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紀念禮品 » 老君堂小吃

老君堂小吃

發布時間: 2023-03-08 11:51:03

1、潮汕地區帶有故事的小吃有哪些

潮汕小食源於民間,它是全國點心的八大派系之一。潮汕小食主雜,葷素皆有,蒸、煎、烤、炸齊全,品種豐富,口味清鮮,用料講究,製作精細,鄉土風味濃厚。
據不完全統計,各類潮州小吃有230多種,而我整理到的不過十幾二十種。主要烹飪方法有炊、煎、烙、焗、焯、拌、燉、炸等近十種;就口味而言,有酸、甜、咸、辣等,在市區乃至鄉村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且價格便宜,與大眾的消費水平相吻合,因而具有范圍較廣的消費群。

腸粉-據說是潮汕的腸粉是十幾年前從廣州這邊傳過去的,但又相當不同。潮汕人有潮汕人的口味,那腸粉也就自然有新的造詣。一張麵粉皮,打上一個蛋,加豬肉碎,加蘿卜丁,加香姑絲,加切碎的白菜片或豆芽或筍丁,然後上面澆一層芝麻漿和鹵湯。那味道實在讓人懷念。

春餅的皮酥脆,餡咸香,一口咬下去,只覺口齒留香,食慾大增,是一款不僅讓潮汕人四季都愛吃而且是來潮的客人不可不品嘗的著名小吃。

粿汁__60年代的果汁,是很經濟的傳統小食之一,當時一名普通工人的薪水,平均在200元上下,粿汁攤的各種豬雜,兩、三角錢一小件,粿汁每碗一、兩角,所以只要花上數角錢,就可飽餐一頓,吃個痛快。今天,潮汕粿汁仍深受人們歡迎,價錢也不貴。有些粿汁攤除了保留傳統作法,還在用料和醬料方面,做了改善,使這道潮汕小吃,更加美味,更具特色。

豬腳圈味道、口感香脆,是潮汕小孩特喜愛的一款小食。因其呈圓圈,狀為從豬蹄上切下來,故人們美其名為豬腳圈。

番薯餅

干同粿[馬鈴薯做的]

尖米丸湯

早粥___一般潮人不怎麼習慣早餐吃麵包和牛奶,人們喜歡在家吃早粥,那粥不比廣州的粥那樣糜爛,應該稱稀飯。桌上放一碟碟雜菜,比如蘿卜干,比如橄欖菜,比如咖喱香腐,鹹菜,炸菜……

韭菜粿__包的餡則是韭菜和花生仁,在蒸籠上蒸熟後再刷上一層香噴噴的芝麻油,吃起來更加香甜潤滑,還有些人吃時要放到炒鍋上略煎再吃。

卷煎__製作卷煎的原料較多,首先要准備的主料是用清水浸一個多小時的糯米,接著要准備的配料有濕香菇、蝦米、用老抽、白糖腌制過的豬五花肉、栗子、蓮子、芋、蓮角等,還要少許的芹菜珠,調入味精、胡椒粉、魚露,最後還需要取腐皮一張,把攪拌均勻的糯米飯放在腐皮上捲成條狀長卷,放到蒸籠上蒸3分鍾左右,香噴噴的卷煎就可出爐了,吃時憑個人喜好也可把卷煎切成塊狀下鍋略煎再吃,所以賣卷煎的小食店也有提供為客人把卷煎切塊略煎熱的服務。

芝麻糕,馬蹄糕

鼠殼粿__烏粿,胖子有詩雲"轉眼天寒過冬節,結伴田間采鼠兒

白皮

餅糯米糍

鹹水粿__色澤潔白如豆腐,配以潮汕特產菜脯粒,口感滑潤,突出菜脯的咸芳味,是一款大眾化的民間小食。

芋丸

糕粿由於是一層一層地炊熟,故其粿肉層次分明,又由於調入咖喱,雞蛋,所以色澤鮮黃,既好吃又好看
草粿__媽媽說盛草粿要有專門的碗

潮汕粿條有很多種吃法,有一種干撈的食法,因「撈」後需加入油、醬料等,故在潮汕方言稱為「灌」,撈粿條在潮汕稱為灌「粿條」。它的吃法是先將粿條在沸騰的湯鍋中焯熟,撈起濾干水分,倒在碗中,拌以花生醬、沙茶醬、豬油、味精、魚露、浙醋等,再加上焯熟的肉片、生菜等。粿條潤滑柔軟的口感和花生醬、沙茶醬濃濃的香味

