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年貨有哪些
1、據調查福建為寄出年貨最多地區,什麼年貨是福建人的最愛?
據調查福建為寄出年貨最多的地區,福建人最喜歡的年貨大多都是一些家鄉口味的東西,而在裡面排名最多的都是一些土筍凍、茶葉還有一些臘肉和辣椒醬等等。
現在已經馬上臨近過年了,而快遞行業當中很多包裹都是關於年貨的,因為有的人在外地無法回家過年,或者是想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寄一些好吃的東西,所以就將自己家鄉口味的東西寄給了自己的親戚,讓他們也感受到新年的快樂,根據數據調查顯示,福建是年貨寄出最多的一個地區,對於福建人來說他們最喜歡的就是一些具有家鄉口味的食物,比如說漳州麻棗、泉州洪瀨雞爪、三明熏鴨、南平板鴨等等,這些都是福建人比較喜歡吃的一些家鄉味兒。
根據數據顯示福建是今年寄出貨最多的一個地區,福建人對喜歡的年貨大多數都是一些能夠風乾的東西,其中烤鴨成為了年貨很多人的首選。
除了往外寄年貨之外,還有很多的福建人喜歡在線上訂餐。根據數據顯示比起以前來,外賣訂單漲幅達到了100%以上,而且很多人而在除夕夜都喜歡通過電話賣來享受和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光。對於很多在外務工的人員來說,最懷念的就是家鄉的那些口味,比如比如說一些人比較喜歡家鄉的臘肉或者是家鄉的年糕,而在快要過新年的時候,很多人的訂單大多數都是一些本地的菜,線上訂單平台顯示安徽也是如此,現在已經臨近過年了,很多人紛紛在線上點餐,一般都是家鄉的一些口味,雖然福建在線上點餐沒有排到第一位,但是比起去年而已,點餐的數量在急劇的增加。
福建人喜歡吃的年貨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還有豬肉鋪、花生、果凍等等。
在福建的很多超市,其實現在大多數都是排著隊買年貨的,還有一些便利店也人山人海,還看到一些順手的零食和禮品都隨便放在購物車里邊兒,在福建增幅最大的購買量式臘腸成為了近新年年貨的黑馬,還有銷量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果凍,核桃,花生和豬肉脯,這些都是福建本地年貨中最受喜歡的。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他們吃的東西也不一樣,就比如說在貴州大多數人都喜歡自製的熏臘肉,這是一道非常具有特色的民族美食。
2、福建過年有什麼風俗?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
福建每到農歷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這天,人們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豬、羊、雞、鴨、魚之類禽畜海鮮,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從這天起,「過年」也就開始了。
除夕之前,人們也都要進行全面大掃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紛紛備辦年貨,忙得不亦樂乎。
到了除夕這天每家每戶往往先將象徵新春祥瑞、萬事如意、招財進寶等內容的春聯,貼在自家的門窗、糧囤、豬圈、井台等處,爾後在堂屋供桌上擺設供品、香燭,以祭拜祖先並迎接他們「回家過年」。從這時開始,燃放煙花、爆竹之聲此伏彼起,熱鬧非凡,而且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全家人都要歡聚在一起「圍爐」,即一家男女老少團團圍坐在火爐或火鍋旁吃年夜飯(或叫「團圓飯」)。這一餐當然要格外豐盛。
年夜飯中,除要吃象徵全家團圓的魚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雞肉,以及表示「年壽長久」的韭菜,還有各種極富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湯圓、年糕,特別是吃「烏龜豆沙年糕」(一種用刻有烏龜形狀的木模壓制而成、內包豆沙餡子的年糕),則有益壽延年之意。此外,還有一種鹹味蘿卜年糕,食用時需經火烤熱後再用紫菜包起來吃。它除了具有解葷腥、調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來年「好彩頭」之祝願。
年夜飯吃過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裡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則是大人們事先用紅線繩纏好並系成一個小套環,套在他們頸項上的。
正月初一這天,人們都會早早起床,梳妝打扮和洗漱停當之後,便開始了極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請安、祝福,以及走親訪友或游覽公園等等,迎來送往,熱鬧而愜意。人們普遍沉浸在歡樂、慶賀、幸福、美滿的節日氛圍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帶著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門,女兒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這天,被視為不吉利之日。人們多不出門,晚上也早吃早睡,這也是鬧中取靜的休息良機。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熱鬧一場。
從大年初五日開始,許多人便開業的開業,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這天,相傳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戶戶都需備下最好的美酒佳餚並燒香祭拜、演戲誦經,為這位「天公」祝壽。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節的最後的一天。
此後,接踵而來的「元宵節」,乃是整個春節的最後一幕。這天,每個家庭都要按傳統習慣吃湯圓、賞花燈。在圓月之下,各式彩燈競放光明,並有舞獅子、耍龍燈、迎「鼓仔」等活動,豐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別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孩子們,紛紛手提花燈、口誦歌謠地過街串巷,如同魚游海底,為熱鬧紛呈的元宵之夜更錦上添花!
