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紀念禮品 » 旅行紀念品廠家

旅行紀念品廠家

發布時間: 2023-02-19 01:29:23

1、我國旅遊紀念品專家有哪些

鄧濤(Deng Tao):中國著名旅遊紀念品專家,杭州人,畢業於浙江大學,他主張城市宣傳的多樣性,擅長把城市文化植入到旅遊紀念品中,在旅遊紀念品創意過程中又創造了城市文化。他作為首屆世界休閑博覽會特許禮品總策劃,負責其全部產品的創意及開發,向全世界傳遞了中國文化,有100款設計作品被中國第一個以會展為主題的博物館——杭州西博會博物館收藏並專題展出,其個人近五年均作為中國業界唯一人選入選《中國商業年鑒》業界名人,國內外著名媒體對他進行過多次專訪,被中國多個著名旅遊縣、市政府聘為專家顧問,已成為這些城市宣傳乃至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他在國家級《中國商業年鑒》2006年刊上發表的有關論文如下:
我國旅遊紀念品開發ABC
——2006杭州世界休閑博覽會特許禮品總策劃
杭州萬科禮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濤
我國有兩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世界上旅遊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將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融入到我國的旅遊紀念品中,可以形成我國旅遊發展的優勢產業。《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通知》(國發(2001)9號)中提出了「大力發展旅遊紀念品、手工藝品和特色商品,努力提高質量,促進產銷緊密結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產銷體系、增加旅遊創收、創匯」。近年來,我國旅遊事業發展迅猛,但旅遊紀念品的開發速度卻相形見絀。旅遊紀念品是地方旅遊開發的一個薄弱環節,也是最具資源優勢和市場前景的利潤增長點,是實現旅遊經濟增長從規模型向效益型轉變的關鍵。
有旅遊,就要有旅遊紀念品。世界各國著名旅遊勝地都有精美的旅遊紀念品,如: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耳墜及建築模型、巴黎聖母院的建築模型、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匙扣、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小瓷鞋」 「小風車」、日本東京的和服娃娃,韓國漢城的朝鮮小腰鼓等等,每一個旅遊紀念品都留下了這個城市的濃烈情調和鮮明的特色,是一個地方文化和風物的縮影,使人睹物思情、難以忘懷,因而旅遊紀念品是旅遊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就像結婚要有鑽戒作為紀念一樣,旅遊也要有物的東西證明曾到此一游。作為一次旅遊經歷只是曾經擁有,而帶回家的旅遊紀念品則是天長地久,看到它,就會想起一個地方,想起一段往事。
旅遊是由「食、住、行、游、購、娛」六大相關要素組成,其中前三項屬於基本的旅行活動,能體現旅遊本質的,主要是游覽、購物和娛樂等活動。他們唇齒相依、互為鏈動、共同發展。以前旅遊業基本上是門票經濟,隨著旅遊從單一的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發展,娛樂、購物等支出所佔比例將進一步上升。據統計,「購物」的收入占整個旅遊業收入的國際標準是30%,以購物而聞名的中國香港竟可達到60%,在中國大陸約佔20%。而「購物」又是主要的並以紀念品為首選。由此可見,旅遊紀念品不僅是宣傳這個城市的一張名片,而且是旅遊業的一顆名副其實的「搖錢樹」。一項調查顯示,75%以上遊客因買不到心儀的有特色的旅遊紀念品或空手摺返、或隨意買個東西湊數而感到美中不足,甚至有虛有此行之感。有外賓問:「難道中國幾十年只有大紅結賣嗎?」現在全國旅遊景點中便攜價廉的中國特色紀念品極度匱乏,游中國有錢花不出。有專家指出:好的旅遊紀念品就要像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樣,根植於本土,有著鮮明的地域特徵、深厚的文化意蘊。比如在悉尼,那些用長毛絨做成的澳洲袋鼠,以及將悉尼歌劇院、悉尼海灣大橋做主題的攝影與繪畫作品;在韓國濟州島的國家火山公園,最受歡迎的旅遊紀念品是用火山石做成的各種工藝品等等。