粿條卷,就是用粿條皮包些菜脯、筍等等,再在上面刷上一層芝麻油就可以了。
牛雜粿條

炒粿條

油索

澇餅__月餅一種

腐乳餅有獨特的南乳、蒜頭和酒的氣味,香味濃郁,芳香可口,甜而不膩。

豬腸脹糯米即糯米香腸,潮汕有名小吃。用糯米和各種餡料塞入豬腸製作而成,皮薄,餡飽,圓鼓鼓的。俗語以其外形喻某人衣著太過緊束身肢
落湯錢
潮汕朥糕
潮汕朥糕是一種風味獨特的糕點美食。朥糕群中,澄海蘇南朥糕最為出名,它又白又潤,甜而不膩,是用糯米、白砂糖、豬油和芝麻等上等原料製作的。做時先把糯米細磨成粉末兒,配上白砂糖和豬油上盤,炊蒸而成,上面再均勻地撒上密密點點的芝麻。然後,將蒸成的朥糕,切成圓的、方的、棱形的及指頭大的條條或其它各形狀,裝入造型多樣美觀的盒子或陶缽等。朥糕新鮮的時候色澤潔白,晶瑩透亮如琥珀,清香嫩滑,肥而不膩。再在朥糕上灑幾滴果子露,甜中透香,越品越甘香,爽口。
在潮汕,流傳著一則傳說:明末清初之時,明朝出了一個大叛臣,賣主求榮,投降清朝當上官。這叛臣的母親卻是個深明大義的人,十分痛恨叛國的兒子。有一天,她聽說這個兒子要來接她上京享受榮華富貴,十分生氣,便將家中遺留下來的稻米、糖、油等搬上一條小船,帶著二兒子到處漂泊。這二兒子十分孝順,為了母親順心,經常變換花樣做點心給母親吃,久而久之便發明了朥糕。
二、潮陽姜薯羹
冬末春初,潮陽的街頭巷尾就會現許多賣姜薯的攤檔。在這里,姜薯不是一般食品,而是幸福吉祥的象徵。
潮陽人喜歡吃薑薯,除夕圍爐時,甜姜薯必不可少。大年初一,親朋登門拜年,主人便會煮一碗姜薯羹招待。按習俗,客人可以辭卻別的招待,唯獨這碗姜薯羹非喝不可。過去,新娘過門第二天早晨,也要吃一碗婆家特製的姜薯羹。潮陽人吃薑薯很講究。有的削成薄片,放在沸水中稍煮片刻而成,湯里的姜薯片微微捲曲,吃起來清香爽滑。有的切成薯塊的,加白糖和豬油用文火慢煮而成,吃起來甜潤可口。有的把姜薯蒸熟後搗成泥,拌上糖、朥,做成桃、杏、柿等五種果品的形狀,隨時蒸吃。
三、芋味三絕
「芋味三絕」之芋酥,是潮汕小吃之一。頭絕是炸羊酥。它選用上等山芋,刨去芋皮,切成薄小片,晾乾後放入油鍋中炸酥,撈起後過濾去油漬,投入滾燙的白糖中。撈起冷卻,再均勻地撒上炒熟的白芝麻和切碎的芫荽便成。
芋泥是另一絕。芋泥在筵席中往往是作為最後一道菜上桌的,取其頭甜尾甜的意思。芋泥的製作方法:「將芋頭蒸熟後,碾細成泥,加上豆沙、白糖、炒熟的芝麻粒與白肉丁、煮熟的蓮子、少量的橙汁或切碎的柑餅,再蒸一蒸便成了熱乎乎而不冒煙,粘滑而不掛碗,清香甜美、油而不膩的潮汕小食。關於芋泥,人們總喜歡講這么一個故事,說的是當年林則徐受道光皇帝的委派,入粵禁煙。英、德、美、俄等駐廣州領事,設宴請吃冰淇淋,林則徐見這「洋玩藝」直冒熱氣,不敢貿然入口。老外們見其小心翼翼的樣子,便十分不禮貌地笑了起來。林則徐不動聲色。次日,林則徐按外交禮儀,設宴回敬。幾道冷盤過後,便上芋泥,一位領事以為又是冷盤,便用湯匙舀了滿滿的一勺往口裡送,結果燙得哇哇直叫。
第三絕是翻砂芋,過去是中秋節的應時食品。芋頭去表皮後,切成指狀小塊,放入油鍋中炸熟撈起。隔一會兒,再將芋塊放入油中,以除去水汽。然後用白糖加水適量,放入鍋中煮,到糖水像膠水一樣粘時,即將芋塊放入,拌勻撈起,並馬上從爐上拿開,這就成了又香又脆的翻砂芋。關於翻砂芋,也有一個頗為壯烈的故事:當年元兵攻進潮州之後,為鞏固其統治,實行聯戶制,即三家一保,每三家養一個元番,任元番隨意到哪家睡覺。更不能容忍的是,誰家娶媳婦,新娘頭晚上只准同元兵睡覺。百姓忍無可忍,相約在八月十五日夜將元番殺死。結果一夜之間,十惡不赦的元兵被斬盡殺絕。老百姓怒氣未消,又將芋頭當作元番腦袋,切成條狀,放入油中炸,撈上來後加糖,用它來拜月娘後吃掉。
四、魚 丸
魚丸和肉丸一樣,也是潮汕著名小吃之一。吃魚丸子之俗,相傳始於春秋戰國:楚平王喜魚,每餐無魚則飯食無味。楚平王生性殘酷,一旦不慎梗了魚骨、魚刺,就下令殺了廚師。一天,有個新廚師自忖難以倖免,就狠狠地用刀背剁魚泄憤,誰知這一剁,卻奇跡般地使魚肉與魚骨分離。新廚師就用這些無骨的魚肉泥搓成丸子給楚平王吃,竟得到楚平王的贊賞,從此廚師得以免除厄運。後來,隨著楚平王南遷,這種食俗便流傳到潮州。

