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起源於哪裡
1、聖誕節的起源是什麼時候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 是西方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字。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盤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
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亦開始流行起來。
聖誕老公公的由來
聖誕節是令人雀躍期待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相信大家對聖誕老公公的事都耳熟能詳吧?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後送他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景在壁上的一長襪中。於是,將禮物放在聖誕襪子的送禮方法家挨戶地去要糖果喲!
據說平安夜的晚上,聖誕節老公公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准備送點這一年來表現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禮物塞在掛在床頭的襪子里。所以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並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給勞苦功高的聖誕老人解渴,並送份大禮給自己。
隔天一每個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打開禮,想知道自己得到什麼獎勵。
到了1822年,一位荷蘭傳教士把這位偉大慈善家的故事傳到美國之後,美國商人更以特殊的行銷手法,每年利用這個節日大張旗鼓地宣傳廣告,大賺一筆,在亞洲的日本及其它各國也群起效尤。因此裝扮聖誕老人來慶祝聖誕節的風俗習慣也就漸漸地流行到世界各國了。
聖誕樹的由來
1.據說大約在十六世紀,德國人最先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擺設,後來,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把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上,然後點燃,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恆的星光,如同二千年前的東方三博士依照天上的星星找到耶穌一般。今日,人們已經改用小燈泡代替蠟燭。
2.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農人,在聖誕節那天遇到一位窮苦的小孩,他熱情地接待了孩子,這個小孩臨走時折下根松枝插在地上,松枝立即變成一棵樹,上面掛滿了禮物,用來答謝農人的好意。
然而聖誕樹真正出現在聖誕節,首先見於德國,之後又傳入歐洲和美國,成為聖誕節不可或缺的裝飾物。他們通常用五光十色的彩燈、蠟、禮物或天使來裝聖誕樹,尤其住在美國西北部的人們,因為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他們會全家人一起去挑選一棵真正的樹做為聖誕樹。聖誕樹的種類繁多,有天然松柏聖誕樹、也有人造聖誕樹及白色聖誕樹。每棵聖誕樹上都掛滿琳琅滿目的裝飾品,但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一棵特大的星星,像征著那顆引導東方三博士找到耶穌的星星。而且在傳統習俗上,只有家庭的一家之主才可以把這顆希望之星掛上,旁人是不可以越俎代庖的。
平安夜的由來
聖誕節前夕也就是俗說的平安夜,當晚,全家人會團聚在客廳中,圍繞在聖誕樹旁唱聖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及愛。在這天晚上都會看到一群可愛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詩歌彈著吉他,一家一家的唱著詩歌報佳音。到底佳音隊這種節日活動是怎麼來的呢?
耶穌誕生的那一晚,一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消息。根據聖經記載,耶穌來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
後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報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聖誕節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
通常佳音隊是由大約二十名青年人,加上一備裝扮成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聖誕老人組成。在平安夜晚上大約是九點過後,開始一家一家的去報佳音。每當佳音隊去到一個家庭時,先會唱幾首大家都熟悉的聖誕歌曲,然後再由小女孩念出聖經的話語讓該戶人家知道今夜是耶穌降生的日子,過後大家一起禱告再唱一兩首詩歌,再由慷慨大方的聖誕老人派送聖誕禮物給那個家庭中的小廳子,整個報佳音的過程就完成了!
