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生日
1、南陽的文化習俗是什麼?
一、 春節
民間習慣將春節稱做過年或者年下。這個節日在所有的節日中歷時最長、最隆重,一般從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的晚上便開始了,一直到正月初五「破五」之後,春節才算正式過完。�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也稱過小年。因為民間傳說,灶神是一家之主,它經常暗中觀察一家人的善惡,每到臘月二十三,就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供玉皇大帝作為賞罰的依據。如果被它說了壞話,就會被奪去100到300天不等的壽命。因此,人們於臘月二十三日這天祭灶神,用意是讓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為顯示祭灶神的誠意,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將灶台、案板、鍋碗瓢盆收拾得乾乾凈凈,並將舊灶神像揭下換上新的灶神像。像前擺上供品,以此討得灶王的歡心,到天上「言好事」後下界「降吉祥」。南陽童謠說:「二十三(兒),燃灶臘(兒)」。臘月二十三日晚飯後,每戶將所備的一隻肥碩公雞,當做灶王去天宮騎的馬,以燒餅(鄧州一帶民間稱作「火燒兒」)作為路上干糧,以灶糖糊其口免說壞話。雞的前面還放上乾草料豆及水,作為馬的草料。這時由男主人面朝灶王,焚香三柱,斟酒三杯,跪拜禱告。禱告詞多是「去天宮時好話多說,壞話不提,下界多帶五穀雜糧」等語,此時屋外鞭炮齊鳴,以示歡送灶王上天。若某家主人早歿,祭灶應由該戶長子行施,女子靠後,因為南陽民間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對於臘月二十三祭灶盛況,南陽有民歌曰:
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
兩邊擺下兩盤果,當中放上一碟糖。�
黑豆乾草一碗水,灶馬拴在灶板上。�
香爐焚香燃蠟燭,照得灶爺明晃晃。�
當家跪地來禱告,囑托灶爺降吉祥。
灶王爺像旁邊的對聯除「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外,還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等。�民間之敬灶神,蓋始於漢。據《漢書·陰識傳》載,有一男子名陰子方者,做飯時遇灶神顯靈,子方立刻下拜,並把自己心愛的黃狗殺之以祀,灶神不負陰子方的一番美意,賜富於陰家,讓陰家一夜暴富,子孫也都享受高官厚祿。自此以後,世人便紛紛效仿,每逢臘月二十三祭灶,以期得到灶神福蔭。據《清史稿》載,乾隆皇帝亦甚為敬崇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到坤寧宮祭灶,60年如一日,從不間斷。在侍祭灶王爺上,皇帝如此,百姓自然不用細表。民間祭灶的行為清楚地透析出平民百姓希望平安的心理願望。�
臘月三十晚俗稱除夕,家家吃團圓飯,包餃子以備春節早晨吃,飯後要「熬年」守歲。凌晨鳴放鞭炮,一為迎歲,二為驅邪。�
守歲的風俗由來已久,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晉《風土記》:「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獨角獸叫「年」,這種怪獸異常兇猛,每到臘月三十,就竄到人間危害百姓,但它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人們為了不受「年」的傷害,到了這一天都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鞭炮和煙火,並燒香祈禱,徹夜不眠,這種習俗流傳下來,就叫「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南陽民間很重視這個日子,無論大人小孩,都不可說晦氣話,只能說吉祥語。守歲至午夜後,還要吃「更年餃子」,南陽民間的餃子,又稱扁食,呈元寶形狀,人們都說更歲時吃之來年財運興旺。�
正月初一為春節,人人換新衣,天不亮即先放開門炮,接著點香燭,上供品。供品一般為棗山饃、刀頭肉、油炸魚、水果等。點香燭敬神祭祖。早上全家吃餃子,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給兒童壓歲錢,南陽民間稱為「壓腰錢」。家長帶男孩子上墳地祭祖,為已故長輩拜年,鄰居親友互相拜年。自初二起,親戚朋友和鄰居間相互拜年開始。人們隨身攜帶禮品,特別是新女婿第一次去岳父家拜年,禮品務求豐厚。這樣的走親串友拜年賀節持續到初四初五,有些親朋故舊多的家庭常常要持續到初七初八。初五習稱「破五」,舊時人們認為每個月的初五、十三、二十二是「楊公忌」日,百事不成。正月初五是一年的第一個忌日,民間甚為重視,故有「小年下,大破五」的諺謠。此日大放鞭炮以示破「五」立吉。當晚,把五日內禁忌往外倒的垃圾,全部倒在院外的糞堆上,謂之「送窮土」,邊倒邊念咒語:「窮土去,富土來,今年一定要發財。」�
從正月初二開始,南陽習俗已將以後幾日的走親串友日程安排就緒:初二去外婆家給外祖父母及舅舅、妗子拜年;初三去姑家或姨家給姑父姑姑拜年;初四到岳父母家拜年;初五以後是走一般親朋故舊的日子。初六大開市,百業開張。�
在南陽傳統習慣中,春節習俗最具亮色的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貼春聯。春聯之出現,在我國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據載,春聯由五代後蜀皇帝孟昶首創。964年春節,孟昶親筆寫了一幅聯語:「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宋史·西蜀孟氏》。),世人倍感新穎,乃從宮廷到民間,競相效仿,進而成俗,一直延於今日。�
南陽民間的春聯,總體而言,其內容多為祝頌慶賀和謳歌褒獎之類,細分之,有如下數端:一為謳歌歷史風流人物。如南陽為越國上將軍范蠡的故鄉,聯雲「五湖寄跡陶朱業,四海交遊晏子風」;卧龍崗為蜀相諸葛亮躬耕之地,聯曰「西漢文章兩司馬,南陽經濟一卧龍」。二為熱愛家鄉風光。南陽城背倚獨山,面向白水,於是撰聯曰「背靠青山龍虎地,門對綠水鳳凰池」;「洛陽牡丹艷,宛城桂花香」等。�
第二是掛年畫。掛年畫,目的在於驅鬼。它與貼門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南北朝時南陽涅陽(今鄧州穰東)人宗懍在其所著《荊楚歲時記》一書中寫道:「正月初一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稱之門神。」這種門神,乃是而後所流行的年畫的濫觴。至唐,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患病,常感到其寢室內外有厲鬼呼號,難以入眠。李將此事告於群臣,詢問驅鬼之法。秦瓊稟告願與敬德披掛盔甲、手執兵器於門外護衛。夜間果然秋毫無犯。秦瓊敬德雖武藝高強,然畢竟血肉之驅,總讓其夜間伴護,時間一長,過於勞苦,終究不是上策。於是便命畫工將二人之像畫於門上以驅鬼,此後,果無鬼怪鳴號。另外,尚有將鍾馗畫為門神貼於門上的。以秦瓊敬德為門神出於二人威風凜凜,一身正氣,而以鍾馗為門神乃是出於其相貌醜陋,使人望而生畏和善於捉鬼之故。年長日久,世代相襲,人們將門神演變成年畫,則是發揚光大了其中的消災滅禍、四季祥和的文化內涵。南陽年畫圍繞新年喜慶吉祥這一中心主題,題材有如下6個方面:其一為神話傳說,如八仙過海、唐僧取經、秋翁遇仙記等;其二為福瑞吉祥,如仙翁慶壽、觀音送子、天女散花、鯉魚跳龍門等;其三是農家生活,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春牛耕田、耕讀傳家等;其四為四季風景,如春蘭夏荷、秋菊冬梅、花好月圓等;其五為歷史題材,如關公夜讀、木蘭從軍、岳飛抗金、武松打虎、太白醉酒、戚繼光平倭等;其六為民間故事,如白蛇傳、天仙配、梁祝緣等。南陽年畫的製作工藝多為木刻水印,具有線條單純、粗獷渾實、蒼勁有力的藝術特徵。�
第三,放鞭炮。「爆竹一聲辭舊歲,金雞三唱迎新春。」在南陽民間,每當熬年守歲到子夜、雄雞報曉之時,便要鳴放鞭炮,一來驅邪除疫,二來增加歡樂熱烈氣氛。�
除了上述內容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便是拜年。拜年之俗與除夕守歲有著前因後果的關系。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從而消除了年獸的侵擾和禍害,大年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恭賀平安無事,「正月朔日……士大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鮮衣往來拜節。」(吳自牧:《夢粱錄》。)舊時民間過年多拜親朋、父兄、師長、親族等,拜年時人們以恭喜、發財、如意、長壽等吉祥語互祝。南陽民間拜年時多行跪拜禮。在昔日南陽富貴人家,既不在乎那點禮物,又嫌拜年時互致禮物費時費力,遂改用名帖相互致賀。名貼,即賀年片,兩漢時稱「名刺」,唐代稱「門狀」,宋代稱「門刺」,明清時叫「紅單」,並流行拜盆,即將賀年片放入盆中送給對方,以示莊重。賀年片上一般寫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財源旺盛、健康長壽等吉語。清代書畫家文徵明作《拜年》詩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用賀年片拜年之俗一直沿襲到今天,但在南陽民間,仍看重登門拜年的習俗。�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人們是為了避窮神才稱初五這天為「破五」的。「三天戲,五天年。」廣大民眾都把「破五」看做是春節後一個重要日子。由於這一天是財神的生日,因此民間常置辦酒席,燃放鞭炮,歡天喜地迎接財神的到來。這天所迎的財神不止一個,有正財神,偏財神,文財神,武財神。民間最崇拜的是正財神趙玄壇,許多商店和民宅中都供著它的神像。神像上的趙玄壇面黑如鍋底,手持鋼鞭,身騎黑虎,左右兩員大將侍立,威風凜凜。趙玄壇被姜子牙射死後封為元帥,並把曾被哪吒打死的陳九公和姚少司配給了玄壇作為隨從。當人們把趙玄壇尊為財神時,陳、姚二人成了「招財是利」。偏財神伍氏兄弟五人,生前喜殺富濟貧,死後仍替窮苦人家求財,人們稱其為「五顯神仙」,很崇拜他們,常焚香朝拜,默祈賜福。文財神財帛星君白臉長發,氣度不凡,人們把他的神像與「福」、「祿」、「壽」、「財」、「喜」畫在一起,他的手上托著一個聚寶盆,體現著「招財進寶」的含義。武財神關雲長平生雖不愛財,但他可以幫助人發財。因為關在得到曹操的獎賞之後,蓄積了大量的財物,因為他不愛財,所以樂善好施,把自己擁有的財富賜給那些善良貧困之人,因此,世人都尊他為神,於初五這天祭祀他,求他招財進寶。初五這天的中午全家要吃餃子,俗稱「食元寶」,此俗和接財神目的一樣,反映了普通民眾希冀遠離貧困、享受榮華富貴的心情。「破五」過後,年才算徹底過完,可以開展一系列生產活動了。
2、各位大佬好,請問南陽哪裡有生日禮物店
額 一般有新意的東西 也不要太貴的 可以送的現在流行私人訂制禮物 !私人定製手繪杯子!衣服 打火機 手機殼 !都可以送!很有心意的禮物都是杯子 寓意 一杯子一輩子 網上就可以啊
3、南陽有什麼特色民俗
過年(春節)做各種儀式用麵食最多,,供祖敬神的有大饃、棗饃、豬頭、全豬等等.做年糕,切成近尺方塊供神,又做許多麵食,儲存著留待正月間吃,做圓形麵食,上端刻十二凹缺,叫「蒸月」,做圓倉形麵食,叫「蒸倉」,做十二生肖麵食叫「蒸屬」,又蒸魚、豬、狗、雞、元寶等形狀的麵食分置家中各處,供節後食用.有於正月初一吃魚的,圖個「連年有餘(魚)」的吉利;流行范圍最廣的是正月初一早飯吃水餃,素餡,且包藏棗、栗子、糖、糕、硬幣(從前是制錢)等物於餃子中.