潮汕民間做魚丸向來都是手工。一般比較大的魚,都能做魚丸,但是上乘的材料當首推肉質松厚的大白鰻。鰻魚洗凈上砧,斬頭去尾,切肚起皮,用牛耳刀把晶瑩的魚肉細細刮下,再鏟落陶缽,用手頻頻拍打。因此,制魚丸又叫「拍魚丸」。拍打技術是製作魚丸的關鍵,拍打動作要均勻有力,次數要多,一般拍打上千至數千下,魚丸才會爽脆。拍打完,加上適量精鹽,少許雪粉拌勻,然後抓起一把魚醬握在手心,用力把魚醬從食指與拇指箍成的小圓圈中擠出來。魚丸表面必須光滑才算拍打功夫到家。擠出來的魚丸放在清水中浸,後連同水放進鍋中,用旺火煮至70~80`C後轉為文火,直至將近水沸時撈起即成。
五、各類餜品
在潮汕的小吃中,有各種各樣的餜品,如香脆的韭菜餜,晶瑩的無米餜,甜蜜的豆沙餜,富有野趣的鼠曲餜等。
豆沙餜,多食於每年的農歷七月間。這時候,早稻歸倉,花生曬干,晚秧插完,於是農家主婦便用新米、新花生來製作「豆沙餜」。先將米粉和水混合後揉捏成又薄又白的皮,再用炒熟的花生仁搗爛後配以精鹽和蔥花、芝麻、肉絲等作餡兒。「豆沙餜」的形狀,由巧手的家庭主婦隨意捏造,有像一彎新月的,有像平底船的,有像玉兔、石榴的......形狀一般很小,只比火柴盒略大一點。
潮汕農村的主婦春節前多喜做鼠曲餜,且一次做很多,因為鼠曲餜不易變質,可以一直吃到元宵。鼠曲是一種野草,亦稱鼠耳草、佛耳草、米曲草、茸母等。它渾身毛絨絨,莖葉嫩小,頂端偶爾結幾個小花蕾。《本草綱目》載:「原野間甚多......莖葉柔軟,葉長寸許,白茸如鼠耳之毛,楚人呼為米曲,北方呼為茸母。可以入葯,性平、味甘,能祛痰止咳。」因而鼠曲餜實際上是一種葯物食品。
吃鼠曲餜的風俗起源很早。《荊楚歲時記》載:三月二日「是日,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謂之龍舌<米半>,以厭時氣。」《政和本草》卷十一引作「三月三日,取鼠曲汁和蜜為粉,以壓時氣。」龍舌<米半>,鼠曲餜之名,即用鼠曲米粉末兒做的一種餅食。唐代皮日休在《躬掇野疏兼示雅什用以酬謝》詩雲:「深挑乍見牛唇液,細掐徐聞鼠耳香。」《本草綱目》引邵桂子《瓮天語》雲:「北方寒食采茸母草和粉食。」可見以鼠麴草制餅食的風俗至南北朝已有,後代代相傳,至今潮汕風俗依然。不過,古時北方吃鼠曲餜是在清明寒食之間,潮汕卻是在春節前後,這是氣候使然。
韭菜餜軟滑鮮嫩,香濃無比。在油鍋中煎一下,味道更佳。它的製法是將開水沖進生粉攪勻成皮,韭菜、香菇、蝦米做餡。餜皮包餡捏成扁圓形,蒸15分鍾即成。
「菜包餜」是海豐梅隴墟一帶的一種時節餜品。在梅隴墟,農歷正月二十是一年中第一個盛典,墟內居民叫「開市日」。這一天,各家各戶大慶大請,大擺宴席。街道上爆竹聲聲,五綵牌樓高聳,彩旗蔽日。獅班、曲班、戲班、嗩吶班、八音班等等輪番表演,熱鬧非常。這時,女人們都在屋裡忙碌,趕制大量的「菜包餜」。當客人到來時,要請他們入座吃菜包。客人回家時,還要用一小盤菜包餜作為回禮。「菜包餜」的製作過程是:以適量的開水沖進干油粘米粉,翻搓成泥條狀,捻成圓餅形的餜坯。把「餜坯」放在左手心,右手握圓滾子(雞蛋大,用土燒制)在「餜坯」上作360度旋轉,製成薄薄的凹狀體,再由負責放菜餡的人在凹狀體中包上富有地方風味的菜,使其呈梭形,並於頭尾處捏緊,照次序排列在葦篾做的「朗<土步>」上面,排滿後放進鐵鍋,用猛火蒸熟。梅隴的兒歌唱道:「猴舂咪(一種昆蟲)咪舂猴;舂白米,做菜包;一碗食,一碗留;留在後灶頭,乞貓撞膠落(掉下),目汁流流......」
六、其他小食
潮汕有一誘人的風味小食,叫炒糕餜。將蒸熟的糕餜切成長5厘米、寬2厘米、厚1厘米左右的小塊,放進平煎鍋炒,加入魚露、甜醬油,把餜調勻,使其成紅色,再將爐火加熱,用豬油慢慢煎至焦赤,加入白糖、雞蛋,用鮮蚝油調勻,淋在糕餜上面炒勻後抹在一邊。把赤肉片、鮮蝦肉和嫩青菜心一起放進鍋的另一邊用豬油炒熟,加入沙茶、辣椒醬、味精、魚露,和餜一起炒勻即成。

