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類節日 » 中國化聖誕節

中國化聖誕節

發布時間: 2023-02-12 19:03:37

1、中國式聖誕節的特點

過聖誕節的傳統在中國興起的時間仍相當短,但正如中國幾個世紀以來已經吸收並為其所用的許多外國習俗一樣,聖誕節已形成中國特色。
第一,人們對待聖誕節的方式更像是過聖帕特里克節或情人節。也就是說,它是一個讓人感到心情愉快的日子。人們紛紛外出與朋友聚會,而不是像西方人一樣與家人共度時光。慶祝聖誕節的典型方式包括看電影、唱卡拉OK或者購物。聖誕前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購物時段。年輕的情侶或夫妻一直把它視為一個浪漫的日子。滑雪場和游樂園是很受歡迎的度假場所。
第二,中國的基督徒若想過西式的聖誕節,將會受到約束,盡管政府允許更加商業化的聖誕節自20世紀90年代起開始逐漸變得欣欣向榮。無論是否有意為之,它都使西式的聖誕節黯然失色,淡化了這個節日的宗教內涵。從某種意義上說,聖誕節在中國變得越流行,其具有的基督教特性就越少。

2、中國的聖誕節是幾月幾日

在中國,聖誕節和世界一樣,是每年12月25日。
眾所周知,聖誕節是為了慶祝耶穌的出生而設立的,但《聖經》中卻從未提及耶穌出生在這一天,甚至很多歷史學家認為耶穌是出生在春天。直到3世紀,12月25日才被官方定為聖誕節。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東正教把1月6日、7日定為聖誕節。
改革開放後,聖誕節在中國傳播地尤為突出,至二十一世紀初,聖誕節有機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習俗,發展日趨成熟。吃蘋果、帶聖誕帽、寄送聖誕賀卡,參加聖誕派對,聖誕購物等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3、什麼才是中國聖誕節,中華文化對聖的理解

