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類節日 » 苗家情人節

苗家情人節

發布時間: 2023-01-20 10:45:31

1、海南的三月三節為什麼會被稱為苗族的情人節

三月初三也被稱為苗族的「情人節」、「對歌節」。苗家姑娘來到歌場邊,往往都由她們的阿婆給穿戴銀飾花環後才上場。因為一年一度的對歌節,不但是喜慶春耕播種,也是苗家青年男女尋覓心上人的大好時機,所以,對歌不光是吹木葉,跳團圓舞,它也包含著美妙歡樂與人生哲理。

在三月初三日這天,苗族姑娘都換上節日盛裝,年輕的小夥子則口銜木葉成群結隊地來到對歌場,慶祝春耕播種的同時,大家還在人群中尋找心上人。

白天,天空明凈無雲,太陽柔和而溫暖,鳥兒的歡叫聲與小溪淙淙流淌聲交織在一起,組成了一支美妙的春的樂章,使人猶如走進夢幻一般。

當山地邊飛來一陣陣動情的歌聲時,從大路上、田埂上、山腰上來了一群群穿著盛裝的男男女女,年輕的後生嘴銜木葉邊走邊吹,漂亮的姑娘打著花傘邊走邊唱……

夜晚,在那皎潔的月光下,苗家男女你一群我一夥,自由自在的對唱情歌。

在情歌綿綿的對唱場,幾個苗家後生在邀一個美麗豐滿的姑娘對歌,而那姑娘只是微微地一笑,卻閉口不唱。

她在暗自從周圍物色對手,姑娘瞄準一個後生對唱後,沒被選中的對唱的後生便自動退出,另找對象求歌去了。那些悅耳動情的歌聲攪動了人們的心,彷彿喝了一碗醇香有包穀燒,心都醉了……

伸手給哥咬個印,越咬越見妹情深。

青山不老存痕跡,見那牙痕如見人。

這是流傳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謠。「咬指定情」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一種獨特方式。

三月初三,在檳榔樹下,芒果林中,小河溪邊,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動聽的歌曲,抒發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願,尋求自己的意中人。

隨後,小夥子拿起弓箭、魚叉到河溪里抓魚,姑娘們在溪邊烤筒飯和煮魚,直至太陽落山才散去。如果小夥子相中心愛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簫、樹葉吹著婉轉動聽的曲調,來到姑娘的「隆閨」外唱開門歌。

如果姑娘不唱閉門歌,便會開門走出來,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點燃篝火對歌跳舞,互表愛慕之情。

這時,姑娘聽了小夥子的求愛後,便羞答答地拉起小夥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輕,而且很有禮貌,小夥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絕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

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則表示姑娘對他十分傾心,願意接受小夥子的愛。

「咬手」定情後,他們便各自拿出最心愛的手信,如戒指、耳環、竹笠、腰簍之類的禮品,互相贈送,作為定情物,以示終生相伴。

2、苗族三月三情人節的時候,男女之間互相送什麼鮮花來表達愛意?

每年農歷三月三是苗族同胞的情人節。苗家姑娘來到歌場邊,往往都由她們的阿婆給穿戴銀飾花環後才上場。因為一年一度的對歌節,不但是喜慶春耕播種,也是苗家青年男女尋覓心上人的大好時機,所以,對歌不光是吹木葉,跳跳團圓舞,它也包含著美妙歡樂與人生哲理。每年農歷三月三是苗族情人節,在三月三日這天,苗族姑娘都換上節日盛裝,年輕的小夥子則口銜木葉成群結隊地來到對歌場,慶祝春耕播種的同時,大家還在人群中尋找心上人。當有苗族小伙邀請姑娘對歌時,姑娘如果沒有接歌,男士則要主動退出,另找別的姑娘,如果姑娘接了歌,則說明姑娘對小伙也情投意合,兩人則可以繼續對唱情歌。
三月,是鮮花盛開的時節;三月,是農人播種的時節,如今的三月,已成為一個黛粉紅脂的姑娘。選擇這樣的時節來過節,選擇這樣的時節來喜慶,選擇這樣的時節來歡樂,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多麼懂得生活的民族呀!
在湘西瀘溪、古丈、吉首苗寨邊界良家潭鄉,三月三,天空明凈無雲,太陽柔和而溫暖,鳥兒的歡叫聲與小溪淙淙流淌聲交織在一起,組成了一支美妙的春的樂章,使人猶如走進夢幻一般。當山地邊飛來一陣陣動情的歌聲時,從公路上、田埂上、山腰上來了一群群穿著盛裝的男男女女,年輕的後生嘴銜木葉邊走邊吹,漂亮的姑娘打著花傘邊走邊唱......
苗家姑娘來到歌場邊,往往都由她們的阿婆給穿戴銀飾花環後才上場。因為一年一度的對歌節,不但是喜慶春耕播種,也是苗家青年男女尋覓心上人的大好時機,所以,對歌不光是吹木葉,跳跳團圓舞,它也包含著美妙歡樂與人生哲理。
在那三月三皎潔的月光下,苗家男女你一群我一夥,自由自在的對唱情歌。走進情歌綿綿的對唱場,不時看見有幾個苗家後生在邀一個美麗豐滿的姑娘對歌,而那姑娘只是微微地一笑,卻閉口不唱,她在暗自從周圍物色對手,姑娘瞄準一個後生對唱後,沒被選中的對唱的後生便自動退出,另找對象求歌去了。那些悅耳動情的歌聲攪動了人們的心,彷彿喝了一碗醇香有包穀燒,心都醉了。
在這歡樂的節日里,令人想起了它們的過去,一個付出了血的代價而換來的節日。相傳,在那刀耕火種的時候,在湘西瀘溪、古丈、吉首苗寨邊界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有黑乎乎的肥沃土地,就有春華秋實。邊界的苗族群眾為爭奪這塊「肥肉」而磨刀霍霍,流血傷亡。這種歷史延續很久很久,苗族人民最終覺醒了,苗家兄弟不能自相殘殺......經過各地頭人談判,達成協議,決定每年古歷三月三在梁家潭苗寨的那塊台地上舉行歌會,慶祝苗族兄弟的大團結。
隨著歲月的流逝,歌會的內容逐漸豐富,每年到了這一天,苗家邊界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穿著新裝,來到這塊可容幾千人的台地,用對歌的形式選擇合意的對象,樹蔭下,草叢里,雙雙對對傾吐愛情,暢談理想......
多麼甜蜜的歌會,幸福的苗鄉啊!野蠻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特別是改革開放的今天,苗家的生活就像那芝麻開花節節高,苗家的姑娘後生們,吹木葉賽歌對歌更是來勁了。那動情的歌聲如腳下的小溪彷彿在人們心中流淌,悠揚的木葉聲彷彿啟開了人們的心扉.....

