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本情人節
1、日本的白是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日本的白色情人節是3月14日。
白色情人節一般認為是對於西方情人節的延續,最早起源於公元三世紀時的羅馬。
相傳羅馬皇帝設立情人節是為了紀念自己在2月14日救了一對因違反戀愛結婚禁令而要被處死的戀人。
一個月後,也就是3月14日,這對情侶宣誓至死不渝,後來便成為白色情人節開始流傳到其他國家。
普遍認為日本最早接受並推廣這個節日,由於日本強大的文化軟實力使得亞洲國家紛紛效仿。
於是這個沒有準確史料記載的情人節也成為年輕情侶看重的另一個"情人節"。
又叫返情人節,指的是在情人節收到禮物,則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回饋禮物,當然僅僅是回饋你想回的那個人。
2、2022年日本七夕節幾月幾日
八月四日,星期四,農歷七月初七。
合適:搬家,裝修,結婚,入戶,領證,旅遊,出差。
忌:開業、開工、動土、裝門、裝床、訂婚、下葬。
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的情人節,也稱為喬奇節、喬奇節或七夕節。
始於漢代的七夕,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初七或初六的夜晚,女子在庭院中向織女求智,故稱「求智」。它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和婦女的針線活,並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中國情人節的許多習俗,如女子刺綉、為壽祈福、周日為七姐妹祈福、展示鮮花和水果以及刺綉(gūng),影響了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的國家。
2006年5月20日,中國情人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日本當地的情人節是什麼時候?
2月14日,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日本的情人節是2月14日,雖然不是本土節日,但日本人也會在這一天精心准備,不僅各大商場店鋪都會搞活動,有心儀對象的男孩女孩們更會把這一天過得充滿儀式感。
不過2月14日不僅僅是「情人節」,也被很多人稱為「巧克力日」,這是因為送巧克力這項情人節的既定活動就是從日本發起的。
我國的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在古代是女孩們向織女祈求擁有智慧與巧藝的節日。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神話故事的傳說,「乞巧節」逐漸變成了我們所熟知的「情人節」。
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4、日本過七夕節嗎?
夕是中國的情人節,可是在日本,卻和情人節沾不上什麼邊。和日本新年一樣,七夕可以許願,把心願寫在紙條上,然後掛在樹上。許願的內容不限,父母健康,家庭幸福,不被朝鮮的導彈炸到等等,什麼都可以。
在日本,織女不但要賜給孩子們巧手,還要負責滿足各種願望
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此外還要在院子里擺上玉米、梨等供品,以此請求織女星保佑自家女孩的書法、裁衣等手藝能有所進步。
慶典結束時,這些供品將被放到河裡順水漂走,以此象徵著自己的心願能夠到達天河。
5、日本的情人節是什麼時候
日本人的情人節有兩個:一個是每年的2月14日(西方的聖瓦倫丁節),另一個是每年的3月14日(白色情人節)。
眾所周知,情人節也稱聖瓦倫丁節,日期是每年的2月14日。可在日本,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情人節,那便是一個月之後的3月14日,日本人將其稱作「白色情人節」。
兩個情人節原因不得而知,或許是日本人禮尚往來的傳統習慣使然,情人節接到禮物的人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這天以相應的禮物回贈對方,以示謝意;或許理由更簡單、更庸俗。
糕點業界就是要人為地撈上一把,無怪乎一些年輕人忿忿不平地說,「白色情人節純粹是糕點業界的一個陰謀」。但不論是什麼理由,一年兩個情人節也算是日本特色吧。
6、3.14情人節的由來?