潮俗在春分或清明,常做薄餅來祭祀先人。制薄餅時先用面加鹽調成糊狀,在平底鍋里煎成像薄膜樣的餅皮。用熟肉絲、蛋絲、豆芽或綠豆、竹筍作餡兒,炒熟後用餅皮包著。薄餅用油一炸,就是春餅。
油炸豆乾(豆腐)是普寧特產,以流沙、占隴、軍埠、燎原、大壩一帶所制為佳。普寧豆乾用大豆磨漿,加少許薯粉、石膏等原料配製蒸熟而成,方塊狀,色呈白、黃二色,每塊重50克左右。食法分為<火局>、煎、油炸三種,特別以油炸豆乾最為膾炙人口。油炸豆乾外皮焦脆,內肉仍白嫩,稱外金內銀。嘗之外皮酥脆內肉嫩滑,佐以辣椒、鹽水等調味佐料,更是風味獨特。詩人張華雲曾為之詠曰:
脆皮嫩肉氣騰騰,蘸以香椒熱辣縈。
難遞下咽頻轉動,待吞落肚汗微生。
且將溫酒三杯下,卻把虛榮一笑輕。
美食珍饈隨處有,家鄉風味最牽情。
蚝烙也是潮汕著名小食。用鮮牡蠣、番薯澱粉和生蔥作料,用胡椒粉和魚露等作輔料,加適量的水拌勻,攤在平底的油鍋里猛火煎成兩面焦赤的烙餅形即成。
佃魚烙(龍頭魚煎)的做法是:先將佃魚洗凈,除去內臟,切成數段,放在用鮮蛋調生粉的漿內,攪拌均勻。將魚一塊塊輕輕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濾過油後,將魚擺在盤上。接著烙出一鍋生粉,用來蓋在魚身上,再撒上胡椒粉、蔥珠。這樣,別具一番滋味的「佃魚烙」就可以桌了。
海陸豐地區的元宵節,還傳承著喝「燈茶」的習俗。鄰里之間請茶致賀,講好話,互祝吉祥如意、財丁興旺,並嘖嘖稱贊主人家的茶做得好喝,又香又鮮,充分體現了人們友好,融洽的氣氛,表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求和冀望。
「燈茶」有的地方叫「元宵茶」,一般是正月十三前後置辦,也有個別從正月初八就開始,正月十三辦的叫「開燈茶」,寄寓著光明與喜慶;正月十六辦的叫「圓燈茶」,預示著年頭至年尾平平安安,圓圓滿滿。調配「燈茶」是以各種淡茶為基茶(也有用開水或雞湯,豬骨湯的)加上肉食類(瘦豬肉、鮮魚),蔬菜類(菠菜、茼蒿、芹菜、蒜、包菜)及豆類,調味類(鹽粉、胡椒、茴香、味精,肉脯類等)作為用料,各鄉各家不同。如今,「燈茶」用料更加講究、品種多樣、嫩香可口為特色,突出了地方風味。
「燈茶」是海豐咸茶的一種。「燈」諧「丁」,取其光明喜慶之意。除此之外,還有「油麻茶」、「蝦苗茶」、「菜茶」、「飯茶」、「炒米茶」等。如「油麻茶」一般作法是:將茶葉和芝麻放置陶缽之中,用水濕後,用「茶槌」擂之,加適量鹽粉,沖上開水,就是「油麻茶」。民謠雲:「海豐地面興咸茶,陶缽擂來知幾家。人情厚薄何處見,看你多少下油麻。」茶中放的芝麻越多,越顯主人的熱情好客。

2、潮汕有什麼著名的小吃

1、菜頭果 (實際上就是蘿卜糕,油煎後加上一定的配料,爽滑可口.) 2、腸粉 (潮汕拉腸) 3、白皮 4、炒薄殼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其實是一種海鮮,一般家常菜只加紫蘇和蒜蓉炒.吃這個有季節性,一般在夏季才比較好吃 5、炒田螺 6、蚝烙 (廣州人叫蚝煎,做法很簡單,只要求食料要新鮮,生蚝的鮮甜在加上油煎後的脆香,極品!) 7、炒粿 (街邊都有得賣,主要是配料很多,而且各種配料都混勻了就很好吃,做法也很簡單,兩分鍾就有得吃,當然排隊的時間不算!) 8、春卷 (裡面一般包綠豆或甜冬瓜泥,再用油炸.我們那裡有個老人經常踩著單車穿街過巷去賣春卷,而且邊賣邊唱潮劇,所以很多小孩子都很捧他場) 9、番薯餅 (用番薯切片,然後用麵粉炸至金黃色,也有用芋頭的.很便宜) 10、番薯芋(可以在裡面加點迷迭香、甘草、玫瑰花瓣、蘆薈汁等等,對女生很有用的.有什麼用呢?我也不知道啊,呵呵!!!) 11、甘草楊桃墨仔 (實際上就是飯後用的水果,只不過在削了皮清洗干凈之後,用甘草汁浸泡幾分鍾,一方面增加口感,另一方面是取乾草的葯用功效,和胃寬中,促進消化.) 12、果條卷 (還沒吃過,有機會再試一下.) 休息一下,口水流太多會虛脫的! 13、粿汁 (我最喜歡吃的東東之一啊,,不過可惜例圖里的粿汁里只有鹵蛋啊,,沒有我每次必吃的好吃的鹵豬腸吶~`~```那樣好好吃啊!!) 14、尖米丸湯 (一般拉,,我不太喜歡吃,口感有點滑滑的,我總覺有點怪!) 15、韭菜果 (很喜歡吃這個,現在都是.包的餡是韭菜,在蒸籠上蒸熟後再刷上一層香噴噴的芝麻油,吃起來更加香甜潤滑,大部分是放到煎鍋上煎至金黃再吃,超香啊。不過熱氣,所以要注意量.~~````````) 16、卷煎 (這個我還沒見過,暈~~) 18、馬鈴薯果 (應該是糍粉果吧?餡有馬鈴薯,芋頭,糯米等,最喜歡芋頭的!) 19、麥粿 (也沒見過,呵呵~~~`````) 20、牛雜粿條 (應該是牛雜河粉吧?最重要的是湯,配料很多,都是家傳秘方,所以我也不知.不過有些店的牛雜湯超好吃.) 21、糯米糍 (這個小吃,,我吃過,但不是這種的!!) 22、沙茶果 (這個也不錯,可惜吃多會膩D) 23、沙鍋粥 (哈哈~~這個到處都有,加些海鮮,沙白、蘇眉和大石蟹挺好吧) 24、瓷殼果-烏果 (過年才有的東西,因為果皮是一種葯用植物的葉子和麵粉做的,有一種很特別的味道,而且對腸胃也蠻好的!) 25、炭燒耗 26、無米果 (好吃啊!!在上面淋上辣椒醬,夠味啊!可會熱氣啊!所以每次和朋友去吃都是一手吃著無米果,,一邊喝著涼茶的啊~~```````哇哈哈~```````) 27、鹹水果 (小學時常吃啊!放學就吃啊!呵呵~~`)28、宵米 29、鴨母 「米念」 ,潮州話直譯 (實是很大的湯圓,在糖水裡面加上木耳,白果,銀耳,鐵蛋之類的東西.) 30、油條 (雖然哪裡都有,,可我附近那一家就特好吃拉,誇張到要排隊的啊~我為了吃,可是等了很多次拉~```````) 31、魚腸粥 (很多地方都不吃魚腸的,太難洗干凈了,不過潮汕人就用鹽水洗,在用清淡的粥調配,鮮味十足!) 32、魚餃,實際上應該叫魚皮餃 (餃皮是用魚肉蓉打的,鮮甜,再加上青菜和爆香蒜蓉!) 33、芋丸 34、雜菜 (一般潮人不怎麼習慣早餐吃麵包和牛奶,人們喜歡在家吃早粥,那粥不比廣州的粥那樣糜爛,應該稱稀飯。桌上放幾碟雜菜,如蘿卜干,橄欖菜,咖喱香腐,鹹菜,炸菜 )35*** (這個東西的名字不知到怎麼打.清明節前後才有的,因為原料中有一種綠色植物的聲用葉子,所以整體都是綠色的,不過這種植物有一種獨特的香味,所以還蠻好吃的!) 36、芝麻糕/馬蹄糕