那麼,什麼是旅遊紀念品呢?
我國旅遊紀念品應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它帶有紀念性、藝術性、實用性,便於攜帶,做工精細,創意新穎,包裝要拿得出手。
各地的旅遊紀念品可以按下列思路進行開發設計:
1.以當地旅遊自然風光及建築物、名勝古跡、歷史人物、民俗風情、趣聞軼事、民間傳說等為題材進行產品設計,如杭州的「三潭印月」、北京的「長城」 「故宮」、西安的「兵馬俑」、上海的「東方明珠塔」等等,都可以作為當地旅遊紀念品的題材。
2.以當地現成的原料進行產品生產設計,如:南京的雨花石、宜興的紫砂壺、無錫泥人、鞍山的岫岩玉雕等等。
3.以當地特有的傳統工藝進行產品開發,而這種傳統工藝又是經過長期積累的一種文化精粹,如:天津的「泥人張」,杭州的「王星記扇子」和「張小泉剪刀」、蘇州的「雙面綉」、洛陽的「唐三彩」等等。
現有旅遊紀念品的品種可歸納為:
建築模型、明信片、鑰匙扣(鏈)、雕像、工藝擺件、冰箱貼、茶杯墊、打火機、T恤衫、太陽帽、雨傘、毛絨玩具、各種小刀(裁紙刀、水果刀)、撲克牌、徽章、各種首飾及車掛、鏡子、工藝定時器、書簽、扇子、紀念手錶、杯子、旅行水壺、各種筆、紀念幣、文物復製品以及當地傳統產品等等。旅遊紀念品的開發要避免豪華、昂貴,最好的旅遊紀念品往往是原始古樸又有地方特色的小東西。
目前,我國旅遊紀念品的開發相當滯後,產品雷同,缺乏特色,不少地方甚至還停留在傳統的「土特產」的層次上。造成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旅遊紀念品的開發和培育缺乏一個長遠的發展規劃,缺乏一個權威的協調機制,缺乏從市場、資金、服務等多方面的政府指導和扶植,缺乏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總之,單靠企業的作為或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行為是形不成氣候的,必須依靠政府的引導和支持,形成「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市場化運作」的旅遊紀念品開發模式。
各地政府對於旅遊紀念品的開發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制定產業發展規劃
制定當地《旅遊紀念品產業發展規劃》,由政府權威機構建立協調機制,從市場、資金、服務等方面指導和扶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旅遊紀念品研發基地。
2.發揮專業公司特長
發揮當地龍頭企業的特長,選擇在創意、研發、加工、營銷等方面具有整體優勢的專業禮品公司主導當地旅遊紀念品的開發,讓這批業務精、實力強、理念新的專業公司做開發旅遊紀念品的帶頭羊。
3.政府在開發資金上給予支持
旅遊紀念品既然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是宣傳這個城市的一種手段,也是政府增加稅收和就業的一條途徑,而且市場需求也明擺在那裡,那麼政府是不是可以從財政上支持這個產業呢?對於研發難度大、投入模具費用大的旅遊紀念品,政府可以給予補貼資金,「論功行賞」。所撥資金可以分為:研發資金和優秀產品獎勵兩個階段,即事前和事後撥款,以考核實效,鼓勵再開發。
4.加大旅遊紀念品的銷售力度
通過政府協調,組織旅遊網點、旅行社團隊及政府有關部門采購等方式進行旅遊紀念品的行銷。通過旅遊紀念品相關會展、設計評獎、媒體報道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支持旅遊紀念品的銷售。甚至可以鼓勵龍頭企業在旅遊景點建立旅遊紀念品連鎖專賣店,統一門面、統一貨源、統一價格。
5.保護產品原創權,政府實行監管
由政府負責為旅遊紀念品原創權提供法律保障,並加大市場監督力度,防止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從而保護了企業開發旅遊紀念品的積極性。
6.通過有影響力的城市活動,來帶動旅遊紀念品的開發
如政府主辦的2006杭州世界休閑博覽會、2008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等國際盛會,都將帶動當地旅遊紀念品的開發和銷售。
總之,根據有些城市的經驗和我國旅遊紀念品的發展現狀,我國旅遊紀念品的開發需要各地政府的重視和引導,特別是2008北京奧運會將為全國各地帶來大量的國際遊客,加上國內已經成熟的黃金周經濟,發展我國旅遊紀念品產業、實現旅遊經濟增長從規模型向效益型轉變已迫在眉睫。