3、苗族節日

1、苗年節:苗年節盛行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聚居區。過苗年的日期,各地不盡相同,但都是在收穀子進倉以後,即分別為農歷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龍)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舉行。

2、春節:這是以農歷正月初一為歲首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共同歡度的傳統節日。在黔東南的苗族,把春節叫做「漢年」(niangx diel)與傳統的「苗年」(niangx hmub)並存,和其他民族一共同歡度,尤其是那些不過苗年的苗族地區。

3、龍船節:這是苗族的一種水面劃船比賽的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的台江、施秉兩縣交界處的清水江兩岸,和注入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兩岸,黔東苗語稱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

4、四月八: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貴州省的貴陽、黃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傳統節日。該節是由紀念苗族英雄亞宜發展而來的。每逢節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飯,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對唱情歌。

5、吃新節:主要流行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每年農歷六七月間,當田裡稻穀抽穗的時候,苗族村寨家家戶戶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歡度「吃新節」。

6、蘆笙節:流行於貴州的凱里、麻江、丹寨各縣交界的舟溪一帶。各地的節期不統一,一般在農歷的正、二或三月;個別地區選在七月舉行。主要是祭祀祖先,慶祝豐收。

7、花山節:此節又名「踩花山」、「跳花場」、「踩場」、「踩山」等,流行於貴州黔西北苗族地區。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跳年場,二月十四至十六日跳桃花場,七月十六至十八日跳米花場。

8、遊方節:「遊方」又稱「友方」,是凱里市境內的苗族青年男女進行社交和娛樂的一種形式。苗族小夥子和姑娘們往往通過這種活動結識朋友、物色對象或傾吐愛情。

(3)苗家情人節擴展資料:

苗族的風俗習慣:

1、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土豆、蕎子、燕麥等主食。

2、各地區苗族婦女服飾差異較大,式樣約幾十種之多,但大多數地區婦女穿大領對襟短衣和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長及腳面,有的短至腿根,僅七、八寸長。

3、苗族的吊腳樓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個「廠」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長木柱支撐,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裝上穿枋和橫梁,與土台平行。吊腳樓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佔地十二三個平方米。


4、三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貴州農歷三月十五苗家姊妹節 姊妹節又稱「姊妹飯節」是黔東南自治州台江縣苗族人民的節日。 苗家的姊妹節是一個藏在花蕊里的節日。一旦冬去春來,山花吐綻,「姊妹節」便來臨了。姊妹飯節在每年古歷三月十五舉行。節日前,苗族姑娘都要上山採摘多種樹葉,將糯米飯染成紅、紫、綠、黃、黑等晶瑩透亮、悅目可口的五彩飯,再下田去捕魚撈蝦。之後,姑娘們每人帶著自備的五彩糯米飯、兩個鴨蛋和一些錢集中到年齡相仿的某一位姑娘家中。一切就緒後,就等著夜裡外地來的後生們去吃「姊妹飯」。這樣好的機會,後生們當然都不願錯過,天剛微黑,便紛紛登門。對上門來的後生,不管相識與否,姑娘們都要熱情招待。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