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亞哥特產
1、美國各地有什麼特產。
美國各地特產如下:
1、藍莓,果實是漿果,且風味獨特,香氣特別,營養價值極高。藍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視網膜功效,可以強化視力,防止眼球疲勞而備受注目。也是世界糧農組織推薦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並且據美國、日本、歐洲科學家研究,經常食用藍莓製品,還可明顯地增強視力,消除眼睛疲勞。醫學臨床報告也顯示,藍莓中的花青素可以促進視網膜細胞中的視紫質再生,預防近視,增進視力。
2、花旗參,美國花旗參的品質好,葯用價值高,是上等的花旗參。因為美國的花旗參沒有污染的土地里種植而成,所以味道甘香的。用它來煮湯,沖茶都是很好的選擇。
3、蔓越梅,蔓越莓是一種表皮鮮紅,生長在矮藤上的小圓果,生長在寒冷的北美濕地,全球產區不到4萬英畝。蔓越莓只適合栽種在高酸性沙土中,須經過3-5年栽培,才能長成鮮紅的果實。
4、鮑魚果,鮑魚果有「堅果之王」的稱呼。鮑魚果營養豐富,果仁中除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外,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含量也非常豐富;果仁中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其中鈣、磷、鐵含量也高於其他堅果。
5、納帕河谷葡萄酒,納帕河谷葡萄酒酒體醇厚、濃郁,帶有純正果味,紅酒的厚重感和濃郁度在納帕河谷內自南往北而增強;因特定品種和陳釀時間不同,白葡萄酒呈無色、至禾桿黃、至綠色、至金黃色澤,桃紅葡萄酒呈淡粉紅色至紅玫瑰花色,紅葡萄酒呈紫色,至寶石紅、至紅色、至棕色色澤。
2012年09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納帕河谷葡萄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南美洲有哪些值得去的國家和美景?
南美旅遊就是四個國家,巴西、阿根廷、秘魯和智利。美景:巴西主要是看熱帶雨林風光、都市新貌(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是新七大奇跡之一)、聖保羅、巴西利亞)以及伊瓜蘇大瀑布的宏偉氣勢了。阿根廷主要是看冰川風光和火地島,布宜諾斯艾利斯那樣富有情調的小城也很值得一去。秘魯主要是看納斯卡線條,相當壯觀。另外庫斯科東北的馬丘比丘是一座沒落的瑪雅古城,挺有意思。智利蓬塔阿雷納斯不錯,聖地亞哥很有西班牙風格,復活節島很漂亮,不過很難去……
亞馬遜熱帶雨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Amazon Rain Forest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里。世界最大的森林,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占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占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也叫巴西基督像,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它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
伊瓜蘇大瀑布
伊瓜蘇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位於阿根廷與巴西邊界上伊瓜蘇河與巴拉那河合流點上游23千米處,為馬蹄形瀑布,高82米,寬4千米,平均落差75米。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布宜諾斯艾利斯