2、去杭州旅遊買什麼紀念品好?

杭州那邊買衣服什麼的特別便宜,品牌的打折打的厲害。
龍翔往北走有杭州最有名的百貨商店:銀泰百貨。裡面全是高檔貨。五一打折也打的多。
龍翔往南走,你會到達清河坊,那是一條古街。建築全是古代分格,那裡也有店面,很多都保持著古代的樣式。那裡可以買到杭州特有的紀念品之類的東西。

3、古鎮三河最有意義的旅遊紀念品?

千年古鎮三河,最有意義的旅遊紀念品是三河油紙傘,它是歷史的見證和文化的積蓄,有著別樣的水鄉古鎮的意義,也代表了古鎮特色,意義深刻!支持!
中國的幾個油紙傘製作基地

油紙傘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安徽三河,四川瀘州、浙江餘杭、江西婺源、湖南長沙、福建福州、雲南滎陽、台灣美濃等地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油紙傘製作基地。
★安徽三河油紙傘
中國合肥三河古鎮油紙傘、起源於明末清初,有四百多年歷史,主要特點是美觀大方,經久耐用和很好的收藏價值,也是油紙傘江南地區歷史上生產時間最長的生產基地.
三河古鎮油紙傘、扇工藝品廠專業從事油紙傘的開發設計、生產銷售與油紙傘文化的推廣。公司在繼承傳統油紙傘傳統工藝製作的基礎上,融傳統元素與時尚元素融於一體,追求古典與時尚的統一,廣泛適用於裝修、舞蹈、道具、禮品、旅遊、裝飾、婚慶、祝壽、禮儀、情侶、收藏等。
三河油紙傘以優質優質木竹、皮紙、桐油等製成,主要工序為削傘骨、鋸葫蘆、組合傘架、煮曬傘架、裝傘鍵、裱皮紙、傘面題畫、修卷傘頁、漆桐油、穿飾線、套柄錘和結傘頂,共有近三十道工序。
★四川瀘州油紙傘

四川瀘州油紙傘起源於明末清初,有四百多年歷史,主要特點是經久耐用可以長期做雨具,是歷史上最大的雨具大紅傘生產基地。

洋傘流行後,瀘州油紙傘的工藝日漸式微,油紙傘工序繁復,製作成本高,利潤少,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2000年當地只有十多名老工匠繼續這門工藝,當時不少人擔心瀘州油紙傘會失傳,經過幾年的努力,瀘州會製作油紙傘的人逐漸增多。
現時仍然以傳統古法製造油紙傘,20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從削竹到描繪圖案都是全手工,沒有使用機器。材質也固守傳統,比如傘托,必須是從大山裡砍伐下來的通木。質量控制嚴格,要求「四溝」平整不露接頭、「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豬鼻孔」,塗桐油也要求均勻。圖案也很講究,切合不同喜慶場合。
瀘州油紙傘由於製作工藝古老傳統,經久耐用,是目前國內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地方各級政府積極引導與支持油紙傘業的發展,我們相信在不僅的將來,瀘州油紙傘一定會重現昔日的輝煌。

★浙江餘杭油紙傘

浙江餘杭的紙傘製作至少230餘年歷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遠九房開設傘店。餘杭油紙傘有漁船傘、文明傘等多個品種,由於技術精良、用料上乘,做出來的傘經久耐用,日曬雨淋也不會散架和穿裂,很受歡迎。從前不少外地香客途徑餘杭都會在半夜叩門購傘,作為禮物送給家鄉的親友。

