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手工紀念品
1、廣西旅遊紀念品有哪些紀念品推薦
每一段的回憶,都需要一種紀念,光有回憶是很美好,可是時光易逝,記憶的清晰度也會慢慢的模糊,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記憶的載體,那就是紀念品。
我們懷揣著期待的心情來到一個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的地方旅遊,留下了自己的腳步,留下了自己的故事,那麼,我們用什麼來裝下自己的故事和記憶呢?不如來這里,帶走屬於這里的一個紀念品吧。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廣西旅遊什麼紀念品比較好吧!
綉球
綉球一般由彩綉做成,是中國民間常見的吉祥物,廣西壯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廣西極具特色的旅遊工藝品之一,原為壯族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信物。
在歌圩對歌的時候,姑娘如果發現了意中人,便將綉球向男方拋去以表達愛情。在中國古代,抬新娘的花轎頂上要結一個綉球,意圖吉慶瑞祥。
廣西綉球多以紅、黃、綠三色做底及面料。以綵綢製成,直徑約6厘米,內裝豆類或沙子,重約150克,底部綴有十多條穗帶,球頂連著一根長約60厘米的飄帶。
綉球大多為12瓣,每瓣皆綉上各式吉祥物,如梅、蘭、菊、竹等花卉圖案或春燕、龍、鳳等。
如今的廣西綉球不但被人們當作饋贈親友之禮品,家庭中的裝飾品,企事業單位的對外宣傳、開展公關活動之贈品(可按客戶意願綉制特定文字:諸如單位名稱、品牌、祝詞等)。
壯錦
壯錦是中國壯族的特色手工織錦。色彩艷麗、風格粗獷,極有民族特色,在壯族民眾中使用棗亮昌非常多。壯錦與雲錦、蜀錦、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據傳起源於宋代,是廣西民族文化瑰寶。
壯錦壯文稱為mbawlaiz
fax,意為天紋之頁。以棉線或麻線為主,按經緯平紋使用手工織機交織製成底布,用真絲線做彩緯織入起花,彩緯可以在底布的正反兩面形成對稱的花紋,並將底布完全復蓋。
忻城縣是廣西壯錦的起源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忻城壯錦曾經是廣西壯錦中的精品,作為貢品晉獻皇宮。
橫縣茉莉花茶
全國最大的茉莉花基地位於廣西南寧市橫縣,茉莉鮮花產量佔全國總產量80%以上,佔世界總量60%以上。
該縣種植茉莉花歷史悠久,相傳有六七百年歷史,在橫縣民間,祖祖輩輩流傳著有關茉莉仙子的美麗傳說,但真正有文字可考,始於明代。
橫縣茉莉花花期早、花期長、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香味濃而著名。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茉莉之鄉」。
橫縣茉莉花世界聞名,茉莉花茶融茶葉之味,鮮花之香於一體,飲茉莉花茶,猶如品賞一件茶的藝術品。
犀牛角雕
犀牛角雕件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角雕」,鑒定角雕首先得了解犀角材質的基本特徵。角雕鍵租真品大小在15~30厘米之間,凳扒顏色有褐色和棕色,有較粗的直線紋,鋸開有一絲一絲線條狀的紋理,這與直觀田黃石有蘿卜絲紋類似。
犀牛角最主要的要訣是看橫斷面上是否有像魚子一般細小的顆粒,這叫「粟紋」,古玩行內也有稱「魚子紋」的。另外,所謂「心有靈犀」,說的就是犀角都有花心,即角中顏色較淺、質地較疏鬆的部分。
20世紀以來,中國角雕以牛角雕為主,產於廣西北海、黑龍江哈爾濱、內蒙古包頭、廣東高州、湖南南嶽等地。廣西北海牛角雕以蝦為傳統題材,充分利用牛角透明晶瑩的特點,使作品極為生動。
欽州坭興陶
坭興陶作為一種傳統民間工藝,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據史志記載:我欽陶器,諒發明於唐以前,至唐而益精緻。
鐫字千六百餘,經考證,始知乃唐開元年寧越郡(現欽州市)第五世刺史寧道務墓誌,可見欽州制陶歷史之久遠。傳至清朝咸豐年間,欽州陶器發展鼎盛,坭器得以廣泛興用,故名"坭興"。
現今香港、澳門上海等地的「欽州街」皆因坭興陶的流傳而有此命名,欽州坭興陶名列中國四大名陶。(江蘇宜興紫砂陶、廣西欽州坭興陶、雲南建水紫陶、四川榮昌陶)
來這里旅遊,不舍的離開,不如也帶走一份紀念品,鑲嵌著自己的記憶和故事,這樣的旅行才是更為珍貴。
2、100元可以買哪些紀念品旅行伴手禮推薦
出門旅行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買禮物回家岩友,如果你去旅行的話,有的紀念品是華而不實,那麼粗衫槐有哪些實惠並且高逼格的紀念品適合送人呢?下面就隨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鳳梨酥如果讓我選最好吃的伴手禮,那一定是台灣的鳳梨酥;真是驚為天人~
如果讓我推薦,我就推薦微熱山丘~純純的土鳳梨,香酥的外皮,一口咬下去,那滋味:
綿綿的,酸酸的~有營養,味道好~
小熊餅干香港有一樣:小熊餅干!就是珍妮曲奇。因為他們家的餅干罐子上面是小熊圖案,所以就通俗地稱為小熊餅干。
小熊餅干呢是好吃,喜歡的,但是好重!而且他們家不能刷卡,只能現金(港幣);然後呢,很容易碎,不能托運,必需人肉扛!