布宜諾斯艾利斯 (阿根廷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風」)簡稱BA,華人常略稱為布宜諾斯或布宜諾。是阿根廷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拉普拉塔河(Río de la Plata,直譯:銀之河)南岸、南美洲東南岸、對岸為烏拉圭(東方);大布宜諾都會區2012年有12,801,364的人口,是南美第二大都會區,次於大聖保羅都會區(2012年19,956,590人)。布宜諾斯艾利斯不僅是阿根廷的政治中心,也是經濟、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全市擁有八萬多家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三分之二,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享有「南美洲巴黎」的盛名。
納斯卡線條
納斯卡線條位於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是存在了2000年的謎局:一片綿延幾公里的線條,構成各種生動的圖案,鑲刻在大地之上,至今仍無人能破解——究竟是誰創造了納斯卡線條、它們又是怎樣創造出來的、神秘線條背後意味著什麼,因此納斯卡線條被列入十大迷團。
馬丘比丘 (秘魯印加遺址)
馬丘比丘(Machu Pichu ),又譯麻丘比丘,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建於約公元1500年的遺跡。馬丘比丘位於現今的秘魯(Peru)境內庫斯科(Cuzco)西北130公里,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馬丘比丘在克丘亞語(Quechua)中為「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倫布時期的印加遺跡。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由於獨特的位置、地理特點和發現時間較晚,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志。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
蓬塔阿雷納斯
蓬塔阿雷納斯(Punta Arenas),世界最南城市(南緯53°10′)之一,智利南極區和麥哲倫省首府。位於麥哲倫海峽西岸,人口12萬(2002年)。始建於1843年,1868年起成為自由港。巴拿馬運河修築前,為大西洋與太平洋間過往船隻的加煤站。牧羊區的商業和工業中心。工業以加工羊毛、羊肉、皮革為主,附近有石油開采。輸出羊毛、皮毛、凍羊肉、皮革、木材、石油和天然氣。市內多紀念碑、廣場,城市的克羅埃西亞文化背景在南美獨樹一幟。水、陸交通方便,並建有國際機場,也是從南美洲出發的南極探險者們進行休整的最後一站。
聖地亞哥
聖地亞哥是智利首都,也是南美洲第五大城市。位於智利中部,前臨馬波喬河,東依安第斯山,西距瓦爾帕來索港約185公里。夏季乾燥溫和,冬季涼爽多雨霧。人口606萬(2002年),始建於1541年。1818年邁普戰役(智利爭取獨立戰爭中決定性戰役)後成為首都。 十九世紀因發現銀礦後迅速發展。其後,屢遭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的破壞,歷史性建築盪然無存。今日的聖地亞哥已成為一座現代化城市。市容綺麗多姿。一年四季棕櫚婆娑。聖地亞哥的市區在歷史上是以聖露西亞山為中心發展起來的。今天的聖地亞哥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是智利最大城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 心。 南加利福尼亞海岸原是美國印第安人的故鄉。這里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海洋資源豐富,印第安人在此以耕種、捕魚、打獵為生。十六、十七世紀歐洲探險者來到這里,打亂了印第安人的生活,開始了歐洲殖民統治時期。 1542年,葡萄牙探險者首先抵達聖迭戈港,在隨之而來的「航海時代」里,歐洲和大西洋諸國也紛紛來到這個當時很偏遠的地方。
聖地亞哥座落於智利中部的中央谷地,全名「聖地亞哥-德智利」,聖地亞哥夏季乾燥溫和,冬季涼爽多雨霧,碧波粼粼的馬波喬河從城邊緩緩流過,終年積雪的安第斯山彷彿一頂閃閃發光的銀冠,天然山水給聖地亞哥增添了動人的風韻。聖地亞哥為智利的天然旅遊城市,擁有眾多的旅遊資源,博物館、美術館、公園眾多,聖露西亞山是觀賞整個城市的最佳地點。站在聖露西亞山可一覽無余的欣賞聖地亞哥的高樓大廈、解放廣場、憲法廣場、巴格達諾廣場等;此外,還可觀賞到市區和近郊的天主教堂、主教堂、市政廳、郵政大樓、國家圖書館、歷史博物館、美術館等。
