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國人該如何過聖誕節800字
每當清晨出門後第一縷呼吸看到一絲霧光,我就會明白:又到冬天了。
每年的冬天似乎是人們忙碌的時候,但並不是為了儲備冬糧,更不是為了早早地置辦春節年貨。如果你去問他們,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聖誕節」。
聖誕節是盛大的,在12月24日晚和12月25日,這段時間總是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商家的導購員身著聖誕老人裝站在門口,揮手向人們示意;廣場的聖誕樹上掛滿了會發光的鈴鐺,在音樂的伴奏下閃爍不停;人們歡聚在一起,相互送禮物,表達自己對他人的美好祝福。
這一切看起來是多麼的幸福祥和。
然而,我們為什麼要過聖誕節呢?
根據基督教的說法,聖誕節是為了紀念耶穌的出生而設立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進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其慶祝方式的來歷已不可考證,但相互送禮物似乎就是聖誕節不成文的規定。
那麼,既然是基督教用於紀念耶穌出生的節日,中國人為什麼要過呢?當然,中國人里一定有基督教的信仰者。但我相信,多數漢族人的個人檔案中,關於「宗教信仰」一定是「無」。不過,回族或其他民族信仰伊斯蘭教就另當別論。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過聖誕節呢?
答案當然是,為自己找一個放鬆的理由。
據統計,中國民眾,不管是學生還是工作者,其生活壓力在世界排名上活躍於前列。為了給自己一個放鬆的理由,聖誕節就成了首選。其次,商家的炒作也是構成「中國式聖誕節」的一大因素。
類似聖誕節,不少外國的節日在建國60餘年間陸續悄悄進入國內,例如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等。相反地,中國許多除春節外的傳統節日都坐起了「冷板凳」,例如寒食節、端午節、重陽節等。
2、求高中生談中國人過洋節議論文800字左右
該文用心險惡,根本混淆視聽。
該文不知道國外一個地方政府為了取悅某些社區選民,規定一個地方性的節日易如反掌,一個行政性命令即可。同時,取消之也是易如反掌。類似的還比如,地方官員要在官邸宴請一些社會人士,共進點什麼晚餐,等等諸如此類,在西方都是政客家常便飯日常工作,西方在政客工作其實很簡單,爭取選民支持,獲得選民認可,所以他們的眼光時時向著民;與中國正要恰好相反,官員眼睛向上對照上級。如果中國官員正式接待一個民間人士是非常有新聞價值的,值得大肆報道的。
該文還不知道西方全年的節日多入牛毛,但是真正的全民節日和重要節日(需要放假的節日),包括春節嗎?即,西方的節日是分等級的。春季在西方屬於哪個級別?
回到原來話題,部分西方地方政府出個行政命令規定春節為法定節日,其意義被該文惡意誇大。而中國雖然沒有把聖誕節上升為法定節日,但是,以目前中國人特別是城市裡過聖誕節的深度、廣度和熱度,說洋節已經超過很多中國的法定節日,或者洋節事實上已經成為中國沒有法定節日名號的法定節日也不為過!我的結論與該文的結論剛好相反!該文的結論是中國的洋節沒有外國的春節熱,作者罔顧事實,絕對是別有用心!
尤其是中國的商家,流行惡俗的崇洋媚外文化,正宗國貨也要取個莫名其妙的洋名;無論國貨洋貨,包裝上都要用英文甚至不要中文;宣傳上以歐洲品質、日本品質等作為品質優良的代名詞;每年一到聖誕節、情人節,就按奈不住內心的沖動,推出全年最瘋狂的宣傳促銷活動......這些難道不是中國的洋節已經全民化,已經事實上國家化的證據嗎?與西方過春節陷於某些國家,某些華人社區,出於某種爭取選民的意圖可以同日而語嗎?中國洋節已經進入國人的家庭,春節在西方廣泛進入洋人的家庭嗎(莫非除夕夜洋洋人也在包餃子)?
