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特產小吃
1、請問我要去貴州遵義、黃果樹、花溪,當地有哪些可以的飯庄做的特色小吃比較好的?
在遵義的地方小吃有一、羊肉粉:
1、楊三羊肉粉——湘山賓館旁邊巷子 2、燙皮羊肉粉——海風井
3、戴聾子羊肉粉——董公詩新街
鑒於遵義市區羊肉粉館太多,其它就不說了.
二、米皮:
1、劉兒媽米皮——毛主席舊居、步行街、遵義賓館等 2、烏江辣雞干餾米皮——公園門口、烏江大樓下面
3、辣雞干餾米皮——保健院往上走30米 4、蹄花米皮——保健院往上走25米
5、和尚米皮——幸福巷 6、紅油米皮——湘山賓館旁邊巷子
7、楊二媽米皮——貴陽路口
三、粉、面(豆花面):
1、肖二娘豬腿肉片粉——老城撈沙巷 2、老腸旺粉、面——中醫院旁邊
3、腸旺面——白楊洞內環路口 4、老泰來面——公園路口
5、張家豆花面 —— 一中下面 6、劉成詁豆花面——老城步行街
7、王記豆花面——鹼廠大門斜對面 8、豬肉米皮——新店子
9、張胖子大肉面——桃溪路口
四、餃子:
1、老泰來抄手——公園路口 2、金致抄手——老城子尹路
3、東北餃子——官井路口 4、萬里路水餃 ——市醫院
五、涼粉:
1、鴨溪涼粉——鴨溪范家 2、鴨溪涼粉——南白公園門口、煙草公司門口
3、鴨溪涼粉——丁子口遵義電影院下. 4、涼粉——公園路口
5、涼粉——供銷大樓邊上有一家
六、洋芋攤攤(含洋芋粑粑、炒洋芋、魔芋、豆腐皮):
1、動感洋芋——龍井溝朝陽小學巷子里 2、炒洋芋——貴陽路到北京路有個巷巷
3、炒洋芋——公園路有兩家 4、炒洋芋——北京路口老婆婆
5、炒洋芋——明珠閣 6、炒洋芋——鄢大姐的臭豆腐
7、炒洋芋——幸福巷有一家,也巴實 8、炒洋芋——丁子口夜市背後有兩家,說炒洋芋絲絲也好吃哦
9.白沙井巴子洋芋
七、戀愛豆腐果、絲娃娃(川餃):
好象都是公園路的專賣哈。龍井溝也有一家絲娃娃(小肥頭絲娃娃)還可以,衛生可口
八、茶湯:
1、中醫院旁邊有一家 2、金銀新村菜市旁邊那條小路上也有一家
3、上揚家港有一家 4、茶湯要衛校後面有一家
5、新華橋頭,白沙井菜市上面10米處。 6、華海酒店邊幸福巷裡面有一家
十、雞蛋糕
1、遵義會議會址對面的專賣 2、步行街轉楊柳街路口
十一、燒烤(含燒烤、烙鍋、炒螺絲、怪鹵等等):
1、小兵烤魚——獅子橋頭國貿對面 2、四毛烤魚——老城福利彩票中心對面
3、余老頭燒烤——地球人都知道 4、湄潭燒考(1)——地球人都知道的邊邊
5、湄潭燒考(2)——丁子口天橋腳 6、戴味燒烤——市中心
7、新疆羊肉串——丁子口天橋腳(靠舊居這邊) 8、烤肉串——紀念管邊的小巷,這家酸菜燙飯和烤肉不錯
9、炒螺絲 ——軍嫂街 10、炒螺絲——撈沙巷陶氏兄弟
11、蠻子烤魚——好象也是在撈沙巷 12、烙鍋——撈沙巷比較集中
13、怪鹵——撈沙巷比較集中 14、王二姐燒烤——毛主席舊居旁
15、俄羅斯烤肉——瑞安花園門口。 16. 香港路 安科通訊 旁邊的 碳燒生蚝
遵義的燒烤太多、好吃的也很多,就舉一些有代表性的
十三、包子、餅等等
1、苟家井天橋腳下 2、步行街中段
3、中華南路靠交行這邊明珠閣上去一點點的包子 4.老泰來的包子
5、北京路口的肉餅大王 6.老城菜市(協台壩)賣燒餅
十四、糯米飯
1、東風小學對面胡家巷子裡面的貞豐糯米飯 2.毛主席舊居幸福巷內的豌豆糯米飯(有2家)
3、豌豆糯米飯(干溜辣雞)——保健院上面
十五、酸辣粉
1、步行街中段 2、丁子口夜市背後
另外還有很多小吃:
1、市醫對門那家的冰粉 2、尚稽的臭豆腐皮
3、正安的牛肉乾 4、正安和道真的灰豆腐
5、板橋豆腐乾 6、碧雲路的綠豆湯
7、南白黃家黃糕巴 8、遍步遵義的辣得笑
9、鳳崗、湄潭的綠豆粉 10、道真、正安、鳳崗的油茶
11、楊家巷的雞爪和紅油雞翅尖 12、香港路的鵝翅膀
13.徐三炒飯
二十、牛肉粉:
1、夏四牛肉粉——梅嶺廠門口 2、華華牛肉粉——醫學院
3、花溪牛肉粉——醬醋廠門口 4、左七妹牛肉粉——碧雲路
另外還有幸福巷、公園路等等的牛肉粉味道不錯。
希望能幫助你。
2、道真的特色小吃有哪些啊
牛打滾和酸菜孜耳面是道真的特色小吃
3、56個民族 56種美食,知多少
56個民族 56種美食,知多少
56個民族56朵花,56個民族是一家。但這56個民族卻又有著各自的習俗各自的傳統和各自的飲食習慣。那麼,今天就來科普一下56個民族的56種民族特色之美味佳餚吧!
漢族·餃子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而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