3、潮汕有什麼美食值得吃?

「食在廣州,味在潮汕」。潮汕美食突出的特點是:清而不淡,鮮而不腥,嫩而不生,肥而不膩。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潮汕地區十大特色美食,吃貨們記得收藏起來哦~

(一)鴨母捻

潮汕傳統名小食,首創於清代初年,一般是在過節時吃的,與湯圓相似。可能有小夥伴好奇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其實是因為它的形狀像母鴨在水上漂浮游盪,所以取名鴨母捻

(二)牛雜粿條

潮汕地區的傳統美食之一,是潮汕人早餐與夜宵的不二之選,煮熟後配上新鮮牛肉或者牛雜,再澆上鮮美湯汁,就成一碗潮汕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

(三)鹹水粿

鹹水粿是一款歷史悠久的潮汕傳統小食,在潮汕流傳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時間。看菜名以為是鹹的水果,實際卻是一道美食,味道可口,價錢便宜。

(四)菜頭粿

潮汕特產潮汕美食傳統小吃菜頭粿,也叫蘿卜糕,又稱再來米粉,價格便宜,好吃又營養。

(五)腸粉

與別的地方的腸粉最大不同便是這個醬汁,味道很香也很濃,還會淋上花生醬,是早餐的最佳選擇,價格實惠,料也足。

(六)春卷

潮汕春卷,外酥內嫩。形狀呈長方形,外酥里嫩,皮酥脆,餡咸香,吃完回味無窮,來潮汕遊玩的小夥伴可千萬不要錯過。

(七)蚝烙

蚝烙是廣東潮汕地區的傳統小吃,歷史十分悠久。蚝烙,鮮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軟。

(八)豬腳圈

豬腳圈是潮汕地區頗具特色的一款小吃,是一種油炸的粿類小食,口感香脆,早上配上稀飯,我可以吃兩碗,潮汕小孩大人都喜歡。

(九)甘草水果

潮汕有很多腌制水果,最普遍是用甘草汁來腌制的的甘草水果。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水果加上甘草水一瞬間酸甜可口,而且吃了能幫助消化、解渴提神。

(十)粿汁

「粿汁」並非「果汁」雖然讀起來一樣,但卻是相差特遠。粿汁是用米漿放在平底鍋上煎熟烤乾而成的,然後再切成三角或長方形的小塊,再放進去鍋里煮再加上鹵汁、菜圃、豆乾、鹵蛋,味道可口,價格實惠。

4、潮汕有什麼特色小吃嗎?

