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變七夕
1、(2013)七月七日是七夕節還是七七事變?
農歷七月七日是七夕。公歷的7月7日是七七事變。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
七七事變是1937年7月7日,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2、為何杭州7路公交運營近百年,卻不改變去往西湖的方向?
世界上總有一些事物的名字存在著一定的意義,這些名字往往因其存在著某些意義而亘古不變不曾改名。今天我們要講的便是杭州7路公交車。
說起杭州7路公交車我們都知道它從1922年開通到現在已有98個年頭,這樣一條老公交能夠一直保留至今運營著,著實令人不可思議。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疑惑,那便是為什麼杭州7路公交車會往西湖方向開呢?還有為什麼杭州7路公交車已經開通運營了98個年頭卻一直不曾改名呢?不得不說,從以上兩點我們便能猜出這其中肯定有它的特殊意義。
我們都知道杭州有著“愛情之都”的稱號。杭州西湖更是流傳著很多凄美感人的愛情故事。杭州西湖有三座“情人節”,那便是西湖上的斷橋、長橋、西泠橋三座橋。每一座橋都流傳著一個凄美哀怨的愛情故事,而每一座橋也都訴說著忠貞不渝的情感,它們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感慨,那些令人感動感傷的愛情更是可歌可泣。
看過《白蛇傳》的都知道斷橋講述的是感人至深的人蛇之間的戀情,而長橋則有2個愛情故事,一是南宋江陶師兒與書生王宣教的愛情故事,另一個是跨越生死的凄美愛情《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冷橋則是蘇小小與阮郁的愛情故事。這些傳奇凄美的愛情故事無不讓人感慨且熱淚盈眶感動至深。因此西湖便成了浪漫的愛情專屬地。很多來西湖遊玩的一般都是熱戀中的情侶。
再加上我國的傳統愛情節即七夕節,而杭州又稱“愛情之都”,杭州公交7路不但通往西湖而且裡面還含有一個“七”字,這大概是杭州7路公交車一直不曾改名的暗含意義了吧。愛情是人類最純粹最美好的情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這一生能夠邂逅一位令自己怦然心動攜手到老的伴侶。而在西湖邂逅相遇的戀人又如此之多,杭州7路公交車通往西湖,可以說杭州7路公交車便是下一站幸福。
此外杭州7路公交車早班車時間是5:00,末班車時間是22:00,不得不說杭州7路公交車的開通運營極大地方便了杭州附近的居民。公交車時間的安排也非常的恰當,杭州7路公交沿途停靠的站點分別是城站火車站 - 市三醫院 - 中河路口 - 解百商店 - 湖濱 - 東坡路平海路口 - 少年宮 - 斷橋 - 葛嶺 - 新新飯店 - 岳廟 - 玉泉 - 洪春橋 - 九里松 - 石蓮亭- 靈隱 ,再加上車票僅需兩元,更是帶給附近居民方便的同時也為他們節省了一大筆開銷。
當然如果你喜歡游西湖也可以坐杭州7路公交車到達西湖,說不定會童話般的邂逅那個“他”哦。坐上杭州7路公交車也許你的幸福就在下一站呢!
杭州有條公交線路,如今已經98歲了,但從未改變嚮往西湖的夢想
3、中日兩國同有七夕節,那在歷史上兩國的七夕節有何不同?
說道七夕,我們先來了解下七夕起源。
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便是七夕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同時七夕其實也是日本的一個傳統節日。七夕來源於中國,一說到七夕,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甚至很多人認為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就是中國的七夕節的來源,其實並非是這樣的。
首先,牛郎織女的傳說最早和七月初七這個日子結合在一起都已經是漢以後的事情,但在漢朝難道就沒有七月七日這個特殊的日子的存在嗎?其實不是的,漢朝就已經把這個日子當做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了,有了一定的節日風俗。
比方說在漢朝的《四民月令》之中就記載著這一天“可合葯丸及蜀漆丸,曝經書及衣裳”。
而牛郎星和織女星和七夕也是沒什麼太大的關系的根據現代學者的考究,和七夕真正有關系的星辰應當是北斗星,而在中國古代神話里,掌管著北斗星的神是北辰星君,而非牛郎織女二星,尤其是織女星,其最開始只是為一個計算時間的星星被人注意的。
《夏小正》中就詳細記載著其“初昏,織女正東鄉......織女正北鄉,則旦。”
七月和十月怎麼看?看織女星的位置就好了。
雖然說最早的時候七夕與牛郎織女並無關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牛女之事......千載之下,婦人女子傳為口實可也,文人墨士乃習為常語”,也由於人們對於美好愛情的期盼,七夕便逐漸和這個故事結合在一起,也從單純女兒節開始染上“情人節”的色彩。
了解了七夕,再來回歸題目,看看兩者的不同。
現在中國的七夕還是在農歷的七月初七,但是日本的七夕卻不太一樣了。1873年,日本正處於明治維新時期,其廢除了原本使用的陰歷,統一使用西方歷法,但是有些地區仍舊守著老傳統,所以說在日本,七夕究竟什麼時候過並沒有一個准確的答案——有的地方西歷七月七號過,有的地方仍保留在陰歷七月初七,有的地方還改到了西歷八月七號,日期之上的差距可以算得上是中日兩國在七夕之上的最大的不同之處了。