蒙古族·烤全羊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聖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回族·面點
回族是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萬盛馬糕點、羊筋菜、金鳳扒雞、翁子湯圓和綠豆皮等。
苗族·酸湯魚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傣族·豬肉乾巴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典型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乾巴、腌蛋、干黃鱔等。
傈僳族·漆油燉鴨
傈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傈僳族普遍日食三餐。仍然習慣於飯菜一鍋煮的烹制方法,即在做飯時,先把米放入鍋內熬煮,中間更換兩次水,待米快熟時,放進青菜、白菜直至菜爛。典型食品:有漆油燉鴨、清水煮小豬、豬蹄珍珠粥等。
藏族·酥油茶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還有很多,例如:足瑪米飯,藏族傳統宴席食品,用足瑪、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
壯族·寧明壯粽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族擅長烤、炸、燉、腌、鹵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桿,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狀元柴把等。
朝鮮族·泡菜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鹹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餚。朝鮮族泡菜做工精細,享有盛譽,是入冬後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備菜餚。朝鮮族節日菜餚品種繁多,並備時令名菜。朝鮮族名菜名點很多,主要有神仙爐、補身爐(又稱補身湯、狗肉火鍋)、冷麵、打糕、朝鮮泡菜等。另外還有:醬牛肉蘿卜塊;鐵鍋裡脊;生拌魚等朝鮮族風味菜餚。
高山族·米酒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以稻米為日常主食,輔以薯類和雜糧。高山族普遍愛食用生薑,有的直接用姜蘸鹽當菜;有的用鹽加辣椒腌制。高山族過去一般不喝開水,亦無飲茶的習慣。泰雅人喜用生薑或辣椒泡的涼水做為飲料。據說此種飲料有治腹痛的功能。過去上山狩獵時,還有飲獸血之習。不論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飲用自家釀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納西族·麗江火腿粑粑
納西族原游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勤勞節儉的納西人,喜歡喝酒、飲濃茶,愛吃酸、辣,甜味的食品。典型食品主要有:麗江火腿粑粑、麻補、雪蓮花拼盤、麗春銅火鍋等。
布朗族·竹筒茶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稱為布朗族。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個嗜好,並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間還常把酸茶做饋贈親友的禮品。
阿昌族·酸辣谷花魚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喜吃芋頭,傳說古代慶豐收時,殺狗和吃芋頭必不可少。稻田養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多將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魚(栽秧時將魚苗放入田內,谷熟後取魚,稱谷花魚)最具特色。
怒族·琵琶肉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怒族習慣於日食兩餐。其主食絕大部分以玉米為主。怒族飲茶是仿製藏族的酥油茶而製作的漆油茶。常可作為產婦或體弱者食用的補品。典型食品主要有:琵琶肉、漆油燜雞、燒羊肚、漆油茶、咕嘟酒等。
