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博物館紀念品
1、紫檀博物館的故事
沿著長安街向東,在京通快速路高碑店出口的北側,坐落著一座富麗典雅的明清建築群,這就是中國紫檀博物館。它是由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富華國際集團主席陳麗華女士投資逾兩億元人民幣興建而成,於1999年9月19日正式開館,是北京市向建國50周年獻禮的重點工程,也是迄今中國規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陳列展示紫檀藝術,鑒賞中國傳統古典傢具於一體的專題類民辦(私立)博物館,它的誕生填補了中國博物館界的一項空白。
中國紫檀博物館就其建築本身來說,足以稱得上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這座佔地25000平方米的博物館整體設計恢宏壯觀且處處精巧,古色古香又不乏現代氣息。僅正門就使用了400多立方米木材,並且全部是純木結構,支撐大門的四根柱子高8米,粗0.6米,無論是規模還是材質,在北京的仿古建築中都屬罕見。其五層主體建築使用磨磚對縫工藝,毫米不差。1000多平方米的館前廣場,採用過去只有皇家使用的海漫斗板地面——大青磚鋪設後再浸潤桐油。而請來指導整個工程的幾位老專家,在建國之初即在故宮博物院里從事木作、瓦作和畫作方面的工作,在業界被稱作「活著的國寶」。
中國紫檀博物館展廳面積9569平方米。分別設有展品陳列廳、宣教廳、多功能會議廳、貴賓接待室、臨時展廳、遊客服務中心、紀念品商店、開放式影視廳、衛生室、遊客留言處等。陳列展廳根據其展陳內容又細分為正廳陳列、書房陳列、卧室陳列、婚房陳列、佛堂陳列等不同的廳堂格局;根據藏品材質的不同專設了紫檀傢具展廳、黃花梨傢具展廳、烏木傢具展廳、金絲楠傢具展廳;館內展出的藏品總計近千件,其中包括十幾件明清時代的傢具珍品;另外在這里還陳列了一系列可作為古代建築摹本的微縮古建模型:故宮的角樓,紫禁城御花園中的千秋亭與萬春亭,山西五台山龍泉寺牌坊,山西萬榮縣的飛雲樓,古色古香的北京四合院,這些都是用紫檀按照原結構手工製作而成的;為了讓遊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傢具的製作精髓,還特別陳設了傳統傢具原木、造型、結構展示以及雕刻工藝的展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紫檀雕《清明上河圖》大插屏群雕,以紫檀為錦,以雕代筆、以刀作畫,再現了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絹本畫原貌,可謂是歷代古畫臨摹史上一次偉大的創舉,被世界稱之為「東方藝術瑰寶」。
2004年1月,中國紫檀博物館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級旅遊景點,率先開啟了私人博物館進入旅遊業的先河,也成為北京市對外開放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開館以來,中國紫檀博物館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及各國政要,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泰國公主詩琳通殿下、斐濟時任總理恩加拉塞及夫人、烏茲別克時任副總理魯斯塔姆•阿齊莫夫、博茲瓦納前總統馬西雷等國家政要。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還接待了包括國際殘奧會主席克雷文先生,以及下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倫敦市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先生在內的重要貴賓,都對博物館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與贊賞。
為更好地傳播紫檀文化,陳麗華館長曾多次攜紫檀珍品赴海外巡展,1998年和2000年隨中國文化部參加在韓國漢城舉辦的「中國文化大展」和「中國皇室文物展」,2005年隨中國貿促會參加在日本愛知舉辦的世博會,承擔了中國館貴賓廳「紫檀齋」的布展工作,並榮獲「最佳展示獎」,同年在美國華盛頓和亞特蘭大分別舉辦了「紫檀的奧秘」中國傳統傢具展,在當地好評如潮。2009年與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共同在台北101大樓舉辦的「紫檀的奧秘-中國紫檀博物館 館藏珍品特展」,是自建館以來首次最大規模的赴外展覽,增加了台灣民眾對紫檀文化的了解,同時也搭建了兩岸交流的文化橋梁。
中國紫檀博物館在進行世界巡展的同時,又以另一種形式向世界介紹中國,介紹中國的檀雕藝術。2005年至2007年的兩年間,中國紫檀博物館向中國故宮博物院、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德國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美國史密森博物學院、法國香波堡在內的世界五大博物館捐贈了大型紫檀古建模型以作永久收藏。此舉在向世界傳播中國傳統紫檀文化的同時,也開啟了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國紫檀文化之旅」。正如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先生所言,紫檀文化之旅超越了它本身的價值,架起了一座連接中國和世界的橋梁。
「繼承、發展、創新」是中國紫檀博物館多年來秉承的宗旨,保護歷史遺產,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全方位高水平地展示紫檀藝術魅力,傳承檀雕技藝,再現中國傳統紫檀文化的輝煌,依舊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2、中國紫檀博物館手串貴嗎
不貴。中國紫檀博物館的小葉紫襲孝檀手串都是不錯的,材料和質量有肆禪激裂襪保障。不過這類文玩早已經過了爆炒的年代,歸於平淡了。就是好也就是一二三五百塊錢。
3、從哪能買到中國紫檀博物館打折產品
從淘寶還有京東商城可以買到中國紫檀博物館打折的紀念雹余商品,廳團如果自己有那個條件的話也可以去到紫檀博物館里有個專賣紀源伏滾念品的地方
4、陳麗華的中國紫檀博物館中有哪些著名的藏品?