又到一年「聖誕節」,一方面舉國上下一派聖誕氛圍,一方面網上憤青大力抵制,鬧鬧哄哄。去年的「聖誕節」來臨之前,著名的「十博士」就發起了抵制的倡議書,從而掀起了一場抵制與歡迎的大辯論。從今年的情形看辯論的成果不是十分明顯的,今年的「聖誕節」還像往年那樣熱鬧,只是博士因此而出名,國人也並未因此而逐漸遠離「聖誕節」。關於中國人要不要過聖誕節,雙方還是像去年一樣針鋒相向、涇渭分明。筆者不才,也想湊個熱鬧,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拍磚。首先。談談「聖誕節」的來歷。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數基督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
教會開始並無「聖誕節」,大約在耶穌升天後百餘年內才有。據說:第一個「聖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聖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聖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於聖經未明記耶穌生於何時,故各地「聖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恆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為聖誕節。其實哪一天並不要緊,重要的是應該知道它是為紀念救主耶穌降生。
由於聖經記載耶穌生於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聖誕夜"或"平安夜"。其次。談談各國聖誕節不同的習俗:法國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聖誕節」前後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裡,白色聖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聖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聖誕歌之後,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聖誕美酒。
芬蘭在12月「聖誕節」前後,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聖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和德國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聖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聖誕節」假日外出旅遊。
美國美國人過「聖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聖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聖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瑞士瑞士人在「聖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後,「聖誕節」就到了。第三.說說我們中國人過不過「聖誕節」。中國人當中的一部分人是基督徒,他們當然要過,宗教信仰自由嗎。我在這里祝所有的基督徒們聖誕快樂!中國人當中的絕大部分並非基督徒,他們要不要過呢?我看願意過就過,不願意過就不過吧!何必強人所難呢?但是問題出來了,去年中國騰空升起了十個博士,把個原本不是問題的問題搞得真像個問題了。於是,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人便分成了兩個陣營,而且聽說問題還很嚴重,甚而至於關乎民族生死存亡了!這就不得不引起國人的注意了。問題真的有那麼嚴重么?第四.中國人怎樣過「聖誕節」。就讓我們先看看國人之中過「聖誕節」而非基督徒者是怎樣過節的。中國人當中有兩個群體熱衷於過「聖誕節」:一是年輕人,一是商家。中國的聖誕熱可以說是兩者推波助瀾而逐年升溫的。精明的商人現在已經把它當作賺錢的工具了,他們不懂更無須去懂「聖誕節」的含義,掙錢是硬道理;熱情的年輕人已經把它當成歡樂的節日,他們同樣不懂更無須去懂「聖誕節」的含義,高興是生活的真諦。平安夜這天,西方人注重與家人團聚,與家人一起吃聖誕蛋糕、餅干、糖果……而中國的平安夜正好相反,年輕人則熱衷於走出家門,跑去酒吧跟朋友暢飲;上海、北京等地的飯店還搞化裝舞會、選美比賽,更有甚者乾脆來個數十萬人在廣場上大聯歡,著實讓在場的老外吃了一驚。而「聖誕大餐」蛻變成「公關大餐」,這在中國是公開的秘密,吃飯的人不買單,買單的人吃不上,是中國「聖誕節」的一大特色,公司企業借聖誕節搞公關;飯店的生意自然火爆起來,平時的晚餐自助一般在200元左右,據說某飯店聖誕晚宴自助平均翻了5到10倍。借用一位美國人的一句話:「中國的聖誕節更像狂歡節、元旦前夜、萬聖節的混合體」。靠,這哪裡還是什麼西方的聖誕節呀!分明是中國年輕人的「歡樂節」。第五.中國人為什麼過「聖誕節」。如果說「商家不知亡國恨」還好理解,那麼年輕人呢?他們為什麼也要不顧一切地去過洋節呢?這要從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說起,我們自己的節日,比如「春節」,產生於農耕社會,強調家庭親情合家團圓,要像儀式一樣對長輩表示敬意,幾千年來變化不大過於老套,這些年來我們自己也不去重視,也不去創新它,發展它。拜拜年、串串親、訪訪友、吃吃喝喝,對於年輕人來說很是乏味拘束。而「聖誕節」是一個沒有傳統束縛由年輕人自己詮釋的節日,是年輕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的節日。其實,在中國大多數歡慶這個節日的時髦青年對聖誕節的宗教含義頂多隻有模糊的認識。對北京人采訪表明,許多人把「聖誕節」看成「聖誕老人節」。大多數中國人只把「聖誕節」作為一種新奇的事物來慶祝,享受個中互贈禮物的環節及放之四海皆準的和平信息。北京的一位著名表演藝術家說:「我們並不真正關心聖誕節在其他方面意味著什麼。我們喜歡聖誕節因為他給了我們一個與朋友聯絡、放鬆的機會。」第六.現在的「聖誕節」還是過去宗教意義上的「聖誕節」嗎?從世界范圍內說,隨著「聖誕節」演變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消費主義「狂歡節」,「聖誕節」已失去了其真正的宗教意義。而且,各國的「聖誕節」本來就各不相同。現在的「聖誕節」無論在西方也都已逐漸遠離宗教意義了,至於中國人過的「聖誕節」則更是離之十萬八千里了。第七.外來文化會引進會危害本土文化嗎?其實,幾千年來外來文化一直在不斷地進入中國,就連滿清這么閉關鎖國的王朝也未能抵擋得住。從胡服騎射、張騫班超出使西域、漢代佛教傳入、唐代西域文化傳入、敦煌曲子詞、元代阿拉伯科學技術的傳入、明代天主教文明的傳入、明代北京天文台儀器的製造、大明歷法的編造以及胡服騎射、胡蘿卜、胡琴、胡辣湯、胡餅、燒酒、胡桃、葡萄、番薯、馬鈴薯、辣椒(原名海椒,現在仍有地方稱辣椒為海椒)等等,哪樣危害了本土文化?現代中國人的生活中幾乎方方面面都受「西洋文化」的影響:我們日常穿的衣服、鞋子是西洋式的;我們乘坐的交通工具是西洋式的,我們家庭用的電器也是西洋式的;我們所受的教育是西洋式的,我們用來工作的電腦也是西洋式的等等。這些西洋文化不但沒有危害本土文化,反而促進和豐富了本土文化,為我們的民族發展帶來福音。這些文化精華只有長著花崗岩腦袋的人才會拒之門外呢!第八.怎樣建設新文化。新文化的創立必須以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為前提。這個傳統文化既包括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精華,也包括外來來文化的精華。二者不可偏廢,無論是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還是外來文化的精華部分都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不能正確地看待這個問題是要被開除球籍的。任何一種文化當他傳播到世界各地時必然要隨著各地的本土文化土壤的不同而變異,從而產生本地的新文化。就像古印度的佛教傳到中土就變成了中國佛教,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為毛澤東思想一樣。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一種種新的中國化的西方文化已經在中國萌生而且還將不斷茁壯成長,這是好事而不是壞事。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偉大的民族應該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幾千年來我們民族正是憑借著的博大的胸懷容納了無數的外來文明成果,我們接納她消化她,最終使之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海納百川就是這個道理。正如魯迅先生《拿來主義》文中所言:「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我贊同對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進行再創造,並將他推廣到全世界,讓全世界人民共同擁有和享受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同時我們也不應該自絕於世界文明之大流,不應該盲目抵制世界優秀文明遺產,如「聖誕節」等。我們不妨也搞他個中國「聖誕節」,發明生聖誕殺豬菜、聖誕炸醬面、聖誕餃子、聖誕小籠包、聖誕烤肉串、聖誕回鍋肉、聖誕麻辣串、聖誕烤鴨、聖誕火腿、聖誕剁椒魚頭、聖誕米線、聖誕叉燒包.....聖誕節,中國人過過也無妨! 2007年12月25日於苦蘆齋