棉城小吃全面搜索 ·潮汕乾麵
·白果豬肚土雞湯 ·潮汕特色小吃-香菇鹵肉粽(圖)
·[潮韻潮味]姑蘇香腐 ·【潮韻潮味】揭陽乒乓粿
·潮汕小吃全面圖展,讓您一次飽個夠! ·無米稞
·桃 稞 ·春 卷
·鴨母捻(圖) ·水晶球
·鼠曲稞 ·貴嶼熏鴨脯(多圖)
·新興街炒糕稞(圖) ·澄海名產--豬頭粽(圖)
·稞 汁 ·護國菜
·潮汕特色小吃 (芋泥)(多圖) ·潮 汕 腌 吃
·普寧小吃油炸豆乾 ·潮汕鹵味-味道甲天下
·金豬年 潮汕小吃「豬」味濃 ·汕頭海鮮小吃(圖片)
·潮食養胃的經典富貴菜(組圖) ·草粿
·正宗潮汕牛肉炒粿 ·地道的潮汕小吃(圖)
·特色小吃(圖片) ·西臚烏酥楊梅
·谷饒獅頭油甘 ·最全的棉城美味小吃向導!
·蟹肉珠瓜羹 ·鮑翅木瓜船
·棉城鱟粿 ·金玉三棱橄欖
·食在棉城 ·潮汕隨處都有小食可吃
·潮汕特色小吃—蚝烙 ·潮汕小吃之魚皮餃
·多風味潮汕特色小吃 ·潮汕小吃特色美食(組圖)
·話說潮汕小吃 ·潮汕小吃
·潮汕小吃圖片 ·潮汕特產歌
·橄欖糝 ·咸 梅
·潮州老婆餅 ·仙城束砂
·達濠米潤 ·沙 浦 酥 糖
·棉湖瓜丁 ·蛋 黃 酥
·潮汕麻薄酥 ·無米粿
·甘草涼果 ·鼠粬粿
·潮汕隨處都有小食可吃 ·蚝烙
·春餅 ·鳳凰山區的枕頭粽
·樟林林檎 ·老君堂姑蘇香腐
·寶斗餅 ·揭陽乒乓粿
·潮汕小(宵)米 ·老媽宮粽球店
·獨具地方風味的潮陽糖餅 ·潮汕小吃——傳統飲食文化的思索
·潮汕小吃接龍 ·潮汕小吃拒絕「粗陃
·潮汕無米粿 ·獨具地方風味的潮陽糖餅
·特色小吃話腸粉(潮汕小吃)

5、潮汕人過端午節有些什麼習俗?

但願能幫到你,希望採納!
■潮汕人外出習俗
穿著——城鄉人們外出辦事、做客,都注意穿戴齊整。若做新客或參加節日盛會,要穿上最漂亮最適時質地最好的衣服,農村人叫「做皮衫褲」。60年代以前,農民上圩市做買賣,多赤足。80年代以後穿鞋著襪上圩市做買賣的日多。青年男女兒童,出門走親戚則多有穿新衣習俗。

攜帶——舊時,人們上圩市多帶市籃、籮筐;走親戚帶裝禮品的花籃、藤籃,如遠行攜帶衣物,平民用包袱,有的用水布作包袱,有錢人用藤莢、皮箱。解放後,人們時尚用軍干用的背包、皮包,女人多花布手提袋、塑皮袋;80年代後,各式各樣手袋、背包、皮箱,隨人喜好。

交通工具——解放前人們外出多步行,遠途坐船為多。計算路途遠近,以10華里為一鋪,通常走一小時。轎是富貴人家的交通工具,城鎮多有專供僱用的轎鋪,官貴者坐四人大轎,一般有錢人坐二人抬竹轎,新娘出嫁坐花轎。轎在解放後已棄用。本地極少有牛車,沒有馬車。解放後,駐軍曾有馬車,後也為汽車代替。

20世紀以前,內河近海交通靠木帆船、篷船,上蘇杭、下海南及出遠洋靠雙桅紅頭船。汕頭開埠後,門戶開放,外國輪船紛紛到來,外資、華僑、內資輪船公司甚多,內河也行小輪船。至30年代水運發達,人們出洋南下北上做生意,多坐輪船,紅頭船退位。潮汕鐵路1904年動工,1906年建成通車,成為汕頭與潮州人們交通的主動脈。20年代末至30年代,潮汕各市縣普遍築汽車公路,1933年築汕頭飛機場;至此,海陸空交通全面暢通,有錢人、生意人,多以此為交通工具。清末民國初人力車(黃包車)成為市區路面的重要交通工具;但無論城鄉,短途仍靠步行。解放後,大量單車出現,市區腳踏三輪車也多,至六七十年代,汕頭成為單車密度最高地區。80年代後,汕頭海陸交通全面發展,摩托車也成為全國密度最高地區;公路交通和市區公共汽車,也逐步發展。出門坐車、坐船、搭飛機,不管長途短途,已成為人們外出的習慣。平原地區過河,舊時多靠渡船,解放以來多已建橋,農村的小渡船,也已是鳳毛麟角。

辭送——凡親人摯友遠行,必有辭送。潮人出洋謀生者眾,遠離故土,未知何日回歸,親情惜別,往往纏綿悱惻,或互贈禮品留念,或送錢財作盤纏,或煮雞蛋甜丸送順風,千叮嚀,萬囑咐,世俗人情,至善至禮。舊時有「父母在,不遠游」觀念,今交通便利,人皆以事業為重,觀念漸變。

宜忌——舊時遠行者,路途艱險,多有求神問卜,選擇吉日之俗。動身之時,宜說吉利話,忌說跌、沉、翻、倒一類詞語。近年交通事故頻生,司機和旅客,也還有求神保佑和摜珓者。

■潮汕人待客送客習俗
待客

迎客。客人到來,主人要上前迎接。客人若是生客,主人要向家人介紹客人身份、稱謂,要招呼客人坐在適當位置。遠道來客,還有遞巾洗臉之禮。
敬煙茶。敬煙茶是潮人最普遍禮俗,在家待客更少不了。不吸煙的人,客人到來,也會很熱切買煙。潮人好臉子,敬煙要用高級煙,若無高級煙,常向客人道聲「對不起」。舊時,在農村,農民用煙筒吸煙,客人到來,為客人裝煙點火,遞煙筒時,常用手掌擦煙筒嘴,然後遞與客人。後來,有了紙煙,就給客人卷紙煙。在清代,潮人還有敬檳榔風俗。乾隆《潮州府志》載:「蔞葉檳榔,無時釋口,親朋往來,不具酒茗,勿以為嫌,不設檳榔,便稱簡慢。」後來,檳榔蔞葉,少有,旱煙卷煙普及,敬檳榔禮俗,遂為敬煙茶代替。

