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類節日 » 主日學聖誕節

主日學聖誕節

發布時間: 2023-03-11 05:59:17

1、聖誕節的由來

聖誕節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系。在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後,教廷隨波逐流地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

但在聖誕節這天不是耶穌的生辰,因為《聖經》未有記載耶穌具體生於哪天,同樣沒提到過有此種節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羅馬神話的結果。

聖誕節本是宗教節日。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使聖誕節開始漸漸流行起來。聖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後,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聖誕裝飾也出現了。十九世紀初發展至中葉,整個歐洲、美洲開始過起了聖誕節。並衍生出了相應的聖誕文化。

(1)主日學聖誕節擴展資料:

聖誕節的故事:

在19世紀初,一個叫約翰的14歲男孩住進了英格蘭的一家孤兒院。那時的孤兒院生活是很可怕的,孤兒就意味著沒人喜歡、沒人疼愛。這座孤兒院的院長對孩子們少有愛心,這里也沒有孩子們喜歡的游戲,沒有同情,沒有理解。

孩子們一年到頭都要勞動,他們每天天一亮就起來幹活,一直干到天黑。一年之中,只有聖誕節這天孩子們不用幹活,而且還可以收到禮物——只橘子。約翰到孤兒院後,每年都盼望著聖誕節,還有這只橘子。

在英格蘭,無論是對約翰還是對他的同伴來說,橘子都是稀罕的東西。孩子們每次拿到橘子時都視若珍寶,他們把寶貴的橘子保存幾天、幾星期,甚至幾個月——守護著、聞著、摸著、欣賞著這只橘子。通常他們都要保存很久,等他們剝開橘子皮時,卻發現它已經爛了。

每當聖誕節快到時,孩子們都會有很多想法,他們會誇口說:「我要把我的橘子存得最久。」約翰睡覺時喜歡把他的橘子放在枕頭邊,他把橘子貼在鼻子上聞它的香味,拿在手裡時都不敢用力,生怕蹭破了橘子皮。

橘子能給他帶來一種安全感、富足感,讓他心裡能暫時離開眼前的貧苦,產生—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一年的聖誕節,約翰心裡特別高興,因為他馬上就要成年了。他知道自己將會變得更強壯,而且不久就可以離開孤兒院了。他高興地想像著自己的未來,他還想把橘子留到明年他生日那天。如果保存好,不摔不碰,他也許就能在生日這天吃到它。

聖誕節終於來了,孩子們興奮極了,撒著歡跑向餐廳。約翰聞到了一股與平日不同的香氣,他快步奔跑著,因為他太過興奮,而且鞋也不合腳,他跌倒在地上,這引起了一陣混亂。

約翰剛從地上爬起來,就聽到院長嚴厲地吼道:「約翰出去,今年沒有你的橘子了!」約翰大哭起來,他飛快地跑回到寒冷的宿舍里,躲在床角,以免別的孩子看到他的痛苦。

過了一會兒,房門打開了,他的夥伴們回來了。伊麗莎白走到他的跟前,眼裡含著眼淚,把一個布包遞給了約翰。

「拿著,約翰。」她說,「這是給你的。」

約翰伸手掀開布包的一角,看到裡面是一隻大大的橘子,只是橘皮上有好幾條切痕。他明白了,是夥伴們每人從他們的橘子上切下一瓣,拼成了這只又大又漂亮的橘子,約翰感動極了。

約翰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年的聖誕節他的朋友們給予他的關愛。他的幼年是在冷酷的環境里度過的,然而在長大成人的這一年,他收獲了友誼和關愛。

後來約翰有了自己的事業,但他從沒忘記這只橘子,每到聖誕節來臨時,他都會買很多橘子送給孤兒院的孩子,因為他從沒忘記自己的夢想,要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聖誕節享受橘子的香味。