整個報佳音的活動大約要持續到第二天凌晨四點左右才結束。
2、聖誕節的起源來歷是什麼
1、聖誕節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系。在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後,教廷隨波逐流地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
2、但在聖誕節這天不是耶穌的生辰,因為《聖經》未有記載耶穌具體生於哪天,同樣沒提到過有此種節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羅馬神話的結果。
3、聖誕節本是宗教節日。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使聖誕節開始漸漸流行起來。聖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後,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聖誕裝飾也出現了。十九世紀初發展至中葉,整個歐洲、美洲開始過起了聖誕節。並衍生出了相應的聖誕文化。
3、聖誕節起源於哪個國家
起源於羅馬。
12月25日原是羅馬帝國規定的太陽神誕辰。因為基督教徒認為耶穌就是正義、永恆的太陽,所以羅馬人選擇這天慶祝聖誕,公元336年羅馬教會開始在12月25日過此節。5世紀中葉以後,聖誕節作為重要節日,成了教會的傳統,並在東西派教會中逐漸傳開。
聖誕節的風俗:
1、購買聖誕樹,並且裝扮聖誕樹。聖誕樹是常青樹,古時候西方國家會用常青樹來進行祭祀,所以每年聖誕的時候,人們會在聖誕樹上放上奧彩燈和花環,將糖果掛在聖誕樹上,歡迎聖誕節的到來。
2、將聖誕襪掛在床邊,等待聖誕老公公給自己送禮物。聖誕襪大多都是一雙大紅色的襪子,人們說聖誕老公公會在晚上往襪子里裝禮物,所以小朋友們睡覺前都會將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的驚喜。
聖誕節的意義:
聖誕節的意義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聖誕節是西方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在一起慶祝,十九世紀,聖誕卡、聖誕老人的出現,使聖誕節開始漸漸流行起來。隨後在整個歐洲、美洲開始過起了聖誕節,並衍生出了相應的聖誕文化。
4、聖誕節最初起源於哪個國家?
聖誕節最初起源於羅馬。
它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系。在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後,教廷隨波逐流地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
但在聖誕節這天不是耶穌的生辰,因為《聖經》未有記載耶穌具體生於哪天,同樣沒提到過有此種節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羅馬神話的結果。
(4)聖誕節起源於哪裡擴展資料: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是西方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
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
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字。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一個關於聖誕節的「鬼故事」:
這本書的第一句是:「Marley was dead, to begin with.」翻譯成中文就是,「首先要確定的是,馬利死了」。
原來這個故事是個鬼故事。就這樣,狄更斯吊住了所有讀者的胃口,開始娓娓道來。用他那種既通俗、充滿色彩,但是又很有文學想像力的手法跟我們講了這本書的主角斯克魯奇的出場。
馬利是斯克魯奇幾年前去世的一個生意上的拍檔。這兩個人性格幾乎一模一樣,都是守財奴,吝嗇得不得了,斤斤計較,很會做生意,把人間所有的感情都泯滅掉,只剩下怎麼樣賺錢的心思。
書的一開頭,我們看到聖誕節快來了,已經是12月24日平安夜那一天。斯克魯奇不肯讓他的員工早早下班回家跟家人團聚,甚至很不想讓他們第二天放假。
他的外甥也來找他:「哎呀,舅舅,你好,聖誕快樂!」他憤怒地罵他外甥:「你這沒出息的東西,聖誕節有什麼好快樂,聖誕節煩透了,莫名其妙放一天假,害我少賺了一天錢。」
聖誕節這時候也有很多人過來要他們捐款,因為這時候就說街上有很多窮人,很多小孩不夠東西吃,生病,看看能不能夠請他也捐贈一下,他死活不要。