送客

農村送客較為熱情,凡客人有帶禮品來者,主人只收一部分,另送禮物回敬,他們尊守古訓:「來而不往非禮也。」送客也必送至巷口、村外。在城市,也有這種風俗,但不若農村之講究。

■從潮汕俗語看潮人的飲食習俗

蠟 筆

潮汕俗語是潮人日常口頭交流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潮人對生活經歷和經驗的高度概括和歸納,蘊涵著潮人的生活哲理和處事原則。而飲食,作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頭等大事,自然在潮汕俗語中有著廣泛的反映,其內容涉及到潮汕的小吃、特產,潮人的飲食偏好、飲食戒忌、烹調講究等等,潮人的飲食習俗在詼諧幽默的潮汕俗語中表現得更為具體生動、活潑有趣。可以這么說潮汕俗語也是探索潮人飲食習俗與文化一個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徑。下面就將有關潮人飲食習俗的潮汕俗語歸納如下,以請教於方家。

一.見諸潮汕俗語的潮汕小吃、特產

潮汕小吃是潮汕飲食文化的一朵奇芭,歷代民間點心師傅博採眾家之長,搜盡地方之特產,精心製作,逐步積累形成豐富多彩,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藝術品。更以品種多樣、用料講究、製作精細、配料獨特、味道可口而聞名遐邇。其中的著名品牌在潮汕俗語中都有所表現:

1.老媽宮粽球—食定正知

老媽宮粽球指汕頭市昇平路頭媽祖宮(即老媽宮)附近的順德號的粽球。由於粽是用竹葉包裹,要打開吃了才知道味道,於是有此俗語。喻事久見人心。由於潮人有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而且在南方過了端午節,氣候開始轉熱,故俗語中還有「五月未食粽,破裘唔敢放」的諺語。

2.蘇南薄餅—嘴甜舌滑

蘇南薄餅汕頭市澄海區名產小吃,以入口即化,酥香可口為上品。以此喻某人能言善道,善於吹捧。

3.靖海豆楫—好著喉衰著齒

靖海豆楫揭陽市惠來縣名產小吃,香甜可口,但因質地柔韌,牙齒不好的人容易粘在牙縫中。俗語以此喻有所好必有所損。

4.意溪餅—大塊厚

意溪餅潮州市意溪鎮名產—酥皮潮式月餅,比其他地方所產的月餅較大塊,也較厚。以此喻較好的機會或較豐厚的收入。

5.棉湖酥糖—無粕

棉湖酥糖現揭陽市揭西縣棉湖的名產,入口即化,不留余渣。以此喻無根據的亂講一通。

6.老君堂香腐—楞楞

老君堂香腐潮州市下東平路老君堂所產姑蘇香腐。質地硬韌,需慢吞細嚼。喻堅韌。

7.海山蝦米—大插

海山蝦米揭陽市饒平縣三百門盛產的對插大蝦干。以此喻有大的收入來源。

8.獅頭鵝—大隻雅

獅頭鵝汕頭市澄海區名產,個頭大,體態優雅,肉質鮮美。俗語以此喻高大健美之人。

9.潮州柑—碰桶

潮州柑潮汕名產,個頭大,汁多肉美,以前長期為出口外銷產品。

10.赤內琵琶鴨背柿

赤內、鴨背地屬潮州市潮安縣的歸湖鎮,是有名的水果之鄉,一個盛產琵琶,一個盛產柿子。

11.陳橋阿媽驚吊瓜溪東老爺畏麥

陳橋、溪東都屬潮州市,一個盛產青瓜,一個盛產麥子,大家久食生厭。

12.南畔洲菜頭—痛窟

南畔洲菜頭汕頭市澄海區盛產的良種蘿卜,個頭大。傳說某農民一天早上下地,發現蘿卜被盜,地里只剩下一個個的大窟窿,面對如此場景,老農只能對著窟窿心疼被盜的蘿卜咋那麼大個。由此喻損失慘重。

13.豬腸脹糯米

豬腸脹糯米即糯米香腸,潮汕有名小吃。用糯米和各種餡料塞入豬腸製作而成,皮薄,餡飽,圓鼓鼓的。俗語以其外形喻某人衣著太過緊束身肢。

14.棉湖豆乾—熱單畔

棉湖豆乾揭陽市揭西縣棉湖鎮的名產。吃時把豆乾放入油鍋中煎,只煎一面,使其半邊焦黃味道香脆,另半邊仍然乳白鮮嫩,吃起來別有風味。俗語使用同音相關的手法,喻單相思。

15.無可奈何舂甜

甜,潮人用糯米和紅糖蒸成的一種糯米年糕。由於不易變質,方便保存,同時又耐消化,能吃飽肚子。是過去坐紅頭船到海外打工者必備的食品。由於飄洋過海,出外打工,是事出無奈,故有此嘆。

二、潮汕俗語所反映出來的潮人飲食偏好

俗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類對食物的選擇不僅取決於其個人的機體特徵、時代條件、周圍的自然環境等,而且更取決於其文化特點。不同的文化,對食物有不同的標准和消費方式。地處海濱的潮汕人對於食物更是有自己的一方見解和偏好。