4、什麼是中國式聖誕節

聖誕節原本是西方節日,在傳入中國後也非常受歡迎,但中國人大多不信仰基督教,過聖誕節就有了區別於西方過法的慶祝方式,這種獨特的過法就被稱為「中國式聖誕節」。

聖誕節是一個西方節日,為了紀念耶穌誕生在這一天,所以12月25日就被稱為「聖誕節」。這是個充滿宗教信仰的節日,隨著全球文化交流,聖誕節也被傳入中國,但中國人大多不信仰基督教,大家對於這個節日,更多的是將其作為一個娛樂和放鬆的日子。

聖誕節特有的聖誕樹、聖誕花環、聖誕老人、雪花、星星這些東西在中國過聖誕節的時候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些裝飾品可以營造聖誕節的氣氛,將慘淡的冬天裝飾的活力四射。在中國的聖誕節最熱鬧的地方要屬各大商場,店員們會穿著紅色的聖誕服,帶上雪白的鬍子,對每一個進店的客人說:「聖誕快樂(MerryChristmas)!」在西餐廳里也會推出各種「節日」、「浪漫」、「情人」這種主題的套餐,能吸引大量的年輕顧客。

中國式聖誕節在去掉了聖誕節大部分的宗教色彩後,更像是個購物節或者情人節。

5、中國的聖誕節是12月26日???

中國的聖誕節是12月25日。

12月25日原是羅馬帝國規定的太陽神誕辰。基督版教紀念耶穌誕生的重要節日權。亦稱耶穌聖誕節、主降生節,天主教亦稱耶穌聖誕瞻禮。耶穌誕生的日期,《聖經》並無記載。公元336年羅馬教會開始在12月25日過此節。

有人認為選擇這天慶祝聖誕,是因為基督教徒認為耶穌就是正義、永恆的太陽。5世紀中葉以後,聖誕節作為重要節日,成了教會的傳統,並在東西派教會中逐漸傳開。

(5)中國化聖誕節擴展資料:

聖誕節習俗

1、聖誕晚會

聖誕晚會是聖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舉辦聖誕Party往往能夠加深友情、親情和愛情。在晚會上,人們戴著聖誕帽,唱著聖誕歌,訴說著聖誕願望。

2、聖誕大餐

聖誕大餐一般在聖誕節的晚上進行,主要為家人團聚,一般不邀請客人參加。聖誕大餐的主要食品有烤火雞、布丁和碎肉餡餅等。

3、聖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的帽子,據說晚上戴上它除了睡覺睡得安穩外,你還會在第二天發現裝滿帽子的聖誕禮物。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