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和功夫小吃
1、廈門名小吃
廈門小吃地圖
一、 中山路周圍的老市區
> 1、 中山路的肉棕
> 2、 九市的鹵面
> 3、 大同鴨肉粥
> 4、 烏糖的沙茶麵(民族路醬油廠)
> 5、 定安對面廣州小食里的叉燒褒仔
> 6、 銀行中心五樓及國際銀行四樓的日式咖喱----雅子,咖喱的口味剎是純正
> 7、 輪渡地下通道的「快可立」珍珠奶茶
> 8、 中山路來雅六樓冰吧的紅豆牛奶冰,十元好大一盤
> 9、 中山路「天利和」木瓜牛奶。
> 10、 鷺江賓館的晚茶
> 11、 幸福路「小眼鏡」排擋,專做醬油水。記得要下午6點以前去,不然不是沒位子就是
沒料了
> 12、 在輪渡「春天」的拐角處的台灣小吃店:棺材板--台灣的名小吃
> 13、 吃正宗的蝦面只要在吳再添往輪渡方向走第一個小巷子左傳就是了。推薦蝦面、豬
腳面
> 14、 九市(定安夜市,路口,第一個巷口)的麻糍應該也是鼓浪嶼葉氏麻糍
> 15、 銀行中心附近有家海鮮大排擋,名字一時想不起來了,不過這家做的絲丁魚餅,涼
拌騾肚,涼拌騾腸實在是極品
> 16、 局口街從中山路這邊走過的第一個賣春卷也很棒
> 17、 民立小學對面的「月華「的沙茶麵和肉棕,特別時沙茶麵,現在還是由80歲的月華
阿婆親自配料。
> 18、 鎮邦路有條很小的巷子,里頭有戶人家做點沙茶麵、燉罐的小生意,豬心罐、烏雞
罐、番鴨罐都加了不知道什麼葯材,口味絕對勝過「寶貴」之流。
> 19、 西門的土筍凍
> 二、 湖濱東西南北
> 1、 濱北的「寶貴」八寶飯(燉罐特別好)(濱北轉盤附近,加油站的正對面)
> 2、 四里的沙茶麵
> 3、 福聯的自助茶
> 4、 市府大道邊巷子里的阿發醬油水-新鮮好吃又便宜只是在路邊環境不是很好
> 5、 湖濱舊貨市場對面的好再來川菜館
> 6、 湖明路瀟湘湘菜館
> 7、 湖濱南老知青的纖絲驢肉
> 8、 白鷺洲大酒店的雞軟骨、還有種海苔加著怎麼去做的對蝦
> 9、 歡樂園的鴉片魚頭還有那小菜里的雞爪
> 10、 亞珠餐廳的白灼章魚和芡實煲,亞珠的-小鮑撈飯
> 11、 金永福的醬海螺肉、蟹虎串燒;福滿樓的多寶魚、鯊魚骨湯、黃金炒飯…
> 12、 濱南路北方人獨一處的烤養小腿,味道很正哦
> 13、 柄豆乾: 在胡濱四里菜市場的南段除了柄豆乾之外還可以柄魚、蝦等等
> 14、 廈門六中的牛肉更,現已經遷到阿朱餐廳隔壁
> 15、 濱北挨近市處的巴西烤肉(近二十種肉)
> 16、 濱北中行後頭的客家菜(怎麼也記不得店名)
> 17、 振業大廈對面的西安小吃:涼皮很好
> 18、 百味鮮的-水煮桂花魚
> 19、 感光廠斜對面的同安老店,門口只寫著封肉、魚頭湯、煎蟹,裡面的魚頭湯實在鮮
得可以
> 三、 禾祥東西路
> 1、 糊塗火鍋的青椒雞(繁榮廣場)
> 2、 好好啃大骨頭是在湖濱南建行紅樓邊上的路口進去
> 3、 逍遙津徽菜(國貿廣場和匯禾新城之間)
> 4、 魚樵耕讀里頭的鋦飯
> 5、 小城故事附近的山裡人家閩北菜館
> 6、 奔馬飲食店的醬排套餐,8元/份,可以和無錫醬排相比美
> 7、 禾祥路上海湯包的湯包配剁骨肉湯
> 8、 和祥東二娃的水煮活魚
> 9、 禾祥東奔馬對面的客家菜
> 四、 文灶
> 1、 鑫安賓館後面的榮記深海魚(魚皮熬粥20元/份,註:深海魚油很有營養)
> 2、 榮記深海魚一旁的牛慶牛肉,里頭的牛肉和溪魚都相當不錯
> 五、 蓮花
> 1、 蓮花二村:市場附近的韓國料理,地道又便宜。
> 2、 蓮花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壟上人家蘭州菜館,羊羔肉和丁丁炒麵