正月初七為「人日」,吃糕,吃面條.
農歷正月初八是螞蟻神的生日,要炒螞蟻蛋,這節日食俗之一.民間有炒芝麻、小米、玉米、黃豆吃的習俗,但不能吃完,吃時要地上掉一些讓螞蟻吃.
農歷正月初十是石頭神的生日,家家戶戶烙烙饃.烙饃,又叫「實牢饃」、「十烙饃」,節日食俗之一.吃了「十烙饃」,一年的運氣就會實在牢靠.
立春日吃「春餅」,白面作薄餅,卷菜食之.吃「蘿卜」,名為「咬春」.
正月十一日俗謂「莊稼生日」,要做干飯供天地眾神,人也於這一天吃干飯.
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自做元宵的,團餡為丸,醮水,用簸箕盛糯米面,置丸其中,反復滾動,曰「滾元宵」.節前用豆面做各式燈盞,節間到處點燃,節後收殘燈,切條代豆腐熬菜,味道頗佳.
農歷正月十六,家家戶戶要蒸燈盞饃.燈盞饃,節日食俗之一.多用豌豆面(也有用白面、紅薯面的),將其做成中間凹,邊緣隆起的酒盅狀,一般做兩個.蒸熟後在凹處添上香油,中間插上燈芯點燃,放在門外兩邊的門墩上.孩子們可以將別人家的燈盞饃搶去吃掉,意為嚼災去邪,如誰家的燈盞饃沒孩子吃,便被視為不吉利,這種習俗稱為「搶燈盞」.
二月二日,吃面條,名「龍須面」.用糖浸黃豆粒,晾乾,炒食,名「炒豆兒」、「糖豆兒」或「咬蟲兒」.有些地方要把過年(春節)時留的最後一點年糕切成塊用油煎來吃,過罷此節即再也沒有年糕可吃了.二月二也吃蔥油煎餅.
清明節,吃煮雞蛋,吃五樣糧干飯.此日必吃高粱米稠粥.
夏至,煮食新麥粒,或以青麥粒磨「捻轉兒」吃.
五月端午,包粽子,煮雞蛋.粽子,古稱「角黍」,南陽民間做的都是甜食,中多包棗,因此又稱「棗粽子」,有白米和黃米兩種.粽子葉,多用寬葦葉或竹筍葉.端午節煮雞蛋吃也連帶許多風俗,有說此日吃雞蛋不腰痛的,有說煮熟雞蛋在小孩肚子上滾動可免除肚子痛的,等等,不一而足.
七月七日,做小麵食,油炸,稱為「花兒」,有民謠:「七月七,炸花吃.」七月七或七月十五(因地而異),用木模(榼子)榼磕小餅烙食,有的染為七色,有的以紅色點染,名為榼餅、巧果、小果、「花兒」、「巧饃饃」.烙熟之後,用長線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掛壁間,以為裝飾和零食.也有穿為一環掛小兒項間取樂的.麵食有多樣形式,其中必畫剪刀圖案一把.其他麵塑如梨、茄、瓜、石榴、蘋果、小雞、小豬、小獅子、金魚、蛙、蟹、蝦等等,無物不可做,做來皆生動,七月初七,乞巧節,簡直可以稱作麵塑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除吃市上賣的各種月餅之外,鄧縣、新野一帶還流行吃干餅.那干餅通體圓形,下一層常做成十二個「月瓣」,「瓣」上插棗,上一層,或做「玉兔」,或做「猴」,又裝飾許多麵塑染色花果,此物用以供月、贈親友,好看亦中吃.
九月九日,重陽節,舊時各地必於這天蒸棗面花糕,名「菊花糕」,又飲菊花酒,吃菊花火鍋.
冬至,俗稱「過冬」,必吃餃子,此俗傳說與東漢醫聖張仲景有關.一年冬天,精研醫術的張仲景見家鄉南陽的許多人生了凍瘡,他就在冬至這一天和弟子一起搭棚支鍋,將羊肉、辣椒等祛寒食物放入大鍋內煮,然後將煮熟的羊肉撈起切碎,用麵包成耳朵狀的食物,稱為「餃耳」,煮熟後給生凍瘡的人每人兩只餃子一大碗湯,人們喝下湯後渾身發熱,驅走了寒氣.這一活動從冬至日起持續月余,使人們的凍瘡得以治好.後來人們競相仿效,在每年的冬至日都包餃耳吃,後來餃耳又被叫做「餃子」或「扁食」.至今,民間仍有「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說法.
