飛星濺沫。逶迤穿過盆地。
穆棱河,像一根根銀絲線似地蜿蜒流去。它閃閃發亮,酒香蛇鱗一般,盈盈一水,柔情依依,清波碧浪,婉轉縈回,秋天到了,河水靜悄悄地流淌,閃動著粼粼的水光,就好似閃動著明亮的眼波凝視著這秋天山野的秀色。
我愛穆棱河,它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穆棱兒女,李范武、關廣富、楊德森、等為代表的老一輩優秀革命工作者,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詞曲家蔣開儒、宋春山、崔京浩等為穆棱人民爭光添彩。
作為新一代的少年,為身為一名穆棱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現在我們要努力學習,做一名有理想的學生,將來的我們要用知識的武器,建設祖國,為家鄉穆棱的建設添磚加瓦。
家鄉的穆棱河,美若仙境;家鄉的穆棱河,讓人流連忘返;愛我家鄉,愛我穆棱河。
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8我去過繁華的上海;古老又神秘的西安;還去過我國首都北京。但令我流連忘返的還是我的家鄉昌吉。
清晨,太陽公公伸開雙臂擁抱著我們,陽光顯得那麼溫暖。公園里,綠樹成蔭,一棵棵小草搖晃著自己的小腦袋,好奇地看著這個大世界。有時,會看到幾個在小道上散步的人;有時,會聽到幾聲小鳥歡快地歌聲;有時,會聞到微風中花草的芬芳。田野里,白楊樹排著整齊的隊伍,像一個個士兵守護著我們,不時還能看到農民伯伯在棉田裡精耕細作。如果從高處俯看,新城區內的高樓大廈縱橫交錯,大地一片綠意,一條條馬路在中間穿梭。站在高處,藍天彷彿更親密了,白雲變幻莫測,一會兒像一隻正在吃草的小綿羊,一會兒像一隻可愛的小白兔,一會兒又像一隻賴床的小貓咪。
夜幕降臨了,天空中漆黑一片,彷彿一塊黑色幕布籠罩著這座小城,但不一會兒便又燈火通明。那馬路邊的路燈照亮了前面的路,那大廈上五彩繽紛的霓虹燈更是令人眼花繚亂、美輪美奐。樓門口的草地還留有孩子們的歡笑聲,讓我感受到現代城市的文明與變化。
我愛昌吉,愛這個美麗的地方!
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9俗話說「峨眉天下秀,三下天下雄。」但是,在我心中,還是我的家鄉安徽最美。我的家鄉有波光粼粼的平天湖;山清水秀的黃山,又密如蛛網、縱橫交錯的小路,有多如繁星,叫不出名的野花,還有望去猶如鋪灑著一塊塊碎金似的油菜花……
春天,小草從地下鑽出來,伸了伸懶腰,好奇地觸摸著春天。樹枝上鑽出一朵朵粉紅的桃花,給樹木染上了一片粉紅的顏料,像一片片彩雲似的。
夏天,荷花從睡夢中醒了過來,變成了夏天的嬌嬌者。有的荷花還有花骨朵兒,正含苞待放呢!有幾只小巧玲瓏的蜻蜓立在上面,好一番蓬勃向上的景象!
秋天到了,農民伯伯開始收割通過自己的勞動換來的成果。有的在收割一片金色的地毯;有的在收獲紅紅的蘋果,像一個個火紅的笑臉;還有的在收獲一串串紫得發亮的葡萄,猶如一串串彩色的瑪瑙。可真熱鬧啊!
冬天,大地似乎被施了魔法一樣,蓋上了一張雪白的毛毯。雖然嫩綠的小草和美麗的花朵都枯萎了,失去了許多生機。但小朋友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滑雪,還有的在打雪仗,玩得可開心了!
我愛家鄉的小河,我愛家鄉的高山,我愛家鄉的菜田……我愛家鄉的一切。我相信我的家鄉以後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我愛我的家鄉五年級作文10我的家鄉在屏邊的一個小山村上,那裡樹木茂盛,花草芳香,河水清澈見底,十分美麗。
黎明時,雲雀剛剛打鳴,它的聲音打破了清晨的寧靜。這時,我望著前面那座高大的山,突然射出兩三道光,彷彿是閃光的利劍,刺向我的眼睛。當太陽超出了地平線時,動物們開始活躍了。在樹下,我抬頭看,有時有小鳥飛過,有時樹杈間有幾只小松鼠在來回跳動,「吱吱」「喳喳」「咯吱咯吱」……。小動物們的叫聲把整片山林吵得沸反盈天,使大地不再冷清。
中午我站在村子旁,望著那綠油油的麥田,一棵棵被夏風吹彎了腰,遠遠的看去真像是一片綠色的海洋。牧童趕著牛羊往山上走,到了山上,牛羊有的趴在地上,一邊吃草,一邊曬太陽,有的吃飽了,站起來用角頂別的牛羊,有的口渴了,跑到湖邊去喝水……
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開著燈,有的已經在床上睡覺,只有一些人在小聲地講話,使這個小山村十分寧靜。外面,偶爾會傳來狗吠聲、和遠方的汽笛聲,沒有繁華城市裡喧鬧、嘈雜的聲音。
我的家鄉十分美麗,我愛我的家鄉。
6、小學六年級語文習作、作文:寫一處風光,饒河的,烏蘇里江,大頂子山,喀爾喀山都可以。500字左右
烏蘇里江全長905公里, 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 。 烏蘇里江整個河道穿行在中國的完達山脈和俄羅斯的錫霍特山脈之間廣闊的縱谷。其上遊河段是在低平的虎林盆地東緣流動,穿行於低窪、沼澤濕地之中。在饒河縣境內的屬於中游的一段河道,兩側時有低山丘陵逼近河邊。例如,赫族民歌中的大頂子山就距江邊不遠,該山位於饒河縣城西北20多公里處,使得景色綺麗的烏蘇里江更顯多姿。 烏蘇里江的中上游位於虎林市境內,在松阿察河匯入處以上地勢較高,谷底平坦。匯入處以下為寬達300公里的平緩縱谷,地勢低窪平緩,地面強烈沼澤化,水流緩慢,許多河段形成曲流或網狀水道,形成著名的原始濕地景觀。 烏蘇里江流域,降水量較高,沿途匯集了大小支流174條,在中國一側的較大支流有穆棱河、撓力河等,俄羅斯境內有烏拉河、比金河等,因此,江面寬闊。尤其是匯合從三江平原上流來的撓力河以後,江面更寬。幹流的各段,都有島嶼和江心洲,島嶼大而多,成串分布。