白色情人節相傳起源於日本民間:在日本,如果有人在二月十四日當天收到異性送的情人禮物表達愛意,而且對對方也有同樣的好感或情意時,就會在三月十四日回送對方一份情人禮物,表示今年彼此已經心心相印了。所以他們就把三月十四日這一天,訂為「白色情人節」。那麼3月14日這天為什麼叫白色情人節呢?怎麼理解白色情人節?這是有典故的。白色情人節其實是商家為了促銷杜撰出來的一個節日。
據考證白色情人節最早誕生於1977年,由日本福岡市博德區的甜點(菓子)製造商「石村萬盛堂」所發起,以鼓吹收到心意的一方應該要回禮給對方,作為促銷糖果的手段,節日最早稱為「糖果贈送日」(キャンデーを贈る日)。自1980年起,因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所以改稱為「白色情人節」。這就是白色情人節含義的由來。不久後,巧克力製造商發現他們也可以在這個節日中獲利,因此也開始促銷白色的巧克力。
現在,在這一天要回禮時,除了糖果與白巧克力之外,還包括其它各種禮品。所以,白色情人節又叫返情人節,指的是在情人節收到禮物,則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回饋禮物,當然僅僅是回饋你想回的那個人。
7、日本的情人節是哪一天?
日本人一年要過兩個情人節 眾所周知,情人節也稱聖瓦倫丁節,日期是每年的2月14日。可在日本,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情人節,那便是一個月之後的3月14日,日本人將其稱作「白色情人節」。
8、日本的節日
情人節 [節慶] 情人節在日本是相當受到青年男女的重視的。通常在這天女生會親手製作巧克力或去買一些精製的巧克力及禮物等,來送給自己的男友或心儀的人。此外,還有一種稱為義理巧克力的行事,這是一種同樣在情人節送巧克力的活動,只是所送的對象是沒有愛情成份在內的,而是借著這一天感謝平日的照顧及幫忙。此外,現在在這天也有男生送匿名花束給女孩的習慣。
白色情人節 [節慶] 三世紀時羅馬皇帝因為要紀念於2月14日救了一對因為原本因違反戀愛結婚禁令而要被處死的戀人,因此設立了情人節。而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這對獲救的戀人宣誓戀情將摯死不渝,為紀念這天於是另訂為白色情人節。而此節日就從歐洲開始流傳到世界其它地方。現在日本白色情人節是男生對女生表達心意的日子 。女生在2月14日情人節時會送禮物或巧克力給心儀的男孩,等到3月14日時男生若也對此女孩有所感覺,就會回禮予這位女孩。
針供養 [節慶] 針供養是要給從事裁縫的女性休息的日子,也是要供奉平日來來回回縫衣的針的日子。一般來說是訂十二月八日為針供養的日子,但也於有於二月八日也定為針供養的地區。對於平日相當忙碌的裁縫師而言,這天是非常寶貴的休息日。
父親節 [節慶] 父親節與母親節同樣都是希望子女在節日這天能表達對爸爸的感謝及照顧。並同時提醒大家在平日就應好好的孝順爸爸。根據調查在日本,父親與孩子相處的機會越來越少,一方面可能是父親一直都忙於工作,一方面也可能是父親陪小孩子的成長的時間很少。因此,在父親節這天有時會呼籲爸爸們利用機會與孩子多溝通。
母親節 [節慶] 母親節是在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1914年的時候,美國將這天定為母親節後就一直持續到現在且流傳世界各地。此外,相信從小到大大家一定都聽過母親節由來的故事也應相當了解母親節的一切行事。在這天除了會媽媽紅色的康乃馨及禮物外,在這天也特別要讓媽媽好好的休息一番,藉此感謝媽媽平日的辛勞及照顧。但其實身為子女的我們在平日就應好好的孝順媽媽,幫媽媽的忙,讓媽媽天天快樂。
愚人節 [節慶] 愚人節和聖誕節一樣與日本歷史其實無直接的關系,這些節日都是由歐美等地傳過來的。在四月一日這天流傳有對人說無心的謊言、開玩笑等把戲,因為把人都當成傻瓜一般來戲弄,因此稱這天為愚人節。在這天可以稍微輕松一點,對於一些無理或有趣的玩笑就當作是游戲一般看待吧!