最後需說明一點,西方文化自19世紀以來在全球正式成為強勢文化,原來經歷幾千年的強勢文化(中華文化)變成弱勢文化,目前也是這樣。按照西方的物種多樣性理論、全球文化多元化理論,弱勢的中華文化對自身進行保護,乃是一種具有無需證明的、具有天然正義性的、符合全球價值的行為。否則,任由強勢文化侵蝕下去,弱者不加抵抗,則全世界有朝一日都只有一個節日過,豈不太枯燥單調乏味之極?!因此,某些精英們應該認識到,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弘揚中國傳統節日,而不是去助長甚囂塵上的洋節
3、關於過聖誕節的作文
一個寧靜的夜晚,我走進一家商店,只見店裡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聖誕禮物:有長滿鬍子的聖誕老人畫像,有象徵吉祥的金鹿,還有雕刻精美的小天使塑像……其中,最吸引我的要數那棵栩栩如生、美麗動人的聖誕樹了!這棵聖誕樹是用綠色的松葉組成的,它渾身點綴著許多聖誕玩具:有金光閃閃的小鈴鐺、有穿著紅色棉襖的聖誕老人、有棕色的松果、還有包裝精緻的小禮品……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呀!
; ; ; 突然,「哧」的一聲,一根火柴在大雪紛飛的夜晚劃亮了,我透過這微弱的光彷彿看見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兒在冰天雪地里凍得發抖的身體,她的淚水在臉上結成了冰棍。她多麼想在火爐邊烤烤手啊!她的那雙眼裡露出一絲對生的希望,可是被暴風雪吞沒了……
; ; ; 一陣美妙的音樂打斷了我的思緒。我站在閃著小彩燈的聖誕樹旁,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希望今天的聖誕節給我們全世界的每一個少年兒童都帶來幸福。
12月24日是西方人的聖誕夜,每當這充滿幻想的日子到來,所有的小孩子也希望得到聖誕老人的禮物。可是這僅僅是西方。中國的大人們總是毫不費力的打破孩子的夢想,說:「這世界上是沒有聖誕老人的!別再瞎做白日夢了!」我很幸運,生在了一個父母都是英文老師的家庭,也許是他們受到外國文化的熏陶吧,10歲以前,我都是在聖誕的甜蜜幻想中度過的。 還記得小時候,當爸爸把這個聖誕老人的故事告訴我時,我還是有些半信半疑,但是我還是在1997年12月24日傍晚把握最喜歡的一隻印有小熊式樣的小棉襪子放在了枕頭下面,懷著激動的心情入睡了。第二天一早,我迫不及待的摸了摸那隻襪子。咦?怎麼硬硬的?我掏出了裡面的東西——一張可愛小巧的聖誕賀卡以及一本我最喜愛的《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小人書!還在被窩中的我興奮得打開了賀卡,上面細若蛛絲的字體,寫著:聖誕快樂!書名是聖誕老人。在那剎那間,驚訝和狂喜編織成一首優美的樂曲盪漾在我的心田。來到幼兒園,天真得我把這件事告訴所有的小朋友,他們都用羨慕的眼光注視著我,同學月月還對我講:「你好幸運哦!我從聖誕老人那兒什麼禮物也沒得到!」「爸爸講只有非常好,非常乖的小孩才有禮物呢!」我自豪地說,心中甜如蜜糖。 此後的幾年中,我總會得到聖誕禮物——洋娃娃、動畫碟片、學慣用品……直到小學三年級,這個秘密才被揭穿了,爸爸原來就是「聖誕老人」,我得到的禮物並不是那個騎鹿的老頭兒給的東西,而是父親對我的無限愛意啊!一時間,我的心中空盪盪的,不過我又明白了許多:人是要長大的,就把這些當作我人生中的美好回憶吧! 聖誕節,你收到聖誕老人的禮物了嗎?
4、2017聖誕不過洋節日的作文
中國人應該過自己的傳統節日
新華網友:聖誕節只是諸多「洋節日」在中國的一個縮影.近些年,情人節、愚人節、感恩節等眾多的「洋節日」在中國都市大行其道,但這些西方節日原有的意義已被中國的年輕人曲解,變成了「瘋狂聚會」、「狂歡的盛宴」.中國人,你過的哪門子聖誕?
新華網友:單從消費和娛樂的角度看,多一個節日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好事.既可以促進消費,拉動內需,又能讓百姓感受到異域的文化,多一個娛樂消遣的機會.但是,從信仰和傳統的角度講,聖誕對於中國人來說,又算是什麼節日呢?