1951年,浙江省選擇餘杭紙傘為手工業合作化試點,組建「雨傘生產合作小組」,又在1952年底,建立「雨傘手工業合作社」,成為全省第一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受國內媒體廣泛報導。隨著市場上出現鋼制骨架的晴雨兩用傘,這種紙傘逐漸被淘汰,餘杭油紙傘技藝亦瀕臨失傳。

直至2006年12月5日,餘杭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姜軍在瓶窯塘埠村駐村入戶時,制傘老師傅劉有泉向姜軍表示想恢復餘杭紙傘,為當地當地山民開發旅遊商品致富,迎合近年農家樂旅遊的潮流。劉有泉於油紙傘開始被淘汰時就萌生了把這種傳統工藝繼承下去的念頭,不久在富陽找到一個生產竹傘架的廠家,用幾百元人民幣買回了100把竹傘架。但他當時沒有掌握加工工藝,只能保管好這批傘骨架,保管了三十多年。《城鄉導報》於12月7日頭版頭條報道《尋找制傘師傅恢復「餘杭紙傘」》,引起當地人高度關注。至12月19日,四位老師傅房金泉、陳月祥、沈麗華、孫水根於瓶窯鎮塘埠村聚首,商議恢復餘杭紙傘。他們在2007年1月憑著靈巧之手,成功恢復製作油紙傘。他們在瓶窯塘埠村傳授技藝,帶動山區一大批竹農致富。餘杭區文廣新局把紙傘作為民間手工技藝項目進行重點保護,浙江省文化廳也把餘杭油紙傘列入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6月,餘杭紙傘於杭州市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中展出。

制傘手工技能要求高,制傘人要以自己的技巧經驗來完成,技藝以師徒相承,靠師徒之間言傳身教及個人的悟性、長期實踐體會掌握,學徒須三年方可出師。所用的工具由鐵匠專門打制,傘的用料也很講究,以上好桃花紙為傘面,在柿子漆里浸透,一張一張黏貼在傘骨上。柿子漆是在油柿青的時候,把油柿搗糊榨出的柿子汁,既有黏性又不會把桃花紙黏住。以竹、木製傘柄和傘骨,用發線紮好,傘麵糊好後繪上圖案,塗上桐油,然後在室內吊起陰干,至少要經過70多道工序,包括鋸竹、刮青、平頭、劈骨、鋸槽、削骨、排傘骨、穿傘、糊傘、裝柄等。

★江西甲路油紙傘

江西婺源甲路村生產的油紙傘技藝古樸、造型美觀大方,堅固又輕巧,所謂「金溪斗笠甲路傘」。相傳宋朝時當地人馬庭嵐被封為丞相,從京城帶了一把油紙傘回鄉,甲路人便不斷改進工藝,世代相傳制傘。

甲路傘1943年為全盛時期,產量曾高達二十五萬把,出口外銷十七萬把。2000年代初只有三名超過八十歲的老人傳授技藝,原材料之一油柿樹為瀕危物種,甲路油紙傘因此面臨失傳。有見及此,當地制傘業改良工藝,開發出天然樹葉、恢膜紙等新品種,提高了油紙傘的質量,遠銷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該縣鼓勵農民學到技術後在家進行初加工,然後由傘廠進行深加工,進行大規模生產,現時中雲、賦春、許村等多個鄉鎮形成了一大批專業者。

甲路紙傘以優質優質木竹、皮紙、桐油等製成,主要工序為削傘骨、鋸葫蘆、組合傘架、煮曬傘架、裝傘鍵、裱皮紙、傘面題畫、修卷傘頁、漆桐油、穿飾線、套柄錘和結傘頂,共有近三十道工序。

