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磐石特產
1、吉林市有什麼特產?
不知道你想知道是什麼特產
按以前的說法事人參,鹿茸,貂皮。這是大的方面
幾乎人人都知道的。
小的方面像是山菜,經濟木材,松子,小的工藝品,水稻。(我感覺這個不錯)
在就是一些民族文化了(最濃的還是滿族文化了尤其事烏拉街的文化,那裡事滿族聚集地,可以這么說滿族的火鍋很好吃,當然滿族不光吃的文化,還有些活動也是很有特色的;說起活動那就不能不讓我提起朝鮮族了他們的食物也事很有特色的像打糕,辣醬,狗肉,冷麵。活動嘛?!也事很多的最:鞦韆,舞蹈等)
還有就是吉林的山水也很美,不知道你來過沒有:長白山的天池,原始森林,吉林的松花湖等好多好多
2、磐石市的特產是什麼
磐石市隸屬於吉林省吉林市,位於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地處北緯42。39』~43。27』、東經125。39』~126。41』之間。東與樺甸市接壤;南隔輝發河與輝南縣相望;西與梅河口市、東豐縣、伊通縣為鄰;東北與永吉縣交界;西北與長春市雙陽區毗連。全市幅員3867.3平方千米,轄13個鎮、1個鄉、3個街道、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磐石市的特產:
打糕是朝鮮族著名的傳統風味食品,重大喜慶的日子必不可少。因為它是將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棰砸打製成,故名「打糕」。打糕不僅用來自己食用或招待客人,更是親朋好友間相互饋贈的禮品。同時,打糕還有保鍵的作用,朝鮮族的一句俗語「夏天吃打糕,像吃人參」。
3、長白山特產飛龍是什麼
被譽為長白山「飛龍」的花尾榛雞 孫悅華、方昀攝影 在東北林區,大多數人都知道「飛龍」這個響當當的名字,在中國傳統的菜餚膳譜中也常常見到它,因為它是著名的美味珍禽。由於「飛龍」的肉鮮嫩可口,自古以來就是飛禽中的珍品。清朝皇族對榛雞的美味了如指掌,年年命令東北林區的地方官員向朝廷進貢,並特賜名為「歲貢鳥」。「飛龍」的學名叫花尾榛雞(Bonasa bonasia),是歐亞大陸北部的典型森林鳥類,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及新疆東北部,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花尾榛雞在國際上也是著名的狩獵鳥,它的名字來源可能與其善於飛翔有關。 花尾榛雞的成鳥體重一般在380-430克,上體大都棕灰色,頭上有短羽冠;雌雄鳥的主要區別是雄鳥的喉部為深黑色,體羽也更為鮮艷,特別是在春季的求偶期,雄鳥眼睛上部有鮮紅的眼瞼,煞是好看。 1992年開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支持下,我們開始在吉林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對花尾榛雞的種群生態學開展無線電遙測研究。無線電遙測技術是國際上研究野生動物生態學的先進手段,它是在野生動物身體上佩戴無線電發射器,然後通過接收發射器的信號,追蹤動物的生活。一套無線電遙測設備可以同時追蹤上百隻動物,應用這種方法,不僅使我們可以標記不同的動物個體,而且能夠確定動物的位置,並接近動物,探究其行為的秘密。 在長白山,有我們中國科學院於1979年建立的森林生態系統研究定位站,那裡擁有良好的研究和生活條件。 開展野生動物無線電遙測研究的前提是需要捕捉到未受傷害的動物。在長白山,花尾榛雞生活在海拔700-1600米的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及次生林中。由於花尾榛雞善於飛翔,且研究地區的花尾榛雞受到偷獵的威脅,非常怕人,因而捕捉難度相當大。記得1991年我第一次見到飛龍時是一隻雄鳥,它正在一棵白樺樹上取食樹芽,有10米高,等我稍想接近時,它一下子就飛出了五六十米。這似乎也預示了我們捕捉飛龍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兩輛舊自行車成為我們開始飛龍研究最初的交通工具。保護區的張興錄老師在長白山的林子里工作了幾十年了,很有經驗。說起抓飛龍,他曾做過嘗試,可從來還沒有成功過。不過張老師告訴我們,在春季的繁殖期,飛龍會發出一種「ji,ji,ji——」尖銳叫聲,當地打獵的老百姓用幾片小鐵皮做成哨子,可以模仿飛龍的叫聲,引誘飛龍,並告訴了我們製作哨子的方法。 為了抓住飛龍,我們專門在北京的鳥市上買了好多張鳥網。1992年春季,我們在定位站附近飛龍活動的樹林中將幾張鳥網一字排開,豎起了一道長達近200米的「天羅地網」。知道飛龍善於飛翔,我們把鳥網立了有近3米高。把飛龍吸引上網不是件容易的事,由於離人的居住區較近,這里的飛龍都特別精,不輕易上當,不過我們仍然有幾次機會。可惜,由於網的力量不夠,或是下得過緊,撞網的飛龍不是沖破鳥網,就是被彈了回去,結果一隻也沒有抓住。 為了抓飛龍,我們每天起早貪黑地在林子里鑽。