2、聖誕節的由來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 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December 25 is the day Christians commemorate the birth of Jesus, known as Christmas. From December 24 to January 6 next year for the Christmas festival. During the festival, national Christians held a grand ceremony. Christmas was originally a Christian holiday, as peopl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it will become a national holiday, most Western countries, a grand festival of the year, and the New Year can be compared, similar to China's Spring Festival. Westerners with red, green and white color for the Christmas colors, Christmas comes every household is decorated with Christmas colors. Red has the Christmas flowers and Christmas candles. Green is the Christmas tree. It is the main Christmas ornaments, with the cut to the cedar, cypress tower was a class of decorated evergreen tree. Hanging above the colorful lights, gifts and paper flowers, but also lit the Christmas candles. Exist side by side is red and white Santa Claus, he is the most popular figures in the Christmas activities. Western children go to bed on Christmas Eve, prior to the pillow next to the fireplace or put a sock in their sleep after waiting for Santa Claus to present on the socks. In the West, playing Santa Claus is also a custom.
聖誕節的由來耶穌的生日究競是哪一天,其實早無據可查。為什麼要把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呢?這是在5世紀中葉由教會規定的。公元354年,在「菲洛卡連」日歷中第一次寫明12月25日是耶穌的生日,到5世紀西方普遍接受了這個日期為聖誕節。
The origin of Christmas, the birthday of Jesus is the one day competition study was, in fact not well documented. Why December 25 as Christmas, it? This is the mid-5th century provided by the church. The year 354, in the "Fei Luoka even" the first time stated in the calendar on December 25 is the birthday of Jesus, to the 5th century the West in general accepted the date for Christmas.

3、聖誕節來歷及相關習俗

聖誕節由來及習俗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愷撒」的縮寫。愷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節,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撒冷的教會例外,那裡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慣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作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

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因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愷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

習俗:誕,英文是CHRISTMAS,美國韋氏辭典,認為這個字是由CHRIST+MASS合成的,其意義是「基督祭典」,而英國牛津辭典亦做相同解釋。央格魯撒克遜語「聖誕」一句,也一樣是基督祭典之意。其它非英語系統國家,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 聖誕」則有「生日」的意思。至於德國人,稱聖誕節為「聖誕季」,但其原文則含有「聖夜」之意。聖誕節是一個普天同慶,人人皆歡樂的日子。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或民族因為傳統習慣的不同,其聖誕節習俗也各有差異。

英國:他們認為聖誕節必須吃得痛快。所以聖誕大餐極為豐富,包括豬肉、烤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等。家裡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禮物,連僕人也有,禮物都在聖誕節的早晨分贈。有時逢唱詩班逐門逐戶唱聖誕歌時,他們也會被主人請進屋裡,招待茶點或贈予小禮物。

法國:在聖誕節前夕都要到教堂參加午夜彌撒。彌撒後家人同往年長兄姐家中團聚共享聖誕餐,並分享一年來家中要事。偶有家人不和之事,亦常因聖誕歡聚而盡釋前嫌,言歸於好。故聖誕節在法國人眼中,視為仁慈和睦的日子。

義大利:在義大利,每逢聖誕節,大家都喜歡在家中安置一些關於耶穌誕生故事的模型。聖誕的前夕,家人團聚吃大餐,到午夜參加聖誕彌撒,然後大家去訪問親戚朋友,但只有小孩和老人得到禮物。在聖誕節義大利有一種好風俗,孩兒為感謝父母一年來的教養,會在未吃聖誕大餐前將他們的作文或詩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後便將它取出朗讀。

西班牙:該國的孩童常將鞋子放在窗口或門外,以接受聖誕禮物。在許多城市中,男孩子也常備有許多高級禮物,要送給美麗女子。「牛」 在聖誕節也受到最好的待遇。因當地有一傳說:「耶穌降生時,曾有一隻牛向他吐氣,使他得到溫暖」。