> 3、 烤肉: 位於蓮岳里科技幼兒園邊。晚上7:00以後才營業。他的烤雞翅和豆乾
> 4、 甜點以莎諾西餐廳(圓山酒樓一樓)做得最好,尤以「提拿米酥」為我至愛。
> 6、 蓮花廈融賓館後面的西域食府的大盤雞
> 7、 蓮花盈翠一條街里有一家賣咖喱雞飯,是一個印泥老華僑開的,做的很地道,而且咖
喱都是從印泥帶回來的或者用帶回來的原料自己加工的,可惜現在老人去世了,總感覺咖喱
的味道越來越象超市買的。
> 8、 蓮花西新疆食府的饢
> 9、 寶龍上海餐館的油炸冰淇淋
> 10、 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不二齋面館:豆花,面,燒餅,醬牛肉
> 11、 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一家最小的、最不起眼的東北菜館很好吃
> 12、 香江花園一樓的內蒙食府:怪味羊腿
> 六、 湖裡
> 1、 湖裡:水上樂園附近廣東客家菜館
> 2、 湖裡活魚街靠建行路口的冬粉鴨店的鹽水鴨很好吃,雖然和南京鹽水鴨已經完全不同
,味道還是可以的,推薦愛啃鴨頭的嘗試。
> 3、 湖裡菜市場的阿強鹵面
> 4、 湖裡芙蓉苑一條街上有很多好吃的。
> 七、 蓮前
> 1、 金雞亭附近的遵義羊肉粉
> 2、 金尚禹洲花園里有龍岩的清湯粉和牛肉丸
> 3、 金雞亭裡面,去雲頂岩的路邊有家東北菜比較正宗。
> 4、 永定駐廈辦上面的龍岩特色菜
> 八、 江頭、蓮岳、松柏
> 1、 銀鷺,(同安人開的,象沙縣小吃店一樣普通。吃的卻大都很高級,熬魚翅的沙鍋就
是街邊賣的,幾元一個的土鍋。又大又土。經常去都滿座。結帳---別人結的--常常是1、2
千元。不過倒也貨真價實)。
> 2、 彩虹花園對面停車場里「渝園」川菜館的水煮活魚
> 3、 京閩酒店南側民居的一樓咸稀飯: 純屬閩南口味,稀飯是一粒一粒的,不像粥那麼
粘湯頭的味道很好,飯粒有嚼勁。
> 4、 嶼後北里車站後的小巷子里的鹵面
> 5、 冬粉鴨: 京閩酒店對面的阿亮大排擋。正宗的石碼五香
> 6、 牛肉湯: 在松柏扁食嫂和妙香麵食的中間
> 7、 梅菜扣肉:松柏天香閣館子的菜。「南乳空心菜」和「椒鹽絲丁魚
> 8、 長青路路口的診所南側台灣肉圓,推薦他的肉圓、簡餐和肉羹湯
> 9、 廣州茶點: 長升酒店酒店一樓
> 10、 長青路和湖濱北路交叉口在湖濱北路上有家灌口鹵味的,雞爪很好
> 11、 思文長青電器城對面有家新疆的天山飯店,不錯的。
> 12、 京閩中心邊上的西安小吃:羊肉泡饃
> 13、 國貿斜對面,玉凌閣。很好吃的杭州菜
> 九、 鼓浪嶼
> 1、 龍頭魚丸湯
> 2、 黃金香肉鬆
> 3、 麻糍(新華書店)廈門風味小吃
廈門的風味小吃久負盛名,發展至今已有200餘種,其中尤以鹹食的燒肉粽、魚丸湯、蝦面、薄餅、芋包、蚝仔煎、韭菜盒、土筍凍、沙茶麵、油蔥米果、炒條;甜食的花生湯、圓仔湯、貢糖夾餅、炸麻花、栗米炸、炸棗、炸蒜、麵茶等最為長盛不衰。而且,不少具有傳統特色的小吃名點,逐漸演進為精緻、小型、高檔、多樣化的菜餚而躍上正規宴席,登上雅之堂。
1、蚝仔煎
蚝仔煎為廈門最具風味的傳統大眾化名點。它以鮮牡蠣為主料,摻入適量的地瓜粉,再加入已切成小丁節的鮮蒜或韭菜及少許的鹽,倒入熱油鍋煎炒而成。其味鮮甘美,糯芳香,富有營養。若再加上一點沙茶、辣醬等佐料,或加蛋在一起煎制,味道更為可口,滋味更香。
2、油蔥火果
油蔥火果以其柔韌細膩,鮮甜爽口,芳香美味而深受人們喜愛。其製作先要磨、拌好米漿,然後配好絨料,有豬腿肉絲、蔥白、荸薺,再加一研碎的扁魚、蝦攴、五香粉、白糖、地瓜粉、食鹽等等,而後再將已拌勻的米漿倒入碗里,並灑下蔥油和調勻的鴨蛋液,如果是加料的還可另加入蝦米、熟栗子、香茹等料。該點也可進行蒸炊,吃時,調上沙茶、辣醬、蒜泥、桔汁等。