定位站規定下午5點半供應晚飯,可我們在外面工作,很少能夠准時回來。定位站食堂的袁師傅是一位年近半百的大媽,她每次總是把飯菜熱著,一直等到我們回來。 飛龍夜晚一般在針葉樹上過夜,夜捕飛龍說不定會成功。這天,我們在一根長棍的頂端裝上一個網兜,並塗成黑色,做成一個抄網,期待著夜晚的行動。天快黑時,我們盯准了一隻飛龍飛向了它的夜棲樹。 天越來越黑了,我們悄悄潛到了飛龍夜棲的樹下,這是一棵大約12米高的松樹,借著月光,我看見一隻那隻飛龍靜靜地卧在大約5米高的側枝上。我們決定再多等一會兒,讓飛龍睡熟。時間慢慢地過去,這只飛龍在樹上一動不動,我心裡不禁在問:「飛龍睡著了嗎?」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了,我們決定行動。 網兜向這只飛龍緩緩伸去,它還沒有動,可惜棍太短了,我們的網兜差一點兒夠不著它,怎麼辦?我蹲下身,讓助手踩著我的背去抓,可是,當網兜繼續向上的時候,可能是颳了哪個枝子,這只飛龍就察覺了,只見它向上猛地一飛,就消失在夜幕中。原來飛龍在睡覺時也十分警覺。 後來,我們又嘗試了使用拉網,也做了籠子,但都沒有成功。可以說,整個1992年我們是在失敗中積累經驗的一年。就連袁師傅都開玩笑地說,「唉,整天『抓雞』,可到現在連個雞毛都沒抓到,可惜我給你們做的好吃的了。」是啊,想做出番事業,沒想到費了一年最終連『雞』都沒抓著,更甭提開展無線電遙測了,實際工作確實難啊!說來也難怪,對我這么一個從小在北京城裡讀書長大的孩子來說,到山裡抓『雞』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時間轉眼到了1993年,抓『雞』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3月,當長白山還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時候,我們又一次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 總結上一年失敗的教訓,我們感覺在下網方法上存在許多缺陷,比如說網不能固定在林中的一個地方,應根據『雞』的位置而變化;而且,網也不能下得過高,否則無法將撞網的『雞』裹住。經過對下網方法的改進以及不懈的努力,在1993年春季我們終於抓住了兩只雄鳥。公鳥雖然抓到了,但母鳥不追哨,怎麼抓呢?我們決定依靠群眾的力量。 我們在當地鎮上貼出告示,告訴老百姓,如果在野外發現飛龍的巢,千萬不要破壞,做好標記告訴我們,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這種方法果然奏效,在1993年5月,有3個巢是當地百姓發現的,並專程到定位站告訴我們。知道了飛龍的巢,按理說抓到母鳥應該是探囊取物的事,可沒想到抓窩里的鳥也頗讓我們費了番周折。 第一個飛龍窩離我們定位站有20公里,這個窩在一棵不到10厘米粗的小樺樹的根部,邊上還有些低矮的灌叢,十分隱蔽。由於灌叢的阻礙,我們帶的抄網無法奏效,怎麼辦呢?聽說花尾榛雞很戀巢,人距離很近也不跑,我們決定直接用雨衣撲。我與母鳥的距離只剩兩米了,我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母雞的眼睛,是否可以向上撲了?可別壓著她!這只母雞也正在盯著我,眼裡一派迷惑,肯定也在做著強烈的思想斗爭。我又向前輕輕地邁了一小步,忽然,母雞一下子從窩里跳出來,向樹後的密林深處快速飛去。 第二次,我們下了大功夫,先在上次母雞逃跑的路上下了兩道網,然後我再次嘗試用撲網去抓,並讓兩人堵住另外兩個方向,確保雞飛向我們的預定路線。這次,離母雞還有2米,撲網還沒有封住巢口,她已從巢邊的灌叢中鑽出,向我們預計的方向飛去,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只聰明的母鳥居然飛出一條漂亮的「S」形曲線,饒過兩道網,仍然飛入樺樹後的密林中。直到現在我仍然懷疑這只母雞是否在巢中已知道我們下了網,並已經把網的位置觀察得清清楚楚。 騎了近兩個小時山路,又布置了半天,結果又未能成功,真夠讓人灰心的,望著「雞去樓空」的巢,望著巢里12個蛋,我心裡知道雞肯定還會回來孵蛋的,不由得心生一計,用「吊門法」,把雞關在巢中,來個「瓮中捉鱉」。設計很簡單,我們在雞巢邊的灌叢中多插了些樹枝,確保她不能從兩邊鑽出去,然後又用樹枝編了一個三角形的門,並用一條細細的長線把門吊在雞巢口的上面,再插上兩根樹枝用來卡住門。這樣,只要母雞在窩里,我們繞到窩後,將細線一剪,吊門落下就把雞關在窩里。 第三次我們成功了,並在母雞身上安裝了無線電發射器,首次在中國用無線電遙測研究了母鳥養育幼鳥的活動和行為。 通過查閱文獻,我們知道在遙遠的歐洲有人和我們做著同樣的工作,他就是瑞典的喬恩·斯溫森博士。在1993年9月在義大利召開的「第六屆國際松雞科研討會」上,我們匯報了我們的研究成果,也見到了斯溫森博士,雙方決定開展合作,比較中國和瑞典飛龍行為學和生態學的異同。花尾榛雞研究工作由此打開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