1.年夜尖頭冬節烏

尖頭:江海交匯處的一種魚。烏:烏魚,一種淡水養殖魚。冬節:冬至。在冬節至年關,此兩種魚最肥美。烏魚是潮汕人較喜歡食用,也是比較值錢的一種淡水魚,在潮汕俗語中有廣泛的反映。與之相關的俗語還有「寒烏熱鱸」(冬天的烏魚、夏天的鱸魚最為肥美),「烏魚鰓,唔甘分厝邊」(烏魚味美,就連不能吃的魚鰓都不與別人),到了六月,烏魚不當令了,但這時苦瓜、勒魚開始新鮮上市,於是又有「六月烏魚存個嘴,苦瓜上市勒魚肥」一諺。

2. 鯉姑喉吃贏草魚頭

潮人謂鯉姑魚的頭部與肚子之間的部位最好吃,比草魚頭還美味。鯉姑魚到六月最為肥美,是趁時好貨。故還有俗語「六月鯉姑」一說。

3.立冬蔗食病痛

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

4.夜昏東,眠起北,赤鬃魚,鮮薄殼

晚刮東風,早刮北風,正是赤鬃魚和短齒貽貝當令的季節。薄殼為潮汕特產,生長在江河的入海口,六月天的時候,生長得最為飽滿,故有「六月薄殼—假大頭」一說。

5.錢螺蚌仔—食酸嘴

錢螺、蚌仔兩種貝殼類食物,個小肉少,不方便進食,同時也沒有什麼吃頭。

6.三四賣梅,五六刮草

每年的三、四月楊梅當令,市面上就開始有人賣楊梅了。但「一粒楊梅,三斗火」,楊梅有熱氣,容易上火,不能夠多吃。由於楊梅不易保存,過了端午節,市面上就沒有楊梅賣了。即「水梅唔過四月八,楊梅唔過五月節」。

每年的五、六月天氣熱,街上開始有人賣草(涼份)。草,是三伏天潮汕民間小販所賣的一種清熱小食。一般都用一個大缸盛之,當有人購買時,用勺子從缸中一塊一塊的刮出裝碗,並同時在碗中切割幾下,撒上砂糖即可食用,與之相仿的消暑食物還有豆腐花。這些都是本小利大的生意。故人稱「草豆花,砍參割」(本小利大)。相關的俗語還有「別人草,別人糖」(別人的東西,可以任意揮霍浪費)、「草熬熟,天時變局」(夏天的天氣變化無常)、「南肚浮烏雲,草賣有存」(下雨天,草果賣不出去)等等。

7.三四桃李柰,七八猶甘柿

三、四月桃、李、柰成熟,七、八月份猶甘和柿子當令。

8.霜降,橄欖落瓮

霜降時,橄欖成熟可以收獲。要用瓮來裝是因為橄欖見風就起皺,需裝入瓮中密封保存才長久。

9.食魚愛食馬鮫鯧,看戲愛看《蘇六娘》

謂馬鮫魚和鯧魚是好魚,潮劇《蘇六娘》是好戲。潮人特別愛好吃鯧魚頭,愛食到什麼程度呢,有俗語「賣田賣地買鯧魚鼻」以誇張手法極言鯧魚頭的美味。

10.食蠐試身份

蠐,蟹類的一種,殼的兩端成錐狀,大足瘦長,潮人喜用生蠐腌制生食,味極鮮美,但腸胃不好,易引起腹瀉。

三、從潮汕俗語看潮人的烹調講究。

潮人的烹調技術,注重色、香、味俱全,其悠久的烹調文化,通過散布在國內外的大小潮州菜館,早就在國內和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特別是潮州菜以海鮮見長,烹調用料,多姿多彩,採用魚翅、燕窩、禽畜內臟和某些蔬菜,都是世界各國很少使用的。

1.潮州菜的製作方法

「煎炒烙」潮菜烹調中的三種主要炒盤工藝。炒盤時講究「猛火厚香魚露」。「燉」 潮菜烹調中四種清湯的製法。:就是用生魚菜在滾燙的湯中泡熟,就象現在的吃火鍋。潮菜中以湯泡類最為特色。特點是清甜可口,而且能保持原味。

2.潮州菜的「彩盤」藝術

潮州菜在裝盤的時候,廚師用竹筍、蘿卜、薯類等,精工雕刻成各色各樣的花鳥之類或放上蔬菜,置於盤中做點綴之用。所以俗語有「莞荽姐疊盤頭」之說。莞荽,是潮汕地區特有的一種香菜,做為盤頭配用。「姐」字純粹是一種擬人化的尊稱,並不意味就是女的。此俗語比喻走在前頭的人和事。

3.潮菜烹調配料的講究

有「嫩姜陳醋」、「生蔥熟蒜」之說。調味用的姜要用嫩的,醋要用陳釀的。用蔥時只需切碎無需炒熟,用蒜時就需炒熟。這些都是潮汕廚師們經驗的高度總結。潮州菜還很重視調料,每樣大菜上席時,必配上「醬碟」,有時是甜醬、有時是梅膏醬、有時是桔汁等等。這都要根據上什麼菜而定。蘸上各種「醬碟」,吃起來風味更加獨特。

4.潮菜宴席菜式的講究

潮菜宴席菜式講究飲食多樣化,葷素結合。故有「食魚食肉,還著菜甲」一諺。

參考書目:

《中國菜精華大全》王洪選編
《潮汕熟語集釋》蔡英豪編著
《潮汕方言熟語辭典》林倫倫編
《潮汕俗語集》蔡紹彬遍注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