小熊餅干現在香港有好多假的,真正的那家呢,是限購的,我們去的時候,一個人限購5盒,結果我們五個大人,真的就人手5盒,死沉。
手工銀制耳環烏代布爾是賣銀飾最集中的地方,一條街上走兩步就全都是大大小小的銀飾店;從手鐲到耳環,從項鏈到戒指~我可以站在一家店目不轉睛地看上好久~
價格:絕對不超過100元人民幣,一般40~50元人民幣算合理價格
錫蘭紅茶斯里蘭卡的錫蘭紅茶全球聞名,論品牌首推Mackwoods,畢竟是老牌廠家,他們家銷售的盒裝茶葉基本都是100g一盒,有各種檔次和口味可供選擇。我當時在茶廠自己拿了一盒草莓味和一盒薄荷味的,大概600RS左右一盒(1RMB≈22RS),比原味略貴,還為家人和朋友買了些五盒裝原味紅茶。
醬菜黃姚的醬菜,黃姚古鎮的醬菜可謂是香飄小鎮,不買兩罐帶回家,都會覺得遺憾。而且價塌此格特別實惠。早晚拌飯非常美味。
怎麼樣?你還買過哪些超值的紀念品帶回家,其實禮物不在多,用心最重要。
3、歐洲旅遊有哪些紀念品
歐洲旅遊有哪些紀念品
歐洲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大陸,每個國家的文化和傳統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旅遊歐洲時,購買一些紀念品能夠讓你帶著一份美好的回憶回家。下面是一些你可以在歐洲購買的紀念品。
當地特色美食和飲品
歐洲地大物博,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特色美食和飲品,如義大利的意麵、比利時的巧克力和啤酒、法國的紅酒和乳酪、希臘的橄欖油和葡萄酒等等。你可以在當地的超市或專賣店購買道地的當地特色食品和飲品作為紀念品。
地方手工藝品
在歐洲旅遊時,你會發現每個地方都有著特別的手工藝品,如英國的茶具、維也納的音樂盒、馬賽的香搏哪皂、摩洛哥的手工地毯等,這些手工藝品都是當地特有的,能夠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你可以到當地手工藝品市場或商店購買。
名牌的奢侈品
歐洲是時尚界的中心,這里有世界著名的奢侈品牌,如法國的香奈兒、義大利的普拉達、英國的巴寶莉等等。如果你追求名牌和奢侈品,歐洲旅遊時買一些名牌的奢侈品是不錯的選擇。你可以到設計師的專賣店或奢侈品店購買。
當地手工藝品
歐洲是手工藝品的天堂,這里有許多精美的手工藝品。比如在比利時,你能找到大理石森林和陶器、在義大利,你能找到水晶和陶瓷。當地手工藝品通常都是由當地手工藝師拍腔親手製作而成,質量上乘,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藝術品和古董
如果你追求收藏價值更高的紀念品,那麼購買一些藝術品或古董是不錯的選擇。在歐洲你會發現有許多古老的市場和拍賣會,這里出售的藝術品和古董都具有獨特的古典魅力,如丹麥的藝術玻璃、瑞典的織品和波蘭的陶瓷。
結語
以上是一些你在歐洲購買紀念品的建議。當你購買紀念品時,你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你應該選擇與當地特色和文化相符的襲銀衫紀念品。其次,你應該選擇高質量的紀念品,因為它們能夠帶給你更長久的回憶。最後,你應該購買你真正喜歡的東西。只有在你真正喜歡的東西面前,你才會感覺到真正的快樂。
4、去西藏旅行該給朋友帶什麼好的紀念品呢?