新華網友:中國自己的節日夠多了,如元旦、春節、元宵節等.記得小時候,每逢這些節日來臨的時候,那真的是幸福並快樂著.現在,我們的周圍卻被諸如洋快餐、洋節圍了個水泄不通.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著那些洋垃圾時,我們也在漫漫地失去屬於自己的文化.一個國家一旦失去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無異於斬斷了發展的的根基和後勁.
新華網友:作為龍的傳人,中國有那麼多傳統的節日,何必定要過外國的節日?文化共享可以理解,對國外節日感興趣、多了解也無可非議,但為什麼國人過聖誕節比外國人還要興奮?我只要過春節,那才有中國文化的氣氛!
wangshuai: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在一年又一年的漠視中被淡化了,而對西方節日卻大肆炒作,這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商家以盈利為目的進行宣傳的問題了.諳事不深的青少年從小就受到這樣的熏陶,當他們長大成人之後,還會記得多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別把聖誕節當成洪水猛獸
新華網友 :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經過幾千年漫長歲月延續下來的,很難說哪些是我們原始的文化、原始的節日,就像我們沒有理由排斥國外先進的技術、文明,拒絕學習外民族語言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多一些節日沒有什麼不好,這本無可厚非.
蘊曦:只是找個多吃一頓的理由和借口,又不是什麼大事,不必認真.喜歡這個節日的人,可以在平安夜約上幾個友人,共同享受這個浪漫的節日,如果不喜歡盡可以在家休息.
新華網友 :引進一些外來的節日文化,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歡樂,能多些人們相互間溝通感情、增進友誼的機會.聖誕節就要到了,我們還等什麼?去盡情的享受節日的歡樂吧!
給快樂找個借口,你打算怎樣過聖誕
新華網友:如果夠幸運,准備和新認識的朋友去最熱鬧的地方談人生,談理想!
shiyoshin:我的計劃是平安夜晚上先去酒吧玩到午夜三點,之後去通宵營業的商場購物.
新華網友:我從來沒有刻意過聖誕節,聖誕節只是一個可以有借口消費的節日,這個時候也是和親朋好友一起聚會逛街的時候,人多就和大家一起過,沒有人就獨自過.
新華網友:給遠方的家人、朋友打個電話,簡簡單單的一句問候,也會讓人感到溫暖.親情、友情是人生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節日里別忘了送上一份祝福,和他們共同分享快樂.
新華網友:家家都在海吃海喝、街上到處晃盪著酒鬼,醫院人滿為患,擠滿酒精中毒和胃腸道疾病患者,這就是節日的「景象」?除了「吃」還剩下什麼?我們也該換種方式,讓節日過得更有意義.
5、中國人如何過聖誕節?
大肆購物美爆心情
聖誕節到來,不少商店或者商場都會開展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所以人們往往期待聖誕的到來,這樣就可以到商場大肆購買各種張折扣商品,這種歡樂可是比什麼都來得讓人美爆了!聖誕節可是給了人們一個很好的消費購物的理由和借口喲!
2/6
互送禮物表達愛意
聖誕節到來了,有對象的人往往會給自己的對象准備貼心的小禮物;沒有對象的人也會給自己暗戀的人准備點禮物;還有的成年人會給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准備聖誕禮物。這些禮物讓他們更多的表達了自己的關心和祝福。
3/6
互送祝福祈禱平安喜樂
每當聖誕臨近的時候,我們打開自己的電腦,往往容易收到一些朋友甚至是熱心的網友發來的聖誕祝福。聖誕節平安夜,我們還能收到親朋好友發來的各種簡訊、微信祝福,讓人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感覺到非常的溫暖。
4/6
舉辦party互相熱鬧
在聖誕節平安夜進行狂歡,是很多年輕人釋放壓力的一種非常好的選擇。所以有活力的年輕人都喜歡舉辦party,邀請好友、親朋一起來共享這樣歡樂的時刻。這時他們會進行各種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玩樂,不再束縛自己。
5/6
一起下館子共享歡樂
聖誕是一個讓人心情非常愉快的節日,中國人喜歡在這樣喜慶的日子,約上親朋好友一起外出聚餐,此時下館子的話可以有很多的選擇,如吃火鍋,吃火雞,吃西餐……等等。不管是哪種吃法,其實都是希望可以吃出幸福的味道。
6、關於聖誕節的作文大全高二800字
12月25日是聖誕節,媽媽告訴我:聖誕節並不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它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一個節日,相當於我國的春節。
但是中國也要入鄉隨俗,有人常說聖誕節晚上12點會有聖誕老人來給小孩子送禮物。但是那些聖誕老人都會從煙筒爬下來,但是我想在又想閑的孩子都住在樓房哪裡會有煙筒啊。是不是因為這樣現在的聖誕老人送的禮物越來越少了?