農歷臘月初五吃五豆,用綠豆、黃豆、豇豆、蠶豆、豌豆等加玉米糝煮粥吃.此俗為宋代文人歐陽修所創.傳說歐陽修自幼家貧,他流落順陽(今淅川馬蹬),寄身破廟賣詩度日.一天他進城賣詩,恰被李員外女兒的綉球拋中.後來李員外嫌他貧窮悔婚,但李小姐愛慕歐陽修的才華,執意嫁之.這年歐陽修進京趕考,臨上路,李小姐做了一頓五豆飯讓他吃.歐陽修科舉及第做了大官.有一年的臘月初五,李小姐讓廚師做了頓五豆飯,以提醒歐陽修不要忘了原來那些貧困的日子.歐陽修醒悟,遂定下規矩,家中每年的臘月初五都要吃上一頓五豆飯.此事傳開後,人們紛紛仿效,遂相沿成俗.
臘月初八,吃臘八粥.這風俗來源於佛教,佛教傳說,臘月八日是釋迦牟尼成道日,道徒皆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北宋時諸大寺作浴佛會,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其名即「臘八粥」.從前的上等「臘八粥」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做原料,並用染紅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瓤、松子及紅糖、白糖、葡萄乾作點綴.今南陽各縣都有吃「臘八粥」的風俗.
臘月二十三,祭灶節,俗於此日祭灶時吃糕,且在糕出鍋時,用糕塗灶王嘴巴.吃素麵湯或雜面湯,飯後又吃祭灶的「糖瓜」.
「過油」,即用油炸制食品.臘月二十九炸食品的風俗,稱為「過油」.「過油」忌生人靠近和說不吉利的話.炸的食品種類和數量都較多,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三十兒捏鼻兒.即在每年的臘月三十(小月為二十九)包餃子吃.農村稱臘月三十包餃子為「捏鼻兒」,這天包的餃子一定要夠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吃.
南陽的農業生產領域十分廣泛,各種農作物栽培和各種糧食作物生產,都有相應的生產風俗相伴,其內容豐富,洋洋大觀.農經作物主要有大麥、小麥、水稻、穀子、玉米、大豆、綠豆、豇豆、豌豆、高梁、黍、紅薯、土豆、芋頭、棉花、大麻、萱麻等,還有各類蔬菜、瓜果、葯材等.在這里,我們沿著節令的生產過程,通過對傳統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法的介紹,以展現南陽豐富多彩的農業生產風俗.
在民間,耕地的方式依據耕地的自然狀況以及農民的家庭條件不同,可分為犁耕、耦耕、刨耕等.
待土地耕過之後,還要碎土、整平和保墒,為播種做准備.在南陽民間,碎土用耙,所用之耙一般為方耙.它始於東漢末年,原為「一」字形耙,即在一根橫木上安裝9根齒,再裝上轅而成.南北朝時改為人字形釘齒耙,宋代時改為長方形釘齒耙,延用至今.長方形釘齒耙長7尺,寬3尺.7尺長的兩條耙方稱為桯,桯上各鑿方孔一排,孔中裝置鐵制耙齒.用牛力拉牽,耙與牛連接的用具與犁相同.操作時,「掌鞭」立在耙上,一手執鞭驅使牛,一手拉套繩左右方向,其口令與犁地時相同.隨著耙向前運動,「掌鞭」要有節奏地抬動左右腳,使耙均勻地左右晃動,呈波浪狀前進,以求碎土精細.
地耙過之後,用耮進行平整和保墒.保墒對於莊稼具有重要意義.南陽民間有諺曰:「搶墒種秋,有苗能收.」南陽民間的耮就是一個去掉了耙齒的耙,俗稱「耙方」.農家裡手耮過的地,呈均勻波浪紋樣,十分美觀.
播種小麥多用「耬」,山地因地塊小或不規則,多用手撒播.耬,由耬腿、耬斗、耬桿、扶手、拖板等部件構成,鐵制,亦可木製.操作時,先定耬門,由牛或人在前牽拉,行走要快慢均勻,方向筆直;一人扶耬,邊行邊搖,使下種勻稱.在寒露到立冬這段播種季節里,在那平整如畫的田野里,到處是忙碌的人群,遠遠近近,來來往往,耬鈴叮當,呼應唱和,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泥土芳香,使人在這種淳樸的鄉情鄉俗前流連忘返.在山區小塊耕地,多用手播種或用瓠種.所謂瓠種者,乃取大葫蘆一個,兩頭鑿空,中貫木棍,一端手執為柄,一端中空為嘴以瀉種,再於上方開孔為注種的門.播種時,置麥種於葫蘆中,一手執柄,一手揮短棍敲打葫蘆,沿壟溝邊行邊播,使種子成一線播在壟溝里.其操作之法,甚為有趣,精於此道者,行走之有章法,敲打之有節奏,動作之循規蹈矩,令人嘆為觀止.
小麥播種時節,南陽民間有謠諺曰:「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鬆.立冬到小雪,種麥嫌晚些.」及時搶種,對農民而言,尤為重要.
麥田管理活動亦是確保農業豐收的關鍵一環,尤以春季為最重要.
