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年貨年味
1、在你的記憶里,有什麼事最能代表「年味」?
生活中不能沒有儀式感,過春節更是如此。在我的記憶中,下面的十件事最能代表年味。
1、辦年貨
小時候,每逢春節前的五六天,家人必忙著采辦年貨,一采就是一大堆肉蛋菜蔬、果品糕點等,足夠過整個春節;現而今,直到春節前的一兩天,人們才會隨便去超市買些年貨,不多,夠吃三四天的,吃完再買。
這樣的改變,大概是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不愁吃穿,超市林立,交通便利。
2、放鞭炮
記憶中,放鞭炮是最有年味的事啦,無論是自己放還是看別人放。鞭炮有很多種,有直接點燃的炮仗,也有摔炮、劃炮、地老鼠和煙花等,尤其是煙花,印象最為深刻。「啾」地一聲,美麗的花朵綻放在夜空,絢爛奪目。
如今,為了保護環境,很多地方的人已經很少放鞭炮了。
3、寫春聯
姥爺最愛寫春聯,毛筆蘸上濃濃的墨汁,在深紅的紙上遊走,一副矯若驚龍的春聯很快完成。字里行間既表達出對節日的祝福和美好生活的嚮往,又彰顯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現而今,會寫毛筆字的人都寥寥無幾,更不用說寫春聯了。
4、貼年畫
大年三十,吃過早飯,最樂意乾的事兒就是貼年畫。看著「秦叔寶」和「尉遲恭」手執刀劍,立於門上,別提多開心了。現在,家家戶戶仍然保留著貼年畫的習俗,年畫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樣,只是感覺再找不回以前貼年畫時的激動和幸福,這大概就是成長煩惱中的一種吧。
5、掛燈籠
那時,院里還會掛媽媽動手製作的紅燈籠,很簡易,但很溫馨。現如今,想看紅燈籠,只能去超市商場,或旅遊景點,或街道兩旁。這些地方掛的紅燈籠製作精良,樣式美觀,但在我眼裡,遠不如記憶中簡易又有些醜陋的紅燈籠。
6、年夜飯
從前,一家三代人圍坐在桌前,滿滿一桌做出的美味菜餚,堪稱最值得回味的年夜飯啦。現而今,大多數家庭仍然保留著在家吃年夜飯的習俗,但家人很難聚齊。也有一部分家庭選擇去飯店吃年夜飯,雖然省時省力,但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7、看春晚
曾幾何時,看春晚是每一個中國家庭在除夕夜的必備節目,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嗑著瓜子嘮著嗑,其樂融融。
如今,看春晚只是眾多選項中的一個,可有可無。人們感覺春晚越來越難看,一是因為人們的欣賞水平在不斷提高,二是科技日益發達,過年的娛樂項目越來越多,可以和親朋好友一起打牌,也可以躲在自己房間里打游戲,還可以刷手機搶紅包,更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等等。對待春晚像對待一般的電視節目,第二天打開重播,覺得好看就看一點。
8、壓歲錢
提起壓歲錢,總有一絲傷感,因為已過了覥著臉向父母或長輩要壓歲錢的年齡。有時候,還得給親戚家的那些熊孩子拿壓歲錢。而即便是年輕的父母,現在也有很多人不再重視給孩子拿壓歲錢,因為孩子平時的零花錢就很多,也不會刻意在春節這一天給。倒是老一輩人還把給孫子、孫女掏壓歲錢當做過年的「重點項目」。
9、逛廟會
廟會是中國人過春節的傳統習俗,也是最有趣味的去處之一。曾幾何時,逛廟會的人很多,摩肩接踵,但人們不會覺得擠,更不會覺得累,反而樂此不疲,逛完一家又一家。
而今呢,逛廟會的吸引力越來越小,廟會也就越來越少。大都是老年人或者帶小孩的父母,在過年期間偶爾逛一次廟會,通常沒逛一半就喊累。其實哪裡是累,只是缺少興趣而已。
10、串親戚
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人們為什麼要有那些親戚?平時也見不著面,有困難時也未必能幫到多少,每年春節還要受累互相拜訪一次。人們生活中,見面最多的是家人、朋友和同事,但在重大的春節里,偏偏要去串親戚。
這不,還沒到春節,就有很多人絞盡腦汁,想著如何面對親戚們的「靈魂三連擊」:工資多少?買房了沒?找對象了嗎?為了躲避這三連擊,很多年輕人就想到一個妙招:那就是不去串親戚。
兔年新年到,心情無限妙;快樂把門敲,喜慶身邊繞;吉祥跟你跑,幸福對你笑;健康來擁抱,願你身體好;新的一年,願你生活美滿,萬事如意!
2、怎麼過年才有年味呢?
一、貼春聯 —— Post new year's scrolls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
二、吃餃子 —— Eat mplings
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意在有餘頭。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兩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
三、守歲迎新年 —— watch in the New Year
守歲是中國民間在除夕的習俗,又稱照虛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歷新年的到來。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四、放鞭炮 —— touch off the firecracker
放爆竹是中國傳統民俗,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
五、拜年 —— pay a New Year's call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
3、你的家鄉有哪些充滿年味兒的習俗?過年你都會做哪些富有儀式感的事?