鄂溫克族·鄂溫克酸奶子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純畜牧業生產區的鄂溫克族以乳、肉、面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離開牛奶,不僅以鮮奶為飲料,也常把鮮奶加工成酸奶和干奶製品。主要奶製品有:稀奶油、黃油、奶渣、奶乾和奶皮子。最常見的吃法是將提取的奶油塗在麵包或點心上食用。
鄂倫春族·鄂倫春烤肉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清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有特色的食品主要有曬肉乾、曬肉條、灌血清、手把肉、烤肉、燒肉、樺樹汁等。
赫哲族·殺生魚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赫哲族的飲食,分魚肉、獸肉、野菜、野果、食用菌等多個種類,其中,尤以食魚為獨特。赫哲人的食魚,有殺生魚(塔拉克)、魚片(拉鋪特克)、刨花(蘇拉克)、烤魚(稍魯)、烤魚片(達勒格切)等。
門巴族·蕎麥餅
門巴族據藏文史籍記載,門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繁衍生息。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在勒布地區的門巴族人,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吃蕎麥的方法,其作法是:用一塊圓形的薄石板,放在火塘的三角架上,以野蜂蜜代油,攤上糊狀的蕎面烙成餅,然後再抹奶渣、辣椒、鹽水等佐食。
白族·柳蒸豬頭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的風味菜餚很多。生皮是為白族逢年過節必備的菜餚之一,是用多種辛麻辣拌成的冷葷菜。毛驢湯鍋,是用毛驢肉燒制而成。柳蒸豬頭也是白族傳統名菜之一,是用豬頭放在柳條架上入鍋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節特製的糕餅,用發酵面團加佐料蒸制而成。
保安族·饊子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的飲食多以小麥、青稞和玉米為主,一般做成饅頭、面條、油香、饊子等;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豬、馬、驢等非反芻動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獸。
布依族·五色花米飯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布依族傳統小吃很多,特別是居住在雲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線、餌塊、豌豆粉、米涼糕等。布依族豪爽好客,特點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楓葉節,很多布依族都用楓香葉等各種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招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朋好友。
達斡爾族·「二米飯」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主食中以稷子米和蕎麥面為主。平時,喜用肉燉蔬菜。常吃魚,主要烹調方法是清燉和清蒸。典型食品有燕麥炒米、面等。所謂「二米飯」是蕎麥米和小米或稷子米混煮而成。
德昂族·酸筍燉雞
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酸筍用途十分廣泛,即使在燉雞、炒肉或烹魚時都要加酸筍調味。受當地漢族的影響,許多漢族風味的腌菜、腐鹵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見的小菜。
東鄉族·東鄉族棧羊肉
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製作'棧羊'肉,獨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鍋上蒸'發子',屠宰棧羊吃發子是東鄉族改善生活的一種形式,當地有句諺語說:'先來的發子比後來的肉香'。東鄉族還善於把棧羊肉製成清湯羊肉,美味可口,滋補營養,老少皆宜。