復活節島
復活節島聞名於世。
該島最早的居民稱之為「拉伯努伊島」(Rapa Nui)或「赫布亞島」(Te Pito te Henua,意即「世界之臍」)。最早登上該島的歐洲人是荷蘭人,他們為該島取名「帕賽蘭」(Paaseiland,意即「復活島」,以紀念他們到達的日子。
特產及紀念品:紅提、三文魚、葡萄酒、銅器、木雕、皮革製品和有名的黑陶器以及印第安人手工地毯等。
鳥人節:島上最大的傳統節日莫過於一年一度的「鳥人節」。每年春天,全體島民齊聚奧龍戈火山頂,選舉自己的首領「鳥人」,祭拜自己的神明。「鳥人」出自島上流傳的一個神話:古時候,造物主瑪科·瑪科向島上的祭司傳授宗教儀式和祭神物品——海鳥蛋,並指定海上兩個礁嶼為取鳥蛋的地方。這樣,每年8、9月份海鷗飛來之時,島民們就會集中在奧龍戈海邊。每個部落推選一名選手順崖下海,游到2公里外的大礁石上尋找鳥蛋。第一個得到鳥蛋的選手立即游回島上,將蛋交給自己的酋長,這個酋長便成為當年的「鳥人」。整個一年裡,他都被島民供奉為神明。由於游泳取蛋時常遭鯊魚襲擊,這一活動已停止100多年了。但神聖的祭典儀式、多彩的化妝表演仍然保留至今,「鳥人」仍是島民的崇拜神。為適應旅遊的需要,活動時間改在每年的2月份,讓更多的遊客目睹這奇異的風俗。
最富魅力景點阿納凱
復活節島北部的阿納凱是全島最富魅力的景點,除一排威武的「莫埃」石像外,一片金黃色的沙灘又長又寬;岸上的棕櫚樹林青翠茂密。攀上全島最高點,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頂,極目遠眺,島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盡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與藍天渾然一體,令人心曠神怡。從山上下來不遠便是著名的「七尊莫埃」景點。據傳,它是一個毛利巫師的七個兒子等待歐圖-瑪圖阿王到來的地方。「達海」是全島保存最完好的「莫埃」石像群。每當傍晚,人們步行到這里觀看日落,霞光映紅半邊天,巨大的石像被襯托出永恆的剪影。
復活節島人熱情好客,友善禮貌,每迎來賓都獻上串串花環。男女青年能歌善舞,每逢節假日,男人頸套花環、裸露上身,女人頭戴花飾、下穿羽裙,跳起優美的羽裙舞。這種舞蹈同夏威夷的草裙舞相似,是智利旅遊活動的「保留節目」。
會說話的木板
在石像附近曾經發現過刻滿奇異圖案的木板,人稱「會說話的木板」,但這些木板後來遭遇了「文明者」帶來的浩劫。在探險家發現復活節島之後,歐洲的傳教士紛紛來島上傳播上帝的「旨意」。他們下令,將這些木板統統燒掉。只有一個當地居民搶下了25塊木板,將它們釘成一條漁船,逃到海上。後來這25塊木板保存了下來,被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館收藏。這些倖免於難的「會說話的木板」,長2米,兩邊用鯊魚牙或堅硬的石頭刻上方形圖案,像魚、鳥、草木和船槳等,也有一些幾何圖形。
石像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一般高7—10米,重達30—90噸,有的石像一頂帽子就重達10噸之多。石像均由整塊的暗紅色火山岩雕鑿而成。所有的石像都沒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異。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它的眼睛是專門用發亮的黑曜石或閃光的貝殼鑲嵌上的,格外傳神。
3、智利的首都是哪特產是啥
智巧鍵利的首都是聖地亞哥。智利的特產有:
1、智利葡萄酒:在20世紀90年代後逐漸走向世界,由於低稅、口味獨特等優點,深受大眾喜愛。稿寬孫因為智利獨特的氣候,其生產的葡萄別有風味,為其產出優質葡萄酒奠定了基礎,釀出的葡萄酒既有歐洲傳統,又不失南美風味,給人一種新舊交疊的感覺,是智利葡萄酒的獨到之處;
2、智利銅製品:當人們到智利旅遊的時候,最深的感觸不是它的現代化程度,也不是他的產品,而是街頭的銅質雕像。這些雕像在旅遊者的眼裡,仿若成為了智利的代鍵鏈言品;
3、手編地毯、斗篷:阿拉烏卡族是智利的原住民,其編制的地毯、斗蓬等均由手工編制,帶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4、關於西班牙的風景,文化,特產,習俗,服飾