我來到大街上,每個角落都讓人感受到過節的氣氛。走過每一條街道都會看到形狀和大小不一樣的聖誕樹。有的擺在大廳。聖誕樹呈塔形,穿著一件綠衣裳,身上掛著的一個個小鈴鐺,輕輕一碰,叮當、叮當發出動聽的聲音;金色的小燈,好像天上眨眼的星星;五顏六色的小燈籠,一閃一閃的,美麗極了!
其實聖誕節下雪才是最美麗的,雪下到樹上下到大街上等我們的腳踏上去就會發出清脆的響聲。真是一種美妙的音樂。
在那樣寒冷的冬天我特別喜歡吃熱氣騰騰的面條。當周圍的人都在度過他們的聖誕節時,我正揣著一包方便麵穿過黑夜。此時我不會寂寞,因為我把自己隱藏在陌生的人群中,想不到可恥的孤獨。
吃完面條心裡很滿足,任性地不刷碗,將它們堆砌在水槽里。然後點上幾根蠟燭,許下這個冬天的願望。
在睡前我會填寫幾張賀卡,但總是為如何寫祝語而發愁。索性只是用鋼筆畫上一片潔白的大雪和一直溫暖的木屋。
最後我會關上窗,屏蔽窗外的一切寒冷。再遙望一下熟悉的星空,互道晚安。
真的很想做一個甜美的夢啊,夢里大家充滿期待地拆開今年的聖誕節禮物。如果那樣會真的很幸福。
7、有關與該不該過聖誕節的800字作文
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此文是宇凡2012年12月25號寫的,現經修改,再次發布,希望大家看到的可以醒醒腦,當然了,我又不是什麼法師,寫的文章又不能打死妖怪,固只是自個兒的茶後閑話罷了。
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聖誕節?
這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幾年來此話題頗多,有的人認為應該過,而且要用我們自己的方式過聖誕,為自己放鬆找一個借口,讓聖誕節融入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是一種尋找快樂的方式吧。
而有的人認為不應該過,自己又不是西方人,中國有自己的節日,為什麼非要過西方的節日呢?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習俗,這樣才有一個國家的特色。弄不懂為什麼有些人任何東西都要學老外?為什麼要崇洋媚外?難道外國的月亮就格外圓嗎?有爭議就必有糾紛,有糾紛就必有來由。
宇凡就延伸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所思所想。首先聲明,我是不過聖誕節的,因為中國沒有聖誕這個節日,自家的節日都過不過來的,哪還有閑情去過別人家的節日。當然不是說過了聖誕節就不是中國人,這只是個人的行為與「傳統潮流」而已。
聖誕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
我只知道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如今是變成了宗教和西方傳統文化的混合體。其他不想多述。
近年來我們國人生活壓力大,別說過節了,,就連過年都差不多快要沒時間了。要麼說沒假期,要麼說一票難求,要麼說沒錢。回想這幾年的節氣,中國確實是比以往重視了自家節日了,但卻沒有重視起節日氣氛,導致國人為了氣氛而眷戀著國外的節日。比如什麼西方情人節,聖誕節。
8、如何看待中國人過聖誕節英語作文帶翻譯
下面作文主要從中國人過聖誕節的方式和產生的影響方面進行敘述,具體如下: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xchanges with the outside world have been increasingly strengthened, and Chinese people can also view foreign festivals with a more open and inclusive mentality.
In addition, e to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life of modern people and the increased pressure, people are also pursuing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More and more strongly, therefore, some "foreign festivals" or "artificial festivals"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shopping festivals and carnivals by people.
China celebrates both Christmas and New Year in the West, and Chinese New Year in a few weeks. In this way, it has two cultural identities: one embodies the ancestral culture and the other embodies the global culture that draws on the Christian tradition.
