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鄉有啥特產
1、武鄉有什麼特產和名勝古跡?
特產:武鄉特色燒餅,黃醬面,小米燜飯,紅星楊小米
名聲古跡:紅色旅遊勝地,八路軍紀念館
2、山西最有名十大土特產
山西最有名十大土特產有平遙牛肉、山西老陳醋、沁州黃小米、交城駿棗、太谷壺瓶棗、剔尖、應縣紫皮大蒜、孝義火燒、五寨馬鈴薯、武鄉小米。
1、平遙牛肉
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食文化的精華之一,古漢時就有「賣刀買犢,賣刃買牛,游刃有餘」的對牛肉加工的描述。
2、山西老陳醋
老陳醋產於清徐縣,至今有幾千年的醋歷史文化。
3、沁州黃小米
產於山西省沁縣(古稱沁州)的一種小米。
4、交城駿棗
已有1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曾先後展出於法國巴黎博覽會上。
5、太谷壺瓶棗
太谷縣里美庄為主產區,榆次、平遙、交城、清徐也有栽培。壺瓶棗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栽培,果實大,以形似「壺」狀而得名。
6、剔尖
剔尖兩端細長,中間部分稍寬厚,白細光滑,軟而有筋,澆上澆頭,再配以調味佐料,是晉中民間主要麵食之一。
7、應縣紫皮大蒜
當地諺語說:「應縣紫皮蒜,馬車軋不爛」,就是形容它的品質高超。
8、孝義火燒
是我省孝義具有特殊風味的一種餅類小吃,孝義火燒有咸火燒、糖火燒、菜火燒之分。
9、五寨馬鈴薯
山西省五寨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10、武鄉小米
武鄉小米的初產物是穀子,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穀子脫殼後成小米,呈卵圓型,晶瑩圓潤。
山西介紹
簡稱「晉」,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太原,位於中國華北,東與河北為鄰,西與陝西相望,南與河南接壤,北與內蒙古毗連。
3、山西武鄉有啥特產
乾麵餅子,特產銷量第一!武鄉小米,炒指的,棗糕……
4、武鄉有什麼特產?
棗糕
棗糕是武鄉的一種民間小吃。是民間婚喪嫁娶、生日、滿月、暖房、祝壽等事主食。
小米燜飯
小米的原糧為「穀子」。「小米燜飯」因米質不同而不同。
煎餅
「煎餅」是武鄉民間一種風味小吃,多見於集市個體飯攤與農家。隨著原料的不同,製作出的品種也不同,大致分為白面煎餅、高粱面煎餅、米面煎餅與雜面煎餅幾種。
灌腸
「灌腸」是武鄉人的夏令小吃,用蕎面製成,有清熱解毒之功能。《本草綱目》載:「降氣寬腸,除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
抿面
抿面俗稱「抿圪蚪」,是武鄉民間一種麵食吃法。其製法與「擦面」相似,所不同的是操作工具有所區別。「擦面」的擦床呈月牙形向上隆起,而「抿床」是用帶有布滿小圓孔的鐵皮釘在木架上,大小抿架與大小擦床架尺寸相同,大鍋用大抿床,一般為小抿床。「抿具」是鐵制而成或木製的狀如小鋤,上有柄把。
莜麵
「莜麵」的原糧「莜麥」,也稱「燕麥」、「玉麥」,這種作物已經有2500多年的種植歷史。莜麵不僅有耐飢抗寒,保腎、保肝、造血及增加免疫之作用。而且還有壯體、健腦、目清美容之功能。可提高智力、降低膽固醇,對治療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效果。莜麵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也有降血防癌的葯效。「莜麵」可製作十幾種花色品種供食用。「莜麵烤銠銠」是十幾個品種中的一種,是武鄉東部高寒地區百姓主要家常麵食。
谷壘
「谷壘」也是武鄉民間一種特有的風味小吃,也叫"不爛"。多見於農家,一般為午餐,屬蒸制餐食。常用土豆絲、紅薯絲、紅白蘿卜絲、鮮豆角絲作原料。過去人們還曾用豆皮、槐花、榆錢錢、地骨皮作原料食用過。
5、長治的特產有哪些?
長治市的特產包括但不限於:
1、潞州區:
潞酒、長治堆花、臘驢肉、酥火燒、團子、鴛鴦拔子、三合面、涼粉、棋子面、丸子湯、和子飯、麻花、麻糖、水煎包、扒雞。
2、上黨區:
潞麻、蔭城鐵器、中國草牆紙、火燒、臘肉、涼粉、長治掃帚、豬湯潑火燒。
3、襄垣縣:
黑醬、掛面、西港豆腐、米醋、葷湯素餃、拉麵。
4、武鄉縣:
大黃梨、酥梨、山葯蛋、陶瓷、棗糕、干餅、代州香小米、擦蝌蚪。
5、黎城縣:
大青羊、黎城三寶(核桃、柿餅、棗)、黨參、三角火燒、水煎包、黎侯虎、剪紙。
6、平順縣:
甘泉白灑、黨參、花椒(大紅袍)、核桃、八股油條。
7、壺關縣:
紫團參、辛寨老陳醋、清流瓷器、大安梨、羊湯、晉庄谷。
8、長子縣:
潞麻、青椒、銅樂器、炒餅、豬頭肉、粉條、豆火燒。
9、屯留區:
陳姚二嶺小米、羅庄大蔥、五里庄絲、織掛毯、山葯蛋、草灰煎餅、大葉茶、老軍庄牛肉、油炸糕。
10、沁源縣:
蘑菇、金針(黃花菜)、蕨菜、木耳、法中黃梨、核桃、黃芩、柴胡、連翹、南瓜、山葯蛋、烤餎餎。
11、沁縣:
沁縣「三寶」(雞蛋、瓜子、沁州黃)、干饃、豆瓣醬、刀撥面、蕎面、莜麵、軟米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