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夢七夕
1、《鵲橋仙·七夕》原文及翻譯賞析
2、七夕的詩句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詩句吧,詩句具有語言節奏鮮明的'特點。那什麼樣的詩句才算得上是經典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七夕的詩句(精選70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夕的詩句11、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唐·崔塗《七夕》
2、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唐·李郢《七夕寄張氏兄弟》
3、夜色銀河情一片。——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4、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雲消息。——張埜《奪錦標·七夕》
5、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6、慶人間七夕佳令。——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8、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唐·盧綸《七夕詩》
9、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宋晏幾道《七夕》
10、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11、歸家夢向斜陽斷。——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2、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唐·劉威《七夕》
13、又說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4、盈盈一水經年見。——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15、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孟浩然《他鄉七夕》
16、天上、未比人間更情苦。——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7、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崔顥《七夕》
18、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隱《辛未七夕》
19、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宋之問《七夕》
20、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唐·李嶠《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21、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22、星月同輝映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奈何繾綣催華發,更是無言嘆路遙。——阿烺《詠七夕》
23、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飈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柳永《二郎神·炎光謝》
24、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唐·杜甫《七夕》
25、問歡情幾許?早收拾、新愁重織。——張埜《奪錦標·七夕》
26、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27、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羅隱《七夕》
28、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李商隱《壬申七夕》
29、河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孟浩然《他鄉七夕》
30、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七夕的詩句2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2、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3、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林傑《乞巧》
5、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6、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7、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林傑《乞巧》
8、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9、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徐凝《七夕》
10、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李商隱《壬申七夕》
11、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李商隱《辛未七夕》
12、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孟浩然《他鄉七夕》
13、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李賀《七夕》
14、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姚燮《韓庄閘舟中七夕》
15、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李賀《七夕》
16、千里暮雲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7、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18、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19、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0、無半點閑愁去處,問三生醉夢何如。——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21、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隱《辛未七夕》
22、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23、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24、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25、喜鵲橋成催鳳駕。——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26、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27、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28、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李商隱《壬申七夕》
29、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30、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31、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32、流蘇翠帳星渚間,環佩無聲燈寂寂。——王建《七夕曲》
33、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34、露蛩初響,機杼還催織。——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35、東飛烏鵲西飛燕。——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36、崔徽休寫丹青,雨弱雲嬌,水秀山明。——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37、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李商隱《壬申七夕》
38、玉纖暗數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39、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40、聽窗前、淚雨浪浪,夢里檐前猶滴。——張埜《奪錦標·七夕》
3、鵲橋仙 七夕翻譯
【注釋】
①鵲橋仙:此調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修,因其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以為名;八十八字者始於柳永。此調多詠七夕。
②纖雲弄巧:纖細的雲彩變幻出許多美麗的花樣來。這句寫織女勞動的情形。傳說織女精於紡織,能將天上的雲織成錦緞。
③飛星傳恨:飛奔的牽牛星流露出(久別的)怨恨。作者想像被銀河阻隔的牛郎、織女二星,閃現出離愁別恨的樣子。
④金風:秋風。秋,在五行中屬金。玉露:晶瑩如玉的露珠,指秋露。
⑤忍顧:不忍心回頭看。
⑥朝朝暮暮:日日夜夜。這里指日夜相聚。
【譯文】
彩雲顯露著自己的乖巧,流星傳遞著牛女的愁恨。
縱然那迢迢銀河寬又闊,鵲橋上牛郎織女喜相逢。
團圓在金風習習霜降日,勝過了人間多少凡俗情。
莫說這含情脈脈似流水,莫遺憾美好時光恍如夢。
莫感慨牛郎織女七夕會,莫悲傷人生長恨水長東。
只要是真情久長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賞析】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徵點明,練達而凄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於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盪氣回腸,感人肺腑。
詞一開始即寫「纖雲弄巧」,輕柔多姿的雲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彷彿都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飛馳長空。
關於銀河,《古詩十九首》雲:「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盈盈一水間,近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目。這里,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麼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字,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聖潔而永恆的愛情。「金風玉露」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於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柔情似水」,「似水」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復雜心情。「忍顧鵲橋歸路」,轉寫分離,剛剛藉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於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此詞的結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