初春,地表土剛剛解凍,此時要進行劃麥.所謂劃麥,就是用二齒或三齒鐵鈀,沿著麥壟拉一遍.劃麥的目的,在於鬆土,增加地溫和保墒.隨著氣溫升高,不僅田間土層徹底解凍,而且雜草也開始萌生,此時要抓住有利時機進行鋤麥.鋤麥的工具,南陽民間多用板鋤,在山區,也有使用三齒鋤和小撓子的.小撓子乃是一種手鋤,柄長尺許,鋤麥時蹲在田間禾壟中,壟間株間雜草盡可剔除,屬於鋤麥當中的精細活.南陽民間十分重視麥田管理,有諺語曰:「秋收一張鋤,麥收一盤耬.」「谷鋤三遍很少糠,麥鋤三遍兩頭光(謂籽粒飽滿).」由此觀之,勤管理對於麥田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南陽民間素有「春雨貴似油」的諺語,意指春雨的可貴.由春到夏,小麥生長的重要環節,如泛青、起身、拔節、挑旗、揚花、灌漿等,若遇天旱,就要抗旱澆麥.澆麥的工具,在抽水機普及之前,先後流行用轆轤、翻車、水車、戽斗等.水車分鏈斗水車和解放式水車兩種,鏈斗式水車始於唐代,即利用大水輪索鏈上裝設的竹筒提水,用畜力拉動.近代被用於菜園井上,延用至20世紀50年代.解放式水車,呈鋼鐵結構,始於20世紀50年代,日澆地2~3畝.
割麥的季節,南陽一般在立春後的百日前後,農諺曰:「打春一百,拿鐮割麥.」南北部、丘陵地帶和平原地區相差1周左右.因為在傳統的收麥季節,農民多用鐮刀收麥,故民間稱麥收開始為「開鐮」.南陽有諺語曰,「麥熟一晌」,言指麥熟極快.麥季正值是雨季,此時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為了使麥收不落在雨中,麥收工作十分緊張,男女老少都加入火熱的麥季搶收工作中,有道是,「麥子焦了頭,小姐下綉樓」.搶收期間,人們往往天不明便下地,一直干到小半夜.「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這時早飯與午飯一般都由兒童或婦女挑往田間,此俗稱「送飯」.麥收季節主要是與天公爭時間,爭天時是要趕緊騰茬種秋作物,跟下雨爭時間是避免把麥收在雨中,以防小麥出芽,影響麥子質量.所以,在南陽民間廣泛流傳這樣的諺語:「掏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可見雨水在農歷5月里顯得多麼的多餘.
當麥被割倒後,須趁其軟潤時打捆.前面打捆,後面運輸.跟隨拉麥車進田間的,還有一支拾麥穗的隊伍,其行為在民間稱為「復收」.「復收」就是再收獲一遍的意思.此類人群一般由婦女和兒童組成.這種復收的風俗,不僅使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顆粒歸倉,而且還鍛煉了兒童的勞動意志.
經過打場、揚場,麥子歸倉後,農民吊著的心才放了下來,然後,將打場剩下的麥秸垛成一個活像大饅頭的麥秸垛.麥秸可作牛、驢、馬等牲畜一冬一春的飼料.垛成後,用麥秸在頂上扎一個脊,像苫房子一樣苫上麥草,使它遇風不散,下雨不漏.或者將垛製作成圓形,底兒小,向上張開來,垛頂亦垛成圓形,活像一個個大陀螺,煞是可愛.
改革開放後,農村逐漸興起了機械化,傳統的人工收割,被機械化收割所取代.
收季節南陽俗稱三夏大忙,夏收、夏打、夏種同時進行,可謂十分緊張.夏天氣溫高,農作物生長快,所以南陽民間素有「春爭日,夏爭時」,「五黃六月去種田,一天一夜差一拳」的農諺.騰出來的麥茬地在南陽多種玉米、綠豆、大豆和花生.玉米播種,為了爭時搶種,多不耕地,用點種或牛拉犁「穿溝子」的方式播種.當玉米苗剛露尖尖角時,便需鋤地,鋤地用板鋤或钁頭.頭遍鋤地,其主要目的是清除割麥時留下的麥茬,為玉米紮根創造條件,因此,鋤的時候扎鋤要深.鋤過頭遍後,以後再鋤,其主要目的是清除雜草,故要淺鋤,以保護玉米的根須不受傷害.對此,南陽民間有諺語曰:「頭遍深,二遍淺,三遍四遍刮刮臉.」它很形象地總結了鋤小秋作物的要領.旱天鋤地,可鬆土保墒,澇時鋤地,利於水分蒸發.
鋤過三遍後,開始定苗,每穴留下一株健壯的,余則剔除.定苗完畢,追施一次肥,舊時多追農家肥,現在多追化肥.山區草多,多追施漚草而成的「草綠肥」.玉米長至齊腰深,伏天來臨,雨量大增,此時用犁中耕壟溝,壅土培根,既壓埋玉米根部雜草,又利於大雨時排水.至此田間管理告一段落,以後不再鋤地,俗稱「掛鋤」,此時雨水越充沛越好,一來利於莊稼生長,二來農民正好趁雨天不宜外出在家裡歇息一番,休養一下因三夏大忙而疲憊的身體,或者搞一點小型副業.
冬季,是人們最清閑的季節,主要的農活就是進行麥田管理,整治土地.
