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和聖誕節ppt
1、節日時間不同:春節是以中國的農歷為准,是除夕(農歷舊年12月31日)和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初一);聖誕節是以西方公歷為准,是平安夜(公歷12月24日)和聖誕節(公歷12月25日)。
2、過節人群不同:過春節的國家有中國、韓國、朝鮮、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過聖誕節的國家有美國、英國、瑞典、瑞士、德國、智利、荷蘭、丹麥、愛爾蘭、蘇格蘭等美洲、歐洲國家。
3、活動習俗不同:春節習俗有貼春聯、放鞭炮、大拜年、壓歲錢、吃餃子、團年飯和守歲等;聖誕節習俗有擺聖誕樹、吃蘋果、戴聖誕帽、寄送聖誕賀卡、參加聖誕派對及聖誕購物等。
聖誕節與春節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產物,一個是基督宗教的禮儀文化,一個則是東方幾千年的民間傳統。
春節和聖誕節都是各個地方最隆重的一種民族慶祝的節日,大家都會聚在一起慶祝節日,相互贈送禮物,互贈祝福的話。是一種象徵和意義的體系,這就是對幸福的企盼,對仁愛的嚮往和對未來的祝福。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2、聖誕節和春節的區別有哪些那?就知道一點就是春節我們吃餃子,聖誕節他們吃什麼那?
聖誕節:每年的12月25日,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春節:即農歷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都要寫春聯、吃灶糖、掃塵。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農歷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日子。由於農歷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這一天常常不論是二十九還是三十,習慣上都被稱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歷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歷本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正月初二(北方地區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著招財進寶。正月初七是人日,如果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3、春節與聖誕節慶祝活動的不同之處?
1、節日時間不同:春節是以中國的農歷為准,是除夕(農歷舊年12月31日)和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初一);聖誕節是以西方公歷為准,是平安夜(公歷12月24日)和聖誕節(公歷12月25日)。
2、過節人群不同:過春節的國家有中國、韓國、朝鮮、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過聖誕節的國家有美國、英國、瑞典、瑞士、德國、智利、荷蘭、丹麥、愛爾蘭、蘇格蘭等美洲、歐洲國家。
3、活動習俗不同:春節習俗有貼春聯、放鞭炮、大拜年、壓歲錢、吃餃子、團年飯和守歲等;聖誕節習俗有擺聖誕樹、吃蘋果、戴聖誕帽、寄送聖誕賀卡、參加聖誕派對及聖誕購物等。
4、春節和聖誕節的來歷,習俗,意義,時間,發源地.
春節起源:根據現代人類學和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信仰有兩種:一種是天地信仰,另一種是祖先信仰。古代傳統節日的起源與古代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歷法等人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
古代的傳統節日大多是在古人的活動中形成的,他們在吉祥的日子裡祭拜天地之神和祖先的恩惠。早期的節日文化體現了古人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慎終追遠、思源堅定的人文精神。
一系列祭祀活動蘊含著深厚的禮樂尊德文明文化內涵。
節日時間:農歷正月初一。
節日意義: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地點:中國。
習俗:
傳統春節習俗:持年貨
中國新年習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都發展了各種各樣的春節習俗。南北有很大的不同,有自己的特點。盡管各地的風俗習慣各不相同,但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必要」准備年貨和送禮。
購買年貨,包括吃的、穿的、穿的、用的、貼的(年紅)、禮品等,統稱為「年貨」,購買年貨的過程稱為「年貨」。舉辦年貨是中國人慶祝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聖誕節的起源:
起源於古羅馬人迎接農歷新年,與基督教無關。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盛行後,羅馬教廷將這一民間節日移入基督教體系,以慶祝耶穌的誕生。
但聖誕節那天不是耶穌的生日,因為聖經沒有記載耶穌出生的時間,也沒有提到這樣一個節日,這是基督教吸收古羅馬神話的結果。
大多數天主教會在12月24日平安夜慶祝聖誕節,或在12月25日清晨舉行午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個主要分支東正教每年1月7日慶祝聖誕節。
節日時間:12月25日(公歷)。
節日意義:紀念耶穌的誕生。
地點:羅馬。
習俗:
聖誕卡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許多家庭每年都會帶上家庭照片或家庭新聞。新聞通常包括過去一年家庭成員的優點和特長。在聖誕節,人們指出,世界和諧的理想只有通過和平和仁愛的言行才能實現。
寄聖誕卡不僅是慶祝聖誕節的快樂,也是對親朋好友的一種紀念。尤其是對孤獨的親朋好友,更是一種親切的關懷和慰藉。
裝飾性聖誕長襪:最早的一雙是一雙大大的紅色長襪,不分大小。因為聖誕襪是用來包裝禮物的,它們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把長筒襪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到禮物。
聖誕帽:是一頂紅色的帽子。據說,除了晚上睡得又香又暖,第二天你還會在帽子里發現愛人送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