譯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外界的交流日益加強,中國人也能以一種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去看待國外的節日。
另外,由於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加大,人們對休閑娛樂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因此,一些「洋節」或「人造節」開始被人們改造成了購物節、狂歡節。
中國既過聖誕節,也過西方的新年,再過數周還要過中國的新年。這樣一來,它有兩個文化身份:一個體現祖傳文化,另一個體現汲取基督教傳統的全球化文化。
9、要不要抵制聖誕節 你怎麼看議論文 800字?
聖誕節是西方文化的最高峰,就像中國的春節一樣,西方人不是整天宣揚自由平等嗎?那聖誕和春節也應該是平等的,既然春節在歐美大陸遭抵制,那聖誕在中國遭抵制又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呢?當歐美家家貼春聯,估計中國也會戶戶聖誕樹。對中國抵制聖誕節不服氣的人,先去歐美解決了抵制春節問題在再這里撒野
10、議論文作文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聖誕節600字
聖誕節早成了熱鬧日子,在我們班就有不少同學發禮物,可關
於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的爭論早有發生。有媒體報道,溫州
中小學校長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園內舉行任何與聖
誕有關的活動」;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封校禁止學生過平安夜。這樣
的舉措難免遭人議論,學校固然沒有必要搞聖誕活動,不過讓教育
部門下發禁令實在有些小題大做。
禁令的出發點應該是出於保護中國傳統文化。聖誕節之所以屢
遭抵制,也正是因為有人覺得社會對這一西方節日的重視程度超過
了不少中國傳統節日,是西方文化的擴張。不過在這一點上,我們
該有更多對自身文化的自信。
西方節日在中國大行其道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家為了製造
商機而大肆宣傳、渲染。實際上,聖誕節在中國早走了味,其在西
方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在我們這里並不突出,在更多人看來,無非是
一個購物、社交的湊熱鬧的日子,沒有多少人真正是為了它的宗教
含義而去過節的。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為了事業而客居他鄉,像
清明、中秋、重陽這一類的節日對於他們來說未免過於沉重,以至
於不願提起,並且生活壓力的過重,聖誕節的狂歡為他們提供了放
松和發泄的最好契機。還有,在春節時,大家都回家鄉過年,朋友
、同學、同事不能聚在一起,平時的節假日也不多,所以聖誕節也
就成了非親人的同伴之間的聚會節了。
雖然聖誕節或許比端午、中秋、重陽更熱鬧,但原因並非是西
方節日文化壓倒了傳統文化,而只是其現實意義更容易被人接受,
讓人更湊得起熱鬧而已。新興的「光棍節」、「雙十二」,隆重程
度恐怕不亞於各種東西方節日,那為什麼沒有人像「打壓」洋節一
樣去禁止呢?這就是很好的旁證。相反的例子也不少,感恩節、萬
聖節等等洋節,雖然也總有商家宣傳,但在社會中總難以形成什麼
熱潮。說白了,洋節並不是什麼妖魔鬼怪,更不是傳統節日被淡忘
的根源,真要因為聖誕節就驚呼洋節壓倒中國節,未免有些大驚小
怪。
從這個角度來說,要弘揚中國傳統節日,靠「打壓」洋節顯然
不對路子,而是應發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讓其跟現代社會生活
更好地融合才是正理。可以在元宵教學生做湯圓,在端午教做粽子
,在重陽組織登山活動……春節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中國人保持
著團圓、守歲的習慣,農歷新年的地位就永遠不會被公歷元旦所取
代。
我們常說中國泱泱大國,文化兼容並蓄,在小小節日話題上,
當有順應社會潮流、兼並包容的心胸,洋節和中國節並沒有沖突,
完全可以和平共處。且不說聖誕節是否應該冷處理,即使真的要「
打壓」,用教育局禁令的方式反而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事
與願違。
聖誕節傳入中國已被娛樂化,沒多少人會考慮它是不是宗教性
的節日,只要自己過的快樂就行了。它幾乎衍生成為青年朋友尋求
放鬆、獲取快樂,與人狂歡的理由和契機。
不鼓勵、不宣傳、不渲染、不抵制,對它進行冷處理才是對待
西方宗教性節日應該採取的態度。同時要加大對我國傳統節日的保
護、重視與宣傳,這才能真正的讓傳統節日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