西藏的旅遊紀念品很多,這里我為您介紹的幾種西藏特色紀念品。 1、牛角梳:藏族的牛角梳,按其材質可分為黃牛角、水牛角、氂牛角梳、綿羊角梳、山羊角梳等,多為純手工製作,有清熱解毒、滋陰涼血之功效,集日常實用、保健養身、藝術收藏為一體,是饋贈親朋的絕佳禮品。鑒別常識:有天然紋理或小白點、斑紋等;梳身較重顏色黑亮有光澤;使用不產生靜電;受熱後會有牛角臭味。 2.羊皮畫:羊皮畫由一塊完整羊皮和純木頭手工製作部分組成,以純天然石彩手繪藏族生活和文化等,是藏族獨特文化藝術形式之一。根據內容,可分為風景畫、人物畫、宗教畫等。 3、藏香 :藏香講究配料天地人與陰陽生理協調,有祛病除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養神益智等功效,是藏族朝佛、驅邪、舉行宗教活動的必需品。據史料記載,藏文創始人吞彌?桑布扎所研製的尼木藏香為西藏之最,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堪稱「藏香之尊」,也是供奉三寶之極品。其材質有:柏木、紅白檀木、榆木、丁香、藏葯等。 4、藏毯:藏毯柔軟細膩、保暖隔潮、經久耐用,是藏族的傳統手工藝品,遠銷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藏毯風格多樣,不僅有地毯、掛毯和卡墊,還有馬具墊、大牲畜額頭等部位裝飾品等。鑒別常識:挑選細密平整、色彩鮮艷、質地厚實、柔軟光滑的藏毯。 5、宗教紀念品 :藏傳佛教是獨具藏族特色的神秘宗教,佛像、唐卡、哈達、轉經輪等特色製品都是與之相關的宗教紀念品。 6、珠寶藏飾 :藏飾在藏族由來已久,有珊瑚、瑪瑙、氂牛骨、藏銀等高原特有材質,既美觀大方,又寓意吉祥避邪。有天珠、耳飾、項鏈、手鐲、戒指、腰飾等種類。
5、古鎮三河最有意義的旅遊紀念品
千年古鎮三河,最有意義的旅遊紀念品是三河油紙傘,它是歷史的見證和文化的積蓄,有著別樣的水鄉古鎮的意義,也代表了古鎮特色,意義深刻!支持!
中國的幾個油紙傘製作基地
油紙傘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安徽三河,四川瀘州、浙江餘杭、江西婺源、湖南長沙、福建福州、雲南滎陽、台灣美濃等地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油紙傘製作基地。
安徽三河油紙傘
中國合肥三河古鎮油紙傘、起源於明末清初,有四百多年歷史,主要特點是美觀大方,經久耐用和很好的收藏價值,也是油紙傘江南地區歷史上生產時間最長的生產基地.
