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國家怎樣過聖誕節
1、國外都是怎樣過聖誕節的
美國、英國這些傳統過聖誕節的國家會放長假,舉國歡慶,日本韓國這些亞洲國家也會跟風慶祝一下。
聖誕節除了擺放聖誕樹、製作聖誕火雞、准備聖誕襪這些常見的習俗外,各國還有一些特別的習俗,也很有趣。
奧地利人會在聖誕節來臨之前,插一枝櫻花枝在水瓶里,代表好姻緣會在這一年來臨。波蘭人會將一把稻草放在桌布底下,然後挨個去抽取,誰如果抽到綠色的稻草就代表這一年好事將近,抽到黃色的就說明還得單身一年。紐約是過聖誕節的積極城市,早早地就會擺上聖誕樹,而且每一年紐約的聖誕樹都會製作的特別精美,會讓市中心方圓十里的空間美輪美奐。洛杉磯的聖誕節氣氛是最好的,還會准備玫瑰花車的大遊行。
在日本韓國這些亞洲國家,雖然大家不信仰基督教,但聖誕節卻是極好的購物狂歡日。國內商家會在這階段舉行促銷,尤其是免稅店、葯妝店、大型超市,幾乎是人山人海,夜晚各大商場亮起的彩燈,形成火樹銀花的景象也十分醉人。日本還流行在聖誕節去東京塔下表白就會牽手一生的說法,所以每一年聖誕節東京塔下都聚集了無數情侶。
2、哪些國家過聖誕節
聖誕節是西方國家的節日,所以大多數國家都有過聖誕節的習俗,比如義大利、英國、瑞典、法國、丹麥等。聖誕節發展是從十九世紀初到中葉,整個的美洲和歐洲都開始過聖誕節,同時還逐漸衍生出相對應的聖誕文化。
各個國家聖誕節習俗:
1、英國威爾士扮死馬唱聖歌
扮死馬唱聖歌是冬至時威爾士的古老習俗,是在聖誕節出現之前,異教節日的變相延續。
人們圍著一個戴上死馬頭蓋骨扮成死馬的人,然後一行人等挨家挨戶唱聖歌,希望得到一些飲食作為饋贈,祈求為大家帶來好運。這可不是什麼海外奇談,而是有所記載的典故,來源於廣為傳唱的聖歌,我們唱起聖誕祝酒歌。
2、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聖誕木頭人
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每年12月8日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個聖誕小木頭人,戴著小紅帽。每家主人在用餐時都會給小木頭人留下點吃的,還要給木頭人裹上毯子,不讓他挨餓受凍。
然後,趁孩子們不注意的時候,把聖誕禮物藏在毯子下面,反正木頭人是空心的,孩子們會以為,禮物真的是木頭人的便便。
3、挪威平安夜藏掃把
挪威人每年平安夜都不厭其煩地把所有掃把藏起來,許多大老爺們兒還要拿出獵槍朝空中放幾槍以示警戒,算是異教徒的習俗。這其中也是有典故的:當地傳說中,巫婆和其他各種魔鬼會在平安夜出沒,而巫婆行走江湖必備的就是掃把。
4、德國
聖誕樹的發源國。某宗教徒的家裡定會放置一顆美麗的聖誕樹,聖誕餅亦多款且講究。
5、澳大利亞
適婚年齡的女子,在聖誕節時將溶錫傾入冷水中,看它的形狀,來預測未來夫婿的外貌,高矮胖瘦。
6、捷克
聖誕節未婚的捷克少女,把削好的蘋果皮,拋在背後。聖誕節習俗禮儀她們以為這樣做可以看出未來夫婿的姓氏之第一個字母。
3、西方國家都怎麼過聖誕節的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基督教堂在聖誕夜時就會門庭若市。一到聖誕節,這些教徒即前往教堂同慶耶穌誕辰。午夜時分的禮拜,備受非基督教徒青睞,紛紛前往教堂滿足其好奇心。當然,教士也不失時機地向來者講述基督降生於伯利恆--馬槽的故事。
聖誕PARTY:
聖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種歌樣PARTY。一種友情,親情,愛情聚會的好時光。戴著聖誕帽,唱著聖誕歌,說說大家的聖誕願望。
聖誕大餐:
聖誕節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聖誕節火雞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以前的人們或許會用微波爐自己做,現在的人們過節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館里用餐了,商家們也會利用機會賺顧客們的錢,當然還有許多聖誕節食品,姜餅、糖果等等了。
聖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那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有的還有帽尖發亮的,有的是金光閃閃的。
聖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多大都可以,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收禮。要是有人聖誕節送小汽車那怎麼辦?那最好就叫他寫張支票放進襪子里好了。
聖誕卡:
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聖誕、新年快樂之類的祝願的話。
報佳音:
聖誕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會組織一些聖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門挨戶地在門口或窗下唱聖誕頌歌,叫作「報佳音」,意思是再現當年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告耶穌降生的喜訊。「報佳音」的人稱為Christmas Waits,這項活動往往要進行到天亮,人數越來越多,歌聲越來越大,大街小巷滿城盡是歌聲。
4、各國的聖誕節習俗有哪些?