南陽日常生活中,亦有許多禁忌,其中無論是屬於信仰的,還是屬於感情道德的,對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約束力.吃飯時不論是在自己家裡,還是在他人家裡,抑或是在公共食堂、飯店,不僅忌諱用筷子敲飯碗,而且忌諱用手緊緊地攥著飯碗,因為這是討飯人常顯現的舉動.為他人盛飯,忌諱將筷子直插或交叉插在飯食上,這樣容易使人聯想到供奉死人的放法.不能從窗口或門檻里向外或向內遞食物,據說吃了這樣遞過來的食物有得噎食病之虞.「送客餃子迎客面」,不能在客人進門的第一頓飯就吃餃子,否則就意味著客人不受歡迎.客人食用飯菜時,不可隨意移動座位.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即有「坐不移樽」的記述.
民間對於雞、烏鴉、貓頭鷹、老鼠、蛇等的禁忌,是遠古動物崇拜和圖騰崇拜在民俗中的遺存.這些動物在遠古時期都曾因充當過原始人的祖先或保護神而受到先民無休止的崇拜,禁忌也就隨之而滋生了.
在原始民族裡,對圖騰禁忌之破壞被視為最大的罪惡,全族的人都將參與報復,就像處置一件對全族都有危險或威脅的事情一樣.法國學者雷諾在對圖騰禁忌進行歸納時更強調指出,不準殺害或食用圖騰,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必須殺害圖騰時,則一定要舉行請求寬恕的儀式,同時製造各種不同的技巧和借口來試圖減輕破壞此禁忌後可能遭受到的報復;在圖騰部落內部的人們常深信他們與圖騰是同源,若圖騰因意外而死時,必須一如族人死亡那樣舉行哀悼和埋葬.圖騰具有警告和領導其部落的作用,能夠賜福,也能夠降災,所以必須萬分尊敬並禁忌.雞、雉(野雞)在古代是民眾崇拜祭祀的對象.南陽民間在殺雞吃其肉前,若是回民,則要求阿訇誦經之後宰殺;若是漢民,則常常在磨刀霍霍向雞的時候,口中念念有詞道:「雞呀雞呀你別怪,你是俺家一道菜」,以此為借口來減輕殺食祖先圖騰崇拜的心理負擔,以求內心的平衡.雌雞如果司晨打鳴,則極為不祥.《尚書·牧誓》曾作過這樣的記載:
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意為若雌雞在清晨打鳴,家裡將會死人.人們還相信,公雞若打鳴過早,亦凶不吉.綜上所述可見,由雞雉崇拜,衍生了對雞的禁忌.
烏鴉在南陽民間也被視為不祥之鳥.由於它通體漆黑,有如喪服,又加之其音質如同木匠以鋸解木,喜食腐物,故而被世人視為不祥之物.自古以來,烏鴉都備受世人厭惡.南陽民間堅信,若早晨起床後聽到烏鴉之鳴則為不吉,若烏鴉繞屋飛行,則此宅主凶.「有災烏鴉叫」.南陽民眾對此深信不疑.
貓頭鷹,古書上稱其為鴟號鳥,南陽民間稱其為夜貓子.因其叫聲凄厲,曾被古人稱為「惡聲之鳥」,它的出現預示著不祥,「夜貓子進宅,無凶不來」,南陽民間如是說.在民間,貓頭鷹一直是不祥的化身.《史記·賈生列傳》載,一隻貓頭鷹飛入賈誼的屋子裡,賈打開占書一查,書上說這種鳥飛來,預示著主人即將亡去.貓頭鷹晝伏夜出,棲息於荒崗亂墳間,叫聲刺耳怪異,世人覺得它與心目中的鬼的生活習性相同,所以深惡之,生活中十分禁忌它的出現.
在南陽,對於養蠶亦有許多禁忌,如養蠶者禁忌死及其諧音,故而蠶屎不能稱為「屎」,而喚其「蠶沙」,戴孝人不能進入蠶房.忌說蠶長,而要稱做蠶高.出蠶後在蠶室方向忌諱動土,蠶室內禁忌睡覺,這是惟恐蠶懶不作繭.
原始的動物崇拜的復雜多樣性,導致了目前民間動物禁忌的多樣性,除了上述幾種動物禁忌之外,在南陽民間,還廣泛地存在著馬、羊、牛、魚、狗、貓等等的動物禁忌.原始動物圖騰崇拜在民眾意識中的留存,導致了人的潛意中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命運與動物的某些行為聯系在一起,視動物的某些正常和異常現象為自己某種宿命的兆示,這便是人們對動物禁忌產生的思想認識基礎.在這種思想認識之上,又加上人類意識深處的鬼神觀念的作用,人們無法排除靈魂中對動物的某些畏懼成分,對動物的禁忌便由此而產生.人們企圖用禁忌的形式來表達對動物的崇拜,以此調節與它們的關系.這種對動物的禁忌民俗,在鬼神等超自然觀念未被徹底消除之前,恐怕不會很快完全退出歷史舞台的,它必將代代繁衍下去,在以後的歷史流變中,吐故納新,獲得一些新的質料和內容.