三河古鎮油紙傘、扇工藝品廠專業從事油紙傘的開發設計、生產銷售與油紙傘文化的推廣。
公司在繼承傳統油紙傘傳統工藝製作的基礎上,融傳統元素與時尚元素融於一體,追求古典與時尚的統一,廣泛適用於裝修、舞蹈、道具、禮品、旅遊、裝飾、婚慶、祝壽、禮儀、情侶、收藏等。
三河油紙傘以優質優質木竹、皮紙、桐油等製成,主要工序為削傘骨、鋸葫蘆、組合傘架、煮曬傘架、裝傘鍵、裱皮紙、傘面題畫、修卷傘頁、漆桐油、穿飾線、套柄錘和結傘頂,共有近三十道工序。
四川瀘州油紙傘
四川瀘州油紙傘起源於明末清初,有四百多年歷史,主要特點是經久耐用可以長期做雨具,是歷史上最大的雨具大紅傘生產基地。
洋傘流行後,瀘州油紙傘的工藝日漸式微,油紙傘工序繁復,製作成本高,利潤少,難以吸引配仿隱年輕人入行,2000年當地只有十多名老工匠繼續這門工藝,當時不少人擔心瀘州油紙傘會失傳,經過幾年的努力,瀘州會製作油紙傘的人逐漸增多。
現時仍然以傳統古法製造油紙傘,20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從削竹到描繪圖案都是全手工,沒有使用機器。
材質也固守傳統,比如傘托,必須是從大山裡砍伐下來的通木。
質量控制嚴格,要求「四溝」平整不露接頭、「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豬鼻孔」,塗桐油也要求均勻。
圖案也很講究,切合不同喜慶場合。
瀘州油紙傘由於製作工藝古老傳統,經久耐用,是目前國內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地方各級政府積極引導與支持油紙傘業的發展,我們相信在不僅的將來,瀘州油紙傘一定會重現昔日的輝煌。
浙江餘杭油紙傘
浙江餘杭的紙傘製作至少230餘年歷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遠九房開設傘店。
餘杭油紙傘有漁船傘、文明傘等多個品種,由於技術精良、用料上乘,做出來的傘經久耐用,日曬雨淋也不會散架和穿裂,很受歡迎。
從前不少外地香客途徑餘杭都會在半夜叩門購傘,作為禮物送給家鄉的親友。
1951年,浙江省選擇餘杭紙傘為手工業合作化試點,組建「雨傘生產合作小組」,又在1952年底,建立「雨傘手工業合作社」,成為全省第一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受國內媒體廣泛報導。
隨著市場上出現鋼制骨架的晴雨兩用傘,這種紙傘逐漸被淘汰,餘杭油紙傘技藝亦瀕臨失傳。
直至2006年12月5日,餘杭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姜軍在瓶窯塘埠村駐村入戶時,制傘老師傅劉有泉向姜軍表示想恢復餘杭紙傘,為當地當地山民開發旅遊商品致富,迎合近培廳年農家樂旅遊的潮流。
劉有泉於油紙傘開始被淘汰時就萌生了把這種傳統工藝繼承下去的念頭,不久在富陽找到一個生產竹傘架的廠家,用幾百元人民幣買回了100把竹傘架。
但他當時沒有掌握加工工藝,只能保管好這批傘骨架,保管了三十多年。
《城鄉導報》於12月7日頭版頭條報道《尋找制傘師傅恢復「餘杭紙傘」》,引起當地人高度關注。
至12月19日,四位老師傅房金泉、陳月祥、沈麗華、孫水根於大拍瓶窯鎮塘埠村聚首,商議恢復餘杭紙傘。
他們在2007年1月憑著靈巧之手,成功恢復製作油紙傘。
他們在瓶窯塘埠村傳授技藝,帶動山區一大批竹農致富。
餘杭區文廣新局把紙傘作為民間手工技藝項目進行重點保護,浙江省文化廳也把餘杭油紙傘列入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同年6月,餘杭紙傘於杭州市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中展出。