侗族·侗族生酸菜
侗族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等地。日常蔬菜十分豐富,除鮮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黃瓜、酸蘿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餚以酸味為主。不僅有酸湯,還有用酸湯做成的各種酸菜、酸肉、酸魚、酸雞、酸鴨等。相傳腌酸菜始於宋代。
獨龍族·蜂蛹
獨龍族曾被稱為「俅人」、「曲人」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蜂蛹是獨龍族民間最講究的菜餚之一,有說獨龍族百歲老人較多,與常食蜂蛹有關。獨龍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頭、燒酒燜雞、吉咪等。
俄羅斯族·烤麵包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俄國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蘇波」在俄語中是湯或湯菜之意。俄羅斯人切土豆、胡蘿卜多切成塊,而不切條。俄羅斯族人喜愛飲酒,善於製作各種食品和飲料。著名的是烤制麵包和製作啤酒。俄羅斯人稱啤酒為「畢瓦」,自製的味甜,不像一般啤酒味苦。
哈尼族·竹筒雞
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南。哈尼族地區物產豐富,烹飪方法獨特,具有本民族風味特點的典型食品很多。如竹筒雞、生炸竹蟲等,比較有名的風味菜餚還有蜂蛹醬、暴腌芭蕉心、酸筍炒麂子肉、肉鬆醬、清湯橄欖魚、螃蟹燉蛋清、煮蛇圓子等。
哈薩克族·奶疙瘩
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日常食品主要是面類食品、牛、羊、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乳酪等。典型食品大部分來自畜牧業生產,如:冬肉,馬奶子,奶疙瘩。
基諾族·芭蕉肉
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其附近地區。基諾族自稱「基諾」,漢文譯稱「攸樂」。1979年被國務院正式確定為中國的第55個少數民族。基諾族食用大米很講究,要吃好米,新米,陳倉米多用來喂養家畜或做烤酒。平時肉類來源多依靠狩獵。典型食品主要有:芭蕉肉、全肉條等。還有竹筒燒麂排,油煎掃把蟲。
京族·鯰汁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日常菜餚以魚蝦為主,常用魚蝦做成魚汁,作為每餐不離的調味品。家庭飼養的豬雞,也是日常主要肉類來源。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魚汁,又稱「鯰汁」,是京族民間傳統調味品,以各種小魚經腌制而成。
景頗族·砂鍋燉竹鼠
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魚、撒皮、舂鱔魚、砂鍋燉竹鼠。
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族抓飯
「柯爾克孜」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柯爾克孜人的日常飲食有饢、鍋貼、庫依瑪克(油饢)、包爾沙克(油炸面塊)、曲依包爾沙克(油炸果)、烙餅、油餅、奶皮面片、油炸疙瘩、沙木沙(烤包子)、曲曲爾(水餃)、油饊子、奶油稀飯、抓飯、拌面、花捲等。
拉祜族·拉祜族烤肉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拉祜族烤肉別具風味,大都獵獲的野獸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葉將肉包住埋入火中,燒熟而食。典型食品主要有:拉祜族烤肉、松鼠乾巴、干糝、香草烤牛肉等。
黎族·竹筒飯