震災紀念日 [節慶] 大正十二年(1923年)九月一日午前11時58分,於關東及其周圍的地方發生了一死傷約十九萬人的慘痛大地震。而定每年的九月一日為震災紀念日就是要在東京都墨田區的慰靈堂舉行追吊式。
防災日 [節慶] 9月1日是防災日。設定此一日子是因為不希望1923年9月1日,關東大地震那樣的慘事再度發生。因此這天是全國各級學校、市政府、公司、地區的避難訓練演習日。 廣島原爆紀念日 [節慶] 8月6日為廣島原爆記念日。此日除用來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人外,也是用來祈求無戰事及各地一切和平的日子。
長崎原爆紀念日 [節慶] 8月9日為長崎原爆記念日。此日是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長崎原子炸彈的威嚇下犧牲的人,並以此為借鏡祈求無戰事及一切和平。
彼岸 [節慶] 彼岸一年之中有兩次,分別是春分和秋分時夾在中間的一個星期。彼岸在佛教中的意思是「死者渡河的對岸」。而對還活著的人來說所謂的彼岸就是死的世界了。為慰藉已在對岸的先祖,就必須在彼岸的這段期間去掃墓。
終戰紀念日 [節慶]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要求日本答應接受無條件投降。此消息是在1945年8月15日由天皇透過廣播向全日本發布。現在這天成為終戰記念日,主要是慰藉在戰爭中犧牲的人並也藉這天來記取不再有戰爭的決心。
月見 [節慶] 在東方世界大都有賞月的習慣,日本在8月15日這天會准被有丸子、季節性水果等物品擺在窗邊供奉月亮,然後再一邊賞月。月亮高掛在澄靜的秋空中會顯得格外的美,對以農為本的日本人來說賞月的原意是祈求農作物豐收的行事,但現在已是純粹的賞月而已了
七五三 [節慶] 11月15日是祈求孩子健康成長的日子。在日本奇數是很吉祥的數字,所以對孩子成長而言這非常重要的奇數年,就很值得來慶祝。所謂奇數年對男孩來說是在三歲和五歲的時候,而女孩則是三歲和七歲的時候。當天,孩子會盛裝和父母到神社參拜,接著會買裝在畫有鶴或龜圖袋的紅白細長千歲飴。「千歲」是千年之意,鶴和龜在日本則象徵了長壽。此外,紅和白對日本人而言是吉祥的組合,如此包裝的千歲飴就包含了祈求孩子健康成長的意義在內。
聖誕節 [節慶] 在日本也不只限基督徒,有很多人都會在聖誕夜與家人或男、女朋友互換聖誕禮物和一起享受豐盛的聖誕大餐。通常都還會准備有裝飾聖誕節式樣的蛋糕來慶祝。為刺激消費意欲各百貨公司和企業在聖誕節前就會開始炒作所謂的聖誕節活動。大約在每年的11月後半起,百貨公司和商店街就會裝點的非常美麗,進而開始展開一連串的聖誕特賣。
大晦日 [節慶] 所謂的大晦日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在我們的說法里大晦日就是除夕。為迎接新年的到來家中大掃除的工作會到這天為止,在外的遊子也會在這天趕回家與家人一同迎接新年。晚上近12時時全國的寺廟會開始敲108聲鍾聲。因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而敲這鍾聲可以除去人的煩惱,所以敲108次以除去所有的煩惱。因此晚上大家就會一邊聽這鍾聲一邊吃祈求來年健康、長壽的跨年蕎麥面。
新年 [節慶] 在過新年的這段期間對日本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時候。學校、公司會有1~2星期的休假,這時在外的遊子都會回家和家人團聚。而為迎接新年家裡內外會大掃除還會准備門松、掛在門上的稻草繩、鏡餅等應景的東西。此外,除夕夜寺廟響起的鍾聲,及所吃的跨年蕎麥面也都是為迎接新年的到來。新年一到大家就會穿上和服到寺廟里參拜,祈求新的一年一切健康、幸福。另外新年時寄年賀狀、拿紅包也是充滿樂趣的傳統習俗。
成人日 [節慶] 1月15日是成人日。是用來祝福剛年滿二十歲青年男女的日子。在這天會舉行成年禮,是意謂著小孩子成為大人並將被認可正式進入社會。成年禮依階級、地域、性別而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形式。女孩子方面這天會穿上華麗的振袖參加儀式。此外,在日本只要年滿二十歲就開始有選舉權、市民權,也被允許飲酒及抽煙。所以這天是一非常重要的日子