制傘手工技能要求高,制傘人要以自己的技巧經驗來完成,技藝以師徒相承,靠師徒之間言傳身教及個人的悟性、長期實踐體會掌握,學徒須三年方可出師。
所用的工具由鐵匠專門打制,傘的用料也很講究,以上好桃花紙為傘面,在柿子漆里浸透,一張一張黏貼在傘骨上。
柿子漆是在油柿青的時候,把油柿搗糊榨出的柿子汁,既有黏性又不會把桃花紙黏住。
以竹、木製傘柄和傘骨,用發線紮好,傘麵糊好後繪上圖案,塗上桐油,然後在室內吊起陰干,至少要經過70多道工序,包括鋸竹、刮青、平頭、劈骨、鋸槽、削骨、排傘骨、穿傘、糊傘、裝柄等。
江西甲路油紙傘
江西婺源甲路村生產的油紙傘技藝古樸、造型美觀大方,堅固又輕巧,所謂「金溪斗笠甲路傘」。
相傳宋朝時當地人馬庭嵐被封為丞相,從京城帶了一把油紙傘回鄉,甲路人便不斷改進工藝,世代相傳制傘。
甲路傘1943年為全盛時期,產量曾高達二十五萬把,出口外銷十七萬把。
2000年代初只有三名超過八十歲的老人傳授技藝,原材料之一油柿樹為瀕危物種,甲路油紙傘因此面臨失傳。
有見及此,當地制傘業改良工藝,開發出天然樹葉、恢膜紙等新品種,提高了油紙傘的質量,遠銷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
該縣鼓勵農民學到技術後在家進行初加工,然後由傘廠進行深加工,進行大規模生產,現時中雲、賦春、許村等多個鄉鎮形成了一大批專業者。
甲路紙傘以優質優質木竹、皮紙、桐油等製成,主要工序為削傘骨、鋸葫蘆、組合傘架、煮曬傘架、裝傘鍵、裱皮紙、傘面題畫、修卷傘頁、漆桐油、穿飾線、套柄錘和結傘頂,共有近三十道工序。
湖南長沙油紙傘
湖南長沙的油紙傘業有一百多年歷史,長沙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傘店是陶恆泰紙傘店,由陶季橋於清朝咸豐年間創辦,幾年後又在附近另組陶恆茂紙傘店。
「陶恆茂」的傘做工精細,謹守祖傳工藝,選料考究。
以越冬老竹中筒、上等雲皮紙製作,結邊要用自紡的土紗。
而且操作細嚴,用絲棉蓋頂層,中骨用頭發繩穿結,傘邊用士紗夾頭發繩,用粗絲線,傘胚製成後一律集中到三伏天用生桐油連續上油三次,質量優良,贏得信譽。
1900年,梁敬庭在長沙市北正街梁宏茂傘店學藝後掛牌梁宏發傘號開業,生產老式明油、黑油紙傘和特製鴨棚用大傘,出產的紙傘做工精細,經久耐用,得到「湘潭木屐,靖港油傘」的美譽。
1921年,潘饋清兄弟創辦菲菲傘廠生產紙傘,除了傳統的繪花外,還有噴花、印花和貼花,圖案亦多種多樣,遠銷香港、澳門和東南亞,並於1929年的中華國貨展覽會上獲優等獎。
當地生產的油紙傘最高年產接近三萬把,直至1975年2月,靖港雨傘社被撤銷,靖港油紙傘停產,長沙其它地區的紙傘業亦式微。
長沙紙傘原料為皮紙、楠竹、棉紗、發繩、桐油、柿子水、顏料、牛角及木材。
湖北漢口油紙傘
湖北漢口蘇恆泰傘店出產的油紙傘有百多年歷史。
1864年,來自湖南的蘇文受積蓄了30串(1串為1000文),開始嘗試投資在家制傘,他把學過的造傘技藝改良,成品經常總是供不應求。
不久就在漢正街關帝廟魁斗巷口開了蘇恆泰傘店,僱工12人,帶學徒3個,一個月能賣500把600把,並帶動了當地的雨傘市場。
之後在大火路先賢巷開設了作坊,生產方式由一人生產整把傘轉為五人一組分工製造傘子。
同治九年,蘇恆泰月銷雨傘700把,年獲利接近200串文。
蘇恆泰的傘用料上乘,傘骨用湖南茶陵竹子,傘柄用湖南益陽木材,桐油用常德出產的,皮紙用陝西鄖皮紙,柿油用湖北羅田縣的,可用上8至12年。
很受當地人歡迎,江漢平原曾經流行於結婚時買紅藍蘇恆泰傘各一把,男持紅、女持藍,以喻「紅男綠女,婚姻美滿」之意。
直至1970年,蘇恆泰油紙傘停產,這項民間工藝也在當地絕跡。
福州油紙傘
油紙傘是「福州三寶」之一(另兩種是脫胎漆器和牛角梳),在從前福建福州人的生活當中有重要的地位,當地有句俗語叫「包袱傘」,意思是出門人所帶包袱中都有傘。