烏蘇里江中屬於我國的島嶼有數十個,其中較著名的有珍寶島、七里沁島等。直至三江平原低地,在注入黑龍江的地方有巨大的、東西向的沙洲橫在其問,其東側為烏蘇里江主流,西側為撫遠水道。 穆棱河為烏蘇里江左岸最大支流。"穆棱"滿語意為"馬"或"牧馬"。穆棱河流域是古代渤海國的牧馬場,穆棱河因此而得名。穆棱河發源於老爺嶺山脈東坡穆棱窩集嶺,由西南向東北流經穆棱、雞西、雞東、密山、虎林等縣(市),至虎林縣湖北閘處,河道分成兩路。一路沿穆興水路(分洪河道)注入興凱湖;一路沿穆棱河原河道繼續東流,在虎頭以南18公里處之樺樹林子注入烏蘇里江。河流長度834公里,流域面積18427平方公里。穆棱河在雞冠山以上為上游,絕大部分地區山嶺重疊,谷深河窄,坡陡流急,是穆棱河流域的暴雨中心,也是洪水源地。由於暴雨集中,地表侵蝕嚴重。穆棱站多年平均侵蝕模數為年35.8噸/平方公里,大於下游近1倍。近年來由於森林的採伐及山坡毀林開荒,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逐年增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年來,穆棱河床已抬高80-100厘米。本區的水土保護工作迫在眉睫。穆棱河屬山區性河流,河道總落差699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3.5億立方米,摺合徑流量為133.5毫米,水能資源較豐富,理論蘊藏量為10.9萬千瓦,尚待開發利用。 撓力河為烏蘇里江左岸的較大支流之一。明代稱諾雷河,《吉林通志》稱諾羅河,均同滿語意為"河床流盪不定"。撓力河發源於完達山脈北坡,勃利縣境內七里嘎山。幹流由西南流向東北,經勃利、寶清,於饒河縣東安鎮從左岸注入烏蘇里江,全長596公里,流域面積2398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七星河、外七星河、蛤蟆通河等。撓力河上游為山丘區,坡度較陡,中下游為平原區和平窪區,流經的是三江平原腹地。撓力河為雨雪混合補給的河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9.8億立方米,徑流量年際變化大,豐水的1960年為枯水的1979年徑流量的18倍,豐水年和枯水年交替出現。一年中有兩次汛期,4-5月為春汛期,9-11月為秋汛期。流域區內河流均屬典型的沼澤性河流。洪澇災害頻繁,平均3年1次重災,有"十年九澇"之說。撓力河魚產豐富,特產紅肚鯉魚百度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7、穆棱鎮石河村在哪?
穆棱鎮石河村位於黑龍江省 牡丹江市 穆棱市 穆棱鎮,從原穆棱鎮第一百貨商場出發大約15公里路程需經過:河北村,三岔村,老牛槽副業場(興安村)後到達石河村。
石河村擁有肥沃的耕地,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統,石河村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業為主。
石河村有上屯和下屯兩個小村莊。以村邊的小河得名。
據了解在日偽時期這里就有人居住。上世紀70年代人民公社時期稱兩個小村莊為"中心四隊"和"中心五隊"。
交通狀況:村村通水泥路面。
民俗特產:柳根魚,農家小豆腐,農家特色豆腐,粘米團,山野菜等。這里要特別說一下石河村的泉水是很有名的。
風景:由於這里地廣人稀,及國家退耕還林和封山育林政策,現在石河村自然景色優美。
歡迎廣大朋友積極關注石河村的發展建設。
8、牡丹江特產有哪些土特產
牡丹江特產有:東寧黑木耳、響水大米、鏡泊湖紅尾魚、穆棱大豆、穆棱曬煙等。
1、東寧黑木耳
東寧黑木耳,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東寧黑木耳生產歷史悠久,木耳朵大、肉厚、口感滑潤、無污染,以特有的品質聞名,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豐富的膠質可消食化滯,年產量300萬千克以上,被中外客商稱為「天下第一耳」。
2、響水大米
響水大米,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響水大米米粒青如玉、晶瑩剔透。2007年1月1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響水大米」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3、鏡泊湖紅尾魚
鏡泊湖紅尾魚,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2012年12月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鏡泊湖紅尾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4、穆棱大豆
穆棱大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特產,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穆棱生產的大豆蛋白質含量大約37%以上,具有高品質、綠色、無公害等顯著特點。
5、穆棱曬煙
穆棱曬煙,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穆棱曬煙,曬後為紅黃色、油份足、葉片較薄,填充力強、彈性好、香氣較足、煙勁中等、刺激性小、產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