美國:聖誕派對、聖誕大餐(聖誕節火雞是例牌主菜)、聖誕帽、聖誕襪、聖誕卡、報佳音(教會組織一些聖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門挨戶地在門口或窗下唱聖誕頌歌,叫作「報佳音」,意思是再現當年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告耶穌降生的喜訊。)
其他各國大同小異,把一些特殊的介紹一下:
奧地利:12月4日那天,在裝滿清水的瓶中插一根櫻花枝,如果櫻花枝在平安夜前綻放花朵,意味著好運氣和好姻緣就要來了。
葡萄牙:聖誕節早上吃豐盛大餐,會在桌旁多擺一張空椅子,這樣逝去親人的靈魂也可以來共享佳節。
白俄羅斯:在未婚女子腳下各擺一堆玉米粒,然後放了公雞去啄。公雞先吃誰腳下的,那麼那個姑娘將最先出嫁。
瑞典:誰要是吃到大米布丁里的杏仁,誰就將在一年內結婚。
芬蘭:新年第一天,人們會把熔化的錫液倒入一桶冷水中,錫液在水中凝固成的形狀能夠預測未來。
墨西哥:12月23日,家家戶戶都會聚到一起用小蘿卜雕出耶穌降生的雕像,雕刻得最好的將被放在市鎮廣場上展覽。
波蘭:在准備聖誕前夜的晚餐時,人們會把稻草放在桌布下面,象徵著耶穌誕生於馬槽中。用餐時,人們會挨個從桌布下抽出一根稻草,如果抽到綠色稻草象徵著好運或婚事將近,如果抽到黃色稻草象徵著又將單身一年。
5、各個國家怎麼過聖誕節?
各個國家都怎麼過聖誕節公歷12月25日就是聖誕節(Christmas),又被稱為「耶誕節」,是西方的一個傳統節日。12月24日是平安夜(Silent Night),即聖誕前夕。西方國家在聖誕節到來之際會放比較長的的假期,而且假期通常也會和元旦節連續在一起,因此聖誕節是西方國家的一個主要節日。就如美國,通常在12月22日就開始放一個比較長的假期,一直到來年的一月初各個州才會陸續開始上班。
我國從小學就開始英語啟蒙教育,很多小學生也是從課文中了解到這一西方的節日,一些培訓機構的外語老師也會組織學生一起慶祝這一節日。雖然許多的年輕人慶祝聖誕節,但是它並不是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所以沒有假期,即便慶祝也是要先工作,然後在工作之外的時間進行慶祝。但是我國也有兩個地方除外,就是香港與澳門。2018年聖誕節香港在12月25日和12月26日這兩天放假,澳門在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放假1天。
各個國家人們慶祝聖誕節的特點:
中國
中國是一個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度,人們可以選擇自己信仰的宗教,但是信仰基督教的人並不多,所以人們在慶祝沈聖誕節時淡化了基督教的元素。在聖誕節的前一天,也就是在平安夜時,中國人會選擇送蘋果,因為蘋果和平安的平諧音,人們也將蘋果稱為平安果。在中國看來蘋果寓意平平安安。除了能吃的蘋果,還有各種蘋果造型的玩具也是人們的寵兒。
美國
美國是西方世界的代表,人們慶祝聖誕節時除了基督教徒雷打不動地做彌撒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聖誕節的家庭布置和聖誕晚餐。在聖誕節時火雞大餐是必不可少,再在家裡擺上聖誕樹,掛上各種裝滿聖誕禮物的聖誕襪。在晚上還會舉行家庭聚會,一家人會在愉快的家庭晚會中度過。
英國
英國、法國和德國等一些西歐國家,人們慶祝聖誕節的方式基本相同,除了基督教信徒聚在教堂紀念耶穌的誕生,人們也會喝啤酒,吃烤鵝。當然他們更喜歡的是利用聖誕和元旦的超長假期一起去一次度假。
澳大利亞
歐美國家都是在冬天慶祝聖誕節,澳大利亞也是西方國家中的一員。但是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當北半球的大多數地區處於飄雪的冬季時,南半球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天,所以澳大利亞人只好左手燒烤右手冰激凌了。即便如此,炎熱的夏季也打消不了澳大利亞人過聖誕的熱情,人們會努力營造出一個「冰雪世界」的樣子來慶祝聖誕節,在澳大利亞街頭你也可以看到穿著紅棉襖的聖誕老人、「下滿雪花」的聖誕樹。
6、聖誕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各個國家的聖誕節習俗
聖誕節是美國的節日。聖誕節也流行於歐洲、中日韓等國家。
聖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馬來西亞、新加坡。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
各個國家的習俗:
1、英國
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僕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聖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聖誕歌者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2、美國