3、薄餅
薄餅又稱春餅。其餅皮薄而柔韌,鮮美可口,油而不膩。每逢「清明節」、「三月節」、「春節」等節日,許多地方都有吃薄餅習俗。烹制薄餅菜的方法是:將適量的各種葷素菜料煎炒燜熟後,調入適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鍋里要經常保持一定的湯汁和熱度,吃時才有風味。卷薄餅時,若在薄餅皮里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等,卷後乘熱吃更有滋味。如果把卷好的薄餅油炸就成為「炸春卷」,另有一番滋味。
4、韭菜盒
韭菜盒是廈門、閩南和台灣民間的傳統佳點。廈門的韭菜盒早負盛名。其主要原料為瘦肉、豆乾、韭菜、紅蘿卜、葛薯等,昀要切成碎丁,做工考究,講究開頭與火候。製作成的韭菜盒呈螺旋狀,表皮層層酥脆,內餡鮮美,吃起來香脆可口。
5、蝦肉面
蝦肉面以蝦為主料,具有味道香醇鮮美可口之特色。舊時較有名的是開設在思明北路的「章記」蝦麵店和賴厝埕的蝦麵店。烹制蝦面關鍵在於蝦湯的調制,要將蝦洗凈,剝掉蝦頭、蝦殼;然後搗碎,反復洗出蝦汁,濾渣後,將蝦汁面倒入炸蔥頭油的鍋里滾沸成蝦湯,再和之以豬骨湯,即成色澤赤紅、味道鮮美的蝦面湯。
6、燒肉粽
廈門的燒肉粽在港台及東南亞一帶頗有名氣,其中以「好清香「的燒肉粽最為聞名。其製法五關:第一關是選料要精,第二關是精工細作,第三關要掌握好火候,第四關是配好蘸料,第五關燒好的肉粽要隨時保持熱度,只有熱吃才有香味撲鼻之感。
7、炸五香
炸五香既是小酌佳點,亦是佐餐食品下酒好菜。其味香酥可口,製作較為簡便,不少家庭逢年過節都有自行製作炸五香的習慣,在各大餐廳、酒樓或街頭小攤也隨處可見。製作炸五香,首先要將豬肉切成條狀或塊狀,青蔥白切片,荸薺或薺薯等剁成米粒丁,鴨蛋攪成蛋液,同適量的五香粉、白糖、味精、食鹽等混合拌勻,再加上地瓜粉做成內料,然後用豆皮包裹成條狀,在介面處抹點麵粉粘住,然後下次油鍋炸至呈赤黃色即成。
8、土筍凍
土筍凍是用海產的「筍」(廈門人叫「土蚯」)加工烹制的凍品,具有鮮嫩清脆、晶瑩剔透、涼喉爽口等特點,成為風味獨特的名點。吃時要蘸點芥辣椒醬、芝麻醬、烏醋、蒜絨、調味醬油等調味料方有味道。
9、炒麵線
炒麵線為廈門早期的「全福樓」和「雙全酒家」幾位老廚師鑽研創新的廈門風味佳餚,它的烹制方法是:把面線放入七成熟的油鍋炸至金赤黃色,撈上等用,還得將炸好的面線放入七成熟的油鍋炸至金赤黃色,撈上待用,在下鍋同配料和炒之前,還是將炸好的面線放入開水鍋里過氽一下去咸方可。
二、列入中華名小吃的廈門風味小吃
1、廈門黃則和花生湯
黃則和花生湯店系以廈門飲食服務公司小點名師黃則和命名。此店始創於1951年,至今已有48年歷史,不僅在廈門家喻戶曉,而且享譽海內外。
黃則和花生湯取料精細,泡發考究,燒煮時間及火候恰到好處。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無缺、清香酥爛、入口即化、湯甜而不膩的特色,曾獲1986年福建省小點比賽「金獎」殊榮。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解放初期和近期先後兩次到過廈門,都特地光臨品嘗花生湯,對黃則和花生湯的美味大加贊賞,給予高度的評價。
2、廈門好清香燒肉粽
廈門「好清香」座落於廈門市大元路32號,舊稱「賴厝埕」,1940年王朝基先生創辦,以經營饒有風味的「燒肉粽,」、「芋包」等小吃馳名中外。
廈門好清香大酒樓數十次應邀於日本、新加坡、菲律賓、香港及省內外的大賓館、酒店舉辦廈門風味美食節;多次在全國烹飪大賽上榮摘金、銀、銅、名優獎,成為風格獨具的「中華老字型大小」。