建國紀念日 [節慶] 2月11日是建國記念日,也是一個屬於國民的節日。所謂「建國」並不像美國獨立記念日有其歷史上的意義。其本意是根源於古時神武天皇的即位傳說。相傳初代天皇—神武天皇是在2月11日這天即位,於是視這天為日本國的開始,也就是定這天為日本建國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此節日無歷史根據為由而廢止,然而到了1967年後又再度復活,並一直持續到今天。
春分 [節慶] 春分大約是在3月21日左右。在這天白天會跟晚上的時間一樣長。日本為歌頌大自然的偉大及為疼惜生物,而將這天制定為屬於全國國民的節日。春分這天的前後各三天加起來共七天稱為「春的彼岸」。彼岸在佛教觀點來說是指「世界極樂」的意思。在這段期間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都必須去掃墓。將墓整理的乾乾凈凈的再放上鮮花、插上線香來祭拜,是一種對故人靈魂的吊念。
植物節 [節慶] 四月二十九日是植物節。這天原是慶祝昭和天皇生日的日子,但因天皇對環境問題非常的關心所以1989年起這天就改為植物節,且成為一個屬於全國國民的節日。日本也從這天開始放黃金周的假期,期間有憲法記念日、四天國民休假日、兒童節、再加上星期六、日,是一個除了過年及暑假以外休假最多的一個星期。
憲法紀念日 [節慶] 五月三日是憲法記念日,是為記念在1947年5月3日開始實施日本國憲法。日本憲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反省過後,在第九條中明定放棄戰爭與不擁有軍隊。但是為有自衛的能力,而允許擁有自衛隊的存在。此外,日本憲法除了以和平主義為依歸外,國民主權、尊重基本人權也都是日本憲法的基本精神。
兒童節 [節慶] 五月五日是兒童節,以前稱為端午節是慶祝男孩成長的日子。今天則成為慶祝所有小朋友成長的節日。在這一天只要有男孩子的家庭就會裝飾有五月人形。另外還有插鯉魚旗、泡菖蒲湯、吃粽子、柏餅等習俗。
海洋之日 [節慶] 海洋之日為7月20日。1966年制定為國定假日。用以感謝提供資源的海及自然界。
敬老節 [節慶] 敬老節是9月15日,這天在1966年時制定為國定假日。在這天大家會與祖父母、父母或其它上了年紀的人相聚,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敬重。
秋分 [節慶]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秋分在新歷的9月23日,戰前這天為舉行秋季皇靈季大祭典的日子。戰後這天則變為一個屬於民眾的節慶。以秋分為中心前後三日加起來共七天的時間,是追思祖先並在寺廟里舉行法會的時候。在民間這時都會做些豆沙糯米飯團或丸子等分送給親戚或認識的人,此外,還會到祖先墓前或廟里拜拜。
體育節 [節慶] 1964年的奧運在東京開幕,為紀念這一天,1966年時就將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訂為體育節。
文化節 [節慶] 11月3日是紀念新憲法的公布,以及慶祝日本國內和平、文化發達的日子。
勤勞感謝節 [節慶] 11月23日這天不是用來感謝所有在工作的人,而是要表達對勤勞的尊重、對工作成果的歡呼、以及國民之間互相表達感謝之意的日子。
天皇誕生日 [節慶] 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當今〔平成〕天皇的生日。慶祝天皇生日的儀式原稱為「天長節」,是奈良時代光仁天皇勒令而開始的,之後曾廢止了一段時間。到了維新政府的時候才又以四大節日之一的名目再次恢復,並在1873年的時候正式成為國家的節慶。隨著時代的不同慶祝天皇誕生的日子也會隨著不同,明治天皇時為11月3日,大正天皇為10月31日昭和天皇時則為4月29日。1932年的時候在上海日本租界舉行天長節祝典時炸彈來襲,朝鮮司令官白川大將因而爆死。因為如此,戰後廢止了天長節,但將之改名為天皇誕生日而一直持續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