福州的油紙傘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國時期,王審知率兵南下入閩建立閩國,來自中原和江浙一帶的人把造傘工藝帶到福州。
清朝進入了繁榮期,清末民初時全市雨傘店號最多時達300多家,辛亥革命後的抵制日貨運動中,福州市民把傳統的福州油紙傘稱為「國傘」,大力提倡使用。
福州油紙傘用料必選當地或附近地區出產的優質材料,傘骨必用閩北五年以上,彈力強、韌性大的的青山老竹,一把傘必須經八十三道工序才算完成。
以中亭街上的楊常利傘店最為著名,有「選料精,上油膩,繪花雅」的特點,所用之竹材必須為青山老竹,傘面的紙必須為福建省特製的棉紙。
1915年在巴拿馬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評委們檢測楊常利出產的「雙喜牌」紙傘,發覺它可承受1170次的反復收撐不起頂、不斷線、不裂槽,以五級逆風吹20分鍾傘柄不折、傘骨完好,長時間泡在沸水中,不脫骨、紙不爛,因而獲得優勝獎殊榮。
1933年在芝加哥百年進步博覽會上也獲得獎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多次獲福州市人民委員會授予名牌產品稱號。
福州的制傘傳統工藝分有制傘骨、制傘、傘頭、傘柄、繪花等五部藝,其中以「制傘」雖屬主流,但也只是完成「傘胚」、「上油」、「裝配」等工序,須由別處買進傘骨、傘柄、傘頭等。
做傘骨最好的是「後洲幫」,1950年代「後洲幫」張開綠所制傘骨如同一節麻竹筒,看不見縫隙,注水不漏。
制「傘柄」最有名的是洋中亭王依犬家。
傘畫師以程家寶、林永欽、劉夢秋最著名,程家寶字畫俱佳,林永欽擅畫花鳥、人物,劉夢秋的「洋山水」也頗有名氣。
大躍進時,當地各傘廠合並為「福州雨傘總廠」,不久因為溫州仿綢傘的競爭,該廠就派出林永欽到溫州學藝,改良了福州油紙傘,並於當地和東南亞暢銷。
文革後因為布傘流行,福州油紙傘就由實用品轉向工藝品發展。
1985年,該廠生產的油紙傘遠銷日本、歐洲和東南亞,三年後先後退出歐洲和東南亞市場。
近年又把紙傘原料和工藝改良,每把傘有72條傘骨,撐起來大,合起來小,狀似蛇腰,故名「蛇傘」。
1990年代,福州市委領導林愛枝到美國西雅圖參加全世界花傘藝術節,並展示一把紅色大傘,全場轟動。
福州雨傘總廠於1997年倒閉,福州紙傘業也因此式微,現時只有福州西門的一個作坊繼續生產紙傘,出口至日本。
一些造傘工匠雖然已經轉業,仍然希望能振興制傘業,希望當地政府扶持。
福建洋口油紙傘
福建南平洋口鎮油紙傘,是福建紙傘「三口」名牌之一(另兩個為水口、閩清口),於二十世紀初開始生產,最高年產量達五萬多把。
贛東南一帶姑娘出嫁曾以有此隨嫁為榮,1970年代開始,傳統油紙傘逐漸被新式的布傘和折迭傘取代,當地就由生產實用為主的傘改為生產小巧玲瓏、輕巧美觀的小花傘,傘面以手工繪制各種圖案。
雲南滎陽油紙傘
雲南騰沖滎陽村的制傘業有二百多年歷史,傳承了九代,又叫做「紙撐子」。
相傳當時在騰越城縣衙當師爺鄭以公閑逛時結識了西街的姓張姓周的兩個懂做紙傘的師傅,跟他們學到手藝並帶回家鄉,代代相傳過去當地生產的油紙傘供應整個滇西市場。
當地很多客家人聚居,最喜愛油紙傘,村長鄭傳國指該村過去80%的村民都會做紙傘及其它編製品,而且是世傳。
如今村裡僅餘四家人仍然在製作油紙傘,會做的人共五人,其中三人已年逾古稀。
現時以鄭家朝一家的手藝最好,用料講究,塗料中的天然桐油和柿子水都要依古法調配,成品堅固美觀,一天只能做一兩把,他所制的油紙傘曾獲雲南省民族民間美術藝人三等獎。
另有鄭映樓做的大紙傘,因為過去商家喜歡在店前擺放大紙傘,可以擋雨遮陽,招商引客,因此又有「照鋪傘」之稱。
現在他們都只是在農閑時才制傘。
該處製作的花紙傘做工精細、色彩鮮艷、式樣美觀,質量好,曾一度熱銷保山、大理、昆明等地。