廈門「好清香燒肉粽」,50多年來,以「三精」取勝(精選、精配、精製),不斷至美,以味濃鮮香、油而不膩、糯軟爽口,芳香撲鼻,別有一番風味,贏得市民和海內外僑胞由衷厚愛,以致有「不到好清香,枉費鷺島行」之贊語。
3、廈門吳再添沙茶豬肉面
廈門吳再添小吃店座落於廈門市大同49號,以本市擅長烹制廈門風味小吃名師吳再添姓名為店名。小吃薈萃廈門名點風味小吃於一爐,有其富有濃郁獨特的鄉土風味而蜚聲海內外。
廈門「吳再添沙茶豬肉面」是閩南地區備受喜愛的名品小吃。閩南氣候溫和,四季如春,不論春廈夏秋冬食用沙茶豬肉面均適中。這道小吃特點是肉鮮嫩脆,面條柔潤爽滑,湯甘甜、香辣,增人食慾。
花生酥
花生酥是廈門著名的中式糕點,又名「貢糖」。主要原料是 花生仁和砂糖,製作時先將花生仁炒熟去膜,和糖煮過,然後搗碾成酥,軋拉成型後,切成小塊。食用時,應小心剝去包裝紙,輕輕故人口內,入口即化,甜而不膩,香可噴頰,除呷茶時品嘗,亦可作咸光餅等面點的夾心料,產品遠銷國內外。
龍眼
眼是同安的特產,粒大、皮薄、肉厚、多汁、清甜爽口。過去是上奉封建帝王的貢品,現在是中外遊客競相爭購的佳果。同安是全國六大龍眼產地縣之一,現有上百個品種,種植面積3000萬平方米,生產的龍眼遠銷國內外。
漆線雕
漆線雕是廈門歷史悠久獨遠銷東南亞各國。具特色的民間工藝漆線雕是以精細的漆線品.自唐代彩塑興盛經特殊的製作方法纏以來,漆線雕便被繞出各種金碧輝煌的人應用於佛像裝飾。物及動物形象,尤以民早在幾百年前漆線間傳統題材,如龍鳳、雕像就馳譽中外,麒麟、雲水、纏枝蓮等為多。過去,漆線雕大都只限於木本,漆籃和戲劇道具上。 近年來,已發展到裝飾在盤、瓶、爐、等瓷器和玻璃器皿上,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目前,廈門工藝美術廠把漆線雕與陶瓷結合起來,創作、生產了線條陶瓷作品。如線條瓷塑《鄭成功》,參加了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被選送到日本展出,獲得好評。
小件漆線雕工藝品用綾緞製成盒子包裝,小巧玲瓏,便於攜帶,是旅遊紀念、饋贈親友的佳品。
青果
即橄欖,有潤喉、解毒之效。三十年代,廈門葯店懷德居以青果配上名貴中葯製成橄欖鹼出售,因葯味太濃,生病的人才吃。後來顏家春蜜餞鋪把它改製成具有葯效的食品——甘草蜜餞,取名青津果,廈門人叫「青果鼓」,食後津香彌喉,止暈止吐。
文昌魚
昌魚是廈門的名貴特產,俗名鱷魚蟲,它的主要產地在廈門市同安縣劉五店,並因劉五店海嶼上有個文昌魚閣而得名。劉五店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昌魚場;近年來在廈門的島東部的前埔村與大擔之間,又發現文昌魚的新漁場。廈門文昌魚體形小,只有三四厘米至五六厘米長,每千克有近萬尾之多,全身半透明,頭尾兩頭尖,國外又稱「雙尖魚」,是高級的食用蛋白,其蛋白含量達70%,而且含有多種無機鹽 和碘質,肉質鮮嫩,味道清津甜美,製成干品,可存放一二年。
廈門葯酒
廈門葯酒歷史悠久,其中萬全堂、春生堂、松筠堂三種葯 酒,都有2叩多年歷史。葯酒是葯材和酒的融合體,具有葯的療效,酒的作用。廈門釀酒廠生產的葯酒,除萬全堂、春生堂、松筠堂的傳統產品外,還增加了固本葯酒、衛元葯酒、月桂補酒、烏雞白鳳酒、鹿茸真 補酒等品種。
廈門珠綉
廈門珠綉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裝飾性工藝品。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廈門珠綉產品有珠拖鞋、珠掛圖,珠綉包等一百多個品種。這些產品均採用閃亮奪目,五彩繽紛的玻璃珠子和電光膠片,運用凸綉、平綉、串綉、粒綉、亂針綉、豎針綉、疊片綉等傳統的工藝手法、綉制出淺浮雕式圖案。全珠圖案構圖嚴謹、密不容針;半珠圖案優雅秀美,清新悅目。