他還說:「既然那些人又病又弱又殘廢又窮,乾脆讓他們死了算了,死了點人,對我們人口也好嘛,現在人口不是太多了嘛」。他是這么一個刻薄成性的人。
終於,當天晚上出現了怪事,那個已經死去的馬利先生的靈魂回來找他了。馬利先生對他說:「哎呀老朋友,老夥伴,你千萬別再這么下去,你再這么下去就會像我一樣。
你看我靈魂下了地獄不得安寧,我每天身上都被鐵鏈纏著,那鐵鏈全是我生前賺的那些錢所組成的。我們這種人的命運就是這樣,你接下來還會遇到三個精靈來找你。」
狄更斯的《聖誕頌歌》曾多次被改變為電影,2009年,美國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再一次將這本小說搬上銀幕。結果果然在接下來一天之內,來了三個精靈來找斯克魯奇。
第一個精靈領著他,帶他重溫了一遍他從小到大的歷程,讓我們了解這個非常冷漠、把感情完全泯滅掉的,沒有人性的傢伙曾經也是個小孩。
在小孩階段,他很窮苦,日子過得很不好。當時他渴望有一點溫暖,有人對他好一點,給他一點幫助,但是他得不到。第二個精靈領著他,看看現在這個平安夜的晚上,家家戶戶是怎麼過聖誕。
這個精靈整個形象就是樂呵呵的,盡管外觀、形貌跟我們今天所了解的聖誕老人不同,但是活生生就是個聖誕老人精靈。
第二個精靈甚至還引著他,帶他去看他平安夜那天下午呵斥的那個伙計,鮑勃一家人怎麼准備過聖誕。斯克魯奇,這個原來非常斤斤計較、對人毫不友善、沒有半點同情心的商人。
在聖誕精靈的引領下,看到了他的員工,他平常對他非常刻薄寡恩的鮑勃一家人,看著他們生活得那麼艱苦,在聖誕平安夜這一天努力張羅出一種歡樂的家庭團聚的氣氛,相處得是那麼溫暖。
他還看到,鮑勃最小的小孩,原來是個殘廢的小孩。到這時候,他再也忍不住,問這個精靈,「這個小孩他活得下去嗎?」精靈指示給他看,原來再過一段日子,這個小孩終於是會早死的。
他立刻想起來,那一天,當一些慈善團體的負責人到他的辦公室,想讓他拿點善款,去幫助那些窮人或者病人和小孩的時候,他怎麼答呢?他說那些人反正留著沒用,讓他死了就好了。
他後悔不已。但是當你看到這一家窮苦的人家,為他們的處境落淚難過時;你又不由得為他們這一刻的那一點點的溫馨、溫暖的感覺,感到一種寬心的安慰。
5、聖誕節起源於哪裡?
聖誕節起源於伯利恆是一座位於巴勒斯坦西岸地區的城市。
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在每年公歷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
聖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古羅馬教會在君士坦丁時代(公元313年),就逐漸習慣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主的誕生。
6、聖誕節的由來
國外的聖誕節是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對於聖誕節你知道哪些知識呢,你了解聖誕節的由來嗎?不知道的話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聖誕節的來歷
聖誕節起源於基督教。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12月25日,人們都會在家歡慶節日。
據說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聖母瑪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
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老人的傳說
聖誕老人的原名叫尼各老(Nicolaus),大約在三世紀末期,出生在小亞細亞地方,他品行端正,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後,他便入修道院後來成為一名神父。不久他的父母去世了,他便把全部家產都變賣了,施捨給窮人。當時有一貧窮人家,家中有三個女兒,長女20歲、次女18歲、小女16歲;只有次女身體健壯,生的又聰明美麗,另兩個女兒體弱多病。於是父親想把次女賣掉來維持生活,聖尼各老得知後,就來安慰他們。到夜裡 ,尼各老就偷偷裝了三襪子金子,悄悄地分別放在三個女孩的床頭;第二天,三姐妹發現了金子,都喜出望外,不但還清了債務,生活也無憂無慮了,後來知道金子是尼各老送的,那天正值聖誕節,就請他到家中表示感謝。
以後每逢聖誕節,人們就講述這故事,孩子們聽了,都很羨慕,希望聖誕老人也給他們送來禮物。於是就有了上述的傳說。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聖誕節的由來以及聖誕老人的簡單介紹了,小夥伴們你們還知道哪些聖誕節的由來呢?歡迎補充,咱們在評論區里相見吧~
7、聖誕節最開始起源於哪裡?
