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那一天
1、聖誕節是那天?
聖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陽歷的12月25日。聖誕節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在基督教盛行後,教廷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在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使聖誕節開始漸漸流行起來。
什麼時候是聖誕節 聖誕節是幾月幾日
聖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後,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聖誕裝飾也出現了。十九世紀初發展至中葉,整個歐洲、美洲開始過起了聖誕節。並衍生出了相應的聖誕文化。十九世紀中葉,聖誕節傳入亞洲,至二十一世紀初,聖誕節有機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習俗,發展日趨成熟。
2、聖誕節是哪一天啊?
「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西方傳統節日,在每年12月25日。
聖誕節既耶穌誕生的節日,西方凡是基督教國家的人們都會在那一天慶祝,以此為了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是普遍慶祝的世團旁俗節日。
聖經並未記載主耶穌降生的日子,人們也無從考察這個日子。大家知道,耶穌基督降生在以色列,但基督教的形成卻孕育在古羅馬漏或激帝國。只是在公元1-3世紀期間,古羅馬政權並不承認基督教,並且在瘋狂地迫害基督教。那時風行羅馬的許多異教,供奉太陽神。
而12月25日是羅馬歷的冬至,冬至日光最短,但卻是日光開始回歸的日子返襪,即「光復」的日子,所以羅馬人早有紀念冬至的習俗。
公元4世紀,基督教在羅馬被承認並成為國教,羅馬人開始認識到,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才是給人們帶來生命真光的神,是真正值得敬拜、贊美的,因此把12月25日用來紀念耶穌基督,並把這一天做為耶穌降生的日子。
3、什麼時候過聖誕節啊
12月25日是聖誕節,12月24日晚上是平安夜,你一定要吃一個蘋果哦,保平安
4、聖誕節是哪一天
聖誕節是每年的12月25日。
12月25日聖誕節是美國最大最熱鬧的節日。可以說從感恩節過後,美國人就開始為聖誕節大忙特忙起來。
聖誕節的許多風俗都來源於《聖經》中的傳說。根據耶穌誕生在夜裡這種說法,聖誕節的慶祝活動從12月24日夜間開始,午夜時分達到高潮,這一夜就被稱為聖誕夜。美國人通常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或。他們有的聚在酒館、舞廳、俱樂部中盡情歡樂。
有的全家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壁爐旁享受天倫之樂;還有那些虔誠的信徒們則在燈火通明的教堂里,參加紀念耶穌誕生的午夜禮拜。
節日形式
聖誕賀卡作為聖誕節禮物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點特長等內容。聖誕節這天寄贈聖誕賀卡,除表示慶賀聖誕的喜樂外,就是向親友祝福,以表思念之情。尤其對在孤寂中的親友,更是親切的關懷和安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聖誕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美國節日
5、聖誕節是哪一天?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
一般認為12月25日作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意味著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後來,因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E聖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聖誕節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
聖誕老人的由來 聖誕節當然少不了聖誕老人,根據聖經記載,書中並沒有提起這一號人物。到底他是如何成為聖誕的主角之一呢? 相傳在一千六百多年前,荷蘭巴里地方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女,送她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 到了一八二二年,由荷蘭傳教士把這位偉大慈善家的故事傳到美國,裝扮聖誕老人漸漸地流行於世界各國。根據調查,以上故事還有下文;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晾在壁爐上的一隻長襪中。於是,將禮物放在聖誕襪子的送禮方法便傳到至今。 在平安夜裡,孩子總會把一雙雙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然後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讓聖誕老人喝,以讓勞苦功高的聖誕老人解渴,並送份大禮給自己。
聖誕樹的由來 聖誕樹一直是慶祝聖誕節不可少的裝飾物,如果家中沒有聖誕樹,就大大減少了過節氣氛。關於聖誕樹的來源有多種不同的傳說。 其中一個是說:大約在十六世紀,聖誕樹最先出現在德國,德國人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蔽侍吵中去擺設,將之成為聖誕樹。後來,由德國人馬丁路德宏侍把蠟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然後點燃蠟燭,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恆去。而近今日,人們已經改用粉色的小燈泡了。 另一個傳說記載。在很久以前,曾有一位農民,在聖誕談襲節那天遇到一個窮苦小孩,他熱情地接待了這個兒童。兒童臨走時折下一根松枝插在地上,松枝立即變成一棵樹,上面都掛滿禮物,以答謝農民的好意。 聖誕樹真正出現在聖誕節時,首先見於德國,之後又傳入歐洲和美國,並以其優美的姿態,成為聖誕節不可缺少的裝飾。聖誕樹的種類繁多,有天然松柏聖誕樹、也有人造聖誕樹及白色聖誕樹。 每棵聖誕樹上都掛滿琳琅滿目的裝飾品,但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個特大的星星,象徵三博士跟隨該星而找到耶穌,而且也只有該家庭的一家之主可以把這棵希望之星掛上。