1950年至1951年從業57戶,年產雨傘4萬把。
1952年60戶90人,年產量達3萬把,其中大傘佔10%,1953年走國營貿易、合作加工之路,提高了規格質量,圍線由的四道加為六道,當年盈利(含稅收)約1.3萬元人民幣。
1954年有62戶,92人,產品大量銷往少數民族地區,並銷往保山、縣城及出口緬甸。
1958年至1960年,國營三化廠生產過油紙小花傘。
1965年後由於布傘和尼龍傘取代了油紙傘作為日常生活用品,小油傘停產,僅有少量的大油紙傘賣給路邊攤使用用。
近年當地紙傘業再度引起注意,又恢復了小花傘的生產,作為工藝品,但產量不大。
2006年5月21日,騰沖縣文產辦主任周特等人到當地紙傘製作基地視察,尋求紙傘產業化發展道路。
現在當地制傘主要是為了傳承民間工藝。
紙傘以雲華、古永等地出產的毛竹和當地的木料為傘柄、傘骨,傘面用界頭買來的構皮紙蒙上、塗上壩子油或桐油,稱為「綠衣子」,工序包括削傘骨、繞線、裱紙、上柿子水、收傘、曬傘、繪畫、裝傘柄、上桐油、釘布頭、纏柄、穿內線等,平均製作一把傘約需半天時間。
台灣美濃油紙傘
除大陸製作油紙傘外,台灣美濃至今保留油紙傘製作。
油紙傘製作方法完全是用手工,細長的傘骨,都是用從台中運來的「孟宗竹」經浸水後削成,竹身硬而富有彈性,因為本身具有的糖分全部去除,所以不會惹蟲遭蛀。
再經過鑽孔、穿線,一頂圓形的紙傘骨架就此成型。
接著將成扇形的綿紙,用棉子油一片片粘在骨架上,曝曬之後,塗上防水桐油。
油紙傘就製作成功了。
上過桐油的紙傘,既有防水的功能,又可增加棉紙的韌性,更使原本單調粗俗的棉紙變得亮麗透明。
6、上海旅遊紀念品有哪些
1、上海雕刻:分玉雕、牙雕、木雕、漆雕和石雕五大類。玉雕分爐瓶、人物、飛禽、走獸四類,尤以爐瓶最具傳統特色。選料精細,造型穩重典雅、紋飾樸素清新,工藝精巧玲瓏。牙雕品種有鏤花細刻,皮雕及人物之類,造型別致、雕工細膩,其中尤以細花鏤雕為擅長。
2、上海織綉:有刺綉、抽紗、機綉、綉衣、印花品、地毯和藝術掛毯七大類。刺綉以顧綉最為著名,至今已有四五百年歷史。上海地毯以工藝細膩、圖案典雅著稱,產品以手工羊毛地毯為主,還有絲織地毯等。
3、嘉定竹刻:早在明清時代就鏈租是上海地區的著名工藝品,主要有平面雕和立體雕兩種。立體雕以竹根為主,平面雕以扇骨、筆筒、花瓶等為主。雕法有陰搏和刻、陽刻、皮雕、模雕等多種,其中以留青棚銀兆皮雕最具特色。
4、金山農民畫:上海金山的民間傳統藝術,發起於七十年代,包括灶頭畫、剪紙漆繪、民間玩具、泥塑和石刻等。
7、旅遊紀念品和文化創意產品有哪些
旅遊紀念品:
1、特種金屬類有:旅遊紀念章、銅制佛像、金屬器械、小掛件。
2、木雕工藝品有:木雕牛、木雕馬、木雕金蟾、木雕公雞,木雕十二生肖、木雕小鳥、木雕駝鹿、木雕大象、木雕雄獅、木雕老虎等。
3、樺樹皮工藝品有:樺樹皮水壺,樺樹皮酒壺、木相框,名車鑰匙扣,實木相框,木製相框,樺皮船、樺樹皮船,工藝船、女士包、裝飾盒等。
文化創意產品:
用一些文化元素設計的生活用品,禮品等。如圖所示:
(7)旅遊手工紀念品擴展資料:
紀念品的用途比較廣泛,比如:紀念某一個人、紀念某件事、紀念某一次會議的召開或者紀念個人一段感情等等。
為了充分而形象地說明紀念品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這里舉幾個例子,比如:小張去雲南旅遊了,旅遊回來後,小張帶了一些雲南的特色小禮物,作為此次雲南之旅的紀念,這些在雲南購買來的小禮物,此時就是旅遊紀念品。
再比如:小李的單位要召開一次國際性的會議,會議邀請的賓客來自世界各地,那麼小李的單位準備了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禮品,准備送給來參加會議的海外友人,此時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禮品就可以稱為會議紀念禮品。