瑞典:在聖誕佳期中,瑞典人非常好客,每一個家庭不論貧富都歡迎朋友來訪,甚至連陌生人都可以進來吃東西。他們將各樣的食品都擺在桌上,任人自由選擇。

瑞士:該國的聖誕老人穿白色長袍,戴假面具。它們往往由貧苦人裝扮,成群結隊向富人討取食物和禮物,散隊時才平分所得物。

丹麥:最先出版聖誕郵票的國家。這種聖誕郵票的發行是為籌措防癆經費。丹麥人寄聖誕賀卡、郵件,都喜歡貼這種郵票。

智利:該國在慶祝聖誕節時,必備一種「猴子尾巴」的冷飲。這種飲料是用咖啡、牛奶、雞蛋、酒及已經發酵的葡萄製成。此飲品為何叫「猴子尾巴」已無人知曉。

挪威:在聖誕節前夕,家中每一份子就寢前需將鞋子由大到小排成一列。挪威人認為家人如此做可以在未來的一年裡得到和睦與安寧。次日早晨,家人見面就互唱最喜愛的聖誕歌曲。

愛爾蘭:該國的家庭在聖誕前夕,會將一支蠟燭或燈放在窗門架上,表示歡迎聖嬰降生。

蘇格蘭:聖誕節前需將家中借來的物品一一歸還原主。禮物是在新年的頭一星期贈給小孩及僕人。

荷蘭:該國人贈送聖誕禮物往往出人意外,禮物甚至會藏在布丁、羊腸里呢!

德國:聖誕樹的發源國。基督徒的家裡定會放置一顆美麗的聖誕樹,聖誕餅亦多款且講究。

美國:一個自由且多彩的國家,聖誕節是他們快樂狂歡的日子。美國的民族復雜,所以其慶祝方式常因移民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大部分室內都有別致的布置,門外懸掛著美艷的花環及綺麗的飾物。

梵諦岡:如果你想在世界最大的聖彼得教堂參加由教皇親自主持的聖誕彌撒,雖然那裡可容納三萬五千人但仍需預先定位。其聖誕彌撒大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零時舉行,教皇坐在八個侍從抬著的轎子上穿過群眾,一邊向信徒們祝福一邊走上祭壇。教皇著白袍外罩金黃色祭服,登上聖彼得大教堂的祭壇,以拉丁語念出禱告詞。零時整,號角手吹響的喇叭,安放於大祭壇上的搖籃本被覆蓋著。這時,聖嬰耶穌身上的白布被徐徐除下了。教堂內的各國信徒眼眶裡含著熱淚,以各自的語言唱出悠揚的「平安夜」。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均視前往聖彼得大教堂,親謁教皇,受其祝福,為一生中最大的榮幸。

日本:雖然日本非基督教國家,但戰後日本過聖誕節的風氣十分風靡。原因之一與各大商家的促銷有關。有的百貨公司以聖誕樹作裝潢,在店內布置雪景,增加銀色聖誕的氣氛。各色茶店、夜總會、酒吧也都安置一株聖誕樹以應景。十二月中旬各商店人山人海,大家為准備聖誕禮物贈送親友而忙碌。善心人士亦趁機致贈禮品予東京室內五十二所肢體及心智障礙的兒童。

紐西蘭:該國聖誕節有二周的假期。聖誕節前夕,家人朋友共聚一堂開「派對」慶祝。紐西蘭的法律明文規定,慶祝聖誕需在家中舉行,故酒樓、茶館在下午六時一律打烊。普通商店營業時間最遲也只能到晚上九時為止。街上可見到穿著蘇格蘭短裙的樂隊巡迴演奏。

非洲摩洛哥:在摩洛哥,平時不與平民見面的王族,在聖誕節當天,公主會在數千兒童的同樂大會上給貧苦兒童發禮物。

波蘭:波蘭人分為兩派。在聖誕前夕,一派吃聖誕大餐;另一派整日齋戒虔誠祈禱。

菲律賓:該國過聖誕節從十二月十六日就開始。做九天的祈求,虔誠的教徒每天早晨四時就起床祈禱。他們相信如此可得聖嬰耶穌及聖母馬利亞的特別恩澤,直到二十二日為止,在三天來朝日才結束聖誕慶典。

哥倫比亞:他們以化裝舞會來慶祝聖誕。各人戴著假面具盡量不被人認出,凡能認出最多的人就可得到獎品。

澳大利亞:適婚年齡的女子,在聖誕節時將溶錫傾入冷水中,看它的形狀,來預測未來夫婿的外貌,高矮胖瘦。

捷克:聖誕節未婚的捷克少女,把削好的蘋果皮,拋在背後。她們以為這樣做可以看出未來夫婿的姓氏之第一個字母。

蘇聯:聖誕前夕,家人圍繞著象徵「新歲的樹」,給孩子講述荒誕的老祖父拓荒故事。在聖誕節當天,中產階級以下的人,爭往大商店搶購禮物互贈親友。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