6、聖誕節是哪天
每年的12月25日,是新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新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
聖誕節本來是新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是西方似我國過春節。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穗或」的縮字。聖誕節便是友升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亦開始流行起來。
聖誕節的節日風俗
聖誕節習俗一、裝扮聖誕樹
這個傳統指的是用彩燈、金箔、花環、飾品、糖果條等裝扮松樹。現如今,聖誕樹也是歡慶節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聖誕節習俗二、點燃聖誕蠟燭
這個傳統指的是人們會在聖誕期間在屋子外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即便在最黑暗的屋子,蠟燭也能帶來光明,寓意希望。早些年代,也就是新教徒深受迫害的時候,他們被禁止猜告伍佈道禱告。因此,新教徒們在屋外放一支蠟燭,暗示他們仍在心裡默默禱告。
7、聖誕節是幾月幾日
聖誕節是12月25日。
公元336年羅馬教會開始在12月25日過此節。12月25日原是羅馬帝國規定的太陽神誕辰。有人認為選擇這天慶祝聖誕,是因為基督教徒認為耶穌就是正義、永恆的太陽。5世紀中葉以後,聖誕節作為重要節日,成了教會的傳統,並在東西派教會中逐漸傳開。
因所用歷法不同等原因,各教派會舉行慶祝的具體日期和活動形式也有差別。聖誕節習俗傳播到亞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
現在西方在聖誕節常互贈禮物,舉行歡宴,並以聖誕老人、聖誕樹等增添節日氣氛,已成為普遍習俗。聖誕節也成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8、聖誕節的那一天清朝發生了什麼事
聖誕節的前一天是12月24日,這一天清朝發生的事有雍正皇帝登基、國會請願運動失敗等。
1、雍正皇帝登基
1722年12月24日,康熙帝的四子愛新覺羅·胤禛登基稱帝,成為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號雍正。
2、國會請願運動失敗
國會請願運動,清朝末年立憲派人士呼籲清廷速開民選國會實行內閣制的一場政治運動。從1910年1月開始第一次請願活動,到1910年年底結束第四次請願活動。
1910年12月24日,清國會請願運動失敗。
(8)聖誕節的那一天擴展資料:
每一年的公歷12月24日夜晚就是西方的平安夜(Silent Night),即聖誕前夕(Christmas Eve,12月24日),在大部份基督教社會是聖誕節慶祝節日之一,由於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節日。
平安夜傳統上是擺設聖誕樹的日子,但隨著聖誕節的慶祝活動提早開始進行,例如美國在感恩節後,不少聖誕樹早在聖誕節前數星期已被擺設。
延伸發展至今平安夜不僅是指12月24日晚了,指的是聖誕前夕,特指12月24日全天,但由於一般節日氛圍在晚上容易調動起來,大型活動都集中在晚上,固被稱作平安夜,更加貼切。
屆時,千千萬萬的歐美人風塵僕僕地趕回家中團聚。聖誕之夜必不可少的慶祝活動就是聚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12月24日
9、聖誕節那一天中國發生了什麼歷史,求解答
1、1650年——瞿式耜與張同敞(張居正曾孫)在仙鶴岩(風洞山南),慷慨就義。
2、1915年——蔡鍔組織護國軍,討袁戰爭開始,又稱「護國運動」。
3、1930年(庚午年)——毛澤東提出紅軍的游擊戰術。
4、1932年——甘肅玉門昌馬發生7.5級地震。
5、1935年——中共中央在瓦窯堡召開的擴大會議閉幕。
6、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在西安被釋放,張學良被送上軍事法庭。
7、1939年——我軍擊退了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
8、1941年——香港總督楊慕琦率英軍正式向日本投降,香港淪陷。
9、1946年——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
10、1948年——中國共產黨宣布頭等戰犯名單,被列入該名單的人計43人。
11、1948年——蔣介石親自下令國民黨政府查封上海《觀察》雜志,並逮捕《觀察》工作人員。這就是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觀察》事件」。
12、1951年——中共中央批轉《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室向毛主席的工作報告》。
13、1954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正式全線通車。
14、1954年——政協二屆一次會議閉幕。
15、1970年——毛澤東批准興建葛洲壩工程。
16、1978年——中共中央舉行政治局會議,討論人事問題。
17、1980年——中國簽署《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18、1988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
19、1990年——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在北京舉行。
20、1993年——中國科學家成功跟蹤失控返回式衛星。
21、1996年——中國第一個水生生物保護對象基金會——武漢白鰭豚保護基金會正式成立。
22、1998年——江澤民發表關於軍隊建設的講話。
23、2000年——洛陽發生12·25特大火災,死亡309人。
24、2002年——中國造血幹細胞庫網路系統建立。
25、2004年——《反分裂國家法》草案首次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
26、2009年——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島陸聯絡工程、歷經十年時間建設的舟山跨海大橋正式全線試運營通車。這標志著,千年來一直與大陸間隔一水的舟山島進入「半島時代」。