日本的七夕看似和中國的七夕息息相關,但是其實裡面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其中除了日期的不同之外,最大的不同便是精神內核。
中國的七夕是女兒節,是閨中少女玩樂的日子,而日本的七夕可和玩樂沒有什麼太大的關系,其本質是一種祭祀,是將少女獻給水神以免除水患的一種古老的儀式。
那麼中日兩國七夕到底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1、 精神內核
就如同上文所提到的一樣,中國的七夕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女兒節,只不過後來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加入其中,使得其增添了愛情的味道,隨著後世人的口口相傳,七夕才逐漸變成了一個帶著“情人節”意味的節日。
而日本的七夕表面上看是和中國的七夕節一脈相承的,但是日本的織女可不光只是談情說愛和讓少女們心靈手巧的,還要負責滿足人們的各種心願。 日本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把自己的願望寫在帶有一根線的紙簽之上,再把這張紙簽綁在一根竹枝之上,這樣自己的願望就會被實現了。
不過呢,日本七夕的本質確實和所謂的“愛情”有關。上文說到了日本的七夕是少女獻祭的儀式,這和中國的河神娶新娘很像,日本的這個祭祀其實也就是給少女和這所謂的水神舉行婚禮的儀式。
2、 七夕的變遷
中國七夕的乞巧風俗大致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便已經形成了,而隋唐時期,乞巧的形式逐漸的多樣化,並不僅僅局限在編織之上,歌舞詩歌也逐漸融入進乞巧活動之中,成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在民間還形成了七夕求子的風俗。
到了宋朝,乞巧和女孩子們祈求有一雙巧手的原意有了一點的改變,那就是男孩子也可以參與乞巧活動,而這份巧求得不是一雙巧手而是祈求聰明。
而日本關於七夕最早的記錄是在其執統天皇五年的時候,不過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只是提到了而已,日本在其平安時期編寫的官方史書《續日本紀》中記載了當時的聖武天皇在其天平六年也就是公元734年有關於七夕的記錄:“是夕徒御南苑,命文人賦七夕之詩,賜祿有差”。 而《萬葉集》中也多次記載了日本貴族們舉辦七夕宴會的故事,包括在現在的日本正倉院里還保留著奈良時期在七夕儀式之上所要使用的針線作為佐證。
在《續日本紀》之上,聖武天皇在天平六年的七夕是看了相撲比賽的。而到了平安時代,相撲變成了日本七夕的一個重要項目,不過後來因為和平成天皇的忌日相沖,改到了七月二十五日。
日本貴族在這一天還會在葉子上寫下和歌或者寫下自己的願望進行許願,關於日本貴族在這一天吟詩作賦也是受到了中國的漢詩的影響。 到了鐮倉時代,七夕不僅僅只是日本皇室和貴族的節日,連當時的日本佛教也會舉辦相應的儀式慶賀七夕。
3、 盂蘭盆節
七月初七除了七夕之外,也是日本的盂蘭盆節,在日本關於這一天有著截然相反的兩條傳言:在關東到東海地區流傳著這一天下雨就會諸事順遂的傳言,而在進畿地區直到四國地區。
甚至於中國都流傳著下雨就會帶來不詳的傳言,還有女孩子只要在這一天洗頭就會變漂亮的傳言,這些傳言使得日本的七夕不只是單純的一個節日,而是和盂蘭盆節相交融形成的富有其特色的節日。
4、 日本的紙衣
在中國,七夕並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飾品,但在日本人會有專門的紙衣,這是由七夕借和服的風俗演變而來的帶著日本特色的一種風俗,尤其是在七夕不僅僅局限於大人之間,而是逐漸流傳在孩子們之中後,紙衣也愈發的流行,其也從和真和服差不多大小變成小型和服。 比如說京都的七夕紙衣就大多是用千代紙做好層的,大約只有15公分左右,十分的小巧,但是卻很精緻。這些紙衣大多有花鳥鳥的花紋,一般為長袖或者小袖,除了材質和大小以外和真正的和服別無二樣。但是這樣的風俗已經逐漸消失了。
總結
其實中日兩國的七夕相差的很大,還有很多並沒有在此提及,日本畢竟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其有著自己的文化傳統,雖然說很多東西是從中國借鑒過去的,但是也有很多是融合了其民族傳統進去的,是有著其民族特色的,這也是保證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前提所在。
4、哪年的七夕與918事變是同一天
目前還沒有哪一年的七夕節與918事變是同一天。
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
九一八是指陽歷,是柳條湖事件,918這天關東軍進攻北大營,侵華戰爭從這天正式打響。
5、盧溝橋事變和七夕是一天么
不是同一天,盧溝橋事變是公歷的七月七日,而七夕是農歷的七月七日。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
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華全民族抗日戰爭的開始。 中國人民經過流血犧牲、艱苦抗戰,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贏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