人們過年活動從農歷12月16日的「尾牙」開始。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別是生意人,為祈求新年發財,輒以牲體、金紙祭祀,並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賞員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時,將要解聘的員工,僱主以雞頭相向,表示明年請另謀高就。
農歷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與閩南的臘月23日送灶神一樣。祭品中必須有「甜圓仔」(湯圓),粘在灶口,讓灶神「好話傳上天,壞話去一邊」。這一天,還要大掃除,將家中一切「晦氣」掃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依農歷十二月的大小而別。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備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 春飯」、「壓歲錢」等。「春飯」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飯上插上剪紙的春字。因為閩南話「春」與「剩「諧音,意為」歲歲有餘糧,年年食不盡」。此外,還在大門後面,豎放兩根連須帶葉的甘蔗,叫「長年蔗」,取又長又甜,以「堅定家運吉利」之意。
吃年夜飯「圍爐」時,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爐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爐上貼有紅紙書寫的「春」和「福」字。圍爐時要說吉利話,如「吃紅棗,年年好! 」、「吃年飯,年年賺!」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長年菜」,象徵命長。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諧音,象徵長壽。蘿卜也不可少,閩南話叫它「菜頭」,表示「好彩頭」(吉兆)。還要有雞肉,雞的諧音「家」,「食雞起家」,可大振家聲。「圍爐」時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凈後連根煮熟,吃時也不咬斷,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地吃進肚裡,以祝父母長壽。
年夜飯過後便是守歲。象徵晚輩祝願父母長壽。「交時」(半夜12點)一過,進入初一,人們就集合老少,用紅白米糕來敬祀神明,祭拜公媽(即祖公祖婆),然後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過年,還要製作紅龜米果、發米果、菜頭米果為年糕。紅龜米果以形體像一隻龜,外染紅色,上打龜甲印,用來象徵人們益壽延齡。家家都用這種糕來敬奉撫育萬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門拜年要請吃糖果和甜仁,並按男女老少說不同的吉祥話。如孩子對老人可以說:「吃個甜,祝你長壽萬年!」同輩之間可以說:「吃個甜,祝你賺大錢!」
3、年貨需要買什麼?