你好,我的家鄉充滿年味兒的習俗包括有趕大集辦年貨、小年祭灶,以及包餃子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這三種。1,過年時最具儀式感的習俗,就是趕大集辦年貨了。在我家鄉有關過年的各種習俗之中,最具儀式感的內容,就是趕大集辦年貨了。與去商場超市不同,大集一般在室外的寬闊場地上舉辦。雖然條件不如商場超市那麼好,但是給人的感覺卻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在自己的記憶中,只有趕大集辦的年貨才最正宗,過年才最有年味。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今天,每到過年之前,我都要到農村大集去辦年貨,讓自己體會那種獨特的年味,讓這個春節充滿儀式感。2,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是家鄉過年時非常具有儀式感的習俗。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既然也是「年」,那就非常重要。在這一天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祭灶。雖然對我來說如何祭灶已經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件事本身的儀式感遠遠重於事情本身。在自己的印象中,只有過了小年祭了灶,充滿儀式感的春節才真正開始。3,過年時在我的家鄉要包餃子、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這都是充滿儀式感的內容。在過年的時候,最具儀式感的內容,就是大年三十這一天一家人團團圓圓包餃子、貼對聯、吃年夜飯和守歲了。在這一天,全家人都要積極行動起來,一邊包餃子、准備各種美味佳餚,一邊貼對聯。當喜慶的對聯貼好,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准備好以後,一家人就要團團圓圓吃年夜飯,然後守歲。這是過年時最具儀式感的內容,也是過年期間最有年味兒的習俗。每當此時自己的心中除了開心快樂,還有滿滿的感動,感受到生活帶給我們很多的快樂和美好。
4、如何在春節時辦出年味呢?
對於00後而言,不僅僅代表的是年輕,而且00後的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更喜歡追求個性,更喜歡進行一些嘗試,來自我挑戰,特別是在過年的時候,作為00後的我往往會採取以下的半年位的方式來讓自己更好的體驗一下春節的歡樂喜慶的氛圍。
首先,對於自己父母那一輩人,在春節期間忙忙碌碌一整天,准備春節的年夜飯,這種方式我個人並不是很認可的,作為00後的我們還是應該盡可能的注重在春節期間的生活質量,不應該把過多的時間都用在廚房忙碌上,所以在辦年味上,我會選擇直接去飯店訂一桌豐盛的年夜飯,這樣做一方面能夠大大的節省時間,能夠讓自己的父母好好的休息一下,而且飯店的很多飯菜是自己在家所無法做出來的,也能夠讓自己和家人享受更多的美食。
另一方面,對於父母那輩人在春節期間辦年味往往喜歡囤積年貨不同,對於00後而言,則更喜歡在春節期間選擇自己真正愛吃的東西,而不是那種盲目的購物,對於無論自己是否需要的東西,都會存到家,因為在春節期間,如果總是像父母那輩人,只是在家裡面吃這些東西,也是缺少創意的,在春節期間,選擇一些自己真正喜歡吃的東西就可以了,很多食物在精不在多,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夠體驗到春節這種歡樂喜慶的氛圍才是最有意義的。
5、如何辦出年味?!
作為00後的我們有哪些特別的辦年味的方式呢?以下是我辦年味的一些方式,跟著小編來看看叭。
小時候,喜歡過年,但是長大後發現過年並沒有以前那麼有韻味和味道,或許是自己開始害怕過年,之前過年的時候,都是熱熱鬧鬧的。
一、燒烤
燒烤是一個現在比較流行的聚會方式。就是大家圍在一起燒烤。目的是為了增加氣氛。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過年的氣息。
二、大家一起看電影
隨著我們國電影的發展。
越來越多感染力非常好的賀歲片播出。在過年的時候,我們看完了春晚就可以看看賀歲片。這樣既增加節目,又能順應時代的潮流。
三、舉行一些活動
在家庭內部舉行活動難度相對較少。
比如一些爬山啊、打球之類的活動。對於那些長期在外工作的人們來說也是一個放鬆的機會。同時也能增強家庭內部的團結。
四、 一起做好吃的
有一句老話就是「民以食為天」。
我們可以一起包粽子、包餃子、炸油角等等。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對於過年的食物一點都不少,也不馬虎
五、放煙火
過去我們過年的時候,沒有煙火那都不叫過年,有煙火才能體現我們的過年的樂趣。所以過年的時候可以購買一些煙火。如果是在城裡面就不要了
六、放音樂
所謂的放音樂,並不是放現在的流行的音樂而是以前的老歌,同時也要有現在的流行音樂。通過播放老歌和流行音樂,使得老歌在營造新年的氛圍的同時,也不脫離時代。
七、備年貨列好年貨清單,也讓孩子參與到寫清單、購買年貨的過程。帶孩子逛逛街,讓他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作為過年的新衣。
最後,我們一直堅持在家吃年夜飯,這么多年了,從來沒有出去訂過飯店。一家人在家,忙忙碌碌幾個小時,可能吃飯只需要1小時,飯後還要打掃、洗碗。但是,這種在家中准備的過程,能給到的參與感與收獲感,是在飯店吃年夜飯感受不到的。
現在呢,社會的方便,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網上,輕松易購,然後快遞員就會給你送到家。你們是否記得一些記憶。
這世界過得太快,我們還沒有來的急去擁抱時代的時候,就發現自己變老了,甚至我們還沒來的急去和自己喜歡的人去炮仗的時候,發現那個愛的人已經結婚了。
前段時間,我一個朋友打電話過來問我,「你今年過年,有何打算,是不是要給我發紅包了。」
6、作為00後,過年有哪些特別的辦年味方式?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對新年沒了感覺,年味漸漸地愈來愈淡,如何讓新年的快樂回到從前,更具有年味,那就需要我們自己的努力了。那麼作為00後,有哪些特別的辦年味方式?