珠綉掛圖《廈門海堤》、《南京長江大橋》、《龍鳳戲珠》等,構圖清新,設色柔和,景物逼真,層次分明,參加過全省、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被選為禮品贈送國際友人。
珠綉拖鞋,綉工考究,樣式大方,品種多樣,穿著舒適。有的鞋面純系玻璃珠子綉成,有的則在絲絨面上用彩珠綉成珍禽花卉等各色圖案,絢麗多彩,柔軟舒適,尤其是夜間穿用,在燈光照射下,熠熠閃爍,光彩耀人。廈門珍珠拖鞋,以其設計新穎,造型別致,工藝精細,風格獨特,受到國內外客商的好評。
餡餅
餡餅在廈門是一種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傳統食品,料精工細,系選用優質麵粉、豬油、上等綠豆製成。製作時,綠豆蒸酥去殼,研得精細,餅皮和餅酥下足油量,揉得恰到好處。烘製時,注意掌握火候,做到內熟外赤不走油。這樣做出來的餡餅餅皮香酥油潤,餡科冰涼清甜。 廈門餡餅以慶蘭齋最為著名。近年來,鼓浪嶼食品廠正迎 頭趕上,並將餡餅製成中秋會餅,供人們中秋節「 。
2、渝家功夫排骨雞的做法
排骨雞的做法
主料
老母雞
半隻
小排骨
1條
輔料
黨參
3條
白芪
適量
紅棗
6粒
苟杞
適量
生薑
3片
料酒
適量
鹽
少許物昌
步驟
1.排骨和雞肉各自斬塊,黨參等清洗好備用
2.鍋中燒開水,放入雞塊和排骨
3.飛水兩分鍾後撈出,用冷水沖洗干凈
4.倒入瓦煲中,注入水,水比雞肉高出一寸左右,放入黨參,白芪,紅棗,枸杞,姜,料酒
5.蓋上蓋,大火燒沸,轉小火煲1小時。切記不要超過1.5小時。時間過長,營養會大打折扣哦
6.煲好了,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7.濃厚,鮮香的雞湯好了!神伍
8.若怕湯中油脂太多游螞或,可用廚房紙過濾一下。這是過濾好的
3、跪求重慶飲食文化的詳細介紹(最高分求解~~急~~~在線等)200分還有追加哦~~~
重慶江湖菜
所謂江湖菜,用烹飪專家的話來說,是指相對於正宗菜而言的菜式。它植根於民間,從一種菜系為基礎,師承多家,不拘常法地重復烹飪、復合調味、中菜西做、老菜新做、北料南烹,看似無心,實乃妙手天成,從而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江湖菜最大的特點是「土」,「 粗」 ,「雜」。
「土」是指江湖菜具有極其濃厚的鄉土氣息。有的江湖菜始起於路邊小店,出自漁夫村姑之手,有好吃之人偶然尋得,飽餐以後,相互「神侃」,你媒我,我媒他,大家蜂擁而至,以了卻一樁「嘗新」的夙願。如來鳳魚、辣子雞都是始於交通樞紐邊的汽車食店,因其在烹制時,手法粗獷豪爽,用料多而足,食之魚肉細嫩,雞肉酥香,麻辣不燥,味濃醇厚,食客無不稱好。來往客人交口贊譽似一股信息流,人們聞香而動,有行車歇腳飽餐的,有慕名專程而來品嘗的,魚家、雞店生意火爆乃至形成一條條食街。有的江湖菜本是過去時代曾經流行的菜餚,後來慢慢淡出食壇,漸漸被人們遺忘,有好事之人把其翻出來,加以整理,復出江湖,再現外婆當年的技藝,重溫祖母昔日之廚工。人們品嘗著久違的美食,勾起那悠悠歲月的淡淡回憶。如酸菜魚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的江津江邊漁船,毛血旺在70年前已是重慶磁器口古鎮的三大名食之一了。有的江湖菜原為巴渝民間家庭餐桌上的饌餚,有好奇之人吃膩了精工細餚、山珍海味,想換換口味,品嘗之餘,驚嘆民間竟有如此佳餚,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如老臘肉炒蘿卜干是山區農家逢年過節必備之菜餚。苦菖鵝掌湯是百姓家庭餐桌上的尋常之物。