西班牙的風景,文化,特產,習俗,服飾
社交禮儀
儀態禮儀 當地婦女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婦女,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見禮儀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商務禮儀 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旅遊禮儀 西班牙人性格開朗,熱情,但容易激動,有時發生爭吵是很正常的,他們對此已習以為常。西班牙人吃東西時,通常會禮貌地邀請周圍的人與他分享,但這僅是一種禮儀上的表示,不要貿然接受,否則會被他們視為缺乏教養。
新聞出版
全國共有報刊155種,全國性雜志170種,銷售量共420萬。主要報紙平均日發行量:《國家報》,發行量46萬份;《世界報》,31萬份;《阿貝塞報》,28萬份;《先鋒報》,20萬份;《加泰羅尼亞報》,17萬份;《道理報》15萬份。 主要通訊社:埃菲社,官方通訊社,1939年1月創辦。另外還有私營的歐洲通訊社、羅戈斯通訊社。 廣播電視總局統管電台、電視台。全國共有200多家電台,主要有西班牙國家廣播電台和私營的西班牙廣播公司、洲際電台、西班牙人民廣播電台。 電視台:西班牙電視台為國營、全國性電視台,有兩個頻道。此外還有安達盧西亞、加泰羅尼亞、加里西亞、巴斯克和馬德里等地方電視台。1989年政府批准建立了多頻道、天線-3和電視5台3家私營電視台。1997年兩家數碼電視台開始運營。
飲食種類
因地而異,但是大多菜都要加橄欖油。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氣候:中部梅塞塔高原屬大陸性氣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屬海洋性溫帶氣候,南部和東南部屬地中海型亞熱帶氣候。西北部較濕潤,內陸和東南部較乾燥。月平均氣溫從北到南:1月9.4-10.3℃;7月19.1-28.1℃。年降水量一般350-500毫米,山地高達1,500毫米。中部的馬德里地區屬於高原氣候,夏季乾熱,冬季乾冷。東北部的巴塞羅那地區則為最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常年氣候溫和濕潤,夏季較炎熱乾燥,降水以冬季為主,一年能保證有250天以上的陽光。 礦藏:汞儲量佔世界首位,並有煤、鐵、鋁土、鉬、黃鐵礦、石油等。森林面積廣闊,有歐洲栓皮櫟、橡、栗、杉等。盛產沙丁魚和龍蝦等。 位置: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北瀕比斯開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東北與法國、安道爾接壤,東和東南臨地中海。西班牙海岸線總長為7921公里,西班牙太陽海岸是著名的代表,其中地中海海岸線長2058公里,大西洋海岸線長1728公里,北部坎塔布里亞海海岸線長1086公里,地中海巴利阿里群島各島嶼海岸線長1428公里,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島各島嶼海岸線長1583公里,北非兩個飛地----休達和梅利亞的海岸線分別為20公里和9公里,北非一些小島的海岸線長9公里。境內多山,是歐洲高山國家之一。境內高原和山地相間,全國平均海拔660米,全國35%的地區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僅佔11%,是歐洲地勢最高國家之一。主要山脈北有坎塔布連、比利牛斯,南有莫雷納山脈和安達盧西亞山脈。南部的木拉散峰海拔3478米,為全國最高峰。 國界線:西班牙陸路邊境線為2013公里,其中與法國、安道爾邊境線為720公里,與葡萄牙邊境線為1292公里,與直布羅陀邊境線為1公里。 西班牙地處歐洲西南部,與葡萄牙共同分享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位於北緯36度到44度、西經9度18分和東經3度19分之間,南北跨840公里,東西 1000公里。國土面積為504750平方公里,西班牙人說他們的國家形狀像一塊熟牛皮。