年貨大致需要以下幾類:
1、服裝
過新年、穿新衣,服裝是置辦年貨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這幾個月中天氣都會比較冷,過年的新衣服建議買羽絨服,保暖也保護身體,避免感冒發燒,過個年還要去醫院。像北方比較冷的地區,買衣服褲子,建議買加絨的那種。
2、干貨
過年,少不了要吃喝,家裡來了客人也需要好好招待,所以一些干貨是必須要儲備的,像臘肉、臘腸或臘排骨,還有雲南火腿、以及各自當地的土特產。
3、生鮮
住在福建廈門、漳州、泉州地區的小夥伴,生鮮如蟹、蝦、海魚、花蛤等都是日常口糧,但對於內陸地區的吃的就比較少了,在過年的時候如果想嘗嘗鮮,大家可以在網上訂購。
4、保健品
過年,免不了要買些東西補補身體,特別是送給家裡的老人。但買保健品的話要特別注意購買大品牌的,網上購買要通過官方旗艦店。
5、堅果
如果家裡小孩子比較多,像是堅果、腰果、瓜子、花生、青梅等零食就需要要買一些,而且零食也是招待客人,聊天打牌,打發時間必備的。
6、水果
吃水果有利於健康,過年大魚大肉吃太多也不好,需要吃一些水果平衡一下,過年買水果可以選擇砂糖橘,鴨梨,蘋果,橙子,香蕉等等。
7、酒水
過年是很多人一年之中假期最長的一段時間,期間和親朋好友相聚,自然會喝酒,因而酒水必不可少,不論是紅酒、白酒、啤酒,只要有人喝,那就都要買。
8、春聯
貼春聯是過年的習俗,現在很多春聯都是機器印刷,不像以前都是剪紅紙,然後找人用毛筆來寫。
4、福建莆田春節習俗及年貨有哪些?
福建莆田古稱「興化」,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莆田人過春節和閩南人的春節有些許的不一樣。那麼,莆田有著怎樣的春節習俗呢?他們又要置辦什麼年貨呢?走進「媽祖之鄉」莆田感受一下吧。
掃巡興化話把大掃除叫「掃巡」。這是個良好的衛生傳統。俗語說:「千補萬補,洗凈見先祖」、「掃巡四面光,洗凈見祖公」。掃巡日一般定在農歷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戶都選個「雙日」中的大晴天(「雙日」是莆仙群眾的吉利數碼),把家裡能搬動的東西,都搬到戶外,先洗凈讓太陽曝曬,一求干,二消毒。然後室內再「掃巡」。
二、祭灶公。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舉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祭拜時燒一紙線,送灶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賜福,豐衣足食。
二十五日頭農歷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習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稱灶扒陵「二十五日頭」。這一天,一般是大晴天,相傳為「天官賜福」的日子。這一天,也是發善心積德的日子。凡種種原因向神許願的金錢、穀物,都要主動送到城隍廟(或村裡宮廟),由經辦人化為施捨給窮人、乞丐。這一天必須做好事,如債務未清者,也不能討債。
做隱戚年糕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戶戶做豆腐,買年貨,尤以做年糕最為繁忙。莆仙過年還准備其他年貨,如做豆腐。80年代後,在小康之家,時令佳餚逐漸取代傳統的年糕、食品。
辭歲「除夕」前一天,俗稱「小除」,戶戶放鞭炮,貼新春聯。當晚,家家戶戶堂上點花燭,疊紅橘果如塔狀,上插「三春」紙花,供「隔年飯」於灶頭,備辦豐厚祭禮和「貢銀」,祭祀天地神,名為「辭年」。除夕俗稱:「做歲」,除夕夜叫「三十暝」。逢小月叫「廿九暝」,全家同桌飲宴稱為「圍爐」,宴席菜一般備10碗,魚不切尾,螃蟹要10腳全。飲宴結束,大放鞭炮,長輩要給兒童分壓歲錢,一般通宵不睡,俗稱「守歲」。
80年代以來,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成年的晚輩往往給年邁的長輩奉獻壓歲錢。以表孝道。
過年時,莆田民間每有做「紅團」和「番薯起」的習俗,一以孝敬祖先,二為時令口福,三取一家人紅紅火火、大吉利、大平安、大團圓之意。
「紅團」皮的製作是有一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後,撈起瀝干,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一篩再篩,取其最細的粉末,晾乾備用。用時,加入適量的開水和「食物紅」一起揉勻成粉紅色的團皮,搓成圓長條,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塊塊的團皮塊。