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等地,據考證,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發展而來。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成為該島最早的居民。黎族習慣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時也吃一些雜糧。習慣將收割的稻穗儲於倉中,吃時拿一把在木臼中脫粒。做米飯的方法一是用陶鍋或鐵鍋煮,與漢族燜飯的方法大體相同。特色美食:竹筒飯。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燒烤,是珞巴族最常見的一種加工食物的方式。不管是植物性食物,還是動物性食物,都可以燒烤。整條魚投入火塘,埋上熱灰,用不多時便燜熟可吃。在山上捕獲到大的動物,除烤吃外,還切成肉條,烤熟後長期貯藏。
滿族·薩其瑪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滿漢全席是我國最著名的、規模最大的古典筵席。又稱滿漢燕翅燒烤全席。滿、漢族合宴名稱。它是我國烹飪技藝發展的一個高峰。薩其瑪是滿族傳統風味糕點。「薩其瑪」是滿語,漢語叫金絲糕、蛋條糕。它用精粉、雞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紅絲等做成。
毛南族·酸食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毛南族是嶺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毛南山地盛產紅薯,並在食物中佔一定份量。為能充飢和享受各種美味,吃的方法有火煨、水煮,切片煮糖水,蒸乾片,水磨取漿製作紅薯粉絲,整個兒煮、烤,或切片混入米飯中煲熟。酸食:是毛南族傳統的飲食習慣。夏天天氣炎熱,勞動歸來吃些螺螄酸,不僅清新爽口,而且還會防治腸胃消化不良和腹瀉等疾病。
仫佬族·腌豆角
仫佬族,在他們本民族的語言中,「仫佬」一詞就是「母親」的意思。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仫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使用漢文。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備有酸壇腌制各種腌菜,有腌豆角、蒜頭等。
普米族·紅燒琵琶肉
米族的族源屬於中國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為白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族普遍以飼養的畜禽為其肉食來源。常見的有豬、牛、羊肉,並能製作酥油、乳餅等乳製品。典型食品主要有:紅燒琵琶肉、醉雞、竹葉菜炒西紅柿等。
羌族·羊肉附片湯
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羌族無論男女老少,均喜飲用青稞、大麥自家釀制的咂酒,咂酒的製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麴,封入壇內,發酵7—8天後即可飲用。典型食品:羌族特別講究葯膳,較為典型的葯膳菜有羊肉附片湯、羊歸湯。
撒拉族·撒拉族油攪團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處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區。撒拉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通用漢文。按照伊斯蘭教義,撒拉族嚴禁飲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備酒。平時更無飲酒的習慣。日常飲料除清茶、奶茶和蓋碗茶以外,還常飲麥茶和果葉茶。典型食品:比利買海,又稱「油攪團」,撒拉族傳統風味食品,用植物油、麵粉製成。
畲族·豆腐釀
畲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裡的客戶,傳說畲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畲族大都喜食熱菜,一般家家都備有火鍋,以便邊煮邊吃。除常見蔬菜外,豆腐也經常食用,農家招待客人最常見的佳餚是「豆腐釀」。
水族·魚包韭菜
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早在秦漢以前,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就居住著許多部落,據考水族是從其中一個叫做「駱越」的部落發展起來的。水族酸湯極有特色,有辣酸(辣椒製成)、毛辣酸(西紅柿製成)等多種。水族農民不善種菜,因而蔬菜品種比較單調,青菜、廣菜及大葉韭菜是最常見的蔬菜。美食:魚包韭菜