西班牙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烏克蘭和法國,居第四位,相當於歐洲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半島之外,西班牙的領土包括還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島和大西洋的大小加那利群島。 西班牙北部沿海是比斯開灣,東北同法國和安道爾接壤,高聳的比利牛斯山把這幾個國家分隔兩邊;東面和東南面向地中海,向南越過只有14公里寬的直布羅陀海峽便能達到非洲的摩洛哥;長方形的葡萄牙是西班牙西邊的鄰居。直布羅陀海峽是地中海出大西洋的要道,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西班牙與英國長期以來一直在爭奪此地的主權。 不包括巴利阿里群島和加那利群島,三面環海的西班牙的海岸線長約3904公里,但是海岸比較平直,真正的天然良港都集中在北部,如費羅爾、蓬特維德拉和維哥等。卡塔赫納是唯一地處地中海的天然港灣。東南部的海岸線不是以港口,而是以風景旖旎的海灘勝地聞名。西班牙著名的海灣有加的斯灣和瓦倫西亞灣。 西班牙不僅有著名的西班牙太陽海岸,還有巍峨的高山。在歐洲,她是除了瑞士之外最高的國家。西班牙全境大部分是古老的高原。著名的中央高原聳立西班牙正中,約佔全國面積的60%,海拔600-700米。中央高原三面被高山阻絕:北部是坎塔布連山脈,南部佇立著莫雷納山,東部的伊比利亞山脈隔開中部高原與阿拉貢平原。高原西邊那一面緩緩延伸,地勢漸趨平坦,最後消失在大西洋沿岸。如果你駕車游覽西班牙全境,不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白雪皚皚的山峰,一片片起伏不平的丘陵。 西班牙全境大致可以分為五個地理區: 北部山區:這里有歐洲著名的比利牛斯山脈,整個山脈綿延千里,景色如畫。一年四季,無論山上山下,還是平原陸地,到處是一片翠綠。尤其是阿斯圖里亞斯地區,山脈連綿,松濤茫茫,林海鬱郁。 緊靠比利牛斯山脈的坎塔布連山脈,海拔達2000米以上,北臨茫茫無邊的比斯開灣,陸地上林木茂盛,景色十分迷人。許多寬廣的河谷置於其間,湖水清澈如鏡。更值得一提的是,那裡還有數不勝數的飛瀑,從高處傾瀉而下,整日水霧彌漫,蔚為壯觀。這里既是重要的軟木產區,又是牛羊遍地的牧區和工業區。 中央高原:位於高原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將梅塞塔高原分為北部舊卡斯蒂利亞高原和南部新卡斯蒂利亞高原。在這塊廣袤無垠、山嶺起伏的土地上,有著大片著名的橄欖樹林和動物保護區。中央高原的西北部和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部分地區是崇山峻嶺。一條條山間公路首尾相接,汽車有時在山間行駛大半天,好像還在原來的位置。 阿拉貢平原:阿拉貢平原位於比利牛斯山脈東南面的埃布羅河流域,是個大致呈三角形的波狀平原。在古地質時期,這里曾是一片浩瀚的內陸湖泊,後來湖水流入地中海,慢慢變成了乾涸的陸地。阿拉貢平原常年氣候宜人,雨水充沛,土質肥沃,被稱為富饒的「豐水寶地」,既是西班牙的天然糧倉,又是重要的葡萄、柑桔等水果產地。 地中海沿岸山地:沿岸山地從東南部安達盧西亞到東北部加泰羅尼亞,長達1500公里。走在細軟的沙灘上,海天一色,遊人如潮。南端安達盧西亞山脈中的穆拉薩山峻峭高聳,海拔3478米,是伊比利亞半島的最高點,號稱西班牙「民族的脊樑」。這座山終年雲煙裊裊,清風悠揚,是個避暑消夏的好去處。 安達盧西亞平原:位於莫萊納山脈和安達盧西亞山脈之間。這里一馬平川,坦坦盪盪;瓜達爾基維爾河由西往東橫貫整個平原,灌溉著千萬畝良田。由於高聳的安達盧西亞山脈擋住了來自海洋的濕潤空氣,所以這里氣候乾燥,盛夏驕陽似火。
[編輯本段]國家歷史
簡史 公元前9世紀凱爾特人從中歐遷入。公元前8世紀起,伊比利亞半島先後遭外族入侵,長期受羅馬人、西哥特人和摩爾人的統治。西班牙人為反對外族侵略進行了長期斗爭,1492年取得「光復運動」的勝利,1516年卡斯蒂利亞女王胡安那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以特拉斯塔馬拉家族的外孫資格繼承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瓦格納等國的王位,是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的共主邦聯的國家。 十六世紀是海上強國,以後漸衰。