★湖南長沙油紙傘

湖南長沙的油紙傘業有一百多年歷史,長沙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傘店是陶恆泰紙傘店,由陶季橋於清朝咸豐年間創辦,幾年後又在附近另組陶恆茂紙傘店。「陶恆茂」的傘做工精細,謹守祖傳工藝,選料考究。以越冬老竹中筒、上等雲皮紙製作,結邊要用自紡的土紗。而且操作細嚴,用絲棉蓋頂層,中骨用頭發繩穿結,傘邊用士紗夾頭發繩,用粗絲線,傘胚製成後一律集中到三伏天用生桐油連續上油三次,質量優良,贏得信譽。

1900年,梁敬庭在長沙市北正街梁宏茂傘店學藝後掛牌梁宏發傘號開業,生產老式明油、黑油紙傘和特製鴨棚用大傘,出產的紙傘做工精細,經久耐用,得到「湘潭木屐,靖港油傘」的美譽。1921年,潘饋清兄弟創辦菲菲傘廠生產紙傘,除了傳統的繪花外,還有噴花、印花和貼花,圖案亦多種多樣,遠銷香港、澳門和東南亞,並於1929年的中華國貨展覽會上獲優等獎。當地生產的油紙傘最高年產接近三萬把,直至1975年2月,靖港雨傘社被撤銷,靖港油紙傘停產,長沙其它地區的紙傘業亦式微。

長沙紙傘原料為皮紙、楠竹、棉紗、發繩、桐油、柿子水、顏料、牛角及木材。

★湖北漢口油紙傘

湖北漢口蘇恆泰傘店出產的油紙傘有百多年歷史。1864年,來自湖南的蘇文受積蓄了30串(1串為1000文),開始嘗試投資在家制傘,他把學過的造傘技藝改良,成品經常總是供不應求。不久就在漢正街關帝廟魁斗巷口開了蘇恆泰傘店,僱工12人,帶學徒3個,一個月能賣500把600把,並帶動了當地的雨傘市場。之後在大火路先賢巷開設了作坊,生產方式由一人生產整把傘轉為五人一組分工製造傘子。同治九年,蘇恆泰月銷雨傘700把,年獲利接近200串文。

蘇恆泰的傘用料上乘,傘骨用湖南茶陵竹子,傘柄用湖南益陽木材,桐油用常德出產的,皮紙用陝西鄖皮紙,柿油用湖北羅田縣的,可用上8至12年。很受當地人歡迎,江漢平原曾經流行於結婚時買紅藍蘇恆泰傘各一把,男持紅、女持藍,以喻「紅男綠女,婚姻美滿」之意。直至1970年,蘇恆泰油紙傘停產,這項民間工藝也在當地絕跡。

★福州油紙傘

油紙傘是「福州三寶」之一(另兩種是脫胎漆器和牛角梳),在從前福建福州人的生活當中有重要的地位,當地有句俗語叫「包袱傘」,意思是出門人所帶包袱中都有傘。福州的油紙傘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國時期,王審知率兵南下入閩建立閩國,來自中原和江浙一帶的人把造傘工藝帶到福州。清朝進入了繁榮期,清末民初時全市雨傘店號最多時達300多家,辛亥革命後的抵制日貨運動中,福州市民把傳統的福州油紙傘稱為「國傘」,大力提倡使用。

福州油紙傘用料必選當地或附近地區出產的優質材料,傘骨必用閩北五年以上,彈力強、韌性大的的青山老竹,一把傘必須經八十三道工序才算完成。以中亭街上的楊常利傘店最為著名,有「選料精,上油膩,繪花雅」的特點,所用之竹材必須為青山老竹,傘面的紙必須為福建省特製的棉紙。1915年在巴拿馬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評委們檢測楊常利出產的「雙喜牌」紙傘,發覺它可承受1170次的反復收撐不起頂、不斷線、不裂槽,以五級逆風吹20分鍾傘柄不折、傘骨完好,長時間泡在沸水中,不脫骨、紙不爛,因而獲得優勝獎殊榮。1933年在芝加哥百年進步博覽會上也獲得獎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多次獲福州市人民委員會授予名牌產品稱號。