8、喀什旅遊紀念品有哪些
喀什旅遊紀念品有:英吉沙小刀,花帽,艾德萊斯綢,特色花布。
英吉沙小刀,因產地在新疆英吉沙縣而得名,做工考究,造型美觀,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據說這淬火是工匠們世代傳承的絕技,相互保密,絕不外傳。
花帽是新疆少數民族喜愛佩戴的一種裝飾物品,花帽的種類很多,人們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愛好和習慣來選擇不同的花帽。女性的花帽斑斕艷麗,男性花帽淡雅樸素,青年花帽活潑華麗,老年花帽則凝重端莊。
喀什的維吾爾族男子喜愛戴黑底白花,色彩對比強烈而格調又很典雅的「巴旦木」花帽,花色鮮艷的「古蘭姆」花帽,綠底白色、素凈淡雅的「齊曼」花帽。
艾德萊斯綢以色彩絢麗、鮮艷著稱。質地柔軟、富於彈性、輕薄柔韌、美觀華麗,具有鮮明的維吾爾民族文化特色,深受少數民族群眾的青睞。現在人們不僅把艾德萊斯綢視為衣料,還有不少 人把它作為工藝品買回去製作成室內裝飾品。
維吾爾族的特色花布。花布是維吾爾族傳統手工製品,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古樸、素雅、大方。這種花布主要用於製作牆圍、壁掛、腰巾、餐單、褥墊、窗簾等。它具有物美價廉、經濟實用等特點。
花布顏色多用大紅、粉紅、果綠、中黃、淡黃等,圖案多以花卉、瓜果、植物、家用器皿為素材設計而成。這民間印花布最大的特點是把手工獨創的印染技術和民族風格的圖案融為一體,具有裝飾趣味和濃重的民族特色。
9、去旅遊應該帶些什麼紀念品?
去西藏旅遊應該帶些:G7咖啡、特色繪畫、會安手工燈籠、稀米丹、藏刀。
1、G7咖啡
G7咖啡是越南很有名的咖啡之一,每粒咖啡豆都是來自越南高原最好咖啡區精選出來,以特殊奶油烘焙而成,奶香較濃、咖啡醇厚,更值得一提的是G7咖啡是越南市場上唯一的white coffee(牛奶咖啡)品牌。
2、特色繪畫
在越南的旅遊景點,特別是會安古城、順化古城以及河內這種擁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地方,有很多民間藝術大師經營的畫廊,著名的炭畫、指畫都可以在這樣的畫廊找到。如果家中缺一幅有特點的畫裝飾牆面的話,不妨考慮在這里帶走一件。
3、會安手工燈籠
會安的燈籠都是手工製作,城內的很多家庭都以製作燈籠為生,古樸自然,有木做的,有竹編的。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們來到會安,也都會選購一兩款漂亮的燈籠帶回家留作紀念。只是記得不要購買太大的燈籠,不便於攜帶。
4、稀米丹
稀米丹是一種酸乳製品,實際上就是"酸稀奶油",是牛奶分離產生的一種粘稠、乳白色、聞著有醉厚的奶香味、入口第一道味蕾感受到的是乳酸菌帶來的微酸味的一種半凝固液體,具當地人說,他們是把稀米丹塗在列巴上吃的。
在恩和小鎮上,我也跟風團友買了一瓶小店鋪手工製作的稀米丹,味道並不吸引我,但最後在滿洲里的俄羅斯套娃酒店吃的稀米丹,和全麥黑列巴搭配出來的味道非常好,真羨慕我的味蕾,大概是小店鋪的並不正宗,回來後的每天,都很想念絕妙搭配的黑列巴和稀米丹味道。
5、藏刀
藏刀是藏族男女的必備之物,既可以用來切肉、護身,還可以拿來裝飾。一柄名貴的藏刀,可以極大地提高主人的身價。男式藏刀粗獷鋒利,女式藏刀小巧秀氣。藏刀在西藏不難買到,價格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名氣最大的藏刀,要屬工布的「工布刀」和日喀則的「拉孜刀」,銀飾刀鞘精美、刻工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