塔吉克族·手抓羊肉
塔吉克族雖然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徵,但從遠古時代起,他們就生息繁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現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沙東、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塔吉克族最喜歡的食品為抓肉、牛奶煮米飯和牛奶煮烤餅。在肉食上,塔吉克族最喜歡用清水將較大的肉塊煮熟,然後蘸鹽吃,認為是原湯原味,民間把這種食肉的方法稱為「西爾烏」(手抓羊肉)。
塔塔爾族·古拜底埃
塔塔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古稱韃靼。「塔塔爾」一詞原意為「茅舍」。塔塔爾族婦女素以烹調技藝高超著稱,善於製作各種糕點,如用麵粉、大米加乳酪、雞蛋、奶油、葡萄乾、杏干烤制的「古拜底埃」,其外部酥脆,內層松軟,風味馳名新疆。
土家族·粑粑(糍粑)臘肉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貴州省以及四川省(現在屬於重慶市)。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糍粑)臘肉、油茶等食品,還有合菜;團饊;綠豆粉(米粉);油炸粑。
仡佬族·扣肉底菜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其餘居住在貴陽市、六盤水市、遵義市和銅仁、畢節、安順、黔西南等4個地區,少數散居於雲南和廣西。仡佬族大都喜歡把鮮菜做成酸菜和腌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薑混合腌制的酸辣菜,用香椿芽腌制的腌香椿,不僅可以涼拌,單獨作菜,而且還可用來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
土族·哈力海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土族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意為蒙古人),舊稱「青海土人」,藏族稱之為「霍爾」。日常菜餚以肉乳製品為多,當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節日食品。民間有不少以當地土特產為原配料製作的食品,其中較有代表性的風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么、燒麥等。
佤族·鵪鶉肉湯
佤族分布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瀾滄江以西和怒江以東的怒山山脈南段。原稱「卡佤族」,196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為現稱。雞肉粥如茶花稀飯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現吃現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間有「無辣子吃不飽」之說。
維吾爾族·烤羊肉串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一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過生活的「丁零」人。典型食品:維吾爾族最愛吃饢、抓飯、包子、面條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餚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還有:油饊子、銀絲擀麵(維吾爾語稱「玉古勒」)、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黃蘿卜(胡蘿卜)醬等。
烏孜別克族·米腸子
