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唐詩
1、七夕的古詩有哪些
導語:關於七夕的古詩有哪些?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關於七夕的古詩有哪些一、 露蛩初響,機杼還催織。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二、 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 —— 王建《七夕曲》
三、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 孟浩然《他鄉七夕》
四、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五、 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女。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六、 分鈿擘釵涼葉下。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七、 西風吹鶴到人間。 —— 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八、 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九、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 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十、 待付與、溫柔醉鄉。 —— 劉鎮《柳梢青七夕》
十一、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 李商隱《壬申七夕》
十二、 高樹數聲蟬送晚。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十三、 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 —— 王建《七夕曲》
十四、 夜色銀河情一片。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十五、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十六、 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十七、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 李商隱《辛未七夕》
十八、 玉纖暗數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十九、 鶴鉤空帶蛛絲卷。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關於七夕的古詩有哪些一、 瓜果幾度凄涼,寂寞羅池客。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二、 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 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三、 怕聞井葉西風到。 —— 吳文英《秋蕊香七夕》
四、 天公定亦憐嬌俊,念兒女,經年愁損。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五、 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 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六、 恨無端、添葉與青梧,倒減卻、黃楊一寸。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七、 陳跡曉風吹霧散。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八、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九、 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 —— 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十、 天如水,團扇撲流螢。 —— 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十一、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 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十二、 流蘇翠帳星渚間,環佩無聲燈寂寂。 —— 王建《七夕曲》
十三、 東飛烏鵲西飛燕。 —— 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十四、 問歡情幾許?早收拾、新愁重織。 —— 張?《奪錦標七夕》
十五、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 —— 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十六、 乞巧雙蛾加意畫。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十七、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 徐凝《七夕》
十八、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 林傑《乞巧》
十九、 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 —— 劉鎮《柳梢青七夕》
二十、 匆匆便倒離尊,悵遇合、雲銷萍聚。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2、七夕古詩是什麼?
《七夕》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原文:
七夕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譯文:
天河隱隱逢七夕,獨處羅帳半夜愁。
烏鵲離去穿線月,螢火飛入曬衣樓。
牛女雙星合又分,人世情侶望玉鉤。
不見錢塘蘇小小,獨處寂寞又一秋。
(2)七夕唐詩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朱自清《李賀年譜》提到此詩,但未詳作年。從內容看,這首五律當是詩人因七夕而懷念所眷戀的女子的抒情之作。據詩人另作《惱公》所述,他們定情之日,正是前一年的七夕。
全詩以構思的新奇、抒情的深細以及語言的工整穩貼見勝,與李賀歌詩常見的驚才絕艷、穠麗詭奇多少有些不同。
他遣詞造句均是生活中的常語,抒情含而不露,味而愈出。特別是章法構思之妙實足令人折服,全詩從夜半寫到天明,又以牛女的相會映襯自身的孤處,天上人間,融處生哀,充分顯示出作者過人的功力。黎簡《李長吉集評》說:「昌谷於章法每不大理會,然亦有井然者,須細心尋繹始見。」此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