「粗」是指江湖具有粗獷豪放的氣質。在烹調上不拘常法,大把撒辣椒,大瓢加花椒,糊辣殼里藏雞丁,紅油湯里游鯽魚。在形式上不拘小節,燒土灶,用粗碗,大盤盛肉,大盆裝湯。食客粗獷豪爽,大口喝酒,大嘴吞肉,呼五邀六,吃麻辣燙,嘗爽嫩鮮,不為別的虛缺衡,只求刺激,只為飽口福。
「雜」是指江湖菜具有兼收並蓄的「雜交」手法,用怪異離奇的烹飪技巧:復合調味,北料南烹,南料北烹,中菜西做,西菜中做。烹制出來的菜品讓人感到似曾相識,又弄不清路數,有時讓人匪夷所思,卻又叫人拉案稱絕。小洞天飯店推出的抄手魚頭,用花鰱魚頭熬湯調味,然後煮入小吃抄手,成菜有魚頭有抄手。是菜?是主食?誰也說不清,但其味鮮美無比,深受歡迎。小洞天飯店推出的創新江湖菜泡菜碎米蝦,用巴渝人家傳統的泡菜炒肉末的烹製法來烹制竹節蝦,典型的海鮮川制,給食客留下深深的印象。建設賓館推出的水煮燒白,重慶飯店推出的軟炸燒白均屬重復烹飪復合調味型。
江湖菜能夠自成體系,有其賴以生長生存的地緣范圍、社會土壤和賴以發展的飲食文化氛圍。重慶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特徵促成了重慶人「尚滋味,好辛香」的飲食習俗。有一大幫喜麻辣、求刺激的人們,就會有一大批迎合其口味的飲食產品生,川菜以善調查麻辣著稱,以川菜菜系為基礎的江湖菜80%以麻辣為基調, 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由火鍋演變而來。現代重慶人思想活躍,在飲食上喜歡標新立異,追怪獵奇,以吃感覺、吃風味、吃麻辣扮咐為時尚,哪裡有新、奇、怪的飲食,哪裡就會成為熱點,熱潮一過人們又轉向別處。聽說辣子雞「霸道」,大家窩蜂奔向歌樂山;據傳郵亭鯽魚安逸,大家潮水般的湧向濱江路。一道菜要出名,除自身要獨具特色外,還要靠食客的口啤,大眾的「炸」作,大眾炸作「炒」火了一道菜,「炒」熱了一條街,「炒」富了一方人。來鳳魚是如此,辣子雞、啤酒鴨是如差做此,泉水雞、郵亭鯽魚亦是如此。
江湖菜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又與地緣有關,比如來鳳魚的興衰就與來鳳鎮的地理位置地位變化關系密切。來鳳鎮地處老成渝公路上,過去是重慶至成都的必經之路,客、貨車司機都喜歡在這里「趕飯口」(趕吃飯時間),來鳳鎮的飲食便成了「幺店子的黃糕——去不吃,來總得吃」,來鳳魚也因此著實「火」了一把。現在成渝高速公路建成,來鳳鎮在交通上的重復地位發生了變化,來鳳魚的狀況也非同日而語了。
飲食業歷來是一個敏銳行業,其經營的興衰起落、流派的洞革嬗變總是印證著經濟文化演進的軌跡,反映著社會政治變遷的歷程,因而它在不同歷史階段上的發展,無不深深烙刻著時代的標記。重慶地區豐富的歷史沉積,形成了獨特的重慶飲食文化,這種飲食文化以人民大眾為基礎。重慶歷史上有多次移民入川,移民的內遷促進了巴渝飲食的發展,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由於大量外地人口湧入,重慶匯集了全國各地各種風味;80年代中期,川廚闖盪南北,川菜風靡東西,學習了各地烹飪技藝,認識了新的烹飪原料;90年代中期,國內各大菜系、國外各種佳餚大舉登陸重慶,帶來了嶄新經營觀念和新的烹飪手法。重慶在與外地的飲食文化的長期交流中,形成了廣泛兼容、特色薈萃的渝派川菜特色。正是這種廣泛兼容的氣度,給來自本埠的、來自我地的,不管是傳統的、正宗的,還是民間的,江湖的餐飲有一個寬松的生存環境、一個公平的發展空間,讓人們自由選擇,實行優存劣汰。重慶流行的江湖菜中有土生土長的重慶地方風味菜,魚……;也有很多「籍貫」是外地的地方風味菜,如球溪河鰱魚來自資中,花江狗肉、烏江魚來自貴州,香辣回鍋肉來自溫州,炒五香鮮肉來自綿竹,鄉老坎麻子粉來自成都。這些菜餚經改良上市,深受重慶市民的喜愛。重慶飲食文化廣泛兼容的氣度給江湖菜一個充分表現的舞台。江湖菜你方唱罷我登台,花樣不斷翻新,品種層出不窮,使江湖菜的發展不斷升溫,直逼正宗菜。