烏孜別克族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孜別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亞各地,元朝時稱為「月即別」、「月祖伯」等,15世紀,逐漸形成民族。烏孜別克族人的食物主要是肉食和奶製品,蔬菜吃得較少,多吃羊、牛、馬肉。米腸子和面肺子是烏孜別克人喜愛的傳統小吃,做法精細。
錫伯族·辣罐
錫伯族世居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紀中葉西遷至新疆察布查爾等地,現多數居住在新疆、東北,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辣罐是錫伯族人獨特的菜餚。通常將肉餡剁好,選用長辣椒切成2厘米一段將辣筋取出,再將肉餡灌入,掛糊後用油炸成金黃色撈出裝盤上席。
瑤族·荷包紮
瑤族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瑤族人自稱「勉」、「金門」、「布努」、「拉珈」、「炳多優」等,因經濟生活、居住地區和服飾的不同,又有30多種稱謂。瑤族人口較多,分布較廣,各地均有獨具一格的風味食品,其中的典型食品有:油茶、粽粑、荷包紮。
裕固族·燒殼子
裕固族聚居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肅南地區,其餘居住在酒泉黃泥堡地區。裕固族自稱「堯乎爾」、「兩拉玉固爾」。裕固族的奶食品主要用氂牛、黃牛、羊奶為主製作,有甜奶、酸奶、奶皮子、酥油和曲拉。裕固族還喜歡在大米飯里、粥里加些蕨麻、葡萄乾、紅棗,拌上白糖和酥油,或在小米、黃米飯內加些羊肉丁、酸奶,作為主食。面點美食:燒殼子。
彝族·白水煮乳豬
彝族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自稱繁多,因地而異,有「諾蘇」、「密撒」、「羅羅」、「撒尼」、「阿細」等。建國後,以「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蕎粑、麵糊酸菜肉、白水煮乳豬等。
4、貴州遵義必吃十大美食
貴州遵義必吃十大美食如下:
1、遵義豆花面
乳白的豆花,淡黃的鹼面,紅紅的蘸水再撒上綠油油的魚香或「過橋」或干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花面,一定會讓你食慾大開。一碗普普通通的豆花面,見證了遵義的歷史和文化,早在2006年,遵義豆花面就被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遵義豆花面,是遵義人民在本世紀初獨創的一種風味小吃。不但豆花和面條製作特殊,而且佐料和肉臊的配料也與眾不同。吃起來鮮香嫩滑,人人稱道。「豆花面」中的「豆花」,以黃豆磨漿經點酸湯而成水豆腐,用豆漿煮熟,比普通豆腐細嫩而綿扎。「寬刀面」,選用上等麵粉摻和鮮雞蛋,外加少許鹼水和芡粉製成,比普通面條要寬一點、長一些。
佐料和肉臊,需紅辣椒油、豬油、熟菜油、麻油、味精、蔥花、姜絲、香椒末、魚香菜和碎細的魷魚、豬蹄筋、雞肉丁加油炸花生米。盛裝豆花,需一碗一碟碗里先裝面條,「豆花」蓋上,再加豆漿,佐料和肉臊用小碟拌_盛著。食用時,把面條和豆花挑碟里,邊蘸邊吃,其味頓時鮮美上口。
2、遵義羊肉粉
遵義羊肉粉早在清代中葉就名揚遐邇。凡來遵義品嘗過遵義羊肉粉的人,無不交口稱贊。遵義人特別愛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滾燙的羊肉粉,渾身暖和。去飯館進餐的十分踴躍。當地有一種習慣:每逢冬至這天,全城老幼都要吃一碗羊肉粉。說這天吃羊肉粉,整個冬天都不冷。
羊肉粉的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其作法是:先將米粉在開水鍋里燙三次,除去米粉本身的酸味,盛在瓷碗中。然後在米粉上放一層薄薄的羊肉片,這種羊肉片是煮熟後榨壓切成的,最後澆上鮮紅的辣椒油,撒一些花椒粉、蒜苗、香蔥、蕪荽等。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十分誘人。
吃羊肉粉最講究的是吃原湯味。一般說,遵義居民喜歡選擇思南縣一帶產的矮腳山羊,因為這一帶山羊肉質細嫩,腥臊味少。當天宰殺剝皮,不用水洗就可放入鍋。熬羊肉湯時先將鮮羊肉放入鍋中,小火慢燉,羊肉湯清而不濁,鮮而不腥。除去肉和骨之外,再用一兩只母雞,佐以少許冰糖,這樣的湯尤為鮮美。
3、遵義黃粑
遵義黃粑原名「黃糕粑」,是貴州民間風味小吃,歷史較為悠久。以遵義縣南白鎮的產品為隹。遠方來客品嘗後,贊不絕口,往往要帶上幾個回家。製作「遵義黃粑」選料精良,火候及包裹用料亦是非常講究。
