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有什麼小吃
1、惠東有什麼特色的小吃?
※ 惠東小吃艾角艾角 表皮是用一種叫做「艾」的植物的葉子和糯米粉做成的,裡面的陷料大概有兩種,一種是蘿卜,一種是宓豆。蒸、煎都很好吃。(艾草,別稱家艾。自古以來,艾草自有保溫、凈化、造血,安神定經的作用。村裡的田垠上、草坪間到處可見生機勃勃,綠艾如茵。艾草又名「黃蒿」、「艾絨」、「炙草」、「醫草」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屬菊科家族。株高可達一公尺許,常成群生於路旁、牆角或草坪、安全島中,全株有強烈香氣。只要稍加註意,艾草是很好辨認的,它的葉片互生,橢圓形,羽狀分裂或具有缺刻,葉柄基部延伸成翼狀,表面綠色,背面密生白毛,幾乎呈白色。田野間,特別是遇到冬天干塘後,被挑上田頭的塘泥長出來的艾草更是茁壯,鮮嫩。糍粑惠州話叫「捏糍」 按照惠州的風俗是農歷十月初一(十月朝)吃的,不過平時也很多地方有賣。表面煎到金黃後吃更美味!不過,不煎(呈白色)其實味道也不錯--挺有嚼勁的,像糯米糍一樣!裡面是芝麻、花生、白糖陷。熟的芝麻、花生和白糖做餡兒,包裹成軟體圓形狀,吃一口,滿嘴是芝麻的芳香。糍粑在以前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惠州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指的就是這。阿嬤叫阿嬤叫為惠州傳統的油炸類風味小吃,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惠州密集的老城區小巷口,常見簡單的爐灶支起油鍋,以白蘿卜絲、蝦米、肉粒,和以調好味料的麵粉漿,用小網簍舀放進沸油鍋中慢火煎炸,成小碗狀,外酥內軟,有蘿卜的清香而不油膩,噴香可口。相傳這種風味的起名與老太太有關。惠州人稱祖母為「阿嬤」。當年,惠州剛出現阿嬤叫時,油炸香味濃郁,連掉光牙齒的老太太也被香味吸引過來,因此便起名「阿嬤叫」。馬蹄糕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制而成。荸薺,粵語別稱馬蹄,故名。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極香甜.
2、客家特產:缽仔粄的做法(需要非常詳細的講解)!
准備材料:木薯粉100克、澄粉28克、細砂糖60克、清水200克、紅豆適量、桂花專適量、葡萄乾適屬量、工具:缽仔碗、蒸鍋
製作步驟:
1、木薯粉和澄粉混合均勻。
2、200克的水加入細砂糖燒開,然後倒入粉漿中攪拌均勻成一個半熟的液體狀態。
3、缽仔碗里刷一層油,各放入適量紅豆、桂花、葡萄乾(也可以換成任何自己喜歡的食材)。
4、倒入粉漿中,邊倒邊攪拌,記得攪拌均勻,否則容易有顆粒。
5、鍋中燒沸水,大火蒸15分鍾,全程開大火即可。
6、取出放涼後,用竹簽延邊轉一圈,從側面插入,脫模完成。
7、成品圖。
3、惠東小吃粄喜粄的做法
食材明細
主料:糯米粉400克
粘米粉600克
白糖600克
溫水適量
老酵頭:粘米粉100克
溫水適量
乾酵母8克
少許白糖1克
操作步驟
1. 用適量溫水化開乾酵母,放一克白糖放入酵頭的粘米粉攪成面團等待發酵2--4小時,圖片為發好的酵頭
2. 600克粘米粉,加400克糯米粉加600克白糖混合後,加入酵頭,加入適量溫水和成面團,和面的時候水一定要慢慢加,邊和邊加,要少量多次加入,面團要和的稍微硬些,因為白糖還沒完全融化,等白糖融化後面團還會變軟些,蓋上蓋子等待發酵一夜,大約12---14個小時。
3. 圖為和好的面團的樣子,靜置等待20分鍾
4. 揪一個劑子搓圓檢測一下面團的軟硬度,是否適中,面團用手搓圓放在手心不會一下子攤平,能成型有立體感,像我手中這個樣子為剛剛好做標准,因為糯米是軟的,如果面團和的過軟,等蒸出來的喜粄就不成形,變成平的了,影響美觀!
5. 蓋上蓋子放在一邊等待發酵,我一般晚上睡前和面,發酵一晚,第二天午飯或蒸。圖為發好的面團,能清晰看到很多蜂窩點,同時面團也鼓起來很高了。
6. 檢測面團發酵是否到位,用手撮進面團中心,手指拔出來面團不會縮為好,
7. 面團排氣,再次把面團揉回去,
8. 蒸鍋放稍微多些水,煮開,因為水多些,蒸汽才足,能讓面團更快成熟
9. 蓋上蓋子燒開水
10. 把面團搓成一個一個圓形放在蒸片上,要留好差距,有一定的空間防止面團發酵膨脹後粘黏
11. 擺成這個樣子
12. 兩屜一起蒸
13. 水開放入鍋里大火蒸40分鍾,因為我做的比較大。40分鍾後,再關火蒸5分鍾開蓋,
14. 時間到,開鍋拿出喜粄,哇!真的很棒,很笑!喜粄蒸的笑象徵來年打發!哈哈!!剛剛出鍋的喜粄很黏,先不要動它,放在一邊涼涼就好。
15. 開鍋後,把喜粄拿出來,放涼
16. 放涼是不是超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