1837年伊莎貝爾二世在通過君主立憲的法案之後將其正式合並為一個國家,決定用西班牙一詞「Espa?a」(腓尼基語,意為「野兔」)命名,自此結束了歷經300多年的共主邦聯模式。 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國,1936年成立由人民陣線領導的聯合政府。1936年佛朗哥發動西班牙內戰,於1939年奪取政權,1947年宣布為君主國。 1492年10月,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此後,西班牙逐漸成為海上強國,在歐、美、非、亞均有殖民地。1588年「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開始衰落。1873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國。1874年12月王朝復辟。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中,失去在美洲和亞太的最後幾塊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國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會黨和共產黨參加的聯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發動叛亂,經三年內戰,於1939年4月奪取政權,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1943年2月與德國締結軍事同盟,參加侵蘇戰爭。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君主國,自任終身國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為承繼人。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復君主制。1976年7月,國王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蘇亞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 史前歷史 在西班牙發現最早的人類考古學遺跡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萬到五萬年,穴居人類的史前岩畫為我們提供了伊比利亞半島史前文明的生活場景。在西班牙發現的最重要的遺跡包括「黑窟」洞穴和「松林」洞穴,當然還有著名的阿爾塔米拉岩洞。 凱爾特西班牙 最新的理論研究認為伊比利亞人是從北非來到半島的,他們主要定居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更往南的地區,在那裡伊比利亞人創造了許多不同的文化,對於考古學來說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古希臘的歷史中對其中最重要的一支有過記載,希臘人稱他們為「圖爾多人」。他們是伊比利亞人的一個部落,在瓜達爾基維爾河流域建立了文化燦爛的王國。 公元前1200年,來自中北歐的凱爾特人從北部進入半島。金發凱爾特人和深色皮膚的伊比利亞人通婚,並且擴展到整個半島。伊比利亞半島歷史上唯一未被任何外來勢力侵入的地區恐怕就是巴斯克人居住的北部山區。歷史和社會學家至今沒有弄清巴斯克人的起源,她和任何鄰近民族之間找不到親緣關系,卻有人在巴斯克語和日語之間找到了共同點,現在唯一知道的就是巴斯克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民族。 腓尼基,希臘和迦太基人 公元前1100年,強大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在半島上建立了殖民地,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加迪爾,也就是今天的加的斯。同時,希臘人則在南方和地中海沿岸確立了自己的統治。 布匿戰爭期間,迦太基人趁機佔領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他們留下的著名城市包括卡塔赫納,這個詞正是「新迦太基」的意思。 