對枝繁葉茂的大樹、古樹,南陽民間常常認為是仙家的藏身之所,對此有許多禁忌.至於桃、柏、槐等樹種更被視為神樹,絲毫不能褻瀆.對這些大樹,一不能污言穢語相加,二不能砍伐.因為南陽民眾樸素地認為,樹齡一旦久遠,不僅樹上住有仙家(鬼神),而且自身亦會成精,任何猥褻性的舉動便會有冒犯神靈之嫌.更有許多傳說,說得活靈活現,言某縣某鄉某村為某事急需木材若干,打起了古樹的主意,在砍伐時鋸得樹木流血,而且樹倒之時就是參與砍伐的各色人等魂喪九泉之日,遭到了惡報等等.此類傳說,不僅見於民眾口頭流傳,而且也廣見於古代典籍文獻:「景公有所愛槐,令吏謹守之.植木懸之,下令曰:犯槐者刑,傷之者死.」(《晏子春秋》)以政令的形式杜絕砍伐,其緣由乃出自景公之愛槐.愛者,崇拜之謂也.若某人一意孤行,待樹以不仁,則「傷之者死」.曹操,這位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其命便喪於此.「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武在洛陽起建始殿,伐濯龍樹而血出.又掘徙梨,根傷而血出.魏武惡之,遂寢疾,是月崩.」(《後漢書·五行志》)樹與人同,乃血肉之軀,有知覺和意識,曹操要建宮殿,伐之,不僅流了許多血,而且其命亦被樹妨死.曹操在樹精面前尚且如此,何況凡人乎?故而世人多不願向百年老樹舉刀.正因為樹木與鬼神有如此密切的關系,所以民間自漢代始,在墳地種植一些樹木如松、柏、銀杏、桂等以安慰亡靈.在對樹種的選擇及種植處所上,亦有禁忌.南陽民間除了忌諱在墓地種植棕樹等樹種外,還有「前不栽桑,後不插柳,院子里不栽鬼拍手(小葉楊樹)」的禁忌.棕與終、桑與喪音近,墓地種棕為墓地種終,門前栽桑即為門前栽喪,聲音難聽,故忌之.鬼拍手又名小葉楊,遇風時啪啪作響,如同有人拍手.若天氣陰霾沉重,聽起來更覺nfaa3h耍故常為陵園墓地樹種,種在院中則深為人們所忌諱.
在樹木的使用上南陽民間也有很多禁忌.南陽民間素有厚生重死的傳統.生,源自生命的孕育;死,終於墓穴棺槨的營造.所以,在人生兩極,民間於用木上有許多講究.生命的孕育始於青年男女的結合.在婚嫁傢具的製作上,南陽民間多用楝木、椿木,此類木材系本地所產,木紋美觀,強度及性能近似香樟,耐磨擦不怕蟲蛀,材質細密均勻,易加工耐使用,物美價廉,深受民間普通人家適齡青年的歡迎,常用成習.在用此類木材製作婚嫁傢具時,民眾賦予了它優美而富想像力的說詞,詞曰:
楝木床(梆),椿木腿,先領(即生育)小夥子(即男孩子)後領女兒(即女孩子).
有兒有女,美滿家庭之相也.除此之外,柞木、楸木、桐木等也可用來當做制傢具的材料.它們以具有脹縮性小,不易翹曲開裂的優越性而在傢具生產中得到廣泛使用.楠木、紅木,材色黃褐略帶淺綠,木紋斜行,富光澤,木質稠密,能耐久,具香氣,雖為傢具的上乘材料,但因價高而不能受到一般普通家庭的青睞.榆木雖然材質優良,紋理細致,堅硬耐用,本為製作傢具和棺木的上好材料,但終因其條理不順,木質頑硬而受到南陽民間的摒棄.在南陽民間有「榆木疙瘩不開竅」一俗語存焉,故而世人惟恐下輩人不聰明不知理,心理深處拒斥用該木種製作的結婚傢具或棺材.況且,榆木之葉皮可以食用,味微甘滑,易遭蟲蛀,民間對榆木的禁忌便更易理解了.
民間的諱飾多以漢族為主導,回、蒙、苗等少數民族則仿效於漢族,故而在南陽民間形成了一個基本上統一的諱飾文化圈,在這一文化圈中,其禁忌主要表現在服飾的顏色、款式、穿戴及放置的位置等幾個方面.
對顏色的區分多從其賦予的象徵意義入手,而不大重視顏色本身所固有的審美學意義.在民眾心目中,多以紅、黑為正色,象徵著吉祥和庄嚴,而黃、紫二色為貴色,白、黑二色為凶色,綠色是人們心目中的賤色.黑色的情形有些復雜,它與紅色在某種象徵意義上發生了一些重合現象.正是這些明確的象徵意義存在,所以在諱飾方面,很早就有這方面的教化記錄,《禮記·曲禮》曰:「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純素.」因為《禮記·郊特牲》中曰:「素服,以送終也.」這就是說,從遠古時期,只要父母健在,子女就不得不忌諱白衣白帽,因為只有喪服是純素的.這一忌諱,一直相沿至今,凡民間有喪事者,仍以著白色孝服,佩戴黑紗、白花為哀.因為只有在喪禮儀式上才穿白色服飾.舊時的婚服以及婚嫁傢具多以黑(青)色為主色調.在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以後,素色諱飾曾一度中斷,那時從皇帝到平民,平時均可穿白衣戴白帽.白色由於其獨特的審美意義而備受世人喜愛,在南陽民間「要想俏,一身孝」的諺語廣為流傳.這句諺語從深層揭示了白色受人歡迎的原由.只是在喜慶之日,如婚年壽節,民間才忌白尚紅.到了宋代,南陽民間又掀起了一股厭白之風,再加上官方輿論的支持,此風所及,摧枯拉朽,滌盪了流傳數百年的尚素之習.不說白色帽子,就是素色涼衫,亦大受排斥,「涼衫其制如紫衫,亦曰白衫.乾道初禮部待郎王曮奏:『竊見近日士大夫皆服涼衫,甚非美觀.而以交際居官,臨民純素,可憎有似凶服.』……於是禁服白衫.……自後涼衫只用為凶服矣」.(《宋史·輿服志》)「臣工召對,引見,皆服天青衫、藍袍,雜色袍悉在禁止之列,羊皮亦不得服,惡其色白,近喪服也.」(《清稗類鈔》)宋代以後,以官方制度的方式將白色定為凶色,民間諱白之風漸熾.此風遍及中原,宛地亦不能倖免.清代以降,隨著海外洋服及西方審美觀念的不斷滲入,忌白之習有一定程度之消解,在服飾上並不盡忌白色,例如,襯衫,以白色居多.時至今日,連婚禮慶典等以祥和為基調的場合,也多有白色禮服婚紗出現,這表明中國的開放和與國際欣賞習慣的接軌,是一種文明進步的標志.