1、朋友聚會。長時間未見得朋友,過年應該都回來了,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一起唱唱歌,說說生活中的故事也是一件美好的事。
2、貼對聯。小時候總是搶著貼對聯,現在長大了,也許很多人都沒有再貼過對聯,不如放下手機,再回味一下兒時的味道,讓新年更加紅紅火火。
3、置辦年貨。新年到,置辦年貨是必不可少的,和家人一起采購一些東西也是非常開心的,雖然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但是還是應該給家人一人買一件新衣服。
4、熬夜守歲。過年了春節 晚 會 是必不可少的,由於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關注春 晚,其實放下手機,和家人一起看春 晚、嗑瓜子、吃糖也是件幸福的事。
5、拜年。過年就要拜年,家家戶戶去親友家祝賀。現在由於平時工作都忙,過年了應該去親友家坐坐,嘮嘮家常。
7、春節習俗有哪些
春節習俗有辦年貨、燒炮竹、貼年紅、吃年夜飯、守歲、拜歲、拜年、舞龍舞獅等。
1、辦年貨
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采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2、燒炮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炮仗」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燒炮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迎新。炮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爆竹」、「炮仗」、「鞭炮」。爆竹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燒炮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3、貼年紅
年二十八、二十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是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節日淵源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新春賀歲活動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祭祖、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我國過年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8、春節將至,全國各地「年味」漸濃,你置辦下了哪些年貨?
引言:春節將至,全國各地“年味”漸濃,你置辦下了哪些年貨?每個人要置辦的年貨可能不一樣,零食類:各種堅果,軟糖,巧克力,餅干,麵包,瓜子,乾脆面,堅果,糖果是過年必買的,尤其是開心果,腰果,奶糖,軟糖,酥糖等,一到過年便火得不行不行的,過年一家子人圍在一起吃著零食,看電視,嘮嗑,想想就愜意的很。當然再擺上幾樣小水果,那麼就更完美了。比如准備一些車厘子,草莓,橘子,蘋果,梨,既防止上火又營養豐富。
一、合家團圓
在喜氣洋洋的過年氛圍中,一家子聚在一起吃吃飯,順便喝點小酒,真的是再美不過了,可以提前准備一些酒水飲料:紅酒,可樂,果汁。在中國很多地區都有春節大掃除的習俗,將房屋裡里外外都打掃清洗一遍。再貼上火紅的春聯,過年的感覺立馬出來了,再放上幾種盆栽,立馬顯得整個屋子裡面喜氣洋洋,生機盎然。
二、人們購買年貨的方式
這些年貨不包括走親訪友要帶的禮物和過年准備的雞鴨魚肉。現在大家的生活品質都提高了,一年一次的春節,很多人都不吝嗇,每個人要置辦的年貨可能不一樣,但是無外乎是吃穿住用行,去到商場或者超市,各種各樣的餅干,糖果,乾果,飲料等琳琅滿目,看的人眼花繚亂。現在的網路非常發達,人們購買年貨除了在超市,還會有網購,展銷會等等。
三、結語
走在大街上,到處都充滿了過年的氣氛,現在交通發達,人們不再像以前一樣提前買很多食物留到過年吃,而是吃多少買多少,知道家裡要來客人便提前一天把東西買好,既新鮮,又衛生,你們過年都置辦了哪些年貨?大家可以一起來聊一聊。
9、作為00後的你有哪些特別的辦年味方式?
00後辦年貨的方式有多絕,過年不拎著年貨回家了,直接網上買好送回家,真的是一舉兩得。
那時過年雖然貧窮但很有民俗味,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做糖瓜、吃糖瓜上供灶王爺,二十四打掃家、拆拆洗洗衣物等,二十五、六蒸年糕、買一些簡單的年貨、水果糖、葵花籽、花生、紅棗等。
二十七、八買魚、買肉數量很少的,還要蒸各種各樣的饅頭,那是過年小孩子們穿新衣、有的舊衣服洗洗就是了。過年是也很緊張的三十晚前、要粘貼好年華、窗花、春聯,有的還要在院里磊上旺火,(代表一年到頭新旺發達)三十這天大人們最忙午飯後就叮叮當當剁陷包餃子了,孩子們最高興、整夜圍在旺火旁嬉鬧追打、放炮一夜不睡覺,這也許就叫守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