羅馬人和哥特人 羅馬人在布匿戰爭中打敗了迦太基人之後,也把殖民地擴展到了西班牙,並且很快佔領整個半島,著名的努曼西亞英雄故事就誕生在伊比利亞人抵抗羅馬人入侵的過程中。從此,半島便作為威震海內的羅馬帝國的「西班牙省」而存在。西班牙省在帝國內地位十分重要,兩位羅馬皇帝特拉加諾和阿德里安以及斯多噶學派偉大的哲學家塞內卡都是在這里出生的。西班牙完全吸收了羅馬文化,包括希臘拉丁人和猶太基督教政治、法律、家庭、宗教和習俗,羅馬的語言也在半島上開始使用。梅里達是今天保存古羅馬遺跡最完整的西班牙城市,在塞哥維亞,還可以看到古羅馬的水渠從半空中穿越城市。半島上第一次出現了統一的文明。 公元409年,強悍的哥特蠻族侵入日漸衰頹的羅馬帝國,並於公元419年在伊比利亞半島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定都托萊多。但是哥特人沒有對西班牙文明的發展做出多大的貢獻。 穆斯林西班牙和光復戰爭 西哥特人的統治持續到了公元711年。當時五萬穆斯林戰士橫跨直布羅陀海峽,用手中的彎刀戰勝了曾令羅馬人聞風喪膽的哥特武士,贏得了瓜達萊特戰役大捷。四年之後,阿拉伯人席捲整個半島,把她變成了一個埃米爾國,也是龐大的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叫做「安達盧斯國」。我國古代稱之為「綠衣大食」。盡管半島北部地區的抵抗運動從未停止過,公元八世紀到十一世紀穆斯林帝國的勢力仍舊令人驚嘆地不斷鞏固。西班牙在這個時期吸收了燦爛的阿拉伯文化,但是逐漸脫離了大馬士革的中央統治。 阿卜杜拉三世最終把西班牙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哈里發王朝。在他的統治下,西班牙迎來了文化上的空前繁榮。城市建設和商品經濟的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甚至推動了整個歐洲的發展。阿拉伯人帶來了醫學、數學和天文學方面最先進的知識,並且在西班牙的音樂、美術、文學、建築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阿爾罕布拉宮便是阿拉伯藝術登峰造極之作。同時,阿拉伯語也在西班牙語里留下了許多詞彙。當時最重要的城市有瓦倫西亞、薩拉戈薩、塞維利亞和科爾多瓦。擁有五十萬居民和一座巨型圖書館的科爾多瓦是十世紀西歐最大的城市和文化中心。 然而,到了十一世紀,王族間(39個王子)的不斷內訌使穆斯林帝國分裂敗落,光復運動愈演愈烈。北方的國王們一個接一個地取得勝利。到了十四世紀,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只剩下了格拉納達最後一個據點,他們又堅持了近一百年,直到「天主教國王」將她也並入了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版圖。
[編輯本段]文化遺產
2008年,西班牙的世界遺產已達37處,在所有國家中名列第一。 科爾多瓦歷史中心 格拉納達的阿蘭布拉宮和赫內拉利花園 布爾戈斯大教堂 布爾戈斯大教堂埃斯庫里亞爾修道院 巴塞羅那的圭爾公園 圭爾宮和米拉大樓 阿爾塔米拉洞窟 塞哥維亞古鎮及高架引水渠 阿斯圖里亞斯王國時期教區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城古鎮 阿維拉古鎮及城外教堂 特魯埃爾的穆德哈爾式建築 歷史名城托萊多 加拉霍奈國家公園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卡塞雷斯古鎮 塞維利亞大教堂 阿爾卡薩爾和西印度群島檔案館 古城薩拉曼卡 波布萊特修道院 梅里達考古遺跡 瓜達盧佩的聖 瑪利亞皇家修道院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 多尼納國家公園 有城牆的昆卡城 巴倫西亞的絲綢交易市場 拉斯馬德拉斯 巴塞羅那的加泰羅尼亞音樂廳和聖帕烏醫院 聖米蘭的尤索和蘇索修道院 伊比利亞半島地中海盆地岩畫藝術 阿爾卡拉的埃納雷斯堡大學和歷史區 伊維薩島景觀 拉拉瓜納的聖克利斯托瓦爾 阿塔皮爾卡考古遺址 加泰羅尼的維爾德布伊羅馬式教堂 塔拉科考古遺址 埃爾切的帕默拉爾 盧戈的羅馬城牆 阿蘭胡埃斯文化景觀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群úbeda和bae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