福州的制傘傳統工藝分有制傘骨、制傘、傘頭、傘柄、繪花等五部藝,其中以「制傘」雖屬主流,但也只是完成「傘胚」、「上油」、「裝配」等工序,須由別處買進傘骨、傘柄、傘頭等。做傘骨最好的是「後洲幫」,1950年代「後洲幫」張開綠所制傘骨如同一節麻竹筒,看不見縫隙,注水不漏。制「傘柄」最有名的是洋中亭王依犬家。傘畫師以程家寶、林永欽、劉夢秋最著名,程家寶字畫俱佳,林永欽擅畫花鳥、人物,劉夢秋的「洋山水」也頗有名氣。

大躍進時,當地各傘廠合並為「福州雨傘總廠」,不久因為溫州仿綢傘的競爭,該廠就派出林永欽到溫州學藝,改良了福州油紙傘,並於當地和東南亞暢銷。文革後因為布傘流行,福州油紙傘就由實用品轉向工藝品發展。1985年,該廠生產的油紙傘遠銷日本、歐洲和東南亞,三年後先後退出歐洲和東南亞市場。近年又把紙傘原料和工藝改良,每把傘有72條傘骨,撐起來大,合起來小,狀似蛇腰,故名「蛇傘」。

1990年代,福州市委領導林愛枝到美國西雅圖參加全世界花傘藝術節,並展示一把紅色大傘,全場轟動。 福州雨傘總廠於1997年倒閉,福州紙傘業也因此式微,現時只有福州西門的一個作坊繼續生產紙傘,出口至日本。一些造傘工匠雖然已經轉業,仍然希望能振興制傘業,希望當地政府扶持。

★福建洋口油紙傘

福建南平洋口鎮油紙傘,是福建紙傘「三口」名牌之一(另兩個為水口、閩清口),於二十世紀初開始生產,最高年產量達五萬多把。贛東南一帶姑娘出嫁曾以有此隨嫁為榮,1970年代開始,傳統油紙傘逐漸被新式的布傘和折迭傘取代,當地就由生產實用為主的傘改為生產小巧玲瓏、輕巧美觀的小花傘,傘面以手工繪制各種圖案。
★雲南滎陽油紙傘

雲南騰沖滎陽村的制傘業有二百多年歷史,傳承了九代,又叫做「紙撐子」。相傳當時在騰越城縣衙當師爺鄭以公閑逛時結識了西街的姓張姓周的兩個懂做紙傘的師傅,跟他們學到手藝並帶回家鄉,代代相傳過去當地生產的油紙傘供應整個滇西市場。當地很多客家人聚居,最喜愛油紙傘,村長鄭傳國指該村過去80%的村民都會做紙傘及其它編製品,而且是世傳。如今村裡僅餘四家人仍然在製作油紙傘,會做的人共五人,其中三人已年逾古稀。現時以鄭家朝一家的手藝最好,用料講究,塗料中的天然桐油和柿子水都要依古法調配,成品堅固美觀,一天只能做一兩把,他所制的油紙傘曾獲雲南省民族民間美術藝人三等獎。另有鄭映樓做的大紙傘,因為過去商家喜歡在店前擺放大紙傘,可以擋雨遮陽,招商引客,因此又有「照鋪傘」之稱。現在他們都只是在農閑時才制傘。

該處製作的花紙傘做工精細、色彩鮮艷、式樣美觀,質量好,曾一度熱銷保山、大理、昆明等地。1950年至1951年從業57戶,年產雨傘4萬把。1952年60戶90人,年產量達3萬把,其中大傘佔10%,1953年走國營貿易、合作加工之路,提高了規格質量,圍線由的四道加為六道,當年盈利(含稅收)約1.3萬元人民幣。1954年有62戶,92人,產品大量銷往少數民族地區,並銷往保山、縣城及出口緬甸。1958年至1960年,國營三化廠生產過油紙小花傘。1965年後由於布傘和尼龍傘取代了油紙傘作為日常生活用品,小油傘停產,僅有少量的大油紙傘賣給路邊攤使用用。近年當地紙傘業再度引起注意,又恢復了小花傘的生產,作為工藝品,但產量不大。2006年5月21日,騰沖縣文產辦主任周特等人到當地紙傘製作基地視察,尋求紙傘產業化發展道路。現在當地制傘主要是為了傳承民間工藝。