因為美國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所以美國人慶祝聖誕的情形也最為復雜,從各國來的移民仍多依照他們祖國的風俗。不過,在聖誕時期,美國人的門外掛著花環以及其它別致的布置則是一樣的。
3、中國
雖然聖誕節是從西方傳入的節日,但聖誕節在中國的火爆程度絕不亞於其他國家。在中國,有在聖誕前夜平安夜給親朋好友送蘋果的習俗,而且這個習俗其實是中國人開創的。蘋果的「蘋」與平安的「平」同音,於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蘋果的習俗。連外國人都對中國人的腦洞佩服的五體投地。
4、法國
法國的一般成年人,在聖誕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會參加子夜彌撒。在完畢後,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裡,團聚吃飯。這個集會,討論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後也前嫌冰釋,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聖誕在法國是一個仁慈的日子。
7、外國人過聖誕節是怎樣的
1、英國
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僕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聖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聖誕歌者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2、美國
因為美國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所以美國人慶祝聖誕的情形也最為復雜,從各國來的移民仍多依照他們祖國的風俗。不過,在聖誕時期,美國人的門外掛著花環以及其它別致的布置則是一樣的。
3、法國
法國的一般成年人,在聖誕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會參加子夜彌撒。在完畢後,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裡,團聚吃飯。這個集會,討論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後也前嫌冰釋,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聖誕在法國是一個仁慈的日子。
4、西班牙
西班牙的兒童會放鞋子在門外或窗外,接收聖誕禮物。在許多城市裡有禮物給最美麗的子女。牛在那天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
5、瑞典
瑞典人是很好客的,聖誕節時,更有明顯的表現,每一個家庭,不論貧富,都歡迎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去,各種食品擺在桌上,任人來吃。
6、瑞士
瑞士的聖誕老人是穿白色的長袍,戴上假面具的。他們都是由貧苦人所扮,結隊向人討取食品和禮物。在收隊後,他們就平分所得的東西。
7、丹麥
丹麥是最初推出聖誕郵票和稱防癆郵票的,這種郵票發出來籌款作防癆經費。在丹麥人寄出的聖誕郵件上沒有不貼上這種郵票的。
8、挪威
挪威人在聖誕前夕臨睡前,家裡各人都把自己所穿的一雙鞋子,由大至小排稱一列,是各人輪流唱出他最喜歡的聖誕歌或聖詩一首。
9、蘇格蘭
蘇格蘭人在家裡找尋向別人借來的東西,必需在聖誕節之前都歸還與物主。他們多是在新年的首個星期一那天贈送禮物,並不是在聖誕節期間送的,小孩子和僕人都會得到禮物。
10、德國
德國的每一信奉耶穌教的家庭,都有一株聖誕樹,聖誕樹是在德國最先有的。德國人對於制聖誕節餅是很講究的。餅有很多款式,在親友之間,彼此均有贈送。
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期與時值仲冬的農節和太陽節這兩個非基督教節日巧合,因此慶祝習俗來源不一。
在羅馬帝國范圍之內,12月17日農神節是尋歡取樂、互相饋贈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義之神密特拉的生日。
古羅馬人在元旦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族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的宗教儀式。於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柴木、品嘗大木形糕餅,張掛樹枝、陳放樅樹、訪親問友、來往饋贈等慶祝活動。
象徵溫暖和長壽的火與燈光,一向是冬季節日慶祝活動中的內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習俗都是如此。常青樹象徵奮斗生存,自從中世紀以來就與耶穌聖誕節慶祝活動發生聯系。由於歷法不同,東正教及其他東歐教會的聖誕節日期相當於公歷1月6日或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