在北京有一個紫檀博物館景區,他坐落於長安街向東,和京通快速路高碑店出口的北側,這個景區只展覽用紫檀做的物件。到現在為止,是中國最大的紫檀博物館,也是著名的4a景區。其中藏品多不勝數,但是因為如此,它接待了許多外來尊貴的賓客們。並且這些賓客都對此贊不絕口。這里的藏品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還是這個長34.5米寬1.77米的清明上河圖的木雕,還有紫檀木雕紫禁城角樓等等。
一、清明上河圖的木雕
它是以清明上河圖為臨摹對象,雕刻出的木雕。因此它也破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最長最大的木雕。這個木雕中光人物都有500個,每個人物僅僅只有一寸,可以看出這是世上難得的寶物,可以稱的上是無價之寶。更別說還採用了鏤空雕、透雕、浮雕和莆田這些快要失傳的技藝,可以說這是中國的瑰寶。這也是紫檀博物館中的鎮店之寶,也是最珍貴的展品。
二、紫檀木雕紫禁城角樓
這是一個完完全全用紫檀雕刻的故宮角樓,並且它把故宮角樓的方方面面都雕刻出來了,比如故宮角樓採用三種斜牽的建築屋頂,全樓沒有用一根釘子。而且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貴的木材,可以說是這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見不到的東西,更別說是一個故宮角樓那樣大的,那麼精細的雕刻品。這也是這么多人會去紫藤博物館的原因。可以說是紫藤博物館的鎮店之寶之一了。
陳麗華的紫藤博物館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蔗糖博物館,也是收藏品最多的博物館,也可以說這是最土豪最珍貴的博物館。其中藏品可謂是多種多樣,這需要人們到此地去觀賞,才能感受到其澎湃大氣。
5、故宮·紫檀原料來自哪裡?
明清宮廷所用的紫檀料都是向商人求購的。據記載,清康熙時期皇室曾經派官員赴印度采購紫檀木,但僅采購到一些曲節不直、難堪大用的材料,從此之後宮廷中就再沒有直接進口紫檀料。據史料記載,清代使用的紫檀木料大都是明代遺留下的。而且在清代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不管誰在民間發現有囤積的紫檀木,都要報告朝廷,進而收購入宮,以備使用。也就是說,清代所用紫檀料有兩個來源,一個前朝遺芹滾銀存,一個是自民間采購。據說,清代皇宮中所囤積紫檀木的大半都被乾隆皇帝所用。 乾隆時期是清朝最鼎盛的時期,由於國力的強盛,乾隆皇帝幾乎配齊了皇宮、行宮、別署、園林所需的全部傢具。以致嘉慶朝之後,造辦處基本上就不做新的傢具了。但這些珍品後來遭到破壞,宮內傢具損失慘重,無疑使宮中紫檀傢具的數量驟然減少。於是在清末又有一大批新的傢具製作,現在市場上所見的清代紫檀傢具,大多是這個時期製作的,乾隆年間製作的紫檀傢具,極其罕見。在明代負責木料采購並製作的傢具的機構,是果園廠、內管監和御用監三處。在清代一般由內務府負責采買原料,造辦處主導製作,並且在忙不過來的時候,還會指派蘇州和廣州的織造居參與製作。最早的紫檀木器物真的是在明朝出現的嗎?日本的正倉院有「唐朝傢具博物館」之稱,意思是在這里有著許多中國唐代的舊藏。其中收藏著一件紫檀嵌螺甸五弦琵琶,是我國唐朝宮廷送給日本聖武天皇的禮物,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五弦琵琶傳世傑作。通體紫檀木,直項,琴軫分列琴頭兩側,左三右二。備稿這證明了當時的能工巧匠們,已經能熟練運用紫檀木打造各種器物,故而紫檀在宮廷中的應用最晚也應始於唐代。到了元代,紫檀木成為皇宮中的建築以嫌宴及傢具製作的重要材料。當時的元皇宮內,有一座構思奇妙、精工細構的「紫檀殿」,其所用的建築材料便是從印度南部馬八兒國帶回來的名貴紫檀木。同時,我國古典文獻《南村輟耕錄》中首先明確出現紫檀木製成坐具的記載。
6、抖音上面中國紫檀博物館賣的東西是真的嗎?