遵義黃粑是以大米、黃豆漿與糯米拌合,用筍殼葉包、蒸而成。糕色深黃,滋潤軟糯,芳香濃郁,甜美可口,粒粒糯米鑲嵌其中,形似珍珠,玲瓏透明。食時一般切片,經蒸、炸、烤均可。以遵義縣南白鎮所產品質為佳。
4、烏江魚
世人知道烏江,可能還是從紅軍「突破烏江天險」開始。然而,這條發源於貴州,經重慶流入長江的大河,最著名的莫過於烏江魚了,烏江魚是貴州遵義特產之一,屬於貴州黔菜。
自古以來,烏江兩岸的人們由於經常捕食,漸形成了烏江魚獨特的食用方法:將烏江魚切片,以食油,辣椒,姜蒜等多種佐料泡製,使之具有鮮、香、嫩、滑等特點,一時間烏江魚食者甚眾。烏江魚烹調歷史悠久,在製作過程中你也可以感受到這些特色菜餚的魅力,烹調方法以煮菜為主,口味屬於香辣。
5、糟辣魚
糟辣魚是黔菜里很具代表性的一道名菜,糟辣椒是貴州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一種傳統民間技法,通常選肉質厚實、色澤紅亮的辣椒搭配紅蒜子,做成的糟辣椒可以製作糟辣系列菜品如:糟辣魚、糟辣回鍋肉、糟辣豆皮等,在我們當地非常受歡迎。
糟辣魚首先洗凈魚鱗,魚鰓,剖腹,洗凈內臟,用刀將兩扇魚肉切開,將魚頭劈開,用「人」字花刀在魚兩面劃一道,深至魚骨,加入貴式腌魚料腌制。爆鍋中火,下熟菜油燒至六成熱,撈起魚片,放入油鍋,放入紅辣椒、姜和蔥花,再拌入魚片,待魚片生熟後,加入味精,倒進湯盆里即可。該菜色為金紅色,肉質嫩滑。
6、遵義鹽菜扣肉
遵義鹽菜扣肉是貴州地區的一道特色菜餚,屬於貴州黔菜。西南部,尤其是貴州東北部的鹽菜,是用芥菜晾乾後切碎腌制而成的一種菜餚,不是腌漬過的,不是酸菜或梅菜。
扣肉是一種意義廣泛的食物,因此許多地方的稱謂不同,做法不同,口味也不同。鹹菜扣肉是由鹹菜和五花肉製成的,鹹菜扣肉呈黑色和黃色,味道鮮美,味道鮮美,肥而不膩,實為人間美味。
7、豆腐圓子
傳說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政府大辦「皇會」,全城禁屠數天,不許食葷時有雷姓豆腐作坊,以豆腐做成園子,用菜油炸熟出售,很受歡迎,名揚京城。經貴陽幾代人改進後,炸出的豆腐園子內瓤質嫩如雪,布滿點點「蜂窩」,色澤褐黃、外酥內嫩、香辣爽口,成為貴陽百姓喜愛的小吃之一。
8、遵義八大碗
遵義八大碗是遵義有名的宴席名菜,屬於貴州菜、黔菜系列。遵義八大碗分上八碗、中八碗、下八碗,這些八大碗中有宮保雞丁、糟辣魚、烘雜燴、泡椒板筋、烏江豆腐魚、天麻鴛鴦鴿、折耳根炒臘肉、花攔雞、明蝦鵪蛋魚、鳳尾魷魚、拔絲蓮米、燒雜燴、烤乳豬、碎滑肉、毛鳳凰魚翅、烤酥方、虎皮青椒等。遵義八大碗主要特點是「香辣」、「麻辣」,其菜辣香醇厚、味美可口、色澤艷麗、造型優美。
據史料記載,遵義「八大碗」在清朝時就成為本地的傳統菜餚,集中了扣、燜、醬、燒、炒、蒸、熘等烹飪技法,有濃厚的鄉土特色。「八大碗」清末逐漸走向民間宴席,老百姓遇年節、慶典、嫁娶等,大多以「八大碗」宴請,是當時遵義人餐桌上最具特色的菜餚。
9、酸_肉
酸_肉是遵義特色菜之一,屬於貴州菜、黔菜。「_」,指用鹽及酒麴和上米、面來腌制肉類,它是流傳在黔北遵義一帶民間的一種古老的食品加工方法,主料多採用新鮮魚肉、豬肉,成品略帶酸味,故名酸_肉,酸而不膩。酸_肉是在冬至後立春前,家家戶戶殺年豬時,將一部分當時吃不完的諸如肉皮、豬頭肉、豬頸卷肉等切或砍成片,腌制後用熟米粉子腌在倒扣壇里保存,當然要腌制到有一定酸味時才好吃。近年來,已經使用好的五花肉製作,並在綏陽縣、遵義縣和道真苗族仡佬族自治縣等地的菜市場和飯店都很常見了,省內外各黔菜酒樓均作為傳統特色菜待客。
10、合馬羊肉
合馬羊肉是遵義的一道特色菜,屬於貴州黔菜。合馬羊取料於合馬山羊,是黔北著名的特色食品。山坡上放養的當地村民,是綠色食品。其體壯肥,肉嫩,野味十足,是遠近聞名的合馬羊肉的原料,肉嫩可口。
合馬羊肉是將羊肉、羊骨用清水浸泡,洗去血污,放入鍋中加清水和鹽,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改中火燉至八成熟,換小火,把香料包投入鍋內煮至肉熟,撈出濾水晾乾,改刀切成10厘米長的薄片,原湯保留待用;凈鍋上火放菜油、羊油,加鹽、花椒粉、薑片、蒜瓣、辣椒面稍炒,下羊肉片翻炒入味,加入原湯煮沸後起鍋裝入_,放芫荽即成;若食清湯,不加辣椒面,配時令蔬菜下鍋煮食。合馬羊肉已成為酒鄉人宴請賓客的一道佳餚,名副其實,食客絡繹不絕,有燉有蒸,有煎有炒,素食相輔相成,鹹淡相得益彰,色香味俱全,製作精良。
5、遵義有什麼特產?
遵義的雞蛋糕,遵義縣鴨溪的涼粉,桐梓縣和習水縣的楠竹筍,綏陽的空心面,道真縣的灰豆腐,湄潭縣的湄江茶,最好的就是仁懷市的國酒茅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