同重慶商業經濟文化形式一親,重慶飲食文化以反映快、變化多而展現靈活應變的風格。近幾年中外土洋各派菜系搶灘重慶,促進了重慶餐飲業的發展,即使是土生土長的本埠菜——渝派川菜,也廣泛吸納了江浙、粵、湘、魚菜系及西方烹飪調、東洋料理的長處,突破了傳統格調。如葡萄酒、啤酒在烹調中的應用來自西餐,牛排、豬排的烹制來自西餐,鐵板燒由日本傳人,白灼烹製法來自粵菜,砂鍋來自江浙。
江湖菜是最先發跡於大排檔、小酒家,因其有特色、有風味、有新意,不墨守成規,迎合了都市人覓新獵奇的消費心理,其價格較低,又適合大眾消費需求,很快風靡巴渝大地,不少高檔酒店也放下架子經營江湖菜。江湖菜能登上大雅之堂,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餐飲業為適應工薪階層為主的消費群體適市趨時的戰略轉移,是餐飲市場向大眾化的回歸。
重慶火鍋。歷史比較悠久的江湖菜,據說是長江纖夫、漁夫、挑夫發明的。火鍋的種類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毛肚火鍋,然後還有鱔魚火鍋、海鮮火鍋、魚頭火鍋、羊肉火鍋、狗肉火鍋、鴛鴦火鍋等。
江津酸菜魚。出自重慶江津津福鎮朱二哥的路邊食店,為來往司機服務,然後由司機傳遍重慶。1988年開始風行。本人比較擅長這道菜。
歌樂山辣子雞。出自重慶沙坪壩區歌樂山鎮,一個叫林中樂的路邊小店最先推出。1990年開始風行。食客的樂趣是在一個大盆辣椒里搜尋黃豆大的爆脆雞丁。該店位於重慶市的森林公園歌樂山,靠近著名的蔣介石在重慶的官坻——林園(據說不游林園,不算到重慶,但該地不開放),遊客加食客形成了現在的辣子雞一條街。我擅長這菜。
啤酒鴨。出自重慶南岸區7公里的一個路邊食店,據說發明者的靈感來自貴州。1992年開始風行。做法是一瓶啤酒燉一隻鴨子,比較鮮辣可口。該店最火爆的時候一天要用幾千隻鴨子,不過現在比較式微。
泉水雞。出自重慶市南岸區南山鎮。1993年開始風行。採用的方法是活雞快殺,然後急火猛燒,從殺雞到成菜不能超過5分種。該菜出自號稱「山城花冠」的南山。因此也形成了泉水雞一條街,還舉辦過泉水雞節。
太安魚。出自重慶市潼南縣太安鎮。1994年開始風行。也是由司機傳出來並風行。但這個菜比較講究技巧,仿冒不容易,因此不像其他的菜那樣大流行。我媳婦比較擅長這個菜。
火鍋魚。出自重慶市江北區兩路鎮。最開始也是針對司機朋友的。1996年開始風行。火鍋魚也是特別的生猛。魚選用10斤左右的快要流油的肥魚,片成巴掌大的片。將一個缸似的大鐵鍋像練鐵似的燒得飛紅。成菜後用大腳盆端上來,紅艷艷熱騰騰。一圈人就圍著這大盆端著啤酒瓶撈魚。吃完了再煮點青菜豆腐之類,特別地乾脆利落。
水煮魚。其實水煮魚的前身就是火鍋魚。火鍋魚流傳開了之後,很多城裡的食肆就開始仿做,但這些食肆的廚房,沒有辦法弄一個大鐵鍋並像煉鐵似的燒火,再說食客也不方便吃10斤的魚。因此就弄成小鍋、小火、小魚。美其名曰水煮魚。但我個人感覺,沒有寬湯、猛火、肥魚那樣的火鍋魚痛快。
香辣蟹。這個菜應該是重慶的飯館發明的。因為江湖菜館不般不涉及到螃蟹這樣高檔的東西。但香辣蟹在重慶還是屬於陽春白雪似的東西,在江湖上並不勝行。1996年開始風行。
泡椒牛蛙。1996年就開始風行。最開始是牛蛙,然後是泡椒墨魚仔。並衍生出各種泡椒系列。這個菜也是從飯館中流傳出來的。