紙傘以雲華、古永等地出產的毛竹和當地的木料為傘柄、傘骨,傘面用界頭買來的構皮紙蒙上、塗上壩子油或桐油,稱為「綠衣子」,工序包括削傘骨、繞線、裱紙、上柿子水、收傘、曬傘、繪畫、裝傘柄、上桐油、釘布頭、纏柄、穿內線等,平均製作一把傘約需半天時間。

★台灣美濃油紙傘

除大陸製作油紙傘外,台灣美濃至今保留油紙傘製作。油紙傘製作方法完全是用手工,細長的傘骨,都是用從台中運來的「孟宗竹」經浸水後削成,竹身硬而富有彈性,因為本身具有的糖分全部去除,所以不會惹蟲遭蛀。再經過鑽孔、穿線,一頂圓形的紙傘骨架就此成型。接著將成扇形的綿紙,用棉子油一片片粘在骨架上,曝曬之後,塗上防水桐油。油紙傘就製作成功了。上過桐油的紙傘,既有防水的功能,又可增加棉紙的韌性,更使原本單調粗俗的棉紙變得亮麗透明。

4、三亞有什麼旅遊紀念品?

海南三亞特產導購
椰子食品(椰子糖果、椰絲、椰子糕、椰子醬等);咖啡豆、速溶咖啡、椰奶咖啡等;袋裝、散裝生腰果仁和袋裝即食果仁;顆粒胡椒和加工好的胡椒粉等。這些產品在紅旗街可購買。

椰雕在商業街各店面有售。

形狀奇特色彩斑斕的虎斑貝、鸚鵡螺、白玉貝、夜光貝、七星螺、五爪螺以及可作煙灰缸的馬蹄螺,漁民用作號角的大角螺等。在亞龍灣貝殼館、市區工藝品商場有售。

天然水晶(水晶項鏈、手鏈、胸墜、耳墜)在市內工藝品商場有售。

標本(蝴蝶標本、蝴蝶畫、風箏等)在亞龍灣蝴蝶谷有售。

珍珠(海水珍珠、淡水珍珠、珍珠項鏈、珍珠粉等)在海潤珍珠科學館、京潤珍珠文化館等場所可購買。

用海南產的黃牛角和水牛角雕刻,拼接而成的牛角雕在市內商業街可購買。

熱帶果脯(芒果乾、益智果等)及熱帶水果(椰子、菠蘿、菠蘿蜜、荔枝、芒果、番石榴等)主要購物場所在紅旗街。

海產干品(魚干、干魷、貝類、海參、蝦仁、海蛇干、魚翅、鮑魚、沙蟲等)此類產品在大東海友聯海產品超市有售。

鹿制產品:美容系列(洗面奶、護膚霜、沐浴夜等)和滋補系列(鹿草片、鹿血酒、鹿骨酒、鹿鞭、鹿肉乾等)在天涯海角仙鹿園、市百貨商場有售。

特色茶(苦丁茶、鷓鴣茶、香蘭茶、綠茶和特色茶具等)在三亞市西河西路祥泰大廈一層聚茗閣有售。

特色酒(鹿龜酒、山蘭玉液、金岳玉液、坡馬酒、檳椰酒等)在天成商場、紅旗街有售。

海南島島服:「把海南風情穿回家」,這就是三亞知名品牌「詩尼婭」,別名也稱為海南「島服」,島服色彩鮮艷,質地優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5、成都哪個地方有賣旅行紀念品的 ?

可以定製,上海亞銀實業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