「紅團」的餡大都是甜的,也有鹹的。甜的加紅糖就行;鹹的則須加入蔥花、香菇絲和搗碎的炒花生米等調味品,別有鄉土風味。「紅團」的餡分三類:一是以綠豆為餡(綠豆去砂和雜質,洗凈去殼)。俗叫「綠豆餡」;一是以糯米為餡,俗叫「糯米餡」;一是以番薯乾粉為餡,因為從前山此前區和沿海地帶,少產稻米,全年主糧就是「番薯」、「番薯干」。「做歲」時做「番薯干餡」的團,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樸素民風。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個贊或者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5、福建莆田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福建莆田春節的風俗有
1、貼春聯:除了我們平常見到的春聯外,莆田還有一種特有的白頭春聯,在紅色的對聯上方留有10厘米此態長的白紙額頭。這一習俗要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明朝倭寇之亂,據傳此舉是為了悼念當年在倭亂中遇難的人。
2、置辦年貨: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戶戶做豆腐、做紅團、炸荔枝肉、買年貨等等。
3、除夕(三十瞑):莆田人稱除夕夜為「做歲」,也叫「三十暝」,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叫「圍爐」,很形象很生動。年夜飯過後,長輩分發壓歲錢。莆田還有除夕關起門來吃團圓飯之說,有不讓倭寇進來之意。
4、大年初一:大年雀扒則初一早,開門放鞭炮,然後人人都要吃一碗線面,線面上都會放滿配料,如煎雞蛋、油炸豆腐、炒花生、油炸紫菜等。「食麵了添一歲」,吃了線面就長了一歲。每人一碗,代表又長了一歲,也寓祝全家長壽。吃過線面,換上新衣服出門游春。莆田人稱新年出門遊玩叫「游春」。
5、元宵:莆田的元宵算是最熱鬧的了,時間跨度長達一個月,規模堪稱全國之最頃棚。莆田元宵不是集中在正月十五這天,有些村子提前十來天,有些則是正月底。
6、福建有什麼著名的年貨小吃?
我的家鄉在福建的省會城市,福州,那麼福州也有一個別稱,「榕城」。福州有著豐富的物產,譽有「福海寶地」之稱。呆在福州常常會聽到這句話,叫「七溜八溜莫離福州」。意謂福州飲食的風味獨好,鄉人不忍離去。那福州的年味美食到底有什麼,才能夠讓人難忘呢?
1、魚丸
魚丸作為福州非常有名的風味小吃,是採用鰻魚肉、鯊魚肉或用馬鮫魚肉剁蓉,加番薯粉(澱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等餡製成的丸狀食物。通常把魚丸煮熟,加上粗和蔥花,就足以讓人想再來一碗啦~
2、佛跳牆
佛跳牆作為福建福州的一道名菜,具有很大的營養價值。佛跳牆通常選用鮑魚、海參、魚唇、氂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關於佛跳牆的說法有很多,但真正的來源我們無法定論。
3、芋泥
作為芋泥愛好者的我,肯定是要提一嘴芋泥了,只要是喜歡吃甜食的小夥伴肯定都免不了它的誘惑。芋泥作為福建省閩菜中的傳統甜食之一,做法主要是芋頭煮熟搗爛加紅棗、櫻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豬油等輔料製成,口感也非常的綿密。
4、荔枝肉
荔枝肉的名字並不是因為裡面有荔枝,而是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薺和切成十字花刀的豬肉,烹調後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它的烹飪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干炸、蘸醬等等,它的口味是酸酸甜甜的,外酥里嫩,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道菜啦~
5、鍋邊糊
鍋邊糊,配上我們這里的油餅,那可就是標配早餐了。鍋邊糊的做法也是很簡單,就是在熱鍋邊糊一層米漿,而米漿是用早米磨成的,最後再加上一些海鮮干、菜、蔥,一份完美的鍋邊糊就產生了。
其實美食通過文字描述真的不能足以形容它的美味,最好可以親口嘗一嘗,那也歡迎大家來福州好好的玩耍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