是真的。。
1、能夠在抖音中國紫檀博物館裡面賣的都是經過專門鑒定的,博物館也要名聲的。。
2、中國紫檀博物館是國家4A景區,是由香港陳麗華出資2億建成的紫檀博物館,里邊收藏了展品近千件,包括紫檀傢具展廳、黃花梨傢具展廳,烏木傢具展廳、金絲楠木傢具展廳等,還有十幾件明清時期的傢具珍品,整個博物館無論是佔地面積,還是建築風格,還有傢具品格,都是非常高檔的,其滾高賣的物品都是喚碰真大鏈尺的。
7、中國紫檀博物館建築工程介紹?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睜扮場所,擁有濃烈的地方特色。而博物館的建築造型也是當地文化的極致體現,反映了當地獨特的風俗文化。以下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的關於全國博物館建築結構的詳細介紹。
中國紫檀博物館是由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富華國際集團主席、美國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榮譽人文博士、校董會董事陳麗華女士投資逾兩億元人民幣興建的,於1999年9月開館,是北京市向建國50周年獻禮的重點工程。中國紫檀博物館是中國首家規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陳列展示紫檀藝術,鑒賞中國傳統古典傢具的專題類民辦(私立)博物館,填補了中國博物館界的一項空白。
中國紫檀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23號,京通高速路高碑店北側,為仿明清建築,主體建築面積9569平方米,地上四層,一至三層為展廳,四層為貴賓室及多功能展廳,建築整體呈現出濃郁的民族傳統風格,博物館正門為純木結構,使用木料400多萬立方米,主體建築使用磨磚對縫工藝,館前廣場則採用大青磚鋪設後浸潤桐油,這種方法過去只有皇家才使用,稱為海漫斗板地面。博物館建造時,延請了建國之初就在故宮博物院工作木作專家、瓦作專家以及畫作專家,可以這樣說,博物館本身就是一件壯觀珍貴的工藝品,界內將其稱為「活國寶」。
中國紫檀博物館就其建築本身來說,足以稱得上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這座佔地25000平方米的博物館整體設計恢宏壯觀且處處精巧,古色古香又不乏現代氣息。僅正門就使用了400多立方米木材,並且全部是純木結構,支撐大門的四根柱子高8米,粗0.6米,無論是規模還是材質,在北京的仿古建築中都屬罕見。察襲其五層主體建築使用磨磚對縫工藝,毫米不差。1000多平方米的館前廣場,採用過去只有皇家使用的海漫斗板地面——大青磚鋪設後再浸潤桐油。而請來指導整個工程的幾位老專家,在建國之初即在故宮博物院里從事木作、瓦作和畫作方面的工作,在業界被稱作「活著的國寶」。
中國紫檀博物館展廳面積9569平方米。分別設有展品陳列廳、宣教廳、多功能會議廳、貴賓接待室、臨時展廳、遊客服務中心、紀念品商店、開放式影視廳、衛生室、遊客留言處等。陳列展廳根據其展陳內容又細分為正廳陳列、書房陳列、卧室陳列、婚房陳列、佛堂陳列等不同的廳堂格局;根據藏品材質的不同專設了紫檀傢具展廳、黃花梨傢具展廳、烏木傢具展廳、金絲楠傢具展廳;館內展出的藏品總計近千件,其中包括十幾件明清時代的傢具珍品;另外在這里還陳列了一系列可作為古代建築摹本的微縮古建模型:故宮的角樓,紫禁城御花園中的千秋亭與萬春亭,山西五台山龍泉寺牌坊,山西萬榮縣的飛雲樓,古色古香的北京四合院,這些都是用紫檀按照原結構手工製作而成的;為了讓遊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傢具的製作精髓,還特別陳設了傳統傢具原木、造型、結構展示以及雕刻工藝的展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紫檀雕《清明上河圖》大插屏群雕,以紫檀為錦,以雕代筆、以刀作畫,再現了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絹本畫原貌敗早兄,可謂是歷代古畫臨摹史上一次偉大的創舉,被世界稱之為「東方藝術瑰寶」。
中國紫檀博物館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