綠色頭巾、綠色帽子亦為南陽民間所忌諱,元、明、清、民國初年只有娼妓、優伶等所謂「賤業」中人才以綠色為服飾.據《中國娼妓史》記載,元以後,「人以龜頭為綠色,遂曰著綠頭巾為龜頭.樂戶妻女大半為妓,故又叫開設妓院以妻女賣淫的人為戴綠頭巾,或叫戴綠帽子」.明代更從制度上對上述情形加以規定,在郎英所著《七類修稿》中有這樣的記述:「……人稱人妻有淫者為『綠頭巾』,今樂人,朝制以碧綠之巾裹頭……」比郎英稍晚的何孟春在《餘冬序錄》中也寫道:「教訪司伶人制,常服綠色巾,以別士庶之服.」由此可知,在明代,不僅樂人、伶人這些操賤業者戴綠頭巾,而且人妻若有淫時別人亦稱其夫服綠頭巾.著綠頭巾者乃指其為下賤坯子.到了清季嘉慶時,「優伶皆用青色倭緞、漳絨等綠衣邊,認為美飾,如古深衣」(《清稗類鈔》).下賤之人穿著卑賤之色,不察其辱,反以為美,體現出賤民本性.清人翟灝在《通俗篇·直語補證》中說:「娼妓有不隸於官,家居賣奸者,謂之土妓.俗謂之私窠子,又以妻之外淫者,視其夫為烏龜……國初之制,綠其巾以示辱.」在社會生活中,如果妻子不貞,偷奸賣淫,按照當時制度,給其夫戴綠頭巾以示羞辱,世人視其夫為烏龜.民間以妻子在外淫亂的丈夫們為烏龜,蓋是因為烏龜不能性交,而雄龜只能縱慣雌龜在外與蛇亂交的緣故.
戴綠巾是身份卑微的標志,始於漢.漢時帝王、諸侯、朝官的禮冠叫做「冕」,而一般平民百姓不戴冠,改用布包頭,稱為巾.巾的顏色大都無妨,只有白綠兩色的巾是要避諱的,頭戴白巾在漢代是官吏被罷免為民或是在官府里趨奉的雜役的標志,雜役中那些卑賤的執事者如廚子之流只配戴綠幘.幘乃巾的一種.應劭《漢官儀》:「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服也.」《漢書·東方朔傳》記述有這樣一則趣事:漢武帝某日突然駕臨其姑母館陶公主府.館陶公主雖然已是50多歲的半老徐娘,韶華早逝,皮枯珠黃,但丈夫死後仍想再嫁給年輕家奴董偃.為得到皇帝恩准,館陶公主把董偃打扮成執役者模樣,頭戴綠頭巾,到武帝前跪伏請罪.由此可見綠頭巾與卑賤者有著密切的聯系,難怪南陽民間向來鄙視戴綠頭巾的男子.罵下賤無行之人是綠頭烏龜,其解蓋出於此.此俗千古一線,流傳至今.正由於這個原因,南陽民間忌諱穿著青衣綠衣,惟恐自己與賤業、賤民同路,尤忌戴綠頭巾綠帽子,在此基礎之上引發開來,「綠帽子」成了南陽民間罵人的話語,它是妻子在外與人淫亂的標志,南陽男人甚為諱之.
在穿方面忌諱短小.由於「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孝道觀念的影響,千百年來,民間服飾款式方面有「男不露臍,女不露皮」的禁忌習俗.衣服尤其是上衣,扣子的數量以單數為吉祥,因為民間有「四六不成材」的俗諺流布,忌諱衣服的扭扣為雙數,認為扣子的數量為雙數會影響到人的事業成功.為死人做壽衣,要盡可能地寬大、厚重,將手、腳全部包裹覆蓋,忌諱袖短露手和褲短露足,因為民間認為,如果孝衣露出手足,將妨及兒孫將來衣不遮體,生活困頓.忌諱反穿纙〗裙,因為民間只有死者穿壽衣之前才先由孝男反穿,然後脫下正穿在死者身上.婦女改嫁才反穿纙裙,平時若男女反穿衣服,是不吉祥的.鄧州民間有諺語曰:「反穿纙裙,另嫁男人.」女子反穿裙裾,意味著暗中加害男人.忌諱衣服的下擺有毛邊,民間認為那是喪服的樣式.反戴帽子也是兇相,故民間亦忌諱之.熊伯龍在《無何集》中說:「毋反懸冠,有似死人服.」因為舊時在山區的一些農村,流行人死後反戴帽子的習俗(明嘉靖《南陽府志》卷五.),故反戴帽子者被視為不吉而忌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