酸蘿卜燉鴨子。用很酸很酸的泡酸蘿卜,這個蘿卜是特別泡製的,外省沒有。一般要泡半年,越久越好。這個菜衍生出很多品種,如酸豇豆燉、泡山椒燉、燉羊肉、燉雞等。1996年開始流行。
郵亭鯽魚。出自重慶市大足縣郵亭鎮。1997年開始風行。調料非常多,吃法講究。
烏江魚。出自重慶市涪陵地區。烏江貫穿重慶涪陵、黔江地區,支流眾多,勝產各種野生鮮魚,烏江魚的做法是講究魚的鮮,但城市裡一般都是養殖魚,所以城市裡做烏江魚一般用鯰(黏)魚。1998年開始流行。
毛血旺。出自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鎮,一個保留了重慶古老碼頭文化的小鎮。將毛肚、血片(鱔魚)、鴨血旺一起煮。也是從貧苦的碼頭力工那裡流傳開來。這幾年比較火。
巴將軍火鍋
重慶火鍋早已蜚聲中外、享譽全球。它那「麻辣滾燙」的風味顯示了巴國兒女粗獷豪放的性格,成為重慶飲食文化的象徵。但由於地方風俗和口味不一,部分地區的消費者雖然對重慶火鍋仰慕許久,但對「花椒、辣椒」的懼怕不得不使他們對火鍋談虎色變,敬而遠之。就如何讓重慶火鍋這張經典名片走向千家萬戶進入尋常百姓家,讓全國各地老百姓都能接受它、喜歡它進而迷上它,這早已成為巴將軍火鍋研究所的一個主攻課題。
重慶巴將軍火鍋研究所經過不斷推新出新、兼收並蓄,廣征博引取其它火鍋的優點長處,在堅持「麻辣燙」的主旋律的同時,又打破麻辣味的傳統模式,博採眾長、中外合並形成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巴將軍味型系列。
(1)、巴將軍火鍋特點:
1、湯色紅亮自然、醇樸可口、源於本色。
2、不幹辣、不燥熱,麻辣適度、回味悠長、油而不膩。
3、不糊鍋、不渾湯、久煮不變味。
4、選料配製考究,由幾十種調料和數種中葯及動植物油熬制而成,將麻、辣、鮮、香融為一體,具有舒胃健脾、除濕、滋補等作用。
5、所有原料和配料無毒無害無副作用,沒有使用任何有害化學物質,純屬健康火鍋,綠色菜品。
(2)、巴將軍火鍋種類
1、荔枝味型
又稱新潮火鍋,其特點是麻辣味輕,略帶回甜,入口溫和,回味悠長;這種味型多數適合外地顧客。
2、老火鍋味型
又稱傳統火鍋,其特點是「麻辣厚重、牛油香濃」,重慶、四川地區常吃火鍋的人往往喜歡這種味型。
3、辣不怕味型
又稱過把癮火鍋,其特點是「麻辣過癮、鮮香味重」此種味型可以讓喜食麻辣的消費者,麻得過癮、辣得過癮,讓其吃得大汗淋漓,一飽口福。
4、將軍湯系列
1)將軍山珍湯
採用食用野生菌(如黃牛肝、黑牛肝、美味菌腳、竹蓀、純菜)等天然綠色食品,輔以土雞、筒子骨等烹調而成。營養價值高,香氣濃郁,風味獨特,堪稱湯中一絕。
2)將軍葯膳大補湯
採用當歸、黃芪、黨參、沙參、白合等名貴中葯,輔以烏雞、紅棗、枸杞等調制而成。益氣養顏、滋補健身、營養豐富。
3)海陸空作戰湯
採用甲魚、乳鴿、烏骨雞和名貴中葯材等其它輔料製作而成,其特點咸鮮可口,清香味濃,滋補養身。
4)霸王別姬湯
採用甲魚、烏骨雞、黨參、當歸、黃苓配製而成,其特點是具有滋陰補腎、清熱解毒、養血補心等作用。
5)天麻乳鴿補腦湯
採用天麻、核桃、乳鴿等材料配製而成,對頭昏、頭痛、健忘有較好的療效,能益智、補腦……
(3)、巴將軍火鍋特色菜
1、將軍肥魚頭
選用上等花鏈魚頭,用幾十種佐料腌制而成,其特點:營養豐富全面、鮮嫩可口。
2、將軍綠色毛肚
採用對人體無害無毒無副作用的生物酶嫩化而成,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其特點:保持毛肚天然本色,嫩脆化渣,肉感強,是火鍋燙品中的極品。
3、將軍「童子」鮮鴨腸
選用正宗子鴨的鴨腸處理而成。其特點:口感好,鮮嫩爽脆,營養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