聖誕節起源於伯利恆是一座位於巴勒斯坦西岸地區的城市。
2.起源地點:
(1)伯利恆座落在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處,人口約3萬人。該城是伯利恆省的首府,也是當地文化和旅遊業的中心
(2)劃分:1967年,以色列從約旦手中奪取了伯利恆和整個西岸地區。1995年12月24日,伯利恆被劃為「A區」,成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完全控制的地區[21]。
2.起源由來: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1)「聖誕節」一詞,一般認為是大中華地區中最先接受基督教文化的華南地區
(2)最早採用聖誕節的英語稱為Christmas,即「基督彌撒」。相傳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於公元312年在穆爾維大橋戰役勝出後,轉信了基督教。然而,他承襲了父親的信仰,信奉巴比倫的太陽神搭模斯(Tammuz),而搭模斯的生日正是12月25日。於是,君士坦丁採用了此日為耶穌降生的生日
(2)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是西方似我國過春節。
3.節日慶祝方式:
(1)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2)在所有華人及華裔社會中,港澳和海外華人的基督徒的比例較高,非基督徒其實一直都沒有慶祝聖誕節的習慣,不過在改革開放之後,隨著社會引進歐美的流行文化,不少商場都希望透過「聖誕節」來促進商機,鼓勵民眾購物,使「慶祝聖誕節」在中國大陸的非基督徒中亦開始流行起來。
8、聖誕節起源於哪個國家?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一般認為12月25日作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意味著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後來,因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聖誕節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
聖誕老人的由來
聖誕節當然少不了聖誕老人,根據聖經記載,書中並沒有提起這一號人物。到底他是如何成為聖誕的主角之一呢?
相傳在一千六百多年前,荷蘭巴里地方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女,送她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
到了一八二二年,由荷蘭傳教士把這位偉大慈善家的故事傳到美國,裝扮聖誕老人漸漸地流行於世界各國。根據調查,以上故事還有下文;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晾在壁爐上的一隻長襪中。於是,將禮物放在聖誕襪子的送禮方法便傳到至今。
在平安夜裡,孩子總會把一雙雙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然後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讓聖誕老人喝,以讓勞苦功高的聖誕老人解渴,並送份大禮給自己。
聖誕樹的由來
聖誕樹一直是慶祝聖誕節不可少的裝飾物,如果家中沒有聖誕樹,就大大減少了過節氣氛。關於聖誕樹的來源有多種不同的傳說。
其中一個是說:大約在十六世紀,聖誕樹最先出現在德國,德國人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擺設,將之成為聖誕樹。後來,由德國人馬丁路德把蠟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然後點燃蠟燭,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恆去。而近今日,人們已經改用粉色的小燈泡了。
另一個傳說記載。在很久以前,曾有一位農民,在聖誕節那天遇到一個窮苦小孩,他熱情地接待了這個兒童。兒童臨走時折下一根松枝插在地上,松枝立即變成一棵樹,上面都掛滿禮物,以答謝農民的好意。
聖誕樹真正出現在聖誕節時,首先見於德國,之後又傳入歐洲和美國,並以其優美的姿態,成為聖誕節不可缺少的裝飾。聖誕樹的種類繁多,有天然松柏聖誕樹、也有人造聖誕樹及白色聖誕樹。
每棵聖誕樹上都掛滿琳琅滿目的裝飾品,但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個特大的星星,象徵三博士跟隨該星而找到耶穌,而且也只有該家庭的一家之主可以把這棵希望之星掛上。
9、聖誕節起源於哪個國家?
聖誕節起源於基督教,在每年公歷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
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
(9)聖誕節起源於哪裡擴展資料:
紀念耶穌出生:
據說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聖母瑪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
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10、聖誕節的由來是什麼?
聖誕節是起源於古埃及兩河文化的太陽祟拜,與基督教本無關系。
但在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後,教廷便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但在聖誕節這天不是耶穌的生辰,因為《聖經》沒有記載耶穌具體生於哪天,同樣也沒提到過有此種節日。
各國過聖誕節的習俗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各國過聖誕節的飲食習俗各有不同。
澳大利亞人最愛吃喝,傍晚時分一家老小或攜親伴友成群結隊的一起到餐館去吃聖誕晚餐。因為每家飯店酒店都為聖誕節准備了豐盛的食物,有臘雞、火雞、豬腿、美酒、點心等。
在美國,聖誕晚餐中還有一樣特別的食品—一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層奶油,並放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別有滋味,在丹麥,當聖誕晚餐開始時,人們必須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後才能開始吃別的東西。
生性浪漫的法國人則喜歡在12月24日的晚上載歌載舞,伴著白蘭地和香檳酒的濃郁酒香,醉度聖誕。英國人、德國人都喜歡暢飲啤酒。英國人除開懷痛飲之外,還喜歡去異地旅遊。比較保守的家庭則在聖誕前夜舉家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